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小朋友可以做的科學小游戲
㈠ 哪位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科學小游戲(便於小學生了解與掌握的)
冰凍肥皂泡:你喜歡吹肥皂吧?你知道嗎?那飄浮在空中的美麗的肥皂泡,是可以凍成五顏六色的水晶玻璃球的。1)把冰箱溫度調到強檔;2)用吸管在盤子上吹一個球形的肥皂泡;3)將裝肥皂泡的盒子快速放入冰箱,冷凍20分鍾。大博士解謎科學原理:肥皂泡大部分是由水構成的,所以在破裂之前迅速冷卻了攝氏0度以下,就會凍結,我們就會看到美麗的冰凍泡泡了。
㈡ 幼兒園科學教育常用的游戲有哪些
常用游戲我列舉三個: 1、視覺游戲 「偽裝小路」。這是一個運用視覺的游戲,同時也易於幫助兒童理解「保護色」。游戲時,教師選擇一條十餘米的小徑,在沿途離小徑一米左右的范圍擺放或懸掛一些人造物品,看兒童能找出多少。(找到後不要揀起來,等走完這段路再讓他們告訴大家找到幾個,)所藏物品在10個左右,注意選一部分比較好找的,和一些放在自然環境中並不顯眼的物品(譬如生銹的粗鐵釘)。找完一遍後可以告訴幼兒一共有幾個物體,對沒有全找出來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再找遍。 「照相機」游戲。這是一個兩人合作的游戲。一人扮演攝影師,另一人扮演照相機。「照相機」要閉上眼睛,等攝影師尋覓到自然美景或趣味鏡頭時,就會按住「照相機」的耳朵3—5秒鍾,「照相機」此時立刻打開快門(睜開眼睛)。在極近的距離內,攝入眼睛的物體就像特寫鏡頭一樣會非常深刻地印入腦海。 2、聽覺游戲 「傾聽心跳」。這是體驗樹木的新穎游戲。樹木的心跳是樹木將大量的樹液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枝椏的聲音。在早春時節,選擇一棵直徑15厘米且皮比較薄的樹來聽它的心跳。落葉樹比針葉樹聽得清楚,把聽診器緊緊貼要樹幹上不要動,以免產生雜音,多試幾個地方,就會找到最佳「聽點。」(這一游戲也可選取某種小動物做傾聽的對象) 「辨聲音」游戲。在樹林、草地上,讓孩子們安靜下來閉上眼睛,雙手握拳舉向空中,只要聽到一種鳥叫就伸出一個手指。看誰的聽力最好。無論是了解自然的聲音還是感受自然的寧靜,這都是一個好辦法。為了好玩,可讓孩子試試看是否默數到10都聽不到一聲鳥叫。也可選擇任何聲音---風聲、落葉聲、急流聲等。 3、觸摸角游戲 「我的樹」。這是調動觸覺和嗅覺的游戲。至少要兩個人一起玩。游戲開始讓同伴蒙上眼睛,然後帶他走過一段曲折的路途,來到一棵你為他選擇的樹前,讓他感覺這棵樹與眾不同之處,如讓他抱攏樹干感知樹的粗細,幫他把手放到在有疤痕或有苔蘚的地方等,當同伴完成了他們探索,就把他迂迴帶到出發地。這時同伴才能摘掉眼罩,讓他睜開眼去找剛剛摸過的那棵樹。他一定會發現,每一棵樹都具有與眾不同的個性。
㈢ 適合小學生玩的益智趣味科學小實驗
鏈接: https://pan..com/s/12l-5doqxGwv6UOAZW6rBqw
德拉創新實驗室
㈣ 有哪些適合小學生玩的科普類趣味游戲
鏈接: https://pan..com/s/1RSgXkDmK-Pu7aqSE5od-zQ
stem科學
㈤ 適合一年級小朋友做的小實驗
科學小製作可以培養小孩子的動手能力、探索能力,開發小朋友的想像力和鍛煉其操作能力,下面小編就介紹幾個適合小學生的科學實驗。
1 自製羽毛球
製作材料:一隻空飲料瓶、兩個水果泡沫網套、一根橡皮筋、一隻玻璃彈子;
製作方法:
1、一隻空飲料瓶,減掉上半部分;
2、用剪刀剪至瓶頸處,剪成8份,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水果泡沫網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
4、取一個泡沫網,裹住一粒玻璃球,塞在瓶口,露出1厘米左右;
5、用半隻乒乓球裹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好,這樣就做好一個羽毛球
小學生的科學小製作
2 傳聲筒
製作材料:紙杯2隻,線1根,剪刀1把;
製作原理: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要比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快。
製作方法:
1、用剪刀在兩個紙杯的底部各鑽一個小孔(孔大小能穿過線為宜)。
2、將線的兩端分別穿過兩個小孔後打個結。
3、在作品上標注名稱、製作原理、使用方法,並寫上姓名和學號。
使用方法:兩個人,每人手持一隻紙杯,一人將紙杯放在耳部貼緊,另一人對著紙杯說話,傳聲功能就實現了。
注意事項:
1、線不能用毛線。
2、一人需把紙杯放在耳部貼緊。
3、使用時,杯間的線必須拉緊,效果才能出來。
小學生的科學小製作
3 製作植物標本
在進行小小實驗的同時可以幫助我們的小朋友增長對於各種植物的認識,對小朋友的知識面擴展有重要意義
做法:將完整的植物標本夾在兩張餐巾紙之間,我們用兩塊木板把標本壓住,放在乾燥、陽光充足的地方,否則樹葉可能會變黑。等過幾天標本幹了之後我們就用膠水把標本膠在台紙上面,幹了最後做好標記就可以了。
小學生的科學小製作
4 製作不倒翁
不倒翁一直是我們小時候共同美好的回憶,對於我們的小學生來說如果可以自己親手做一個會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同時可以讓他們了解中心,重力的原理。
做法:在雞蛋上面弄一個洞,倒掉雞蛋裡面的蛋黃和蛋清,清洗干凈後擦乾,在雞蛋裡面導入米和膠水,等膠水幹了以後不倒翁就完成了。
㈥ 適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益智游戲有哪些
1、拍手掌
兩人一起拍,左手對左手,右手對右手,掌心對掌心,掌背對掌背,最開始拍 1,然後依次往上數2、3……每次拍對方的手之前自己的雙手先拍一下,直到誰出錯為止。
2、東西南北
用彩紙折一個東西南北,每個方位寫出幾個搞笑的名稱,讓其他同學來猜一猜。
3、比大小
自己製作卡片,在上面寫好數字,不讓對方同學知道,然後相互進行對比,比一比誰出的數字大,比出大數的同學則獲勝。
4、猜字
一位同學在另一位同學的背上(用手指)寫字,讓對方憑感覺猜猜寫的是什麼字。猜出的則獲勝。
5、巧算24點
一副撲克牌去掉「大王」、「小王」和超過10以上的牌,任意抽出四張牌,用加、減、乘、除和小括弧來計算出24點,每張牌不能不用,但只能用一次。
(6)一年級小朋友可以做的科學小游戲擴展閱讀:
益智游戲可以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開發智力。
據英國皇家科學院研究發現,經常玩益智游戲的人,比不玩的人平均智商高出11分左右,大腦開放性思維能力較高.
美國醫學專家也發現,50歲以前開始玩成人益智游戲的人老年痴呆的發病率只有普通人群的32%,而從小就玩益智游戲的人發病率不到普通人群發病率的1%。
不同的益智游戲是輔助孩子認識世界的有效工具,幫助他們配合身上各種感官的反應,來接觸和認知新奇的萬事萬物。
此外,益智游戲還具有協調身體機能的作用,例如孩子將一盒積木砌出圖形,除了要用腦,還要有手的配合,這樣通過益智游戲,訓練並逐漸建立起孩子的手腳協調、手眼配合等身體機能.
參考資料:網路——益智游戲
㈦ 適合小班的科學游戲
適合小班的科學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用鼻子聞物體的氣味,發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要愛護自己的鼻子。
活動准備
1、趣味練習-不同的味道
2、趣味練習-觀察調味顏料
3、每組一套深色的瓶子,裡面分別裝有:香水、辣椒粉、麻油、醋、酒、糖漿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對氣味的感知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鼻子有什麼用嗎?(呼吸、聞氣味)(拿起一隻瓶子)
假如我想知道瓶子里有什麼東西,應該怎麼辦呢?(看或聞)
二、引導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氣味。
1、教師: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們知道裡面都是些什麼嗎?
請小朋友打開瓶蓋,聞一聞瓶子里裝的是什麼東西。
聞好一個蓋好,再換其它的瓶子聞,等一會兒告訴大家,你聞到了那些氣味?
2、幼兒交流自己剛才聞到了什麼氣味。
老師請每組一個小朋友找出醋的氣味?(或其它氣味)的瓶子,看誰先聞出來。
三、趣味練習-觀察調味顏料
四、引導幼兒討論、擴展經驗。
教師:小朋友你在家裡或別的地方還聞到過什麼氣味?請你告訴大家。
教師:你最喜歡聞什麼氣味?不喜歡聞什麼氣味?為什麼?
幼兒討論交流。
五、師幼總結。我們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還可以聞到很多的氣味,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的鼻子。
怎樣保護鼻子呢?(不挖鼻子、流鼻涕用手)
㈧ 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課堂小游戲
適合小學生玩的課堂游戲5-10分鍾左右
例如:反義詞游戲、擊鼓傳花游戲、孫悟空定游戲、成語接龍游戲、嘴巴手指不一樣游戲等。
1.反義詞游戲:
大西瓜小西瓜,水果可以變化,在說的同時用手做相反大小的動作。如,老師說大西瓜,小朋友要比劃小西瓜。
2.嘴巴手指不一樣:
嘴巴說5以內的任一數字,同時一隻手筆劃不同的數字。比如嘴巴說3,手指可以比1245,就是不能比3。
3.成語接龍:
前一個成語的最後一個字是後一個成語的第一個字。
4.二十四點游戲:
隨便出4個數字,加減乘除隨便用,最後能等於24就行,但是一個數字就只能用一次.或者帶副牌去,請表現好的小朋友抽,這個更適合珠心算高階的。
5.擊鼓傳花:
拿一個東西在孩子之間傳,老師或孩子在前面敲的同時喊停 ,此時「花」到誰手裡誰表演節目!
6.不差錢:
男生是一塊錢。女生是五角錢。當老師說2.5元時。孩子們要迅速的湊滿錢。沒有湊滿的小朋友受到懲罰。
7.孫悟空定:
當老師說「孫悟空定」,小朋友就定住不動,說「孫悟空變成豬八戒」,就模仿豬八戒,也可以變成其他的。
8.機器人,木頭人:
老師說機器人時可以走動,說木頭人時小朋友就要定住不動,做錯了要退出遊戲。
9.下雨啦: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小雨是兩個食指碰,中雨是拍手,大雨是拍大腿,暴雨是跺腳。
10.找耳朵和鼻子:
左手捏住鼻子,右手捏住耳朵,然後說123,拍手一下,換成右手捏鼻子,左手捏耳朵。這時看誰做的是正確的。再說123,拍手一下,換成相反的。反復進行,速度加快。
㈨ 課堂上適合一年級的學生做的小游戲有哪些具體應該怎麼進行
靜態?是怎麼個靜態法?
我有一個,看是不是你要的?
名字叫《報數》,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難度。基本要求:聲音響亮。同學之間報數銜接流暢,不出現明顯的斷續的聲音。規則,可以自定,可以報錯的重報,或者聽到報錯的全班一起糾正等。
1、全班順序報數。從1開始,到最後一個人。
2、全班倒敘報數。從總數開始報到1。
3、報單數。依照順序,從1開始,遇到單數的同學就報數,雙數的同學舉手示意不出聲,接下來的再繼續報單數,依次循環。
4、報雙數。同上。
5、報3的倍數、4的倍數、5的倍數等等,可以自己根據情況開發。難度系數適合所教年級就行。
不知道這個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㈩ 孩子在家裡可以做的感統小游戲有哪些
前庭覺
失調訓練方法
1.上拋接小球
●訓練方法:
在拋球的過程中,要求孩子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在胸前抱住球,向上拋的時候球要過頭頂,但是雙手不要過肩膀。
如果是幼兒園的孩子,最好能連續10到15個不掉球,上小學的低年級學生,最好是20個不掉球。
2.拍皮球練習
●訓練方法:
讓孩子練習左右手拍皮球,或者是一些定點拍皮球的練習,比如在地上畫一個圓圈,讓孩子拍的球一定落在圓圈裡。
3.小推車練習
●訓練方法:
爸爸媽媽拽住孩子的雙腳,孩子的小手當車軲轆,在我們的客廳里來回去走。
要求孩子在走的過程中,頭要抬高、手要協調、交替著走,爸爸媽媽要扶好孩子的雙腿,通過3到5分鍾訓練孩子的前庭平衡,逐漸來幫助孩子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本體感
失調訓練方法
1.閉眼貼牆靜站
●訓練方法:
要求孩子腳跟盡量貼著牆站好,但是在站的過程中,最好閉眼睛,每天堅持2到3分鍾,站立的時候要求孩子不說話,學習控制住自己。
2.金雞獨立
●訓練方法:
對於小學生來說,最少左右腳能夠堅持20到25秒,保持身體的平衡。
如果孩子能夠達到這個標准,我們不妨讓他頭上頂一本書,頂著書的過程中,對孩子的平衡能力要求就高了。
3.跳繩練習
●訓練方法:
建議我們的孩子每天都堅持跳繩,先學習連續雙腳跳,連續跳之後可以學習反跳,反跳達標後可以學習左右腳交替跳,大量的跳繩練習對身體的協調、本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頂物走直線
●訓練方法:
(1)在地上畫一直線,可以在頭頂一本書,一個小汽車;
(2)沿著直線走,同時頭上的東西不能掉下來;
(3)雙手平舉,挺直身體,目視前方站穩;
(4)練習到可以平穩頂物不掉下來,要求孩子腳跟緊挨腳尖走路頂物。
觸覺
失調訓練方法
1.卷壽司
●訓練方法:
1.用薄毛毯包裹孩子,並在地上輕輕轉動,也可輕壓孩子的身體,以強化幼兒關節訊息。
2.可改用被單或舊報紙,讓孩子站著、躺著皆可,輕輕摩擦他的身體,也可放音樂或兒歌助興。
2.玩泥巴
●訓練方法:
准備一個盒子,倒進一些麵粉,加上墨水顏料,加水和成泥巴狀,讓幼兒用手揉成各種形狀,簡單的圓形,方形,香腸,麵包皆可。
3.吹風機游戲
●訓練方法:
1.以吹風機吹孩子的頭發臉頰、頸部、手臂、手臂、手掌大小腿及腳底。
2.可脫掉衣服吹他的背胸部和腹部。
3.可調整吹風機的各種溫度,來個好玩的三溫暖。
4.可利用電風扇或紙扇搖動,感受溫度和風速的變化。
眾艾感統,兒童感統教育十二年,兒童注意力,情緒控制,身體控制,語言發展,自信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