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家長會可以互動的游戲
1. 家長會有教育意義的互動游戲
家長會有教育意義的互動游戲
家長會有教育意義的互動游戲。家長會老師與家長溝通交流,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及時了解孩子的發展,促進孩子的進一步提升的時間。下面一起來看看家長會有教育意義的互動游戲吧。
家長會有教育意義的互動游戲1
1、下雨
游戲意圖、放鬆游戲,家長會開場活躍氣氛。
游戲規則、各位家長聽我口令,當我說小雨時,拍拍肩膀,放鬆一下肩膀;當我說中雨時,拍拍手,放鬆一下手;當我說大雨時,拍拍腿,放鬆一下腿;當我說暴雨時,跺跺腳,放鬆一下腳。
注意事項、剛開始,可以按順序,節奏緩慢一點提要求、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當家長們熟悉了身體各部位後,老師們可以打亂順序或加快節奏,最後將要結束時可以說、「中雨、繼續中雨、持續中雨、還是中雨。」(家長們一直是練習拍手狀態)這時,老師就可以把游戲收回來了、「謝謝各位家長們熱烈的掌聲,我相信這個掌聲既是對我的肯定和鼓勵,也是大家對自己孩子的肯定和鼓勵,更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和鼓勵……」
2、做一個樂於鼓掌的人
游戲意圖、激發家長的熱情,活躍氣氛,引導家長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游戲規則、(一般老師介紹完自己,或者剛問完好,家長們一定會獻上掌聲)謝謝各位家長剛才熱烈的掌聲。說到「掌聲」,我想請大家看一下「掌」這個字,上方是高尚的「尚」字,下方呢?手掌的「手」字,於是有人說,樂於鼓掌的人都是高尚的人,所以接下來我想請大家鼓掌體驗做一個高尚的人,今天我們來想一想這個時刻有哪些人、事、物是需要、值得我們鼓掌的`。
分析、人們往往在初見時容易發現別人的閃光點,時間長了優點往往被缺點所遮蓋。在父母潛意識里,孩子初生時的喜悅之情隨時間漸漸淡去,轉而代替的是養孩子的各種麻煩事,通過這個游戲讓家長學會更多的發現孩子的優點,多採取鼓勵的教養方式。
3、前方作戰,後方支援
游戲意圖、讓家長感受到幼兒園重視幼兒多方面能力的協同發展,而不只是知識的學習。比如團隊合作能力。
游戲規則、家長分成兩隊,每隊指定一名隊長,隊長喊、「前方作戰」,兩隊所有隊員一起說、「後方支援。」這時,老師就可以發號口令了,比如說、「三隻鞋子。」隊員們就要迅速給隊長遞上3隻鞋子,哪對快,哪對得一分。
口令參考、兩副眼鏡;四隻花襪子;兩件綠色外套;四根黑色鞋帶……(家長們的手忙腳亂,萬眾一心還是很有趣味性的)
4、換位思考
游戲意圖、換位體驗,讓家長學會與孩子平等對話。
背景介紹、白天孩子總是在幼兒園,家長沒時間和孩子交流,於是,好多家長總是利用吃飯的時間和孩子說說話,可說著說著,就情不自禁地說到了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優秀上來。
情景介紹、全體家長變成「孩子」,教師化身為孩子的「家長」。家裡開飯了,「家長」一邊給「孩子」盛飯,一邊板著臉訓斥「孩子」、「你看你,吃飯不像吃飯的,還在說話。」「鄰居家的小明比你強,今天又得了一個五角星。」「這個不吃,那個不吃,你要吃什麼?」
「孩子」開始時有些悶悶的,好像不知所措,而「家長」的訓斥還在進行。有些「孩子」開始抗議「我沒有說話」,「家長」立即厲聲喝道、「我說話你還犟嘴?」「孩子」似乎想到了自己平時的語言,漸漸變得垂頭喪氣了,懊惱的表情出現在一些「孩子」的臉上。
分析、換位體驗游戲,讓家長穿越時空,變成了孩子,當他們以孩子的身份親身體驗吃飯時被訓斥的感受,他們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受過多大的委屈。體會到孩子經常被這樣訓斥,會傷害自尊,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家長會有教育意義的互動游戲2
二人三足
【人員】、9名學生和9名家長。
【器材】、4根標志桿;4個綁腿。
【規則】、參賽隊員以二人一組參賽。二個人並排站在一起,把一人的右腳和他右邊人的左腳綁在一起,。在聽到起跑發令後,各小組同時起跑,繞過標志桿返回,返回後接力下一組隊員,最後一組隊員先到終點線者為勝。
搭橋過河
【人員】、9名學生和9名家長。
【器材】、4根標志桿;8塊小墊。
【規則】、每組運動員二塊墊子,放在起點線後沿(縱向放置),聽到裁判員發出「各就位」口令後,運動員兩腳站在一塊墊子上,當裁判員鳴哨後,運動員即可起動,提起墊子放置前方(距離自定),所有運動員腳踏上前方墊子,提起另一塊墊子放至到前方(距離自定),這樣依此前進,繞標志物後返回,直至返回終點線和下一組家庭接力。途中如有腳落地,判為犯規,不記成績。
安全撤離
【人員】、9名學生和9名家長。
【器材】、4根標志桿。
【規則】、學生父親或母親背著孩子,孩子手抓緊父母,聽裁判哨響後,第一組出發,繞標志桿返回,接力,最後一組隊員先到終點線者為勝。
家長會有教育意義的互動游戲3
1、螞蟻搬豆
請幼兒三個三個組成一組,扮成螞蟻。(第一個幼兒站立,兩手作觸角;第二、第三個幼兒分別彎腰,雙手抱住前面一個孩子的腰)
請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別人。
設置一定的距離,在終點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請「螞蟻」從起點到終點,再返回,比賽搬豆,看誰搬得快。
2、貼鼻子
玩法、將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三圈,請小朋友用語言指揮家長將鼻子貼到動物的准確位置即獲成功。
規則、家長要將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兒只能用語言指揮。
3、我的寶寶在哪裡
准備、布帶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相應的家長蒙上眼睛站在圈內,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繞著家長轉,唱完歌曲立定,然後請家長去尋找自己的寶寶。
要求、幼兒不能發出聲音,去找父母,父母通過觸摸找到自己的寶寶。
4、我給爸爸(媽媽)穿鞋子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首先讓幼兒認識家長的鞋子,然後讓家長將鞋子脫下後放入圓圈內,老師將鞋子打亂,游戲開始,幼兒從圓圈內找出自己爸爸(媽媽)的鞋子,並幫家長穿好,先穿好的為勝利者
5、踩氣球
准備、氣球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老師給每個家庭發一個氣球和一根細繩,請家長將氣球吹大綁在自己的腳腕,身背幼兒。聽到老師的口令游戲開始,家長就背著寶寶踩其他家庭的氣球,氣球被踩爆即被淘汰,比一比誰是冠軍。
2. 有哪些游戲適合開家長會前玩的律動游戲
同舟共濟 踩報紙
目的:增強團體合作意識,營造團結和諧的團體氣氛
時間:約10分鍾
准備:報紙
操作:團體成員以小組為單位,每組10人左右。將報紙看作本小組在落水時唯一的一艘救生艇,請小組想辦法讓讓更多的人站到報紙上獲救,每個人都必須踩到報紙作為支點。看哪一組獲救的人最多。具體分為以下個步驟:
一: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後(並開始計時,以2分鍾為時限),第一輪比賽開始,各個小組開始往報紙上站,站成後舉手示意,看哪一組站的人多,人多者獲勝。(如果在有限的時間內沒有站好,以站在報紙上的人數為准計算人數)
二:以此類推,進行第二輪比賽,在第二輪比賽中,報紙要對折,其他操作和「一」相同;第三輪比賽再對報紙進行對折,其他的操作和第二輪一樣。
三:三局兩勝,獲勝組可以提出要求,讓失敗組唱歌或三級跳等。
3. 幼兒園家長會適合玩哪些游戲
老鷹捉小雞
4. 家長與幼兒親子互動游戲有哪些
1、抓尾巴
玩法:首先,給每位小朋友的衣服後背上夾6個小夾子,然後家長背著自己的寶貝兒在劃定的區域中巧奪其他小朋友後背的夾子,並且防止自己的夾子被拔掉,游戲持續5分鍾,結束時按照各個小朋友後背上的夾子數來排名,剩餘夾子最多小朋友獲勝。
注意,拔掉別人的夾子可以拿在手上,結束時也可以算作是自己的夾子。另外游戲中可能會有所沖撞,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2、袋鼠跳
袋鼠跳游戲用來做親子游戲十分的形象,不僅好玩,還可以順便讓孩子了解一下這個澳洲動物的特點哦。
玩法:家長和孩子都站在一個麻袋裡,然後進行比賽,最先到達終點的親子組合獲勝。游戲的時候有可能會摔倒,最好找一塊草坪。
3、抬花轎
游戲簡單好玩,父母和子女三人一起玩,可以充分的激發孩子的自豪感,增加親子感情。
玩法:父母兩人抬著一根木棍(夠粗且中間纏上棉布),孩子爬到木棍中間,雙腳不能沾地,然後一聲哨響後,父母抬著孩子沖向終點,最先到達的隊伍獲勝。
5. 家長會互動游戲有哪些
幼兒園家長會互動小游戲,有哪些?
很多啊,比如說幼兒拼圖,等等。反正可以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都可以,也可以向校方建議,每周都在學校舉行一些活動,可以讓孩子和家長一起互動的有比較寬裕的時間來互相溝通和了解,也可以增進家長、孩子、老師三方之間的感情等等
6. 求適合大班家長會的互動游戲!
游戲一:下雨
意圖:放鬆游戲,家長會開場活躍氣氛。
規則介紹:各位家長聽我口令,當我說小雨時,拍拍肩膀,放鬆一下肩膀;當我說中雨時,
拍拍手,放鬆一下手;當我說大雨時,拍拍腿,放鬆一下腿;當我說暴雨時,跺跺腳,放鬆
一下腳。
注意事項:剛開始,可以按順序,節奏緩慢一點提要求: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當家長
們熟悉了身體各部位後,老師們可以打亂順序或加快節奏,最後將要結束時可以說:「中
雨、繼續中雨、持續中雨、還是中雨。」(家長們一直是練習拍手狀態)這時,老師就可以
把游戲收回來了:「謝謝各位家長們熱烈的掌聲,我相信這個掌聲既是對我的肯定和鼓勵,
也是大家對自己孩子的肯定和鼓勵,更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和鼓勵……」
游戲二:做一個樂於鼓掌的人
意圖:激發家長的熱情,活躍氣氛,引導家長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規則介紹:(一般老師介紹完自己,或者剛問完好,家長們一定會獻上掌聲)謝謝各位家長
剛才熱烈的掌聲。說到「掌聲」,我想請大家看一下「掌」這個字,上方是高尚
的「尚」字,下方呢?手掌的「手」字,於是有人說,樂於鼓掌的人都是高尚的人,所以接
下來我想請大家鼓掌體驗做一個高尚的人,今天我們來想一想這個時刻有哪些人、事、物是
需要、值得我們鼓掌的。
分析:人們往往在初見時容易發現別人的閃光點,時間長了優點往往被缺點所遮蓋。在父母
潛意識里,孩子初生時的喜悅之情隨時間漸漸淡去,轉而代替的是養孩子的各種麻煩事,通
過這個游戲讓家長學會更多的發現孩子的優點,多採取鼓勵的教養方式。
7. 幼兒園家長會破冰游戲及游戲意義
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也就是以游戲的形式或者循序誘導的話語帶領大家跟著你的節奏往下進行。
幼兒園每個學期都會召開家長會,學期初的家長會目的主要是跟家長介紹一下新學期工作安排或者有師資變動的班級需要做好與家長的銜接工作,給家長一個了解新老師的過程;學期中、學期末的家長會最直接的目的是向家長反饋孩子近段時間的表現、進步或者存在的問題以及工作總結,幼小銜接家長會主要是跟家長講一些注意事項或者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等等。
8. 幼兒園開家長會時做什麼游戲
聯想式體驗,讓家長發現孩子是天生的創造者體驗游戲:在地上畫兩條線,讓家長從這根線走到那根線,可以走、跑、青蛙跳,每次方法都不一樣,別人用過的方法不能再用,如果用了相同的方法就要受罰。家長們開始向前走、後退著走、橫著走、單腳跳、雙腳跳,再後來,秧歌步、翻跟頭、彈簧步等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