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最有意思的游戲和歌謠
『壹』 小時候玩的游戲有哪些
1、藏貓貓。
藏貓貓是小時候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游戲。人數不限,場地不限。兩個人可以玩兒,多數人玩兒更有意思。一個人閉上眼睛數二十個數,其他人藏起來,找的人數完數後就開始找了。有的藏的地方不夠隱蔽,很快就被找到了。有的人很厲害,善於隱藏,害得最後所有人都去找他。最後,沒有人能把他找到,他非常地有成就感。
2、過家家。
這個游戲相信是每個小女孩兒都玩過的游戲,當然,偶爾也會有男孩參與進來。小孩子善於模仿,他們會學著大人的樣子扮演爸爸媽媽。串門,請客,招待客人。如果在院子里玩,他們會自己在地上劃出屬於自己的家,用樹葉當飯碗,用木棍當筷子,假裝吃飯,假裝喝酒。哈哈哈,那真是童真的世界啊。
這些游戲,成了7零,8零一代最美好的記憶。那時沒有手機,電腦,也沒有好的電視劇,但那時真的很快樂。
『貳』 七十年代常玩的游戲有哪些
1、打彈珠
又叫「彈玻璃球」、「彈球兒」、「打珠子」、「打玻璃珠」,一種流行於20世紀下半葉的兒童游戲。彈玻璃球,是一項世界性兒童游戲,各國兒童都會玩兒。
玩的人各出數枚,輸者將喪失對玻璃珠的所有權。玩法通常是「出綱」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畫線為界,誰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輸。
2、摔泥炮
隨便挖一團黃泥,在屋檐下的石階前,或者村裡的曬谷坪上,用小手抹乾凈一塊地方,再用嘴吹一吹,然後往那兒一蹲,就抓著泥巴揉起來。是把一團泥巴做成小碗狀,然後用力反摔到地上,比賽誰摔出的響聲大,誰摔出的洞大。
3、跳房子
也叫跳飛機,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游戲之一,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相當普遍,在有些兒童游樂場、公園和小學操場等都會有跳房子的位置。有時就算在一塊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小朋友亦會在地上畫起「跳房子」的九個格,然後一起玩。
4、扔沙包
3個人就可以玩,用有點重量而沒有邊角的東西(例如一小包瓜子)作為「投殺」武器。在規定場地內兩邊都用沙包投擲站在中間的人,中間的人若被沙包打中則下場,只要用手接住「打手」們扔過來的沙包就能多一條命。
5、跳皮筋
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是一種適宜於兒童的民間游戲,約流行在20世紀50至90年代。皮筋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
『叄』 80後的孩子說說小時候玩游戲時嘴裡念叨的歌謠吧
星期六的晚上夜茫茫,撿破爛的老頭排成行,警察一指揮,沖向垃圾堆,破鞋子爛襪子滿天飛。
『肆』 童年做游戲時的歌謠有哪些
(一)
小皮球,落落提,
馬蓮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
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
四八四九五十一。
……
九五六,九五七,
九八九九一百一。
小皮球,落落提,
馬蓮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
(二)
江姐江姐好江姐,
她為人民撒熱血。
叛徒叛徒甫志高,
他是人民的大草包
大草包。
Mi sao mi sao mi mi sao。
小熊貓,上學校,
老師講課它不聽,
左耳聽,右耳忘,
你說可笑不可笑,
真可笑!
Mi sao mi sao mi mi sao。
(三)
馬蘭花,馬蘭花,
勤勞的人們在說話,
請你馬上就開花,
就開花。
Mi sao mi sao mi mi sao。
捉迷藏點將歌謠
(第一輪)
小燕子,穿花衣,
穿不起,該給你。
(第二輪)
顛顛倒倒,
雞皮核婁,
羊皮花碗,
點誰誰到,
胡同撩刀。
(第三輪)
鐵勺子,
木勺子,
驢驢見了老婆子。
拉大鋸歌謠
甲:幾七零,
乙:砍大刀,
甲:你們的人,
乙:讓我挑,
甲:你挑誰,
乙:×××
拍手歌謠
你拍一,我拍一,
我家有個胖阿姨;
你拍二,我拍二,
兩個娃娃在打架;
你拍三,我拍三,
三個娃娃爬雪山;
你拍四,我拍四,
四個娃娃寫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
五個娃娃跳洋舞;
你拍六,我拍六,
六碗餃子六碗湯;
你拍七,我拍七,
七家門口掛紅旗;
你拍八,我拍八,
八個娃娃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
舅舅教我打石頭;
你拍十,我拍十,
看誰是個蔣介石!
『伍』 有關游戲的歌謠有哪些
小皮球,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陸』 我是零零後,我是2000年的,請問一下,你們七零後八零後和九零後小的時候都喜歡玩什麼游戲
我是八零後的
1.跳皮筋,這個不管南北方的八零後應該都不陌生,記得小時候下課後的十分鍾都會抓緊時間玩一會,有時候男生也會加入,三個人,五個人,八個人,跳著笑著,歡樂著。同款游戲還有跳繩。
2.踢毽子,這個也是南北都玩的游戲,分好組,一個毽子,只要是平地就可以,各種踢法上陣,比誰多,定個數額比誰先到,也是男女生可以一起玩的游戲
3.談彈珠,就是那種小的玻璃球,現在的孩子很少看到玩了,不過八零後小時候這個游戲一般都是男生的最愛,或蹲或趴的找角度,比精準,有時候也會弄的一身土,即使會遭家長批評,仍然樂此不疲
還有很多寫不完的。
『柒』 80後經常玩的跳皮筋口訣
1、
小皮球,香蕉梨,馬蓮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
2、
跳皮筋 ,我第一, 馬蘭花開二十一 。
二五六 ,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 ,三五七, 三八三九四十一 。
四五六 ,四五七, 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 ,五五七, 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 ,六五七 ,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 ,七五七 ,七八七九八十一。
八五六 ,八五七 ,八八八九九十一。
九五六 ,九五七 ,九八九九一百一。
跳得好, 跳得齊 ,健康活潑數第一。
3、
橡皮筋,
腳上繞,
跳到天上落在地,
跳過山,
跳過海,
跳到祖國的台灣島!
4、
鴨子咪咪叫,老牛蹦又跳。
大馬吃白菜,熊貓跑步快。
白兔圓耳朵,老虎叫呱呱。
老鼠比豬胖,公雞會下蛋。
5、
馬蘭花,馬蘭花,馬蘭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 ......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零一.。
跳皮筋分為單人跳和集體跳兩種。單人跳由二人拉著約3至4米長的皮筋,在皮筋的中間單人跳或多人依次輪流跳,集體跳是將數條皮筋拉成各種圖案,如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邊形、菱形、斜線形、人字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由許多人同時參加。
跳皮筋的動作花樣是由若干基本動作組成的聯合動作。一個聯合動作跳2×8拍,在兒歌或音樂伴奏下進行跳躍。
(7)7080最有意思的游戲和歌謠擴展閱讀: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是一種適宜於兒童的民間游戲,約流行在20世紀50至80年代。
皮筋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
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
「一二三四五六七,馬蘭花開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還記得當年跳皮筋時唱的歌謠嗎?玩游戲的熱鬧場景又浮現在我們眼前。跳房子、抓沙包、踩影子……這些歡樂朴實的民間游戲對於「70後」、「80後」甚至「90後」而言,一定不陌生!
今天,小編從《中國民間游戲總匯》一書中精選了幾個大家喜愛的經典民間游戲,讓我們一起坐上時光機,回到天真爛漫的童年時光吧!
跳皮筋
「跳皮筋」當屬女生最愛的游戲之一,在跳的時候大家一定會喊上口號:「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才能跳出感覺!
皮筋,也稱猴皮筋兒、橡皮筋兒,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跳皮筋是20世紀中葉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游戲,動作簡單易學,不受年齡、人數的限制和季節、場地的影響,器材簡單。
游戲步驟
跳皮筋有挑、勾、踩、跨、擺、碰、繞、掏、壓、踢等十餘種腿部基本動作, 將這些基本動作排列變換、穿插組合,又可以形成多種精彩花樣。
編花籃
「編編編花籃,編好花籃上南山......」念著熟悉的童謠,一群小夥伴們圍成一圈,把腿盤在一起,拍著手,轉著圈,誰的腳掉出來誰就被淘汰。
編花籃是一種流行范圍十分廣泛的傳統游戲,也被稱作跳四方、搭葡萄架等。在游戲中,游戲者雙手彼此相牽,左腳搭於左手所構成的形狀酷似水井外形的台中,因此也叫搭井台。
搭井台游戲的起源興許與人們對水井的記憶有關。在舊時以及現在的廣大農村地區,水井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游戲步驟
游戲開始之前,四人臉朝外,分別面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後背相向。各自左腳站立,右腳向後翹起,互相將腳脖架在下一人的腿彎處,組成一個「井」字形。
游戲開始後,四人同時用左腳跳躍,邊跳邊拍手唱歌謠。以唱的歌謠、拍手的節奏來使四人動作協調統一,直到有人失去平衡為止,堅持時間最長的組獲勝。
滾鐵環
滾鐵環,又稱滾鐵圈、推鐵環,早在漢代時就是百戲之一,是舊時漢族盛行的民間游戲。在四川德陽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上就有滾鐵環的圖像。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滾鐵環是流行於全國各地的一種傳統民間游戲。
那時候的男孩們玩得投入,連上學也不忘帶著,一到課間,操場上總是一番滾鐵圈的熱鬧景象。放學後,他們更是滾著鐵環回家,愛不釋手,匆匆做完功課,挎著鐵環找夥伴玩去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令人懷念的「滾鐵環」漸漸離開了我們的視野,只能從記憶中找尋……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_跳皮筋
人民網_盤點跳皮筋編花籃等經典民間游戲 重拾童年記憶
『捌』 70後童年的經典游戲有哪些
1、丟手絹: 丟手絹,又叫丟手帕,我國傳統的民間兒童游戲。開始前,准備幾塊手絹,然後大家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如果最後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比如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玖』 80年代出生的人們小時候經常玩的游戲有哪些(請舉十例)
首選!無論你是或者不是這個年齡段的,都來看看,了解下,這些或許已經絕跡的兒時回憶。 我本不是一個愛回憶過去的人,只是今天突然發現這些有趣的圖,讓我好生心潮澎湃一把,仔細一張一張的看下去,竟然每項都玩過!
年輕是年輕人的年輕,作為第一代接觸網路的人,讓我們一同回憶下美好的童年吧 記得小時候,媽媽每次洗衣服我都回找個吸管弄點肥皂水來吹泡泡,看著五顏六色的泡泡漫天飛舞,就像自己的心飛向遙遠的未來一樣,那時候總覺得,每個泡泡都是一個世界,上面生活著跟我一樣的小孩子 打群仗 好像孩童時代,打群架都是男孩子的事情,記得那時候廟會上會賣一些紅纓槍、大刀什麼的,最差也得准備一根竹竿,樹枝子。
男孩子跟古時候打仗一樣來個沖鋒,也傷不到什麼,但是卻很有氣勢,女孩子就在旁邊給他們加油,現在想想,很有趣。 捉蟲蟲 記得小時候膽子就大的很,別的女孩不敢動不敢玩的,我都敢,抓蟲子就是其中的一項,蚱蜢、蟋蟀、毛毛蟲、蠶、知了猴等等等等。人的本性就是欺負弱小,我是不是潛意識里也有這樣的傾向啊,後怕中。 玩黃泥 玩黃泥,小時候玩的最多還是過家家,找個男孩子當爸爸,我當媽媽,另外一個小朋友當孩子,拿小塑料碗和一碗泥,就是「晚飯」了。
男孩子用泥捏小人,捏坦克啊捏飛機大炮,有時候做一個餅子樣的,中間掏個窟窿,摔在地上「砰」的一聲,看誰摔的響。 摘桑椹 小時候就知道「不幹不凈吃了沒病」經常提著個小籃子,就跟小朋友去打桑椹,吃的滿手滿嘴發紫,洗還洗不掉,現在想想都流口水,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到桑椹樹了,不過前些日子聽同事說在南三環洋橋那還有既可,熟透的時候一定去看看。
放風箏 清明節放風箏,春天微風,找一個大廣場,一般我們都會去收割完的莊稼地,拿著爸爸扎的「八卦」跟小朋友們一起去放,記得那時候最多的就是「蝴蝶」和「八卦」了,還都是紙糊的,不跟現在的一樣,都是綢子料,也沒現在的風箏好看,不過一樣飛的又高又遠。
也曾經因為跟別人的風箏搭上線,眼看著斷了線的風箏飄走還大哭了一場,現在想想,真挺有意思。 滾鐵環 滾鐵圈,現在只能在廟會上才能看到的「運動項目」了,小時候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一個圈加一根帶鉤的小鐵棍,用鐵棍控制圈的滾動方向,然後看誰跑的快,有的大圈上還會套上幾個小圈,跑起來叮叮當當的,很好玩的說。 玩手指玩手指,也許您會莫明其妙,其實如果我來提個醒,您馬上就能想起來,「一槍打四個」您一定玩過,幾個小朋友比賽,看誰打的快。另外用左手拇指碰右手食指然後以此循環,您也玩過吧?當時確實是一個自娛自樂的好游戲。
一個很有趣的指頭游戲:"王婆婆,在賣茶",這個游戲有個歌謠: 王婆婆,在賣茶, 三個官人來吃茶。 後花園,三匹馬, 兩個童兒打一打。 王婆婆,罵一麻, 隔壁的幺姑說閑話! 用不同的指頭代表歌謠中的不同的角色,然後兩手捏作「蘭花指」模樣穿插在一起,念到誰,那根指頭就動一下。 畫丁老頭 大字不出頭 兩邊掛燈籠 三天不吃飯 圍著鍋兒轉 買了三根小蔥,3毛3 買了一個冬瓜,8毛8 買了兩根絲瓜,6毛6 這段歌謠應該都有印象吧,滿地畫丁老頭,看誰畫的好,其實都一個樣,但是還是畫的津津有味的 紙飛機 紙飛機,這個都熟悉,帶尖的不帶尖的,尖翅膀的,圓翅膀的,只要飛的遠飛的穩,便會招惹來羨慕的目光,當然,這個也成了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時私下傳小紙條的工具。
跳馬 哈哈,女孩子一般只有邊上看的份,被人按趴下是很正常的吧 挑棍 收集冰糕棍,然後拿著跟小朋友玩挑棍,輸了的要把冰糕棍交出去,現在感覺是一種變相的賭博了,不過小時候才不管這些。 彈弓、彈槍 拿彈弓打你們家玻璃,呵呵,「丫」就是一個彈弓了,拿木頭削的,會被磨的很光滑,再用自行車內胎做彈弓筋,用一塊軟皮做彈弓皮,打小石子,男孩子用來打鳥,女孩子就只能拿著隨便擺弄擺弄,至少告訴人家,我有這個。至於彈槍,我記得小時候是用自行車鏈子做的一根細鐵柱穿成手槍的形狀,用橡皮筋勒好,打火柴頭玩。
丟沙包 這個原本是女孩子的專利咯,不過慢慢的男孩子也來玩了,好像是很少抗議男女合作的游戲,分好幾種,圖上的這種最有意思,還記得丟沙包的喊「吊彈」然後對面的人快速接到沙包然後就有機會快速「斬殺」中間的一個隊員,如果中間的小朋友接到包,還可以多獲得一條「命」自己用或者救一個已經下場的隊員。 抽陀螺 用木頭削的陀螺,中間畫個圓點,像圖上標的那樣,抽~就轉起來了,然後越抽轉的越快~記得小時候老爸比喻我懶惰就是:怎麼跟陀螺一樣-不抽不轉轉 騎馬打仗 這個可是純男孩子的游戲了,我只能站一邊看,鄰居家的小胖子,永遠是「馬」,當騎士的感覺應該挺刺激的才對吧。
拍畫 又是一個賭博游戲,也叫拍元寶,後來出了種印著各種動畫小人的紙畫,有變形金剛什麼的。估計男孩子都玩過,記得吃了飯,他們就會一群一群的去路燈地下盤地而坐。記得有種玩法叫「剩一」每人兩張疊在一起,用手掌鼓氣翻過來,誰能正好剩一張誰就贏 氣門芯滋水槍 一根完整的氣門芯,記得當時是2角錢,一頭打個節,另外一頭套在水龍頭上,擰開,就會變的跟臘腸一樣,好多男孩子把這些「臘腸」掛在脖子上,變成了他們欺負女生的工具。有條件的還會弄到醫院的止血袋,沖上水後有大號雙匯火腿那麼粗,威力也是不一般的說。 彈玻璃球 彈玻璃球,五顏六色的,我從來不玩,只是收集起來,放在魚缸里,男孩子就會三五成群的,土地上挖個坑,一圈一圈的,就跟現在北京的四環路五環路似的,到現在也沒看懂,呵呵 迴旋鏢 也叫飛來飛去,丟出去還會再飛回自己手裡,不過好像我從來沒讓它真正的回到手裡過,還有「7」字型的和「十」字型的。.
『拾』 寫出幾個童年做游戲時說唱的歌謠
一、《丟手絹》
丟,丟,丟手絹,
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
大家不要告訴他,
快點快點捉住他,
快點快點捉住他。
快點快點捉住他。
二、《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個好朋友。
敬個禮呀握握手,
笑嘻嘻呀點點頭,
你是我的好朋友。
三、《拔蘿卜》
拔蘿卜、拔蘿卜。
嘿喲嘿喲,拔蘿卜,嘿喲嘿喲,拔不動。
老太婆,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卜。
拔蘿卜、拔蘿卜,
嘿喲嘿喲,拔蘿卜,嘿喲嘿喲,拔不動。
小姑娘,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卜。
拔蘿卜、拔蘿卜。
嘿喲嘿喲,拔蘿卜,嘿喲嘿喲,拔不動。
小黃狗,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卜。
拔蘿卜、拔蘿卜。
嘿喲嘿喲,拔蘿卜,嘿喲嘿喲,拔不動。
小花貓,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卜。
四、《拍手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寶寶開飛機。
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寶寶梳小辮。
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寶寶去爬山。
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寶寶學認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個寶寶敲鑼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個寶寶吃石榴。
你拍七、我拍七,七個寶寶做游戲。
你拍八、我拍八,八個寶寶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個寶寶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吃飯干凈不挑食。
五、《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隻孔雀穿花衣,
一隻蝴碟不服氣,抖抖翅膀比一比。
你拍二,我拍二,兩只小貓畫畫兒,
畫了兩只米老鼠,跳到地上作伴兒。
你拍三,我拍三,三隻小羊爬上山,
山上青草長滿坡,小羊吃的多喜歡。
你拍四,我拍四,四隻小兔學寫字,
你寫一個四我寫一個四,一連寫了四個四。
你拍五,我拍五,五隻小豬挖紅薯,
蒸的蒸煮的煮吃的小肚園鼓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隻小猴拍皮球,
你拍五十五,我拍六十六。
你拍七,我拍七,七彩花兒真美麗,
七隻蜜蜂飛過來,採回花粉去釀蜜。
你拍八,我拍八,八隻青蛙叫呱呱,
田間地頭捉蟲忙,農民伯伯笑哈哈。
你拍九,我拍九,九隻小狗啃骨頭,
啃過來,啃過去,沒有肉也不願丟。
你拍十,我拍十,十隻鴨子下水池,
一頭扎進水裡面,尋來尋去抓魚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丟手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找朋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拔蘿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拍手兒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拍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