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蘿卜蹲大班教案
❶ 蘿卜蹲游戲教案
游戲目標:
蘿卜蹲游戲別名蘿卜蹲串詞,此游戲培養孩子的聽覺注意力,提高聽覺廣度,讓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孩子在短時間內改善容易走神的毛病。
規則:
3個人玩蘿卜蹲可是非常累的,因為不大一會兒就會被叫到,蹲來蹲去很快就大汗淋漓了,所以多找些人一起玩吧!
5-10人的蘿卜蹲也很有挑戰性,3個家庭湊一塊剛好,可以換著玩蔬菜蹲或水果蹲,不再玩單調的蘿卜蹲。
每人都代表一種水果,為了省事,貼一個大寫的水果貼在衣服前襟就可以了,然後依照蘿卜蹲的規則來進行。
例如第一個蹲的人貼了蘋果貼,他要一邊蹲一邊喊道「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荔枝蹲!」被叫到的人要立刻接下去。
因為人數增加,要記清楚並留意到每個人的動作和聲音會越來越難,但孩子可能會失敗了幾次也還是想繼續玩,因為不服氣!
體會:
孩子希望和小夥伴一決高下,能看到爸爸媽媽出局,這對於他來說還可增強自信心。所以,在空閑時間可以常與孩子玩這個游戲,既安全又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身體靈活性。
爸爸媽媽可以將許多事物都運用在這個游戲上,蔬菜蹲和水果蹲不再稀奇之,還可以嘗試文具蹲、傢具蹲、炊具蹲……這樣無形中增長了讓孩子對各種事物歸類的能力,還能保持游戲的新鮮度。
❷ 幼兒園大班的抱蘿卜蹲跑體育教案怎麼寫
游戲名稱:蘿卜蹲。 目的: 培養幼兒傾聽、可以訓練注意力的敏捷性。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玩法: 將孩子分成人數相等的三組,一組代表紅蘿卜,一組代表白蘿卜,一組代表黃蘿卜。老師喊口令:「紅蘿卜蹲,黃蘿卜蹲,白蘿卜不蹲。」喊哪一組蹲,哪一組要快速蹲下。喊另一組,前一組的孩子要快速站起。未按口令動作的孩子算失敗。(也可以由孩子來發令)
❸ 中班《蘿卜蹲》教案
中班《蘿卜蹲》教案
中班《蘿卜蹲》教案,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蘿卜蹲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游戲形式,我們做好教案可以有效提高孩子們的體質,下面是中班《蘿卜蹲》教案。
中班《蘿卜蹲》教案1
班體育游戲《蘿卜蹲》
活動目的:
按口令做相應動作
活動材料:
各種水果頭飾
具體玩法:
1、 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水果頭飾,扮演各種水果,教師念兒歌:「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玩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梨子蹲。」幼兒按口令做相應動作。
2、游戲中間穿插跑動、停止等口令,調整幼兒活動量。
游戲規則:在游戲中幼兒必須要按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
附兒歌:
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玩香蕉蹲。
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梨子蹲。
設計意圖
幼兒喜歡水果,通過音樂引導幼兒進入游戲情境,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與同伴一起游戲的興趣。
2、按口令做相應的動作。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各種水果的頭飾(香蕉、蘋果、橘子等)《水果水果真好吃》音樂光碟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播放音樂《水果水果真好吃》,創設情境,幼兒隨音樂邊唱邊表演歌曲。
2、今天我們一起做一個有關水果的游戲,看看誰做得最好,反應最快。
二、介紹游戲玩法並和配班老師進行詳細的示範
1、游戲玩法
教師念兒歌:「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橘子蹲。」按口令做相應的、動作。
2、教師示範
三位老師分別做蘋果、香蕉和橘子,按口令做相應的示範動作。
3、幼兒游戲
請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水果頭飾,扮演各種水果,進行水果蹲的游戲。
4、分組游戲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和小朋友或家長繼續玩水果蹲的游戲。
活動反思
《水果蹲》是一個孩子們非常喜歡且又容易的游戲,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游戲的慾望,我利用水果圖片,就是每個小朋友一個水果圖片來激發幼兒的興趣。這個游戲是讓幼兒按口令做相應的動作,第一次我讓幼兒分成四組進行嘗試,每組同一種水果,這樣我想讓幼兒按口令依次輪蹲。同時使幼兒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還會訓練了幼兒的反應能力。
中班《蘿卜蹲》教案2
幼兒園中班《蘿卜蹲》教案(一)
一、活動目的
考驗孩子們的反應能力,活躍現場氣氛。
二、活動時間
15分鍾。
三、需要人數
18人(分三輪,每輪6人)。
四、供選顏色
紅、橙、黃、綠、青、藍、紫、黑、白。
五、具體操作
(1)6位參賽者每人選擇一種顏色,代表一種蘿卜顏色;
(2)主持人指定一人開始,被指定的人說:「xx蹲,xx蹲,xx蹲完,xx蹲。」(例:紅蘿卜蹲,紅蘿卜蹲,紅蘿卜蹲完黃蘿卜蹲);
(3)被叫到的那個顏色的蘿卜,蹲下重復指令,以此循環;
(4)最後留在場上的選手勝出;
六、游戲規則
(1)被叫到的沒蹲或叫錯的被淘汰;
(2)說自己的、也被淘汰;
(3)重復說一種顏色的蘿卜不能超過2次;
(4)節奏由慢變快,邊說邊做蹲的動作;
七、游戲獎勵
(1)參與獎:(可給可不給,老師決定)。
(2)勝出獎:每組的獲勝者,共三份(獎品應與參與獎區分)。
幼兒園中班《蘿卜蹲》教案(二)
一、活動背景
處於幼兒園的孩子們,身心比較容易疲憊,上課前難進入狀態。
二、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讓同學們放鬆一下自己,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效率。
三、活動名稱
《蘿卜蹲》游戲。
四、活動目標
需要七個同學上台參加游戲,同時吸引大家注意力,帶動大家的激情,讓大家頭腦清醒,振奮精神。
五、活動開展
游戲規則是從班裡選取七個人分別代表白、黃、綠、藍、紫、黑、紅蘿卜,任選一人先開始,說「xx蹲,xx蹲,xx蹲完,xx蹲(另一人代表的蘿卜名)」被叫到的人繼續說,若未說出或者反應稍慢的則被淘汰。為了讓台下同學看得明白特意把各種蘿卜名字寫到黑板上,又把寫有蘿卜名字的字條分發給參加游戲的同學讓他們熟悉一下所有參加游戲的同學所代表的蘿卜名字。
游戲結束後由最後剩下的贏家選取一個被淘汰的人接受懲罰。懲罰內容為大冒險和真心話。具體大冒險和懲罰的內容由贏家決定。
六、時間預算
十分鍾。
七、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注意把握時間,如果快到時間了還剩下好幾個同學且有難分上下之勢則由主持人宣布剩下的幾個都是大贏家,注意活躍氣氛,帶動全體同學們的激情。注意游戲的難度,如果游戲簡單就適當增加難度把參加者手中的紙條收走,如果太難就減少難度,給與其適當的.提示。
八、活動的總結
這個游戲的考驗了大家的反應能力和接受能力,在游戲中可能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在意想不到的事情面前你要迅速的反應以及處理問題,這也是我們將來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雖然是小游戲,但是訓練了我們的大腦,這樣更加有利於將來的工作的發展要求。
中班《蘿卜蹲》教案3
中班體育教案活動《種蘿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雙腳左右行進跳,蹬地有力,落地較輕。
2、願意參加體育活動,體驗運動的快樂。
3、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小兔子頭飾每人一個、兔媽媽頭飾一個、海綿墊每人一塊、塑料管若干、呼啦圈每組四個、蘿卜道具每人一個、礦泉水瓶若干、紙球若干、熱身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看這是誰(兔子)今天老師來扮演兔媽媽,你們來扮兔寶寶好不好(好)。
師:兔寶寶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活動活動身體吧。
(二)設計情境進行雙腳左右跳的練習,體驗運動的快樂
1、設置情景,游戲鋪路,引導幼兒自己進行場地布置。
師:(出示蘿卜)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蘿卜)媽媽想請你們幫忙種蘿卜,可是去蘿卜地的路不好走,我們要穿過沼澤地,媽媽這有一些工具(地墊)請你們想一想怎樣用這些工具,幫助我們通過沼澤地呢?
(啟發幼兒說,找兩個孩子擺一下)好,現在我們一起動手擺一下(幼兒動手擺,師指手)師:去蘿卜地除了要穿過沼澤地,還有一條小河擋住了我們,我們怎麼樣才能通過小河?(搭橋)我們一起把小橋建在小河上吧。
2、小兔練本領——進行雙腳左右行進跳動作。
師:現在通過沼澤地和小河的路鋪好了,你們試一試看有什麼好的方法又快又省力的通過沼澤地和小河?
(1)幼兒自由練習雙腳左右行進跳,師巡迴指導,並請個別幼兒展示。
(2)師講解動作要領。
(3)幼兒分組練習,師巡迴指導。
3、勤勞的小白兔——鞏固跳的動作。
師:兔寶寶們,你們剛才跳的真棒,來,快到媽媽身邊來。(將幼兒帶到場地外,席地而坐,路已經鋪好了,你們的本領也練得很好,現在寶寶要跟媽媽一起去蘿卜地拔蘿卜了,要記住你們通過沼澤地和小河時要並攏跳,一定要注意安全,記住了嗎?出發!
(1)「種蘿卜」。
師:我們要跳過小河和小橋,把我們的種子放到地里,然後在直線跑回來下一位兔寶寶接上。(隨時提醒幼兒要雙腳跳)
小結:師:兔寶寶們,你們跳的很好,幫助媽媽種好了蘿卜,你們真棒,現在我們需要給蘿卜種子澆水它才會發芽長大,現在我們一起給蘿卜澆水好嗎?
(2)「給蘿卜澆水」。
師:寶寶給蘿卜澆上水,你們真棒,蘿卜一天一天的長大了,到了收獲的時侯了,現在我們出發去拔蘿卜吧。
(3)「拔蘿卜」。
小結:兔寶寶今天媽媽真開心,寶寶們幫助媽媽種蘿卜,給蘿卜澆水還和媽媽一起收獲了蘿卜,你們真是懂事的好孩子。
(三)播放輕松音樂,和孩子一起做放鬆游戲「高興的小兔子」,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活動經過設計的改變後,幼兒們的積極性也跟著提高了,在活動中可以看到有些幼兒由於平時缺少鍛煉,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弱,在以後的活動中要多加強個別鍛煉。
❹ 幼兒園認識長方形教案
一、幼兒發展目標
1、認識長方形,正確說出圖形的名稱,初步了解長方形的特徵。
2、區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異同點。
二、教師指導要點
(一)興趣導入(教師和學生用卡:形狀卡片)
游戲:"哪個圖形寶寶不見了?"
1、教師在黑板上逐一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指導語:現在呢,我們要玩"那個圖形寶寶不見了"的游戲,玩游戲的.時候陳老師要請寶貝趴在桌上(學生常規好,可讓閉上眼睛)
教師取走一張圓形卡片,請幼兒說一說"哪個圖形寶寶不見了"。
2、游戲反復進行,可集體或個別。
(二)新知學習(小掛圖、正方形,長方形卡片)
名稱:學習長方形
玩法:
1、幼兒初步認識長方形。(小掛圖)
出示畫有長方形實物的掛圖,讓幼兒命名。教師問:"這是什麼?""它是什麼形狀?"。
2、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異同。(正方形,長方形卡片)
教師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將正方形與長方形重疊放置,直觀地讓幼兒感知並說出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異同點。
3、教師小結:"正方形和長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正方形的四條邊是一樣長的,長方形四條邊不一樣長,面對面的兩條是一樣長。"
(三)操作鞏固(P13、學生用卡:形狀卡片)
1、名稱:圈一圈(P13)
玩法:找出是長方形的物品,並圈出來。
2、名稱:分一分(學生用卡:形狀卡片)
玩法:將不同顏色的卡片按照形狀(長方形和正方形)分為兩類。
(四)游戲體驗(形狀卡片掛飾)
名稱:"蘿卜蹲"游戲
指導語:現在呢,我們一起玩《蘿卜蹲》的游戲啦,請寶貝們出來
教師給每個幼兒發各種圖形掛飾。
指導語:寶貝們看到自己的圖形寶寶了嗎?這就是代表你自己啦。我們一起念兒歌《蘿卜蹲》:蘿卜蹲,蘿卜蹲,陳老師先說蘿卜蹲完,掛正方形的小朋友蹲;這時候掛正方形小朋友蹲下,再請那個掛正方形的小朋友邊蹲邊念"掛正方形的小朋友蹲,掛正方形的小朋友蹲完**蹲",做錯了,要表演"動物叫"節目哦。
交換圖形掛飾,游戲若干次。
(五)練習提升(P14、P15)
1、名稱:送圖形寶寶回家
玩法:用連線的方法分別將正方形和長方形寶寶送回家。
2、名稱:塗一塗,數一數
玩法:找出每一個物體中的長方形塗色,並數一數正方形和長方形各有幾個。
3、名稱:找一找、說一說
玩法:在教室中尋找與長方形相似的物體
知識延伸
請寶貝們回家找找,或者在路上找個與長方形相似的物體,下節課來跟老師同學們分享下,看下哪個寶貝找的最多哦
❺ 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案 篇1
目標:
1、鍛煉幼兒多個器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2、培養幼兒有愛護環境、保持環境整潔好習慣的意識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准備: 塑料膠袋人手一個、垃圾(由大小厚薄不同的報紙分散四周替代)、積木若干個、教師鈴鼓一個
過程:
1、活動身體:幼兒隨音樂節奏跟著老師做自由舞
2、商議活動進程:今天,老師帶你們來到了幼兒園的新操場上,看到了很漂亮的圖畫在地上,是不是?那小朋友,你們說,要是這里有很多垃圾在這里,還漂亮嗎?所以呢?今天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來做個能乾的好孩子,幫我們的幼兒園把垃圾清理干凈
(幼兒自由商議,教師了解幼兒的想法)
3、實踐操作:幼兒在場地上四散練習撿「垃圾」
4、集中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成果進行評價:誰撿的多?
5、游戲:能乾的我
(把積木分成若干組,幼兒分組進行,聽音樂指揮,音樂響,幼兒開始撿垃圾,音樂停,幼兒停止撿)
6師生共同講評:比一比,哪個小組撿得多?
7、教師小結:哇!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好能幹哦,都把垃圾撿得很乾凈,累不累啊?那小朋友,你們說,在街上掃地的叔叔阿姨他們辛不辛苦啊?他們每天都把我們的環境都搞的很乾凈很漂亮,是不是?所以啊,我們也要象他們學習,要好好愛護環境,保持清潔,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做一個健康的好寶寶,好不好?
8、隨音樂回教室。
教學反思:
每一個「我」不僅是一個獨特的「我」,而且是一個不斷成長發展的我,對幼兒來說,發現自己的變化,知道自己的成長,可以幫助他們增加自信心,更好地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人」。升入中班的幼兒,幼兒有了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同時也開始對事物的緣由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並試圖自己來處理和解決問題,獨立性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們很關心自己的同伴們如何看待自己,老師、家長如何評價自己,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有了初步的意識,羞恥心和榮譽感也逐漸增強。因此我們設計「我長大了」的主題活動,我們從多元的角度,讓幼兒回顧自己的成長變化,體會「成長」是一件神奇和令人興奮的事。
小網路:能幹,指有能力會做事。
幼兒園教案 篇2
幼兒園大班兒歌教學:
小蚱蜢
小蚱蜢,
學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彈,
腳一蹺,
「哪個有我跳得高!」
草一搖,
摔一跤,
頭上跌個大青包。
面對傳統兒歌,我們有時會有思維定勢,那就是學懂、學會是首要任務,其次是創編,教學設計都圍繞於此。學懂,即能理解意思,感受主題情感;學會,即能比較熟練地朗誦;創編和仿編,則發展創造性語言能力。但有些兒歌短小且看似簡單,主題不特別明顯,情感不突出,創編沒空間,有點不知從何入手。因此,當我選擇《小蚱蜢》這首兒歌時,嘗試這樣開展教學。
審題與選材,以作者的視角把握作品、提取要素。《小蚱蜢》這首兒歌語言精練,節奏琅琅上口,蘊涵著韻律美;透過兒歌能感受到一隻既調皮又有些驕傲的小蚱蜢的擬人化形象。這是我想挖掘的作品的兩大素材。
組材與環節預設,步步深入去達成目標。為了讓幼兒感受兒歌的節奏,我嘗試通過有節奏地朗誦,注入新鮮的不同方式——對歌、加後綴詞、加樂器等,有遞進地反復深入內容,感受節奏,找到朗誦的快樂。而通過看指偶、聽兒歌、嘗試表演、模仿小蚱蜢語氣神態「腿一彈腳一蹺,哪個有我跳得高」等,讓幼兒感受小螞蚱的形象——作者不是以批判為主,傳遞的還是那個有點調皮和驕傲,且由此吃了一點苦頭的小蚱蜢,讓孩子在快樂中體味。
這樣的兒歌教學,讓幼兒感受到兒歌可以來表演,兒歌可以有節奏地念,兒歌還能用不同的方法念。由此他們會感到學兒歌是件有趣的事,並將這種喜愛的情感延展到學習狀態中去,以這種喜愛的情感激活內心創想。
活動目標
1.體會兒歌的韻律,對好聽的兒歌產生興趣,願意學習有節奏地朗誦。
2.想像小蚱蜢驕傲時的語氣神態,創編動作大膽表演,感受自由表達的快樂。
活動准備
生活經驗:認識蚱蜢,了解其生活習性;底板和6幅圖;指偶;樂器圓舞板和雙響筒。
活動過程
1.熟悉蚱蜢。
(1)老師給大家請來一位朋友,看看是誰?和認識的朋友打招呼。
(2)小蚱蜢住在哪裡?有什麼本領?
(3)小蚱蜢住在草叢里,那你們認識這種草嗎?(狗尾草)
(4)小蚱蜢現在本領很大。可是在他開始學跳高時發生了一些事,想了解一下嗎?
2.觀察指偶表演。
(1)教師演示指偶,問:看出來發生什麼事了嗎?
(2)不知你們猜得對不對,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朗誦兒歌,小結。
(3)和你們想的一樣嗎?你聽到小蚱蜢怎麼會摔下來的?
3.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朗誦兒歌:仔細聽,小蚱蜢「一跳跳上狗尾草」,怎麼一下又摔下來了?
(2)出示圖片,教師用兒歌語言小結。
(3)重點理解: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後,它做了什麼動作?「腿一彈腳一蹺」是什麼樣子的,來學一學。
(4)小蚱蜢還說了句什麼話?一起學學這句話,用驕傲的樣子說這句話。
4.學習朗誦兒歌。
(1)你們都想來演演這只有些驕傲的小蚱蜢,就來試試吧。教師念兒歌,幼兒表演。
(2)幼兒學念兒歌。
(3)嘗試有節奏地念: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節奏來念《小蚱蜢》呢?
(4)幼兒加上表情、語氣朗誦。
5.嘗試變換方式朗誦。
(1)接觸對歌。
①師幼對歌:對歌可以你念一句我念一句,大家對著念。願意和我對歌嗎?
師:小蚱蜢,學跳高。
幼:一跳跳上狗尾草。
②師幼再次對歌:換一下行嗎?注意別忘了接上。
③幼兒分兩隊對歌,比比哪隊對得又快又好。
(2)加後綴詞對歌。
①(出示小標記圓點)小標記來這里干什麼呢?
②教師朗誦: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狗尾草
發現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你們都聽出來了,每一段都重復了最後三個字,你聽——
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狗尾草。
腿一彈,腳一蹺,「哪個有我跳得高!」跳得高。
草一搖,摔一跤,頭上跌個大青包。大青包。
③教師示範朗誦第二遍。
④幼兒嘗試念後綴,也來試試這種念法。
⑤討論:念「大青包」的節奏有點不一樣?怎麼不一樣?為什麼要慢下來?
⑥幼兒再次嘗試念後綴,節奏不同。
⑦分組對歌:幼兒分成A、B、C三組,加後綴詞對歌。
(3)加樂器對歌。
①(敲擊圓舞板)還有好玩的事,小耳朵豎起來聽。這是什麼聲音?誰發出的聲音?
②(出示圓舞板)學學它發出的聲音,跟著它的節奏學一學。
③請圓舞板跑進詩歌里打節奏,你會嗎?(出示3個圓舞板)
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圓舞板聲音X X X)
腿一彈,腳一蹺,「哪個有我跳得高!」(圓舞板聲音X X X)
草一搖,摔一跤,頭上跌個大青包。(圓舞板聲音X X X)
④幼兒拿出圓舞板。在小標記的地方配上節奏,一邊念兒歌一邊打節奏。
⑤完整加樂器對歌兩遍。
(4)延伸:加雙響筒節奏。
①(出示雙響筒)這是什麼?聽聽聲音。我的雙響筒可不可以也加入到兒歌里來呢?加在哪裡?
②這幾種方法我們還可以去試試,讓兒歌念起來更好聽更有趣。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美術欣賞《向日葵》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欣賞美好事物的情感。
2、培養幼兒審美能力和習慣,初步從自我審美的角度進行評價。
3、引導幼兒欣賞著名靜物畫向日葵的造型和色彩,並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
活動准備:
課件、向日葵的掛圖、小幅向日葵圖畫若干、關於梵高的其他資料等
活動過程:
1、簡單提問、直接進入活動主題
小朋友們,我們剛才看到的是什麼啊?向日葵生長在什麼地方?它為什麼叫向日葵呢?
2、重點不同的欣賞向日葵的其他作品
欣賞完真實的向日葵,那我們起來看看畫中的向日葵吧。
(1)這幅畫和我們平常畫的畫有什麼不同?主要讓幼兒知道油畫的一些簡單知識和作品的名稱《剪下的兩支向日葵》
(2)知道作品的名稱《剪下的四支向日葵》
(3)向日葵是在哪裡的?所以畫名就叫做《花瓶中的五支向日葵》
(4)我們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幾支向日葵啊?那給你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花瓶中的十二支向日葵》
3、欣賞《花瓶中的十四支向日葵》
(1)優美音樂、充分欣賞。讓幼兒在優美音樂的烘托在自由欣賞作品。
(2)逐步提問,深入欣賞
這些都是一個畫家畫的向日葵,他特別喜歡這種植物。我們今天重點欣賞這一幅作品。
提問:你感覺這幅畫怎麼樣啊?讓幼兒自由說出感想。
提問:畫面上有幾支向日葵?這些向日葵是在哪裡的?花瓶、桌布分別是什麼顏色的?(金黃色最能代表向日葵,同時也是畫家最鍾愛的顏色)每一支向日葵一樣嗎?哪裡不一樣?它們都有什麼樣子的?(畫家的線條有力,向日葵姿態優美)大的向日葵和小的向日葵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還有低著頭的向日葵?為什麼畫家不畫成一個樣子的呢?向日葵象徵了些什麼?畫家畫這幅向日葵要告訴我們什麼?
4、請幼兒欣賞小圖片,相互交流。「你喜歡這幅畫嗎?它哪裡畫的好?為什麼好?」
5、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用語言和肢體動作分別表示。「你看了這幅畫,心裡有什麼感受?」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6、介紹畫家的有關背景
背景:荷蘭人,但生活在法國。享年37歲。在34的時候去向日葵情有獨鍾,繪畫向日葵十餘多幅,畫家的所有作品都是在死後才被別人認可和接受的,直到現在都影響是世人。
家庭:出生牧師家庭、窮困;父親善良、樂於幫助窮人,有兄弟姐妹好幾個。
性格:善良、勤奮、喜歡幫助別人、孤僻。
提問:畫家梵高是一個怎樣的人? 你喜歡他嗎?喜歡他的哪些地方?
活動延伸
為幼兒准備了有關梵高的其他有關資料,以展覽的形式出現。讓幼兒更加生入的對畫家進行全面的了解。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新單詞:Apple;pear;banana。
2、注意發音的准確性和飽滿性,語調適合,能將單詞和實物聯系在一起。
3、能熱愛英語,喜歡用英語表達,有自信心說英語。
【活動准備】
1、一個蘋果,雪梨,一個香蕉。
2、三幅水果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入話題「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什麼水果呀?」引發幼兒興趣和討論後,教師適當停住「好的,但是我們今天先來學習幾個水果的新單詞,以後慢慢都學會,好嗎?」
2、教師出示蘋果,孩子會用中文喊出名稱。老師可直接點頭並且示範「apple」,教師要注意多次示範發音,尤其注意觀察每個孩子發音,但不可用直接糾正的方法,可多次示範正確的讀音,讓孩子自己意識到並且模仿。
3、同理示範香蕉和雪梨。
4、教授新單詞完畢後,利用游戲鞏固和檢驗成果。玩「蘿卜蹲」游戲。老師可先示範,請三位小朋友上台分別選取一個水果,然後將自己的水果念給台下的小朋友聽。游戲開始,教師說中文,念到的水果就要馬上蹲下。例如「apple蹲,apple蹲,apple蹲完pear蹲。」不能馬上反應的孩子就要被罰下場,盡量讓更多的小朋友參與游戲。
5、游戲完畢後,教師將三幅水果的圖片貼在教室的牆上,並且盡量使圖片隔離得有一定距離。然後老師念英文,孩子要根據聽到的英文去迅速觸摸牆上相應的照片,鍛煉孩子將單詞與實物聯系的能力。孩子熟悉後,可以請別的`小朋友念英文,教師與別的小朋友觸摸圖片。
6、學習完畢,教師可請小朋友品嘗水果。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數,認讀阿拉伯數字1~10。
2、學唱歌曲《十個手指頭》,知道團結力量大。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十個手指頭》,知道團結力量大。
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數字歌》、錄音磁帶歌曲《十個手指頭》。
2、大字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活動過程
一、說兒歌《數字歌》
1、幼兒看幼兒用書《數字歌》,學說兒歌《數字歌》,結合兒歌認識阿拉伯數字1~10。
2、口頭數數:從1數到10。
3、幼兒操作幼兒用書《數字歌》,描寫阿拉伯數字1~10。
4、教師出示大字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給幼兒介紹這些漢字,並與阿拉伯數字1~10對應起來認讀。
二、學唱歌曲《十個手指頭》
1、學唱歌曲《十個手指頭》。
2、討論。
(1)教師:在歌曲《十個手指頭》里說了什麼?十個手指頭為什麼什麼都能做?
(2)教師總結:十個手指頭齊心又合力,什麼都能做。
三、歌曲表演
10個幼兒一組,每個幼兒扮演一個手指頭,隨著歌曲的播放表演歌曲《十個手指頭》,當歌曲放到最後的時候,每組的10個幼兒都要手挽手,做團結力量大的樣子。
四、游戲:拔河比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有兩個目標:一是復習10以內的數,認讀阿拉伯數字1—10。二是學唱歌曲《十個手指頭》,知道團結力量大。本學期是幼兒讀學前大班,對於阿拉伯數字1—10,可以說人人都能會讀並且也理解他的數字意義。但就是寫的質量還差些。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特點和活動目標,本人在上課時,特別伸出一雙手,說:「今天老師有些頭暈,怎麼數來數去,也不知道自己有幾個手指頭,誰能做做好事,幫幫老師數數,行嗎?」這下教室里沸騰了,張三說:「左邊五個,右邊五個一共十個。」李四說:「我早就知道了,五加上五等於十。」我看條件成熟了,就來個順水推舟,經過小朋友這么一說,我的頭現在不暈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讓幼兒也伸出兩邊手從一數到十。目標—順利完成了。學習歌曲《十個手指頭》,主要是讓幼兒知道團結就是力量。第二環節讓幼兒欣賞歌曲《十個手指頭》,並根據歌詞內容提問,歌詞里說了什麼?十個手指頭為什麼什麼都能做?然後讓全體幼兒分組,每組十個進行歌表演,當歌曲放到最後時讓每組幼兒手挽手,做團結就是力量大的樣子。最後討論還有什麼事情是要團結起來才能做好的?不團結能做好事情嗎?隨後進行體育游戲「拔河」比賽,讓幼兒在游戲中進一步體會團結就是力量大。本活動中還存在不足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改進,爭取把教學活動完成得更好。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秋天的水果,知道水果有營養,對身體有好處。
2.通過故事,知道吃水果前要注意衛生。
材料提供:
1、玩具小猴、神秘袋一個(裡面放石榴、蘋果、香蕉、桃子、橘子各一個)2、課件、電腦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師:秋天到了,水果都成熟了,寶寶們愛吃水果嗎?你們都吃過哪些水果啊?
寶寶:石榴、蘋果、香蕉、桃子、橘子……2、教師小結:你們吃過這么多水果,水果香香甜甜真好吃啊!
二、摸水果游戲,知道水果有營養。
1、(出示小猴和神秘袋)師:百果園里有許多果樹,那裡的水果都成熟了,可多啦!小猴尼尼最愛吃水果了,這不,他采了些水果,都藏在袋子里了,我們來猜猜它都采了哪些好吃的水果呢?
(1)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並猜是什麼水果.
師:請你來摸一摸,這個水果是什麼形狀的?摸上去是軟軟的還是硬硬的?你猜猜是什麼水果?(拿出來看看)這個水果你吃過嗎?該怎麼吃?是什麼味道的?
(2)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摸,說出形狀、顏色讓其他人猜。
師:請你來偷偷看一看,這個是什麼水果?但不能直接說出來哦。我們讓其他寶寶來猜猜,你把看到的水果的形狀、顏色都告訴他們。(引導幼兒說說,讓其他寶寶猜。)猜出後的同時並說說各種水果的味道、吃法和營養價值。
(3)再請幼兒來摸摸猜猜2、教師小結:每一種水果都有不同的吃法,有的水果是剝皮吃的,有的是連皮吃的有的子也可以吃的。吃水果對我們身體有好處,它能夠幫助我們補充各種營養,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三、講述故事,了解吃水果要講衛生。
1、引出故事:小猴尼尼也和小朋友一樣很喜歡吃水果,可是今天不知道怎麼了,他去了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
2、教師邊放課件邊講故事《干凈的水果真好吃》。
(1)老師:小猴尼尼去了哪裡?怎麼會去醫院?
寶寶:生病了,去看病。
老師:它肚子疼,為什麼會肚子疼呢?
寶寶:感冒、吃壞了、不舒服了……(2)師:尼尼剛才告訴我說它剛才吃了水果就肚子疼起來了。可是吃水果怎麼會肚子疼呢?
(觀看小猴吃桃子手臟的圖片)你有沒有發現哪裡不對啊?看看它吃水果的手上有什麼?
寶寶:手還沒洗就吃了,也不衛生。
小結:手上有很多的細菌,不洗手吃東西,會把細菌吃到肚子里,引起腸胃炎。就得去醫院了。
(3)(觀看水果臟就吃的圖片)再看看小猴尼尼吃的水果有什麼問題?
老師:水果上有什麼?
寶寶:水果上有臟東西。水果也沒洗就吃了,不衛生。
小結:水果外面有很多農葯,需要洗掉。(沒有農葯就會有很多的小蟲把水果吃掉)特別是連皮吃的水果還可以用鹽水來泡一泡,這樣會更干凈。
四、師生總結
1、小猴尼尼因為吃水果不講衛生,所以就肚子疼生病了。我們一起來告訴它以後吃水果時應該注意什麼吧。(師生一起總結)
2、小朋友以後也要注意,可不能像尼尼一樣不講衛生羅!馬上我們就要來吃水果了,阿姨已經幫我們的水果洗干凈了,寶寶記得要把小手洗得乾乾凈凈哦!
❻ 蘿卜蹲的游戲規則是什麼
蘿卜蹲的游戲規則:
1、將參加活動的參與者分成幾組。每組可以只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好多人。
2、將每組用不同的顏色命名。比如我們有五組參與者,於是命名為:黃蘿卜,白蘿卜,綠蘿卜,青蘿卜,紅蘿卜。
3、隨機選中其中一組為開始組,這組成員邊做蹲起動作的同時邊說「X蘿卜蹲,X蘿卜蹲,X蘿卜蹲完Y蘿卜蹲。」說完的同時用手指相應的蘿卜組。
4、比如從黃蘿卜開始,則黃蘿卜的成員邊做蹲起邊說「黃蘿卜蹲,黃蘿卜蹲,黃蘿卜蹲完綠蘿卜蹲」,說完的同時用手指綠蘿卜組。如果黃蘿卜最後指定的小組不存在,或者黃蘿卜用手指的小組與口中說的小組名字不符,則黃蘿卜被淘汰。
5、接下來綠蘿卜組開始按照步驟三進行蹲起和喊口號,然後指定下一組做蹲起的蘿卜組。每當有小組犯錯誤時便按照後文說的注意事項中的淘汰規則進行淘汰。
6、如此循環,直到場上還剩下最後一組沒被淘汰的為勝利組。
(6)體育游戲蘿卜蹲大班教案擴展閱讀:
蘿卜蹲游戲的注意事項:
如果每組只有一個人,則這組出現錯誤時直接淘汰;如果每組有多人,可以在比賽前確定淘汰規則。可以在有一人出錯時整組全部淘汰,也可以只淘汰犯錯誤的人,這個可以在比賽開始前由組織方決定。
除非場上只剩下最後兩只隊伍,否則不能立即回指。比如場上還有三隻隊伍,則黃蘿卜做完後指定了紅蘿卜,那麼接下來紅蘿卜做完後不能指定黃蘿卜。
比賽過程中可以由觀眾配合喊口號並逐漸加快速度,這樣難度也隨之增加了。
❼ 幼兒園玩蘿卜蹲要准備什麼
准備:單詞閃卡玩法:按照單詞數選出同樣數目的幼兒到台前來,教師發給他們一人一張閃卡,然後教師先任意選一張開始游戲,如教師說:"apple",拿apple閃卡的幼兒就要"apple down,apple down,appledown then banana down"並做蹲的動作,接下來由banana做同樣的動作並制定下一個蹲的幼兒。 注意事項:此游戲較適合大班或學前班幼兒進行游戲延伸:可以將蹲改為不同的動作,例如搖擺,跳之類的。
❽ 小班蘿卜蹲游戲教案
教學目標:
1、繼續鞏固培養學生動作的協調性及快捷反應能力。
2、從玩樂游戲中放鬆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同時得到身體鍛煉。
教學過程:
1、教師講解《蘿卜蹲》的游戲規則:
(1)各人要記住自己的果蔬名字。
(2)在蹲的過程中要念出「蘿卜蹲、蘿卜蹲、蘿卜蹲好青菜蹲」。
(3)是青菜名的學生,在蹲的過程中,繼續念出「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好黃瓜蹲」,以次序展開游戲,念出什麼果蔬名字自己自由選擇。
(4)反應慢的學生,應自動出局。
2、學生游戲開始:
(1)教師分男女小組四組。
(2)游戲按規則進行。
(3)最後一名為優勝者。
(4)每小組的第一名再組合成一組,決勝最後冠軍。
3、具體操作:
(1) 6位參賽者每人選擇一種顏色,代表一種蘿卜顏色;
(2)主持人指定一人開始,被指定的人說:「××蹲,××蹲,××蹲完,××蹲。」(例:紅蘿卜蹲,紅蘿卜蹲,紅蘿卜蹲完黃蘿卜蹲);
(3)被叫到的那個顏色的蘿卜,蹲下重復指令,以此循環;
(4)最後留在場上的選手勝出。
4、給冠軍發榮譽證書。
5、教師總結。
6、游戲獎勵:
(1) 參與獎:(可給可不給,策劃組決定)
(2)勝出獎:每組的獲勝者,共三份(獎品應與參與獎區分)
❾ 幼兒園小大班怎麼玩蘿卜蹲『游戲』
請幼兒和教師拉成一個大圓圈,幼兒和教師一起說兒歌,並跟據兒歌內容做動作。叫到名字的小朋友趕快蹲下去再站起來。附兒歌:小蘿卜小蘿卜蹲蹲蹲,小蘿卜小蘿卜站站站。小蘿卜小蘿卜蹲蹲蹲,小蘿卜小蘿卜站站站。XX小朋友蹲蹲蹲,XX小朋友站站站。如果沒按要求蹲或站的,就會被淘汰出局。此游戲也可分組比賽,看哪組幼兒能堅持到最後,哪組幼兒就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