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類別 » 民間體育游戲打花棍

民間體育游戲打花棍

發布時間: 2022-08-04 19:02:46

❶ 誰知道打花竿的來歷

一種民間體育活動,參加者多為女性。過去是姑娘挑選情郎的一種方式,後來發展成為一種娛樂健身活動。打花棍起源打花棍由來已久。在古時候打花棍稱為打紂棍。據說是和商朝最後一任君王「紂王」有關。據一些學者考證,這「紂」字還有「最後一個」的意思。陝北的驢子運肥上坡,驢子屁股後面要有一根棍子橫著,使它感到在敲打催促,只能前行,不敢後退,這棍子被叫做「紂棍」。商朝的末代國君帝辛因其荒淫暴虐,人神共憤,被周武王消滅後,便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至今人多不知其名,皆呼之以「紂王」。 「紂王」雖材力過人,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百姓民不聊生,遂導致民怨四起。據說「紂王」和「妲己」都和筷子的發明有關,人們就用和筷子相似的兩根木棍和一根類似「紂棍」的木棍進行相互擊打派生出一種游戲。來排解心中的憤懣和緩解抑鬱之情,舒緩不滿情緒,這一無奈之舉客觀上起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也造就了一項民族的傳統健身運動。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打花棍也幾多沉浮。輝煌時,曾是京城皇宮貴族的娛樂消遣項目。蕭條時,只得淪落街頭,成為雜耍藝人養家糊口的工具。在老北京燈市口、廠甸、天橋等廟會上,都可以看到打花棍的身影。那些雜耍藝人、撂地攤的,在開始打場子時,先用打花棍招攬觀眾和控制場地大小,然後再演其他節目。至今很多人已經不知它為何物了。 三、打花棍口訣 從頭起,一拃內; 雙手桿,與肩寬; 挾棍頭,靠一邊; 左右挑,稍用力; 離開地,仍牢記; 一拃內,別著急; 四、打花棍入門三式 1.落地鍾擺2.旱地拔蔥3.鯉魚擺尾 五、打花棍花樣 神龍擺尾1.預備式2.鯉魚擺尾3.出水芙蓉4.蜻蜓點水5.舉火沖天 6. 撥打鵰翎7. 風擺荷葉 8.翻江倒海 9.左右逢源 10.槍挑風車11.張飛翩馬12.蘇秦背劍13. 落地生花 14.雙連冠15.潛龍升天16.白鶴晾翅17.神龍擺尾 18.馬踏青山19.三連冠20.海底撈針21.斗轉星移22.瞞天過海 23.空中攬月24.力挽狂瀾25.反彈琵琶26.猛龍過江 27.並蒂蓮花 28.好運連連29.扭轉乾坤. 30. 獅滾綉球 31.波浪滔天32.哪吒探海33.定海神針 34. 二龍戲珠剪刀手35.龍騰虎躍36.搖櫓過河37.鷂子翻身 38.蹬里藏花 39.擎天一柱40.倒踢紫金冠41.肩扛玉帶42.氣貫長虹 43.膝上開花44.背挑風車45背後盤龍46.直升機47.車輪滾滾等.等等很多花樣。 六、打花棍益處 在打花棍聚會時見到的老人(八十多歲了)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然而,只有科學的運動才能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打花棍運動不受場地限制、室內室外均可練習;不受人數限制,一人單練、雙人對練、多人同樣更可練得精彩;更不受年齡限制,從7歲左右開始,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練習;一套花棍,全家老少皆可練習。打花棍運動不僅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項目,配上音樂,更是一項很好的表演項目,而且,促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無論是情侶、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朋友同事,兩人可肩 雙人練習打花棍並肩的、摟著腰、並排站立,各出一隻手臂進行練習,不僅提高了技巧,更關鍵的是提高了兩人的默契度。家人團聚,親朋好友聚會也可拿出花棍練習切磋,即活躍了氣氛,又鍛煉了身體,還融洽了家庭關系。 打花棍花樣很多,需要大腦發出復雜的動作指令,指揮身體各個部位,相互配合來完成動作。這樣,我們的大腦,就得到了充分鍛煉,使思維敏捷、頭腦聰明。練習要求從身前到身後接打花棍和頭頸轉向動作,這樣,更提高了頸項、肩、手、眼、腿及大腦的協調性,鍛煉了神經傳導功能和對力量的掌控能力,也提高了頸肩部肌肉、關節力量,腿部肌肉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對改善頸椎疾病、腰椎疾病、肩、肘疾病和改善視力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在做挺直腰背、舒展前胸的動作時,不僅鍛煉了胸、背部肌肉,還使肺臟得到鍛煉,增加了肺臟對空氣的吸入量,擴大了肺活量,提高了對身體的供氧能力。對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針對長期面對電腦工作的群體,可緩解全身的僵硬感和不適感。改善亞健康狀況。 打花棍可提高人的「本體感知能力」,也就是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尤其是青少年通過長期的訓練可提高感覺統合功能,據醫學研究表明,許多學生成績不好,上課不能專心聽講都與感覺統合功能低下有關,當感覺統合功能提高後,其成績會相應提高,受益終身。 打花棍聚會時進行隊列練習針對老年群體,通過左右手的運動,使左右腦得到鍛煉能預防小腦萎縮,防止老年痴呆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由於其不受年齡限制,不受場地限制,因此室內室外都可練習,更是一項簡單易學,老少皆宜的健身運動,而且極具觀賞性和表演性,許多雜技團都把它作為傳統節目保留至今,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 打花棍給我們帶來了健康,帶來了快樂,老話說的好:「健康是全家人的福氣」。因此,我們練習的也是「全家福健身花棍」。

❷ 簡述明清時期民間流行的幾種歌舞形式

明清時期的民間歌舞與風俗音樂

打連廂,又名《打花棍》、《金錢鞭》、《霸王鞭》,是北方流行的民間歌舞。舞者化裝扮成旦、丑等角色,手持「霸王鞭」表演。清毛奇齡《西河詞話》:「金作清樂,仿遼時大樂之制,有所謂連廂詞者,則帶唱帶演」。清代民間畫家所繪《北京民間風俗百圖》中有「打蓮湘」,文字說明為:「此中國打連湘之圖也。其人乃戲班優〔伶〕扮成女子,手拿竹板、彩扇,用竹竿一枝,挖小孔,安銅錢數個,名為霸王鞭,在手中飛舞,或竹板上獨立,口唱歌詞,名曰『打連湘』」。

花鼓是明清時期流行的民間歌舞。起源於安徽鳳陽。最早是農民在田間插秧時,擊鼓演唱,後來較普遍的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鏜鑼,女打小花鼓,邊歌邊舞,有時加用其他樂器伴奏。據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記載,早期花鼓「音節凄婉,令人神醉」。又據趙翼《陔余叢考》載:「江蘇諸郡,每歲冬必有鳳陽人來,老幼男女,散入村落乞食,……其唱歌則曰『家住廬州並鳳陽,鳳陽原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清初人顧見龍曾繪「花鼓」演唱圖。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揚繪《盛世滋生圖》,圖中有蘇州地區一個五彩繽紛的戲台,台上正在演出明代傳奇《紅梅記》中的一出——《打花鼓》,這是當時群眾喜聞樂見的「時劇」。

太平鼓。原為滿族人民祭祀、祈福的歌舞形式,以後用於民間娛樂活動,並流傳至北京及華北各地。表演者手持太平鼓,邊敲擊,邊歌舞。太平鼓的形制,據徐珂《清稗類鈔》:「年鼓者,鐵為圈、木為柄,柄系鐵環,圈冒以皮,擊之冬冬,名太平鼓。京師臘月有之,兒童之所樂也」。東北地區的太平鼓唱腔吸收了民歌、二人轉、東北大鼓的曲調,表演形式生動活潑。北京郊區也有很多老年婦女會打太平鼓。清代宮廷和民間,在舊歷除夕、燈節都表演太平鼓,求其「太平」吉祥之意。清何耳《燕台竹枝詞》:「鐵環振響鼓逢逢,跳舞成群歲漸終,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清乾隆七年(1742)丁觀鵬繪《太平春市圖》、清代楊柳青木版年畫《太平世界》和年畫《太平鼓》,都反映了當時太平鼓表演的情景。

我國西南地區的苗、瑤、彝(「羅羅」)、傣(「金齒百夷」)、景頗、壯(「儂人」、「沙人」、「仲家」、「土僚」等)、傈僳、哈尼、拉祜、白、怒、納西、佤(「古剌」、「哈瓦」)等兄弟民族能歌善舞,有豐富多彩的音樂舞蹈活動。這些活動與他們的生產勞動、生活習俗密切相關,其風格古樸,保存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如苗族有「跳月」和蘆笙舞。蘆笙普遍流行於西南民族地區,其歷史久遠,古稱「蘆沙」(見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周去非《嶺外代答》)。苗族人民有歌舞活動,常以蘆笙伴奏。據明倪輅《南詔野史》載,滇中苗族「每歲孟春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唱和,並肩舞蹈,終日不倦」。清刻本《廣輿勝覽》等書中有苗族樂舞圖。圖中文字註明苗族「每歲孟春,擇平地為月場,男吹蘆笙,女搖鈴,盤旋歌舞,謂之跳月」。

彝族,當時稱「羅羅」,也常奏蘆笙、笛、口弦(又稱「口琴」、「響篾」),歌舞娛樂。清道光年間《雲南通志》引《清職貢圖》:「嫚且」(當時彝族的支系)「喜歌嗜飲,男吹竹笙,女彈篾琴,諧婉可聽」。清道光年間刊印的《普洱府志》:「利米」(當時彝族的另一支系)「每年秋後,宰牲祝神,吹笙跳舞而歌,謂之祭莊稼」。清代雲南巍山彝族壁畫中有樹下踏歌圖,反映了彝族人民吹蘆笙和笛,在樹下歡聚歌舞的情景。
清人還繪有侗族琵琶歌演唱圖。表演者用侗族琵琶伴奏,即興彈唱各種短小情歌或其他題材的曲調。這是清代以來侗族地區流行的一種演唱形式。
雲南西北部納西族地區,舊時流行東巴教。這是一種原始巫教,巫師叫「東巴」。此教信仰山、水、風、火等自然現象,以為神靈。麗江還保存著東巴畫卷「神路圖」,圖中有東巴教祖師丁巴什羅畫像。在畫像下面繪有東巴樂舞。其中數人演奏喇叭、牛角、海螺等樂器,數人手持長劍、單面小鈸、鞀鼓舞蹈。反映了古代納西族人民的歌舞形象。

西藏清代布畫(彩緞裝裱的卷軸畫)《桑耶寺》樂舞圖。桑耶寺在西藏山南扎朗縣境內雅魯藏布江的北岸。畫面是該寺落成開光典禮時,人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面。還有人演奏著號筒、神鼓、大鈸等樂器。明人繪《憲宗行樂圖卷》表現了明憲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京城內元宵佳節時歌舞雜技的表演場面,具有走會的性質。其中一畫面上繪鍾馗,前面有五人奏樂,所持樂器為軋箏、拍板、琵琶、笙、管。另一畫面上有四人踩竹馬、持刀槍表演。中間三人持扁鼓、笛、拍板為舞蹈伴奏。

清代,「走會」的游戲在北方更為普遍,是常見的民間藝術形式,多在傳統節日,如春節、燈節或廟會期間活動。主要表演民間舞蹈,兼及雜技、武術,是多種民間技藝的綜合體。《燕京歲時記》載:「過會(走會)者乃京師游手,扮作開路、中幡、扛箱官兒、五虎棍、跨鼓、花鈸、高蹺、秧歌、什不閑、耍壇子、耍獅子之類,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廟會等,隨地演唱,觀者如堵」。清嘉慶二十年(1815)所繪北京《妙峰山廟會圖》中有走會場面—:數人扮成京劇人物。表演武打動作,旁邊有伴奏者。清人繪《北京走會圖》和天津《天後宮過會圖》則更生動地描繪了各種走會節目的表演形象。

喪事音樂是風俗音樂之一種,歷史久遠,因時代和地區不同,其形式也多種多樣。統治者和富貴人家辦喪事,講究排場,要請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場,有一套喪禮儀式。有的地方要唱夜歌、喪歌、葬歌,還請吹打班子,演奏鑼鼓曲牌和《喪調》。民間的「鼓房」、「杠房」專門招攬民間藝人,組織樂隊應承這類事宜。清代北京社會上層人物的喪事儀禮甚為繁瑣,依其身份的高低有不同的規格。現存清代北京出殯行列圖一幅、起杠者三十二人,棺前儀仗是一個多達數十人的隊列,中間有兩組樂隊在行進中演奏。
婚事儀禮中也多有樂隊伴奏。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揚繪《盛世滋生圖》中,有一婚禮場面,一對新人在堂上參拜長輩,階下有鼓吹者作樂;圖中另一畫面是蘇州中市、下塘一帶的河道中,有一結綵的大船,上載花轎一頂。前行的船上有書寫「翰林院」、「狀元及第」字樣的矗燈,似為狀元府的迎親船隻。綵船旁隨行的小船上有十餘人組成的鼓吹樂隊為之伴奏。

❸ 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特點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具 有以下幾個特點: 民族傳統體育是民 族節日的主要內容 我國各個民族,都有 自己的傳統節日,而民族 傳統體育活動是其中不可 缺少的主要內容。朝鮮族 春節的盪鞦韆、跳板和摔 跤比賽,傣族撥水節舉行 的劃龍舟,水族瑞節的賽 馬,彝族火把節的摔跤、跳 火繩,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上的摔跤、賽馬、和射箭。 這些傳統體育競技都為節 日增色不少。還有些傳統 體育項目,就是本民族的 節日。像苗族的「龍舟節」, 侗族的三月三「花炮節」, 藏族的「跑馬節」,傈僳族 的「刀桿節」等。 與藝術密切結合 有許多民族的傳統體育是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的,甚至是以音樂舞蹈的形式表現的。例如壯族的打扁擔,苗族的舞獅、跳蘆笙、打花棍,白族的霸王鞭、跳火盆,傣族的象腳鼓、孔雀拳,瑤族的打銅鼓,維吾爾族的達瓦孜,黎族的跳竹竿等。這種把體育、音樂、舞蹈融為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既增強人們的體質,有益於身心健康,又陶冶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 是青年男女感悄交流的活動方式 這一特點,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哈薩克族的姑娘追和柯爾克孜族的追姑娘最為典型,被幽默地稱為「情話在鞭......

❹ 一雙手打一根棒叫什麼東西

這東西叫打花棍,算是民間體育運動,好像南方人玩家人很少見,多見北方。

打花棍,一種極富有趣味性的民間體育運動,據說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花棍分為硬棍和軟棍,擊打者雙手各持一棍,左打右撥,花棍在空中翻、滾、轉、跳,並玩出各種賞心悅目的花式。打花棍對場地、器材的要求都不高,堪稱老少咸宜。

❺ 有哪些民族活動它們各有什麼象徵意義

傳統的民族體育活動
1.八人秋
即八人鞦韆。苗族傳統的體育器械。流行於湘西苗族地區。每年立秋這天是苗族的"趕秋節"(也叫「調秋會」)除了玩「獅子燈」、「龍燈」、「打花鼓」,還要玩「八人秋」。傳說,以前有個苦孩子叫「苦人」,從小死去爹娘。有一天,他上山打獵時,看見天上飛著一隻叼著綉花鞋的岩鷹,苦八嶇把岩鷹射了下來。他想,做綉花準的人。一定是心靈手巧、美麗善良的姑娘。苦八蚯照著水車的樣子做了一個八人秋,送給了調秋會,好在調秋會上找綉花鞋的主人。終於找到了做綉花準的花妹,苦八嶇 向花妹講了射綉花鞋的經過,並表達了對花妹的愛慕,他倆結成了 終身伴侶。從此玩八人秋就成了趕秋節上不可缺少的活動。在八人秋架上,分別坐著四男四女,架下站著兩位老人--秋公和秋婆,先由秋公、秋婆念幾句詩,再唱「開秋歌」,然後由秋公秋 婆轉動鞦韆,這就是「開秋」。當快速旋轉的鞦韆停下來以後,誰停在最上面就要唱歌。因為玩八人秋有「豎鞦韆八人坐,誰轉上面就唱歌」的規則,在上面的兩個人對歌,一直到大家滿意為止。
2.搓麻線
苗族婦女喜愛的體育項目。要求參加者在跑步前進中將五根麻絲捻成一根能納鞋底的麻線。比賽開始,參加比賽者立即拿起放置在自己起跑點的五根原麻,在奔跑中飛快地搓捻,跑到終點後交給裁判員,裁判員根據到達終點的時間和搓麻線的質量排定名次。
3.打花棍
苗族傳統武術運動。參加者多為女性。花棍木質,長100-150厘米,直徑4厘米。表演時,八人分四組對打。棍與棍,棍與地做有節奏的碰擊。攻守進退,均有章法。
4.打麻由
苗語音譯,意為打手毽。打手毽是苗族、水族男女青年喜愛的體育活動之一。每年正月間,盛裝的男女青年成雙成對地聚集在毽塘上,對拋對打,邊打邊唱。打毽時,男女雙方相對而立,女方向男方拋出花毽,男方立即拍回。花毽落點時時在變化。打毽者眼明手快,毽子推去打來,不使它落地。他們邊打邊對歌,飛舞的花健常常把許多素不相識的男女青年聯在一起。
5.賽龍舟
苗、傣、漢等多民族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多在喜慶節日舉行。歷史悠久。苗族賽龍舟,於每年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在 "龍舟節"舉行,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節日期間,數十隻首尾裝成龍形的龍舟,並架在水面上。船長20米,寬1米,由直而長的松木挖成槽艙,每艘船上有三十八名水手,另有一名德高望重的長者任鼓師,一名男扮女裝的小孩任鑼手。比賽時,炮聲響後,各船水手即按鑼鼓節奏,劃漿前進。
6.投綉球
壯、苗、瑤等民族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流行於桂西、桂北一帶。綉球以綵綢製成,直徑約6厘米。內裝各種豆類或沙子,重約150克,底部綴有十數條穗帶,球頂連接一根長約60厘米的飄帶。賽場上豎起一根約4米高的投球竿。桿頂為一塊近一米見方的木板,木板中間是一個圓孔,用紅紙將圓孔貼住。人數相等的男女雙方各站一邊,每次選一人出場,投球者手執飄帶一端,旋轉綉球,並將球向圓孔投去,若球能破紙穿過孔,即算獲勝,投不進去的被罰一人出局。如此反復進行,群情振奮,直到對方無人以對才算全部獲勝。然後另換男女兩隊繼續比賽。投球活動一般在春節或「三月三」各圩時舉行。
7.爬花桿
苗族群眾「踩花山」的活動內容之一。傳說,花桿是為了紀念苗族英雄孟子右而立的。孟子右在率眾反抗殘暴的統治者的戰斗中,不幸犧牲。人們為了紀念他,在他的墳前,豎起了一根又高又滑的木桿,頂上掛有酒肉,以示悼念。爬花杯流行於貴州西部和雲南的部分苗族中。在場地上豎一根五、六米的木柱,桿頂上放一張票額較大的鈔票。表演時,一男青年雙足緊纏花桿而上,頭朝下吹蘆笙,接著上身猛騰,翻轉一百八十度,頭朝上吹笙。如此反復循環,直達桿頂。旋即以腳趾夾住鈔票,雙足伸出桿外亮相,然後趾夾鈔票蛇行而下,至離地面數尺,翻筋斗著地。爬杯時自始至終簽聲不斷。如果趾夾的鈔票不落,即作為獎金,給勝利者。否則仍置桿頂,另由他人表演。一般地區是,表演者上桿時頭朝上,下桿時頭朝下,上下都要以快者為勝。
8.踢枕頭
是苗族男女青年喜愛的體育活動之一。多在春節舉行。枕頭用稻草紮成,長方形,長約20厘米,寬10厘米。比賽時兩人相對而立,相距3-4米,各置枕頭於腳前,每人輪流踢三次,以將枕頭踢過對方頭頂次數多者為勝。三次均未能將枕頭踢過對方頭頂者,罰出場外。另換他人上場比賽.如果雙方都未踢過,則兩人同時被罰下場。另換兩人上場。
9.走竹桿
苗族人民傳統體育活動。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到十五,居住在雲南、貴州省的苗族群眾在歡度「客家年」時多舉行此項活動。用兩方桌放在場中央。相距5-6米,中間架一根10厘米左右粗竹竿,並加以固定。表演者在上面邊吹蘆笙,邊做跳躍動作,要求整個表演過程,動作不得停頓.

❻ 明清兩代的民間舞蹈主要有哪些

明清兩代廣泛流傳的漢族民間歌舞,大多在正月十五日燈節時演出。明代的社火,清代的走會,就是將多種民間娛樂或技藝,如音樂、舞蹈、雜技、武術等組織在一起,形成綜合性的遊行表演隊伍。在這種隊伍中,舞蹈如秧歌、跑旱船、跑竹馬、大頭和尚、獅子舞、龍舞、霸王鞭、高蹺等表演佔有重要地位。通過社火、走會的活動,這些舞蹈得以流傳至今。

明清時期,戲曲已成為最受群眾歡迎的重要藝術形式,而舞蹈,是戲曲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舞蹈,直接繼承了唐宋歌舞大麴和古代傳統舞蹈藝術,經過歷代戲曲藝人的加工創造,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訓練體系和表演方法。在明清戲曲劇目中,保存了相當豐富的舞蹈遺產。清代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各地在民間歌舞的基礎上形成了眾多的豐富多彩的地方戲,如花鼓戲是在民間歌舞花鼓的基礎上形成的,採茶戲是在採茶基礎上形成的,五音戲劇則吸收了秧歌、花鼓燈的營養,花燈戲是從花燈等發展而來,台灣的歌仔戲是由從福建傳到台灣的錦歌、採茶、車鼓弄發展而來的。以上事實充分說明了各地方戲種都吸收並保存了大量的古典和民間舞蹈的傳統。戲曲舞蹈在清代已經具有嚴格的程式,表現力強,技藝高超的特點。

❼ 體育課選課民族傳統體育是什麼呀

是中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許多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不僅具有很強的健身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娛樂、教育功能。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特別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個體育項目。

比如蒙古族被稱為「男兒三項游藝」的摔跤、賽馬、射箭;回族的踢毽、拔河;藏族的賽氂牛;苗族的盪鞦韆、劃龍舟。


(7)民間體育游戲打花棍擴展閱讀

表演項目:

蒙古族、藏族、彝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水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喜愛賽馬。蒙古族每年都舉行 1次盛大的賽馬會。民間的「敖包」和廟會上,賽馬是重要內容之一。賽馬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結婚禮俗的內容。

結婚這天,男家親族騎馬迎接,女家親族騎馬相送,途中互相競賽,奪帽為戲。「姑娘追」是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古老的傳統賽馬習俗。未婚男女身著艷服,騎著駿馬來到草原,在規定的里程內互相追逐。

去程時小夥子追姑娘,回程時則由姑娘追小夥子,如姑娘追到小夥子,她有權鞭打他,假如姑娘對小夥子有情意,只把鞭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521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965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434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524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867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55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859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1042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931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