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與體育發展
1. 論述游戲與中國當代體育發展的關系
2. 體育教育與競技運動、游戲的區別和聯系
一、本質不同
1、體育教育是以運動訓練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德智體美等諸方面全面發展的體育教練員,以及從事專項體育教學和競技運動科研與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2、體育競技是以取得優異成績為目的,體育的目的是增強體質,游戲是以娛樂為目的。體育的本質是文化活動,運動更集中指身體的鍛煉,偏向競技性,游戲則偏重娛樂性。
3、競技運動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體育競賽為主要特徵,以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和奪取比賽優勝為主要目的的社會體育活動。
4、游戲是為了發展游戲者的體力和智力,或是為了娛樂。
二、發展方向不同
5、是指在餘暇時間或特定時間所進行的一種以娛悅身心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具有業余性、消遣性、文娛性等特點。內容一般有球類游戲、活動性游戲、旅遊、棋類以及傳統民族體育活動等。按活動的組織方式可分為個人的、家庭的和集體的。
6、按活動條件可分為室內的、室外的;按競爭性可分為競賽性的和非競賽性的;按經營方式可分為商業性的和非商業性的;按參加活動的方式可分為觀賞性活動和運動性活動。開展娛樂性體育活動,有益於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培養高尚品格。
三、面向人群不同
7、亦稱「社會體育」、「群眾體育」。是為了娛樂身心,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和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在社會上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的總稱。包括職工體育、農民體育、社區體育、老年人體育、婦女體育、傷殘人體育等。
8、主要形式有鍛煉小組、運動隊、輔導站、體育之家、體育活動中心、體育俱樂部、棋社,以及個人自由體育鍛煉等。
9、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應遵循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和業余、自願、小型、多樣、文明等原則。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是發揮體育的社會功能,提高民族素質和完成體育任務的重要途徑。
四、醫療體育:
10、指運用體育手段治療某些疾病與創傷,恢復和改善機體功能的一種醫療方法。一般不受時間、地點、設備條件的限制。
11、通常採用醫療體操、慢跑、散步、自行車、氣功、太極拳和特製的運動器械(如拉力器、自動跑台等),以及日光浴、空氣浴、水浴等為治療手段。宜因人而異、持之以恆、循序漸進,並配合葯物或手術治療和心理疏導。
(2)游戲與體育發展擴展閱讀:
體育的本質;
1、體育活動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身體教育活動和社會文化活動。體育的本質特點,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發展身體,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社會發展服務。
2、體育運動是培養孩子們的能力與習慣。運動既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從行為模式的角度看,某些運動能力還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3、比如會游泳,在遇到突發事件落水時就是一種救命的能力;會騎自行車,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能鍛煉身體,也是一種很好的交通手段;由運動練就的機敏靈活的反應、巧妙的雙手和強健有力的臂膀,到了工作崗位上就有可能轉化為許多勞動或工作的基礎性能力。
3. 幼兒運動游戲對幼兒發展有哪些好處
一、體育游戲的趣味性,有助於促進幼兒正常發育和機能協調發展
「人的健康在於運動」,相信這句話你一定不陌生。同樣,幼兒的健康更是如此。幼兒身體的各機能發展還不完全,根據其身心發展特點,幼兒需要得到不斷的體能訓練及提升,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長。因此,運動對他們來說尤其重要。
體育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體育活動不是機械的訓練,而是將基本動作技能的鍛煉融入趣味性較強的游戲之中。幼兒在游戲中完成走、跑、跳、攀爬、平衡等基本動作。例如,小班幼兒玩「舉手舉腳跳高」游戲就是讓游戲者跳過利用人體各部位組成的高度不同的人為障礙,來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並對幼兒進行勇往直前、努力克服困難的教育。中班幼兒玩「小馬運糧」游戲,讓幼兒穿上「馬蹄」,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更容易進入游戲的情境,在穿越不同障礙的同時,鍛煉了幼兒走、跑、鑽、平衡等綜合技能。
對於幼兒來說,游戲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基本動作教育。因而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對於激發幼兒的體育活動興趣、促進幼兒以體能為主的各方面發展具有獨特的作用。
二、體育游戲的多樣性,有助於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優良的品格
體育游戲是幼兒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它包括仿照性游戲、有主題情節的游戲、比賽性游戲、躲閃性游戲、球類游戲、民間體育游戲等。
由於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它對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在玩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語言、思維、情感等方面的能力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游戲的多樣性及趣味性,能激起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例如,輪胎的游戲,雖然是廢舊的輪胎,但經過刷新改造後,是很好的游戲材料,並且有很多玩法。首先,可以讓小班幼兒從滾輪胎開始,對成人來說「滾輪胎」是件容易且無趣的事;但對於幼兒來說,可是頂頂好玩的玩具。「滾」輪胎這項運動,無疑是能發展幼兒機體的協調性(動作協調、手眼協調等);同時,輪胎這個玩具,對幼兒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還有很多玩法,中班幼兒可以比賽滾輪胎;走輪胎;大班幼兒用竹棒、繩讓輪胎「動」起來等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幼兒自由自在地「玩」,體驗游戲的樂趣,柳布林斯卡婭曾指出,「游戲是使幼兒產生巨大愉快的源泉」。
藉助玩具器材的游戲、只要幾個夥伴一起就能玩起來的徒手游戲、能自製簡單玩具(場景)進行的游戲??豐富的游戲形式,給幼兒帶來了愉悅的心情,良好的心境給幼兒帶來活潑、開朗的性格,更有助於幼兒優良品格的形成。
三、體育游戲的集體性,有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與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的許多游戲是真實社會生活的縮影,通過虛擬情境,將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的形象,用新的動作方式去重演別人的活動,也是幼兒認識周圍世界、了解社會交往的手段。
幼兒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交往是幼兒個性發展和社會化發展的基礎,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有目的的通過多種方法,利用游戲規則和玩法誘導幼兒的交往能力和參與行為。比如,大班幼兒玩「毛毛蟲游戲」,要求4 - 8個幼兒一組,一個接一個蹲著向前進,教師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幼兒以競賽的形式進行游戲,這能促進幼兒間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前進過程中,同組的幼兒只有步伐統一,才能有效率的完成任務。這需要幼兒間相互溝通,達成一致意見,才能齊心協力到達終點。游戲「接力障礙」,這是體育游戲中比較常見的一項活動,具有很強的競賽性;同時,也是一項增強幼兒集體意識的活動。將幼兒分成二組,四小隊,在游戲的過程中,增加了與同伴間溝通、互動的機會,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能以發展。藉助體育游戲這個平台,大大提高了幼兒間交流的機會,有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與社會交往能力。
四、體育游戲的自主性,有助於激發幼兒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的『主導』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參與活動並促進幼兒發展的教育過程;而發展又是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育過程,並通過各種積極主動的自主行為進行活動的果」。從《綱要》中我們不難看出,幼兒主體性教育已是幼兒教育的必然要求。
然而,許多教師卻偏重於把具有目標性的、對幼兒具有一定發展意義的活動,才稱之為游戲。幼兒自發、自主發起的游戲,卻常常被稱之為「違規」活動。殊不知,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自發的一些游戲行為,正是他們自主性的體現。「游戲活動」是由幼兒自發、自主、自選的,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帶給幼兒快樂,滿足幼兒需要的活動,是一種可以讓幼兒自由自主地進行創造、並使其創造得到最大程度發展的活動,能有效激發幼兒創新意識。
體育游戲對幼兒來說,更屬於一種輕松的游戲,可能因為是戶外的原因,幼兒對「戶外」有著一種特殊的嚮往與激情,每次只要老師一說「接下來是戶外活動」,幼兒們總是特別興奮;這因為如此,有時老師會把「不準到外面去玩」當成懲罰「不乖」的孩子的手段。在這且不議,這種做法的對錯。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幼兒喜歡戶外活動,喜歡體育游戲!基於這樣的因素,在體育游戲中幼兒充分展現著自主能動性,積極地投入到游戲中。同時,這樣的條件,給幼兒提供了創造游戲、探索游戲的機會,也能讓幼兒充分發揮想像力,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游戲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時,也是幼兒自主學習的途徑。
學前期是人的基礎運動能力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游戲活動與幼兒的運動能力的發展之間存在這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關系。喜歡游戲的孩子往往是喜歡運動、富有探索精神、健康活潑、快樂的孩子。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不僅需要營養,也需要運動,更需要游戲。體育游戲是保障幼兒身體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兒認識自我、探索、體驗和認識外部環境的重要方式。
4. 簡述體育游戲的發展歷程。請將各階段的特點和代表性事件寫出
簡述體育游戲的發展歷程請教個階段的的特點代表都寫出體育游戲,有很多在古代有蹴鞠現在的籃球。
5. 體育 運動 游戲的聯系
體育 運動 和游戲都具有娛樂和教育的功能,能夠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體育和運動寓於游戲中,通過游戲又能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體育的本質是文化活動,運動更集中指身體的鍛煉,偏向競技性,游戲【偏重娛樂性。
6. 體育游戲對學生的發展有什麼好處
一、游戲與教學有概念上的「統一性」 體育教學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課程教學。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包括促進身體一般發展的活動性游戲和各運動專項密切相關的專門游戲,它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競賽性和娛樂性強,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 二、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具有目標體繫上的「統一性」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認識與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體系,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體系包括: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領域,這五個領域是以學生的身體鍛煉實踐為主要物征,在身體鍛煉實踐中體現身體、心理、社會的三維健康觀,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中,促進身體、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全面發展。 體育游戲是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基礎上,發展學生智力並使其獲得娛樂。有的游戲重在提高某些素質,掌握某些技能;有的重在發展體力和智力;有的是為了提高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有的側重調節情緒和休閑娛樂。 三、興趣是二者的結合點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意無意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這種興趣,會給學習帶來很大幫助。興趣在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可以有效地提高他們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這種學習、練習的積極性正是我們體育教學所需要的。有了這種積極性,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才能夠真正「活」起來,學生才能夠真正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而體育游戲正可以為學生提供這種學習、練習的興趣。正是這種興趣,才使我們體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迎刃而解。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體育游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7. 體育游戲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體育游戲是一種讓玩家可以參與專業的體育運動項目的電視游戲或電腦游戲。
多數受歡迎的體育運動會收錄成為游戲,包括足球,籃球,網球,高爾夫球,美式橄欖球,拳擊,賽車等,大部分體育類游戲以運動員的形式參與游戲。
體育與游戲之間的關系:
體育社會學分析認為,游戲是競技體育發展的低級階段。許多競技項目最初不過是人們在業余時間的簡單玩耍,經過加工整理,產生了簡單的規則和裁判方法,變成了局部地區的民間游戲。
其中有些游戲再經過社會組織認定,確定明文規則,規范場地器材與組織形式,就逐漸轉化為正式體育項目。
從玩耍、游戲再發展到競技體育,這一過程展現了如下規律:自發性、休息性、娛樂性逐漸減少;對體力要求逐步提高,而且要求有事前准備的技術、戰術訓練,因此更加依賴於有組織的教育和社會化過程;規則性、組織性、職責分工明確加強,管理趨向嚴格;參與動機復雜化,利益動機多元化。可以說競技體育是游戲的典型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