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果的體育游戲教案小班
❶ 《水果沙拉》幼兒園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水果沙拉》幼兒園小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果沙拉》幼兒園小班教案1
目標
1.知道水果有多種吃法,嘗試用水果做沙拉。
2.感受多種水果組合在一起產生的形式美,色彩美。
3.學習基本的用餐禮儀,體驗和同伴一起分享的快樂。
准備
1.活動前與家長聯系,給幼兒做一次水果沙拉。
2.教師先切好一些水果丁。
3.把桌子拼成長條形,鋪上餐布或一次性檯布。
4.香蕉、草莓、桔子若干,一次性塑料西餐刀若干。沙拉醬若干,裝在碗中,放上勺子。
5.幼兒每人一隻小碗或杯子,一隻勺子。
過程
1.討論。
――你吃過的水果沙拉里有什麼水果?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味道?
――做水果沙拉需要做一些什麼准備工作?
――教師逐一介紹所用材料和工具,說明注意事項。
――暢想自己想要製作的水果沙拉是什麼味道的。
2.製作水果沙拉。
――請幼兒用一次性西餐刀切香蕉、草莓。
――將切好的水果拌上沙拉醬,完成後請同伴互相觀賞、品嘗。
建議
1.教育幼兒注意安全,既不把刀對著別人,也不要弄傷自己。
2.有條件的幼兒園可添加一些輔助食品,如薯片等。幼兒可把調制好的水果沙拉丁放置在薯片上做成水果船來品嘗。
《水果沙拉》幼兒園小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部分水果,增加知識。
2、培養幼兒不偏食好習慣。
3、讓幼兒體驗參與樂趣。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做水果沙拉的'快樂。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重點難點
操作及品嘗水果沙拉。
把不愛吃的食物變成愛吃的食物的過程。
活動准備
(1)、水果實物若干:蘋果、梨子、香蕉、西瓜、葡萄、桃子等。
(2)、各種水果削皮、切塊備用,沙拉醬、餐具。
(3)、做好的水果沙拉少許。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提問導入:「小朋友,今天和老師去認識許多新朋友,好不好?」
基本環節:
來到蓋住水果娃娃的地方,小朋友們東張西望,想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老師揭開蓋的材料,露出許多種水果娃娃。
(說一說):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水果娃娃嗎?請舉手說一說。
(認一認):小朋友們真聰明,能說出一些水果娃娃的名字。現在我們把這幾種不認識的水果娃娃來重新認識一下,讓它們做我們的好朋友,好不好?
(嘗一嘗):小朋友們,現在看一看老師做好的水果沙拉,老師請小朋友們嘗一嘗,把它吃下去,你會變得更漂亮。小朋友們每人一套餐具,津津有味品嘗起來。
(說一說)水果沙拉裡面有什麼味道?
幼兒回答「有蘋果味」、「有梨子味」、「有草莓味」、「有香蕉味」、「有葡萄味」…….「好吃嗎?為什麼?」「好吃,因為許多水果味道都有了。」
(做一做):為了小朋友以後經常能吃到水果沙拉,我們來自己做。拿起小碗,小碗里裝有削好皮的水果切塊,請你們調上沙拉醬,再攪拌一會兒,就做好了。
(吃一吃):小朋友們每人一套餐具,吃得真香。
結束環節:
小結:水果沙拉真好吃。
在老師指導下,幼兒收拾整理活動室,一個接一個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小朋友們回家吃飯時,不應挑食,不管什麼飯、菜都要吃,你會變得更健康、更漂亮。
教學反思
活動效果評析:通過「我會做水果沙拉」健康活動的開展,我班幼兒有了很大變化。家長反映幼兒吃飯吃得香,不挑食,不挑菜,也愛吃水果了。家長說這項活動幫助孩子養成了一個好的生活習慣。
優勢:
(1)選材實際,來自於熟悉的生活環境;
(2)通過看、說、嘗、做、吃一系列參與活動環節,達到活動目標。
(3)符合小班幼兒心理特徵及教育。
(4)增長了一些生活知識。
不足之處:
(1)活動銜接不連貫;
(2)組織和設計活動時,留給孩子自由空間較小;
(3)活動氣氛差。
今後改進:考慮活動的銜接、氛圍,幼兒活動時的主動性。
❷ 幼兒園小班教案《水果做早操》怎麼上
小班數學活動「水果做早操」,這個教學活動是讓幼兒在水果做早操的情景中感知4以內的數量,記錄4個同種水果的不同排列形式,初步感知物體的數量不受排列方式的影響。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都能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量,所以我就把活動側重在活動難點的把握上,重點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數量不受排列方式的影響。我通過自己兩次示範擺放香蕉,讓幼兒對此產生興趣,初步知道擺放形式不同物體的數量不變。然後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進行擺放,讓我可喜的是孩子們的思維還是非常豐富,擺放的形式各不相同。 教學活動中設計的問題有3個,都是圍繞給水果排隊來開展的,特別是第二個問題:「除了這樣排還可以怎麼排?」孩子們知道但不會用語言表達時,我就直接請幼兒上前試一試,這樣讓幼兒個直觀的了解,集中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麼排的?時我也是採用了這樣的方法,當幼兒回答是我能及時的回應「原來你是這樣排的和別人不一樣」再加上動作豎起大拇指來提示幼兒,更利於課堂的有效性,數學活動中更注重的是直接的感官和體驗,所以活動中我為幼兒准備了圖片和實物兩種操作材料,在操作中讓幼兒感知物體的數量不受排列方式的影響,注重了全體幼兒的參與性,讓他們做一做,講一講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最後一個環節我安排了集體操作,請全體幼兒回座位拿出自己從家裡帶來的蘋果、梨、香蕉、橘子四種不同的水果各一個,一共四個,請大家自主想辦法讓這四種水果疊在一起做早操,嘗試更多地擺放形式。 只是小班孩子的學習常規在操作中還需加強,這個活動中手口一致的點數成分還不到位,可能是幼兒的興奮導致了教師的急進,如果在多些點數機會會更好。我將操作材料投放區域中,供孩子孩子自主區域時再次操作和擺放。 從活動中我發現了孩子們的邏輯思維還是非常活躍的,對於擺水果也比較喜歡,實物的操作能夠帶給孩子更多知識經驗的掌握,幼兒這節活動也基本上達到教育的目標。
❸ 送水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整理的送水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送水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1
活動要求:
進一步了解鞏固幾種常見的水果並能夠根據其基本特徵進行辨別;能夠說出不同水果的顏色及其形狀;體驗游戲時的快樂情感。
活動准備:自製的大樹二棵,自製的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水果樹,激發幼兒興趣寶寶們,你們看一看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誰啊?
哦,你們看到了很多的水果寶寶和大樹媽媽!你們知道嗎,大樹媽媽啊開了一個幼兒園,所以啊有這么多的水果寶寶來上幼兒園了!你們看看大樹幼兒園里都來了哪些水果寶寶啊?
二、故事欣賞並討論
教師操作演示教具並講述故事。
(1)水果寶寶在幼兒園學本領。
(2)蘋果寶寶經過香蕉,橘子和生梨寶寶的家。
(3)蘋果寶寶找到自己的家師問。
(4)蘋果寶寶找到自己的家了嗎?
(5)蘋果寶寶的家是什麼顏色的啊?
(6)蘋果寶寶還看到了誰的家?
討論:蘋果寶寶到家了可是還有香蕉,生梨和橘子寶寶沒找到家呢!我們等一下一起幫他們找好不好?不過啊在找之前我們要先看看他們穿著什麼顏色的衣服長得什麼樣子看好了才能幫他們找不然會幫他們找錯家的對不對?
三、游戲"送水果"
1、送沒回家的送水果寶寶回家
游戲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果寶寶把他從幼兒園里接出來然後把它送到自己家裡去游戲開始後,幼兒與家長一起往前走,到達果樹後家長抱起幼兒摘下一個水果,兩人一起手拉手往回跑,以先回到起點為勝。
2、幼兒扮演水果寶寶再次游戲添置大紙桶,調換水果房子的位置;自選頭飾;師講解玩法:
鑽紙箱太陽下山了,水果寶寶要回家了,要鑽過一個黑黑的山洞,找到自己的水果房子。
3、教師小結寶寶們都很能幹把果寶寶都送到了家而且也很勇敢,不怕黑黑的山洞能很快的就找到自己的家了!
品嘗水果樹媽媽啊覺得我們寶寶很聰明,她為了感謝你們把果寶寶都安全的送到家准備送給你們一樣禮物。
送水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2
活動要求:
1、進一步了解鞏固幾種常見的水果並能夠根據其基本特徵進行辨別。
2、能夠說出不同水果的顏色及其形狀;體驗游戲時的快樂情感。
3、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准備:
自製的大樹二棵,自製的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水果樹,激發幼兒興趣寶寶們,你們看一看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誰啊?哦,你們看到了很多的水果寶寶和大樹媽媽!你們知道嗎,大樹媽媽啊開了一個幼兒園,所以啊有這么多的水果寶寶來上幼兒園了!你們看看大樹幼兒園里都來了哪些水果寶寶啊?
二、故事欣賞並討論
教師操作演示教具並講述故事
(1)水果寶寶在幼兒園學本領
(2)蘋果寶寶經過香蕉,橘子和生梨寶寶的家
(3)蘋果寶寶找到自己的家師問:
(4)蘋果寶寶找到自己的家了嗎?
(5)蘋果寶寶的家是什麼顏色的啊?
(6)蘋果寶寶還看到了誰的家?
討論:蘋果寶寶到家了可是還有香蕉,生梨和橘子寶寶沒找到家呢!我們等一下一起幫他們找好不好?不過啊在找之前我們要先看看他們穿著什麼顏色的`衣服長得什麼樣子看好了才能幫他們找不然會幫他們找錯家的對不對?
三、游戲"送水果"
1、送沒回家的送水果寶寶回家
游戲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果寶寶把他從幼兒園里接出來然後把它送到自己家裡去游戲開始後,幼兒與家長一起往前走,到達果樹後家長抱起幼兒摘下一個水果,兩人一起手拉手往回跑,以先回到起點為勝。
2、幼兒扮演水果寶寶再次游戲添置大紙桶,調換水果房子的位置;自選頭飾;師講解玩法
鑽紙箱太陽下山了,水果寶寶要回家了,要鑽過一個黑黑的山洞,找到自己的水果房子
3、教師 小結寶寶們都很能幹把果寶寶都送到了家而且也很勇敢,不怕黑黑的山洞能很快的就找到自己的家了!(簡單的個別點評表揚)
四、活動結束:
品嘗水果樹媽媽啊覺得我們寶寶很聰明,她為了感謝你們把果寶寶都安全的送到家准備送給你們一樣禮物.眼睛閉起來(老師在每人面前放一水果)
活動反思:
一、科學的親子關系是幼兒交往能力提高的前提
二、通過親子活動形成幼兒樂意與人交往的態度
三、通過親子活動,學習與人分享
四、通過親子活動培養幼兒的合作行為
❹ 幼兒園小班認識水果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認識水果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認識水果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我設計的這個活動是小班上學期的英語活動,對於小班年齡段的幼兒來說,英語是個新鮮事物,他們對此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喜歡英語單詞、律動、兒歌……認識新的英語單詞是他們值得驕傲的事情之一。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水果名稱,願意模仿和學說單詞「apple」、「banana」、「pear」、「orange」。
2、初步理解句子「I like apples」。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讀單詞「apple」、「banana」、「pear」、「orange」。
難點: 理解句型I like…
活動准備
材料准備:掛圖、大小單詞卡、點讀筆;水果(蘋果、香蕉、梨、橘子)、布袋。
環境准備:將裝有4種水果的小單詞卡分別放在幼兒椅子下。
活動過程
一、Warming-up(熱身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歌曲Hello,並相互問好。
二、Presentation(內容呈現)
1、教師拿出裝有水果的布袋,讓幼兒伸手到布袋裡摸一摸,再聞一聞,猜猜口袋裡裝的是什麼。
2、請幼兒將水果從布袋裡拿出來,教師用英語逐一介紹「Apple,apple,It』s an apple.」
其他水果方法同上。
3、教師出示掛圖,用點讀筆點讀掛圖上的單詞,引導幼兒跟讀。
三、Practice(活動操練)
游戲:大聲小聲
1. 教師分別出示「apple」「banana」的大單詞字卡,教師小聲讀,幼兒大聲跟讀; 教師大聲讀,幼兒則小聲讀。
2. 教師出示「pear」、「orange」的大單詞字卡,教師從下往上舉,教讀聲音由小到大,幼兒跟讀聲音也由小到大,反之,教師從上到下舉時,聲音由大到小,最後到沒聲。
四、Proction(創造鞏固)
1、游戲:教師出示「banana」大單詞字卡,說出句型「I like banana」,請拿到「banana」小單詞卡的幼兒把字卡舉起,並將其放入貼有」banana」小單詞卡的籃子內。
「apple」、「pear」、「orange」的方法同上。
2、師幼道別
師幼同唱《Goodbye song 》。
五、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認識水果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多種水果的.名稱及外形特徵。
2、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體驗活動的新奇、愉悅。
3、養成喜歡吃水果的好習慣,了解水果的多種吃法。
4、引導幼兒積極與水果互動,體驗樂趣。
活動准備:
1、柚子、獼猴桃、蘋果、石榴、桔子、火龍果、香蕉等各類水果。
2、自製"水果魔箱",配樂,配班老師,禮物包,水果刀,盤子。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我喜歡的水果"(實物)。
1、出示裝滿各類水果的"禮物包",激發幼兒對認識水果的興趣。
師:你們猜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裡面會有什麼呢?那我們來猜猜看,請它們出來吧!
2、出示各類水果,教師用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出示香蕉,師:哎呀,它今天第一次來到這,有點難為情了,它只出來了一點點,是什麼呀?(請幼兒回答,並引導幼兒說出香蕉的特徵)
師:那我們就請它出來吧,1、2、3哇,真的是香蕉,你們猜對啦!
總結:香蕉是彎彎的,黃黃的,像一個月亮。
3、用以上同樣的方法把桔子請出來。
4、打開"禮物包",讓幼兒認識多種水果,說出其特徵。
二、比輕重(實物)。
比較蘋果與柚子的重量,師:請小朋友說說是蘋果重還是柚子重,我們來用手感覺一下。(教師把柚子拋到每位幼兒手上,讓孩子用手去感覺它的重量)
三、水果排排隊,認識水果的種類(PPT)。
師:現在水果已經排成一個長長的隊伍,數一數有幾種水果。(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
四、游戲:誰不見啦(實物)
玩法:教師從水果里拿走一到兩種水果,讓幼兒猜什麼水果不見了。
師:現在,水果寶寶要跟我們玩游戲,它們要考考你們,讓你們猜猜誰不見啦。
五、出示"水果魔箱",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實物)。
1、師:水果寶寶們去了一個很神秘的地方,你們想知道嗎?
2、配合可愛的音樂聲"水果魔箱"出來了。
師:咦,是誰呀,它怎麼在動啊?你們覺得它想什麼?(幼兒回答)
師:讓我來問問看。請問你是誰啊?
3、與"魔箱"玩游戲
玩法:叫出什麼水果就出來什麼水果,要求幼兒叫聲要一致。
魔箱:大家好,我是水果魔箱。
師:今天水果魔箱也要來和我們玩游戲啦,你們高興吧!那我們的水果寶寶也在裡面嗎?(是)
師:那我們把它們叫出來吧!蘋果,蘋果,快出來。桔子,桔子快出來……
六、認識火龍果(PPT)。
出示火龍果,認識其特徵。
師:你們看,誰這么調皮在箱子上面一跳一跳的?幼兒回答
師:那我們讓它在箱子邊休息一會吧!教師介紹火龍果的特徵。
七、結束活動。
1、師:火龍果是一個很有營養的水果,裡面的肉是白色的,還有黑黑的一粒粒的是它的種子,它的皮也是可以吃的,回家可以叫媽媽做成美味的菜。
2、找火龍果游戲。
科學活動《認識水果》反思
水果是幼兒熟悉、喜歡的,同時水果也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結合"秋天"這一季節的特徵,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我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水果"的科學活動。
在活動開展之前,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帶孩子參觀水果店,收集水果圖片、實物,豐富有關水果的經驗。在家長的共同參與下,在惹人喜愛的水果娃娃吸引下,孩子們對水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逐漸走進了水果的世界,這是我的第一課時。而第二課時也就是我上的教研課,通過網路搜集,也找到了關於此類活動課。我看了一下,該課很適合小班孩子,它不僅融入了情感,還有游戲,讓孩子在玩中學,而不是那種死板教學。於是我就模了一下課,果真反響不錯,孩子們都很感興趣,上得很開心,我呢也和小朋友一樣,就好像和他們融為一體。真正的達到了預期的目標,讓他們體驗到積極參與游戲活動的新奇和愉悅,效果很好!
當然在活動中,也有不足之處,比如開始上課時有點緊張,不過後來就好啦,這主要還是自己不好,心理作用;還有在數水果種類時我沒有做鏡面示範;水果的種類對小班年齡的幼兒來說多了些,孩子有點記不住,這些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的,並加以改正。
通過此堂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是模別人的課,還是自己設計的,只要抓住是好課,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孩子們上得開心,把自己當成孩子的知心好友這就行了,上起課來也就沒那麼復雜,沒那麼擔心了。
幼兒園小班認識水果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培養孩子學會認真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並且學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設計了一節認識水果的教學課。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積極動腦的習慣。
2、通過比較,能夠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蘋果、桔子的特徵。
3、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各種水果
2、並且能說出水果的特徵
活動准備
冰糖橙、蘋果、梨、桔子若干;水果刀一把,盤子一隻。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水果,讓孩子說出它們的名稱。
2、觀察水果,說出它們的外部特徵。
3、游戲:摸水果,增強孩子對各種水果的外部特徵的感知。
4、觀察水果的內部特徵。
切開各種水果,讓孩子觀察水果的內部結構。
5、品嘗水果。
(1)將切好的各種水果分別讓孩子品嘗,並說說其味道是什麼樣的?它們有什麼不同?
(2)教師將孩子眼睛蒙住後, 讓他們來品嘗水果,然後請他們說一說吃的是什麼水果。
6、活動結束:告訴幼兒多吃水果有利身體健康
教學反思
對於孩子來說,在課堂中出現一些新鮮的事物會高度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我選用對了本課,並運用了觀察、觸摸、品嘗、介紹的方法來了解水果,這些環節的設計能夠更好的讓孩子集中注意力,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興趣非常的高!同時向他們滲透一些蔬菜和水果與身體健康的關系,教育他們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