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戶外體育游戲的疑問
⑴ 教室組織戶外體育活動應注意什麼問題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戶外體育運動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教師應以各種形式組織多種多樣的戶外體育活動,以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但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又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就指出:「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那麼,教師在組織戶外體育活動時,怎樣排減運動中隱藏的不安全因素?要從哪些方面引起注意呢?通過對教師們組織的體育活動的觀察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活動內容。
《綱要》中指出:「體育活動要尊重幼兒身體生長發育的規律和年齡特徵,不進行不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項目訓練」。教師選擇活動教材時,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估計幼兒活動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地設計活動內容。比如像小班的孩子,在跑、跳及運動器械的運用等方面還缺乏一定的能力,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應該多考慮慢走、爬、鑽等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內容,主要以游戲的形式來完成,以免運動量過大或超負荷等給孩子帶來的運動損傷及心理負擔。
二、活動場地、體育器材。
在每一個體育活動前,老師都要根據活動內容,選擇活動器材、布置活動場地。選擇活動器材、布置活動場地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要檢查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性,如果場地不平整或過於狹窄都會給孩子的活動帶來不便和危險,而在活動之前要檢查器材是否有損壞、邊緣輪廓是否鋒利等,投擲方面的活動要合理安排好投擲方向、距離及組織好孩子的活動秩序,以免投擲物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三、著裝。
幼兒著裝也是體育活動中一個很關鍵而教師最容忽視的問題。在每一個體育活動前,教師都應該檢查孩子的著裝情況,如鞋帶系好沒有,有沒有鞋子穿反的現象,衣服是否穿得過厚過緊,鈕扣是否扣上等,別看這都是些很小的問題,卻會給孩子的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如奔跑的中的孩子一旦踩著散開的鞋帶就可能摔倒;衣服過厚會使孩子在運動中感到笨重、不靈活,活動過後因出汗太多而導致感冒;衣服太緊會放不開活動乃至拉傷肌肉等。因此,在體育活動前,教師要不怕麻煩,認真的檢查孩子的著裝情況,而且不僅是孩子著裝要便於運動,老師也要帶好頭,穿便於運動的服裝,這樣,在示範時才能正確的展示動作要領,或免去高跟鞋給孩子帶來的危險。
四、安全意識、安全技能。
具備安全意識也是幼兒運動中安全問題的主體。教師具備安全意識,就能預見和估計活動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動前的安全檢查工作。幼兒體育活動中,雖然沒人願意安全事故的發生,但畢竟幼兒是活動體,意外有時就發生在不經意中,教師要具備拉傷、扭傷、跌傷、碰傷等小損傷的簡單處理技能及應對措施。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幼兒在運動中的安全意識,如不要隨意的推攘同伴、摔倒時手先撐地、不要亂扔投擲物、跳躍或快速奔跑時不要說笑或伸舌頭、有損傷要及時告訴老師、運動過熱不要急著飲水等等。教師要不厭其煩的隨時提醒幼兒運動時安全的重要性,制止不安全行為的發生,培養幼兒安全運動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幼兒園要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把「體」放在首位,體現了幼兒園教育中「健康」的主要性。
⑵ 幼兒教師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問題是什麼
幼兒教師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應該注意的問題: 1、幼兒活動前的熱身准備。 2、幼兒活動前的器械准備 3、幼兒活動前的服飾准備(是否穿多、穿少,根據天氣和運動量而定) 4、幼兒活動前的安全提示 5、最主要的:幼兒戶外活動的教學計劃制定
⑶ 幼兒戶外游戲時遇到的問題
戶外游戲環境創設方面:
1. 戶外游戲場地面積小,不能滿足幼兒戶外游戲活動的需要。
戶外游戲場地是兒童戶外游戲活動的場所。在我國,由原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原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的《托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范》規定:「托兒所、幼兒園室外游戲場地應滿足下列要求:一、 必須設置各班專門的室外游戲場地,每班的游戲場地面積不應小於60m2。各游戲場地之間宜採取分割措施;二是應有全園共有的室外游戲場地,其面積不宜少於下列計算值:室外共有游戲場地面積(m2)=180+20(N-1)(註:180、20、1為常數,N為班數,乳兒班不計)。」可是筆者在觀察期內發現,幼兒園現有的戶外游戲場地的大小遠遠不能滿足幼兒運動的需要,常常出現碰撞的事件。
2. 戶外游戲場地類型單一,不能滿足幼兒各年齡段探索、求知慾、創造性的發展。
我國現在的幼兒園室外場地主要分為三個區域:集體活動區,主要供幼兒做操、上體育課,進行各種體育游戲,這種場地雖然平坦,但是面積相對比較小,無法滿足幼兒充分活動的需求;器械設備區,主要擺放些大型玩具,如滑梯等,功能比較單一,又占據著大量的場地面積,並且這些器械的鐵制性質容易使幼兒受傷;還有就是種植區,供幼兒種植一些蔬菜、花草,飼養一些小動物。
3. 幼兒園管理者對戶外游戲的重視和管理程度不夠,以至於戶外游戲一方面缺乏與幼兒年齡特徵相適應的游戲材料,另一方面現有的游戲材料存在安全隱患。
4. 幼兒教師在戶外游戲活動中往往扮演的是紀律維護者和安全保護者的角色,未能創設一個良好的戶外游戲心理環境。
幼兒運動能力增強、游戲活動范圍大,游戲類型和內容比較豐富,同伴交往也更為頻繁,需要教師更多的支持引導以及合作鼓勵,而不是更多的安全保護和紀律維護。筆者觀察發現,所有的戶外游戲活動,包括課間操,幾乎幼兒老師扮演最多的角色就是紀律的維護,其次是安全的保護,最少的是鼓勵和支持,這些都不利於幼兒良好心理氛圍的建構,影響幼兒戶外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
5. 戶外游戲的時間較短,不能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
與開展游戲的頻率相似,在戶外游戲的持續時間方面,幼兒通常也沒有選擇權,幼兒可以玩多長時間往往由教師來控制,這對幼兒游戲的數量和游戲質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二、 戶外游戲活動開展的改進方法與思考
1. 改變傳統單一的戶外游戲場地,為幼兒提供適合年齡特徵的多樣化的戶外游戲環境。
在我國,幼兒的戶外游戲場地主要是以傳統的游戲場地為主,除了對幼兒肌肉的發展有些積極作用外,對幼兒的認知發展、創造性等方面作用不明顯,我們必須對傳統的戶外游戲場地做些改變。如,現代游戲場地是開放式的,在給兒童提供多種活動與經驗方面有較大的靈活性。游戲場地的設計人員開始把游戲場地作為一種環境以及總體環境的一部分來考慮,利用自然環境以及人為建造的環境為兒童提供更好的游戲場所,如運用沙、水泥製品、鵝卵石和原木來建造雕塑、土丘、隧道、斜坡等。
⑷ 幼兒園戶外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幼兒園戶外活動常見問題
1、教師認真做好活動的安全保障工作
首先教師要時刻懷有安全意識。因此,在開展活動之前,教師對活動范圍、場地及玩具設施都要事先檢查,清除不安全因素;檢查幼兒儀表是否整齊,衣袋有無尖利物品,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要注意幼兒的著衣,活動前減衣服、活動後加衣服。在活動時,注意調節幼兒運動負荷,幼兒出汗要及時擦乾,教師要四處巡迴走動,及時糾正幼兒危險動作,聆聽幼兒交談、評價,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在幼兒的戶外活動時,有老師說:「小朋友,危險的地方不要去」。這說法並沒有說到點子上。幼兒在戶外活動時,關鍵在於老師怎樣去組織,引導幼兒。而不是去限制他們的自由活動。因此,我在組織幼兒戶外活動時。首先,帶幼兒去實地觀察,讓幼兒看一看哪些地方容易碰傷,討論應該怎麼玩才不會受傷。例如,幼兒在玩大型玩具——鑽圈時,如果小朋友鑽的方法不正確,就很容易被碰傷,這一處地方我帶幼兒觀察後,組織幼兒討論,自己應該怎樣玩才不會被碰傷。有的小朋友說:「往下低頭慢慢鑽出來」;也有的說:「要雙手先按住圈然後鑽出來」等等說法,通過讓同伴自身經驗的交流後,幼兒更容易領悟安全玩法,如當障礙物在身體的左右側時,又應該如何躲閃等問題,讓幼兒舉一反三,學會如何安全地玩,以免身體受到傷害。其次,老師還要把玩的游戲規則交代清楚,使幼兒既玩得自由又有規則可遵循。
戶外體育活動是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健康的主要活動環節。同時,也是安全問題最嚴重的活動環節。只有我們教師嚴謹、踏實、不厭其繁、注意一切,防患於未然才是最重要的。
2、抓好活動常規是保障安全的重中之重
戶外活動常規的缺乏往往易導致幼兒受傷。相對於其他活動而言,戶外活動場地較大且能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因素較多,活動中幼兒自控能力可能會有所下降,使得活動相對而言較為「混亂」。為保證幼兒的安全,常規在戶外活動中的制定與執行應被重視。為使常規能被幼兒接納,首先應引導幼兒理解常規的重要性。如引導幼兒回顧「混亂」的戶外活動場景及已發生的 安全事故,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其次,引導幼兒(中大班)制定活動常規。最後,重視常規的教育。在以往的活動中,當幼兒違反常規時,教師往往給予批評或是簡單的懲罰(如懲罰幼兒暫時不能參與活動),正面的教育甚少。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適當懲罰和正面教育相結合的方式。但從幼兒發展的角度看,單純的批評與懲罰並不能讓幼兒養成遵守常規的習慣,常規的正面教育應被放在首位。但部分體育活動常規(如熟悉並能依據教師的指令及手勢作出反應)需要經過訓練後才能被幼兒接納,這就需要考慮常規訓練的游戲化,避免常規教育給幼兒帶來的逆反心理。
為強化幼兒的體育活動常規意識,幼兒遵守常規的情況應被列入活動後的小結中。在以往的戶外活動中,教師小結的重點往往只涉及幼兒動作技能的掌握,關注幼兒遵守常規的小結較少,不利於培養幼兒關注常規的意識及習慣。
3、教師的觀察調控
戶外活動中,教師觀察力度的不夠往往也導致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對幼兒園戶外活動的觀察中,筆者注意到,很多教師經常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有的教師可能累了,找一個地方坐下來,看著孩子們玩。由於戶外體育場地的開闊,且幼兒大多處於四散活動狀態中,加上大型運動器械對教師視線的阻礙,使部分教師無法觀察到幼兒的活動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如一男孩從滑滑梯的正面往上爬,和另一正往下滑的男孩撞到了一起,兩人雙雙從滑梯上滾落…究其原因,主要是源於教師在事故發生前沒有及時發現有人正從滑滑梯的正面往上爬,並給予及時的制止。
為確保戶外活動中幼兒的安全,教師應能進行有效的觀察。首先,教師觀察時的站位應合適,確保都能關注到每一位幼兒。其次,當幼兒進行移動練習時,教師的站位應能隨之移動,以便能顧及幼兒活動中表現。最後,觀察應與指導相結合。在觀察中,指導幼兒正確地使用器械,遵守秩序…雖然強調幼兒的安全,但我並不主張禁止幼兒進行一些「冒險性」的活動嘗試,因為幼兒需要有自己的探索、自我的挑戰,若為安全而把他們的手腳「捆」起來,那無異於形同「因噎廢食」。當幼兒出現一些在教師看起來可能存在危險性的活動嘗試時,需要教師結合自己的觀察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指導他們注意安全事項,學會自我保護,而不是簡單地出手制止。
⑸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存在哪些問題和困惑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問題及對策
良好的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幼兒體育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幼兒正常發育,增強體質;促進動作靈敏,協調,姿勢正確;培養機智勇敢,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和活潑開朗的性格。」這些年來隨著對幼兒體育教育的關注,國內外的教育學者紛紛要求幼兒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幼兒體育鍛煉的有效性,幼兒的體育鍛煉成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收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使得幼兒體育鍛煉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利於幼兒的發育和成長。如何通過有效的辦法來規避這些問題或是減少這些問題的產生是當前幼兒體育教育工作者所應當思考的。
一、幼兒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合理的體育活動時間
現在幼兒園雖然對幼兒的體育活動有了更多的重視,也對幼兒園的體育活動進行了一系列更為具體的安排,但由於受傳統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結構的影響使得我國的幼兒體育活動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就時間這一問題來說,幼兒受心理條件和生理條件的影響使得他們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對於新鮮事物有著好奇心,但是這個好奇心和他們的對一件事物的熱忱度是有時間限制的,時間過長的話幼兒便會對其喪失興趣;而時間過短雖會讓學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但是對於體育鍛煉來說卻達不到想要的結果。在幼兒園的體育教學中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幼兒體育活動時間總體較長但是較為分散;二是幼兒活動時間段較大,一次體育活動時間過長,令幼兒產生疲乏感和無趣感,喪失興趣。
(二)體育活動器材匱乏
幼兒時期的孩子抽象思維要強於邏輯思維,所以在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應該採取較為豐富的體育活動形式和方式去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激起他們的探求慾望,使他們主動參與進活動中來。這便對幼兒體育活動的方式和體育器材的選取有了一定的要求。但實際上由於幼兒園資金有限或是場地等原因使得他們無法購置大量的活動器材,也無法開展較大場地的體育活動,這便使幼兒的體育活動方式受到局限。幼兒缺乏對體育活動的好奇心,也沒有較大的體育鍛煉熱情,那麼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幼兒便會興趣缺缺。
(三)老師角色扮演失誤
首先,體育活動是幼兒的活動,應該以幼兒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以老師為客體,老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應該以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生的需求為主,但事實上,受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時老師往往按照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去進行組織教學,對於幼兒的心理需求並沒有進行過多的關注,這不僅使得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無法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甚至會使得幼兒對此缺乏興趣,不能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其次,幼兒受心理條件和生理條件的限制使得幼兒在進行一些活動時需要有人從旁進行指導和監督,引導著孩子一步步按照既定的計劃去執行。但是在日常的體育活動中由於有的老師對幼兒缺乏耐心或是對幼兒過度的信任,在幼兒進行體育活動時沒有進行過多的指導,對幼兒體育活動過多放任,這使得幼兒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有了較多的盲目性。
二、幼兒園體育活動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合理安排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
幼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體育活動時間應該保持在每天一小時以上。因此幼兒園應當充分保證幼兒的體育活動時間,合理安排好幼兒的體育教學。但是同時幼兒體育教育也應當把握好其中的「度」。既要保證幼兒的體育活動時間,又要對幼兒的體育活動進行充分的安排。首先要做的便是調整好各項體育活動之間的時間間隔,讓孩子既可以有充沛的精力和注意力去面對體育活動,又可以使體育活動的開展達到理想的效果。據相關研究表明幼兒的集中注意力時間成拋物線狀,所以在安排體育活動時應當保證對此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幼兒體育活動時間太長會讓幼兒產生疲勞感並易分散注意力,所以對孩子的身體狀況也應進行充分的考慮。這樣一來,可以對幼兒的體育活動做如下的安排:早上帶領孩子做10~20分鍾的早操,讓孩子舒展身體,呼吸新鮮空氣;上午和下午的大課間帶領孩子做做游戲,讓孩子放鬆一下心情,使大腦可以更加活躍;午睡過後帶領孩子進行一些較為緩慢、柔和的體育活動,讓孩子消除污水過後帶來的疲乏感;晚上放學前讓孩子們自由玩一些體育游戲或是小型的體育器械,使孩子心情愉悅。同時應當將這些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學安排場地,有效利用器材
根據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等特點使得幼兒體育活動應當以游戲體育為主。那麼在幼兒園場地有限,器械有限的情況下,老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其場地和有限的器材去安排盡可能多的游戲,以使得幼兒的體育活動可以更加豐富多彩。在進行體育活動時老師可以將體操、游戲、器械活動合理的進行安排,進行科學的分配,或是將他們進行融合。例如在進行體操鍛煉時我們可以教學生一種集體舞蹈,讓學生拿著手絹或是小扇子跳舞,並在其中加上一些有趣的動作,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我們可以讓器材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我們可以將布偶藏在教室的某一處,然後讓學生們玩「密室尋寶」,讓學生玩帶球跑等游戲。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體育活動效率,還會使孩子愛體育,自覺的進行體育鍛煉。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指導作用
首先,老師應到充分認識到幼兒在體育教學中所發揮的主體作用,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當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需求為主,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和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來進行下一步體育活動的安排。其次,老師也應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所處的主導作用,要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幼兒的體育活動中去,引導孩子去進行正確的體育鍛煉,並在活動中幫助和指導幼兒。當幼兒不能很好的進行某項體育活動時老師不能一味的去批評他們或是當「甩手將軍」。而是應當去耐心的鼓勵他們,和他們一起去找出問題的原因,共同努力去克服。最後幼兒體育老師也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幼兒體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掌握幼兒體育鍛煉和發展的規律,去有計劃的指導幼兒進行體育活動,在這期間幼兒教師還應到將體育鍛煉與幼兒的身體發展充分的結合在一起,在完成幼兒身體鍛煉目標的同時促進幼兒的全面協調發展。
⑹ 幼兒教師在開展戶外體育活動中的困惑有哪些
溝通問題,由於年齡小理解能力差,不能很好的,快速的傳達你的意思。造成混亂。
少兒隨意性大,安全隱患大。
少兒自製能力差,自我約束能力弱,老師要有足夠的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⑺ 戶外體育活動中常見的安全問題
一般戶外體育活動中,有的時候是因為孩子年紀小。缺乏生活經驗。容易引起摔倒。另一方面有的也是因為游戲的設施存在著安全問題。所以應該定期的檢查修理。減少這種安全事故的發生。這樣戶外的體育活動。才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⑻ 淺談在目前戶外游戲活動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存在幼兒園對戶外體育活動不夠重視、經常會因各種原因減少或佔用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活動器械嚴重不足和教師缺乏活動指導能力的問題。
⑼ 進行戶外體育游戲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要充分保證兒童戶外體育游戲和活動的時間,按照《幼兒園工作規程》的要求,兒童在園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不能少於1小時。
同時在戶外體育游戲活動中要注意兒童的安全;確保場地的安全性;確保游戲動作的幅度和速率不能傷及幼兒本人或他人;加強對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指導,防止游戲活動的失控。
如果戶外游戲活動時間比較長,要注意安排兒童在整個活動中動靜結合,防止兒童過度疲勞,同時要注意提醒幼兒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