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踩磚塊作用
㈠ 打磚塊游戲的簡介
球碰到磚塊、棒子與底下以外的三邊會反彈,落到底下會失去一顆球,把磚塊全部消去就可以破關。
始祖是史蒂夫·喬布斯與他的好友沃茲(蘋果公司的另一位創始人)於1975年的夏末,花了4天時間設計完成的游戲《乒乓》。同時,美國英寶格公司(en:Atari Games,ja:アタリ (ゲーム))於1976年推出的街機游戲「Breakout」,由該公司在1972年發行的「PONG」(en:PONG,ja:ポン (ゲーム),世界上第一款電子游戲,類似檯球)改良而來。相較於其前作,一個人就可以玩與變化豐富這兩項特點讓Breakout相當賣座,使各家公司競相模仿。
因為規則簡單與游戲性,現在許多行動電話都有內建打磚塊游戲,也有許多網際網路小游戲版本。打磚塊游戲一般不大,甚至用軟盤即可容下。
代表作
Breakout
《Breakout》 世界上第一款打磚塊游戲,1976年由英寶格公司發行。游戲設計是後來創立蘋果電腦的史蒂夫·喬布斯與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兩人,程序設計是Brad Stewart。1978年公司發行第二代的Super Breakout。
Gee Bee
《Gee Bee》 日本Namco公司在1978年推出的該公司第一款街機游戲。合並打磚塊與彈珠台游戲的特色。
快打磚塊(Arkanoid)
《Arkanoid》 日本泰托(Taito)公司在1986年推出的街機游戲,引入電腦控制的敵機與後來一般打磚塊游戲常見的加強道具(Powerup Item)等要素。
㈡ 一個磚頭的50不同用途
1.可以蓋房子,可以修橋等一系列建築用途。
2.可以墊桌腿,同理,椅子腿也可以,等一系列為保持平衡的支墊作用。
3.可以在沒有桌子椅子的時候可以用來做桌子和椅子等一系列的偽裝用途。
4.可以打架的時候用做武器,等一系列的投擲或非投擲用途。
5.可以在非人類的交涉中用到,例如:在被狗咬的時候可以用來打狗等一系列的自衛(非自慰)用途。
6.可以把板磚深埋到地下,以指導後代使其知道當年的房子是用什麼東西建成的的等一系列文化遺產用途。
7.可以把板磚帶到太空,作為送給未知生命的禮物,這也許比什麼糟粕聲音來的更實惠,等一系列的外交用途。
8.可以把板磚敲向自己的腦袋,用來證明力是相對的以及一系列的關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哲學辯論用途。
9.可以用板磚在別人的腦袋上簽名,用來顯示自己的力量或勇氣等一系列的個人人格證明的用途。
10.可以把板磚精雕細刻,再燒再塗,以證明現代人做的東西會和古人一樣,等一系列人的進化進步用途。
11.可以在沒有牙膏的時候,磨碎了板磚當牙粉用,等一系列以顯示出超人創意的天分用途。
12.可以在網上說「我給你一板磚」,既威懾了對方又出了氣並且沒有一點後患,等一系列過癮兼出氣的用途。
13.可以在牙疼的時候找個板磚把牙齒打落了和血吞,等一系列常痛不如短痛的用途。
14.可以在錢包里放一塊板磚,故意讓小偷偷走,等一系列的損人不利己用途。
15.可以每天向建設部門寄去一塊板磚,以證明為市政建設添磚加瓦的決心。
16.可以高唱「板磚向鬼子們頭上砸去」,以證明新青年溫故知新,不忘國恥等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用途。
17.可以在鞋底綁上一塊板磚,由此來增加自己的高度等一系列滿足個人虛榮心的用途。
18.可以在床板上放一塊板磚做枕頭,以利於聞雞起舞。
19.可以把照片刻在板磚上,從此可以不再用鏡框也不怕無意中把照片掉進水裡等一系列廉價保值的用途。
20.可以在沒有去過的地方先把板磚扔過去,用投石問路來證明我們的知識沒有白學等一系列的理論結合實踐的用途。
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作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裝飾、做垂線、拍打物體
㈢ 幼兒踩高蹺的好處
踩高蹺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本次活動所選擇的器材是高蹺。走高蹺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幼兒在玩走高蹺時,可以獲得平衡能力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我還設置了一些情境以增加難度,意圖讓幼兒勇敢迎接挑戰,在不斷克服困難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1.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
2.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感受與他人共同合作游戲的樂趣,培養競爭意識。
教學重難點:
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教學准備:
1.音樂《和快樂在一起》、《運動員進行曲》
2.高蹺人手一副
3.場地布置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做簡單的准備運動(踩高蹺進場)
二、基本部分--探索活動
1.導入:平時我們經常玩高蹺,今天袁老師再請你們去玩一玩,看看還有什麼心的玩法。
2.幼兒人手一副高蹺,自由探索。
3.集中交流玩法(請同伴們一起學習新玩法)。
4.談話引出主題-森林運動會。
師:剛才我接到一個好消息,聽說森林裡要舉行運動會了,你們想去參加嗎?
(想)那現在請你們抓緊時間去練習,爭取在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
5.教師介紹場地。
6.幼兒熟悉場地,自由練習。
7..集中交流。
師:在剛才的練習中,你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總結:想要站的穩,必須腳底的中心部分踩在高蹺上;想要走得快、跨的穩,必須雙手把繩子拉直。
8.幼兒再次嘗試練習。
㈣ 小時候拿石頭畫幾個方塊然後跳幾格的這叫什麼游戲怎麼玩
跳房子,也叫跳飛機,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游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相當普遍,在有些兒童游樂場、公園和小學操場等都會有跳房子的位置。有時就算在一塊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小朋友亦會在地上畫起「跳房子」的九個格,然後一起玩。
㈤ 幼兒磚塊的游戲玩法
敲磚塊小游戲瀏覽器。
首先我們看到,敲磚塊小游戲,游戲開始了,合理操作,挑戰高分。
可以在高分寶貝中適可表揚,以達到激發其他小朋友玩游戲的興趣,和認真幾率。
㈥ 如何開展大班體育活動及運用材料
體育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體育活動是幼兒與豐富的活動材料,充足的空間、時間相互作用,促進其動作、思維、意志等方面發展的活動,也是培養、發展幼兒創造力的一項活動,對幼兒將來的成長大有好處。
幼兒期是心理發展的旺盛期,也是思維發展的關鍵期。「積極引導幼兒在多種活動中發展創造力」也已成為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識。體育活動因其所特有的富動感、有角色、有情節等特點,成為了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體育活動也隨之成為發展幼兒創造力的有效途徑。
一、營造民主寬松的游戲氛圍,激發幼兒創造慾望
詩人泰戈爾認為:孩子的創造天賦往往是無意識的。在體育游戲中,幼兒必須理解游戲的內容和玩法,明確角色之間的關系和情節,動腦筋去爭取勝利,所以幼兒解決問題的模式不固定,這往往需要他們的創造,因此,為幼兒提供一個輕松、自然、愉快的心理環境和想像空間,能萌發幼兒創造力的火花,也為幼兒發揮主動性、創造性提供了條件。
(一)正視幼兒游戲中的「別出心裁」
《綱要》指出:「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體育游戲中,幼兒興趣濃、注意力集中、情緒興奮、思維活躍,特別是一些調皮幼兒常會脫離老師的游戲要求,自己創造出玩法。而教師為了順利地完成活動,取得預定的效果,往往會對幼兒的「別出心裁」或「新奇」的想法加以制止,並極力將他們的注意力拉回到原有游戲中來,這就使幼兒沒有一點自由和愉快的感覺,在體育活動中逐漸失去自我,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也會逐漸受拒,當然談不上培養創新意識。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寬松的精神環境,多給幼兒自主、自由的好機會和民主寬松的教育氛圍,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各種想像與表現,減少不良的心理壓力和消極的環境氣氛,讓幼兒所有的別出心裁都有可能成為產生創造力的積極因素。
(二)有選擇地採取幼兒「別出心裁」的游戲創意
體育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角色應從活動的「管理者」向「參與者」、「支持者」、「指導者」轉換。教師的作用致力於「導」,教師關鍵性的指導應與幼兒自求發展二者有機結合。教師的指導既要鼓勵幼兒的自由性探索,又有激起幼兒探索和發現規范動作要領的指導性探索。這種自由性探索和指導性探索的結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既滿足幼兒自由活動又滿足幼兒學習規范動作,學習和創造有機的結合。如面對幼兒的調皮行為,教師要有選擇地採取,和幼兒一起玩新游戲,以肯定他們的創造行為,激勵他們進行創造性體育游戲。如在玩走竹梯時,一些孩子不滿足同一模式的活動,想出各種各樣走竹梯的方法。有個孩子踩在空擋里走,其他孩子就紛紛效仿。此時老師就鼓勵他們再想想,還有什麼樣的走竹梯方法。能力強的幼兒馬上又嘗試手腳共用,在竹梯的兩端同手同腳走,因為某些孩子的協調能力較差,他們不能一下子模仿手腳共進走,於是老師又讓能力強的孩子示範,結合孩子的示範,教師用語言進行動作要領的指導,很快地,有部分孩子能用這個方法走竹梯了。
二、提供可具操作的游戲材料,鼓勵幼兒創造探索
(一)活動材料具有可操作性,滿足幼兒一物多玩的需求
周圍環境中一些常不易被人重視的材料,在幼兒眼裡是一個寶,他們常會樂此不疲地專注於玩這些小玩意,愛不釋手,如飲料瓶、小石子、空紙盒等。當他們拿到這些材料,不用老師和家長提醒,就能想出各種玩法:投、踩、踢、拋……這些既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讓他們一物多玩,創造能力也得以發揮。在提供體育游戲活動材料時,教師要注意以下三點:
1.游戲材料數量充足。
在玩梯子游戲時,我只提供了2架梯子,孩子們只是單調地走走或開火車,隨後,我增加至4架梯子,孩子們一下子玩出了蹺蹺板,抬轎子等新玩法。如走橋即在梯子的一頭放兩個輪胎,變成小山坡,蹺蹺板即將輪胎放在竹梯中間。
2.游戲材料易於變化。
滑梯雖然漂亮,但由於它的結構不可變,所以幼兒通常都只能用來滑著玩,使得幼兒的多樣玩法不能在這些價格昂貴的大型體育玩具上發揮。而一些小型的,生活中經常能看到或用到的材料彌補了這方面的缺失。如在玩雪碧瓶的過程中,幼兒想像出了各種不同的玩法。
玩法一:將雪碧瓶間隔有序擺放,玩繞樹林的游戲。
玩法二:將雪碧瓶緊緊挨個擺放,玩跳高的游戲。
玩法三:在雪碧瓶里灌水,再將雪碧瓶系在小棍子的兩端,玩挑水游戲。
玩法四:在雪碧瓶中灌滿水,上面放上一塊板,玩蹺蹺板游戲。
(二)活動材料具有常見性,滿足幼兒自發游戲的需求
「當孩子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生發或選擇符合自己喜好與水平的游戲內容,並在自發的游戲活動中用自己獨特的行為方式,獨立地接觸信息、獲得經驗、提升認識時,他們會獲得自主、快樂、和諧、迅捷的發展。」由於幼兒的自發體育游戲具有隨時性,它不需要老師做精心的准備,完全憑幼兒的願望開展游戲,因此教師可以為幼兒准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幼兒喜歡的物品放置於體育游戲區內,供幼兒在自發游戲的時候選擇使用。如我在游戲區內放置了一些廢棄的塑料袋、報紙等,孩子有空的時候就會拿起這些材料進行活動。有的孩子將報紙揉成一個團,比賽誰扔得遠;有的孩子將報紙撕成小片,玩吹報紙向目標行進的游戲;還有的孩子會將報紙當成磚頭,玩過小河的游戲……這些常見的游戲材料,縮短了孩子熟悉它們的時間,拉近了孩子與材料的距離,使之快速地有效地進行兩者間的互動,成功地進行游戲中的創造活動。
三、選擇益於創造的游戲內容,實施幼兒創造行為
幼兒天生好動,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如果只是讓幼兒用單純的動作模仿、枯燥的重復練習和用固定的游戲規則來約束幼兒,就很難會引起幼兒的興趣,甚至會使他們變得機械、呆板,失去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如果體育活動中老師不墨守成規、尋求求異求變,就能保證幼兒饒有興趣地將游戲進行下去,這就需要教師在活動中激勵幼兒積極思維,不斷地進行游戲創造。如體育活動必定要發展幼兒的運動技能,但也需關注幼兒非運動技能的發展。一個活動中,運動技能和非運動技能沒有絕對的區別,而是相互滲透。而我們可以有所側重,選擇一些關注幼兒非運動技能的體育游戲,保證幼兒創造行為的發生。
在非運動技能為主要目標而開展的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對技術規則的傳達主要起輔助性的作用,旨在幫助幼兒游戲體驗樂趣。教師只是簡潔明了地交待一些動作的技術和技巧,無需在活動中反復糾正幼兒的動作。而把大部分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幼兒,讓幼兒在自主練習的過程中探索游戲的方法。如《快樂的小烏龜》活動把情感目標定位在首位:「樂意參與活動,在輕松的活動中體驗用不同方法前進的樂趣。」活動一開始,教師直接把幼兒帶入活動情境之中。鼓勵幼兒模仿烏龜爬著前進的動作。第二個環節開始時,教師交待任務,要求幼兒想像並模仿烏龜有可能的幾種前進方法。第三環節在幼兒自由練習的基礎上讓幼兒討論各種前進方法的最佳姿勢。
創造力是新世紀人才的必備素質,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當今社會需要的就是創新型人才,今天的幼兒將是未來世界的生力軍,21世紀的建設者。因此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幼兒將游戲復雜化、多樣化,引導幼兒改編、創編游戲,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相信幼兒的潛能,尊重他們的創造,發現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在愉快的游戲中,笑得更燦爛,唱得更動聽。
㈦ 學校里體育課練習的台階運動有什麼作用
台階測試是評價心肺功能適應水平的一種方法。
作用:
可以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如果練習的時候能保證頻率稍快的話,對小腿大腿包括跟腱都有鍛煉的效果,長期保質保量的鍛煉可以讓身體協調性變得很出色,腿部肌肉變得更加緊湊,但是要注意在鍛煉的時候不要盲目的追求頻率,很容易絆倒受傷,鍛煉後一定要自我按摩放鬆腿部肌肉,否則腿會變粗。
評價心肺功能適應水平的方法稱台階測試。研究表明:心肺適應能力強的人比心肺適應能力弱的人在運動後3分鍾恢復期內心跳頻率低。台階測試雖然不是最好的評價心肺功能適應狀況的方法,但它的優越性在於:可以在室內進行,能適合不同程度身體條件的人,且不需要昂貴的設施,並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㈧ 給你一塊磚頭,你能說出50種它的用處嗎
有很多種啊,您說的是空心磚、鋼磚、青磚、灰磚,還是紅磚?
哪呢么多事兒,就是普通的紅磚,老百姓用啥咱就說啥!還有什麼問題嗎?
老師,為什麼要論述50種用途,30種行不行,為什麼不是100種?
我說了算還是你說了算?現在是誰考誰呢?就寫50種,不能多也不能少!
50就50,沒什麼大不了,實在不行就變個說法多重復幾遍唄!什麼都別說了,我要開始寫了
1`造房子、
2`砌院牆、
3`鋪路、
4`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
5`作錘子、
6`壓紙頭、
7`代尺劃線、
8`墊東西、
9`搏鬥的武器、
10`裝飾、
11`做垂線、
12`拍打物體
13`練臂力,
14`雕刻,
15`在地上畫畫,
16`下雨後過水坑時做橋,
17`拋磚引玉(這個算不算啊?),
18`圍起來當中點火可以烤東西吃(小時候干過),
19`賣藝道具(劈磚),
20`頂磚練平衡
21`可以打架的時候用做武器,等一系列的投擲或非投擲用途。
22`可以墊桌腿
23`可以在沒有桌子椅子的時候可以用來做桌子和椅子等一系列的偽裝用途。
24`可以在非人類的交涉中用到,例如:在被狗咬的時候可以用來打狗等一系列的自衛(非自慰)用途。
25`可以把板磚敲向自己的腦袋,用來證明力是相對的以及一系列的關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哲學辯論用途。
26`可以把板磚精雕細刻,再燒再塗,以證明現代人做的東西會和古人一樣,等一系列人的進化進步用途。
27`可以在沒有牙膏的時候,磨碎了板磚當牙粉用,等一系列以顯示出超人創意的天分用途。
28`可以在網上說「我給你一板磚」,既威懾了對方又出了氣並且沒有一點後患,等一系列過癮兼出氣的用途。
29`可以在牙疼的時候找個板磚把牙齒打落了和血吞,等一系列常痛不如短痛的用途。
30`可以在錢包里放一塊板磚,故意讓小偷偷走,等一系列的損人不利己用途。
31`可以每天向建設部門寄去一塊板磚,以證明為市政建設添磚加瓦的決心。
32`可以高唱「板磚向鬼子們頭上砸去」,以證明新青年溫故知新,不忘國恥等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用途。
33`可以在鞋底綁上一塊板磚,由此來增加自己的高度等一系列滿足個人虛榮心的用途。
34`可以在床板上放一塊板磚做枕頭,以利於聞雞起舞。
35`可以把照片刻在板磚上,從此可以不再用鏡框也不怕無意中把照片掉進水裡等一系列廉價保值的用途。
36`可以在沒有去過的地方先把板磚扔過去,用投石問路來證明我們的知識沒有白學等一系列的理論結合實踐的用途。
37`下雨時放在水窪里墊腳,可防止鞋子讓雨水泡。
38`把它敲碎了可當紅色粉筆用,比那些一寫就斷的劣質粉筆強多了。
39`睡覺時可當枕頭。
40`切割成各種形狀的小塊,讓孩子當積木玩!
41`老百姓用它搭爐灶!
42`身高不夠時當墊腳磚拿東西或看牆內/牆外的風情!
43`當尺子比著畫直線。
44`有狗要咬你時,可彎腰撿磚頭,拍它一板磚,瘋狗例外。
45`小時候玩「電報」游戲,畫一圓圈,里邊放一磚頭,捉迷藏用。
46`代替鉛球和鐵餅,上體育課比賽扔磚頭,看誰扔得遠!
47`立在太陽下來判斷時間和方位
48`刮風時壓住可防止東西被吹走。
49`把磚頭磨平了綁上木頭當鏟子用!
50`在特殊環境里擺在特殊的地方當作特殊的標記!
51`心覺不公,憤懣不平,對領導或某些執政人員給你的不平待遇無處發泄,可趁黑燈瞎火,沒人看見之時扔其家中,起到驚嚇作用,我們稱之為扔黑磚,盡管你扔的是一塊紅磚!
52`可以當美術課或藝術課雕刻的原料,現成的紅色,都不用染了!
53`炎炎夏日,實在沒東西可遮陽,把磚頭頂頭頂,可起到一定的避暑作用!
54`休息時可做屁股底下的凳子。
55`當錘子釘釘子。
56`跳水或跳樓自殺時綁在腿上加速下沉
57`老百姓上墳時用來壓墳頭紙!
㈨ 幼兒園踩高蹺鍛煉孩子什麼
踩高蹺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本次活動所選擇的器材是高蹺。走高蹺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幼兒在玩走高蹺時,可以獲得平衡能力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我還設置了一些情境以增加難度,意圖讓幼兒勇敢迎接挑戰,在不斷克服困難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1.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
2.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感受與他人共同合作游戲的樂趣,培養競爭意識。
教學重難點:
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教學准備:
1.音樂《和快樂在一起》、《運動員進行曲》
2.高蹺人手一副
3.場地布置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做簡單的准備運動(踩高蹺進場)
二、基本部分--探索活動
1.導入:平時我們經常玩高蹺,今天袁老師再請你們去玩一玩,看看還有什麼心的玩法。
2.幼兒人手一副高蹺,自由探索。
3.集中交流玩法(請同伴們一起學習新玩法)。
4.談話引出主題-森林運動會。
師:剛才我接到一個好消息,聽說森林裡要舉行運動會了,你們想去參加嗎?
(想)那現在請你們抓緊時間去練習,爭取在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
5.教師介紹場地。
6.幼兒熟悉場地,自由練習。
7.集中交流。
師:在剛才的練習中,你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總結:想要站的穩,必須腳底的中心部分踩在高蹺上;想要走得快、跨的穩,必須雙手把繩子拉直。
8.幼兒再次嘗試練習。
9.運動會開始啦。
師:運動員們你們准備好了嗎?
10.規則:
①將運動員分成兩組進行比賽;
②比賽以接力賽的形式進行,先繞過樹林,在跨國柵欄,最後走過獨木橋回到起點,再由第二位幼兒出發,比賽依次進行。
③從高蹺上掉下來和從獨木橋上掉下來,則要扣去相應的分數,扣分少的為勝利隊。
④每一組請一位客人老師為自己隊幫忙--監督另一隊。
11.第一次比賽--熱身賽(分析輸贏的原因)。
12.第二次比賽--決賽。
小結:XX隊獲勝,祝賀你們。XX隊我們也不要泄氣,回去以後好好的練習,爭取在明年的運動會上去得好成績,加油!
三、結束部分
放鬆運動:拍腿,繞肩,甩手。
㈩ 磚頭的50種用途,越多越好
1.可以蓋房子,可以修橋等一系列建築用途。 2.可以墊桌腿,同理,椅子腿也可以,等一系列為保持平衡的支墊作用。 3.可以在沒有桌子椅子的時候可以用來做桌子和椅子等一系列的偽裝用途。 4.可以打架的時候用做武器,等一系列的投擲或非投擲用途。 5.可以在非人類的交涉中用到,例如:在被狗咬的時候可以用來打狗等一系列的自衛(非自慰)用途。 6.可以把板磚深埋到地下,以指導後代使其知道當年的房子是用什麼東西建成的的等一系列文化遺產用途。 7.可以把板磚帶到太空,作為送給未知生命的禮物,這也許比什麼糟粕聲音來的更實惠,等一系列的外交用途。 8.可以把板磚敲向自己的腦袋,用來證明力是相對的以及一系列的關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哲學辯論用途。 9.可以用板磚在別人的腦袋上簽名,用來顯示自己的力量或勇氣等一系列的個人人格證明的用途。 10.可以把板磚精雕細刻,再燒再塗,以證明現代人做的東西會和古人一樣,等一系列人的進化進步用途。 11.可以在沒有牙膏的時候,磨碎了板磚當牙粉用,等一系列以顯示出超人創意的天分用途。 12.可以在網上說「我給你一板磚」,既威懾了對方又出了氣並且沒有一點後患,等一系列過癮兼出氣的用途。 13.可以在牙疼的時候找個板磚把牙齒打落了和血吞,等一系列常痛不如短痛的用途。 14.可以在錢包里放一塊板磚,故意讓小偷偷走,等一系列的損人不利己用途。 15.可以每天向建設部門寄去一塊板磚,以證明為市政建設添磚加瓦的決心。 16.可以高唱「板磚向鬼子們頭上砸去」,以證明新青年溫故知新,不忘國恥等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用途。 17.可以在鞋底綁上一塊板磚,由此來增加自己的高度等一系列滿足個人虛榮心的用途。 18.可以在床板上放一塊板磚做枕頭,以利於聞雞起舞。 19.可以把照片刻在板磚上,從此可以不再用鏡框也不怕無意中把照片掉進水裡等一系列廉價保值的用途。 20.可以在沒有去過的地方先把板磚扔過去,用投石問路來證明我們的知識沒有白學等一系列的理論結合實踐的用途。 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作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裝飾、做垂線、拍打物體 下面說我的。。 練臂力,雕刻,在地上畫畫,下雨後過水坑時做橋,拋磚引玉(這個算不算啊?),圍起來當中點火可以烤東西吃(小時候干過),賣藝道具(劈磚),頂磚練平衡。。。還可以用來給心理學老師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