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可以是游戲嗎
A. 如何做好繪本游戲區域
課程游戲化;繪本;區域游戲;幼兒教育
在幼兒園教育中,幼兒除了對繪本閱讀活動感興趣,還十分喜愛區域游戲活動。為此,幼兒園教師可以將繪本與區域游戲進行有效融合,以此來拓展繪本閱讀,同時豐富區域游戲活動。這樣一來,便可以在區域游戲中拓展繪本閱讀的主題,並使幼兒在快樂中收獲知識、在知識的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一、繪本與區域游戲的融合實踐
(一)游戲環境展現階段性繪本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結合幼兒的愛好、特點,為幼兒選擇合適的繪本,然後讓幼兒對繪本內容進行欣賞和閱讀。當繪本內容基本上被幼兒熟知後,教師便可以引導他們一起去創設區域游戲環境。對於每位幼兒來講,他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想法。例如,在閱讀繪本《搬過來,搬過去》時,幼兒對長頸鹿、鱷魚等動物充滿了好奇心。所以,在美工區內,幼兒會自己主動地用相關材料製作出長頸鹿和鱷魚的動物形象,然後請求教師將他們的作品貼起來。(二)挖掘繪本中的游戲素材,引進有趣的游戲內容。有效的材料能夠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1]。例如,在教學《誰咬了我的大餅》這一繪本時,我們便充分挖掘了書中有趣的內容,如一些的小動物,還有獨特的大餅形象。根據幼兒年齡和認知方面的特點,我們將以下游戲素材放入了區域游戲中去。1.益智區繪本區域游戲。(1)智慧拼圖。對於繪本中存在的動物形象,教師可以先製作出來,然後將它們進行切分。例如,教師向幼兒講授完《誰咬了我的大餅》之後,便可以為幼兒提供以各種形式切分後的圖形,然後要求幼兒找到相吻合的另外幾半圖形進行拼湊。為了使能力各不相同的幼兒在游戲中得到共同的發展,我們會給幼兒提供兩組不一樣的材料,分為A、B組。A組的材料比較簡單,直接被分成了兩半,幼兒只需要找到另外一半材料即可。而B組的材料會更有難度,需要幼兒進行不斷的尋找和拼湊,這種就比較適合有一定拼圖能力的幼兒。(2)動物劇場。對於幼兒而言,他們對繪本中的角色十分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事先找出一張座點陣圖,用數字1到5標記橫排座位,再用數字1到5標記豎排座位,並用筆畫出座位的表格,然後用刀在座位表上製作出小槽。同時,教師還需要提供一些動物卡片,卡片上標有相應的座位號。這樣一來,幼兒便可以先觀察小動物身上的座位號,然後將它們放在正確的座位號上。在這里,對於一些能力較為薄弱的幼兒,教師可以先引導他們認識排和列的概念,然後再引導他們參與到游戲過程中。(3)科學配對屋。按照繪本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嘗試性配對屋。例如,教師可以將繪本中的角色,如各種小動物和被咬了的大餅形象提供給幼兒,然後讓幼兒自行匹配。2.建構區繪本區域游戲。(1)建構繪本故事場景。教師可以將形式多樣的建構積木提供給幼兒,然後在活動區域內放一些幼兒學習過的繪本圖片。如此一來,幼兒便可以按照所學習過的繪本內容,與其他小夥伴們一起建構繪本中的故事情景。(2)建構繪本的新角色。《誰咬了我的大餅》具有懸疑性,如果創建出新的角色,那麼便可以對幼兒構建新的游戲情境提供極大的幫助。3.表演類繪本區域游戲。(1)繪本皮影戲。結合《我家是動物園》這一繪本,教師可以提前准備好關於繪本中的皮影戲人物角色,並為皮影戲表演製作出合適的舞台,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這樣一來,幼兒便可以結合自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並在教師創設好的環境中進行皮影戲的表演。教師也可以在台下安排一些幼兒作為觀眾,觀看台上的皮影戲表演。通過這種方式,台上和台下的幼兒都能夠加深自身對繪本故事的理解。(2)艾瑪小舞台。結合《我也要搭車》這一繪本故事,教師可以為幼兒搭設表演舞台,然後根據繪本中獅子、大熊等動物角色,為幼兒提供相關的表演服飾。這樣一來,在艾瑪小舞台上,幼兒便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角色,選擇相應的服飾,然後對故事內容進行生動的表演。在小舞台上,幼兒可以自行商量,以此決定角色的表演人員。另外,這樣可以使幼兒學會解決角色分配問題,並增強幼兒的個人協調能力,也有利於提升幼兒的交流表達能力。4.語言講述類繪本區域游戲。(1)精彩再現。例如,我們可以將《花格子艾瑪》這一繪本中的故事列印出來,以此製作相關的拼圖,讓幼兒展開拼圖活動。在拼圖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能夠深化對繪本內容的了解,還能夠產生更大的閱讀繪本的興趣。拼圖完成後,幼兒還可以自己敘述出繪本的故事內容。(2)故事創作。在這一區域內,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與繪本故事有關的動物塑料卡或者橡皮泥。這樣一來,幼兒便可以利用這些材料,進行關於繪本故事的創作。5.科學類繪本區域游戲。(1)繪本再現。當幼兒學習完《首先吃了一個蘋果》的繪本故事後,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實際能力,為他們提供層次各不相同的操作材料。例如,針對能力較為薄弱的幼兒,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已經操作過的材料;對於能力適中的幼兒,教師則可以為他們提供故事情節,讓他們自行選擇材料;對於一些能力比較強的幼兒,教師則可以為他們提供繪本中不曾有過的數字或者圖片,以此讓他們進行故事創造。通過這種方式,材料的層次性便可以被充分地展現出來。(2)繪本接觸。在區域活動內,教師可以將一些數學繪本提供給幼兒。例如,在觀看《數學來了》這一繪本的過程中,幼兒可以展開數學思考,以此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對於幼兒而言,如果單純讓他們學習數學知識,很可能產生反抗心理,但是以這種方式讓幼兒自行探索數學知識,他們便可以產生較大的興趣。6.美工類科學區域游戲。在美工區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彩色的魚》這一繪本。我們為幼兒提供捲筒芯,讓幼兒自己剪出魚鱗,然後用紙筒芯製作成顏色各不相同的魚,再為幼兒提供彩色的麻繩,這樣幼兒便可以利用麻繩為小魚上色。
B. 繪本是什麼繪本閱讀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簡單地說,繪本就是圖畫書,有兒童繪本和青春繪本。兒童繪本閱讀近年很熱,我家的2歲就開始讀,我覺得作用還是很大的,培養孩子的情感和興趣。不要把閱讀當做任務,就當做一種游戲,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一些。通過親自閱讀,也更培養和孩子的感情呀!嘟豆有個小書屋的欄目,裡面推薦很多繪本,蠻好的,可以先和家長們交流一下~~
C. 繪本的種類有哪些
兒童圖書的分類:兒童啟蒙圖書,即向兒童傳授最基本、最簡單、最實用的一般知識的讀物。
童書分類
1、幼兒文學的體裁有:
兒歌、幼兒詩、幼兒童話、幼兒寓言、幼兒故事、圖畫故事、幼兒散文、幼兒戲劇等。
2、兒童文學的體裁有:
兒歌、兒童詩、兒童童話、兒童寓言、兒童故事、兒童小說、兒童散文、兒童曲藝、兒童戲劇、兒童影視、兒童科學文藝和圖畫文學等。
3、圖畫書的種類與形式:
按內容分:親情、友情、愛情、科普、品德、人權、生命教育等
按功能分:洗澡書、枕頭書、玩具書(立體書)、識字圖卡書等
按材質分:布、木頭、塑料、泡棉、紙本、電子書等。
以包裝分:精裝書、平裝書、異形書等。
4、圖畫書題材:
民間故事、童話故事、幻想故事、成長故事、幽默故事、戰爭、單親、死亡等
5、主題:
幼兒繪本、品德教育、生命教育、健康醫學、自然生態、科學教育、人文藝術、歷史文化
6、分為:
生活、知識、人際、品格、動物、自然、想像、特殊話題
(3)繪本可以是游戲嗎擴展閱讀
書館匯的分類:
1、綜合分類
書館匯網定位在0-8歲兒童,基本上屬於幼兒階段,所以重點關注幼兒文學。綜合以上資料,先按照低幼童書的種類進行了分類:
原創圖畫書、引進圖畫書、兒童文學、科普/網路、嬰兒認知(認知、圖畫書、紙板書、掛圖卡片、兒歌童謠、游戲書、入園)、幼兒認知(認知、圖畫書、國學啟蒙、數學、漢語/拼音、音樂、舞蹈、美術、書法、幼兒園教材、入學)、益智游戲、玩具書、卡通/動漫、英語、數學、期刊、工具書
2、細化分類:
按年齡分:
0-2歲2-6歲7-9歲10歲以上
按體裁分:
詩歌童謠(兒歌、兒童詩、童謠)、童話寓言、圖畫文學(圖畫書)、兒童故事、兒童小說、兒童科學文藝(科普)、兒童散文、兒童戲劇、兒童影視、國學啟蒙、掛圖卡片
3、按內容分:
1、生活認知:【忙碌/無聊、飲食、衣著、居住、睡覺、交通工具、刷牙、洗澡、如廁、逛街、生日、過節、習慣、職業、上學、搬家】
2、人際交往:【自我認同(情緒管理、生病)、親情(爸爸、媽媽、出走、兄弟姐妹、祖孫、親戚、受罰)、友情(朋友、鄰居/社區、寵物)、愛情(婚姻、兩性)、老師、陌生人(智慧)】
3、品德品格:【快樂、分享、合作、關心與照顧、助人、給予、尊重、勇氣、感恩、智慧】
4、科普網路:【自然生態(風雲雨雪、雷電、樹木花草、四季、環境)、地理、動物(昆蟲、海洋動物、哺乳動物)、科學(宇宙、太陽、月亮、星星、海洋)健康醫學(身體和五官、生病)、聲音、時間、數學】
5、生命教育:【懷孕、單親、死亡、戰爭、人權、身心障礙、歧視、老年、生病】
6、想像幻想:【探險、魔法、巫師、精靈、做夢、幻想】
7、人文藝術:【圖書、閱讀、寫作、英語、音樂、美術、顏色、美感】
8、學習工具【字典、圖鑒、識字】
9、益智游戲【找不同、視覺大發現】
D. 繪本在自主游戲的運用
1.選擇適合的繪本閱讀材料。
繪本閱讀材料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思維是一種具體的形象性思維,是一種表象的思維,繪本以畫為主,字少但畫面豐富,以畫傳達故事情節,符合幼兒早期閱讀的特點和習慣,更能讓幼兒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需求我們選擇了一系列適合小班幼兒閱讀的繪本,如:《三隻小豬上幼兒園》的選用是針對小班幼兒剛離開家庭進入到集體生活中的排斥現象進行的,通過繪本中三隻小豬從不願意上幼兒園到喜歡上幼兒園的轉變,讓幼兒聯系實際體驗在幼兒園生活的樂趣。在活動中教師採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進行教學,生動有趣,很好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並且通過模仿的游戲活動更好地使幼兒加入到閱讀的活動中來。
在幼兒的衛生生活習慣上也需要教師的及時引導,在幼兒剛入園不久時有教師發現個別幼兒有隨地大小便的現象,因此結合實際情況我們選擇了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活動一開始通過設置懸念,讓幼兒能和小鼴鼠一起尋找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有了一種神秘感。通過直觀的多媒體課件,觀察到不同動物嗯嗯的不同特點,以及初步了解了動物和人不一樣的嗯嗯習慣。老師通過引導幼兒邊欣賞故事邊學說故事中的角色語言來加深他們對故事的理解以及感受故事的詼諧有趣,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在快樂中閱讀。
在游戲的情境中幼兒理解繪本故事相對而言會比較容易些。因此我們將依據幼兒的興趣設置游戲場景,並給孩子提供相應的服裝等物品,再配上幼兒的語言、表情、感情、動作,幼兒就能通過多種感官進入故事的情境。讓幼兒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游戲的情境由幼兒自己把握,幼兒可以在某一感興趣的情節、或是疑惑的部分不斷徘徊,直到問題和興趣得以滿足再進行接下來的游戲,充分感受繪本閱讀的快樂。
繪本中的游戲情節,可以豐富幼兒的游戲經驗,讓幼兒在游戲中健康成長。在繪本《艾瑪捉迷藏》中,通過與可愛的有趣的大象艾瑪捉迷藏,幼兒來找的過程中發現捉迷藏游戲的快樂。並且通過設置好的游戲情境讓幼兒在閱讀之餘親身參與到游戲之中,更好地激發了幼兒的游戲興趣,以激發他們下次的閱讀慾望。
3.創設輕松愉快的班級閱讀環境及游戲區角。
我們在班級里開辟了繪本閱讀區角,提供了大量的繪本,幼兒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閱讀,教師在觀察中發現幼兒興趣點,並且針對幼兒都感興趣的繪本可進行集體的繪本閱讀活動。另外,班級的牆面、地面、走廊等地方也充滿了閱讀資源,張貼繪本作品供幼兒欣賞、續編和創編,給幼兒提供閱讀、欣賞、展示的平台。我們還開設相應的繪本表演區角,根據繪本中的內容為幼兒提供充分的表演道具,通過演一演,說一說,讓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4.發揮家長的力量,家園同步指導幼兒繪本閱讀活動。
幼兒園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家長們的積極配合,除了讓幼兒在幼兒園感受到繪本的魅力外,還可以發動家長在家與幼兒進行親子閱讀活動,在活動中不僅讓幼兒的閱讀經驗得到豐富提高,並且促進了親子之間的交流,使幼兒的身心得到更好地發展。在日常活動中,我們向家長介紹了不少優秀繪本,如《紅綠燈眨眼睛》教師為家長進行了簡單的講解:如何通過游戲來進行閱讀,鼓勵家長與幼兒運用到故事中的綠燈—前進,黃燈—減速,紅燈—停下進行游戲。通過這一些親子閱讀活動,使幼兒更願意加入到繪本閱讀活動中
E. 繪本家家有,除了讀,你知道它還可以玩嗎
在如今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都離不開繪本。家長為了能夠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或者是讓孩子增長知識,一般會給孩子准備很多的繪本,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這些繪本除了讀之外,其實很多還是可以用來玩兒的。我們家的繪本就很多,除了每天會陪著孩子一起讀繪本之外,還會把繪本當成玩具一樣來玩,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三、情景劇
繪本的內容都相對簡單一些,家長可以和孩子配合表演一下繪本當中的小故事。在這其中當然主要要靠家長的引導,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也可以拉著家裡的其他成員一起演一出情景劇。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表演能力,今後在需要表演的時候也不會怯場。如果是外向的孩子那麼會很喜歡這個游戲,如果是內向的孩子則是會改善他的性格。
總之繪本可不簡簡單單只是看而已,它們還可以有很多的用途。在玩繪本的同時,也能夠激發孩子對於讀書的興趣,學到越來越多的知識。如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大量的繪本,完全可以把這些繪本都找出來,充分利用這些繪本,培養孩子的更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