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直播中可以出現真實地名嗎
『壹』 抖音直播間可以介紹自己的城市和一些歷史名人的典故嗎
韓信被後人稱為兵仙,這個說法來自明朝散文家茅坤編寫的一本古籍,名字叫《史記鈔》,其中有這么一句話:
予覽觀古兵家流,當以韓信為最,破魏以木罌,破趙以立漢赤幟,破齊以囊沙,彼皆從天而下,而未嘗與敵人血戰者。。。。。。而韓信,兵仙也,然哉!
在茅坤的眼中,韓信是歷史上用兵如同神仙一般的將領,茅坤說韓信破魏是以木罌渡河、聲東擊西之計,破趙是以拔旗易幟、背水一戰之計,破齊是以囊沙築壩、半渡而擊之計,韓信所有的勝利都是依靠奇謀妙計,而不是與敵人血戰獲勝的,所以韓信是兵仙。
成語一:兵仙神帥
自從茅坤稱韓信為兵仙開始,兵仙就專指韓信了,到了明朝萬曆45年(公元1617年),萬曆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瑞王朱常浩因為封地在蜀地,所以他在漢中當年劉邦的拜將台製作了一塊詩碑,用來祭祀韓信,並在碑上書寫了「兵仙神帥」四個字,由此還產生了一個成語:兵仙神帥。指的就是韓信。
韓信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卻一飛沖天,戰無不勝,他出身貧寒,卻氣勢、言談不凡,他是一個軍事天才,他的出身沒有人知道,但從韓信的穿著及學識上來看,他應該出身沒落貴族。
關於韓信早年的成語有:一飯千金、一竿之微、胯下之辱。
成語二:一飯千金
一飯千金出自《史記》,這說的是韓信年輕時沒飯吃,到處蹭飯,有一次在河邊,韓信遇到了一群洗衣服的大娘,其中一個大娘看韓信沒有飯吃,於是把自己的飯團拿給了韓信吃,韓信就這樣一連吃了幾十天,並對大娘說道:我一定會重重報答您。大娘聽了這話,反而生氣了,對韓信說:
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韓信後來被封為楚王後,為了報答當年給他飯吃的大娘,專門找到這個人,並賞賜給她千金,這是韓信知恩圖報的表現,一飯千金與知恩圖報算是近義詞,這個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事。
成語三:一竿之微
一竿之微出自清朝沈菊庄的一首詩歌:
《韓淮陰釣竿歌》:千金之重酬漂母,一竿之微還憶否?
意思是說:韓信拿千金賞賜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誰還會記得當年在河邊釣魚顯得非常渺小的韓信。這只是由一首詩引申而來,詩中的內容也是歷史上存在的。
成語四: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就很有名了,出自《史記》,這說的是韓信被家鄉的屠戶侮辱,屠戶對韓信說:你只是個膽小鬼,如果你不怕死,就用劍刺死我,如果你怕死,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
韓信仔細打量了屠戶,然後就從屠戶的胯下鑽了過去,從此整個街上的人都笑話韓信是膽小鬼,但韓信一點也不在乎,最終韓信封了王,還專門找到了當年那個侮辱他的屠戶,不僅沒有處罰這個人,還給他官做,並對別人說:
這是位壯士。當年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死他嗎?殺掉他沒有意義,所以我忍受了一時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業。
胯下之辱顯示了韓信的胸懷寬廣,思路與別人不一樣,目的明確,不做無意義的事,才最終成就了功業,胯下之辱後來引申為可以忍受任何侮辱而成就大事的人。
韓信出山後,先投靠了項梁,項梁戰死後,韓信跟了項羽,但是項羽本身軍事能力超強,並沒有重用韓信,韓信於是離開項羽投靠了劉邦,經過夏侯嬰和蕭何的推薦,劉邦重用了韓信,之後,劉備給了韓信一支軍隊,在北方開辟第二戰線,韓信在這個過程中創造了一系列的成語故事,可以說這些成語故事就代表了韓信的一生,包括他的死。
成語五:國士無雙
國士無雙出自《史記》,是蕭何推薦韓信時對劉邦所說的話,蕭何經過與韓信的交談與相處,認為韓信是國士無雙,所謂國士無雙的意思就是說一國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蕭何對劉邦說,如果你想統一天下,就得用韓信,如果你只想待漢中,可以不用韓信。
之後,國士無雙就成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國家獨一無二或者非常傑出的人才。
成語六:婦人之仁
婦人之仁出自史記,原話是韓信對劉邦所說,用來形容項羽的話,韓信認為項羽的為人像婦人一樣,表面上恭敬慈愛,言語溫和,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手下人,卻不捨得封賞功臣,這就是婦人之仁。
婦人之仁與優柔寡斷有著相似的意思,後來引申為像婦人的心腸一樣軟弱,而不懂得顧大局、識大體。
成語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這個成語出自元朝的戲曲,雖然這個成語很有名,但在歷史上並不存在。是戲曲家之言,不是歷史。
元朝戲曲作家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總有人認為還定三秦之戰是韓信出山的首戰,實際上並不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也不是韓信的計謀,韓信在協助劉邦攻打關中時確實提供了計謀,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並不是韓信,而是趙衍,因為劉邦率軍無法攻克陳倉,被章邯堵在了陳倉,而趙衍給劉邦獻了一條計,說有一條小路可以繞到陳倉後面,於是劉邦派了一支軍隊從小路繞到陳倉後面,然後前後夾擊,才打敗章邯挺進關中。
韓信在還定三秦之戰中充其量就是劉邦的謀士,歷史上韓信沒有還定三秦的指揮作戰記載,此戰是劉邦指揮的。但由於韓信名氣大,能力強,所以元朝的戲曲家創造了這么一個成語,扣在了韓信的頭上,這個成語是虛構的。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後來引申為在表面用某種行為迷惑敵人,而在背後隱藏真正的意圖,與聲東擊西有類似的意思。
成語八:推陳出新
這個成語應該來自民間故事,是說韓信在擔任管理倉庫的官員時,把倉庫開了兩個門,把新糧從前門進,舊糧從後門出,先出舊的後用新的,杜絕了糧食浪費,由引產生了這個推陳出新的成語,但這個故事在史書上沒有記載。
推陳出新這個成語後來的意思引申為去除糟粕、留取精華,使事物向好的方向發展。
成語九:傳繳而定
出自史記,韓信向劉邦闡述自己如何協助劉邦統一天下的戰略時說到這么一句話:
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繳是討敵文書的意思,古代打仗會寫一封討伐敵人的文書,以示自己的正義,韓信這話的意思是說,只要我們把討伐敵人的文書傳到三秦之地,就會平定三秦,由此就產生了這個成語,引申為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成語十:解衣推食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韓信拿下齊國後,便向劉邦要求封自己為代理齊王,結果劉邦直接省了代理二字,封韓信為齊王,在此期間,蒯通建議韓信自立,韓信不同意,對蒯通說了一段話,其中就是解衣推食這個成語。
這個成語的本義是: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我穿,把自己的食物給我吃。韓信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劉邦對他的恩情,所以韓信沒有背叛劉邦,解衣推食形容對一個人非常好,與慷慨解囊有著類似的意思。
成語十一: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來自於韓信攻打趙國的戰役,為了引誘趙軍出戰,韓信在河邊列兵,後方是河水,前面是敵人,韓信手下的士兵沒有退路,想活下來只能奮力拚殺,這是韓信激勵士兵作戰的一種手段,也是迷惑敵人的一個方法。
後來背水一戰被拿來形容沒有退路的戰爭,只能向前,不能後退,與置之死地而後生有著類似的意思。
成語十二:拔旗易幟
這個成語同樣源自韓信攻打趙國的戰爭,韓信除了讓士兵在河邊列陣之外,還在趙軍營寨邊埋伏了2000輕騎兵,這2000騎兵的作用就是等趙軍攻打河邊的韓信軍隊後,進攻趙軍的營寨,並換上漢軍的旗幟。
拔旗易幟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拔出敵人旗幟,插上自己的旗幟。當趙軍看到自己營寨換了旗幟,於是大敗,然後韓信率領軍隊前後夾擊趙軍,趙軍大敗。
成語十三:置之死地而後生
與背水一戰類似,是後人創造了這個成語,意思是自己把自己的後路給斷了,士兵就會奮勇殺死,就會戰無不勝,這個成語與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戰有著類似的意思,先把自己置身於死地,想像自己死了,然後才能重生。
成語十四:人心難測
出自史記,蒯通勸說韓信自立中的一句話,原文是這樣說的:
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也。
原文的意思是:禍患產生於貪得無厭而人心又難以猜測。蒯通為了勸說韓信自立,講了張耳與陳餘的故事,這兩人原本關系很好,後來因為一件事而反目成仇,蒯通說韓信與劉邦的關系再好,也比不上這兩人。
人心難測後來成為一個成語,意思就是說人的內心是難以猜測的,與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有著類似的意思。
成語十五:獨當一面
出自史記,這是張良形容韓信的話,彭城之戰劉邦率領的56萬諸侯聯軍被項羽3萬騎兵打得潰敗,等到劉邦逃離楚軍的追殺之後,張良在下邑給劉邦出了一個謀略,張良要劉邦重用三個人,分別是:韓信、英布、彭越。
三人中只是韓信是劉邦的手下,張良說韓信可以獨當一面,意思就是說韓信是帥才,可以獨立指揮一支軍隊作戰,獨當一面形容一個人可以獨立勝任某一方面的工作。
成語十六:戰無不勝
出自《戰國策》,戰無不勝是指作戰從來沒有失敗的,而韓信在楚漢戰爭中就是從來沒有失敗過,多被用來形容韓信。
成語十七:十面埋伏
出自元朝的戲曲,在歷史上不存在,在元朝的戲曲中,說韓信在垓下之戰以四面八方都有埋伏來對付項羽,讓項羽插翅難飛,最終打敗項羽,實際上垓下之戰並沒有什麼十面埋伏,這是後人虛構出來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圍殲敵人需要在四面八方埋伏。
成語十八:居常鞅鞅
出自史記,韓信被貶為淮陰侯,被軟禁在京城時的描述:
《史記 淮陰侯列傳》: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
指韓信因為被劉邦所貶官,感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常常悶悶不樂,韓信原本是齊王,後來改封為楚王,再後來被貶為淮陰侯,韓信自認為與周勃、灌嬰等人為列是羞辱。
成語十九:功高震主
出自史記蒯通對韓信所說的話,蒯通勸說韓信脫離劉邦自立,並且說到韓信的功勞實在太高了,高到可以威懾主上了,這樣的功勞就很危險了,因為任何一個君主都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功勞強大到可以掩蓋自己的地步,這個成語被後世拿出來用作那些立了很多功勞,卻被君主害死的功臣身上,韓信是其中之一。
成語二十:金石之交
出自史記,同樣是蒯通勸說韓信自立的話,與患難之交的意思類似,韓信說劉邦對他很好,不願意背叛,蒯通就說雖然你現在與劉邦的交情如同金石那般好,但是將來還是會被劉邦所擒獲的。
金石之交經常被用來形容兩個人的關系非常好。
成語二十一:略不世出
出自史記,是蒯通對韓信所說的話,這話是用來形容韓信的功勞的,本意是:謀略非常高明,世間少有的謀略,蒯通說韓信的功勞天下沒有第二個人比得上,說韓信的謀略天下也沒有第二個人比得上。
成語二十二:不賞之功
出自史記,同樣是蒯通勸說韓信自立的話,原文是這樣的:
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這話的意思是:我聽說勇猛謀略震懾主上的人就會危險,功勞天下第一的人不會封賞。不賞之功的本意就是這個功勞太大了,已經封無可封了,所以稱為不賞之功。
成語二十三:勛冠三傑
出自漢書,劉邦曾經說過自己之所以能取天下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能任用三個傑出人才,分別是:張良、蕭何、韓信。劉邦把這三人稱為三傑,勛就是功勛的意思,冠就是傑出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功勛傑出的三個人才,被特別拿來形容漢初三傑。
成語二十四:伐功矜能
出自史記,這是司馬遷對韓信的評價,本意是:誇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以形容自高自大,仗著自己有才能而驕傲。伐與矜是近義詞,有誇耀和吹噓之意,功與能也是近義司,是功勞與才能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誇耀自己的功能,吹噓自己的才能。
成語二十五:偽夢雲夢
出自史記,根據一個故事總結而來,楚漢戰爭結束後,韓信被封為楚王,很快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就想捉拿韓信,又擔心韓信反抗,於是問陳平怎麼辦?陳平給劉邦出了個主意 ,假借出遊雲夢澤的機會,把韓信召過來同游,然後趁機抓捕他就行。
後來韓信來了,沒有防備,於是就被劉邦所抓捕,劉邦沒有殺韓信,只是把韓信從楚王貶為淮陰侯,軟禁在京城,偽是假裝的意思,夢是遊玩的意思,雲夢不是今天的湖北雲夢縣,而是當時的雲夢大沼澤。
成語二十六:問路斬樵
出自小說《西漢演義》中一個虛構的故事,是說韓信率軍打仗迷了路,於是問山中一個樵夫怎麼走,樵夫說了之後,因為擔心行蹤泄密,韓信把這個人殺了,就形成了一個成語,問路殺樵與過河拆橋的意思差不多。
成語二十七:多多益善
出自史記,劉邦曾經問韓信,自己能帶多少兵?韓信說陛下能帶十萬兵,劉邦繼續問韓信,那你能帶多少兵?韓信說:多多益善。本意就是越多越好,所以就形成了多多益善這個成語。
成語二十八:氣吞山河
出自元朝的戲曲,原文如下:
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漢,氣吞山河。
本意是說氣勢可以吞下高山大河,這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成語,形容一個人的氣魄很大,元朝的戲曲用來形容韓信。
成語二十九:鄉利倍義
出自史記,這是韓信用來反駁蒯通勸他自立的話,韓信的原文是說:
我聽說,坐別人的車的人,要為別人排除憂患,穿別人衣服的人,要為別人解除憂愁,吃別人食物的人,要為別人去死,我怎麼可以為了利益而背叛道義呢?
韓信的這段話被後人總結為一個成語:鄉利倍義。意思是追求個人利益而背棄公義正義,見利忘義。
成語三十:肝膽相照
出自史記,這是蒯通勸說韓信自立的話,原文是:
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
蒯通這話的意思是說:我願意披肝瀝膽,敬獻愚計,只恐怕您不採納啊。這話被後人總結為四個字:肝膽相照。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兩個人的關系非常好,比喻真心誠意、坦誠共事。
成語三十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出自史記,這是韓信在攻破趙國之後,向李牧孫子李左耳請教天下大事時,李左車對韓信所說的一句話,其實完整的話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這話的意思是說:無論多麼聰明的人,都會犯錯,無論多麼愚蠢的人,都會有做得對的地方。與「勝不驕、敗不餒」有著類似的意思,這是李左車自謙的說法,成為一句千古名句。
最後說到韓信被殺的時候,也產生了三個成語,分別是:鍾室之禍、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鳥盡弓藏。
成語三十二:鍾室之禍
這是韓信被殺後產生的一個成語,因為韓信是在長樂宮鍾室內被呂雉派人直接斬殺的,後人總結出鍾室之禍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功臣遭到猜忌而被殺。
韓信的死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劉邦與呂雉的原因,最主要還是韓信自己的原因,韓信這個人能力太強了,讓人不放心,更為關鍵的是,韓信作為劉邦的部將,在立下大功後,就不聽從劉邦指揮,反而以當時局勢來威脅劉邦要封王。
這種以下犯上的行為,在當時是非常忌諱的,任何一個有能力的君主都不會容忍類似的事,這也是韓信後來被殺的原因之一,韓信被貶為淮陰侯時,因為心中不滿,私下與陳豨聯系,而陳豨當時背叛了劉邦,劉邦正率軍討伐,後來呂雉知道了韓信與陳豨有來往,就讓蕭何把韓信騙來,直接斬殺。
成語三十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個成語來自韓信一生的總結,韓信之所以能被劉邦重用,那是因為蕭何的推薦之功,蕭何曾經月下追韓信,就是為了把韓信這個國士無雙的人才推薦給劉邦,韓信的成功正是因為蕭何的推薦。
到了後來,天下統一後,韓信因為被貶官而心懷不滿,暗中與叛亂的陳豨來往,呂雉知道後就想殺韓信,又怕韓信不會來,於是呂雉就讓蕭何去騙韓信,蕭何只能服從,雖然韓信是他當初推薦給劉邦的,但現在局勢已經不一樣了,天下已定,韓信失去任用,反而還有副作用,韓信有謀反的嫌疑,蕭何為了政治穩定,只能犧牲韓信了。
韓信的一生都因為蕭何而發生改變,所以形成了一個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意思是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韓信都是因為蕭何。後來就引申為成功和失敗都是因為一個人而造成的這種例子,都可以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解釋。
成語三十四:鳥盡弓藏
出自史記,最早是用來描述越王勾踐的,勾踐在滅亡了吳國之後,就殺了功臣文種,逼走了范蠡,後來韓信是類似的結局,這個成語後面還有一句是:兔死狗烹,合起來的本意是:鳥死了之後,再好的弓箭也失去了作用,兔子死了以後,抓兔子的獵狗就沒用了,沒用了怎麼辦?只能殺了,形容過河拆橋。
後來為了同情韓信,所以用鳥盡弓藏來形容韓信的死,韓信為劉邦打下了半壁江山,然後統一之後卻因為沒有明顯的證據被殺,這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貳』 寫網路小說要注意些什麼是不是不可以出現真的人名和地名
不能有血、腥、暴、力、色、情等的描寫,不能含政、治、毒、品等敏感話題,發文之前網站的邊上都有明確描述的,可以有真實地名,我看很多小說裡面都有寫真實地名的,在北京南京什麼的,南京大學啊,浙江大學什麼的,去美國、英國啊,真實姓名嘛~看你寫誰了,諸葛亮、曹操、武則天等這樣的人當然可以啦,只要不涉及到什麼人身攻擊這樣不好的內容都可以的,當然也可以直接用字母代替
『叄』 網路小說怎麼連一個真實地名都不可以有
規避一些敏感的問題。
一旦在小說中用了真實地名,在這座城市發出故事不可能全是正能量,難免涉及敏感問題,一旦出現,極有可能招致非議,嚴重時會面臨被封殺。所以現在網路小說大多都是將真實地名換成其他名字。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除開作者和讀者之外的那些並不在乎網路小說的人挑毛病。
『肆』 論文中可以出現真實地名嗎
論文中是可以出現真實的地名的,其實論文講究的以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多舉例證證明你的論文在地名可圈可點的東西,加強你論文的可信度
『伍』 在抖音直播的時候怎樣讓自己名字下面顯示地名
直接打開手機定位,然後就可以定位出你現在所在的城市,將你直播的時候就會在上面有了。
『陸』 抖音直播是說真地名還是說假地名好
真地名。如果是抖音直播帶貨,買家想要知道賣家從哪裡發貨等問題,都會問主播,而主播的話都要如實回答買家的問題。
『柒』 在抖音直播的時候怎樣讓自己名字下面顯示出來或地名顯示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19
『捌』 為什麼在GTA4裡面明明就是在紐約市而游戲說的卻是自由城,是不是不能在游戲裡面出現真實的地名
是游戲藉助紐約城的背景設計出遊戲里的城市,也就是自由城。但其實就跟紐約差不多一樣。。。望樓主採納。有什麼在GTA4里不懂的,我們可以互相交流
『玖』 抖音直播可以說地名嗎
抖音直播帶貨可以說店鋪地址。
因為有些買家想要知道從哪裡發貨,都會問主播,而主播的話都會回答買家的問題,然後也會告知店鋪的地址是哪裡,從哪裡發貨,是由廠家直接發貨還是由自己直接發貨都會和直播間的人說,所以是可以告訴別人店鋪的地址。
『拾』 小說里可不可以出現真實的地名
這個沒有相關規定,可以出現真實地名,這並不是違法行為,但是不建議使用真實地名,這樣可以規避一些敏感的問題。
因為網路小說中,中底層作者是絕對的弱勢群體。除了面臨網站的剝削外,還會被各種掃黃打非,凈網行動審查。所以人心惶惶之下,每個人都會想明哲保身。一旦在小說中用了真實地名,在這座城市需要寫故事,出的故事不可能全是正能量,難免涉及敏感問題,一旦出現,極有可能招致非議。
中底層作者為了寫一本網路小說,往往會付出極大的心血,沒人會願意自己的作品因為這些不可抗力而面臨被封殺。所以唯一的選擇就是現在這樣,將真實地名換成其他名字。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除開作者和讀者之外的那些並不在乎網路小說的人挑毛病。
(10)游戲直播中可以出現真實地名嗎擴展閱讀
小說地名的命名方式:
1、現代小說中通常採用A~Z這26個字母替代真實地名,如:上海即「S市」,成都為「C市」,這樣在保護個人與地域的同時也可以蒙上一層神秘面紗,同時避免涉及反動言論。使用真實地名時,最好不要太過清晰至XX區,甚至XX公園,XX路,可以用虛擬名代替,公園/花園也可以用「街心花園」等代替。
2、架空小說則可以隨意出現虛擬的地名。如郭敬明-《幻城》中的刃雪城,郭敬明-《臨界·爵跡》的奧汀大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