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體育綵帶的游戲
Ⅰ 如何在區域體育活動中培養孩子的
論文:淺談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摘要】自主就是自己做主,是指遇事會自己思考、自己判斷,有自己的主見。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快節奏、高效率、競爭激烈的社會,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需要有自主的創造力和適應能力。因此,培養幼兒的自主性,不僅是社會的需要,也是每一個人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現在的孩子又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積極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幼兒;戶外活動;自主性
一、問題提出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要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戶外體育自選活動作為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形式,每天開展活動的時間在45 分鍾以上,因此它也成為貫徹實施幼兒體育目標的主要途徑之一。
然而,長期以來,幼兒參加戶外活動的時間和數量不足,活動中教師的組織力和指導性較缺乏,活動中不能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等問題,未能確實貫徹《綱要》的指導精神,幼兒的體能不能得以充分鍛煉。鑒於此,我們對幼兒園戶外活動自主性情況進行了探索。
二、概念界定
戶外活動是指房屋以外,包括走廊在內的活動區域所進行的活動。為了方便研究,這里的戶外活動區域不包括幼兒園所在小區、街道等園外活動區域。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調查對象包括西安新概念教育集團5所幼兒園。
Ⅱ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案玩紅綢
活動要求: 1、樂意嘗試用示意圖或路線圖的方法,搭建勇敢者的道路,培養幼兒創造性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准備: 示意圖、路線圖、各類材料(彩虹橋、箭頭標記、木版、梯子、輪胎、沙包、凳子、平衡木、綵帶、橡皮筋、鐵圈、大小不一的墊子等)。 利用幼兒園現有場地與山坡。 活動過程與指導: 1、聽音樂熱身運動:迪斯科音樂 2、讀信、建路: 以讀信的方式導入活動,引發幼兒活動興趣,選擇材料創建「勇敢者的道路」。 3、練習(平衡走、鑽、爬、跳、攀爬、跑) 引導幼兒以檢查者的身份嘗試每條路:是否穩當、是否符合圖的要求。(提供幾何圖形標記,幫助幼兒記憶,便於教師觀察指導。) 教師以同伴、教練的身份參與並指導游戲。 4、游戲「幸運紅綢帶」。
Ⅲ 誰知道綵帶再體育課中怎麼么應用
跑步沖刺用
Ⅳ 小班游戲紅飛鏢綠飛鏢反思
活動目標:1、聯系投擲動作。
2、聽信號變換投擲動作。
活動重點:聽信號變換投擲動作。
活動難點:聽信號變換投擲動作。
活動准備:用紅和綠綵帶製作的紅飛鏢和綠飛鏢。
活動過程:
l 活動導入:
——看!老師帶了一樣新玩具?(出示飛鏢)
——你們見過嗎?
——它叫飛鏢,跟老師講一遍。記住了沒?
l 游戲:
——它們是什麼顏色的?(紅色、綠色)
——你們喜歡什麼顏色的飛鏢啊?
——紅色的一組、綠色的一組,小朋友可以選擇喜歡的顏色,然後我們一起游戲。
——我們把飛鏢飛出去,(教師示範)
——老師和幼兒先玩一下。
——教師法指令,幼兒聽指令。老師說:紅飛鏢飛起來了!手拿紅飛鏢的小朋友就把紅飛鏢向上拋起。教師同幼兒一起拋。老師說:綠飛鏢飛起來了!手拿綠飛鏢的小朋友就把紅飛鏢向上拋起。老師說:紅飛鏢綠飛鏢飛起來了,!手拿紅飛鏢綠飛鏢的小朋友就把飛鏢向上拋起。
——可以循環游戲。
——教師還可以根據幼兒活動情況給予幼兒這樣的信號:紅飛鏢飛的高,綠飛鏢飛的低,讓幼兒自己感知高和低。
反思:
從教學效果上看,幼兒運動的密度和強度適中,大部分孩子有掌握好投擲的基本技巧,勇於挑戰、團結合作,共同完成了打怪獸的任務。但是,還有些細節我覺得還能完成得更好。比如,在幼兒體育常規方面,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爭取在課程初始階段就有效地吸引住所有幼兒注意力,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Ⅳ 搶奪綵帶親子游戲規則
一般來說,游戲規則是指游戲的主辦人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制定的,一些能夠達到的條件。
Ⅵ 小班體育教案快速出擊
【活動目標】 1、聽口令進行走、跑、蹲、踮等動作練習。 2、能聽清指令並按要求變換動作進行游戲。 3、感受手持綵帶轉動的樂趣和變換動作的樂趣。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各色等長的綵帶若干。 經驗准備:幼兒之前吹過泡泡,知道泡泡是圓的。 【活動玩法】 1、教師抓住若干條綵帶的中間並略上舉,每個幼兒拉住一根綵帶的上端,圍成一個圓圈。 2、聽口令進行各種運動:圍著圓圈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蹲下來學小矮人走,踮起腳學高個子走,走到中間來,跑回原地等等。 【活動建議】 一、教師與幼兒進行游戲做熱身,導入活動。 師:我們大家都吹過泡泡,七彩泡泡很漂亮,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吹泡泡的游戲吧。 教師組織幼兒玩吹泡泡的游戲,練習圍成圓圈走走、跑跑等動作。 二、教師出示綵帶,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好玩的綵帶,有了這些綵帶我們就可以玩出漂亮的泡泡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該怎樣玩吧。 教師出示綵帶並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指導幼兒拉住綵帶的一端圍成圓圈,圍成漂亮的彩色泡泡,練習圍著圓圈走走、跳跳、跑跑等動作。 三、教師講解游戲的規則,組織幼兒進行游戲。 1、教師引導幼兒說說游戲的玩法,向幼兒講解游戲規則。 師:剛才我們用綵帶玩了吹泡泡的游戲,那誰能說一說我們是怎麼玩的?在玩的時候我們該注意什麼呢? 小結:在游戲時老師在中間抓住綵帶,小朋友每人拉住一根綵帶的上端圍成圓圈,大家一起圍著圓圈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但是大家在玩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推推擠擠,要一個跟著一個走,只有有序的進行游戲才能玩的更安全更開心。 2、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游戲,互相討論可以做哪些動作。 師:我們剛才只玩了走走、跑跑、跳跳,還可以怎樣玩,可以做哪些動作?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玩玩試試吧。 小結:泡泡被風吹的一會高一會低,所以我們在走的時候也可以蹲下來像小矮人一樣走走、踮起腳學高個子一樣走走;泡泡變小的時候可以走到中間,變大的時候跑回原處。走的時候都用同一隻手將綵帶拉直。 四、以泡泡被風吹破的情景結束活動。 師:剛才有一陣風吹過,我們的泡泡被風吹破了,破了的泡泡就不能再游戲了,讓我們的泡泡們去休息一下吧。 教師組織幼兒松開綵帶並回活動室休息,結束活動。
Ⅶ 綵帶是多大歲數玩的
任何年齡段都可以玩。
小朋友可以通過綵帶進行智力游戲或體育鍛煉,其他年齡段的可以利用綵帶進行娛樂活動:跳綵帶舞等,也可以用來進行鍛煉身體,所以每個年齡段都可以玩綵帶。
舞綵帶龍對人身體素質的提高有很大的好處。舞龍過程中,眼睛跟隨著龍頭的方向隨時轉動,對視覺疲勞有很好的緩解效果。同時,對手腦協調度以及臂力的提高也很有幫助。
Ⅷ 幼兒園親子游戲
做蔥油餅(2 歲到4歲) 游戲目標: 1,增強觸覺靈敏性。 2,培養模仿能力和觀察能力,豐富生活經驗。 游戲准備:游戲前品嘗過蔥油餅,看過蔥油餅製作過程。 游戲方法: 1,成人:蔥油餅真好吃,現在,寶寶當麵粉,媽媽做蔥油餅好嗎? 2,幼兒躺在床上(地板上,軟墊上),全身放鬆。 3,成人:我們先來和麵粉(用手推幼兒身體,讓幼兒滾起來),加點水(在幼兒身上點一點,假裝加水)。 4,成人:再來和一和麵粉(幫助幼兒翻一翻身) 5,成人:鍋里倒點油,把和好的麵粉倒進去嘍(成人一人抬幼兒頭,一人抬幼兒腳,晃一晃,再扔到床上) 6,成人:一面烤好了,再烤另一面(抬起幼兒再翻一翻身) 7,成人:好了,最後加點蔥(用手在幼兒身體上到處摸一摸) 8,成人:蔥油餅做好啦(用手握住幼兒的手或其他部位,假裝咬一口) 9,成人:真好吃!(用手按摩幼兒身體) 活動建議: 1,可以根據幼兒喜歡的程度重復一些步驟,也可以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換成做蛋餅之類。 2,游戲可以調換角色,讓幼兒來做餅,成人做麵粉,提高幼兒的興趣。 小班戶外親子游戲活動方案 一、時間 12月1日(星期五)早上9∶00 二、 地點 江心公園 三、 活動准備 1、一次性檯布數個 2、彩虹傘 3、小禮物人手一份 4、彩色皺紙人手一條 5、歡快的音樂和錄音機,電池 6、長繩一條 7、照相機 四、 游戲安排: 1、親子游戲: (1)豬八戒背媳婦:家長背著幼兒跑到對面,讓幼兒拿一個禮物(酸奶)。 (2)玩報紙: a、走小路:家長把兩張報紙依次鋪在地上,讓幼兒從報紙上走到對面。 b、玩紙球:把報紙揉成球,隨意地踢、投擲。。。。 (3)彩虹傘: a、炒豆豆:把紙球放在彩虹傘中間,全體幼兒一起拉起彩虹傘,抖動彩虹傘,炒豆豆。 b、鑽山洞:兩位家長拉起彩虹傘的對角,成一個山洞,幼兒排著隊從山洞裡鑽過。 c、捕魚:拉著彩虹傘的對角當成魚網,幼兒當成小魚。 (4)綵帶舞:讓幼兒隨著音樂自由起舞。(准備:彩色皺紙每人一條,音樂,錄音機。) (5)跳長繩:幼兒全體坐成一個大圓圈,家長們來跳長繩。 2、大家圍坐在一起聽著歡快的音樂進行野餐。 3、集體統一玩2個游樂項目。 4、大家三五成群,自由活動 這裡面的有些游戲我用過,很有趣的,你可以試試看。
Ⅸ 適合幼兒的小游戲
適合3個月寶寶的游戲有哪些?這些有趣開發智力的小游戲別錯過
3個月的寶寶身體發育已經有很大進步,和麻麻的互動也越來越多,這時候的小人兒,睡眠、吃奶都有了一定的規律,醒著的時間也多了起來,利用這些時間,可以多和寶寶互動啦!
從這個月齡開始,互動游戲不再是單一的發育某種運動或感知覺,更多的是幾種感知覺或運動的結合,比如視覺和大動作發育的結合、觸覺和精細動作的結合。介紹的時候我也會從游戲的特點著手,和大家分享游戲對寶寶能力的具體開發。
大動作發育
1.幫助翻身
3個月的小寶貝背部力量有所發育,這個時期的小寶貝已經有側身的跡象(也有一小部分寶寶已經可以自主翻身),這時我們可以讓他們或主動或被動地練習翻身,如幫助他們側身、頭部移動,這有助於預防寶寶平頭的產生。當然,孩子感興趣時才能進行這些游戲。
具體做法:先用寶貝感興趣的玩具吸引寶寶玩,然後慢慢向側面移動玩具,寶寶順勢會有側身動作。
2.水盤
在新生兒的游戲稿中,鍛煉孩子的觸覺中我們看到過用一個平盤盛水,讓小寶貝踢的活動。(《小嬰兒怎麼玩?別錯過這些開發寶寶智力的小游戲》)
這里也可以拿來用,鍛煉腿部力量的同時還能發展感知力,水是溫溫的,一會兒會變成涼的。
3.滾動球
我們從出生就介紹過的趴(tummy time),每天幾分鍾,一天三四次,寶貝脖子和背部力量也得到了鍛煉,頭可以抬起,雙臂也能支撐上半身的重量。
3個左右的寶寶,趴著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互動游戲了。讓寶寶趴著,用彩色球吸引寶寶注意力,隨著球的移動,他們的頭和脖子也隨著轉動,視覺跟蹤力和背部力量發育同時得到了鍛煉。
躺著的時候讓寶寶捧著比較輕的球,練習抓球時的精細動作和雙手配合能力。
精細動作
3個月的寶貝,手和眼可以協調點了,看到的東西可以調動手去抓握,鍛煉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1.彩虹海綿條
這個我家廚房洗餐具的時候用過,有很多種顏色,可以買來讓寶寶玩,剪成可抓握的寬度,直接抓,或者放到盛盤中放些溫水讓寶寶抓,鍛煉精細動作和觸覺感知力。
2.圍巾
這個是他們很喜歡的活動,容易抓握,在玩的時候我們還會和我們互動著拽著玩,寶寶的小手也可以感受到圍巾的質地。
3.絲帶
在健身架上綁上彩色絲帶,寶寶會自主抓握,還會隨著綵帶的移動而移動,是鍛煉視覺跟蹤和運動技能的不錯的游戲。
這個絲帶可以保存好,等寶寶會坐的時候還可以玩。
前庭系統發育
1.與寶寶共舞
寶寶情緒好的時候,打開他喜歡聽的歌曲,抱著寶寶共舞:輕柔有節奏地變換動作,配合音樂作出左右、上下、轉動等動作,如果跳舞的同時移動寶寶手臂,他們會更愉悅。
這個游戲能刺激寶寶前庭系統發育:前庭系統是所有感覺神經中最早發展的,在孩子腦功能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前庭系統與視覺、聽覺、雙側統合、情緒中樞等很多神經系統的運作息息相關,大一點的孩子上課時坐姿端正、不東倒西歪、注意力專注等,就是前庭、視覺、動覺系統的共同作用。
觸覺
1.觸摸書
觸摸書不僅有色彩豐富的畫面,還會隨畫面有模擬材質設計,比如小老虎,老虎身上會有一塊毛茸茸的材料,讓寶寶摸。
觸覺書不僅可以觸摸到形式多樣的感官體驗,小動物怎麼叫?什麼顏色?吃什麼食物?媽媽講解的時候,還對聽覺、視覺和語言發育有幫助。如果是雙語觸覺書,等孩子語言敏感期,還可以進行英語啟蒙。
味覺
1.玻璃瓶味覺體驗
3個月的寶貝已經可以把抓到的東西往嘴裡塞了,為了安全起見,可以把材料放到透明玻璃杯中讓寶寶觀察、聞聞,檸檬、桂皮、松樹枝等帶有氣味的都可以讓寶寶嘗試。
味道大的比如檸檬之類的可以在杯子上套上保鮮膜,扎幾個孔,讓寶寶體驗不同味覺帶來的感官刺激。
語言發育
1歲前是寶寶分辨語音的敏感時期,大腦此時會對聽到的語音因素進行分析和儲存,需要大量地傾聽各種不同性質的聲音,促進大腦聽神經的發育。
這個時候寶寶可以與媽媽互動,發出「啊、哦、咯」的聲音,媽媽經常與寶寶面對面的交流、用誇張的表情逗笑、撓癢癢肉、用簡單的詞,比如「哦」引導寶寶。寶接受的語言刺激越多,寶寶早說話的概率越大。
認知與社會性行為
1.鏡子游戲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在游戲墊上擺個大鏡子,把寶寶放到鏡子旁,他們還不認識鏡子里的人是誰,但是會很感興趣,會對鏡像出來的表情、動作產生反應,沒准兒還會回饋更多的表情來互動。
註:一般9個月大寶寶,才開始認識自己。
2.捉迷藏(Peek-a-boo)
這個游戲是讓寶寶理解對象恆常性的,即使看不到物體了,物體還是存在的。理解這個概念是一個重要的認知里程碑。
用雙手捂住自己的臉或用其他東西遮擋,問問寶寶媽媽在哪裡?之後可以換別的東西和寶貝玩,移開遮擋物,觀察寶寶的表情和狀態。
如果是愉悅的,可以繼續和寶寶玩,如果寶寶表情緊張或害怕,就再推遲一段時間再玩。
Ⅹ 綵帶體育游戲中叫什麼名字
還是叫綵帶。
綵帶是民間傳統手工藝品,用各種絲線或紗線編織而成。圖案有花草、蟲獸、山水等。畲族婦女在工前飯後,把織綵帶作為一種娛樂和享受。現代社會,綵帶的種類更加紛繁復雜,花色也越發齊全,其應用的領域也無所不在。綵帶自身是由絲紗編織而成,編織好的成品織帶又被編織成各種飾品,這在人們的生活衣,食,住,行中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