小學體育課游戲壘球
『壹』 投擲壘球的動作要領
小學田徑比賽,投擲壘球動作以及基本要領:(1)身體左側對准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稍寬,右手持球向右側引臂置於肩平。(2)左臂自然置於體前同時右腿彎曲,身體重心落於右腿,左腿自然伸直,上體略向右傾斜。(3)然後右腿蹬地、轉髖、挺胸、身體左轉、重心前移、上體向前揮臂將球,經肩上快速投出。
動作重點:轉體、挺胸、用力揮臂。難點:動作要求連貫,協調有力。
易犯錯誤:(1)投擲角度不好。(2)投擲時直臂。(3)上下肢不協調。
記住口訣:手心握球空心掌、背後過肩呈滿弓,蹬轉送挺揮甩扣,肩上屈肘擲前方。動作要領:持球後引,背後過肩,肘部向前,用力揮臂。
『貳』 小學生扔壘球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小學生原地壘球投擲,側對投擲方向,以右手持球為例,左右腳分開與肩同寬,右腿彎曲,重心落在右腿上,右手伸直持球,蹬地轉體,用力揮臂向前上方擲出。
小學生原地壘球投擲,側對投擲方向,以右手持球為例,左右腳分開與肩同寬,右腿彎曲,重心落在右腿上,右手伸直持球,蹬地轉體,用力揮臂向前上方擲出。扔壘球的技巧首先兩腳前後分開,寬度自己感覺舒服,穩就行。
然後雙手持球上舉,注意手不要伸直,球的位置最好在後腦勺後上方,肘關節彎曲,然後重心向後,腰部要直,最後靠腰部的力量把球扔出去。這過程中腰先用力,接著是肩,最後是手,雙手就是一個借力的過程,很多學生都會把力量都集中在手中,那樣是扔不遠的。
壘球簡介
壘球運動分為兩種,快速壘球和慢速壘球。壘球的這兩種形式都深受美國人民的喜愛,隨著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勢力的擴張,壘球運動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廣。此後,壘球逐漸成為女子運動,1950年代,壘球項目也從大眾游戲轉變成為競技體育項目。
『叄』 壘球是什麼游戲規則呢
奧運會使用的是「速投壘球」。這種球的球速比一般壘球要快。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投球的速度最高時達到118千米/小時,而絕大部分的優秀投手也都達到了100-115千米/小時。擊球手應該站在離本壘12.2米(40英尺)處,這樣使得擊球隊員要擊中球就有相當大的難度。
競賽:
壘球是一種以兩支隊伍交替擊球和接球的比賽項目。比賽雙方的目的是力爭在7局比賽(即七輪擊球)中獲得最高分。如果一方有3名擊球手被淘汰出局的話,那麼,該隊的半局就宣告結束。如果七局比賽之後兩隊打平的話,兩隊將進入附加賽,直到有一方獲勝為止。
得分:
在一局比賽中,如果擊球手擊中球後沿逆時針方向順利到達一壘,然後跑完所有的三壘,最後跑回本壘,此時,這支球隊得一分。擊球手擊中對方隊員投出來的球後,該擊球手佔得一壘。擊球手擊出來的球必須落在邊線以內,對方接球隊員之前,這樣,對方接球隊員就有可能用其手套將球接住。在接球手拿球上壘之前,擊球手必須先到該壘。
上壘:
如果擊球手將球擊出場外(擊球區外四個投球點以外)或者被對方投出來的球打到身上,擊球手也能安全上壘。但是,如果是一個本壘打,經常是將球擊出場外圍欄,那麼,擊球手和所有跑壘球員都要繞各壘跑一周,然後馬上得分。一般情況下,第一個擊球隊員安全到達第一壘後,然後其他擊球手擊中投球後,逐壘佔領,這樣才能得分。
擊球隊員和跑壘員可以跑到下一個沒被其他跑壘員佔領的壘。但是,如果擊球隊員在接球隊員之後上壘,那麼,該擊球手就被淘汰出局。如果擊球手打出一個地面球,那麼,一壘的跑壘員就要盡快跑到第二壘,這樣,擊球手就能輕松的跑到第一壘。類似的,如果一名隊員被迫跑到其隊友原先所佔的壘時,其他的跑壘員也要相應的跑到下一壘。
在這兩種情況下,跑壘員都必須跑壘,而接球手在接到球後,只需比跑壘員先到下一壘,就可以將對方跑壘員淘汰出局。不需追趕對方跑壘員。.
將對方擊球手淘汰出局:
投球手的目的就是要將擊球手(即跑壘員)淘汰出局。要達此目的,有如下三種途徑:
迫使擊球手向內場手擊出一粒地面球,(內場手向一壘球員擲出球後,立即跑到一壘)。
迫使擊球手將球擊向空中,這樣隊友能將球接住。
迫使擊球手三擊不中出局。
其他規則:
如果擊球手打出一粒邊界球,除非該隊員在此之前已擊出兩粒好球,那麼這個球算擊球手的一次失誤。
如果擊球隊員在前兩次擊球失敗後,第三次擊出的球被接球隊員接住,那麼,該擊球手就會以三擊不中而被淘汰出局。
接球手一旦接到被擊球手打到空中的球,跑壘員就必須離開本壘,然後在接球手之前趕到下一壘。
在球被接到之前,如果跑壘員跑離本壘,而且,接球隊員在跑壘員趕回之前拿到球並成功上壘的話,那麼,該跑壘員被淘汰出局。
擊球手可以跑過第一壘,但如果她跑過或滑過第二壘或第三壘,就有可能被接球手追上而被淘汰。
跑壘員可以在擊球手擊球之前就開始跑壘,或叫竊壘。
擊球手在第三打時,觸擊球犯規就會被淘汰。
投球手在擲球時必須至少有一條腿著地。
隊員被替換下場之後可以重新上場,但是一名替補只能替換一名場上球員。
壘球場:
通常,壘球得內場為泥地,外場是草地。因為壘球場內場被本壘和其他三壘圍成一個菱形,所以壘球場也被稱為菱形場。
壘與壘間隔18.3米(60英尺)一條假想的線將四個壘連成一個銳角為45度的菱形。
投球手站在球場中央一塊橡膠制的投球墊上。實力強勁的投手一般都能將球以110千米/小時的速度擲出。但是,為了擾亂擊球手的擊球節奏,投球手也會擲出一些稍慢一點的球,比如說為使打擊手打空而投的緩慢球。
外場的大小不那麼嚴格,但是,女子速投壘球的本壘離外場圍欄之間至少應該有61米(200英尺)。
壘球與棒球的比較:
如果各位熟悉棒球的話,大家可能會發現壘球與棒球之間有很多相同之處。同時大家也會發現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壘球使用的球比棒球大。
壘球各壘之間相距18.3米(60英尺),而棒球壘與壘之間的距離為27.45米(90英尺)。
在壘球中,投球距離為12.2米(40英尺),而棒球的投球距離為18.4米(60英尺,6英寸)。
壘球的投球手採用下手臂運動投球,而棒球投球手則採用舉手過肩的辦法投球。
與棒球的投球手不同,壘球投球手不在突出的土墩上擲球。
在壘球中,跑壘員在球投出擲前必須保持一隻腳落地。
壘球有七局,而棒球有九局。
另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就是,如果九局以後,兩隊仍是平局,壘球規則規定,各隊在附加賽時,在各自的半局,跑壘員將從第二壘開始跑,以增加得分機會。
此外,壘球在第一壘有一個安全壘,即附加在普通的白色壘旁邊的橙色壘,用來避開沖撞。跑壘員必須跑到橙色的安全壘,而第一壘球員必須跑到白色壘。
最後,在奧運會中,棒球已經採用木製球棒,而大多數壘球擊球手仍用鋁制球棒。在壘球中甚至還可以使用三面球棒,但人們仍喜歡使用普通的圓形球棒。
『肆』 小學體育課《投擲壘球》教學設計
先學會原地投球 鞭打動作等等 掌握的差不多再學助跑 之後再連起來 等差不多再拿球練習 只是建議而已 姿勢有很多種 自己定就好
『伍』 有關小學生軟式壘球,到底該怎麼做。
軟式壘球與壘球最大的區別是:軟式壘球用T架取代了壘球的投手,降低了難度。
規則是參照棒壘球,大致相同。
擊球的一方是進攻方,3人出局後,每局的半場才結束,而不是1人出局就結束。
擊球員在跑壘時,防守方必須傳到擊球員要進的壘,才能封殺出局,跑向一壘,傳到三壘,跑壘員是安全的,不會出局,除非跑壘員馬上要進的是三壘。
在軟壘中,投手是不投球,只是參與防守,捕手也是一樣。在進攻方要進本壘時,捕手就發揮作用了,要搶先防守本壘,其他場員來不及。
『陸』 小學體育課壘球投擲方法與優化訓練是什麼
當前,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教師應積極創新體育教學模式,結合實際情況豐富訓練內容,引入更為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強化體育訓練的有效性、合理性。通過開展壘球投擲訓練,有助於對小學生的爆發力、協調能力進行培養。教師應著力提升專項技術要領的訓練效果,讓小學生掌握壘球投擲要領,持續提高訓練質量。
『柒』 小學生壘球的正確扔法是什麼
壘球的正確扔法是兩腳前後分開站穩,雙手拿球向上後腦勺上方位置,然後將手臂彎曲,接下來是重心向後,腰部挺直,藉助腰部的力量將球扔出去。扔壘球的時候還要注意爆發力,手臂、腿部、腰部在扔壘球的時候需要產生巨大的力量,這樣才可以扔的更遠,所以在平常的時候需要多進行一些提拉杠鈴、仰卧起坐、立定跳遠等訓練,這樣可以增加自己的爆發力。扔壘球兩臂的擺動與呼吸的配合也十分重要,預擺時手臂放鬆由下向上慢擺到頭上,跟著輕松地吸氣,然後後面的兩個手臂由上向兩側後方擺動然後呼氣。起跳的時候兩臂則快速地由下向上擺到頭上,然後吸一口氣隨下擺至兩側後方,這樣肌肉在起跳前都可以提供很大的能量,增加肌肉的爆發力。在起跳之前兩臂由上而下向兩側後方擺時,身體需要前傾,在兩臂彎屈成半蹲姿勢之後腳跟再抬起來,用前腳掌抓地,控制身體的平衡,將重心慢慢的向前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