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體育游戲
A. 21分制羽毛球比賽規則對羽毛球運動的影響
國際羽聯將從2月1日起全面實行「3×21分制」,也就是3局兩勝、每局21分、每球得分制。沿用了男子15分,女子11分制的計分體制壽終正寢。
國際羽聯認為,這種每球得分制的計分體制比發球得分制的15分制更容易理解,可以縮短比賽時間,而且更有利於羽毛球運動進行商業化改革。
但新分制遭到了中國隊等勁旅的強烈反對。中國隊總教練李永波抨擊21分制摒棄了羽毛球的傳統韻味,丹麥隊名將皮特·蓋德也始終贊成5局3勝的7分制,並批評改革分制只是一場「政治游戲」。
一邊是高舉著商業化改革大旗的國際羽聯,一邊是將羽毛球視為生命的教練和運動員,21分制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倒退?這是個問題!
想入飛飛
規則難不倒強者
15分、21分,註定各有一群支持者,註定褒貶不一。所有的教練都會為了規則的改變費盡思量,調整訓練、戰術,甚至人員。
但要注意,只是「調整」。「調整」二字意味著改變註定是局部的,在競技史上,從沒有哪項運動因為規則的改變而完全改變了格局,規則充其量只能起到限制的作用。比如乒乓球,歷年來多次改變規則,但中國隊始終無敵到寂寞的程度,就算因為新規則導致偶有小波折,但到了大賽上,還是不會含糊。
這里的「規則」,也可以引申為外部環境。在籃球領域就有個現成的例子——麥蒂。很多人說麥蒂是喬丹之後最出色的鋒衛搖擺人,心理素質最穩定的殺手。但我卻一直認為麥蒂是NBA目前最有天才特質的懦夫,這要從麥蒂在猛龍隊時說起。
當年選秀時,麥蒂被猛龍隊選中,與表哥卡特成為隊友,但那時的他只能給表哥做替補。後來,鬧意見的他離開猛龍,之後便成了「喬丹之後最好的鋒衛搖擺人」,卡特的光芒遠不及他。
很多人提起這事,都說是一段佳話,麥蒂的出走是正確的。但在我看來,正是這一走,暴露了麥蒂骨子裡的性格缺陷——既然能力超過卡特,那在猛龍隊的時候為什麼不迎難而上去超越他呢?
面對那時如日中天的卡特,麥蒂選擇了逃避,盡管他的出走結果是好的,但不可否認,他逃避過。
一個運動員如果受困於外部環境,非要換個環境才可以發揮,那可能是天才,但絕不是強者。許多天才最終的淪落就是因為這一點,心中的恐懼可以毀滅一切,扼殺所有的潛質。所以,麥蒂永遠缺少霸氣。
說回這次羽毛球規則的改變,對於強者來說,只需要謹慎應對,卻不需要擔憂什麼。「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只有在任何規則中都游刃有餘,中國羽毛球隊才是真正的強者。
事實上,目前的中國羽毛球隊擁有眾多天才球員,但霸氣卻並不足夠——霸氣是一種積淀,源於百折不撓的勇氣。像每每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的鮑春來,他總是黯淡著的眼神就與「睡不醒」的麥蒂相一致,他需要的就是勇氣。至於規則,難不倒真正的強者。葉克飛
文濤洶涌
在商業化面前低頭
1993年,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曾在羽毛球世錦賽上看得打起瞌睡。賽後,他丟給世界羽聯一句話:羽毛球必須要縮短比賽時間。不過13年來,羽聯還是沒有解決這一大難題,雖然在分制上不斷做文章,從15分到7分,從7分回到15分,如今又定出了2月1日開始在世界性大賽中全面實行不爭奪發球權的21分制。
當電視傳媒主宰著觀眾的眼球注意力時,羽毛球比賽勢必要藉助電視轉播的影響力,從而取得觀眾、贊助商、推廣商的青睞。但現實情況是,羽毛球比賽根本沒有固定的結束時間,一轉就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動輒四五個小時。但大多數商業電視台不可能為一場比賽付出4個小時以上的轉播時間。事實上,多數情況下,連記者們都必須強打著精神才能把比賽看完,更別說那些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了。
另外,羽毛球分制經常改來改去,也與國際羽聯普及這項運動的良苦用心大有關系。羽毛球運動一直局限在亞洲和歐洲的部分國家,而在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的普及度很低。在一些國家,傳統的體育項目早已佔據了一席之地,比如美國人的棒球、橄欖球、籃球,澳大利亞人的板球等等。而羽毛球要在世界范圍內推廣,必須去爭奪市場,這就要求羽毛球有足夠的魅力去吸引原本不知道羽毛球、不觀看羽毛球比賽和不參加羽毛球運動的人們。而這首先要求羽毛球運動有足夠的影響力,必須適合電視轉播。因為電視轉播是擴大體育運動影響力最有效的傳播方式。
據統計,不奪發球權打21分所用時間只是奪發球權打15分所用時間的一半。如果實行此項改革,對於電視轉播來說真是「善莫大焉」。現在還設立了技術暫停,對於電視轉播吸引廣告商,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21分制出台後,曾遭到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的強烈反對,他抨擊其摒棄了羽毛球的傳統韻味;丹麥隊名將皮特·蓋德也始終贊成5局3勝的7分制,並批評改革分制只是一場「政治游戲」。規則這樣改,也許會讓羽毛球會失去一些現有的魅力,但是如果不改的話,羽毛球的商業化就很難,生存空間就會狹小很多。當游戲規則與商業化沖突時,國際羽聯選擇在商業化面前低頭,改為21分制,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了。李洪濤
北冥有鵬
不必杞人憂天
15分賽制終於將要畫上一個句號了,新賽制無疑是近來最熱門的話題,凡教練、運動員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但是對這些參與者來說,他們的看法和觀眾還有一定差距。
其實中國羽毛球界早在1999年就試用過一次21分制,近年來,對羽毛球賽制曾經提出各種改革辦法,但因為沒有找到真正適合市場推廣和傳播普及的辦法,所以改革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羽毛球發展的現狀。
前幾年,歐洲一些國家就提出採用每局7分制,但不久之後這種新的記分辦法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比如吸引更多廣告,比如縮短比賽時間等。尤其是2002年在廣州的湯尤杯比賽上,揭幕戰當天韓國男隊與丹麥男隊一戰打了五個小時,隨後的國際羽聯的委員們投票決定,7分制壽終正寢,比賽重新恢復15分制。
其實賽制變來變去,無外乎是要迎合市場的需要,因為作為觀眾,大家最希望比賽能夠更緊湊一點,起碼不要拖到半夜。因為最頭疼是羽毛球比賽,根本沒有固定的結束時間。足球基本是一個半小時,籃球最多也就兩個半小時。再喜歡羽毛球的觀眾,估計也很難一下子坐著電視機前守五六個小時。改成每球得分制以後,對觀眾也是一種體貼。
因此,從市場及傳播角度來看,羽毛球賽制必改無疑——沒有觀眾、贊助商和推廣商願意忍受長達數小時之久的賽事。賽制改革確實可以縮短比賽時間,這對羽毛球的發展是好事,在十運會期間採用21分制計時,一場實力接近的比賽能少用1/3的時間。
所以說,羽毛球賽制改革勢在必行,就如當初乒乓球賽制改革一樣,國際乒聯終於在2002年決定,將乒乓球直徑增大至40毫米,並實行11分制、「發球無遮擋」等新規則。當時中國乒乓球界也是反對聲一片,擔心就此丟掉強國地位,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中國乒乓球並未因此受到多大損失。而改革也是羽毛球項目繼續保留奧運會資格的必由之路,有乒乓球這樣的例子在前,中國羽毛球隊完全不必杞人憂天,擔心自己失去強國優勢。張鵬
一崛頗振
讓折騰來得更猛烈些吧
笑話,名聲在外的中國足球都不怕折騰了,更何況中國羽毛球?
國際羽聯像個急紅臉的寡婦,出於好心也好,歹意也罷,反正已不安分地鬧騰起來了。她叫著嚷著吼著要新推出21分制,美其名曰是出於適應電視轉播的需要、控制比賽時間的需要。此一狠招祭出,不少人抿嘴笑了,瞎貓都看出來了,國際羽聯的某些人決意要把中國隊當猴耍。
幾十年來,東方肥沃的土地里,一直盛產著又大又甜的優質葡萄,這里純朴的果農實踐著勤勞致富的真理。至於其他阿貓阿狗之域,多年來技藝沒咋長進,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卻日趨強烈。這些地方的果農也賣力去種葡萄,卻每每因為檔次差進不了「世界農委」舉辦的「世界葡萄展覽會」,他們只有乖乖當看客的份,只因為東方葡萄太大太甜了。
看客當久了,看著別人的風光一年延續一年,他們的郁悶啊,他們的神傷啊,他們的嫉妒啊,紛紛打心底竄出星火並燃燒起來。說實在的,他們也不容易,至少他們的嫉妒不應該得到鄙視。
試想想,這么大的葡萄樂園,哪有一個品種一直占著唱獨角戲的理啊?於是,他們選擇以一種不結盟方式敦促「世界農委」更改參展規則,規定今後只有水培葡萄才有資格參展「世界葡萄展覽會」,土種的不算。
這些果農不由這樣想:東方只有肥沃的土地,以後看這冤大頭還能靠什麼顯擺?
這時,一個叫李永波的老果農聞言後不禁哈哈大笑,雙手交叉不屑道:「打鐵還需自身硬,水培就水培吧,陪你們玩玩,怎麼都能收拾你們,小樣!」言畢,小齊那熟悉的歌聲「痛快哭,痛快笑,痛快的痛死不了」從未知名的角落悠悠傳出,一下子傳遍東方果園內外。
天多大,地多寬,活人豈能讓一泡尿憋死,可何況是久經沙場的中國羽毛球?咱們行得正站得直,堅決回應國際羽聯某些人的居心叵測,但誓死捍衛其他羽毛球國家郁悶、神傷、嫉妒的權利!說得不好聽,在弱肉強食的世界,因為別人沒有槍,或有槍沒子彈,咱們扮演那隻聰明伶俐的出頭鳥最合適不過。
出頭鳥總會惹人嫉妒的,這很正常,也不能改變。咱們能改變的是,在千變萬化的江湖自始自終承繼、保持、提升自我出頭的資本。
B. 教練李永波出什麼事了讓球事件為什麼下課了
說到羽毛球這項運動,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人就是林丹吧。不過在我國的羽毛球歷史上還有很多像林丹這樣名氣很大的運動員或者教練。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我們中國羽毛球國家隊執教成績非常出色的一位教練——李永波。因為最近中國羽毛球隊無論男女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這多少和他去年的離任也是有一定的關系的。我們今天先來了解一下羽毛球教練李永波出什麼事了,有網友稱李永波帶壞了中國羽毛球隊是真的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李永波讓球事件為什麼下課了。
C. 前國羽教練李永波現狀如何呢
要說中國的夢之隊,除了乒乓球和跳水,不得不提的還有一支奧運王者之師——中國羽毛球隊。曾經在最輝煌的時刻,囊括了2012年奧運會所有比賽的五枚金牌。「超級丹」、「風雲組合」也是家喻戶曉的羽毛球運動員,而中國羽毛球隊的輝煌也離不開一個曾對中國羽毛球居功至偉的人,那就是前國羽總教練李永波。
除了熱衷於羽毛球事業,李永波還是一個籃球迷,他是遼寧男籃的鐵桿。在空閑時間,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李永波出現在遼籃的主場,雖然作為羽壇名宿,李永波也展現了他一貫的低調和隨和,從來都是跟普通觀眾一樣買票進場看球,遇到熱情的球迷也是禮貌的和大家合影打招呼。
李永波將半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羽毛球,雖然在他離開羽球總教練職位之後中國羽球一度出現了斷層,如今成績也不復當年之勇,但是大家還是依然銘記著李永波為中國羽毛球所做的貢獻。如今,李永波也還在為中國羽毛球事業奔波著,讓我們一起祝願中國羽毛球能夠早日重塑輝煌!
D. 李永波的人物成就
1984年
第4屆世界錦標賽 男子雙打亞軍(與田秉毅)
1985年
第4屆世界盃 男子雙打亞軍(與田秉毅)
1986年
第14屆湯姆斯杯 冠軍 中國隊主力隊員(與田秉毅合作,為中國隊奪冠贏得關健的1分)
第10屆漢城亞運會 男子雙打亞軍(與田秉毅)
1987年
第5屆世界錦標賽 男雙冠軍(與田秉毅)
第7屆世界盃 男雙亞軍(與田秉毅)
1988年
第8屆世界盃 男雙冠軍(與田秉毅)
第15屆湯姆斯杯 冠軍 中國隊主力隊員
1989年
第6屆世錦賽 男雙冠軍(與田秉毅)
1990年
第11屆亞運會 羽毛球男子團體冠軍
第11屆亞運會 男子雙打冠軍(與田秉毅)
第16屆湯姆斯杯 冠軍 中國隊主力員
1992年
第25屆奧運會 男雙季軍(與田秉毅)
1995年
第4屆蘇迪曼杯羽毛球賽 混合團體冠軍(首次) 在14年的運動生涯中,共6次奪得世界冠軍
三屆湯姆斯杯冠軍主力(1986、1988、1990年)
一屆世界盃賽冠軍(1988年)
兩屆世錦賽冠軍(1987年、1989年) 九奪蘇迪曼杯冠軍(1995、1997、1999、2001、2005、2007、2009、2011、2013年)
八奪尤伯杯賽冠軍(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2、2014年)
五奪湯姆斯杯賽冠軍(2004、2006、2008、2010、2012年)
兩屆世錦賽包攬全部冠軍(2010、2011年)
一屆奧運會包攬全部冠軍(2012年) 國家羽毛球隊的靈魂人物
李永波絕對是中國羽毛球界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和田秉毅一道,改變了中國羽毛球男子雙打長期落後的局面。這對男雙組合曾笑傲群雄, 1992年巴羅那奧運會上,他們最終獲得銅牌。在「風雲組合」崛起之前,這是中國男雙取得的最好成績。
1993年,退役後的李永波臨危受命,擔任了羽毛球隊副總教練。然而廣島亞運會、兩屆湯尤杯先後嘗到了慘敗的滋味。1995,李永波終於迎來了教練生涯的轉折點,他所率領的國羽奪得了蘇迪曼杯。從1996年開始,國羽在奧運會上的成績越來越好,終於在倫敦實現了包攬5金的歷史性創舉。
可以說,沒有李永波,就沒有國羽今日的輝煌。然而,場外的李永波過於高調,頻頻走穴,聲稱金牌重過一切,引發球迷和媒體的頗多之責。不過,李永波始終能用出色的成績掩蓋質疑之聲,直到倫敦奧運會「讓球」事件的發生。
執教20年來,李永波已成為國家羽毛球隊的靈魂人物。在贊譽和批評鮮明對立的背後,中國羽毛球的崛起卻是不爭的事實。
1978.1-1992年:運動員
1992年至今歷任國家隊教練、副總教練、總教練
場外榮譽
獲得2001中國電視體育獎年度最佳教練員提名獎;
2006年3月4日獲得安踏2005CCTV體壇風雲人物年度評選提名獎;
2006年3月25日獲安踏2005CCTV體壇風雲人物評選十大體壇風雲人物獎;
2006年4月7日,獲得2005年度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獎年度最佳教練提名獎;
2010年12月16日,獲2010CCTV體壇風雲人物年度最佳教練提名獎。
2011年10月11日,獲得2011年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獎最佳教練獎.
E. 前中國羽毛球總教練李永波近況如何
飽受爭議的李永波
從現場照片看,李永波一身運動休閑裝的打扮,頭上依然帶著他那標志性的LYB黑色帽子,雖然帶著帽子,但依然可以看到,今年已經年愈六旬的李永波兩鬢斑白,而且身材已經明顯發福,看起來盡顯老態,已然沒有了昔日的颯爽英資。
中國羽毛球現狀
自李永波離開羽毛球國家之後,張軍擔任國家隊總教練,中國羽毛球隊逐漸走向衰落。原來中國一家獨大的局面,現在變成中、日、韓、印尼、丹麥春秋五霸的爭奪。
而這四個國家當中,當屬日本對中國羽毛球的威脅最大。
2020年東京奧運會快要臨近,日本占據主場優勢,有望沖擊三塊金牌(男單、女單、女雙)。而中國最有希望奪得金牌的只有混雙(雅思組合與黃鴨組合排名第一第二),另外女雙、女單有機會奪冠,但幾率不太大。而男單、男雙狀態不穩,沖擊冠軍的機會相當渺茫。
如今李矛教練已回歸國家隊,而且還聘請了外籍教練(韓國教練),中國羽毛球開始有所好轉。
希望在改革重組之後,中國羽毛球能夠披荊斬棘,重新走向輝煌。
F. 李永波是誰
李永波,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優秀羽毛球運動員,1962年9月18日生於遼寧大連。
李永波和田秉毅的男子雙打曾多次獲得世界冠軍。兩人崛起於八十年代中期,曾獲1987年、1989年世界錦標賽冠軍,是1986年、1988年、1990年湯姆斯杯冠軍的主力成員之一。他還獲得過多次世界盃、世界大獎賽總決賽冠軍、全英羽毛球賽冠軍,是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銅牌得主,同年宣布退役。在他作為運動員馳騁在世界羽壇的幾年裡,他和田秉毅一道,改變了中國羽毛球男子雙打長期落後的局面,並同韓國的朴奉柱/金文秀、印尼的洪忠中/郭宏源、馬來西亞的西德克兄弟並稱當時雙打的「四大天王」。
1993年,退役後的李永波臨危受命,從王文教、陳福壽手中接管了正處於低潮的中國羽毛球隊的帥印,擔任了羽毛球隊副總教練(當時未設總教練),並著手進行了一次徹頭徹尾的改造,組建了年輕化的教練員和運動員班子。在初期經歷了廣島亞運會七個項目全部未進決賽,1994年、1996年湯尤杯失利後,李永波在1995年開始迎來了其執教事業的春天,在當年率領羽毛球隊首奪象徵一個國家羽毛球整體實力的蘇迪曼杯,並在1997年和1999年連續蟬聯該項賽事冠軍,1996年羽毛球女雙實現了奧運金牌零的突破,1997年世界錦標賽獲得三枚金牌,標志中國羽毛球再次成為世界最強隊伍。1998年女隊捧回闊別四年的尤伯杯,並在2000年輕松蟬聯。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達到了李永波執教生涯的最高峰,他帶領中國羽毛球隊取得四枚金牌,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做出突出的貢獻。2002年在廣州舉行的22屆湯姆斯杯中國隊屈居第三;同期舉行的第19屆尤伯杯中國隊實現三連冠。2003年在荷蘭舉行的第8屆蘇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團體賽,中國隊負於韓國,未能實現五連冠的夢想。
李永波以雷厲風行、治軍嚴格而著稱,非常重視後備隊伍的培養,在幾年裡,中國在很多項目形成了連貫的集團優勢,成為中國羽毛球長盛不衰的生力軍。
李永波性格開朗,愛好廣泛,在體育界以歌聲聞名。在運動員時曾以一曲《奉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退役後,曾和著名歌星一道出過多個MTV,充分顯示他在文藝方面的才華。
G. 時隔17年,前國羽一姐揭穿李永波「丑聞」,到底是怎麼回事
2004年雅典奧運會羽毛球女單半決賽,李永波賽前要求周蜜輸給張寧,最終,張寧決賽中擊敗荷蘭名將張海麗,獲得金牌。
周蜜表示,「教練對我下達了指令,我們肯定是以國家的榮譽放在前面,我從來就沒有更多地去考慮到個人的問題,當然心裏面肯定是非常的委屈。上面要求,還不能讓所有人看出來。」
雖然李永波這么做是為了國家榮譽,但是卻違背了競技體育公平公正的精神,用犧牲一位隊員的方式去成全另一位隊員,實在讓人不敢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