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夾物跳
① 體育活動小兔跳跳活動由來
為了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而發明的。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腿夾物跳的動作,發展腿部力量。
2、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兔子、呼啦圈、大灰狼頭飾、音樂磁帶(三隻熊、海西翹翹板、月光曲)
活動過程:
一、開始局部:熱身運動
教師:小兔子們好,今天兔媽媽要帶你們去森林裡去做游戲、學身手,高興嗎?但森林裡可能會有大灰狼,所以請兔嬰幼兒們一定要排好隊伍,一個一個跟著兔媽媽。來,我們豎起小耳朵,動身啦。。。。(做兔跳進活動室)
二、基本局部:學習動作--"夾物跳"
過渡語:這兒真美,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1、說說我們剛才是怎麼跳的?
2、(出示毛絨玩具)看,兔媽媽給你們帶來了什麼?都有些誰?毛絨玩具想和小兔子們玩"跳跳跳"的游戲,說說怎麼帶著毛絨玩具"跳跳跳"呢?(幼兒自由表達)
3、交代要求,集體練習"夾物跳"。(教師參與)
4、第二次集體練習"夾物跳",要求夾緊"毛絨玩具",同時聽到"大灰狼來啦",迅速的兩人一組跑到"呼啦圈"內站好。
5、游戲:《小兔跳跳跳》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幼兒游戲1至2次。教師講評。
三、結束局部:放鬆運動
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
② 幼兒游戲《扔沙包比賽》屬於哪種課程取向
體育。
這是為了練習幼兒雙腿夾物跳的動作及准確投擲的能力,培養幼兒大膽參與游戲的情感,體驗游戲的快樂,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准確性及培養幼兒的耐力。
③ 幼兒園小班教案體能身體大挑戰
活動目標:
1、探索各種跳法,能依據信號做動作。
2、練習單腳、雙跳、夾物跳著前進,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音樂、呼啦圈13個、點、毛絨玩具13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師:蹦蹦跳,蹦蹦跳,蹦蹦跳……
師:寶寶們,我是兔媽媽,你們是兔寶寶,今天媽媽要帶你們一起去大森林旅遊嘍,開心嗎?
師:跟著我一起出發吧!
兔子舞(音樂)
二、任務一:探索跳法
師:這兒有好多小房子啊,趕緊去找一個自己的家。(每個孩子找一個呼啦圈站進去。)
師:寶寶們,我來問問你們,你們會跳嗎?那我請一個寶貝到中間來跳跳看,請!(請兩三名孩子在大圈中間展示跳的動作)
師:剛剛寶寶們用的是兩只腳一起跳,這是雙腳跳。你們還有不一樣的跳法嗎?(再次請若干名孩子出來嘗試不同跳法)
師:寶寶們跳起來真可愛,通過嘗試我們知道了跳有很多種,有雙腳跳,有單腳跳,兩腳替換跳,交叉跳,騎馬跳,這些寶寶們都會跳嗎?
師:這次出來旅遊,兔村長可是讓我帶著任務卡出來的,瞧!我來讀一讀裡面到底要我們完成什麼任務!
師:親愛的兔寶寶們,請你們一起聽著音樂來跳,音樂慢你就慢慢跳,音樂快你就快快跳,你可以變來變去用不一樣的跳,但是音樂一停,寶寶們就要回到自己的家裡休息,聽懂村長的任務了嗎?(快音樂)
師:剛才我們跳完回家是兩只腳回的,這次要請你用一隻腳來回家,只有一隻腳能進到呼啦圈,身體的其他部位不能進入。(慢音樂)
師:誰先找到家?寶寶們都找到了.這次我要請你們用兩只手回家了(快音樂)
師:寶寶們回家的速度可真快,這次要用屁股回家了(慢音樂)
三、任務二:嘗試用跳的方法前進
(把呼啦圈群在場地正中迅速擺成長S型,請幼兒自己嘗試用各種跳的方法前進。)
師:現在寶貝們都會各種各樣的跳法,真厲害!我們出發去找下一張任務卡,立正,齊步走,一起排好隊站到那條線線上
(教師排圈)
師:瞧!我們又收到了一張新的任務卡,我來讀一讀,村長說兔寶寶們第一個任務完成得真棒!接下來一個任務就是請大家去找最後一張任務卡,想找到這個任務卡,必須跳著通過一座彩色橋,當你跳著前進時,如果碰到紅色圈,就要單腳跳,綠色圈要雙腳跳,跳完以後就從那邊回來排好隊繼續跳,聽懂了嗎?
師:預備,出發!(音樂)
四、任務三:送動物回家
(把呼啦圈群在場地一頭拉成橫著的弧形,當做小動物的家。)
師:寶貝們,我們通過彩虹橋啦.瞧!最後一張任務來了,我來幫大家讀一讀:兔寶寶你們好,你們的任務都完成得很棒,現在森林裡有很多動物都找不到家了,最後一個任務請你在這個大森林裡去找一個小動物,然後把小動物夾在你的腿中間,跳著把它送回家,最後請你站守在它的家門外保護它。記住,一個家只能進一個小動物,聽懂了嗎?
師:出發!(音樂)
師:有了寶寶們的幫助小動物們都回家了,我們的任務完成了開心嗎?
師:開心的兔寶貝們一起來跳個舞吧!(音樂)
師:我們帶著小動物回教室和其他朋友一起跳舞吧!
體育活動《快樂跳跳跳》
雲陽第一中心幼兒園 朱瑜課題:小班體育教材簡解:
小班剛入園的幼兒在情感上處於個體向集體的過渡期,交往意識較弱,同伴之間的關系不穩定。雙腳並攏行進跳是小班幼兒一項基本動作發展,但在平時的觀察中很多幼兒經常會出現雙腳分開,雙腳先後落地不正確的跳,因此,在主題「我的故事」中設計了本次活動,運用游戲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雙腳並攏行進跳的技能,感受和同伴遊戲的快樂。
預設目標:
1.在初步掌握雙腳並攏向前跳的基礎上學習跳過障礙行進跳,鍛煉腿部肌肉力量。
2.通過一定的游戲情境體驗跳躍活動的樂趣。
重點:掌握雙腳並攏向前跳難點:在雙腳並攏向前跳的基礎上學習跳過障礙行進跳設計理念與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幼兒園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體育活動、並利用幼兒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激發幼兒的參與體育活動的願望。據此,我選擇幼兒感興趣、安全簡便的圈作為活動材料,以「小兔跳」這樣一個游戲情節貫穿活動,吸引小班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在游戲中玩,在玩中發展動作。
教學過程:
(一)以兔媽媽的身份引題,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1.師: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草地上去玩吧。(放音樂,師幼共同跳進場)2.准備活動。
師:草地到了,我可愛的寶寶快來跟我抱一抱,然後自己找個家站站好。(幼兒扮兔寶寶跟兔媽媽擁抱。場地散有與幼兒人數相同的圈做為兔寶寶的家)師:我有這么多可愛的兔寶寶,真開心,我們一起來跳舞吧。(兔媽媽帶著兔寶寶隨音樂在圈裡跳舞:甩甩頭――轉轉手――扭扭腰――擺擺尾――跳一跳――抱一抱。)(二)初步學習雙腳並攏向前跳。
1.幼兒自由嘗試兔跳動作。
師:我們一起來學本領吧,小兔子最大的本領是什麼呢?跳(帶領幼兒自由嘗試)2.講解示範雙腳並攏向前跳。
師:剛才媽媽看見有一隻小兔跳得特別棒,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跳的。(幼兒示範,教師講解動作要領:雙腿彎曲,用力蹬地,輕輕落地。
3.幼兒集體練習雙腳並攏跳,師指導。
所有幼兒學小兔跳,跳到中間相遇時互相抱一抱再跳回。教師提醒幼兒雙腳並攏,鼓勵幼兒堅持跳到中間再返回。
(三)創設情境游戲鞏固練習雙腳並攏跳並練習行進跳。
1.身體做障礙進行行進跳師:小朋友已經學會跳的本領了,媽媽現在增加點難度,瞧。我的腿現在變成了一條小溝,誰敢跳過這條水溝(鼓勵幼兒跳過水溝)師:真勇敢,現在水溝變長啦,你還敢嗎?(分男女進行行進跳)師:水溝現在變寬啦?還能嗎?(鼓勵幼兒跳過兩人一組的水溝)2.大灰狼來了師:寶寶們真能幹,本領都學會了,可以跟著媽媽去采蘑菇了,不過在采蘑菇的路上我們要跳過石頭,還要提防大灰狼,如果聽到大灰狼來了,就得趕緊跳回自己的家(1)聽音樂,跳過石頭,采蘑菇(2)師:不好了!大灰狼來了,兔寶寶們快跳到山洞裡去!
(引導幼兒一人跳進一個山洞。)(3)然後拿掉幾個圈,幼兒繼續自由玩耍。
(4)師:大灰狼又來了,兔寶寶們快跳到山洞裡去!哎呀,這些兔寶寶沒有山洞,這可怎麼辦呢?
(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兩個兔寶寶緊緊抱在一起躲進一個山洞的辦法。)(5)重復游戲,讓所有幼兒體驗團結友愛共同躲過大灰狼的喜悅。
四、兔媽媽帶著兔寶寶回家,活動結束。
④ 早教雙腳夾著玩具跳著送回家的游戲目標是什麼
活動目標:
1、嘗試把物品夾在下肢不同位置進行行進跳,體驗下肢不同力量的運用。
2、體會游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幼兒練習雙腳行進跳。教師帶領幼兒練習雙腳行進跳,提醒幼兒要雙腳並攏並連續向前跳。
(2)教師講解並示範雙腳夾物跳。動作要領:用雙腿或雙腳夾緊沙包連續向前跳,不讓沙包掉下來。
(3)幼兒學習夾物跳。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分散練習夾物跳。教師可通過帶跳的方式引領有困難的幼兒。
(4)游戲:比比誰跳得快。幼兒從起點出發,雙腳連續行進跳至沙包區,而後再夾沙包原路跳回來。提示幼兒中途不要讓沙包掉落,如果中途掉落要原地拾起來夾好後再繼續跳行。
⑤ 如何在幼兒園有效開展晨間活動
一、器具材料投放多樣化
1.廢物再利用,創意無限。
廢報紙、舊紙箱、塑料袋、碎布、木夾子等一些廢舊物品,都能在晨間鍛煉中發揮它的價值。如:用舊紙盒製作的「大鞋」,大班孩子可練習平衡走,也可兩人或多人合作前進走;用舊紙盒拆開連接成長長的「坦克」,孩子可以在坦克中鑽爬。
2.民間材料,傳承創新。
我園地處農村,家長們玩過的一些民間游戲有較強的實用性及趣味性,游戲大都配有有趣的童謠,孩子們可以在快樂游戲中愉悅身心。我園就有目的地選擇適合孩子進行的活動,將玩法用照片記錄下來,並提供相應的器材,供孩子選擇。如:騎木馬,用PU管做成馬身,用硬紙板畫好馬頭,用彩色毛線做成馬鬃。孩子手扶馬頭,雙腿胯騎馬身,可跑可跳。(附童謠:篤篤篤,篤篤篤,隔壁大姐回家了,帶的什麼,帶的好吃的,糖一包,果一包,寶寶吃得哈哈笑。)扔沙包:用窗簾布塞入沙子,縫製成六邊形的沙包,幼兒可以練習投擲,抓舉,夾物跳等。
3.自然資源,一物多玩。
我們充分利用地處農村,校園空曠這一優勢,挖掘教育資源。如:用小石頭進行障礙跑、跨跳和投准練習,還可以將小石頭裝入可樂瓶進行舉重,拋滾練習。用河螺殼穿成串,讓幼兒練習投擲,拋擲等。後草地上的小土坡是孩子最愛的地方,可以帶孩子玩「佔領高地」游戲,讓孩子爬過草地,滾下山坡,抓到敵人,沖上山頂,佔領高地。讓孩子在與自然親密接觸中快樂游戲,發展基本動作。
二、晨間鍛煉指導人性化
1.分散集體相結合,上不封頂下保底。
按照《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應該考慮孩子的原有經驗和水平,提供不同層次與形式的體育鍛煉活動。每天,我們都有戶外晨間鍛煉的計劃安排,針對不同的孩子,對具體的動作發展要求又有所不同。如:針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上規定45歲的孩子能匍匐、膝蓋懸空等多種方式鑽爬的目標要求,我們就提供墊子、山洞、彩色拱橋、有攀登架的小滑梯、圈、硬紙板製成的「坦克」、麻袋布貼上即時貼做的「手腳前進圖」、烏龜、刺蝟背飾等。戶外晨間鍛煉時,給孩子二十分鍾自由選擇器具活動,另有十分鍾左右的集體活動時間。在自選時間中,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選擇相應的玩具進行活動,看似材料很多,其實都是圍繞鑽爬技能提供,確保孩子這一動作的達成。但每個材料的隱性動作目標是不一樣的,山洞、彩色拱橋的高度不一樣,幼兒鑽時所需要的技巧也不一樣。這樣材料提供的不同,既保證了孩子鍛煉時的趣味性,又考慮到孩子動作發展水平的不同。
2.傳統現代相結合,秀出特長展魅力。
傳統游戲能給幼兒提供更多寓教於樂的發展機會,會為繼承我們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和豐富現代孩子生活作出貢獻,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和全面的成長。我們選擇趣味濃、操作簡便、寓教於樂的戶外鍛煉游戲,帶著孩子一起玩,如:老鷹捉小雞,這樣的游戲無需要提供材料,只要引導他們和游戲夥伴商量制定好游戲規則,一個人當老鷹,一人當雞媽媽,其他人當小雞就可進行。孩子在游戲中,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躲閃能力都會得到發展。
3.保育教育相結合,確保安全促發展。
每天放學前,教師和保育員都會先商量好明天晨鍛活動的重點及材料的准備工作。在第二天清晨,保育員就先將活動器材放到相應的地點,做好場地及器材安全的檢查工作。教師在帶幼兒進行戶外晨鍛時,首先檢查孩子的衣著及穿戴,提醒孩子在活動中按音樂及標記的指令進行,學會保護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在活動中,教師和保育員均參與孩子的活動,並通過觀察孩子的出汗、呼吸等外顯行為來隨時調節幼兒的活動量。活動量調控兼顧集體與個別,讓大部分幼兒能夠處於動靜、急緩交替的狀態中,保持一定的運動節奏。
三、晨間鍛煉評價多元化
1.適時點撥,激活靈性。
蒙台梭利說過:唯有通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在活動中,教師要深入孩子當中,對突發的一些情況應該及時點撥。如:孩子為了爭搶玩具發生了爭執,孩子活動時運動量過大,活動中出現了安全隱患等。這些情況需要教師適時參與,靈活溝通。
2.現場再現,反思提升。
目前電子產品日新月異,功能強大,教師可藉助現代電子產品,如手機,將孩子的一些有教育價值的活動情況及時拍錄下來。回教室後可以再現活動時的某一情節,引導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從而讓孩子知道戶外體育鍛煉中的一些正確的做法。在評價中,以孩子的互評、自評為主,教師評價為輔。
3.亮點分享,正面引領。
人性中最深刻的稟賦就是渴望得到肯定和贊賞。評價中對幼兒的積極肯定是對幼兒游戲發現的直接動力之一。雖然同伴之間的評價有時也具有一定片面性,但更多孩子能看到同伴身上進步的一面。教師應能及時肯定孩子在活動中出現的亮點,讓孩子藉助同伴的榜樣作用獲得更大的進步。如孩子在晨間體育活動中,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謙讓的態度,一物多玩、勇於挑戰的精神等,這些亮點都值得推廣與學習。
⑥ 中班健康教案(糖果大搬家)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腿夾物跳的動作,發展腿部力量。
2、激發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充分體驗游戲的快樂。
3、培養動作的靈活性,增強體能。
活動准備:
塑料圈每人一個,山洞(紙箱)、墊子和泡沫板等若干,小皮球、小枕頭、可樂瓶若干(幼兒人數的3-4倍),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准備活動。幼兒手拿圈開汽車進場,跳開心舞。
2、游戲:"狼來了"。
兔媽媽帶小兔把圈搭成小兔的家(圈與圈連成圓形或方形),然後小兔們在兔媽媽的帶領下去為新家購買物品。要求:每次只能買一樣物品,買來的物品要用雙腿夾住跳回家。當老師喊:"狼來了!"小朋友迅速逃回家,在塑料圈裡蹲下。老師說:"大灰狼走了。"小朋友再出來買東西。
3、游戲:"小兔搬家"。
教師與幼兒商量:"大灰狼真討厭,經常偷襲我們,我們還是搬家吧。" →討論怎樣才能把家裡的那麼多的東西都搬走→兔媽媽和幾只小兔示範夾物跳的搬家方法(1) 造新家。
自選小橋路[塑料地墊鋪成曲折的小橋]或小樹林路[可樂瓶搭成],夾著圈跳到家的新址,把圈搭成一個新家(圓形或方形),再爬過小山坡[堆成山坡狀的墊子],鑽過山洞,回到原處。
(2) 搬家。
自選小橋路[塑料地墊鋪成曲折的小橋]或小樹林路[可樂瓶搭成],夾一樣東西跳到新家,把物品放進新家的筐里,再爬過小山坡[堆成山坡狀的墊子],鑽過山洞,繼續搬家。教師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指導。
4、放鬆整理活動。
(1)把東西分類(2)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進行放鬆活動。
家園立交橋:
1、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戲是幼兒屢玩不厭的活動,富有情節的游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也符合幼兒動作的發展水平。中班的幼兒雙腳跳的動作已較協調、輕松,而夾物跳對他們來說增加了難度,富有新的挑戰性,游戲化的情節更吸引了幼兒進行反復的跳的練習。材料的提供也考慮到幼兒的差異,(如易夾的小枕頭和難夾的可樂瓶;小橋和樹林也具有不同的難易程度)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不同的運動能力。
2、家裡也可利用簡單的情景設置(如繞過沙發、跳過席夢斯床、爬過靠墊小山坡、鑽過桌子山洞)夾上不同的物品進行夾物跳的練習。有趣的親子游戲一定會讓孩子興趣大增。
⑦ 如何促進幼兒戶外晨間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一、器具材料投放多樣化
1.廢物再利用,創意無限。
廢報紙、舊紙箱、塑料袋、碎布、木夾子等一些廢舊物品,都能在晨間鍛煉中發揮它的價值。如:用舊紙盒製作的「大鞋」,大班孩子可練習平衡走,也可兩人或多人合作前進走;用舊紙盒拆開連接成長長的「坦克」,孩子可以在坦克中鑽爬。
2.民間材料,傳承創新。
我園地處農村,家長們玩過的一些民間游戲有較強的實用性及趣味性,游戲大都配有有趣的童謠,孩子們可以在快樂游戲中愉悅身心。我園就有目的地選擇適合孩子進行的活動,將玩法用照片記錄下來,並提供相應的器材,供孩子選擇。如:騎木馬,用PU管做成馬身,用硬紙板畫好馬頭,用彩色毛線做成馬鬃。孩子手扶馬頭,雙腿胯騎馬身,可跑可跳。(附童謠:篤篤篤,篤篤篤,隔壁大姐回家了,帶的什麼,帶的好吃的,糖一包,果一包,寶寶吃得哈哈笑。)扔沙包:用窗簾布塞入沙子,縫製成六邊形的沙包,幼兒可以練習投擲,抓舉,夾物跳等。
3.自然資源,一物多玩。
我們充分利用地處農村,校園空曠這一優勢,挖掘教育資源。如:用小石頭進行障礙跑、跨跳和投准練習,還可以將小石頭裝入可樂瓶進行舉重,拋滾練習。用河螺殼穿成串,讓幼兒練習投擲,拋擲等。後草地上的小土坡是孩子最愛的地方,可以帶孩子玩「佔領高地」游戲,讓孩子爬過草地,滾下山坡,抓到敵人,沖上山頂,佔領高地。讓孩子在與自然親密接觸中快樂游戲,發展基本動作。
二、晨間鍛煉指導人性化
1.分散集體相結合,上不封頂下保底。
按照《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應該考慮孩子的原有經驗和水平,提供不同層次與形式的體育鍛煉活動。每天,我們都有戶外晨間鍛煉的計劃安排,針對不同的孩子,對具體的動作發展要求又有所不同。如:針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上規定45歲的孩子能匍匐、膝蓋懸空等多種方式鑽爬的目標要求,我們就提供墊子、山洞、彩色拱橋、有攀登架的小滑梯、圈、硬紙板製成的「坦克」、麻袋布貼上即時貼做的「手腳前進圖」、烏龜、刺蝟背飾等。戶外晨間鍛煉時,給孩子二十分鍾自由選擇器具活動,另有十分鍾左右的集體活動時間。在自選時間中,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選擇相應的玩具進行活動,看似材料很多,其實都是圍繞鑽爬技能提供,確保孩子這一動作的達成。但每個材料的隱性動作目標是不一樣的,山洞、彩色拱橋的高度不一樣,幼兒鑽時所需要的技巧也不一樣。這樣材料提供的不同,既保證了孩子鍛煉時的趣味性,又考慮到孩子動作發展水平的不同。
2.傳統現代相結合,秀出特長展魅力。
傳統游戲能給幼兒提供更多寓教於樂的發展機會,會為繼承我們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和豐富現代孩子生活作出貢獻,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和全面的成長。我們選擇趣味濃、操作簡便、寓教於樂的戶外鍛煉游戲,帶著孩子一起玩,如:老鷹捉小雞,這樣的游戲無需要提供材料,只要引導他們和游戲夥伴商量制定好游戲規則,一個人當老鷹,一人當雞媽媽,其他人當小雞就可進行。孩子在游戲中,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躲閃能力都會得到發展。
3.保育教育相結合,確保安全促發展。
每天放學前,教師和保育員都會先商量好明天晨鍛活動的重點及材料的准備工作。在第二天清晨,保育員就先將活動器材放到相應的地點,做好場地及器材安全的檢查工作。教師在帶幼兒進行戶外晨鍛時,首先檢查孩子的衣著及穿戴,提醒孩子在活動中按音樂及標記的指令進行,學會保護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在活動中,教師和保育員均參與孩子的活動,並通過觀察孩子的出汗、呼吸等外顯行為來隨時調節幼兒的活動量。活動量調控兼顧集體與個別,讓大部分幼兒能夠處於動靜、急緩交替的狀態中,保持一定的運動節奏。
三、晨間鍛煉評價多元化
1.適時點撥,激活靈性。
蒙台梭利說過:唯有通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在活動中,教師要深入孩子當中,對突發的一些情況應該及時點撥。如:孩子為了爭搶玩具發生了爭執,孩子活動時運動量過大,活動中出現了安全隱患等。這些情況需要教師適時參與,靈活溝通。
2.現場再現,反思提升。
目前電子產品日新月異,功能強大,教師可藉助現代電子產品,如手機,將孩子的一些有教育價值的活動情況及時拍錄下來。回教室後可以再現活動時的某一情節,引導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從而讓孩子知道戶外體育鍛煉中的一些正確的做法。在評價中,以孩子的互評、自評為主,教師評價為輔。
3.亮點分享,正面引領。
人性中最深刻的稟賦就是渴望得到肯定和贊賞。評價中對幼兒的積極肯定是對幼兒游戲發現的直接動力之一。雖然同伴之間的評價有時也具有一定片面性,但更多孩子能看到同伴身上進步的一面。教師應能及時肯定孩子在活動中出現的亮點,讓孩子藉助同伴的榜樣作用獲得更大的進步。如孩子在晨間體育活動中,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謙讓的態度,一物多玩、勇於挑戰的精神等,這些亮點都值得推廣與學習。
⑧ 中班幼兒夾物跳的正確姿勢
幼兒園體育教學法體育活動的任務和內容一、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任務 1、 鍛煉幼兒身體,促進其正常發育,提高幼兒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其體質。2、 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使他們動作靈敏、協調、姿勢正確。 3、 培養幼兒機智、勇敢、遵守紀律等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內容 1、 基本動作:走、跑、跳、投、平衡、鑽、爬、攀登等動作。 2、 基本體操: ①徒手操和輕器械操 ②排隊和變換隊形 3、體育游戲:以發展各種基本動作為主要內容,並有一定的角色、情節和規則。體育活動的 教學方法和注意事項一、體育活動的教學方法 1、 示範、講解示範: ①姿勢正確,動作輕松優美。示範位置應根據幼兒隊形、動作的性質而定,方向可根據動作的結構、要求決定,可採取正面、側面、背面示範或鏡面示範。一般走、跑、跳、投等基本動作練習均可進行前三種示範,「鏡面示範」一般用於徒手操和輕器械操。 ②示範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③與講解相結合或伴隨語言提示。 講解: ①重點突出,語言少而精。 ②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有趣味。 ③講解要富於啟發性。 2、 練習 ①完整練習和分解練習 ②重復練習 ③條件練習(變換練習的環境、變換練習的條件、變換練習的動作組合) 3、 口頭提示和具體幫助 二、體育活動中的注意事項 1、注意活動的趣味性 2、堅持循序漸進 3、合理安排練習密度和活動量 每次活動時間總和練習密度=————————×100= 活動(課)時合理安排活動量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 根據人體生理機能上升——穩定——下降的一般規律,使活動量由小到大,逐步上升,活動結束前再逐步下降。 ② 根據活動的具體任務和要求安排活動量。(復習動作為主的活動量要大些) ③ 根據活動的內容性質、難易程度等,合理安排活動量。 ④ 根據全班大多數幼兒的身體情況和動作的發展水平,合理安排活動量。 ⑤ 根據幼兒一天活動的負擔量,以季節、氣候變化和場地、器械條件合理安排活動量。 調節活動量可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①改變練習條件 ②改變練習方法 ③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④嚴密組織教學,合理安排場地、器械和教具,減少不必要的排隊等待時間,增加練習機會。1、 注意培養幼兒身體的正確姿勢 2、 堅持全面鍛煉 3、 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4、 注意安全 5、 活動中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體育游戲一、幼兒體育游戲特點特點小 班中 班大 班 體 育 游 戲 特 點 體力比較弱,各項基本動作還沒有基本掌握,不夠協調准確;平衡能力差,活動不自如;喜好模仿,注意力不集中,對游戲中的動作、角色、情節很感興趣,但對游戲的結果不大注意。游戲內容、情節簡單,角色少,有時是集體做同一動作 體力有所發展,動作比較協調靈活;平衡能力和獨立活動能力有很大提高;空間知覺也明顯增強,能辨別方向,注意力叫集中;能控制自己,比較自覺遵守游戲規則。他們喜歡有情節、有角色、具有追逐性的游戲,而且主義游戲結果。游戲中的動作、角色、情節比小班復雜,增加了一些無情節、只為完成任務的游戲和一些分隊競賽性游戲。游戲的規則比較復雜,帶有限制性 身體壯實,精力充沛,熟練地掌握各項基本動作,動作更加協調有力,靈活自如。對周圍生活有一定的見解,開始具有組織和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責任感,喜歡有勝負結果的游戲。游戲競賽性增強,動作增多,難度增大,情節和角色之間的關系更為復雜,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目的一、 體育游戲的組織 1、游戲前作好准備 2、游戲進行的步驟(新游戲、復習游戲、分配游戲角色、游戲結束的小結) 二、 游戲中注意的問題1、適當掌握活動量 2、嚴格要求幼兒遵守規則 3、培養幼兒正確的身體姿勢 4、注意安全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一、早操二、體育課小班每節課10~15分鍾 中班每節課20~25分鍾 大班每節課25~30分鍾 1、體育課類型:綜合型(新授課、復習課) 2、體育課的結構開始部分:迅速將幼兒組織起來,使幼兒每個器官迅速、有準備地進入運動狀態,集中注意准備上課。這一部分可組織幼兒排隊、簡要說明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做一些活動量不大的游戲。基本部分:主要是學習新教材或復習已學過的主要教材。 ① 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 ② 練習與休息交替進行結束部分:主要是放鬆肌肉,盡快消除疲勞,使身體由運動狀態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有組織的結束一節課。可以安排走步、做整理動作、做較安靜的游戲或簡單的律動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