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體育游戲放風箏
① 幼兒園放風箏主題名稱
小班組開展了「師幼同學知風箏」小活動,讓幼兒學習與風箏相關的故事、詩歌,讓幼兒認識不同的風箏,簡單了解風箏的文化,豐富幼兒的知識儲備。
中班組開展了「師幼合作繪風箏」小活動,小朋友們拿起手中的筆和老師們一起勾勒出熱愛祖國、熱愛山河、花草的圖畫並動手製作簡易風箏,提高動手能力。
陽春三月,正值放風箏的大好時節,為豐富幼兒在校生活,讓幼兒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感受春天的喜悅,體驗實踐活動的快樂。
② 怎樣放風箏
風箏的放飛,可根據風箏的種類、形狀、風力的強弱等,採取不同的措施使風箏飛得高飛得穩,飛得漂亮。
對於較小的風箏,起飛時可以自己拿著線,把它抖起來。當吃上風後,就邊抖邊放線,使風箏慢慢上升。而對較大的風箏,可由同伴拿著風箏,順風到下風處,放風箏者牽著線站在上風處,兩者相距十幾米。當一陣風吹來時,兩人一呼一應,拿風箏者將風箏上舉,並就勢推向空中,而放風箏者則拉著線迎風奔跑,使風箏獲得足夠升力而飛入空中。
跑的速度則取決於風箏上升的情況及風箏線拉力的大小。當風箏上升慢、線的拉力小時,應增加奔跑速度;而同箏上升快、線的拉力大時則要放慢速度,此外,在風箏上升的同時,要根據線的拉力大小適當放線。如線拉得緊,可以多放一點線;線拉得松,就停止放線。如果風箏在空中出現不平衡時,必須立即松線和停跑,使風箏自己調整過來再上升。另外,在風箏上升時放線的速度要適宜。在風箏上升時,放線太快,則風箏上不去;放線太慢,風箏也升不高,要以風箏能穩定上升的速度放線,達到風箏高飛之目的。
③ 風箏飛呀飛托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感知蝴蝶翅膀對稱的圖案,學慣用對印畫的方式表現對稱。
2、遷移已有經驗,能夠用各種線條、圖案來裝飾蝴蝶。
3、大膽製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1、PPT、人手一張蝴蝶形狀的黑紙。
2、紅、黃、綠顏料,棉簽,抹布。
④ 民間體育游戲有哪些及玩法
一、民間體育游戲:鬥百草、放風箏、騎竹馬、盪鞦韆、捉迷藏、鬥蟋蟀,還是跳房、跳百索、拔河、賽龍舟、摔跤、下土棋等等
二、游戲特點:
1、隨意性。從游戲的組織和取材角度來說,民間游戲具有一定的規則,但又具有隨意性。一些游戲可以就地取材,找一些木棍、石子、葉子,就可以開始游戲,如利用石子或果核,按不同的圖形玩「走子」游戲。
2、趣味性。民間游戲能夠代代流傳是因為具有極強的趣味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例如,跳皮筋可以邊說兒歌邊跳,玩法上可以從一根到兩根、三根。再如摔煙紙盒,其中好看的圖案、扇的動作和紙盒摔在地上發出的聲音都給幼兒帶來了樂趣。
三、個別玩法
1、腳尖腳跟腳尖踢
雙手叉腰,邊念邊跳。「腳尖」(右腳尖朝後點地),「腳跟」(右腳尖朝前點地),「腳尖踢」(將右腳尖朝左前方點地,接著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換左腳,依次反復進行。
2、滾鐵環
手持一根頂端有彎槽鐵棍,推一直徑一尺多的鐵環向前飛跑,發出「嘩唧嘩唧」的聲音,可以在場地寬闊的地方玩。比一比誰滾的時間最長誰就贏了。
3、地雷爆炸
游戲前先用猜拳決出一個為追逐者,其餘為逃跑者。逃跑者可以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個人就算勝利。逃跑者保護自己的辦法就是,快被捉住時,可以立即蹲下說「地雷」:追逐者就必須停止追他,另找目標追逐。
而「地雷」只能遠地不動地蹲著,等其他人來拍一下,並喊「爆炸」,才被解救,繼續做逃跑者。被捉住者為第二輪游戲的追逐者。
4、舞龍燈
利用稻草、竹筒或雪碧瓶制一個象徵性的「龍頭」,再制出「龍身」(稻草「龍身」用稻草紮成大約20厘米長的草扎若干個,中間穿上一根繩子,若給小班玩可不穿繩),用小竹竿或木棍插進「龍頭」、「龍身」,讓舉著舞,可以兩條「龍」嬉戲,樂在其中。
5、跑框
游戲的分為兩組,一組為守框者,一組為跑框者。守框者依圖站好位置,集中注意力守侯在自己的活動范圍內,阻攔跑框者闖入自己的管轄區內,跑框者必須乘其不備,靈活躲閃才能闖框,若被守框者觸及,則算輸。跑框者必須闖過所有的關才算勝利。
⑤ 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案 篇1
出示彩色飛標:你們見過這個嗎?它叫彩色飛標,可好玩了。教師玩飛標,引起幼兒學習興趣。教師示範做飛標:先把皺紙撕成一條條,再把它們整齊地疊在一起,最後用夾子夾住,一個彩色飛標做好了。
幼兒園托班游戲教案:彩色飛標活動內容: 彩色飛標活動目標:
1. 能把皺紙撕成長條狀,並在老師的幫助下做成飛標。
2. 學習把飛標投向空中。
3. 體驗做飛標、玩飛標的快樂。
活動准備:皺紙、木夾。
活動過程:
1. 出示彩色飛標:你們見過這個嗎?它叫彩色飛標,可好玩了。
2. 教師玩飛標,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3. 教師示範做飛標:先把皺紙撕成一條條,再把它們整齊地疊在一起,最後用夾子夾住,一個彩色飛標做好了。
4.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幫助幼兒夾飛標。
5. 戶外玩飛標,指導幼兒用力把飛標拋向空中。
提示與建議:
可當戶外活動玩具,教師拋飛標,幼兒撿飛標。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手腳著地,膝蓋懸空向前爬,鍛煉手腳動作的協調性。
2、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3、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准備:
拱橋4個(貼有獎牌),大沙包,海綿墊子四組。
游戲玩法:
1、把幼兒分成四組,聽到哨聲後,每組2名幼兒開始前進。
2、幼兒鑽過拱橋,雙手雙腳著地,膝蓋懸空向前爬行,爬過草地。
3、到達終點兩人搬著大米返回起點後,從拱橋上摘下獎牌。
游戲規則:
1、聽到哨聲後按順序出發,不推擠,不搶排頭。
2、鑽過拱橋,爬過地墊時雙手雙腳著地,膝蓋懸空向前爬行。
3、返回時兩名幼兒合作抬著大沙包,摘下勝利的獎牌貼在胸前。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托兒感知綠色。
2.願意開口學說話。
活動准備:
綠塑料片
活動過程:
1. 引起興趣:
寶寶們,媽媽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
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呀?(小波)
小波身上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呀?(紅顏色)
小波,小波,我也來了。
小波把誰也叫來了?
(出示拉拉)拉拉也來了。
我們和拉拉打打招呼呀。(拉拉你好)
小波和拉拉都到我們教室來了,你們高興嗎?(高興)
那我們把小波和拉拉拍照片拍下來,帶給媽媽看看讓他也高興高興。
2. 引導托兒觀察:
寶寶,媽媽怎麼看見小波變成綠綠的,拉拉也變成綠綠的。
怎麼回事呀?
原來,媽媽手上有一隻綠蘋果照相機。
寶寶看看是不是綠蘋果照相機呀。
有了這只綠蘋果照相機拍出來的東西都是綠綠的。
你們看好,媽媽是怎麼用這只綠蘋果照相機的。
我把這只綠蘋果放在眼睛前面「喀嚓」一下,
你要一邊拍一邊說。這樣東西就變成綠綠的。
張老師的衣服是綠綠的。
寶寶,我們自己拿好照相機來拍一拍。一邊拍一邊說。
「喀嚓」小波是綠綠的。
「喀嚓」××是綠綠的。
3. 小結
寶寶,你們照片都拍好了嗎?
你們拍了那麼多綠綠的照片呀。本領真大。
我們把照相機放到籃子里。
媽媽這里還有紅蘋果照相機,我們明天在來拍照片。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們了解聖誕老人、聖誕樹的由來,感受聖誕節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聖誕節。
2、了解聖誕節的吉祥物,知道聖誕節是外國人的節日,與中國的節日「春節」進行對比,感受中西節日的不同
3、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豐富幼兒對聖誕節的認識。
2、聖誕老人一個,聖誕帽若干,聖誕禮物、聖誕樹一棵(上面掛滿各種禮物)
三、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有一個特別的客人要來我們大四班做客,猜猜看他是誰?
幼(七嘴八舌的):小兔子、小青蛙、奧特曼、聖誕老人~
師(出示聖誕老人):誰來了?
幼(興奮的大聲喊)聖誕老人。
師:聖誕老人來干什麼呢?
幼:送禮物。
(聖誕老人的出現激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幼兒高興的跳起來,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向聖誕老人打招呼,活動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師:聖誕老爺爺為什麼要給小朋友送禮物呢?
幼:因為聖誕節要到了。
師;聖誕節快到了,你在哪發現了聖誕節?
2、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對聖誕節的經驗,說說為什麼喜歡聖誕節。
3、聖誕節的由來
師:你們知道聖誕節是怎麼來的嗎?聖誕老爺爺又是怎麼來的呢
4、播放媒體課件,了解聖誕樹和聖誕老爺爺的傳說。
師:聖誕節你有收過禮物嗎?都有些什麼禮物呢?收到禮物你們開心嗎?
師:今天我也要讓小朋友扮演聖誕老爺爺,把你們准備的禮物送給你的好夥伴好嗎?送禮物的時候要和你的好朋友說一句「聖誕快樂」
4、邊放音樂,讓幼兒扮演「聖誕老人」發放禮品,在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活動
小網路:聖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馬來西亞、新加坡。 古羅馬教會在君士坦丁時代(公元313年),就逐漸習慣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主的誕生。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量,認識數字5,知道它的實際意義。
2、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大小的差異進行5以內數的排序。
3、要求幼兒能聽清老師的指示語,並能按指示語活動。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准備:
實物卡片1—5,貼絨大數卡1—5,4,5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數字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1、教師出示4隻小兔圖片,讓幼兒點數並說出其總數。提問:如果在添上一隻小兔是幾只小兔?
2、老師再出示一隻小兔,引導幼兒完整的說出:4隻小兔在添上一隻是5隻小兔,4添上1是5。
3、老師在出示4隻小猴,讓幼兒點數並說出總數,又來了一隻小猴,現在是幾只小猴?
師:黑板上的小猴和小兔的數量都可以用什麼數字來表示?(引導幼兒說出都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數字5還可以表示什麼?(要求幼兒和別人說的不一樣並進行大膽的想像)。
老師小結:數字5可以表示一切數量為5的物體。
4、認識數字5。
師:那你們知道數字寶寶5長的像什麼樣子嗎?
師:5像秤鉤,我們一起來用手指寫一寫數字5。(帶領幼兒按筆順進行書空練習)。
二、感知5以內的數量,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大小的差異進行5以內數的排序。
1、黑板上出示實物卡片:
師:黑板上有什麼?它們各有幾只?集體點數驗證5以內數量的實物卡。請一個小朋友按動物數量多少給它們排隊,想一想,誰排在最前面。
2、出示1—5的數卡。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你們都認得這些數字嗎?他們像什麼?那個數字表示的數量最多?
師:誰能幫助這些數字卡片排排對,看看你會把誰排在最前面,你用的是什麼方法來給它們排隊的?
三、幼兒操作活動。
1、為實物匹配數卡,知道數字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師:請小朋友給小動物找數字朋友,小動物有幾個就送幾的數字朋友,一邊送一邊說:幾只XX,送數字幾給你做朋友。
2、活動評價。
幼兒園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感受和表現音樂的美感,培養幼兒的審美觀念。
2、初步認識鋼琴鍵盤。
3、通過創意肢體造型,培養幼兒創造潛能。
教學准備:
1、響筒、紙、筆、娃娃、鍵盤墊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玩泡泡游戲。
(反思:以游戲的引入,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把幼兒帶入音樂的世界。老師在與幼兒一起玩游戲時可以更加自由、輕松。)
二、節奏游戲。
1、老師敲鼓,幼兒用手拍出節奏。
老師:請小朋友聽鼓聲,用手拍出節奏。
2、模仿老師拍肢體節奏。
老師:我們玩猴子學樣的游戲,請小朋友模仿老師拍出身體節奏。
(反思:老師在以上的活動就是為了下一個目標做鋪墊的。幼兒對老師所拍的節奏和動作大部分是可以掌握的。但當幼兒遇到較困難的節奏時,老師只是一帶而過,沒有繼續深入。在老師出拍時,老師應考慮到幼兒的接受能力,可以從易到難開始。當幼兒拍錯時,老師可以重復3——5次,動作要誇張些,拍子放慢些。)
三、請幼兒聽歌曲中有幾顆大蛀牙。
老師:小朋友你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牙齒的?
老師:有個小丑特別喜歡吃糖,又不愛刷牙,結果長了大蛀牙。請你們聽一聽,他長了幾顆大蛀牙。
四、幼兒邊聽音樂邊用手指表示每句蛀牙的次數。
(反思:在這個環節中,引起許多聽課老師的爭議,認為老師的節奏拍錯了。在課前,我聽過多次的音樂,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想法,覺得樂曲中的牛鈴聲小,速度快,幼兒較難聽出來。老師有太多的不放心,也低估了幼兒的能力。)
五、幼兒邊聽音樂邊用敲出每句蛀牙的次數。
(反思:在活動中我側重於讓幼兒感受音樂里的蛀牙次數,忽略了幼兒心理對興趣需求,興趣點的激發不是很高。出現了幼兒不想再次聽音樂的現象。當出現這些情況時,老師應該邀請幼兒一起動起來,多准備游戲,激發幼兒的興趣。)
六、認識鍵盤。
老師出示第一張小丑,引導幼兒:你們看這個小丑有幾顆大蛀牙?(兩顆)
老師:你們覺得小丑的蛀牙象哪種樂器。
老師介紹鍵盤:這個是鋼琴鍵盤,有黑有白。白的叫白鍵,黑的叫黑鍵。
老師:你能在鍵盤上找出兩個黑鍵嗎?(幼兒輪流觸摸黑鍵)
老師出示第二張小丑,引導幼兒:你們看這個小丑有幾顆大蛀牙?(三顆)
老師:你能在鍵盤上找出三個黑鍵嗎?(幼兒輪流觸摸黑鍵)
(反思:幼兒游戲興趣非常濃郁,因為在鋼琴鍵上玩游戲化的情節對幼兒的吸引非常大。不足之處:游戲時,始終是老師與幼兒玩,沒有音樂的加入,略顯呆板。我們每做的一件事情,最後都要回歸音樂。)
七、蛀牙造型。
老師:有一顆大蛀牙,變一個造型。
幼兒:原來你沒刷牙,模仿一個造型。
老師:有兩顆大蛀牙,變兩個造型。
幼兒:原來你沒刷牙,模仿兩個造型。
老師:有三顆大蛀牙,變三個造型。
幼兒:原來你沒刷牙,模仿三個造型。
(反思:幼兒能夠模仿出老師的動作,但幼兒更願意自己去創造。)
八、牙防所游戲。
(反思:幼兒很喜歡玩這個游戲,老師在組織中沒有注意到游戲的氛圍,結束也顯得有點倉促。)
課後思考:1、自己應該更充分相信班中孩子的能力、潛力。在某些環節中使教育更加放手與開放,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暗示。
2、應提高自己捕捉幼兒在討論中想法與信息的能力。
3、老師在活動中還應具有自由自主、靈活變通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感受和表現音樂的美感,培養幼兒的審美觀念。
2、初步認識鋼琴鍵盤。
3、通過創意肢體造型,培養幼兒創造潛能。
教學准備: 1、響筒、紙、筆、娃娃、鍵盤墊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玩泡泡游戲。
(反思:以游戲的引入,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把幼兒帶入音樂的世界。老師在與幼兒一起玩游戲時可以更加自由、輕松。)
二、節奏游戲。
1、老師敲鼓,幼兒用手拍出節奏。
老師:請小朋友聽鼓聲,用手拍出節奏。
2、模仿老師拍肢體節奏。
老師:我們玩猴子學樣的游戲,請小朋友模仿老師拍出身體節奏。
(反思:老師在以上的活動就是為了下一個目標做鋪墊的。幼兒對老師所拍的節奏和動作大部分是可以掌握的。但當幼兒遇到較困難的節奏時,老師只是一帶而過,沒有繼續深入。在老師出拍時,老師應考慮到幼兒的接受能力,可以從易到難開始。當幼兒拍錯時,老師可以重復3——5次,動作要誇張些,拍子放慢些。)
三、請幼兒聽歌曲中有幾顆大蛀牙。
老師:小朋友你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牙齒的?
老師:有個小丑特別喜歡吃糖,又不愛刷牙,結果長了大蛀牙。請你們聽一聽,他長了幾顆大蛀牙。
四、幼兒邊聽音樂邊用手指表示每句蛀牙的次數。
(反思:在這個環節中,引起許多聽課老師的爭議,認為老師的節奏拍錯了。在課前,我聽過多次的音樂,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想法,覺得樂曲中的牛鈴聲小,速度快,幼兒較難聽出來。老師有太多的不放心,也低估了幼兒的能力。)
五、幼兒邊聽音樂邊用敲出每句蛀牙的次數。
(反思:在活動中我側重於讓幼兒感受音樂里的蛀牙次數,忽略了幼兒心理對興趣需求,興趣點的激發不是很高。出現了幼兒不想再次聽音樂的現象。當出現這些情況時,老師應該邀請幼兒一起動起來,多准備游戲,激發幼兒的興趣。)
六、認識鍵盤。
老師出示第一張小丑,引導幼兒:你們看這個小丑有幾顆大蛀牙?(兩顆)
老師:你們覺得小丑的蛀牙象哪種樂器。
老師介紹鍵盤:這個是鋼琴鍵盤,有黑有白。白的叫白鍵,黑的叫黑鍵。
老師:你能在鍵盤上找出兩個黑鍵嗎?(幼兒輪流觸摸黑鍵)
老師出示第二張小丑,引導幼兒:你們看這個小丑有幾顆大蛀牙?(三顆)
老師:你能在鍵盤上找出三個黑鍵嗎?(幼兒輪流觸摸黑鍵)
(反思:幼兒游戲興趣非常濃郁,因為在鋼琴鍵上玩游戲化的情節對幼兒的吸引非常大。不足之處:游戲時,始終是老師與幼兒玩,沒有音樂的加入,略顯呆板。我們每做的一件事情,最後都要回歸音樂。)
七、蛀牙造型。
老師:有一顆大蛀牙,變一個造型。
幼兒:原來你沒刷牙,模仿一個造型。
老師:有兩顆大蛀牙,變兩個造型。
幼兒:原來你沒刷牙,模仿兩個造型。
老師:有三顆大蛀牙,變三個造型。
幼兒:原來你沒刷牙,模仿三個造型。
(反思:幼兒能夠模仿出老師的動作,但幼兒更願意自己去創造。)
八、牙防所游戲。
幼兒園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童年原本就是個多夢的季節,孩子就是那情感的王子,他們對學習,對生活,對理想,對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都充滿了太多太多夢幻般美好的期待。從最初的觀看別人放風箏到自己動手製作簡單的紙風箏,再逐步加深難度製作塑料袋風箏,簡單的風箏製作已經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因此,此次活動在幼兒已有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材料,為孩子們提供了與以往不同的實踐體驗機會。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美麗的風箏,了解風箏的簡單構造。
2、學習為圖形糊上直線形或弧線形骨架,選擇各色彩紙自主裝飾風箏面,製成風箏。
3、體驗放飛風箏的樂趣,獲得成功的自豪感。
活動准備:
廢舊材料: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舊報紙若干
直線形或弧行形骨架若干(可使用包裝帶或者竹篾)
各色彩紙、飄帶、線若干
輔助工具:剪刀、漿糊、牙簽、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欣賞美麗的風箏,了解風箏製作材料的多樣性。
今天,老師請大家一起參觀風箏展,你們開心嗎?
提出要求:仔細觀察,會發現。把風箏的秘密找出來!
你看到的是些什麼風箏呀?他們是用什麼做的?
二、談話,共同探索了解風箏的簡單構造,激發幼兒製作風箏的願望。
1、風箏後面有個硬硬的是什麼呀?(介紹骨架、風箏面)
2、我們放風箏是手裡牽著的是什麼呀?(介紹線和飄帶)
3、你們想不想也來做個有骨架的風箏呀?
三、幼兒嘗試
1、出示三角形風箏面和骨架,引導幼兒理解虛線的作用,提問:怎樣才能讓風箏面和骨架牢牢得糊在一起呢?(一幼兒嘗試為三角形風箏麵糊上骨架。)
2、出示圓形風箏面,引導幼兒理解實線的作用,提問:圓形的風箏面該選擇什麼樣的骨架呢?
3、幼兒介紹為三角形風箏麵糊骨架的經驗。
糊好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幫它打扮了,你想做什麼風箏就可以把它打扮成什麼樣。
四、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1、引導幼兒探索利用已有小工具為風箏穿線的方法。
2、提醒幼兒最後別忘了幫風箏裝上線和飄帶。
五、幼兒互相講評作品。
1、同伴之間相互介紹,交流製作經驗。
2、把自己的風箏展示給客人老師看,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到小山坡上去放風箏,比比誰的風箏飛得高!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學習看圖譜用打擊樂器為樂器伴奏。
2、認識木魚,同時探索快速演奏鈴鼓的方法。
3、自己演奏的同時,注意傾聽同伴的演奏,努力使自己演奏的節奏和音量與同伴保持一致。
【活動准備】
1、幼兒熟悉樂曲《小紅帽》,能較為熟悉地隨樂曲有節奏地說語音總譜。
2、動作圖譜一張;樂器:響板、碰鈴、鈴鼓若干;樂器聲音卡四張;
3、幼兒分三組,座位為馬蹄形,樂器先放在幼兒椅子底下。
【教學重點】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學習看教師指揮演奏打擊樂器。
【教學難點】藉助語言總譜,為樂曲匹配合適的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小紅帽圖片導入
師:小朋友都聽過小紅帽的故事,小紅帽在去外婆家上了大灰狼的當,好不容易才被獵人救回來。今天小紅帽又要去外婆家了,這次在森林裡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二、根據故事,出示節奏譜,學習節奏型。
1、完整的聽音樂想像故事情節。
播放歌曲《小紅帽》幼兒完整的欣賞音樂後,想像故事是什麼樣的。
2、教師分段播放音樂,講述故事,並出示節奏譜。
播放第一節音樂後,提問幼兒故事會是什麼樣的?教師說出快樂的走走、跑跑。引出節奏型。幼兒學習打出節奏。
播放第二段音樂後,提問幼兒故事會是什麼樣的?教師說出遇到大灰狼了,很緊張。引出節奏型 ,幼兒學習。
播放第三段音樂後,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尾,大灰狼掉進陷阱里了,小紅帽得救了。引出節奏型,幼兒學習。
3、聽音樂、看節奏譜,完整拍打節奏。
師:請小朋友們聽音樂,看節奏把小紅帽在森林裡發生的事情用小手拍出來吧!
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身體的其他什麼地方呢?現在我聽音樂,看節奏,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現音樂吧!
三、初步學習看圖譜和指揮,打擊樂曲。
1、引導幼兒討論如何為樂曲配製樂器。
幼兒分別討論三小節用什麼樂器,可以說幾種配器方案。
2、教師選擇一種配器方案,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分組做好,看指揮分樂器打擊來練習。
3、師:小紅帽一個人在森林裡走走跑跑,我們可以用聲音比較輕的樂器來伴奏,小紅帽見到外婆,高興地笑起來,我們可以選擇聲音比較響亮的樂器來伴奏。
4、教師哼唱,幼兒嘗試打擊。
5、聽音樂,看指揮,一起合奏。
6、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四、情景講述,一起歡唱。
師:小紅帽把大灰狼送進了陷阱,她很高興。我們小朋友把她的故事打了出來,你們高興嗎?
五、活動結束——帶領幼兒離開場地。
活動分析 本活動從幼兒的實際出發,抓住幼兒愛玩游戲的興趣特點,設計了此次活動——小紅帽。情節性、游戲性貫穿游戲的始終。
⑥ 放風箏是小孩和大人,都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用手牽著線繩拉著風箏迎風跑就可以
【分析】 由於風的作用,使得風箏的上下兩個面都受到氣體的壓力,這兩個力的合力就是氣體對風箏的作用力,這兩個力的方向都垂直於風箏,合力的方向就是空氣對風箏作用力的方向。 高空放飛的風箏都是傾斜的,這時風箏兩面都受到大氣的壓力,由於風的作用,氣體對風箏迎風面的壓強大,對風箏背風面的壓強小。由於受力面積相同,所以氣體對迎風面的壓力要比背風面的壓力大,氣體對風箏的作用力就是這兩個壓力的合力;氣體對風箏的作用力的方向是垂直風箏面斜向上的。 【點評】 本題是一道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受力現象的分析題,很多考生有點難以入手,對於這類題目,可以聯系生活實際來作答。例如本題,風箏往往是迎風放飛的,這樣再分析迎風面和背風面壓強的大小關系,便可以得出結果。
⑦ 小班放風箏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的:
1、讓幼兒了解風箏的種類及結構。
2、培養幼兒放風箏的興趣,增強幼兒的活動能力。
活動准備:
各種類型的風箏各一個。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猜謎語:風箏。引出活動主題。
2、教師啟發提問:
①小朋友放過風箏沒有?你的風箏是什麼樣的?
②除了自己的風箏外,你見過的風箏有哪些?(老鷹、燕子、蜻蜒、金魚、五星等)
⑧ (2013婁底一模)放風箏是大家喜歡玩的一種戶外體育活動--手上牽著線拉著風箏迎風向前跑,就可以將風箏
⑨ 放風箏是春天時大人、小孩都愛玩的一項有趣的體育活動,手上牽著線拉著風箏迎風向前跑,就可以將風箏放飛
解:風箏受到重力G、風力F風和拉力F三個力的作用,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平衡條件知:F風x=Fcos53°=5×0.6;N=3;NF風y=Fsin53°+G=5×0.8;N+4;N=8;NF風=F風x2+F風y2=32+82;N=8.54;Ntanθ=F風yF風x=83θ=arctan83.答:風箏所受的風力大小為8.54;N,與水平方向夾角=arctan83.
⑩ 放風箏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放風箏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放風箏是一項非常有益健康的體育活動。放風箏能使您忘掉工作的煩惱,舒暢壓抑的心情,讓工作上的壓力在歡笑中舒解。下面我為您收集整理了放風箏的技巧及注意的事項,希望對您有幫助!
放風箏的技巧
一.放風箏前要先知道風的方向和速度強弱,如果附近有旗幟或吹煙,看它飄浮的方向就能知道。否則拾起 枯草或一些小紙片向空中去,也可以測出風的正確方向。
二.在風力適足的時候,放風箏可以不必請人幫忙,自己拿風箏的提線,逆風向前邊跑邊看還要注意風箏飛升的狀況,直到感覺風勁夠,風箏向上爬升時,可停下來,慢慢放線。當風力不繼時,快速向後收線,給予人工的加風,如感覺風箏線有拉力時,就要把握時機放線,若風箏有下降的趨勢,有時尚須迅速收回一部份風箏線,直到風箏能在天空挺住不墜。
三.放風箏時最好有助手幫忙,將風箏線拉長約十公尺,面向逆風,雙手姆指和食指輕扶著風箏後面的骨架,(比較容易脫離)拿正不動(,施放者待陣風一來,將風箏輕拉脫離助手之手(不必叫助手放手),邊跑邊放線,直到風箏升起至相當高度時,前後輕抖,使風箏穩定。有很多施放者通常都會叫助手放手,助手還將風箏持著不放或向上擲出,有時施放者也不顧前後問題向前奔跑,這些都是錯誤的施放方法。
四.若一次放數個風箏時,必須考慮風箏與提線的連結方式。
五.如果風箏飛翔穩定時,可把風箏系在樹干或物體上,任其飄浮,而在風向及風力不穩定的情況下,則必須隨手操縱,當風力突然轉強,風箏搖擺而傾斜度過大時,將有翻轉栽落的危險,這時有兩種控制方法: 一是迅速放線。二是迅速往風箏方向,向前奔跑數步,均可緩和其勢,有時風力停頓,風箏向下墜落,將風箏輕抖數下或迅速向後奔跑,如果後退無路,則可用迅速收線的方法處理。
六.如遇兩只風箏線糾結在一起時,施放者不要驚慌,立刻與糾纏者靠近,互相交換調整,使線松開即可。
放風箏的注意事項
一、在放風箏的地點選擇上要選擇寬敞的非交通道路,注意周圍地面情況,路面要平整,沒有溝溝坎坎,事先觀察好運動范圍內的建築物情況,因為在放風箏的過程中人總是在倒行,所以要特別注意防止摔傷。
二、注意觀察周圍是否有電線,防止因風箏與電線接觸發生觸電事件,要盡量保持風箏的乾爽,如果掛在電線上不要貿然去取,防止觸電和摔傷。
三、由於風箏運動的特性,需要長時間仰頭,同一個姿勢要保持較長時間,因此提醒老年人和脊椎動脈供血不足的運動者在參與此項運動時盡量避免突然轉頭,以防腦血管的突然收縮,同時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調節參與運動的時間長短。
四、對於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運動者盡量避免在喧鬧的活動場地長時間進行放風箏運動。
五、要根據天氣變化作好對皮膚和身體各器官的保護。放風箏過程中要注意風向與太陽的關系,要防止太陽光的反射對眼睛造成的傷害,在天氣比較暖和時要注意防曬,避免日光性皮炎以及過度紫外線可能造成的皮膚癌以及烈日下的脫水等。在天氣不太溫和的時候,老年人和末梢神經不好的人尤其要注意氣候變化和運動量的適當,因為長時間的站立會導致手腳的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