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板鞋游戲
Ⅰ 板鞋競速的賽事規則
競賽項目:(一)男子(2項) 60米,100米 (二)女子(2項) 60米,100米 (三)2×100米混合接力
競賽辦法:
(一)根據參賽人數,具體確定賽次設置。
(二)預賽抽簽分組,決賽按預賽成績抽簽排定道次。
(三)接力比賽第一棒為女子,第二棒為男子。
(四)執行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2006年審定的《板鞋競速競賽規則》。
(五)運動員由大會統一編號,號碼布統一製作。比賽用器材由大會統一提供,其品牌和型號另行通知。
錄取名次和獎勵:按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總規程規定執行。
裁判:(一)正、副裁判長及部分裁判員由主辦單位選派,不足部分由承辦單位按要求選聘。(二)裁判員報到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仲裁:人員組成、職責范圍和報到日期,按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總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報名與報到:(一)各參賽單位的報名和報到,按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總規程有關規定執行。(二)正式報名和報到時必須出具參賽運動員的健康證明和意外保險證明。
Ⅱ 小學游園活動游戲
1,盲人敲鑼
游戲介紹:
道具准備:毛巾 2 條,鑼錘,銅鑼。
比賽方法:在5米起始線外蒙上眼睛轉三圈後,蒙眼上前擊鑼。
比賽規則:越過終止線未能擊中鑼面失敗,擊中後得獎票一張。
比賽班級:高(5、6)、中(3、4)、低年級(1、2)
比賽地點:教學樓,操場
2,快樂拋圈
游戲介紹:
道具准備:易拉罐若干,瓶子若干,套圈8個
比賽方法:低年級一米線外,高年級年級1.5米線外每人套8次
比賽規則:不得踩線,套中 1 個得獎票一張。
比賽班級:高(5、6)、中(3、4)、低年級(1、2)
比賽地點:教學樓、操場等。
3,穿針引線
游戲介紹:
比賽方法:參賽者站在啤酒瓶的一側,筷子離瓶口大於一米的距離,瞄準瓶口,放掉手中筷子。
比賽規則:筷子掉進瓶里成功,每生有三次試掉的機會。
比賽班級:高(5、6)、中(3、4)、低年級(1、2)
比賽地點:教室
小學生游戲注意事項:
(一)體育課堂以體育游戲為基本活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體育游戲也時常出現在學生課餘生活之中,所以體育游戲教學不能與小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實際需要分離,體育游戲要與體育課教學內容相互滲透。
(二)在游戲時,學生常常處在跑動追擊等對抗運動中,而且興奮性高,容易發生傷害事故。因此,教師一定要認真細致地做好課前准備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精心安排好游戲內容及場地器材。
(三)在游戲時,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徵以及身體素質差異,適當調節游戲負荷和時間,使學生機體上下左右對應進行,並且還要把思想教育滲透到游戲教學過程中,採取有針對性的游戲,全面發揮體育游戲的多向育人功能。
(四)游戲中要時時引導學生自覺遵守規則。當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游戲規則與方法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去克服困難,以最快的速度掌握。
Ⅲ 板鞋競速和蹴球各有什麼運動特點
板鞋競速是壯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起源於明代。相傳明代倭寇侵擾我國沿海地帶,廣西百色地區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瓦氏夫人為了讓士兵上步調一致,令3名士兵穿上一副長板鞋齊跑。長期如此訓練,士兵的素質大大提高了,鬥志高漲,所向披靡,失敗了倭寇。後來南丹那地州壯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練兵方法,開展3人板鞋競技活動自娛自樂,挖掘了這項民間體育活動。
蹴球是滿族的傳統體育項目,源於清代的踢石球,而規則則與現在的冰壺球有些類似——雙方各執一色,用腳蹴球,擊中或將對方的球擊出場外都可獲得相應積分,先積50分者為勝。
Ⅳ 板鞋競速的基本技術是由哪幾個部分構成的
板鞋競速的基本技術有預備姿勢,原地踏步,向前走,快速跑,彎道走、終點沖刺技術。
板鞋競速運動歷史悠久,器材簡單,因地制宜,不受年齡、性別、條件的限制,深受壯族人民的喜愛。每逢喜慶節日、假日,板鞋競速成為壯族體育愛好者、學校學生開展健身活動的項目之一,吸引各族的群眾參與,對民族團結、民族體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進作用。板鞋競速是一項集群眾性、娛樂性、競速性於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同時也是一項非常獨特的健身娛樂活動
Ⅳ 板鞋競速的技巧
板鞋競速是由多名運動員一起將足套在同一雙板鞋上,在田徑場上進行的比賽,以在同等距離內所用的時間多少決定名次。
板鞋運動起源於明朝嘉靖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在民間,關於板鞋的傳說還有一段激動人心的故事:據說,明朝嘉靖年間,廣西壯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曾經以板鞋作為「秘密武器」,訓練士兵之間的團結性以及協作能力。她讓三名士兵同穿上一副長板鞋一起步跑,長期如此訓練,士兵的素質大大提高,鬥志高漲,所向披靡,從而在戰場上大敗倭寇,為壯鄉人民立了大功。後來,南丹縣那地州壯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練兵方法,開展三人板鞋競技活動自娛自樂,相襲成俗,流傳至今。2005年,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批准將「板鞋競速」項目列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
主要還是三個人要齊心一致才能勝利!
Ⅵ 板鞋競速 比賽規則
1.板鞋競速在標準的田徑場地上進行,場地線寬為5厘米,跑道分道寬2.44至2.50米。
2.比賽板鞋以長度為100厘米、寬度為9厘米、厚度為3厘米的木料製成(以三人板鞋為例)。
3.每隻板鞋配有三塊寬度為5厘米護足,分別固定在板鞋規定的距離上,護皮以牛皮為宜。
4.第三塊護皮後沿距板鞋末端15厘米。
Ⅶ 板鞋競技是哪個民族的
板鞋競技是壯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
板鞋競技是壯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起源於明代。相傳明代倭寇侵擾我國沿海地帶,廣西百色地區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瓦氏夫人為了讓士兵步調一致,令3名士兵穿上一副長板鞋齊跑。長期如此訓練,士兵的素質大大提高了,鬥志高漲,所向披靡,擊敗了倭寇。後來南丹那地州壯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練兵方法,開展3人板鞋競技活動自娛自樂,挖掘了這項民間體育活動。
Ⅷ 體育課選課民族傳統體育是什麼呀
是中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許多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不僅具有很強的健身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娛樂、教育功能。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特別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個體育項目。
比如蒙古族被稱為「男兒三項游藝」的摔跤、賽馬、射箭;回族的踢毽、拔河;藏族的賽氂牛;苗族的盪鞦韆、劃龍舟。
(8)體育課板鞋游戲擴展閱讀
表演項目:
蒙古族、藏族、彝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水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喜愛賽馬。蒙古族每年都舉行 1次盛大的賽馬會。民間的「敖包」和廟會上,賽馬是重要內容之一。賽馬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結婚禮俗的內容。
結婚這天,男家親族騎馬迎接,女家親族騎馬相送,途中互相競賽,奪帽為戲。「姑娘追」是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古老的傳統賽馬習俗。未婚男女身著艷服,騎著駿馬來到草原,在規定的里程內互相追逐。
去程時小夥子追姑娘,回程時則由姑娘追小夥子,如姑娘追到小夥子,她有權鞭打他,假如姑娘對小夥子有情意,只把鞭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Ⅸ 大課間時玩大板鞋的情景。 作文
校園里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大課間當然不會例外了。因為生命在於運動,這大課間不就是來運動的嗎接下來 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我們大課間熱鬧的場面吧!
大課間開始了,操場上人山人海,同學們正在做課間操呢!看!每個同學多精神,做操做的多整齊啊!
做完操後,我看見有的同學在跳繩,有的在滾鐵環,有的在跑步,項目真是多種多樣。我們也排著長龍般的隊伍跳繩。隨著繩子發出「啪、啪、啪」的響聲,同學們一個接一個跳了過去,到張鵬志跳的時候,張鵬志怕被繩子打到,愣在旁邊不敢跳,但隨著同學們的催促:「快跳啊,快跳啊!」張鵬志倉皇地一跳與繩子來了個「親密接觸」,便狼狽不堪的走了。再看吳朝俊,身輕如燕,還時不時的擺動作,真是個愛顯擺的傢伙呀!再看看其他同學,有的同學在跑步,他們真精神,好像幾只正在奔跑的獵豹,個個健步如飛。同學們玩的正盡興時,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操場上立刻變得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