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體育游戲蹦蹦跳跳
A. 幼兒園小班藝術蹦蹦跳跳教案怎麼寫
活動設計背景 如今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上樓有電梯,出門有小車,回家玩電腦,家長工作繁忙,很少機會帶孩子出去鍛煉身體。孩子少了許多活力和快樂。為了讓孩子即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又收獲快樂。我設計了這個體育活動。 活動目標 1、練習協同跳的基本動作,鍛煉腿部力量。 2、體驗與同伴協同做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探索跳躍動作,引導幼兒變換不同的姿勢。 2、幼兒合作探索跳躍動作。 活動准備 錄音磁帶;小兔布偶各一;呼啦圈、棍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自由練習雙腳連續跳。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看是誰呢?可小兔子不知道怎麼了,一臉傷心的樣子,小夥伴問她怎麼了它也不說,這可怎麼辦呢? (2)幼兒自由發言出主意。 (3)選出幼兒說的其中一種方法:帶小兔去玩,幼兒練習雙腳連續跳。 師:「我們一起帶小兔去玩吧,好不好?你們會學小兔跳一跳嗎?來,看看誰跳得最像。」(放音樂) 2.教師提醒幼兒起跳時有力,落地時輕輕地。 「小兔子說我們兔子起跳時很有力,落地時是輕輕的。」教師邊模仿小兔跳邊提醒說:「輕輕落地。」幼兒練習有力起跳,輕輕落地的動作要領。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探索跳躍動作,引導幼兒變換不同的姿勢。 (1)幼兒自由探索不同姿勢的跳躍動作。 教師集合小朋友:「小朋友跳得真棒!來,快來聽聽小兔給我們說什麼悄悄話。」(幼兒自然圍在教師周圍。)小白兔說:「剛才你們做的都是豎起耳朵跳,可我們小兔子還會用不同的姿勢跳,你們會嗎?」 (2)請跳得好的幼兒示範跳,其餘幼兒跟著學跳。 「小朋友跳得真好,來,我們找個地方坐下,老師請跳得好的小朋友出來跳一次. A、我們學短尾巴的兔子向上跳。(放音樂) B、學吃蘿卜的兔子蹲著跳。(放音樂) C、學長耳朵的兔子單腳跳等。(放音樂)
B. 蹦蹦跳跳的乒乓球小班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練習協同跳的基本動作,鍛煉腿部力量。
2、體驗與同伴協同做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探索跳躍動作,引導幼兒變換不同的姿勢。
2、幼兒合作探索跳躍動作。
活動准備
錄音磁帶;小兔布偶各一;呼啦圈、棍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自由練習雙腳連續跳。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看是誰呢?可小兔子不知道怎麼了,一臉傷心的樣子,小夥伴問她怎麼了它也不說,這可怎麼辦呢?
(2)幼兒自由發言出主意。
(3)選出幼兒說的其中一種方法:帶小兔去玩,幼兒練習雙腳連續跳。
師:「我們一起帶小兔去玩吧,好不好?你們會學小兔跳一跳嗎?來,看看誰跳得最像。」(放音樂)
2.教師提醒幼兒起跳時有力,落地時輕輕地。
「小兔子說我們兔子起跳時很有力,落地時是輕輕的。」教師邊模仿小兔跳邊提醒說:「輕輕落地。」幼兒練習有力起跳,輕輕落地的動作要領。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探索跳躍動作,引導幼兒變換不同的姿勢。
(1)幼兒自由探索不同姿勢的跳躍動作。
教師集合小朋友:「小朋友跳得真棒!來,快來聽聽小兔給我們說什麼悄悄話。」(幼兒自然圍在教師周圍。)小白兔說:「剛才你們做的都是豎起耳朵跳,可我們小兔子還會用不同的姿勢跳,你們會嗎?」
(2)請跳得好的幼兒示範跳,其餘幼兒跟著學跳。
「小朋友跳得真好,來,我們找個地方坐下,老師請跳得好的小朋友出來跳一次.
A、我們學短尾巴的兔子向上跳。(放音樂)
B、學吃蘿卜的兔子蹲著跳。(放音樂)
C、學長耳朵的兔子單腳跳等。(放音樂)
2. 合作探索跳躍動作。
(1)幼兒拿物自由結伴一起自由探索、設計集體組合跳的方法。
「來,來,來,快來聽聽小兔告訴我們什麼新的秘密?」小兔說:「你們剛才是一個人在跳著玩,多孤單呀,我的夥伴可多呢,我們經常是幾個幾個在一起玩,我給你們准備了呼拉圈和棍棒,你們試著幾個小夥伴一起合作拿物往前跳,快去試試吧。」幼兒一起隨音樂歡快地跳躍。(待幼兒拿好器械後)(放音樂)
(2)請組合方式新穎的小組表演。
「真累呀,來,和你的朋友一塊找到一處有小草的地方坐下休息一會兒,把你們的圈圈和棍棒放在自己前面的地上。老師請剛才跳得好的那組小朋友出來表演一次,看看他們是怎樣玩的?」
3.讓幼兒自主討論,兩個以上的小朋友怎樣跳才能跳得整齊?(統一有節奏地喊口號)
「小朋友剛才幾個好朋友一起跳的時候不夠整齊,要怎樣才能跳得整齊呢?」
(1)教師講解幾個小朋友單腳跳時,用哪只腳跳要統一,跳的節奏和速度也要一致。
(2)幼兒嘗試邊喊口號「前、後,跳、跳、跳」邊有節奏地跳躍。(放音樂)(3)幼兒嘗試喊口號「左、右,跳、跳、跳」的口號邊有節奏地跳躍。(放音樂)
4. 幼兒交換器械集體組合跳,提醒幼兒各個小組討論用一個統一的口號有節奏地隨音樂跳。(放音樂)
5.游戲:蹦蹦跳跳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當音樂響起時,每個小組的小朋友一起按節奏跳,一旦音樂停止,小朋友停止跳,並且快速交換器械和玩伴,音樂再次響起時游戲重新開始。提醒幼各小組討論用哪種統一的口號跳。(待幼兒交換好器械後放音樂3次)
(三)結束部分
游戲:開火車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幼兒集體用「前、後,跳、跳、跳」的口號;在玩的過程中不能超過前面一組的幼兒。請套圈組合的小朋友到老師這里排隊做好准備,請用棍棒組合的小朋友到套圈小朋友的後面排隊做好准備。提醒幼兒用「前、後,跳、跳、跳」的口號;在玩的過程中不能超過前面一組的幼兒。組織小朋友隨著輕快活潑樂曲,教師當火車頭繞場一周結束活動。(放音樂)
教學反思
下面我對我組織的大班體育活動《蹦蹦跳跳》進行簡單的反思,我認為這節活動課有如下幾點成功之處:
1、設計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以發展幼兒各種姿勢的跳躍動作為主,提高了幼兒的彈跳能力、靈敏性、協調性。
2、發展了幼兒的創造性、探索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3、該活動是在幼兒基本掌握跳躍動作的基礎上,再進行結組一起跳的練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4、本次活動能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做到動靜交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高,合作較好,並能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5、注重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教師和孩子之間不再是師生關系,而是成了孩子們游戲的合作夥伴和朋友,更親近了孩子,走進了孩子們的世界。
但也有許多不足:
1、由於活動的場地不夠寬敞,以至於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比較擁擠,不能夠完全發展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探索能力,孩子們在練習跳躍的動作稍微有些拘束,如果能在戶外開展這個活動效果會更好些。
2、孩子們在練習每一個協同跳躍動作的時間稍微長了點,以至於孩子們在體力上消耗稍大,如果在練習時間上縮短些,做到勞逸結合,我想效果會更好。
C. 幼兒大班個別化區角活動內容有哪些
所謂區角活動是指教育者以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材料和活動類型為依據,將活動室的空間相對劃分為不同區域,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區域,在其中通過與材料、環境、同伴的充分互動而獲得學習與發展。以上不難看出,區域活動主要是幼兒自己的活動,自己的游戲,它不像正規的集中教學活動那樣由教師精心設計和組織,讓人明顯的感到教育教學的因素。但是,區角活動也並非是教師完全不加影響、不加控制的絕對自由天地,只不過,這種影響和控制比較間接、隱蔽,它是通過對環境的創設,尤其是活動材料的投放而實現的。相對於其它的教學活動形式,區角活動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優點:
D. 如何組織幼兒參與游戲活動反思
幼兒游戲是學校幼兒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游戲是一種群眾體育活動,一方面可以鍛煉身體,另一方面對開發智力、陶冶情操是十分有益的。下面是愛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反思,供大家閱讀!
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反思篇1
游戲是童年時代的夥伴,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游戲是佔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動,是幼兒園環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兒獲得快樂的原動力。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而區域游戲又是幼兒一日游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身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游戲過程中,幼兒的各種能力、意志品質得到了發展,促進了幼兒個性的形成。區域活動的開展是充分發揮幼兒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如何合理組織好小班幼兒的區域活動,積極引導幼兒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內在品質,真正體現區域活動的真諦,這與了解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學習特點有較大聯系。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幼兒有著不同的學習特點,只有對幼兒的學習特點進行深入研究,才能做出合理、正確的指導。
一、游戲初期階段
幼兒表現:我只要玩——單一、獨佔地玩
幼兒在家習慣於獨自玩玩具,到了幼兒園,他只要玩自己喜歡玩的玩具,不管別人怎麼樣,他要什麼就要立刻得到,不會等待更別說輪流使用。相應措施: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發動幼兒從家裡帶一些自己喜愛的玩具到幼兒園來,這樣幼兒在活動時能與自己熟悉並喜愛的玩具為伴,就會有親切感、安全感。教師只提供一些簡單材料。由於幼兒剛接觸游戲,水平很低,不會互相謙讓,自己玩喜歡的玩具,其他小朋友要玩時就不願意給,所以教師要提供數量充足的相同玩具。相應措施:(1)活動時間靈活。幼兒在家裡自由慣了,一下子就規定他們在某個時間才可以進入活動區,他們會感到壓抑,所以設置活動時間要靈活一點。如有的幼兒一入園,就讓他到活動區去,以轉移其入園時不愉快的情緒。(2)活動地點隨意。在活動區內,可以讓幼兒自由走動,不要硬性規定、限制他們在某一區域內活動。(3)活動內容自主。在活動時不強行分配,可以暫時滿足幼兒獨享玩具的願望,逐漸要求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
二、游戲發展階段
幼兒表現:我也要玩——模仿、交換玩、一起玩
幼兒入園以後,自理能力逐漸增強,開始適應幼兒園生活,並產生了較多的模仿行為。他們不再局限於玩自己的玩具,嘗試學著和小朋友交換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他們還常常模仿老師的樣子,自己做小老師。
相應措施:(1)這一階段,幼兒之間互相比較熟悉了,開始有一起玩的願望,老師抓住機會,強化他們的這種合作趨勢。活動過程中要及時幫助幼兒協商、解決發生的問題,保證幼兒活動正常開展。(2)培養幼兒分享精神。由於幼兒年齡小,角色意識很弱,再加上他們注意力易分散,活動時常常會忘了自己的角色而犯一些小小的錯誤。因此,不能過分強調游戲的逼真性。三、游戲提高階段
幼兒表現:我想要玩——發揮想像、創造性地玩
這個階段的幼兒對於活動區已經比較熟悉,進入活動區有了一定的目的性、選擇性和堅持性。他們在活動中常常很快完成一區的活動,然後會選擇其完全沒有安全意識。
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反思篇2
一次游戲活動時間,我讓幼兒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可是一慣當老鷹的曾一名小朋友卻遲遲不動,像很委屈似地低著頭,問他怎麼了,他竟然說:「老師,我想玩『小雞捉老鷹』的游戲!」「為什麼?」我急忙問道。曾一名仰著小臉,滿懷希望地說:「老鷹一次次捉不到小雞,小雞們更不怕它了,越來越勇敢,一看到老鷹就去追趕它!」啊……
看到這個場景,我首先想到的是,為什麼要讓一個孩子「一貫的當老鷹」呢?其餘的大部分孩子一定就會一貫的當小雞,還有一個孩子一貫的當母雞了!這樣的「老鷹」,說實在話,其實也真的沒有「喜歡當」的理由!游戲的特點之一就是自主性,趣味性!所以,假如我遇到以上這樣的場景,我會幫助曾一名,教他做個勇敢、厲害的老鷹!
我想,既然曾一名能夠一貫的當老鷹,既然是滿懷希望的對老師說那些話,表明他是多麼的想捉到小雞,表明曾一名還對自己存有希望,只是想得到幫助,讓自己可以捉到小雞!所以我會給於幫助!
找到原因,我准備對症教育!「曾一名,想想你為什麼會一次次捉不到小雞呢?」讓孩子自己找找原因,是否是因為個子過矮,跑的速度過慢、轉身的靈敏性不夠,不會聲東擊西麻痹母雞媽媽……..然後,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找對原因,尋求對策!
為了讓曾一名學會掌握方法,我示範給他看。我扮作一名老鷹,給曾一名小朋友一個學習的機會,讓他學到捉小雞的訣竅!師:「老鷹家族的孩子,都是勇敢的、厲害的,要有過硬的本領才行啊!我是一隻老鷹,讓我教給你捉小雞的本領,好嗎??你可要用心學習啊!」然後教師示範游戲,請曾一名仔細觀察,學習技巧。然後在游戲中指導孩子,運用技巧!相信孩子在掌握要領之後,會勝任老鷹的角色,激起游戲的興趣,才會自主投入到游戲中去!
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反思篇3
《3-6歲兒童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為了讓孩子們積極參與戶外游戲活動,促進身體健康,我主張要組織情境化的戶外游戲活動。
1、要求情景化的原因是孩子們的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戶外游戲中容易出現難組織的問題,如果咱們如果單純強調紀律,又會讓孩子產生厭煩情緒。所以才會要求進行情境化的戶外游戲,吸引幼兒的參與興趣。
2、情境化的具體要求是:通過場景的創設,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的扮演,讓孩子們在充滿趣味性的的游戲情節中,依賴游戲材料的支持,主動、愉快地進行基本動作的練習。同時也能讓讓幼兒在扮演角色中獲得真實的內心體驗,在動作技能鍛煉的同時獲得情感的熏陶。所以游戲本身的情節設計才是最主要的,它是促進孩子們主動積極有興趣的參與游戲的關鍵。像汪裕芳老師上的音樂游戲,就是通過設置火車從火車站開往各地的情境,並且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使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游戲中得到升華。
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藝術就是在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就肯全力用腦去做事情。」情境教學就是一種促使教學過程變成能引起幼兒極大興趣,激發幼兒不斷探索的教育方法。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根據班級幼兒的身心特點,運用故事、游戲、音樂等形式,以及現實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在愉悅的環境中進行鍛煉。
一、運用故事創設情境
幼兒活潑好動、思維活躍,且注意力易分散,重復動作技能的練習會使他們易於疲勞,產生厭煩情緒,以致經常出現教師難以實施教學的現象。因此,把體育活動的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故事,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展開體育教學,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在人景動情中促進各項教學目標的達成。比如,在執教小班體育活動內容「練習手膝著地向前爬、往後爬」時,設計擬人化的「小螞蟻運糧」故事情境,構思了有趣的故事情節——螞蟻寶寶跟著螞蟻媽媽出門玩,在草叢里發現了糧食,但在把糧食運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種種困難,如遇到打雷下雨的天氣、遇到大甲蟲等。在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中,「螞蟻寶寶」時而興奮、時而緊張,積極主動地完成了一系列動作鍛煉要求。
二、運用游戲創設情境
游戲是幼兒特別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可選取優秀的游戲內容,創設有趣的游戲情境,讓幼兒以不同的角色,藉助體驗角色情感、探索角色生活和創造性地表現角色行為等方式來滿足自己身體、心理發展的需要。因此,在體育活動中往往要根據一定的體育任務來設計游戲情境,將身體動作、情節、角色以及規則組成等融入其中。比如,大班體育活動「勇敢的士兵」,其主要目標是綜合練習幼兒的投擲、跨跳、側身鑽、匍匐前進等能力,培養幼兒勇敢的精神。為此可以創設如下游戲情境:過封鎖區(跑)——爬越電網(墊上匍匐前進)——跳過矮牆(跨越)——跳躍雷區(單腳交替跳)——鑽隧道(側身鑽)——掃射敵機、奪碉堡。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幼兒既掌握了基本動作,達到了鍛煉效果,又發展了動作想像力。又如,在體育活動「飛快行動」中,將教學任務貫穿於「動物大營救」的游戲情境之中,幼兒扮演小救護員,抬著擔架,走過獨木橋(積木)、跳過小河(繩子)、鑽過樹林(椅子),將受傷的小動物抬回救護所。在這樣的游戲情境中,幼兒根據游戲情節的變化、自我角色的參與,自然地進入活動狀態,走、跑、跳、繞、抬等動作得到練習,並能體驗到完成某一任務所帶來的成功感。
三、運用仿生物聲形動作創設情境
運用仿生物聲形動作創設情境,讓幼兒模仿象行、馬奔、兔跳、鳥飛等工作,能達到入景動情、寓教於樂的目的。比如,在進行大班跳躍教學時,針對跳躍的某個動作讓幼兒模仿某種動物的動作。如側跨跳動作,引導幼兒模仿蜜蜂在花叢中從這朵花飛到那朵花的動作。又如蹦跳動作,引導幼兒想像草地上有許多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的在吃草,有的在玩耍……並讓幼兒把小兔蹦跳時的動作模仿下來。諸如此類情境的創設能調動幼兒的思維,促使幼兒在有趣的動作模仿中習得動作。
當然,體育活動中可運用的情境教學法遠不止上述三種。教師在體育活動中設計情境時要注重把握幼兒的興趣和年齡特點,並根據教學需要把握住情境創設的三個時機:
1.開始階段創設情境。在體育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創設情境以導入活動或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比如,主動提出開一個小動物運動會,讓幼兒戴上相應的動物頭飾進入後續的活動情境之中。
2.基本階段創設情境。在體育活動的基本部分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情境。比如,大班體育活動「搭障礙練跳躍」的教學內容就是跳過障礙物。為此,可以設計學青蛙跳田埂(小長凳)、小河(繩子)
E. 幼兒園游戲活動的作用
幼兒園游戲活動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游戲可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在生活中好動、好模仿,渴望參加成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游戲活動正是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為幼兒創造寬松自由的環境,再由教師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如帶領幼兒在繪畫、唱歌、跳舞等方面進行體會、學習和模仿,充分發揮幼兒自身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使他們在愉快的游戲中得到發展,獲得知識技能。
2.游戲可以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幼兒園通常會設置多項寓教於樂的游戲活動區域,如看書、下棋、唱歌、迷宮、拼圖等區域,在游戲中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讓幼兒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說、用手去做、用腦子去想,使幼兒的各項潛能在潛移默化中獲得鍛煉,促進幼兒發展。
3.游戲能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
游戲是自發的動作練習,無形中為幼兒提供了多種形式的運動技巧和練習方式。幼兒時期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幼兒在游戲中蹦蹦跳跳,可以使身體的各種器官得到活動,特別是在體育游戲、音樂游戲和戶外游戲中,大量的運動項目,可以讓幼兒進行全身運動或局部運動。鍛煉他們平衡、持久、協調等各方面的能力和運動技巧,增強運動能力。
4.游戲可以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可以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與同伴和老師接觸、交往,在同說同笑同樂中體會到與人合作的重要性,體驗到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樂趣,有利於幼兒社會性發展,使幼兒受益無窮。
F. 新生幼兒園跳圈游戲叫什麼
《小兔跳圈》。
游戲玩法:
1、把紅、黃、藍、綠塑料圈按一定順序一個緊接著一個地擺成一條長龍。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同時在圈之間雙腳連續地跳躍。)
3、再將每人塑料圈間隔40-50厘米圍成一個大圓形。當音樂第一次響起時,幼兒按順時針方向雙腳並攏由圈外向圈內、圈內向圈外一個一個地連續跳躍,音樂停止,幼兒停止跳躍。當音樂第二次響起時,幼兒按逆時針方向雙腳並攏由圈外向圈內、圈內像圈外一個一個地連續跳躍,音樂停止,幼兒停止跳躍。游戲可反復進行。
G. 幼兒園體育課活動前的熱身運動有哪些
頭部運動、肩部運動、擴胸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弓步壓腿、仆步壓腿、膝關節運動、手腕踝關節運動 一、頭部運動。1拍低頭、2拍仰頭、3拍頭左歪4拍頭右歪。5至8拍頭繞環 二、擴胸運動。1、2拍雙手握拳胸前平屈向外擴,34拍手臂伸直向外擴56拍同12拍78拍同34拍 三。振臂運動。12拍左手上舉右手下舉向後振,34拍換右臂在上左臂在下 四。體轉運動。可以直接雙腿開立不動。雙手胸前平屈左右轉,也可以轉體擊掌 五。涮腰。也就是腰部繞環。雙手上舉,腰部往上,由前向左再向後再向右再向前,以腰部為軸甩一圈 六。弓箭步壓腿。 七。測壓腿 八。踝腕關節運動
H. 幼兒園大班幼兒在玩開心樂園蹦蹦床時的觀察記錄怎麼寫
孩子喜歡玩蹦蹦床活動
「今天玩的真好!」「老師再讓我們玩一會兒吧。」看,玩蹦蹦床活動給孩子們帶來多大的樂趣呀!
今天,我帶著孩子們到蹦蹦床上玩,他們跳呀、蹦呀,高興的唱呀,跳呀,孩子們滿足極了。回到班上,孩子們午飯吃的多,午睡也睡得格外香甜。這種活動培養了孩子們的勇敢精神,意志品質。開始玩時,有些女小朋友根本不敢蹦跳,但是她們看見別的小朋友高高興興的蹦跳著,於是也硬著頭皮跳起來,在小朋友和老師的鼓勵下,她們變得勇敢了,最後也能和大家一起自如的蹦跳了。
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喜歡蹦蹦跳跳,這正是他們鍛煉身體的重要條件之一。沒有疲倦,就沒有健康。他們只有在活動後充分的休息,身體才會一天天健康起來。孩子的體質才會增強。
I. 幼兒園游戲活動有哪些
幼兒園游戲活動:
1、小兔子捉迷藏
活動准備:小兔頭飾於幼兒人數相等、錄音機、磁帶;日常活動中帶領幼兒觀察並模仿花的造型。幼兒聽音樂看錶演(使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音樂,了解游戲情境)。
2、小白兔采蘑菇
小孩子最喜歡蹦蹦跳跳,因為了蹦蹦跳跳能夠鍛煉孩子們雙腿的彈跳潛力和身體協調潛力,為了給幼兒創造一個簡單愉快活動氛圍,設計戶外游戲《小白兔采蘑菇》,採用游戲的方式,創設情景,讓小朋友模仿小白兔。
3、豆寶寶搬家
老師請幼兒在裝滿豆豆的筐前站好,說:小豆豆要搬家,請小朋友想想怎樣把這么多的豆豆運到對面的空筐子里?幼兒回答完,老師說:"咱們用小水杯幫忙運豆豆好不好?"老師交待用水杯運豆豆的方法,強調杯口必須要朝上,否則豆豆就撒出來了。老師提示說:要是撒了就留意揀起來再向前走。
4、大灰狼來了
活動准備:每人布袋各一個,老狼頭飾一個,小兔頭飾與幼兒人數一致;完整情節的錄音音樂磁帶一盤。
5、小白兔鑽山洞
游戲開始後,老師將小白兔集合在一起,手拉手邊跳邊唱。一二組扮山洞的幼兒也隨著唱歌,一會兒老師突然喊:「狼來了!狼來了!」小白兔們就一起競相鑽山洞,一個洞只能鑽一個人,最後有沒有鑽到洞的人,就要表演一個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