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體育活動舞龍游戲
① 幼兒園教具舞龍目的
自製玩教具《舞龍》真好玩
玩教具的由來:
龍是炎黃子孫的象徵,是中國人心中神聖的形象,眾人皆知舞龍也是民間流傳下來的,又是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活動。有些地方每逢重大節日、慶祝活動的時候,就會以舞龍來表達喜悅的心情。深受群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經常能看到孩子們模仿著舞龍的動作,樂此不疲。於是我請小朋友觀看了一段《舞龍》的表演視頻,孩子們非常的感興趣。都三三兩兩地模仿舞龍,為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們能親身體驗舞龍樂趣,並引導幼兒感受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多彩與獨特風格,更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和喜愛這些文化藝術,因此,我們組織幼兒開展了「舞龍」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讓幼兒親自參與製作龍,並讓幼兒了解一些龍文化,親自體驗舞龍的樂趣,增強幼兒之間團結協作的意識。
一、幼兒發展情況
1、動手操作方面:我們班的孩子有一定的手工製作能力,他們喜歡剪剪、貼貼、做做、玩玩。他們的手工作品充滿想像,富有創造性。
2、合作方面:多數孩子性格活潑開朗,能主動參與游戲活動,並會與同伴合作游戲;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常常是其他幼兒游戲時的「忠實觀眾」;還有少數幼兒在游戲時會流露出一些不友好的舉動。
3、表演能力方面:我們班有一部分女孩子的表演慾望特別強,在集體面前不怕陌生,喜歡用各種材料裝扮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心。相反,有些男孩子卻表現得畏畏縮縮,缺乏男子漢的氣魄。
製作來源:根據幼兒園省編課程中班下冊主題一《快樂的中國年》,次主題三《真好玩》教學活動五《舞動樂》,製作教玩具《歡騰的龍》。
二、活動背景
1、活動主題:舞龍,又名(耍龍燈),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活動。每逢喜慶節日,各地都有舞龍的習俗。舞獅,也叫(耍獅子),它與舞龍一樣,是我國的傳統活動形式,也是一種流行很廣的民間體育活動。又會在春節或慶典活動舞獅。在國慶期間,孩子們從多種途徑(如電視里、歡慶的大街上等)親眼目睹了這種熱鬧場面。當我們和幼兒談起國慶見聞的時候,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舞龍、舞獅。在晨間活動中,經常會看見他們模仿舞龍、舞獅的動作,真是不亦樂乎。看到他們的興趣和願望如此之大,我們就及時引導幼兒開展這個舞龍、舞獅的民間傳統游戲活動,鼓勵幼兒利用廢舊材料製作相關道具。於是,一個培養幼兒創造力、想像力以及訓練幼兒動作協調性和培養合作意識的活動便產生了。
2、環境資源:《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我們幼兒園寬闊的操場、幽深的長廊是我們開展游戲活動的有利場所。在家庭環境資源方面,我們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取得了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平時,我們經常動員家長和孩子利用一些廢舊材料製作玩具,如:快餐盒台燈、紙盒火箭發射台、瓶子娃娃、紙筒望遠鏡等等。這一次,家長和孩子們聽說我們要開展「動手做、游戲樂」活動,又收集了大量的廢舊材料,為本次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初步了解我國的一些民間傳統文化,激發幼兒對中國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的興趣。
2、能用各種廢舊材料創造性地製作龍和獅子的形象,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像力。
3、能在一定的情境中積極、自主地活動,會與同伴合作游戲,並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四、環境材料准備
1、材料准備:各種紙盒、紙箱、紙盤、紗巾、皺紙、舊掛歷、綵帶、毛線等廢舊材料以及美工工具(剪刀、雙面膠等)
2、知識准備:幼兒了解一些關於龍、獅的傳說,有過節的經驗。
3、場景布置:戶外活動場地上掛滿燈籠、中國結、窗花等充滿節日氣氛的民間工藝品以及小朋友製作的拉花、掛件、彩旗等。
五、活動組織過程
1、喜慶的音樂伴隨著舞獅人進入場地,引起幼兒的注意力。
師:「前面真熱鬧,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幼兒邊看邊議論紛紛)
2、啟發談話。
①剛才看到的是什麼表演?什麼時候有舞龍活動?過年過節時還有什麼慶祝方式?(幼兒自由回答)
②老師小結:舞龍、舞獅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游戲表演,非常有趣、好玩,小朋友想不想玩呢?在玩之前要先做龍的道具。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收集的材料,激發幼兒的製作願望。
師:「看,周圍都是我們大家在前幾天收集來的廢舊材料,有些什麼呀?另外,老師還給你們准備了手工工具和其它材料。」
4、幼兒自由選擇製作對象和製作夥伴,並討論注意事項。
師:「小朋友可以先互相討論和商量一下,自己想和誰合作?做哪部分道具?」(請2——3名幼兒回答)「在做的時候,小朋友應該注意些什麼?」(幼兒自由回答,強調互相合作和謙讓。)
5、幼兒進行製作活動,教師參與指導。
①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如:由於硬紙盒比較厚,幫助他們掌握龍眼睛的摟空方法;檢查他們是否將龍角、龍嘴安裝牢固等。(指導語可以是「你們需要我的幫助嗎?」「鼻子可以用什麼材料做?」)
②及時提醒幼兒保持地面清潔,隨時將廢棄物放進紙簍。(指導語可以是「沒用的廢棄物應該怎樣處理?」)
③老師用贊美的語言及時肯定幼兒製作的每一個部件。(指導語可以是「你們是用什麼材料做的?點子真不錯。」「你們做龍眼的方法真好,是誰想出來的?」)
④引導幼兒利用製作好的道具模仿龍的動作,尤其對男孩子中大膽表演的給予肯定。(指導語可以是「做好的小朋友可以玩一玩。」「你真棒,想的動作很特別。」「你想的動作真有趣,讓我也來學一學。」「你們是怎麼玩的?還可以怎麼玩?」)。
6、幼兒表演,合作游戲,體驗快樂情緒。
①第一次表演。
師:「剛才,我看到每一組小朋友舞的龍很棒,動作也不一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不好?」(幼兒按組輪流表演,精彩處給予熱烈的掌聲。)
②第二次表演。
師:「小朋友表演得很精彩。怎樣表演更熱鬧呢?」(加上樂隊,放出音樂。) 「你們看,老師也過來表演了。」(幼兒舞的時候老師穿著舞龍服參與游戲。)
7、師幼小結談話,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高興嗎?」「為什麼這么高興?」(因為我們玩的龍的道具是我們自己動手做的。)「以後有機會我們再到別的班去演出,好嗎?」
反思:
首先,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創造一切條件,為每一個活動做充分地准備,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挖掘活動所蘊含的內涵,使活動的內容更加豐滿,活動實施地才會更加得有聲有色、更加得靈動。
其次,在活動中一定要充分調動幼兒的每種感官,如:用耳朵傾聽、用眼睛觀賞、用嘴巴表達、用動作體驗,只有各感官緊密結合,才能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調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最後,注重活動的延伸,以豐富的聯想讓幼兒將活動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不將舞龍活動局限於單一的動作表現,同時也將幼兒對舞龍活動的興趣進一步地保持下去。
舞龍的玩法
1、舞動跑
目標: 提高幼兒的反應能力和動作的靈活性。
准備:自製的各種材料的龍。
玩法:
游戲中選一幼兒當「龍頭」,一幼兒為「龍尾」,其餘幼兒一個接著一個地拉住前一位幼兒的後衣擺,接在「龍頭」後面做「龍身」,聽音樂「龍頭」帶著「龍身」和「龍尾」左右移動,盤旋。注意「龍身『不要脫節。
2、鑽著玩
龍身可以拆開當山洞鑽著玩兒,鍛煉幼兒的四肢的靈活性。
3、拉一拉
小朋友把龍身套在自己腰上拉一拉 ,比比誰的力氣大。
4、智力擂台
放龍身的底座做成了幼兒可以操作的下棋、迷宮、拼圖、認識鍾表等,在休息之餘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等。
5、投圈
把龍身倒過來木棍朝上,可以用來投圈,發展幼兒投擲、平衡能力,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6、學袋鼠跳著玩兒
將龍身套在身上,用手撐著雙腳跳著玩兒,可以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
7.對於小班寶寶玩法也有多種:
1.點數:在龍身上有很多的圖案,幼兒可以進行點數,來鍛煉幼兒的動手及動腦能力。
2.找規律:在龍身上有各種各樣的圖形,幼兒可以根據圖形來找規律。
3.認識顏色:龍身上有各種顏色的圖案,幼兒可以認識顏色。
4..排列:幼兒根據圖形顏色等可可以對龍的身體進行排列。
② 幼兒園大班語言舞龍傳說的教案
幼兒園教案:舞龍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學習舞龍的技巧與方法,練習聽信號交替走、跑、發展動作的協調和靈活性。 2.能夠與同伴合作,根據信號球的方向變化創編簡單的舞龍動作。 3.體驗傳統舞龍游戲的樂趣,感受與同伴合作舞龍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在區域活動製作的龍若干(一般為四人舞一條龍)。 2.花球若干,鼓一個。 3.《金蛇狂舞》的錄音帶或其他鑼鼓音樂。 活動過程: 1.准備活動。 聽鼓聲的快慢進行走跑游戲:鼓聲快-小跑,鼓聲慢-走。 2.游戲:舞龍。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並說一說自己見過的舞龍表演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四人一組,自由嘗試合作協調走。 (3)教師做舞龍人,請幼兒仔細觀察教師手上的花球,隨花球的位置高低來作出相應的動作。如:花球舉得高,龍頭就舉得高;花球放低,小朋友就蹲下來舞龍。 (4)教師指導幼兒進行舞龍游戲。引導幼兒根據花球方向的變化,看信號舞龍-----慢走,小跑,左傾,右斜等。 (5)請幼兒做舞龍人,分組游戲,教師提示"舞龍人"舉花球的動作。 (6)幼兒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3.引導全班幼兒連成一條長龍,隨音樂進行舞龍表演。 活動延伸: 在戶外活動中,引導幼兒進一步練習多人合作舞龍。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③ 幼兒園傳統舞龍課題融入幼兒園課程中要如何安排課題的教研活動內容
活動安排方法:
1、各年級教材教案。
2、教學內容各單元考核內容。
3、各班級特困生名單。
4、列印一份課題方案。
④ 《舞龍》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舞龍》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一:語言活動:故事《耍龍》
知識背景:1、舞龍運動的起源2、故事《耍龍》設計意圖:龍是炎黃子孫的象徵,是中國人心中神聖的形象,舞龍也是民間流傳下來的眾人皆知,而廣為流傳的民間體育運動。每逢春節期間,老百姓自發組織的舞龍的比賽深受人們,特別是小朋友們的喜愛,常常看到小朋友模仿大人舞龍的動作,於是,我發動幼兒一起製作」龍「,並組織幼兒進行游戲。
活動目標:
1、了解民間舞龍的來歷,培養樂於助人的情感。
2、體驗舞龍的樂趣。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准備:1、故事《耍龍》2、舞龍圖片若干3、自製草龍、綢帶龍各一條4、鑼、鼓人手一隻,幼兒學會兒歌《過新年》5、電視機、電腦、錄音機、磁帶《金蛇狂舞》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師:不管天上的太陽,空中的微風,還是地上的花朵,都在想「新年快來了,我們要怎麼歡迎他呢?」請幼兒討論(放鞭炮、敲鑼打鼓、舞獅、舞龍)。我們一起來敲鑼打鼓歡迎新年快快來到吧!(和幼兒一起復習兒歌《過新年》)
二、講述故事《耍龍》,了解中國民間舞龍的來歷。師:我們平時把舞龍還說成什麼?(調龍燈、耍龍)你們知道舞龍是怎麼來的嗎?這里有一個好聽的故事,聽完你們就明白了。教師講故事《耍龍》。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3、人們為什麼要記住青龍?(因為青龍幫助他們過上了好日子)
4、他們用什麼方式來記住青龍的呢?(用紙、竹蔑做成青龍敲鑼打鼓、遊街串巷)
三、欣賞舞龍圖片,講解龍的構成(龍頭、龍身、龍尾)、舞龍的動作(左右擺臂、上下抖動、後面的人緊跟著龍頭做動作)
師:現在人們不光在過年的`時候要舞龍,有重大節日、慶祝活動的時候也會舞龍來表達歡慶。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們是怎麼舞龍的。彩龍旋轉靈龍戲珠首尾合一神龍轉世蟠龍入海舞龍動畫四、體驗舞龍的樂趣。放音樂《金蛇狂舞》,幼兒拿著自製的草龍、綢帶龍學習舞龍的動作體驗舞龍的樂趣。
活動二:藝術:欣賞舞龍表演
活動目標:
1、認真觀看舞龍隊的表演,感受舞龍帶來的熱鬧氣氛,培養幼兒學會尊重別人。
2、初步了解舞龍的方法,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舞龍活動的興趣。
活動三:手工:龍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各種彩色紙張交叉裝飾的方法。
2、能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彩色紙張進行裝飾。
活動四:音樂欣賞《金蛇狂舞》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民樂中熱烈歡騰的氣氛,引導幼兒了解和喜愛我們的民族文化。
2、教會幼兒用敲鑼打鼓的動作表演,體驗樂曲的對話應答結構和逐步縮短的樂句結構。
3、組織幼兒整齊有序地雙隊行進,培養幼兒與同伴相互協調配合的好習慣。
活動五:體育游戲《舞龍》
(一)活動目標:
1、練習雙臂協調的180度擺動,做舞龍動作。
2、體驗舞龍的樂趣。
活動六:體育游戲《舞龍》
(二)活動目標:
1、繼續練習雙臂協調的180度擺動,做舞龍動作。
2、培養幼兒兩兩合作游戲的能力。
活動七:體育游戲《舞龍》
(三)活動目標:
1、在兩兩合作進行舞龍游戲的基礎上,練習協調地舞「整條龍」。
2、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能力。
活動八:舞龍表演
活動目標:
1、能熟練地協調地將整條龍舞起來,並能走出一定的隊形。
2、感受舞龍帶來的快樂。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了步調一致的簡單舞龍動作,體驗了活動的樂趣,但在龍身部分有的幼兒動作與其他幼兒不一致,出現了脫節現象,需要進一步熟悉動作,協調配合,提高合作能力。
⑤ 舞龍是中國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進行這項活動的意義是什麼
舞龍是一種純粹的紀念活動,帶有祭祀元素,」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具有不可替代的神聖地位。
幾千年來,「龍」一直被視為慶典和祭祀的「好東西」,集中了人們的美好願望,是中華文化最突出的象徵。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舞龍,氣勢磅礴,它起源於古代,舞龍,俗稱打龍燈,是起源於中國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
舞蹈「龍」已經成為人們表達美好祝願、祈福長壽的必要形式,特別是在喜慶的節日里,人們甚至用手舞起長長的「龍」來表達自己的快樂心情,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意義深遠之。
⑥ 如何提供多種活動器械,豐富幼兒活動內容研討方案
幼兒園自製體育器械製作方案 體育活動是幼兒在幼兒園里生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自製體育器械一直是我園開展體育教研活動一項重要內容。器械是幼兒體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物質材料。體育器械可以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願望和興趣,並產生相應的動作。如今我們幼兒園的體育玩具可謂是琳琅滿目,有現成購買的的器械如皮球、呼啦圈等;大型的戶外器械有滑滑梯、平衡木、蹺蹺板等,這些玩具雖然吸引了許多小朋友的參與,但都是一些經常玩的玩具,在集體活動中往往是人多,器械少,遠遠滿足不了小朋友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自製一些體育器械。《幼兒園工作規程》也曾明確指出:「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製教玩具。」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由教師、幼兒、家長共同製作,充分的利用周圍的廢棄物品,根據孩子的特點和現有的條件自製而成的,以發展幼兒的身體和基本動作為目的,讓幼兒在探索器械玩法過程中,游戲中體驗自製體育器械帶來的快樂。 一、研討自製體育器械內容: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單憑小課題組的老師是很難收集到這么多種類、方法不同的器械。因此我們老師大家進行溝通交流,借屆書本資料,選擇一些便於自製、耐用、安全的器械。小班的孩子年齡小,身體肌肉發展不完善,各方面能力較弱,應選擇一些使用簡單、安全用布與海綿製作的如「烏龜送糧食」、「兔子運蘿卜」等;中班自製的器械需要有一定技能的如「高爾夫」、「杠鈴」等;大班的孩子能力各方面都有了很好的發展,可以選擇動作技能較高,運動強度大的自製器械如「海、陸、空」、「迷宮」等難度系數高的器械自製。總之,我們在開展體育自製器械的過程中,每個班級根據組長選定的內容,選擇一種自製器械,同時利用家長、幼兒資源共同配合帶一些廢舊材料,既提高家長和孩子的環保意識,又促使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體會到更多的樂趣。 年齡段名稱 小班 中班 大班 自 制 體 育 器 械 烏龜運糧食 兔子運蘿卜 青蛙捉蟲子 騎馬 打水怪 揪尾巴 竹蜻蜓 趕小豬 投擲沙包 踩荷葉 高爾夫 坦克 杠鈴 梅花樁 滾滾樂 跳方格 滾輪胎 踩高蹺 陀螺 踢沙包 拉力器 投擲沙包 套圈 乒乓球 推小車 海、陸、空 保齡球 紙板橋 走迷宮 舞龍 飛盤 滾鐵環 擔架 挑水 匍匐前進 踩數字 二、巧用自製體育器械,激發幼兒快樂體育意識。 1、在晨間活動中的有效應用: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目標,而自製體育器械活動的開展大大提高幼兒的興趣,幼兒對自己親自參與製作的器械特別感興趣,而活動的積極性也特別高,因此我們要求每班在晨間鍛煉活動中以「一物多玩」為指導思想,組織教師開展活動,形成以分散活動為主,集體活動為輔,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探索、發現各種器械的多種玩法,教師通過自身參與,鼓勵,使幼兒在快樂活動中達到享受自製器械帶來的快樂。在活動中,幼兒可以自願的選擇朋友,不管是一人玩的「踢沙包」、「飛碟」還是多人玩的「套圈」、「保齡球」都是在自然狀態下的自由組合的活動。如大班的大坦克,教師為幼兒每人准備一輛小坦克,教師鼓勵幼兒各自想出玩坦克的方法。有些孩子在玩了一會兒後,興趣不怎麼高了,教師可以啟發幼兒想一想:「除了站著開,你還可以怎麼開呢?」「你在電視上看到的坦克是怎麼開的呢?」教師用語言來激發幼兒探索多種玩法的慾望。 2、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應用: 在晨間鍛煉活動中,幼兒對某種器械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以後,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可通過精心設計動作,創設情境,增加活動量,提高難度,讓活動具有挑戰性,幼兒在這種富有挑戰性的活動氛圍種很好的發揮主動性,真正體驗體育帶來的快樂。如大班「舞龍」的游戲要求幼兒將紙箱子當龍身,每人一根小竹棒當舞龍的支架,通過綉球的不同方位來舞動箱子;又如在中班「梅花樁」活動中,教師選用露露瓶做材料,並將露露瓶以4、5個為一組,用膠帶將其粘貼在一起製作成梅花樁,以便幼兒在活動中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平衡練習,這樣不同能力的幼兒在不斷的挑戰中提到鍛煉,成功的體驗中保持著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三、巧管自製體育器械: 充足的體育器械是幼兒進行活動的重要前提,而合理的常規是保證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關鍵,我們將自製的體育器械統一放在幼兒園戶外器械櫃中,用專門的塑料筐放置,專人負責保管。各班根據需要輪流享用。在平時的戶外活動中教育幼兒輕拿輕放,愛護器械,做到大家齊心共同保管。 總之,幼兒自製的體育器械,用最低的成本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體育活動條件,充分發揮家長、教師、幼兒的聰明智慧,讓廢舊的物品為我們說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
⑦ 舞龍都有哪些形式
1、舞龍頭
舞龍頭是福建祭祖活動中的一種儀式,由日、月、星等組成儀仗隊。龍頭用木雕成,塗上色彩,顯得古樸、庄嚴。祭祖時,執龍頭者隨著鼓點作出各種動作,或進或退,或舞或止,或跳或蹲,有一定章法。 舞龍頭
舞龍頭表現了「九龍」 出世及成長的過程,包含了「九龍出世」、「東海嫁水」、「行雲布雨」。「深潭求親」、「九龍歸位」等套路的表演。
2、舞麻龍
舞麻龍流傳在四川濟州龍溪一帶,是祭祖中的一項體育活動。表演者腰間系一串銅鈴,女的手執一根扎有綵球和綵帶的彩花棒,棒上鑲鐵環扣和銅鈴;男的手中的彩棍,一端用麻紮成精美龍頭,另一端用拖有7米余長的麻髯為龍身。
鑼鼓聲起,龍首時低時昂,麻龍飛舞,花棍旋轉,龍擊花棍,球戲麻龍。龍身甩動中發出的啪啪響聲,與腰間的鈴聲,棍上的鐵環聲,歌聲、鼓聲、呼喊聲交織混合,風格獨特。
(7)中班體育活動舞龍游戲擴展閱讀
舞龍是由來於祭龍習俗活動,古人認為一年的水旱都與龍、與雲有關,於是在春天的祭祀之中,通過舞龍來祈求風調雨順。舞的龍一般為草龍,龍舞完後要燒掉。到了五月,南方發生「端午水」,即洪水,人們祭祀水中之龍,要劃龍舟,驅趕逆龍。人們所以要舞龍,想以舞龍來祈求神龍,以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民族。綜觀各地人民的舞龍表演,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常見的有火龍、草龍、毛龍(貴州石阡)、人龍、布龍、紙龍、花龍、筐龍、段龍、燭龍、醉龍、竹葉龍、荷花龍、板凳龍、扁擔龍、滾地龍、七巧龍、大頭龍、夜光龍、焰火龍等近百種之多。龍燈的節數一般為7節,9節和13節。從久遠的年代起,舞龍活動經久不衰,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
舞龍的創造和流傳是全中華民族光輝歷史的一部分,為我們的民族和人民所喜愛。 燈節中的花燈種類繁多,諸如花卉、蟲鳥、百獸,應有盡有,唯其中最特出而又巨大的,則數「龍燈」。
⑧ 有沒有好玩點的幼兒園戶外游戲
1、人、槍、虎(追逐跑)
2、貼人(追逐跑)
3、推鐵環(技巧類)
4、空竹(技巧類)
5、跳皮筋(彈跳類)
6、老鼠籠(鑽爬類)
7、打老鼠(投擲類)
8、舞龍(技巧類)
9、踢毽(技巧類)
10、竹竿舞(技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