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短繩體育游戲
Ⅰ 冬季運動會的親子游戲
一、本班口號:天天鍛煉,身體好。 二、特色展示 1.拋沙包:把沙包拿在手中,使勁向上拋,看誰拋得高。鍛煉幼兒的手臂力量和動作的協調性。 2.頂沙包:把沙包放在頭頂上,讓寶寶保持身體平衡,小心翼翼向前走,不要使沙包掉下來,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3.踢沙包:把沙包放在腳面向前方或者上方用力踢沙包,鍛煉寶...寶的腿部力量。 4.夾包跳:把沙包放在兩腳之間夾緊,連續向前跳,可鍛煉幼兒雙腳跳的能力。 5.頭頂頭:兩名幼兒一起合作,頭頂頭夾住沙包,橫著身體像螃蟹一樣側著走。從而鍛煉幼兒的合作意識。 6.投遠:手拿沙包向遠方投去,看誰投遠,鍛煉幼兒的手臂力量。 7.夾包跑:把沙包放在兩膝之間,看誰夾的准,跑得快。鍛煉幼兒的協調能力。 8.運沙包:把沙包放在腳面運到目的地,保證沙包不掉落。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9.背沙包:將沙包放在背上,模仿烏龜爬行,鍛煉幼兒的爬行能力及平衡能力。 10.掘沙包:幼兒兩腳夾沙包,兩腳使勁向前跑出去。鍛煉幼兒的腿部力量。 三、幼兒投准比賽 比賽規則:每人10個沙包,向前面的小筐里投,投入最多者獲勝。 四、親子游戲 游戲名稱:二人三足 游戲目標 1.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2.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3.培養幼兒喜歡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 游戲准備:短繩若干。 游戲玩法 家長和幼兒並排站立,把雙方的左右腳綁在一起,家長和孩子一起往前走,最快者獲勝。 五、家長拔河比賽
Ⅱ 親子運動項目有哪些
1、兩人三足
玩法:一家長與一幼兒將相鄰的兩條腿用繩子綁在一起,聽到口令後,兩人一齊向前跑,看哪組先跑到終點為勝。
規則:繩子系在腳踝處。
Ⅲ 小學生戶外親子游戲有哪些
1、二人三足跑
玩法:
在場地兩端畫一條起跑線和一條終點線,請家長和孩子按順序站在起跑線後,媽媽或爸爸用一根長帶子將自己和孩子相鄰的一條腿綁在一起,聽到口令後,和孩子一起出發向關跑,到終點線後返回,與下一組交接,以先返回到起跑線的隊伍為勝。
規則:
1、繩子必須由家長統一要綁在腳踝處;
2、如若比賽中繩子開了,則原地系好才能繼續比賽;
3、比賽中不得家長不得將孩子抱起。
2、盲人敲鼓
流。
玩法:
每個家庭為一組,家長戴好眼罩站在線後准備。游戲開始後,家長憑感覺向前走,孩子可語言提示家長走的方向與路線,前一組敲到小鼓後,後面的家庭方可出發,最先完成的組獲勝。
規則:
1、比賽過程中不可摘下眼罩;
2、前一組成功敲後下一組方可出發;
3、每一組的家長在出發前必須原地同方向轉3圈後才可以出發。
3、快樂投沙包
玩法:
孩子站在准備線後,用手將箱子中的沙包拋出,家長站在指定的區域內用盒子接住沙包,每組家庭必須接住3個沙包算完成任務;當前一組完成任務時,下一組方可出發,最先完成的組獲勝。
規則:
1、學生必須將沙包拋起,沙包落地無效;
2、比賽過程中不可越過線接孩子拋出的沙包;
3、前一組成功接住3個沙包後,下一組方可出發;
4、每一組的家長在出發前必須原地同方向轉3圈後才可以出發。
Ⅳ 親子游戲
《毛毛蟲》(4至6歲)
准備小呼拉圈兩個,每個家庭派出一個小孩和兩個大人,三人排成一列縱隊,第一個圈套在前面兩人身上,第二個圈套在後兩人身上,比比哪組跑完規定路線,為了增加難度,可在路線上設置獨木橋、山洞等障礙物。
《釣瓶子》(5—6歲) 荊虹
目的:培養幼兒動作的准確性,協調配合能力。
材料:純凈水空瓶、細線、小木棍、「釣魚桿」
玩法:用系有小木棍的釣魚桿將瓶子釣起,家長與孩子比賽,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誰釣的多為勝。
《小雞出殼》2.5-3歲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的靈活性、細心和自信心。
材料:大張的廢報紙若干,每張畫大雞蛋,分散放在地上。
方法:讓孩子發令說:「預備——起!」父母和孩子趕快拿起報紙,小心機靈地從蛋中間撕破一個洞,然後將頭、肩、軀乾和腳從報紙中鑽過,再跨出報紙。發出「嘰、嘰」聲,一隻小雞肉孵成了。可以接著再撕再鑽,要是將報紙撕破了,就算失誤。最後孵出小雞最多的人為優勝。
《踩氣球》
利用資源:水池
參加對象:10個大班家庭
目標:①鍛煉幼兒小腿肌肉;②培養幼兒勇敢精神和合作能力。
准備:氣球若干、氣筒10隻、毛巾若干、塑料筐20隻
玩法:
一、活動身體:重點腳及小腿按摩。
二、吹氣球:母(父)子合作吹氣球,在規定時間內比一比,哪個家庭吹得多。(讓幼兒數數,比較,給最多家庭發一樣小獎品)
三、水中踩氣球:
1、 把氣球仍進水池裡:母(父)子比賽,看誰仍得遠。
2、 踩氣球:母(父)子在水中踩氣球,數一數,踩破了幾只氣球?
四、放鬆身體:用毛巾擦小腿,母(父)子互相交流。
建議:為幼兒准備好更換的褲子。
《摘果子》
利用資源:大樹
參加對象:10個中班家庭
目標:1、練習向上跳躍的動作。2、通過練習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和動作的協調性。
准備:自製水果若干掛在樹枝上,略高於幼兒、家長一手臂。籃子20隻。
玩法:
一、活動身體:重點下肢運動
二、摘果子:1、看一看樹上有什麼果子?2、按家長的要求摘不同數量、不同的果子。3、母(父子)子一起摘果子。在規定時間內比賽哪個家庭摘得最多。
三、數果子:數一數誰摘得多,一共摘了多少只。
建議:教育幼兒愛護樹木,不拉樹枝。
《走小路》
利用資源:鵝卵石小路
參加對象:10個小班家庭
目標:1、讓幼兒探索不同的玩法,促進幼兒腳底等部位的血液循環。2、培養幼兒的堅持性。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走小路:家長和孩子一起走鵝卵石小路,並鼓勵幼兒不怕疼,勇敢的走下去。
三、探索不同的玩法。家長讓幼兒自己在小路上玩耍,對幼兒的創造給予及時表揚,做好記錄,並跟孩子一起做。
四、按摩腳底:大人和孩子坐在草地上自己按摩腳底,並互相交流感受。
建議:1、要求幼兒赤腳走。2、做到循序漸進,時間逐步延長。
《跳格子》
利用資源:彩色地磚
參加對象: 10個大班家庭
目標:1)練習跳躍動作。2)培養幼兒動作的敏捷性。3)鞏固10以內的加法。
准備:在彩色地磚上寫上10以內的數字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自由跳格子:家長和孩子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跳格子。(教師記錄)
三、聽口令跳格子:1、家長喊口令,孩子跳。2、孩子喊口令,家長跳。3、教師喊口令,家長和孩子一起跳。
口令:1、找數字。2、說算式讓幼兒或家長跳在答案上。3、找顏色。4、說答案,家長和幼兒的數字加或減等於答案。
建議:家長可以根據幼兒年齡,變換口令。如:在地磚上貼上數字,中班幼兒可結合認數,小班幼兒認識顏色等。
《小鴨捉魚》
利用資源:路沿
參加對象:10個小班家庭
目標:1、練習在路沿上走、跳,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及身體的協調能力。2、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並養成良好的活動習慣。
准備:小魚若干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家長和孩子一起探索路沿的玩法,教師記錄。
三、一起學習各種玩法。
四、游戲「小鴨捉魚:1、兒歌:小魚小魚游游游,游來游去真自由。小鴨小鴨愛吃魚,跳到水中去捉魚。念兒歌時幼兒站在路沿上准備往下跳,兒歌念玩,跳下水。按家長的要求捉魚。(一條、或2條、或許多條)
建議:幼兒一定要遵守游戲規則。念玩兒歌後再跳下去,學會控制身體的'能力。
《水中游戲》
利用資源:水池
參加對象:10中班家庭
目標:1、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2、鍛煉幼兒的腳部小肌肉。
准備:1、水中放水,水深不超過幼兒膝蓋。2、每個家庭一個籃子,內放泡沫塊若干、鵝卵石、玻璃球若干。(不傷害幼兒腳的物品)
玩法:
一、活動身體:赤腳做,重點按摩小腿、腳底。
二、認識物品:讓孩子看一看,說一說,藍子里有什麼?
三:沉與浮:讓孩子把東西放進水池中,看一看,說一說,東西是沉的還是浮的?
四、游戲「踩泡沫」:家長和幼兒一起將水上浮著的泡沫踩入水底。
五、游戲「采珍珠」:家長和幼兒將水中的「珍珠」(鵝卵石、玻璃球)用腳趾夾起,放入指定的筐內。讓幼兒數一數采了多少「珍珠」
比一比那個家庭夾得最多。
六、放鬆身體:用家長、幼兒用毛巾擦乾腳,並按摩腳底、小腿。
《小小纖夫》
資源利用:草地、山坡
參加對象:10個大班家長
目標:練習走跑、跳躍、拖位和推滾動作,提高幼兒的耐力。
准備:輪胎、繩子。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玩輪胎:家長和孩子共同探索輪胎的玩法。(教師記錄)
三、共同練習不同的玩法。
四、游戲:小小纖夫。每位家長從指定的地方把輪胎滾到山坡下,家長和孩子一起把繩子系在輪胎上,有孩子把輪胎拉到山坡頂,以先到者為勝。
《揪尾巴》
資源利用:草地
參加對象:10個中班家長
目標:培養幼兒躲閃能力。
准備:短繩若干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玩短繩:家長和孩子共同探索短繩的玩法。(教師記錄)
三、共同練習不同的玩法。
四、幼兒:揪尾巴。1、把短繩系在孩子的後面,有家長揪尾巴。2、把短繩系在家長的後面,有孩子揪尾巴。
五、放鬆身體:抄黃豆。家長和孩子拿著短繩的一端,玩抄黃豆游戲。
《投紙球》
資源利用:樹
參加對象;10個小班家庭
目標:練習投擲等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准備:報紙、塑料筐系在樹幹上、准備好的紙球若干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家長和孩子共同探索報紙的玩法。(教師記錄)
三、共同練習不同的玩法。
四、投紙球:家長和孩子一起把報紙團成紙球投籃。
五、投籃比賽:給孩子和家長各5各紙球,看哪一個家庭投籃目標准。
建議:教育幼兒愛護樹木。
《好玩的繩子》
利用資源:水泥地
參加對象:10個大班家庭
目標:1、通過創造性玩繩,培養小朋友對繩類體育活動的興趣。2、練習跳繩、鑽、跨跳等到動作技能,培養動作的協調性。3、培養幼兒合作精神。
准備:短繩每人一根、長繩一根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家長和孩子共同探索繩子的玩法。(教師記錄)
三、共同練習不同的玩法。
四、家長跳繩比賽;孩子數數。
五、孩子跳繩比賽:家長數數。
六、家長表演長繩合作跳繩。
《小袋鼠救媽媽》
資源利用:草地、石階
參加對象;10個中班家庭。
目標:練習連續跳躍,培養幼兒勇敢、克服困難的精神。
准備:袋鼠袋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跳石階:家長和孩子一起自由跳石階。
三、孩子和家長輪流套上袋鼠袋在草地上或在石階上跳。
四、游戲「小袋鼠救媽媽」。袋鼠媽媽生病在家,小袋鼠從規定的地方同時出發,跳回家,領著媽媽從家裡再跳到醫院。看哪一家庭最快。
《跟著媽媽走》
資源利用:路沿等
參加對象:10個小班家庭
目標:培養幼兒模仿能力和注意力,發展幼兒走、跑等動作。
准備:每個家庭一根繩子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家長在前面走或跑或跳,利用周圍不同的體育資源,如路沿、水泥地、草地、鵝卵石、石階等,讓孩子模仿家長跟隨活動。
三、游戲:踩繩子走。1、讓幼兒擺動繩子,家長走繩子。2、家長擺動繩子,讓孩子走繩子。
《玩球》
資源利用;水泥地
參加對象;10個大班家庭
目標:練習多種玩球方法,提高幼兒的玩球技能,發展動作的協調能力。
准備:10個皮球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家長和孩子共同探索繩子的玩法。(教師記錄)
三、共同練習不同的玩法。
四、游戲「傳球」。10個家庭站在統一條起跑線上,比賽哪一個家庭先到終點線。
《小小球運動員》
資源利用:草地
目標:學會用腳玩球,發展幼兒的腿部肌肉力量和動作的靈活性。
准備:10個球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家長和孩子對踢球
三、家長做球門,幼兒踢球。
四、幼兒做球門,家長踢球。
五、球射門比賽。
Ⅳ 幼兒園大班親子游戲有哪些
幼兒園大班親子游戲有哪些
1、好運大轉盤
材料:小鼓、毛絨玩具、幸運卡片。
規則:鼓聲可有意在毛絨玩具傳到過生日的小朋友手中時停止。注意每次把用完的卡片拿出,以免重復抽到。
玩法:幼兒圍成一圈,聽鼓聲傳毛絨玩具。鼓聲停,毛絨玩具在誰手中,誰的家長從幸運大轉盤中抽幸運卡。卡片內容可設為: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吹一根羽毛,5秒鍾不落地,獎勵蛋糕一塊,要求雙手背後5秒內吃完,大家倒計時;或家長唱歌幼兒伴舞。
2、玩繩結
玩法:先教孩子把繩子4或8折打成結。爸爸在離孩子2米處手持一塑料筐,鼓勵孩子投繩進筐。剛開始時,可移動腳步,提高興趣,以後不移動,提高技能。孩子拋進,爸爸拋出,孩子接住繼續向筐內,邊拋邊說:“拋繩結嘍。”
3、玩繩圈
玩法:學小鴨走路。先教孩子將繩兩端各打一個結成繩圈,爸爸媽媽和孩子每人兩個繩圈,雙腳各踩住一個圈,雙手各拉一個繩圈,一步一步如同小鴨搖搖擺擺向前走路。父母做鴨媽媽鴨爸爸。
4、跳繩圈
玩法:把3個繩圈放在一起或間隔一定距離,跳的方法可以變化經,單雙腳跳或交替跳;繩圈排列方法可變化,如直線、三角形等,繩圈也可變化成半圓形、三角形、梯形等。套繩圈。父親說:“看誰套繩圈套得快。”三人把繩圈從腳套入,通過身體,再從頭上套住,也可以從上往下,展開比賽或挨次進行。“鑽山洞了”2人將繩子套於腰間或腋下,表示山洞,另一個人可鑽過或爬過山洞。爬過者作山洞,第2人再鑽山洞,依次輪流進行。
5、玩繩子
玩法:踩水浪――把繩子打開平放在地上,大人抖動繩子,讓幼兒踩著另一端前進。跳雙桿――爸爸媽媽各持繩子兩頭,面對面蹲下,兩繩平行,或寬或窄不斷變化。幼兒跳到兩繩中間,又跳出,不能踩繩,踩住為輸,再輪換進行。最後,可3人跳繩,2人跳,獨自跳動,或把短繩結成長繩讓孩子在中間跳。
6、我的寶寶在哪裡
准備:布帶若干
要求:幼兒不能發出聲音,去找父母,父母通過觸摸找到自己的寶寶。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相應的.家長蒙上眼睛站在圈內,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繞著家長轉,唱完歌曲立定,然後請家長去尋找自己的寶寶。
7、小熊小熊沒椅子
目標:學會遵守游戲規則
准備:小椅子五張
玩法:游戲前,先教孩子學會念兒歌。五人一組進行游戲,五張椅子背靠背一圈擺好。游戲者站在椅子旁。游戲開始,游戲者邊念兒歌邊繞椅子走,當說到“他”時,趕緊找椅子坐下,沒有搶到椅子的就是小熊。先由爸爸媽媽家長進行此游戲找出大熊。再由幼兒組進行找出小熊。最後由家長跟幼兒一起混合進行這個游戲。
附兒歌:“一個娃娃一個家,小熊小熊沒有家,小熊小熊是誰呀?小熊小熊就是他。”
8、小魚游來了
目標:發展手腳協調能力,培養躲閃能力
玩法:事先學會游戲歌曲。父母手拉收做“網”狀。幼兒邊唱邊做魚游狀(手一前一後擺動,小碎步走)穿過“漁網”。“一群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一群小魚游來了,快快抓住。”當唱到抓住這最後兩個字時“收網”,那條“小魚”被抓住就要被紅燒或清蒸.(請一位家長做廚師)。最後勝下的那條小魚為勝利者。
9、小小搬運工
目標:對圖形和顏色的認識。
准備: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積木
玩法:爸爸端著裝有圖形的籃子坐下,孩子站在中間,媽媽端著空藍在爸爸對面坐下。媽媽說:“寶寶,請到爸爸藍中找出黃色三角形,送到媽媽這兒來!”孩子先重復媽媽的話,然後找圖形送過去,並說:“黃色的三角形送媽媽!”如此類推。
10、水上大對抗
玩法:水槽的中央有一個球門,兩邊各有一個海洋球。參賽者按海洋球的顏色分成兩隊,每隊各出一名家長、一名幼兒。請雙方隊員用嘴吹自己的海洋球,先將海洋球吹過門進入對方地界者獲勝。
規則:參賽者只能用嘴去吹海洋球,身體的其它部位不得接觸海洋球,違者犯規。
Ⅵ 適合小班幼兒的親子運動
游小小搬運工
目標:對圖形和顏色的認識。
准備: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積木
玩法:爸爸端著裝有圖形的籃子坐下,孩子站在中間,媽媽端著空藍在爸爸對面坐下。媽媽說:「寶寶,請到爸爸藍中找出黃色三角形,送到媽媽這兒來!」孩子先重復媽媽的話,然後找圖形送過去,並說:「黃色的三角形送媽媽!」如此類推。
12、動物模仿
目標:學習簡單的動作表演
玩法:老師帶領孩子們模仿動物的各種姿勢來完成動作。「一、二、三、四,汪、汪、汪;二、二、三、四,汪、汪、汪……」。幼兒跟家長和老師一起自由表現各種動物模仿。
13、揪「尾巴」
目標:鍛煉孩子的閃躲能力
准備:布袋或紙帶若干
玩法:家長和孩子各自將帶子的三分之一塞進褲腰裡,剩下的部分露在外面當作「尾巴」。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站立,彼此間保持一些距離,同時喊口令「開始」後,兩個人就開始左右挪動和閃躲相互揪尾巴。
14、貼五官
目的:增進幼兒家長之間的親密性和合作性。
准備:娃娃臉,五官圖片5套。
玩法:終點處黑板上畫有一張娃娃臉,起點處媽媽蒙著眼睛有幼兒帶領來到黑板前貼上五官,五官位置正確的一組為勝。
15、歡樂投沙包
目的:培養幼兒快速跑的能力以及投擲能力
准備:籃子5隻,沙包50個。
玩法:此游戲為爸爸(媽媽)和孩子兩人來共同完成。幼兒站在起點,媽媽站在終點,雙手握住籃子。哨音吹響,幼兒手持一個沙包跑向爸爸(媽媽),站在跑道中離爸爸兩米的地方投向媽媽的籃子內,孩子和爸爸要相互配合。反復進行,十個沙包看哪一組投的最多為勝。
16、找媽媽
目的:增進親子感情,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准備:屏幕
玩法:每一輪由五個家庭參加,媽媽躲在大屏幕後面,只將雙手從屏幕中的小洞里伸出來。哨音吹響後,小朋友從起點跑到終點,再通過觀察手找出自己的媽媽。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正確的找出自己的媽媽。
Ⅶ 幼兒中班親子活動游戲有哪些
導語:研究表明,智力親子小游戲具有許多特殊的意義,它比寶寶在夥伴遊戲或單獨游戲中學到的東西要多得多,有助於寶寶創造力的發展。那幼兒中班親子活動游戲有哪些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幼兒中班親子活動游戲有哪些
1、好運大轉盤
材料:小鼓、毛絨玩具、幸運卡片。
規則:鼓聲可有意在毛絨玩具傳到過生日的小朋友手中時停止。注意每次把用完的卡片拿出,以免重復抽到。
玩法:幼兒圍成一圈,聽鼓聲傳毛絨玩具。鼓聲停,毛絨玩具在誰手中,誰的家長從幸運大轉盤中抽幸運卡。卡片內容可設為: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吹一根羽毛,5秒鍾不落地,獎勵蛋糕一塊,要求雙手背後5秒內吃完,大家倒計時;或家長唱歌幼兒伴舞。
2、玩繩結
玩法:先教孩子把繩子4或8折打成結。爸爸在離孩子2米處手持一塑料筐,鼓勵孩子投繩進筐。剛開始時,可移動腳步,提高興趣,以後不移動,提高技能。孩子拋進,爸爸拋出,孩子接住繼續向筐內,邊拋邊說:“拋繩結嘍。”
3、玩繩圈
玩法:學小鴨走路。先教孩子將繩兩端各打一個結成繩圈,爸爸媽媽和孩子每人兩個繩圈,雙腳各踩住一個圈,雙手各拉一個繩圈,一步一步如同小鴨搖搖擺擺向前走路。父母做鴨媽媽鴨爸爸。
4、跳繩圈
玩法:把3個繩圈放在一起或間隔一定距離,跳的方法可以變化經,單雙腳跳或交替跳;繩圈排列方法可變化,如直線、三角形等,繩圈也可變化成半圓形、三角形、梯形等。套繩圈。父親說:“看誰套繩圈套得快。”三人把繩圈從腳套入,通過身體,再從頭上套住,也可以從上往下,展開比賽或挨次進行。“鑽山洞了”2人將繩子套於腰間或腋下,表示山洞,另一個人可鑽過或爬過山洞。爬過者作山洞,第2人再鑽山洞,依次輪流進行。
5、玩繩子
玩法:踩水浪――把繩子打開平放在地上,大人抖動繩子,讓幼兒踩著另一端前進。跳雙桿――爸爸媽媽各持繩子兩頭,面對面蹲下,兩繩平行,或寬或窄不斷變化。幼兒跳到兩繩中間,又跳出,不能踩繩,踩住為輸,再輪換進行。最後,可3人跳繩,2人跳,獨自跳動,或把短繩結成長繩讓孩子在中間跳。
6、我的寶寶在哪裡
准備:布帶若干
要求:幼兒不能發出聲音,去找父母,父母通過觸摸找到自己的寶寶。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相應的家長蒙上眼睛站在圈內,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繞著家長轉,唱完歌曲立定,然後請家長去尋找自己的寶寶。
7、小熊小熊沒椅子
目標:學會遵守游戲規則
准備:小椅子五張
玩法:游戲前,先教孩子學會念兒歌。五人一組進行游戲,五張椅子背靠背一圈擺好。游戲者站在椅子旁。游戲開始,游戲者邊念兒歌邊繞椅子走,當說到“他”時,趕緊找椅子坐下,沒有搶到椅子的就是小熊。先由爸爸媽媽家長進行此游戲找出大熊。再由幼兒組進行找出小熊。最後由家長跟幼兒一起混合進行這個游戲。
附兒歌:“一個娃娃一個家,小熊小熊沒有家,小熊小熊是誰呀?小熊小熊就是他。”
8、小魚游來了
目標:發展手腳協調能力,培養躲閃能力
玩法:事先學會游戲歌曲。父母手拉收做“網”狀。幼兒邊唱邊做魚游狀(手一前一後擺動,小碎步走)穿過“漁網”。“一群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一群小魚游來了,快快抓住。”當唱到抓住這最後兩個字時“收網”,那條“小魚”被抓住就要被紅燒或清蒸.(請一位家長做廚師)。最後勝下的那條小魚為勝利者。
9、小小搬運工
目標:對圖形和顏色的認識。
准備: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積木
玩法:爸爸端著裝有圖形的籃子坐下,孩子站在中間,媽媽端著空藍在爸爸對面坐下。媽媽說:“寶寶,請到爸爸藍中找出黃色三角形,送到媽媽這兒來!”孩子先重復媽媽的.話,然後找圖形送過去,並說:“黃色的三角形送媽媽!”如此類推。
10、水上大對抗
玩法:水槽的中央有一個球門,兩邊各有一個海洋球。參賽者按海洋球的顏色分成兩隊,每隊各出一名家長、一名幼兒。請雙方隊員用嘴吹自己的海洋球,先將海洋球吹過門進入對方地界者獲勝。
規則:參賽者只能用嘴去吹海洋球,身體的其它部位不得接觸海洋球,違者犯規。
11、拾方塊
准備:自己准備方塊(石子)5塊。
規則:每次只能拾一塊,拾起後握在手裡繼續拾。
玩法:首先有家長將方塊撒在地上,將一小沙袋拋起,同時迅速將方塊拾起,然後再拋沙袋拾起第二塊,直至拾完第五塊為止,然後把五塊方塊交給孩子再跑到終點放入圈內,最先放入圈內的為勝。
12、搶板凳——戶外游戲
准備:12張板凳(分兩組,每組各放6張)、鼓。
玩法:(分年級幼兒進行,家長也可參加)把板凳擺成一個圓圈,每組10人分別站在一張板凳旁邊。裁判敲鼓,參賽者在裁判敲鼓時,要圍著板凳轉,裁判說停,參賽者馬上坐到板凳上,沒有坐到的或坐的面積較小的被淘汰。最後一輪就剩4人和3張板凳,誰搶到了最後3張板凳誰就勝利了。獲勝者可得印章一次。
13、比比誰的眼力好——室內游戲
准備:礦泉水瓶若干、彈珠若干、課桌、繩子3條
玩法:每次為6人同時進行。幼兒在一分鍾之內將玻璃珠離瓶口約(大班50厘米、中班30厘米、小班10厘米)的高度距離(已用繩子設定好)投進礦泉水瓶多者獲勝。獲勝者可蓋印章一次。
14、貼五官——室內游戲
准備:(1)一張硬紙板,紙板上面上人的頭形輪,可加上頭發之類,使頭形更為生動。(2)製作好的活動、可貼的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
玩法:將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三圈,請(中、大班)小朋友用語言指揮家長將五官貼到人頭的准確位置即獲成功;(小班及小小班)小朋友可牽著家長的手,把家長領到准確貼人頭的位置,貼准確即獲成功。
規則:家長要將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兒只能用語言指揮。
15、你扔我接——戶外游戲名稱
准備:吸盤球5個、場地准備。
玩法:孩子拋吸盤球,家長來接,接住5個為勝
規則:根據不同年齡段,設有不同間距,在間距拋接。
16、剪羊毛
規則:每組有一名家長和寶寶組成,在家長身上夾上若乾的夾子,家長抱起寶寶,沿著大圓圈來回跑,讓寶寶去取別的家長身上的夾子,夾子最多的家庭獲勝。
17、擠歡樂球
材料:歡樂球若干,小椅子6~8把,小筐6~8個。
玩法:家長坐在小椅子上,幼兒手持小筐(每個小筐中歡樂球數相等)站在椅子後,隨音樂將歡樂球一個一個放在家長背後。家長用力後靠,將歡樂球擠破。游戲結束,筐中球少者為勝。最後優勝者能獲得一份小禮物,其餘幼兒得一個氣球。
規則:家長將歡樂球擠破方可算數。
建議:游戲可分為兩組,3~4個家庭為一組。
18、找寶寶
材料:花床單6~8條、大帽子6~8頂(可自製)、小紅花若干。
玩法:請幼兒圍上花床單(不露腳),戴上大帽子,隨音樂扭動。家長通過看錶演,判斷誰是自己的寶寶。找對的家長給孩子臉上貼一朵小紅花,找錯的家長表演一個節目。
規則:幼兒背向家長,不能出聲。
建議:游戲可分成兩組進行,3~4個家庭為一組。
19、給爸爸化妝
材料:即時貼剪成的眉毛和紅臉蛋若干份。
規則:大家評評哪個爸爸最漂亮,他的孩子可得到小禮物。
玩法:請幾位爸爸和孩子上場,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意願給爸爸化妝。爸爸撕掉膠紙遞給孩子,孩子給爸爸貼眉毛、紅臉蛋。游戲可反復進行。
20、找爸爸媽媽
材料:大頭娃娃頭飾6個。
規則:成人可在場地終點處交換位置,但不能摘下娃娃頭飾。
玩法:邀請6個家庭參加,家長戴上大頭娃娃頭飾,聽音樂在場地中央跳舞。音樂停,家長站在場地兩端。主持人幫助幼兒原地轉三圈後,讓幼兒找自己的爸爸媽媽。
Ⅷ 6歲孩子玩的親子游戲
6歲孩子玩的親子游戲
6歲孩子玩的親子游戲,6歲的孩子無論身體發育還是想像力、性格發展都是非常關鍵的時期,這時候可以利用親子游戲來幫助孩子快速發展。為大家分享6歲孩子玩的親子游戲。
6歲孩子玩的親子游戲1
大手拉小手、大腳對小腳,拉一拉、笑一笑,快樂來了,煩惱沒了。
1、拉拉手、腳對腳:籃天白雲下,草地上,對坐著,腳對腳,手拉手,親子溝通無矩離,可以一家人一起玩,可以單獨對著玩,而且在家也一樣可以玩得開心,快樂!
2、串珠子:五顏六色的珠子,外加一根有點硬度的細繩,你一顆我一顆,穿成漂亮的項鏈、穿成大方的腰帶;穿完後形狀變一變:心形、正方形、長方形....想變什麼形狀就變什麼形狀;問一問:這是什麼顏色啊?搶著答一答,玩中學,學中樂!
3、數子接龍:你說1,我說2,你說3、我說4;你說10,我說9,你說8,我說7;你說奇數,我說偶數;你說1234,我說4321
4、指一指、說一說:兩個孩子對著站,他指頭你就大聲地說是頭、他指臉你就大聲地說是臉、她指眼晴就就大聲地說是眼晴....、還可以中英文交替進行。
5、猜一猜 :麻外衣、紅帳子、裡面躺著大胖子。猜一猜,想一想,是你喜歡吃的哦......
6、打拍子:剛開始聽著節奏明快點的兒歌,小手隨著音樂節奏輕輕拍拍手,跺跺腳,熟練後再由孩子自選音樂,麻麻耙耙可以跟著孩子一起玩。
6歲孩子玩的親子游戲2
適合六歲孩子玩的親子游戲:釣魚
目的:發展跳躍能力及反應靈敏。
准備:長竹竿一根,空可樂瓶若干
過程:各參賽家庭的父母子,各人的雙腳踝用小短繩繫上空可樂瓶,圍站成一個圓圈,比賽開始,由工作人員在圓心處,貼地按逆時針方向掄轉一根長4米的竹竿,通過誰誰必須立即跳起,若腳或瓶碰竿算被釣到退出場,最後剩下人多的家庭為勝。
指導建議:數個家庭的父母子,開家庭運動會時最適宜。
適合六歲孩子玩的親子游戲:夾跳比多
目的:培養合作性,發展夾跳能力。
准備:材料:矮條凳、大可樂瓶
過程:參賽家庭的父親與母子,相對而站,中間布置一隻矮條凳,發令後依次用雙足夾拋一隻大可樂瓶(裡面盛適量的沙子)過凳,每成功一次算一分,在規定的時間內,積分多的家庭為勝。
適合六歲孩子玩的親子游戲:雛鷹試飛
目的:發展兒童前庭器官的控制平衡的能力,不怕困難的精神。
准備:健身盤、矮平衡木及小墊子
過程:孩子雙足並攏蹲在健身盤上,由父母各拉住一隻手,發令後按逆時針方向快速旋轉十圈,完成後讓孩子站起迅速跑出,通過矮平衡木(若跌倒必須重做),再跑至終點,先完成者可得分。
指導建議:數個家庭的父母子,開家庭運動會時最適宜。
適合六歲孩子玩的親子游戲:刮鬍子
目的:訓練兒童奔跑速度和靈敏性。
准備:舊報紙、膠條
方法:爸爸把舊報紙撕成長條當胡須,用膠條固定在下巴上。游戲開始後,孩子追逐並撕去爸爸臉上的胡須,爸爸進行躲閃。在有限時間內計算孩子能撕下幾根胡須。
建議:在比較空曠的場地上玩游戲;爸爸可以有意讓孩子撕下胡須,以增加孩子興趣。
6歲孩子玩的親子游戲3
適合3-4歲孩子的語言親子游戲
1、以字連詞
目標:啟發寶寶的聯想,練習使用名詞。
方法:由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提出一個字,然後讓寶寶說出和這個字相連的詞,說的越多越好。如:「花」字,可以聯想說出:花籃、花環、鮮花、花壇、花布、花手絹、花邊、花蝴蝶、花盆、花架、玫瑰花……照以上的.玩法,還可以提出其他的字,讓寶寶來連詞。如:車、水、火、木、紙、樹等。x{e003}
2、教教小猴
目標:讓寶寶理解動詞所代表的動作,練習使用動詞。
方法:媽媽手拿玩具小猴說:「小猴最喜歡學人的樣子,今天寶寶來做老師教教它。我說出一個詞來,寶寶就做動作給他看,好不好?」然後媽媽說出一個簡單的動詞,如說:
「蹲。」寶寶即相應地做出動作,立即蹲下。媽媽也操縱著小猴做出同樣的動作,口中同時說:「小猴也學著做呢,看,它也蹲下去了。」孩子會感到極有興趣。照此玩法,可以說出一系列的動詞。如:跳、停、走、爬、摸、舉、撓、踮腳走、叉腰、吹喇叭、打鼓、彈琴等。
3、捉迷藏
目標:練習運用形容詞和方位詞。
方法:從破舊的圖書、畫報上剪下一些小動物的圖片(也可以用玩具代替),先讓寶寶逐一地叫出它們的名字,盡量加上一個形容詞,如黑貓、黃狗、大公雞、小灰兔、壞狐狸等等。然後讓寶寶閉上眼睛,媽媽用最快的速度把這些小動物藏在房間內各處。接著喊:「一、二、三」,讓寶寶去找,如他在床上找到了貓,就得說:「黑貓躲在床上。」
在被子里找到了狐狸,可以說:「壞狐狸藏在被子里。哈!抓住你了!」
4、拍照片
目標:發展語言能力和精細動作的能力。
方法:媽媽兩手在體前交叉,兩小拇指相勾,拇指和食指相點,放在眼睛上,當照相機,假裝給寶寶照相。一邊照一邊念:「小寶寶,坐坐好,看看我,笑一笑,媽媽給你拍張照。」然後讓寶寶學著給媽媽拍照,並且要把兒歌改成:「好媽媽,坐坐好,看看我,笑一笑,寶寶給你拍張照。」熟練後,再讓寶寶給其他人拍照,要求必須根據拍照人來變換兒歌。
5、看動作連片語
目標:學習使用動詞,培養發散思維。
方法:媽媽做一個動作,寶寶說出相應的動詞,並作連詞應答。如媽媽做「抱」的動作,寶寶說:「抱,抱娃娃。」媽媽接著說:「抱,抱西瓜。」寶寶可說:「抱,抱被子」……爸爸也可以參與進來,能連出來的片語越多越好。
6、咕嚕
目標:學習使用量片語詞和即興說話,培養思維的准確性和敏捷性。
方法:爸爸和寶寶面對面,雙手握空拳,兩拳上下交錯一邊繞圈一邊念:「咕嚕咕嚕1(出示一個手指頭)」,爸爸說:「一頭牛」。兩人再繞圈並念:「咕嚕咕嚕2(出示兩個手指頭)」,寶寶說:「兩只鳥」。依次說數字組詞到10。游戲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