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抓尾巴試講
『壹』 《揪尾巴》游戲規則是什麼
《揪尾巴》游戲規則是:
1、把尾巴系在後腰褲上,當發出口令後才可以揪別人的尾巴;
2、別人來揪尾巴時,只能躲閃不能用手護著尾巴,被揪掉尾巴就要退出遊戲;
3、到最後一個的尾巴被揪掉,宣布游戲結束。清點自己的戰果,尾巴揪多者為勝。
游戲《揪尾巴》是一個民間兒童游戲,游戲的互動性與能動性強,材料使用簡單,游戲活動有一定的技巧性與難度性,從而提高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
《揪尾巴》游戲的活動目的:
1、練習快跑和躲閃的動作,提高幼兒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2、培養幼兒能在游戲中友愛互助的良好品德。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4、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5、讓幼兒喜歡體育運動,體驗游戲過程中的快樂情緒。
『貳』 想找一篇小班體育游戲抓知了教案
游戲目標:1、鍛煉幼兒四散跑的能力;2、鍛煉幼兒有目的性的進行游戲。
游戲過程:讓幼兒把小尾巴裝在自己的屁股後面,人手一條,比賽看哪個小朋友先把另外一個小朋友的小尾巴抓到。
指導要求:1、指導幼兒把自製尾巴裝好;2、指導幼兒互相抓同伴的尾巴;3、指導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互相碰撞。
『叄』 揪尾巴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揪尾巴幼兒園大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揪尾巴幼兒園大班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躲閃的靈活性及跑、跳能力。
2、鼓勵幼兒動腦筋,自己想出玩的方法。
3、通過模仿猴子的協調幼兒動作,同時讓幼兒感受運動的快樂。
二、活動重難點:
1、重點:發展幼兒躲閃的靈活性及跑、跳能力。
2、難點:通過模仿猴子的協調幼兒動作。
三、活動准備:
1、製作尾巴若干。
2、選擇適宜安全的活動場地。
四、活動過程:
1、引入激趣:
(1)老師播放動畫片《西遊記》主題曲帶領幼兒一起在音樂聲中歡快地跑跳,做各種有趣的小動物動作,最後模仿小猴子動作。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孫悟空嗎?為什麼?孫悟空最喜歡比劃什麼動作呢?"
幼:"喜歡,因為孫悟空很厲害,會打妖怪……"
師:"現在老師要看看哪位學孫悟空學得最棒了。"
幼兒跟老師模仿孫悟空的動作,進行放鬆活動。
(2)音樂停,老師戴上猴媽媽頭飾,做猴子動作,問幼兒象不象猴子?還缺什麼?(尾巴)。老師轉身露出藏好的花繩(當尾巴)問幼兒:"你們想當小猴子做游戲嗎?"
"小朋友們,老師現在是不是更像小猴子了呀!"問師。
"是"幼。
(3)請幼兒戴上頭飾,每人找一條"尾巴"別在腰後。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跟老師一樣,變成一隻真正的猴子怎麼樣?老師給你們一人找了一根猴子尾巴,然後把尾巴按上"
2、游戲介紹:
(1)所有的幼兒將自製的尾巴塞在幼兒身後的的褲子上,幼兒兩人面對面站著,教師數"一""二""三",數到"三"時開始閃躲,相互抓住對方的尾巴,先揪下對方尾巴者為勝利。
(2)幼兒圍成一大圈,看老師和一名幼兒玩"揪尾巴"游戲。
3、游戲技巧:
在躲閃的同時去揪對方的尾巴,誰先揪住誰先勝,游戲可反復進行。
4、游戲規則:不能推拉對方。
5、游戲開始:
(1)幼兒分散,二人一組自由組合玩"揪尾巴"游戲。
6、游戲結束:
(1)老師把幼兒集中起來,啟發幼兒想出新的花繩玩法。
(2)請幼兒把花繩別在腰後,跟在老師身後,學猴子學樣做動作,在音樂中結束。
五、活動延伸:
在課間活動帶領幼兒多次玩耍這個游戲。
揪尾巴幼兒園大班教案2
活動背景:
前不久,我帶著幼兒到幼兒園附近的稻田裡去拾稻穗,當他們聽說這些稻子收割完以後變成稻草就沒有用了都直說可惜。考慮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越來越濃,特別是對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的游戲很感興趣。在及時捕捉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之後,我們就問農民叔叔要了2捆稻草。我們想充分利用這一既環保又結實的材料,設計一系列主題活動,充分鍛煉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於是,我根據大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本次體育活動,滿足孩子們挑戰自我、展現自我的美好願望。
活動目標:
1、練習快跑和躲閃的動作,提高幼兒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2、培養幼兒能在游戲中友愛互助的良好品德。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4、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准備:
稻草錯成的'尾巴若干,稻草搓成的繩子若干,活動前幼兒學習將「小尾巴」塞進褲腰的方法、「踩尾巴」的游戲音樂。
活動流程:
熱身運動——自主探索——運動——分享交流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隊列練習
列隊成四路縱隊,聽口立做動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齊、齊步走、左右轉彎等
2、聽著音樂做繩操(繩子是由教師事先用稻草搓好的稻草繩)
教師自編,上肢——下蹲——體轉—腹背——踢腿——整理運動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想想兩人怎樣玩稻草繩?
請幼兒自由找一朋友,分散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2、請會玩揪尾巴的幼兒示範玩法,教師講解玩法規則:兩人面對面站立,數一二三,同時開始左右挪動,湖性揪對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對方尾巴為勝,幼兒進行游戲。
3、教師提問:怎樣不被對方捉住尾而自己卻能捉住別人的尾巴?鼓勵幼兒躲閃靈活,捉的動作要快。幼兒再次練習揪住尾巴的為勝利
三)自由玩稻草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稻草除了有這些玩法,還有其他什麼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嗎?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好不好?
①、有的孩子探索壘高跳。
②、有的孩子把稻草裝進蛇皮袋裡做成了一個大大的墊子。
③、有的孩子把稻草紮成一捆,套上馬頭,騎在身下,做成了馬頭琴。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發現的新玩法。
四)延伸活動:運動項目多
將幼兒探索的玩法保留一段時間,利用晨間、戶外活動鼓勵幼兒自由組合玩游戲,教師及時表揚發現新玩法的孩子。離園時還可以邀請家長與幼兒一起繼續探索稻草的多種玩法,增減輔助材料,共同體驗快樂,增進親情,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
五)活動建議
在體鍛活動中,再玩此類游戲時,可對運動量、密度作適當的調節。也可根據氣候、季節的變化,決定游戲的次數。在重復練習中,角色亦可自由選擇變換,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反思:
這個游戲小朋友十分喜歡,只是不知道正確的玩法。今天我們利用體育活動時間玩玩這個游戲,這個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靈活性,怎樣擺脫別人的追捕還要能捉到別人,通過幾次的練習玩耍還是比較靈活的。教師在整個活動中很放得開,放開地讓孩子們玩,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在觀察到一些現象後給予特別指點,並和全班幼兒共同欣賞幼兒的新經驗,通過一步步分享新經驗,層層遞進,自然地達到了教學目標。孩子們在玩中學習,智力得到了提升,身體得到了鍛煉,情感得到了升華,達到了健康教育的目標。
揪尾巴幼兒園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練習快跑和躲閃的動作,提高幼兒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2、培養幼兒能在游戲中友愛互助的良好品德。
3、願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4、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活動准備】
廢舊報紙條、彩色布條、音樂游戲光碟
【活動流程】
熱身運動——自主探索——運動——分享交流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隊列練習列隊成四路縱隊,聽口立做動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齊、齊步走、左右轉彎等。
2、聽著音樂做熱身運動教師自編,上肢——下蹲——體轉—腹背——踢腿——整理運動。
二、游戲開始:
1、請幼兒想想兩人怎樣玩布條。請幼兒自由找一朋友,分散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2、請會玩揪尾巴的幼兒示範玩法,把布條塞進褲腰,讓對方揪出布條。教師講解玩法規則:兩人面對面站立,數一二三,同時開始左右挪動,瞅准機會揪對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對方尾巴為勝,幼兒進行游戲。
3、教師提問:怎樣不被對方捉住尾而自己卻能捉住別人的尾巴?鼓勵幼兒躲閃靈活,捉的動作要快。幼兒再次練習揪住尾巴的為勝利。
三、自由玩布條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布條除了有這些玩法,還有其他什麼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嗎?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好不好?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發現的新玩法。
3、探索用報紙條玩揪尾巴的游戲。
【活動反思】
這個游戲小幼兒十分喜歡,只是不知道正確的玩法。今天我們利用戶外游戲活動時間玩這個游戲,這個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靈活性和快速躲閃的動作。通過幾次的練習玩耍幼兒在游戲中還是比較靈活的。整個活動中放開地讓孩子們玩,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孩子們在玩中學習,智力得到了提升,身體得到了鍛煉,情感得到了升華。從而培養了幼兒團結友愛的良好品質。
『肆』 幼兒園大班體育戶外活動揪尾巴說課稿
【活動背景】 日常活動中廢舊的報紙和彩色的布條隨處可見,如何利用廢舊物品,結合物品的特點讓幼兒玩出自己的創意與特色是幼兒園戶外游戲教學中的一大課題。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 ,對戶外游戲活動的興趣越來越濃,特別是對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的游戲很感興趣。在及時捕捉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之後,設計本次戶外游戲活動,充分鍛煉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滿足孩子們挑戰自我、展現自我的美好願望。 【活動目標】 1、練習快跑和躲閃的動作,提高幼兒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2、培養幼兒能在游戲中友愛互助的良好品德。 【活動准備】廢舊報紙條 彩色布條 音樂游戲光碟 【活動流程】 熱身運動——自主探索——運動——分享交流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隊列練習 列隊成四路縱隊,聽口立做動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齊、齊步走、左右轉彎等 2、聽著音樂做熱身運動 教師自編,上肢——下蹲——體轉-腹背——踢腿——整理運動 二、游戲開始: 1、請幼兒想想兩人怎樣玩布條。 請幼兒自由找一朋友,分散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2、請會玩揪尾巴的幼兒示範玩法,把布條塞進褲腰,讓對方揪出布條。 教師講解玩法規則:兩人面對面站立,數一二三,同時開始左右挪動,瞅准機會揪對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對方尾巴為勝,幼兒進行游戲。 3、教師提問:怎樣不被對方捉住尾而自己卻能捉住別人的尾巴?鼓勵幼兒躲閃靈活,捉的動作要快。幼兒再次練習揪住尾巴的為勝利。 三、自由玩布條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布條除了有這些玩法,還有其他什麼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嗎?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好不好?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發現的新玩法。 3探索用報紙條玩揪尾巴的游戲。 【延伸活動】 將幼兒探索的新玩法用報紙條玩揪尾巴的游戲,利用晨間、戶外活動鼓勵幼兒自由組合玩游戲,回家後請家長與幼兒一起繼續探索報紙條的玩法,共同體驗快樂,增進親情,發展 想像力和創造力。 【活動反思】 這個游戲小幼兒十分喜歡,只是不知道正確的玩法。今天我們利用戶外游戲活動時間玩這個游戲,這個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靈活性和快速躲閃的動作。通過幾次的練習玩耍幼兒在 游戲中還是比較靈活的。整個活動中放開地讓孩子們玩,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孩子們在玩中學習,智力得到了提升,身體得到了鍛煉,情感得到了升華。從而培養了幼兒團結友愛 的良好品質。
『伍』 中班幼兒戶外活動揪尾巴教學反思怎麼寫
《揪尾巴》是一個民間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鍛煉追跑能力,以及孩子的應變能力,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教師在活動中,著重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改變了以往以幼兒動作發展為唯一教學目標的模式,因為運動興趣是幼兒參加運動的主要驅動力,它不僅能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為達成增強幼兒體質的目的提供重要條件,而且能為其今後終身樂於參加體育活動打下良好基礎。 在活動中,我先讓幼兒觀察老師把尾巴插在背後,示範玩法。然後讓幼兒討論:我們怎樣才能揪住別人的尾巴?還可以怎麼玩?通過討論,集思廣益,幫助個別幼兒,打開其思維,使運動內容更豐富、更新穎。在此基礎上,根據孩子們的興趣,開展活動「揪尾巴」。 教師把孩子們分成5人一組,劃好區域,在一定范圍內「揪尾巴」。孩子們在活動時,興致極高,個個積極參與,大家爭著、搶著揪別人的尾巴。當然,也有一些小朋友一直在往前跑,而忽略了反追、搶的權力。我能在活動結束時進行總結,提出建議,希望下一組能改進。也正因為我不時提出的建議,所以活動開展的還算順利,也出現了很多搞笑的畫面。 新課程中一再強調:要遵循整合性的原則。在預設的活動中,教師除了游戲「揪尾巴」以外,還給孩子一段時間,讓孩子自由玩自製的尾巴,在玩中探索新的玩法,每當發現新的玩法時,及時肯定、表揚,並跟他學,從而增強他的自信,激發他的表現慾望。活動最後,教師則把孩子召集在周圍,大家坐下邊休息邊聊聊自己剛才最有趣、最開心的活動及玩法,在輕松、愉快、平等、朋友式的聊天中,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滿足,從中真正體驗到了運動帶給他們的快樂。 在主題背景的活動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在選擇教材、運用教材時,一定要根據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和不同的發展水平以及孩子的興趣點,來選取、整合教材,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喜好、慾望和願望傾向,以各種游戲的形式開展體育活動的內容,才能逐步使孩子的運動興趣向高層次、長久性和穩定性發展。
『陸』 民間體育游戲揪尾巴是否適合小班幼兒
挺好的,活動身體!!
『柒』 體育課教案,體育游戲游戲。關於安全教育的體育課!
錄像你就找找上次「5。12」後的相關視頻嘛,當然要找在關鍵時候好的學校是怎麼做的,網上很多的。
至於說到「游戲」上,你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組,讓他們以競賽的方式來進行比賽,或救火,或模擬現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