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賽跑體育游戲規則
❶ 體育賽事游戲規則
親密無間
參賽人數:每隊2人(1男1女,均為02級同學參賽)。
比賽規格 比賽規則:先蒙住男隊員的眼睛,其隊友(女)在後面告訴他怎麼躲避障礙物,男隊員須舀著一瓢水躲避障礙物,到達對面時將水倒入空桶中,在規定的5分鍾里桶里水最多的隊伍勝利。比賽跑道長10米
結對而行
參賽人數:每隊6人(3男3女,每隊至少4名02級同學參賽)。
比賽規則:比賽開始前先將每一隊選手的左腿或右腿綁在一起,形成6人7足。每組各支隊伍並排一起站在起跑線上,裁判發令後,在30米跑道上,最先到達終點的隊獲勝。按比賽時間長短排出前八名,前八名再進行第二輪比賽,依此類推,最終排出前三名。
50米障礙接力賽
參賽人數:每隊6人(3男3女,至少4名02級同學參賽)。
比 賽規則:同一組的各支隊伍同時比賽,比賽開始前每隊各出一人手持接力棒站在起跑線上,裁判發令後開始計時。途中運動員需跳過凳子、鑽過繩子、繞氣球跑一 圈,到達場地另一端時咬住桌上的半個蘋果再返回(不能用手把蘋果放在嘴裡),下一個人用嘴把蘋果接住繼續跑向另一端,把嘴裡的蘋果放下,用嘴咬住另外半個 蘋果。如此最先到達終點的為獲勝者
❷ 螃蟹賽跑游戲該怎麼定製規則
【參賽人數】10人以上。【比賽道具】場地上相距10~15米畫兩條平行線,作為起點線和終點線。皮球若干個。
【競賽方法】兩人一組球,共6~8組分別站在起點線後。聽到「預備」口令後,每組兩人背對背用軀干夾抵住一球,同時側向下蹲於起點線後。
聽到「開始」的口令後,如螃蟹狀橫著向終點跑去,最先到達終點線的一組為勝。
游戲定義
1、柏拉圖的游戲定義:
游戲是一切幼子(動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躍需要而產生的有意識的模擬活動。
2、亞里士多德的游戲定義:
游戲是勞作後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帶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種行為活動。
3、拉夫.科斯特(索尼在線娛樂的首席創意官)的游戲定義。
❸ 接力賽游戲規則
1、應在跑道上畫出5厘米寬的橫線標明各段之間的距離和接力區中心線。
2、每個接力區的長度為20米,在中心線前後各10米。接力區的開始和結束均由接力區分界線的後沿算起。
3、4×400米第一接力區(4×200米第二接力區)的中心線與800米起跑線相同。
4、起/終點線(第一直曲段分界線)前後各10米之間的距離為4×400米接力的第二、第三接力區。
5、進入非終點直段處的弧線,表示允許第二棒運動員(4×400米)和第三棒運動員(4×200米)可以離開各自的分道,切入里道。該線與規則第163條5中800米跑的搶道線相同。
6、運動員必須手持接力棒跑完全程。如發生掉棒,必須由掉棒運動員撿起。允許掉棒運動員離開自己的分道撿棒,但不得因此縮短比賽距離。如果遵守上述程序,並未侵犯其他運動員,則不因掉棒而被取消比賽資格。
接力賽跑為多人合作的徑賽項目。
同隊選手之間以30厘米長的金屬圓棒為傳接工具,必須在接棒區內接棒。當拿著棒的跑手快接近時,即將接棒的跑手便已開始起跑,以便達到最高速度時接棒。
因此,接力賽跑的成績除以選手人數通常比獨立項目的成績為快。根據選手的個人最佳速度,接力賽跑的接棒順序安排通常如下:第二快、第三快、最慢、最快。如果站出了跑道或選手已離開接捧區時仍未完成接棒者,全隊會被取消資格。
❹ 各種體育游戲項目及規則
玻璃球,只這一中東西就有N中玩法,規則要看怎麼玩
❺ 體育游戲有哪些
田徑或稱田徑運動
是田賽、徑賽和全能比賽的全稱。現代田徑運動的分類不同,主要包括競走、跑、跳躍、投擲以及由跑、跳、躍、投擲的部分項目組成的全能運動,共計四十多項。
游泳
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產生向上漂浮,憑借浮力通過肢體有規律的運動,使身體在水中有規律運動的技能。
滾鐵環
手持一根頂端有彎槽鐵棍,推一直徑一尺多的鐵環向前飛跑,發出「嘩唧嘩唧」的聲音,可以在場地寬闊的地方玩。
跑框
游戲的分為兩組,一組為守框者,一組為跑框者。守框者依圖站好位置,集中注意力守侯在自己的活動范圍內,阻攔跑框者闖入自己的管轄區內,跑框者必須乘其不備,靈活躲閃才能闖框,若被守框者觸及,則算輸。
繩跳
繩跳對孩子們來說是一項簡單的游戲。三到五個孩子可以比賽看誰跳得最多。還能跳大繩,能增加孩子們的相互合作意識。
蹦床
蹦床是孩子們喜歡玩的游戲,尤其是在幼兒園。這個年齡的孩子可以提高他們的身體協調能力,跳躍有力。當玩蹦床,一定要選擇一個安全的蹦床設備,最好是由老師監督。這個游戲主要是鍛煉孩子們的跳躍能力。
把球滾過球門
這個游戲是准備兩個拱門,讓三個孩子蹲在前面2米的拱門,在一條線,在他們面前都放了一個球。游戲推球拱雙手,因為3個球放入2球,球將不可避免地碰撞,這需要孩子們聽口號,開始瞄準拱位置快速推球,玩幾次,然後增加球之間的距離和拱繼續玩。
❻ 體育課游戲 黃河長江 怎麼玩
畫三條間距10米的平行線,中間一條為中線。
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面對面站在中線的兩邊,一隊起名叫「長江」,另一隊叫「黃河」,各隊記住自己的隊名。當教師發出「黃河」的口令時,「黃河」隊馬上轉身往自己的場地跑,「長江」隊立刻追擊,如在限制線內追上者得一分。做若干遍後,游戲結束,以累積分多的隊為勝。
游戲規則:追趕時不得追出限制線。
教學建議:做此游戲必須做好准備活動,要求注意力集中,游戲者之間要兩臂間隔,兩人面對。相距一步。或在場地中間畫兩條相隔一步的線,為兩隊的間隔。追趕過程中不得推拉,觸到即可。
❼ 螃蟹賽跑游戲技巧
螃蟹賽跑
目的:通過此游戲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敏性及其上課的積極性。
准備:場地一個,80厘米長的繩子若干條,相距15米的兩條平行線,目的地端線上放置標志物若干個(標志物的數量以分組數而定)。
方法:
1.教師將學生分成人數均等的若干組;
2.每組學生又以兩人一組分成若干組小組並依次排好;
3.每小組的兩名學生背向而立,兩手反向相扣,腰部上繫上一根繩子,組成一隻螃蟹;
4.游戲開始後,兩名學生側向目的地端線快速移動前進,到達目的地端線後繞過標志物返回,和下一隊員擊掌後方可再出發,依次類推進行游戲,先完成者為勝。
規則:
1.學生不能搶跑;
2.在行進途中學生必須按照規定的姿勢前進;
3.在途中若出現跌倒時必須起來繼續進行游戲。
教學建議:
也可增加游戲的新穎性,如讓學生背向、面向而立夾球進行游戲等。
作用:一個人素質的提高再加上團結的力量,齊力可斷金。
❽ 跳水的比賽規則
根據起跳動作的方向和結構,跳水可分為向前、向後、向內、反身、轉體5組。每組均有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每個動作又有不同的難度系數。根據跳水空中姿勢,可以分為A(直體)、B(屈體)、C(抱膝)、D(翻騰兼轉體)4種。
主要規則:
1、男子項目進行6個動作,且不能有重復動作;女子項目進行5個動作,且不能有重復動作;
2、女子跳板比賽包括5個不同組別無難度系數限制的動作,男子為6個,其中5個動作來自不同組別,另1個動作從5個組別中任選;
3、男女跳台比賽動作均從6個不同組別的無難度系數限制的動作中選擇;
4、雙人跳水比賽的選手應來自同一協會,動作必須相同。女子比賽包括5個動作,其中2輪動作的平均難度系數為2.0,其餘3輪無難度系數限制;男子比賽包括6個動作,其中2輪動作的平均難度系數為2.0,其餘4輪無難度系數限制;
5、女子雙人比賽中的5個動作應至少來自4個不同組別,至少有1個面向前起跳的動作;男子比賽中的6個動作至少來自4個不同的組別,至少有1個面向前起跳的動作。6個動作中,來自同一個組別的動作不能超過2個。
6、參賽選手年齡必須不得小於14歲(比賽年12月31日前)。
7、比賽分預賽、半決賽和決賽三輪,預賽前18名進入半決賽。半決賽前12名進入決賽。預賽和半決賽的成績都不帶入下輪。如果出現預賽並列18名、半決賽並列12名,並列的選手可以參加下一輪。
8、奧運會雙人比賽沒有預賽,直接進行決賽,出場順序由計算機隨機決定。
跳水比賽中一般有7名裁判負責打分,裁判員根據運動員的助跑(即走板、跑台)、起跳、空中動作和入水動作來評定分數。因此,運動員在比賽時助跑應平穩,起跳要果斷有力,起跳角度要恰當,並具有一定高度;空中姿勢優美,翻騰、轉體快速;人水時身體與水面垂直,水花越小越好。在雙人比賽中一般有9名裁判,4名裁判評判單個選手的表現,其餘5名裁判則評判兩人之間動作的一致性——起跳高度、距離是否相同,等等。
每逢奧運年之後,同其它項目一樣,跳水比賽的規則也會進行調整。據北京奧組委體育部相關人士介紹,新規則將預選賽、半決賽和決賽全部當作獨立的比賽,所有選手的得分都是由零分起計,選手在半決賽的得分不再帶入決賽之中。對於跳水運動來說,這實在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這意味著任何選手都已經不可能再吃半決賽中得分的「老本」了,所有進入決賽的選手實際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最後的冠軍頭銜。按照國際泳聯跳水技術委員會的解釋,如此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讓比賽變得更加精彩刺激和富有懸念性。客觀地說,這一規則實施後,可能會令預選賽,尤其是半決賽的激烈程度受到一定的影響,因為在確保進入決賽的前提下,每個人可能都會本能地「放一放」,從而確保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最後的決賽之中去。對於觀眾來說,在決賽中看到更多激烈競爭的場面,無疑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
本次改革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則是,7位裁判打出的分數,最終只有3個是有效分了----先前的除去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的傳統計分方式,已經為「除去兩個最高分和兩個最低分」所取代。很顯然,這種對裁判判分效率的「削弱」,對於保證比賽的公正性反而是一個頗為巨大的推進,畢竟伴隨著這一「游戲規則」,哪一兩名裁判故意提高或者壓制某一名選手的得分已經變得並不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