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穿城門規則
1. 如何開展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
游戲名稱:蚊子叮
適合年齡: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游戲者隨兒歌,將做捏東西狀的手疊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疊高,直到無法夠著為止。兒歌:蚊子!蚊子!叮手!蚊子蚊子再叮手!!啪!啪!
游戲名稱:種西瓜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四人一組站成圓圈,然後,依次把腳鉤在前一個人的腳彎里,形成腳搭成的圓圈。大家一起拍手邊念兒歌,單腳跳著繞圈前進(此游戲適合較大的幼兒玩)
游戲名稱:捉「龍尾」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游戲者中選一人當「龍頭」,一人當捉「龍尾」者,其餘幼兒一個接一個地拉住前一位的後衣擺接在「龍頭」後面做「龍身」,最後一人當「龍尾」。「龍頭」帶著「龍身」左右移動跑,讓「龍尾」躲避捉拿。注意「龍身」不要脫節。如「龍尾」被捉,要自動退下,倒數第二人自然成為「龍尾」。此游戲具體玩法與「老鷹捉小雞」相似。
游戲名稱:轉陀螺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陀螺 先將鞭上的繩子纏在陀螺的上部,纏緊,隨後用手按住,另一隻手拿鞭子,用力拉繩,同時松開按陀螺的手,當陀螺在地上轉了起來以後,再用鞭子順著抽繩子的方向去抽打陀螺。隨後幼兒開始進行打陀螺比賽。幼兒一起准備,聽教師發出「開始」口令,一齊抽打陀螺,看誰的陀螺轉得最久即獲勝。
游戲名稱:滾銅板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銅板木板 比比誰滾得遠。
游戲名稱:推小車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三人猜拳決勝負,勝者先趴下做「車」,其餘兩人分別把勝者的小腿抬起,夾在身體的一側做「推車」人,「推車」人不能過分用力,做「車」人要雙手撐地走,注意要選擇平整而清潔的地面進行游戲。
游戲名稱:孵小雞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石頭 游戲者中選一人當「雞媽媽」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幾個「蛋」(可放石頭代替),表示「雞媽媽」正在「孵蛋」。其餘游戲者做「耗子」,「耗子「在」雞媽媽「身邊鑽來鑽去,伺機取「蛋」。「雞媽媽」可以自由轉動保護身體下面的「雞蛋」,但不能離開凳子。「耗子」伸手取「蛋」時,「雞媽媽」要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許在取「蛋」。游戲可玩到「雞蛋」取完為止。
游戲名稱: 吹羽毛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羽毛 在桌上放根羽毛,參加游戲的兩個人各站在桌字的兩側,同時吹羽毛,將羽毛吹到對放的一側落下為勝。
游戲名稱:小貓釣魚
適合年齡: 4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魚竿 用紙畫一些小魚或折一些小魚,上面系一個小繩圈,用一根小竹桿在一頭系一條細繩,繩子一頭系一個小鉤子,開始釣魚,到魚全部釣完後,比賽釣魚者誰釣的多,就勝利。
游戲名稱: 挑花線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花線 兩人一組,游戲者用一細繩套在雙手手指上,勾挑出各種花樣,常見花樣有四層樓梯、花手巾、大輪船、鋸子等。
游戲名稱: 拍紙方(甩紙炮)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紙 兩人以上,每人各自拿相同數量的紙炮,各把一個紙炮放在地上,一方先用自己的的紙炮用力向對方的紙炮甩,如果被甩翻,就可贏得對方的紙炮,否則,就由另一方甩,游戲結束時紙炮多者贏。
游戲名稱:堆饅頭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堆饅頭,堆饅頭,饅頭堆的高,饅頭對的好,香噴噴,甜蜜蜜,吃得大家哈哈笑。 參加者邊念兒歌,邊輪流伸出手指。右手做握拳狀,把大拇指伸出。第一人伸出後,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如此協調地一個個堆積上去。如人少,到一定高度時,第一人的手可抽出再堆上去。直到最高處為勝。
游戲名稱: 瞎子摸拐子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手帕 參加者一人做瞎子(用手帕蒙住眼睛),其餘人做拐子(用手帕把一手一腳綁在一起),游戲開始後,瞎子開始捉拐子,如果拐子被捉住,就交換角色。
游戲名稱:拔河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長繩一根 將參加者分成人數相同的兩組,在長繩中間系一個蝴蝶結,兩隊各在一邊拉住繩子先後拉,能把對方拉過來的一對為勝利者。
游戲名稱:斗雞
適合年齡: 6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兩人面對面站立,各把一條腿彎起來,用一隻手抓住彎起來的腳,,用另一條腿跳著去頂撞對方,使對方站立不穩,抓住腳的手鬆下來,但不可用手推,彎起的腳落下來為輸者。也可多人分成兩隊,各自站在場地的一邊,放一樣東西作為寶物,搶到對方寶物的為勝。
游戲名稱:飄糖紙
適合年齡: 4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各色糖紙 兩人各自拿一張糖紙貼在牆上,放開手後看誰的糖紙落地的位置離牆遠,就可把對方的這張糖紙贏過來。游戲名稱:抬轎子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吱呀吱呀動。七鉻七格蓬,花轎抬新娘,噼里啪啦轟。 3人一組,2人當轎夫,1人當新娘。當轎夫的幼兒將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對方的右手腕。蹲下,扮新娘的孩子分別將兩只腳跨入兩轎夫的雙手臂之間,兩只手分別搭在轎夫的肩上,「轎夫」立起,開始行走,大家一起邊走邊說兒歌。兒歌終止「新娘下轎」。換角色重新進行。
游戲名稱: 跳房子
適合年齡: 4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畫好格子房,沙包 一人先進行游戲,將沙包扔到第一格內,然後單腿跳起,用另一隻腳將沙包踢到第二格,再單腿跳到第二格,依此類推,踢到第五格,將沙包一下踢到第一格,單腿逐格跳出起線,開始跳第二間房子,將沙包踢到第二格開始跳,以同樣的方法開始跳第三間,第四間,直至跳完第五間房子。跳房過程中,腳和沙包壓到線或沒有踢到應踢到的房子中,算失誤,換另一人跳,以先跳完五間房子者為勝。
游戲名稱:飛火箭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折紙火箭 幼兒自己折疊一支火箭,到空曠的場地上進行投擲游戲,也可組織幼兒進行比賽。
游戲名稱: 打彈弓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彈弓 幼兒將紙球當作子彈練習射准。
游戲名稱:放風箏
適合年齡: 4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風箏 幼兒一手拿風箏,一手扯線,在空曠的場地上迎風奔跑,使風箏能飛起來。
游戲名稱:丟手帕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手帕 參加者選一人丟手帕,其餘圍成大圓圈蹲下。游戲開始,大家唱歌,丟手帕的人沿大圓圈行走。根據歌詞不知不覺地丟在某人的後面。被丟手帕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帕,然後拿起手帕迅速追逐丟手帕的人。如果丟手帕的人被抓住,則表演一個節目,再做丟手帕的人。如果被放手帕的人在丟手帕的人繞了一圈後還沒有發現手帕,也要表演節目,再做丟手帕的人。
游戲名稱: 編花籃
適合年齡: 6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3-6人參加,參加者伸出右腳,勾住前人,形成一個編出的圈,一手搭住前面小朋友的肩膀,邊念兒歌,邊單腳往前跳,直至兒歌念完。
游戲名稱:打水漂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小石片 在小池塘邊撿一些薄薄的小石片,往水面投擲過去,使小石片在水面向前跳躍幾次,出現多個水花。
游戲名稱:翻骨牌(抓七子)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沙包一個骨牌7個 參加者輪流進行翻麻將的競賽,每人經過下面幾輪拋接與翻動的活動,才算完成一局。第一輪:拋出沙包,翻動一塊骨牌,然後又迅速接住沙包,直至把全部骨牌翻成背朝上,最後拋出沙包,一把抓起七個骨牌,接住沙包。第二輪:在拋出沙包後把所有骨牌一一橫著站起來,最後一把抓起。第三輪,在拋出沙包後把所有骨牌一一豎著站起來,最後一把抓起。
游戲名稱:老狼抓人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問:老狼老狼幾點鍾?答:一點鍾。……天黑了。 參加者選一人當老狼,其餘人更在老狼身後扮演各種小動物,游戲開始,眾人邊問「老狼老狼幾點鍾」邊向前走,老狼背向大家答話,老狼答話時,眾人停下不動。老狼回答「天黑了」,轉身追逐,眾人回逃,注意靈活躲避,跑回家者算勝利。被捉住者換下一輪做老狼。
游戲名稱:踩高蹺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高蹺 用小木塊穿上繩子,讓孩子的腳踩住小木塊,雙手提住繩子,向前走,模仿雜技演員踩高蹺的動作。
游戲名稱:跳皮筋
適合年齡: 6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皮筋 長橡皮筋一根,兩頭打結。游戲時三名幼兒用猜拳方式決定先後順序,兩頭各站一人,把橡皮筋綳直,中間請贏的一名幼兒跳各種花樣,跳錯換下一個幼兒。
游戲名稱:調龍燈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柳青,樹苗綠。娘舅外甥調龍燈。調得慢,調得快,一調調到家門口。」2人相對站立,手拉手,邊念兒歌,邊向兩邊擺動。等兒歌念完後,2人一邊手高舉,同時身體鑽過手臂翻轉180度。接著舉起另一邊手,身體翻轉另一個180度,可連續翻轉多次,直至不能翻為止。
游戲名稱: 我是蘿卜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參加者一人做追捉者,其餘人在一定范圍內自由跑動。游戲開始後,捉人者可任意追某一人。當被追者快被捉住時,可以立定雙手交叉搭在兩肩上說:「我是蘿卜」,這樣追捉者就不能捉他。當蘿卜的人要等同伴來拍一下,表示救了他,這樣才可繼續跑動。捉人者捉到一人後,就與被捉者對換角色,被捉到的人當下一輪捉人者,游戲重新開始。
游戲名稱:小船過橋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搖搖搖,搖櫓劃小船,鑽鑽鑽,鑽過小橋。 用一根繩子系在兩棵樹或兩樣東西之間當小橋,繩子離地的高度為60厘米,離小橋兩米或三米處為小船出發點,可劃一條橫線做記號。參加者一起念兒歌做搖櫓劃船動作向前行走,至小橋處輕輕地鑽過去,然後再做搖船狀到終點。先到者為勝。
游戲名稱: 打仗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竹竿 參加者手持竹竿當長槍,分成兩方,躲在掩護體後面模仿解放軍打仗,被對方「擊中」就退出比賽,哪一方的人先被打光,就算輸。
游戲名稱:擠囡囡
適合年齡: 4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10人以內 參加者靠牆而立,邊念兒歌邊用力量向中間擠動,注意集體協調和有節奏的擠出一人。被擠出的人向旁邊跑去,再向中間擠,如此往復。適於冬天開展活動。
游戲名稱: 猜拳跨步
適合年齡: 4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兩人一組,站在起點線上,以猜拳方式決定,贏者可向前跨一步,輸的人不動。誰先到終點為勝。
游戲名稱:官打捉賊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紙條 四人一組,准備四張小紙條,上面分別寫有四個人:縣官、打手、捕快、壞蛋,四人每人摸一張紙條,自己看一下,不能說出自己的身份,捕快憑感覺在另外三人中捉出一個壞蛋,,如果捉對,就由縣官說打幾下。如果捉錯,就由縣官讓打手懲罰捕快。
游戲名稱:蹲蹲孵小雞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參加者站成一個圓圈,兩手握拳伸向前方,一個幼兒自左往右挨著每一個幼兒一邊指點,一邊說:「蹲蹲孵小雞,捉不牢就要飛」。「飛」字落在哪個幼兒身上,哪個幼兒就做抓小雞的人,其餘幼兒做小雞,在規定場地內自由的飛、跑。這時抓雞的人就可以去抓。當小雞蹲下時,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隻後,計算一下被抓的人數(小雞數),游戲可重新開始。
游戲名稱: 孵小雞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5人左右 參加者選一人當雞媽媽,其餘人當老鼠。雞媽媽坐在小方凳上,凳子下放幾個沙包當雞蛋,表示母雞正在孵小雞。游戲開始後,小老鼠在雞媽媽身邊轉來轉去,想取蛋。雞媽媽坐在方凳上,可自由轉動身體來保護身體下面的雞蛋,但不能離開凳子。小老鼠伸手取蛋時,雞媽媽要迅速拍小老鼠的手臂。被拍到的老鼠要主動退出遊戲。游戲可玩到雞蛋取完為止。
游戲名稱:孵小雞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5人左右 參加者選一人當雞媽媽,其餘人當老鼠。雞媽媽坐在小方凳上,凳子下放幾個沙包當雞蛋,表示母雞正在孵小雞。游戲開始後,小老鼠在雞媽媽身邊轉來轉去,想取蛋。雞媽媽坐在方凳上,可自由轉動身體來保護身體下面的雞蛋,但不能離開凳子。小老鼠伸手取蛋時,雞媽媽要迅速拍小老鼠的手臂。被拍到的老鼠要主動退出遊戲。游戲可玩到雞蛋取完為止。
游戲名稱:「盲人」擊鼓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布條、鼓等。將鼓放置在離「盲人」一定距離的位置上,參加游戲的幼兒蒙上眼睛後就地轉1——2圈,再摸索上前擊鼓。
游戲名稱:城門城門幾丈高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花馬,帶大刀,走進城門套一套,問你吃橘子還是吃香蕉? 兩個幼兒做城門,雙手相握上舉,事先商量好,一方為「橘子」,一方為「香蕉」。其餘幼兒圍成圓圈,邊念兒歌邊依次鑽過城門。當兒歌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做城門的兩個人手放下,套住一個參加者,然後問他要吃香蕉還是橘子,被套住的人回答後,站在相應的一方後面,等所有幼兒被套完後,比一比香蕉多還是橘子多。
游戲名稱:搶四角
適合年齡: 4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參加者一人站在中心,四人各站在場地的四角,四角都用白線畫上圈。游戲開始時,四角的人互相暗暗打招呼,表示可以互換。這時中間的人喊「一二三」,中間人迅速地向某一角位跑,在四角里某一人未搶到新位置時搶佔位置。為搶到的人就站在中間,游戲重新開始。
游戲名稱:抓老鼠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請5-7人做老鼠,分散在圓圈外,其餘幼兒拉成圓圈,做捕老鼠的籠子。游戲開始,做捕鼠籠的幼兒手拉手念兒歌,做老鼠的幼兒在籠子里鑽進鑽出做吃東西的樣子。一聽到老師喊「咔嚓」,做老鼠籠的幼兒馬上就蹲下,來不及逃出去的老鼠就被抓住。被抓住的老鼠站在圓圈上作籠子。游戲重新開始。
游戲名稱: 拍山牆
適合年齡: 4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參加者選出一人當拍山牆的人,面對牆壁戰好,其餘人離牆10米左右。游戲開始後,拍山牆的人拍牆,口裡念「一、二、三」,其餘人在他背向拍牆時迅速向前走,當「三」數完,拍山牆人迅速回頭,眾人要在他回頭時立刻停止不動,如果有人動被拍山牆人發現,就要站到一邊,退出遊戲。如此往復拍牆、回望,直到有人走到了拍牆人後面而未犯規者,做下一輪的拍山牆者,游戲重新開始。
游戲名稱: 翻貝殼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小貝殼 把洗凈的小貝殼分成與幼兒(3-4人)相等的幾份,每人一份,幼兒各自任意拿出一部分貝殼,握在手心裡不讓其他人看見,然後喊「一二三」,同時攤開手心,誰多誰把其他人的貝殼放在一起撒在桌上,如貝殼的背朝上,就可取走;如口朝上,就應用食指放在貝殼的邊緣處輕輕一按,把它翻過來,使口朝上,這樣就可取走,如果沒有被翻過來,就換其他人進行,依次輪換,看誰得的貝殼最多為勝。
游戲名稱: 五門開開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大門開開進不來,二門開開進不來,三門開開進不來,四門開開進不來,五門開開我進來。 將兩手手指用力分開伸直,並各自一一對應,即拇指對拇指,中指對中指等,用指頭處相互撐著玩,好似五扇緊閉的大門,然後邊念兒歌邊將手指一一分開,從拇指開始。
游戲名稱:種蓮子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種蓮子,種蓮子,不知蓮子種哪家?東一家,西一家,哪個採到頂呱呱。 參加者選出一人為種蓮子人,另一人為采蓮子的人,其餘幼兒依次站或坐成半圓形,兩手並攏手心向上。游戲開始,全體同念兒歌,種蓮子人拿著蓮子,邊念邊在每個孩子手裡做種蓮子狀,種過蓮子的人手心立即合攏相握,但只有一個孩子是真正得到了蓮子,全部種完後,請采蓮子的人進來采蓮子。可以猜三次,如果三次都沒有猜中就算失敗。找到蓮子後,與采蓮子人互換角色。否則另請兩個采蓮子人和種蓮子人。
游戲名稱:包餃子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卷,卷,卷白菜;剁,剁,剁肉肉;和,和,和麵粉;趕,趕,趕餃子皮;包,包,包餃子;燒,燒,燒餃子;嘗,嘗,嘗餃子。 參加者選取一人帶頭,站縱隊手拉手。游戲開始時,帶頭人帶動大家邊念「卷卷卷白菜」邊走成螺旋形圓圈。帶頭人再帶大家邊念「卷卷卷白菜」邊從圓心走出來成一圓圈。然後,全體參加者面向圓心,邊念兒歌邊根據兒歌內容做模仿動作。
游戲名稱:拉繩游戲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繩子 兩人一組,每人拉住繩子的一投放在自己的腰間。雙腳分開站立,出其不意的將繩子抽動,迫使對方移動雙腳。如果對方雙腳移動就算輸。游戲重新開始。
游戲名稱:打大麥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一籮麥,兩籮麥,三籮開始打大麥,劈劈啪,劈劈啪,劈啪劈劈啪,大麥打得多,送你一大籮。大麥打得響,送你一頭羊。 參加者兩人面對面坐,念前兩句兒歌時2人雙手合攏,與對方作摸手動作。然後雙手舉起,誰兒歌節奏用右手拍擊對方左手,或用左手拍擊對方的右手,直至拍完停止。
游戲名稱:上下前後拍手歌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拼板,拼板,拼拼板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軲轆軲轆一,軲轆軲轆二,軲轆軲轆三,……軲轆軲轆十。 2人面對面站立,念第一第二句時,2人先自拍再與對方對拍,後面則隨兒歌內容在上下左右前後做拍手動作,注意以個人自己站立位置考慮拍手方位。然後做「軲轆軲轆」的動作時,雙手繞動,依次伸出1-10的手指動作。
游戲名稱: 背蘿卜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背釘耙,翻蘿卜,翻到一個紅蘿卜。背釘耙,鋤蘿卜,鋤到一個白蘿卜。 2人一組,背靠背站立,邊念兒歌邊向前彎腰,用臂力和背力背起對方。背時注意站穩腳跟,被背的人要雙腳離地。
游戲名稱:賣扁擔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玩法或規則: 兩人一組,相對而立,互握對方雙手平舉。一人從左邊手臂下鑽出,把手臂擱在肩上;另一人從另一邊手臂下鑽出,把手臂擱在肩上。然後兩人一起協調的走,邊走邊喊「賣扁擔嘍!」
2. 適合幼兒玩的游戲
1游戲名稱《木頭人》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邊走邊念兒歌"我是一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看誰堅持一分鍾"念到最後一個字時所有幼兒擺出造型不動。老師說時間到才能動,游戲反復進行。
2、游戲名稱《粘泡泡糖》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邊走邊念兒歌"粘粘粘泡泡糖,一粘粘到頭頂上,兒歌說粘到哪就粘在身體的什麼部位,為增加趣味興趣,可讓幼兒互相粘,和其他小朋友互動"
3、游戲名稱《城門城門幾丈高》
游戲規則:幼兒圍成圓圈,手拉手,兩個小朋友做城門,幼兒邊走邊念兒歌"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花馬,帶大刀,走進城門套一套,問你吃橘子吃香蕉"兒歌結束城門落下,被關在城門里的人選擇吃哪種水果,選擇誰就站在誰身後。(做城門的兩名幼兒提前商量好自己是哪種水果)
4、游戲名稱《綠燈跑跑》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兩名幼兒在圈外,一個當作追的人,手裡拿著綠燈的幼兒當被追者,游戲開始後那綠燈的幼兒快要被追上時,為了保護自己可以將手上的綠燈給圈上的一名幼兒,這名幼兒拿著綠燈繼續跑,游戲反復進行,被追上時游戲轉換角色進行。
5、游戲《切西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做"大西瓜")一位幼兒做"切西瓜"邊念兒歌邊繞著圓圈走,並做"切西瓜"的動作,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將身邊兩位幼兒拉著的手切開,然後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開的兩名幼兒則必須立即超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達原味位的即為再次游戲的"切瓜人"
6、游戲《老鼠籠》
游戲規則:一半幼兒做老鼠籠,一半幼兒做老鼠,做籠子的幼兒大聲念兒歌,"老鼠"不停地從"籠子"里鑽進鑽出(從幼兒的手下面鑽進鑽出)。當兒歌念到最後的"抓住你"時,小老鼠要趕快鑽進"籠子",扮演"老鼠籠"的小朋友趕緊蹲下,沒有鑽出去的"小老鼠"就被抓住了。被抓住的幼兒,就去做老鼠籠,沒有被抓住的"小老鼠"繼續游戲。
7、游戲《網小魚》
游戲規則: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幼兒做小魚,一部分幼兒做漁網,做漁網的幼兒圍成一個大圈,做魚兒的幼兒站在圓圈中間,游戲開始,全體幼兒念兒歌"魚兒魚兒游啊游,游到西來游到東,魚兒魚兒快快游,小心漁網網住你"兒歌念完,扮作小魚的幼兒找空隙鑽出來,四處跑開,圓圈上的幼兒做一個大渝網,盡量把魚兒網住,游戲重復進行,逃出的小魚做漁網。
8、游戲《我是蘿卜》
游戲規則:參加者一人做追捉者,其餘人在一定范圍內自由跑動。游戲開始後,捉人者可任意追某一人。當被追者快被捉住時,可以立定雙手交叉搭在兩肩上說:"我是蘿卜",這樣追捉者就不能捉他。當蘿卜的人要等同伴來拍一下,表示救了他,這樣才可繼續跑動。捉人者捉到一人後,就與被捉者對換角色,被捉到的人當下一輪捉人者,游戲重新開始。
9、游戲《紅燈綠燈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站在起始線後做好准備,一名幼兒在場地的另外一頭發號施令,游戲開始,幼兒開始走步,發號施令的幼兒背對幼兒念"紅燈綠燈停"念到停時轉身,此時走步的幼兒不能動,動的幼兒暫停一次游戲,游戲重復進行,直到發號施令的幼兒被走步的幼兒拍到。
10、游戲《丟手絹》
游戲規則:幼兒圍成一個圓圈,一名幼兒一邊唱著歌一邊在小朋友們的後面跳,當唱到"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時,幼兒就馬上把手絹放在一個小朋友的後面。如果這個小朋友發現我把手絹放在他後面時,他就要立刻拿起手絹來追我,幼兒呢就馬上跑,當跑到這個小朋友的位置前,我就蹲下。然後請沒追到我的小朋友來玩。如果被追到了,那麼被追到的小朋友就要表演一個節目哦。
3. 求小學生體育課熱身小游戲
1、游戲《搭山洞》
游戲規則:首先,把全班同學分成三隊,其中兩隊的人數一樣多,兩隊的人必須豎著站,然後兩兩成對兒,用手臂或者長條物品做成一個拱形的洞,這就是山洞了。
另外一隊的同學排著隊從這個山洞裡鑽過去,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讓這個山洞碰到屁股和身子。那樣的話就起來跑到隊的最後面。鑽山洞的時間由我們來限制,時間到了,就換鑽山洞的這一隊去當山洞,換另一隊來鑽了。這樣,不停地循環下去。
2、游戲《小兔找山洞》
游戲規則:參加游戲的兒童,每兩人一組,手拉手,站在場地周圍扮"山洞",另外約的兒童蹲在"山洞"里扮小兔,"小兔"比"山洞"多兩個,多出的"小兔"站在場地中央。游戲開始,"小兔"從"洞"中跳出,一起念兒歌:"小白兔,沒有洞,一二三,三二一,快快找個小山洞。"
邊念邊按兒歌的節奏,四散地雙腳向前跳,念完最後一個"洞"字,"小兔"趕快跑去找"山洞",鑽進"洞"里蹲下。沒有找到"洞"的"小兔"與做"山洞"的兒童從排頭依次交換位置,游戲可反復進行。
3、游戲《城門城門幾丈高》
游戲規則:幼兒圍成圓圈,手拉手,兩個小朋友做城門,幼兒邊走邊念兒歌"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花馬,帶大刀,走進城門套一套,問你吃橘子吃香蕉"兒歌結束城門落下,被關在城門里的人選擇吃哪種水果,選擇誰就站在誰身後。(做城門的兩名幼兒提前商量好自己是哪種水果)。
4、游戲《綠燈跑跑》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兩名幼兒在圈外,一個當作追的人,手裡拿著綠燈的幼兒當被追者,游戲開始後那綠燈的幼兒快要被追上時,為了保護自己可以將手上的綠燈給圈上的一名幼兒,這名幼兒拿著綠燈繼續跑,游戲反復進行,被追上時游戲轉換角色進行。
5、游戲《切西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做"大西瓜")一位幼兒做"切西瓜"邊念兒歌邊繞著圓圈走,並做"切西瓜"的動作,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將身邊兩位幼兒拉著的手切開,然後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開的兩名幼兒則必須立即超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達原味位的即為再次游戲的"切瓜人"。
4. 障礙跑游戲規則
開始時每組第一位同學站在起跑線前,聽到開始的口令後立即跑出並在相應的區域內依次過每個障礙物。不得搶跑,不按要求跑的那組將扣2分,速度最快的那組得5分,最慢的那組全體成員將做原地蹲起5次。
起源
街頭障礙跑運動最早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末的法國巴黎。街頭障礙跑運動又稱「自由障礙跑」,較強的娛樂性使街頭障礙跑運動正在逐漸取代街舞和嬉哈樂,成為風靡都市年輕人群的一項新的娛樂活動。
街頭障礙跑的參賽者要不斷地挑戰自我,嘗試面對新的事物。因此,在這項運動的愛好者們看來,街頭障礙跑運動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的方式和理念。
5. 大班戶外游戲及玩法
一、蹲蹲孵小雞
1、游戲玩法:
參加者站成一個圓圈,兩手握拳伸向前方,一個幼兒自左往右挨著每一個幼兒一邊指點,一邊說:「蹲蹲孵小雞,捉不牢就要飛」。「飛」字落在哪個幼兒身上,哪個幼兒就做抓小雞的人,其餘幼兒做小雞,在規定場地內自由的飛、跑。這時抓雞的人就可以去抓。
2、游戲規則:
當小雞蹲下時,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隻後,計算一下被抓的人數(小雞數),游戲可重新開始。
二、貼燒餅
1、游戲玩法:
幼兒扮演燒餅圍成一個圓圈。一人做貼燒餅的人,一人去追貼燒餅的人。
2、游戲規則:
貼燒餅的人在被追的時候可以貼在圈上的任何燒餅,被貼的燒餅必須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則交換角色繼續游戲。此游戲可以做多層的燒餅進行。
三、炒豆豆:
1、游戲玩法:
兩人相對而立,手牽手,邊念兒歌「炒、炒、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跟頭」,邊有節奏地向左右協調擺手。兒歌念到最後一句時,兩人舉起一側的手臂來共同鑽過翻轉身體180度,還原姿勢。游戲反復進行。
2、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完時,才能翻跟頭
四、結冰
1、游戲玩法:
幼兒分散在場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動作練習,並聽老師數1-10,當數到10的時候老師說:「結冰」。全體幼兒就不動了。(可以兩人或三人擁抱)老師說「冰化了!」幼兒散開繼續自由做動作,如此重復游戲。
2、游戲規則:
結冰的時候要求幼兒抱在一起不亂動,不可以隨意自由走動。
五、追皮球
1、游戲玩法:
教師將紙箱中的皮球全部拋在塑膠場地上,讓幼兒追逐皮球,追到皮球後,跑回原處把皮球投入紙箱。教師可把幼兒追回的皮球繼續扔出去,幼兒反復將皮球追回並投入紙箱。
2、游戲規則:
每位幼兒每次只能追一個皮球,並把皮球投入指定的箱內。
6. 城門城門幾丈高游戲教案
《城門城門幾丈高》教案如下: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學習遵守游戲規則進行游戲。
2、技能目標:鍛煉自己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
3、情感目標:能夠學會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狀態。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幼兒能夠初步學習遵守游戲規則進行游戲,並巧妙的躲過城門。
2、活動難點:能夠在游戲中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因被「城門」關住而哭鬧。
三、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健康歌》、空曠的戶外活動場地。
四、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熱身活動
幼兒跟隨《健康歌》的動作提示,充分活動身體。
基本部分——活動展開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並進行示範
兩名教師分別扮演兩扇城門面對面站立,雙手相握舉起,中間間隔一名幼兒能夠通過的距離。
老師念著兒歌「城門城門幾丈高,城門城門三十六丈高,騎大馬,挎大刀,從你門口瞅一瞅,問你吃土豆,還是吃辣椒。」同時,幼兒站成一排,以騎馬的姿勢一個一個從老師搭成的「城門」下按照次序跑過。
當老師說到最後一個字「椒」時,拉著的手一起放下,抓到在門中間的幼兒。沒有逃脫的幼兒會被問及要風還是要雨,幼兒要風,兩扇「城門」就一同對他吹氣,要雨就給他抓癢癢。
被抓住的幼兒來替守其中一扇城門,之後游戲再次開始。
2、開始游戲
游戲開始後,教師提示幼兒遵守游戲規則,並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游戲過程中,教師重點關注「城門」關門的力道,並鼓勵膽怯的幼兒大膽地從城門下穿過,使游戲能夠順利進行。
游戲共進行三輪,第一輪,用均衡的速度念兒歌;第二輪,用較快的速度念兒歌;第三輪,前面幾句用均衡的速度念,最後一句快速念。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
3、降低城門高度,再次進行游戲
搭城門的幼兒半蹲進行游戲,過城門的幼兒需要降低自己的高度通過城門。
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如:彎腰,半蹲,仰身等)通過城門。
結束部分——放鬆結束
幼兒兩兩相互拍打身體放鬆,結束活動。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將此游戲帶入家庭,與父母和身邊的小夥伴共同玩耍。
7. 不需要道具的團建游戲
不需要道具的團建游戲如下:
1、籮卜蹲。將參與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牽著手圍成一圈,給每堆人以顏色或數字命名(每隊要有一個隊名和一個招牌動作,尤其是在開始不要告訴大家做啥時,先定動作,此時往往會出現某些組的動作比較復雜,到時就夠慘了),任意指定一堆蘿卜開始統一下蹲,同時還要念詞,再指定別的蘿卜堆做同樣動作。
2、007。由開始一人發音零隨聲任指一人,那人隨即亦發音'零'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個人則發音'柒',隨聲用手指作開槍狀任指一人,中槍者不發音不作任何動作,但中槍者旁邊左右兩人則要發'啊'的聲音,而揚手作投降狀。
3、真心話。規則和大冒險幾乎相同,不同的是莊家指定的不是節目,而是要被選中的人回答一個問題。顧名思義,答案必須是真實的。當然,問題越刁鑽越隱秘越有趣,但是要注意莫要侵犯人家隱私喲。
8. 一穿到底團隊游戲規則
游戲規則
一圈到底游戲規則:
1、將學員分為人數均等的兩組,每組站成一個面向圓心的手拉手的圓。
2、為各組分發一個呼啦圈,並將其套在起點學員的手臂,然後在 不用手的情況下,將呼啦圈傳遞一圈回到起點,過程中只可以利用隊友 的身體傳遞呼啦圈。
3、各組可先練習15分鍾。
4、共進行三輪比賽,取最佳成績。
5、在第一輪比賽之後給每組3分鍾的時間進行回顧總結再進行比賽。
注意事項:
1、在項目開始前,學員應做好准備活動,並摘下身上的貴重物品和有可能造成傷害的硬物。
2、在學員找不到很有效的方法時,培訓師可以給予相應的指導。
3、此項目說明不取變方法而僅僅是改善熟練程度及技巧對結果改善是緩慢的,但是如果有新的創意,則會對結果有質的改善。
4、此項目讓學員們體會到革新和創造力的巨大力量,認識到僅僅 通過熟能生巧來提高效率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