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戲自製體育器械
A. 怎樣自製幼兒體育器材
上網找 再發揮你的想像力
B. 自製體育器材怎麼做
一、動物布飛碟
製作材料:各色零碎布料、海綿或高彈棉、紐扣兩粒、針線
製作方法:
1、把布料裁剪成各種小動物狀,根據自己的喜歡設計小兔、小猴、小貓等,將布邊縫合,留一邊作口,塞入海綿,然後縫合好成布袋。
2、另外做兩個耳朵,在耳朵處開上兩個紐扣洞,在「動物布飛碟」背後縫上紐扣,把兩只耳朵扣上。
玩法:
1、動物飛碟。可以進行拋接,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2、雜技員。將「動物飛碟」頂在頭上、手上、肩膀上等身體一些部位,做小小雜技員,發展幼兒的平衡動作。
3、方向盤。在游戲中做小汽車,進行開車游戲。
4、扣紐扣。在區角活動中,把「動物飛碟」耳朵摘下來,然後扣上去,可以練習扣紐扣,發展幼兒手指小肌肉群和手眼協調能力。
二、小跨欄
製作材料:酸奶瓶兩只,舊報紙若干、細繩子若干。
製作方法:
1、將幾張報紙緊緊捲成紙棒。
2、分別用細繩將紙棒一頭與酸奶瓶固定,同時另外一頭同樣。
玩法:
1、小跨欄。幼兒可以把跨欄豎直放在地面,利用松緊帶的一定距離,作為障礙物,幼兒可以雙腳跳過、或跨過去,增強幼兒的跑跳興趣。
2、小扁擔。幼兒可以把紙棒放在肩膀上,象挑小扁擔一樣,培養幼兒走、跑的能力。
三. 袋鼠袋
製作材料:蛇皮袋(包裝袋)一隻、扁皮筋、剪貼畫(可以是喜羊羊、大蘋果、蝴蝶結等)
製作方法:
1. 將自己喜歡的剪貼畫貼到蛇皮袋(包裝袋)上。
2. 在蛇皮袋(包裝袋)兩邊裝上兩根扁皮筋,調節長度至幼兒適宜(可以讓幼兒試一試),然後再把背後交叉固定,以防皮筋從肩膀上滑下來。
玩法:
袋鼠袋。幼兒可以把自己裝進袋鼠袋裡,戴好肩上的皮筋,雙腳離開地面跳起來,還可以讓幼兒進行比賽,鍛煉幼兒動作協調能力。
C. 幼兒園自製戶外體育器械
1.易拉罐做的梅花樁 六個一組用膠帶纏在一起 幼兒可以在上面走 練習平衡能力。 2.布飛盤 3.可樂桶從中間剪開,留上半部分,握住口 ,可以玩沙包、小球拋接游戲。 4.奶粉桶兩個一對中間開一個小洞 裝入pvc管,可以當舉重器材,也可以好幾組放在地上,當跨欄。
D. 怎樣自製體育玩具
一些自製體育玩具的做法:
一、易拉罐玩具:
1、梅花樁——用鐵絲或寬膠帶把幾個易拉罐固定在一起,間隔放置,幼兒即可在上面行走,練習平衡動作
2、響罐——在易拉罐內裝入豆子等顆粒狀物把口子封住,搖動即會發出響聲。
二、飲料瓶玩具:
1、套圈——在果奶瓶外用紙片貼畫各種小動物進行裝飾,用鐵絲做成圓形套圈,幼兒可用圈去套小動物。
2、保齡球——收集藍貓咕嚕嚕果奶瓶,進行清洗後按一定位置放置,幼兒流時用一小球滾擊。
三、布制玩具:
1、葫蘆娃——用彩色布內裝海綿縫製成葫蘆形狀,幼兒可利用其進行投擲、拋接等練習。
2、漢堡王——用舊布剪兩層半徑約7厘米左右的圓形,中間裝少許海綿類填充物,將兩層布縫合。幼兒相互拋接玩,還可頂在頭上作平衡練習
3、多變綵帶——用一米多長的細長條布一頭繫上小木棒製成綵帶,幼兒可旋轉、飛舞、拋轉著玩。
4、布袋娃娃——用布袋縫制而成,袋上進行一定的裝飾,底部縫合,幼兒站袋內,用手拉住袋口跳,練習協調能力。
5、彈力球——用布包住彈力球,後系一根皮筋,可自由控制彈性。
6、飛鏢——用木夾子夾布製成飛鏢,供幼兒投擲。
四、繩類玩具:
毽子——用塑料包裝帶撕成細絲,一端以長繩固定,內在一重物做重心製作而成,幼兒游戲時可一手拉繩子用腳進行踢玩
五、紙盒玩具:
大鞋與小鞋——用皮鞋盒,在中間挖孔,幼兒游戲時把小腳伸進孔內行走。
四、其他:
1、拍毽子:硬紙板裁剪出乒乓球拍形狀,用廢舊廣告紙裝飾,最後用透明膠布把球拍四周粘好。為增加球怕硬度,多用幾層硬紙板。再用廢舊方便袋剪成條做成毽子。這個游戲就可以玩拍毽子又可以直接踢毽子。
2、襪球:用女式絲襪裝上碎布,壓緊後打上結,再塞碎布再打結,一個普通的絲襪可以打上三個節,幼兒玩起來安全又有趣!也可給襪球拴上繩子,孩子們就可以當毽子踢了
3、高爾夫球:報紙捲成結識的棍,易拉罐瓶身中間淘一個洞,把棍塞進洞內,用透明膠布裹緊,再用報紙做個報紙球,幼兒就可以模仿高爾夫球玩游戲啦!
E. 幼兒園自製戶外活動器械有哪些
可自己製造些創造性的
向易拉罐,讓幼兒用腳內側去踢。
幼兒園手工製作:易拉罐體育器械2
跳跳人
製作材料:松緊帶、易拉罐、豆子、繩子等。
玩法說明:
1、把跳跳人懸掛在高處(根據幼兒的能力確定懸掛高度),讓幼兒跳起來拍打或拽拉,松緊帶的彈性會使跳跳人上下跳動,並發出響聲。
2、可讓幼兒一手拿住松緊帶,用腳的內側或外側連續踢罐身。
適用班級:小中大班
F. 幼兒園自製體育器械保齡球怎麼玩
一、 自製體育器械的原則
充分利用隨處可見的自然資源和廢舊材料製作成體育器械,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促進幼兒身體動作協調發展。在運用廢舊材料製作體育器械時,要把握以下原則:
1.安全、衛生、耐用原則。
器械在活動過程中都與幼兒身體進行直接接觸,選用製作材料時一定要考慮其安全性。其次要牢固耐用,不能使用幾次就破損,而是可以經常使用,並保持一段時間,否則浪費材料和教師的製作時間。比如在用報紙做「紙球」時,可以在紙球外面用彩色不幹膠紙,粘一層,既美觀又耐用,幼兒可以利用這樣的紙球進行投擲、拋接的鍛煉。
2.適宜性原則。
每個年齡階段的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各不相同,對體育器械的需求不同。教師要把握好幼兒的年齡特點,從而有選擇性地製作出適宜的體育器械。還要細心觀察幼兒的過程,善於發現問題,不斷地對器械進行改進,使其更完善、更符合幼兒的活動要求。例如小班幼兒喜歡模仿性的體育活動,教師可以用紙箱粘貼上光碟做成火車車廂,形象逼真,小班幼兒玩起來就特別起勁;中班的幼兒身體動作發展相對靈活多了,教師可以利用竹竿或者廢舊PVC管做成跨欄讓他們跨跳或者鑽爬;大班的孩子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教師可以利用硬質的易拉罐做成高蹺,讓他們嘗試踩高蹺走甚至跑。
3.充分利用材料原則。
4.一物多玩原則。
二、自製體育器械的有效運用
1.科學設置區域,合理投放器械,培養幼兒興趣。
2.探索創新,挖掘戶外體育器械的多種玩法。
3.靈活運用,開發器械組合功能。
4.家園合作,提高幼兒戶外活動效率。
「
G. 幼兒園如何有效自製體育器械
新《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幼兒園戶外大型體育器械如滑滑梯、攀登架等形式固定、玩法單一,中小型體育活動材料也都是以球、繩、圈為主,這些都不能滿足幼兒體育活動多樣化的需求,而自製體育器械因有節約、實用、有趣、靈活等多種功能,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
一、自製體育器械的材料特點
1.要考慮材料的多樣性。單一地讓幼兒玩某一種體育器械,一般不會讓幼兒有持久的興趣。為此我們應挖掘器械的多種玩法,將多種器械合理搭配,多種材料靈活組合、變通,讓熟悉的材料充分發揮其應有的魅力,滿足幼兒不斷發展的需要,讓幼兒樂在其中。
2.要考慮到材料是幼兒感興趣的。要激發幼兒對運動材料的興趣,使幼兒既喜歡玩,又樂於探索。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些運動材料的運動功能比較顯性,容易限制幼兒的思維。
3.要考慮材料安全、衛生、耐用。器械在活動過程中是與幼兒直接接觸的,所以材料選擇一定要遵循安全、衛生、耐用的原則。
二、自製體育器械的材料投入
1.自製體育器械材料的來源
(1)材料的收集。設立一個「廢舊材料搜集區」,放置塑料類(塑料瓶、塑料袋、塑料片等)、紙張類(紙杯、紙盤、紙袋、廣告紙、彩色紙等)、自然物類(樹皮、草根、石頭、動物殼等)、其它類(碎布頭、零毛線等)四個紙箱,請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這樣,不僅培養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同時也較好地體現了家園合作的精神。
(2)材料的篩選。首先要檢查材料的安全性。如將一些有稜角的材料進行加工使其光滑(竹竿、木頭、瓶罐等),或將一些破爛的瓶罐剔除;其次要檢查材料的可利用性。剔除一些已經沒有使用價值的材料,如一些過於破舊的廢紙盒等;最後還要檢查材料的衛生性。將可清洗物品統一進行清潔,然後利用太陽光或紫外線進行消毒,或將有的不能保證其衛生的材料剔除掉,以確保材料的無毒無害。
(3)材料的分類整理。收集的材料五花八門,教師可針對不同材料的使用價值進行統一分類整理。如零毛線、小葯瓶、廣告紙等則可整理到美工區內;石頭、豆子則可放置在瓶類作為樂器整理到音樂區內;紐扣、塑料袋則可整理到科學區內等等。最後將一些可用在體育活動中的廢舊材料集中在一起又進行分類放置,如瓶罐類、紙張類、繩類、棍類、布類等等,一目瞭然,便於製作。
2.自製體育器械的開發
在幼兒園提倡「變廢為寶」的號召下,我園就自製了大批量的體育玩具。如:廢舊布料做的沙包、易拉罐做的高蹺和拉力器、碎布和舊絲襪做的流星球、飲料瓶做的「火箭炮」等等。對於自製體育器械,我有以下體會。
(1)從幼兒興趣出發進行製作。教師要通過對幼兒平日的活動進行細心觀察,善於去發現幼兒喜歡些什麼、需要些什麼,從而有選擇性地去製作出幼兒感興趣的器械。如:根據幼兒園小朋友對小動物袋鼠跳的樣子感興趣,製作出了玩具「布袋娃娃」;由幼兒對藍貓咕嚕嚕果奶的喜愛,用其空瓶製作了「保齡球」。
(2)充分利用材料。可以製作成形式多變、各種各樣的活動器械。例如說可以將同一種材料製作成多種類型的器械開展活動:一個飲料易拉罐可以做成高蹺、梅花樁、滾滾車、保齡球、響罐……。同樣,同種類型的器械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製作,如「投擲物」:可以用報紙揉成團做成、用布縫制而成、用沙和布(沙包)來製作、用夾子製作等等,可謂是豐富多彩。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不同的材料以新穎的面目出現這能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不斷變化著的器械能使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積極性更高、興趣更大。
(3)製作器械時要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幼兒有年齡的差異和能力的差異,教師要針對不同幼兒之間的不同差異為幼兒准備適合他們的器械。如針對小班小朋友年齡小,身體肌肉發展不完善,各方面能力都較弱的特點,從安全因素出發,本著使用簡易的目的,用布與海綿製作成形象生動的「葫蘆娃」,提供給小班幼兒,幫助他們練習拋接等動作,以達到培養和發展他們手肌肉能力的目的。大班的小朋友較之小班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好的發展,則可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要求,進一步的發展和鍛煉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可為大班幼兒提供自製器械「布袋娃娃」,讓幼兒鑽在縫制裝飾過的布袋裡進行跳躍練習,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控制平衡的能力以及身體的協調性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自製體育器械的運用
教師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時一定要明確「物盡其用,一物多玩」的指導思想,不拘泥於器械的常規玩法,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動腦、大膽思考出用一種器械創造出多種不同的玩法。那麼應如何有效地運用自製體育器械,真正達到發展幼兒的目的呢?
(1)在晨間體育活動時,根據不同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器械的區間投放。針對活動場地、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活動的興趣以及幼兒的基本動作等進行體育玩具的區間投放,做到活動量大的和活動量小的玩具相結合,上肢和下肢的體育玩具相結合等,以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為主。如晨間體育活動中,小班小朋友喜歡玩報紙製作的大紙球,我們就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投放;中、大班的幼兒動作發展較好,我們在提供玩具時,就提供有挑戰性、幼兒感興趣、體現幼兒兩兩合作的體育玩具,如:跨越紙盒製作的障礙等,並供幼兒自主摸索其多樣的玩法。
(2)在集體體育活動時,重點進行自製體育玩具的一物多玩。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我們重點讓幼兒自主探索玩具的多種玩法,讓一種材料發展幼兒的多種動作,幼兒在集體的體育活動中進行多種方法的練習,讓幼兒在玩中掌握知識,提高技能。
(3)將自製體育玩具編排成各種器械操進行展示。如用廢舊布條做成的「彈力拉力器」操、用掛歷紙做成的「雙截棍」操、用舊長絲襪與舊布條做成的「流星球」操、在酸奶瓶中放置黃豆做成的「響瓶」操、還有筷子操、竹竿操等等,讓我們的課間操更為豐富多彩。
總之,自製體育器械活動的開展大大地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幼兒的參與和體驗,身心和動作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發展。今後,我們還將把自製體育器械的活動延伸到家庭,讓幼兒在與父母共同游戲的過程中,增進親子情感。
H. 幼兒中班自製教體育器械玩具怎麼做
1、豐富的體育器械是開展體育活動的必備條件,它既可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又對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起著積極的作用。幼兒園為幼兒提供的體育器械很多,如呼啦圈、同心鞋、皮球、跳繩、高蹺、平衡木、拱形門…還有淘氣堡、滑滑梯、攀沿牆等大型玩具,教師們也知道要變著各種游戲方法讓孩子們玩,孩子們也喜歡玩,但如果讓他們每天面對,興趣也會逐日漸弱。因此,有能力的幼兒園可以自製一些體育器械。
2、教師要通過對幼兒平日的活動進行細心觀察,善於去發現幼兒喜歡些什麼、需要些什麼,從而有選擇性的去製作出幼兒感興趣的器械。還要善於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不斷地對器械進行改進,使其更為完善、更能符合幼兒的活動要求,更加具有鍛煉的功效。如:根據幼兒園小朋友對小動物袋鼠跳的樣子感興趣,製作出了玩具「布袋娃娃」;由幼兒對藍貓咕嚕嚕果奶的喜愛,用其空瓶製作了「保齡球」;由家中最最常見的皮鞋盒挖出兩個孔製作成「大鞋與小鞋」等等器械。
I. 幼兒園大班戶外活動怎麼製作體育器械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製玩具和教具」。 而《綱要》又告訴我們:「幼兒教育資源無處不在,以多種途徑、多種方式開發與利用豐富的資源,才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在我們農村幼兒園,廢舊材料隨處可見,它們就是很好的教育資源,但是如何能有效地利用這些廢舊材料進行加工製作,讓它成為幼兒教育教學中的代用品,發揮其優勢作用呢?另一方面,幼兒園花在各種玩教具上的費用是越來越多,但現成的教玩具玩法單一,小孩子玩了幾次後就沒有了新鮮感,扔在了一邊,由此昂貴的玩教具體現不出應有的價值。現在的幼兒園大都提倡低成本高質量的教育環境,廢舊材料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培養了幼兒從小保護環境的意識,而且在實踐創新、身體素質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最後還為幼兒園節省了開支,讓有限的財力投入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上去。但是,如何去收集廢舊材料,如何利用這些廢舊材料,如何使廢舊材料廢而不舊,這就迫使我們農村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進行不斷反思,到實踐中去尋求答案。我現在的這個班是小班,但我園接手這個課題已有三年的時間,在這三年中,我學到了很多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1)教師應努力大膽嘗試新的方法來使用廢舊材料。 (2)更有效的發揮廢舊材料在區域游戲中新的利用價值。 近幾年我們一直研究廢舊材料的開發與利用。如何開發和利用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創設豐富的物質材料,促進每個幼兒在自由、寬松的游戲環境中獲得富有個性化的發展,迫使我們農村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進行不斷反思,到實踐中尋求答案。我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利用廢舊材料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初步嘗試和探索。 一、轉變觀念,,激發教師開發利用農村資源的積極性。 由於教師受求穩怕亂的思想影響,大部分時間要求孩子靜坐在椅子上,不許大聲講話、不許離開座位。因此對身旁的自然資源視而不見,缺乏發現和發揮該的積極性。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組織教師深學習《綱要》精神,轉變教師觀念。 利用家長會,宣傳幼兒教育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同時改變教研活動的形式,幼兒本身就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的環境有一定的了解,為了進一步的讓幼兒了解,並要求教玩具等活動材料從農村自然環境中選擇製作,讓家長意識廢舊材料的重要性改變活動材料少的現狀,只靠伸手要錢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靠開發利用大自然賦予的,變廢為寶。 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師的教科研水平。 在課題實施剛實施時,教師對如何進行課題研究還不是很清楚。老師們都積極的在網上搜集材料、利用機會到好的幼兒園參觀學習等等。教師們在參觀中仔細觀察、認真記錄,再進行分析、反思,使我們教師從活動中積累經驗,從反思中探索並調整教育方法和手段。 此外,我們把課題的實施與日常教育有機結合,除了根據季節變化和當地資源進行系列活動(如:撿樹葉、樹葉添畫等)外,園內組織教師開展與課題內容有關的教學活動,如:《會唱歌的瓶娃娃》、《五彩的石子路》、《信封娃娃》等教學活動,不僅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游戲材料,而且幼兒和家長對身邊資源也有了很大的認識。 三、因地制宜, 創設促進幼兒主動學習的物質環境。 農村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活動天地大,動植物繁多,這些都是農村幼兒園的,只要我們一定的自然常識,發揮聰明的才智,就一定能創造出豐富有益的活動材料。 (1)廢舊材料的分類 幼兒園游戲材料泛指,在幼兒游戲活動中,所有一切可以被用於游戲的材料。依據游戲材料的構成,我們可以把游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