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體育游戲開題報告
❶ 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的開題報告的文獻綜述怎麼寫
不錯的啊
❷ 體育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根據學術堂的了解,體育論文開題報告可以分七個步驟寫:
1、選題背景。
簡要介紹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課題選題的初衷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選題。
2、課題研究的意義。
簡單闡述課題研究在該領域內有什麼促進作用,通過研究能夠取得哪些成果,可以與「研究與解決的問題」部分有重復。
3、國內外研究現狀。
課題研究當前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研究狀態,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成果都有哪些,尤其是最近幾年的研究文獻一定要多列出,通過當前現狀的研究可以引出自己下一步要研究的內容。
4、擬研究與解決的問題。
在當前研究現狀的基礎上,對當前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當前的研究成果存在哪些不足,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進而描述自己的課題想要解決的問題。
5、擬採用研究的方法。
對於課題研究採用的方法有哪些,尤其是對課題研究的核心部分擬採用什麼樣的方法,是實驗分析法、調查問卷法、對照法還是其他方法。
6、進度安排。
對論文的寫作進度進行安排,按時間節點完成相關內容,實際上這部分的內容有點扯淡,很少有按進度安排執行的,但開題的時候還是要羅列的。
7、參考文獻。
無論是開題報告,還是文獻綜述,無論是論文正文,還是畢業答辯,參考文獻的引用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
論文開題報告要按照選題背景、課題研究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擬研究與解決的問題、擬採用研究的方法、進度安排、參考 文獻等步驟來撰寫,是正確的寫作方法。
❸ 關於人文體育的開題報告該寫那些方面呢能具體給點方向嗎關於休閑體育這一塊的
一、 什麼是開題報告?為什麼要寫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研究人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進行研究的依據,研究條件以及准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也是本科生提高科研能力的必經之路。
二、 怎樣才能寫好開題報告?
1、通過自己的縝密思考和權衡,提出一個好的選題方向,是寫好開題報告的先決條件,頭都沒開好,報告就很難被批准。
2、要熟悉前人相關研究成果,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研究。低層次,重復性的研究課題是通不過的。
3、要掌握與課題相關的理論知識,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研究很難深入,很難有真正的創造。
4、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這樣寫出的報告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課題名稱要准確、規范(詳見後文《論文標題規范》)。
四、充分論證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部分內容應「實」勿「虛」,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 ⑵ 通過實際分析,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等。參見下例:
例:《體育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研究》
進入「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搜索,從1999年到2008年7月,我國期刊共發表與大學生畢業論文有關的文章2988篇。其中,有關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學生畢業論文的文章130餘篇。從這兩年的論文數量的比較中可以看出:討論「大學生畢業論文」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在這些論述中,對大學生畢業論文的監督、管理方面,表述的內容基本上都是院、系和教務處以往的常規做法,且多是一些泛論。在這方面,能給人眼睛一亮的是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四位教師關於「本科生畢業論文匿名外送評審」的一次試驗後的探討,雖然沒有系統總結出一套可借鑒的經驗,但是它畢竟是一個可貴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有不少專家,建議取消本科畢業論文。這種取消論,沒有注意到對大學生教育的完整性。這是一種不切合實際的思路。
關於國外對大學生畢業論文的研究,從所能涉獵的文獻來看,基本上都是指導學生寫畢業論文的,而且這種指導在表述的內容上同我們的幾乎相同。 轉載:休閑之事早已有之。休閑生活是與每個人的生存息息相關的領域。體育活動是休閑生活的重要內容,休閑體育的發展為新世紀體育注入了活力。
1 休閑的內涵
何為休閑?在《辭海》中,休閑被解釋為:「農田在一定時間內不種作物,藉以休養地力的措施。」顯然,這種解釋與現代休閑活動大相徑庭。在英語中,單詞「recreation」經常被譯成休閑,其涵義為:①業余消遣或娛樂;②身心的放鬆,休憩。(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此涵義與人們的一般認識較為貼近。但考察它的詞源時發現,其原文是recreate,意為再創造、再現、復原。從此意義上來說,休閑活動不是一般的消遣、娛樂和休養,而是為了恢復身心健康,重新創造生活的一種活動。從「休閑」二字的漢字解釋上,我國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對此有過精闢的闡釋,「『休』以木而休,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閑』嫻靜、思想的純潔與安寧。」詞意的組合表明了休閑所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意義。美國國家休閑研究學院主席傑弗瑞·戈比(Gooffrey Godbey)認為:「休閑是從文化環境與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它使人能夠在以自己喜好的,本能地感到有價值的方式,在內心之愛的驅動下的行動,並為信仰提供基礎。」他認為,休閑不止是尋找快樂,也要尋找生命的意義,從根本上說,休閑是對生命意義和快樂的探索。還有的國外學者認為,休閑是人的一種直接的、全新生活的體驗過程,身體、社會與精神的完全放鬆是一種合理的休閑,而絕不是無足輕重的……可以看出,休閑不僅僅是一種恢復身心健康狀態,豐富和創造生活的閑暇活動,它也是一種完善和發展自我為目的的閑暇活動。
休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人類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促進了休閑時間量的增加,從而使得休閑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愈加突現。我國著名學者於光遠先生在其文章《論普遍有閑的社會》中指出:「『閑』是生產力發展的根本目的之一,閑暇時間的長短與人類的文明進步是並行發展的……從現在看將來,如果不屬於閑的勞動時間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能夠進一步減少,閑的地位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這是走向未來經濟高速發展的必經之路。」
休閑是一種創造過程。馬克思稱:「自由時間,可以支配的時間就是財富本身。」從這種意義上說,休閑是我們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一種創造過程。充分的享受、珍惜休閑生活是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人們在休閑生活中,通過人類群體所共有的行為、思想、感情,創造文化氛圍,傳遞文化信息,構築文化意境,從而達到個體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完整地發展。
2 休閑是一種社會文化活動
休閑形式多樣,內容廣泛,豐富多彩。從衣食住行、琴棋書畫、到詩詞歌賦、遊山玩水……不一而足。古人雲:「閑能游名勝,閑能交益友,閑能飲酒。天下之樂,孰大於是?」應當注意的是,體閑活動不是打發空閑時間的「消遣」活動,更不是無事找樂的「娛樂」活動。從人類學、歷史學和社會學角度來看,休閑屬於一定文化范疇,具有豐富的文化意義。文化需要傳播,需要繼承,因而,人類的休閑行為不是天生具有的本能,它也是人類後天習得、教化的結果;而且,它被文化的東西賦予了形式和內容,從而體現出了文化生命力。
過去很少有人將休閑與文化聯系起來。因為文化活動是高雅的、有品位的活動,而大多數休閑活動則被認為是庸俗的下品活動。之所以被認為是庸俗下品,主要在於休閑活動多具有「玩」的性質。而「玩」一向被人們認為是低級的活動。這種片面認識與人們對文化的理解不足有一定的關系。我國著名學者於光遠先生1983年旅歐歸來途經澳門時曾指出;我國對體育競賽是很重視的,但體育之外的競賽和游戲研究很不夠。他認為,「玩」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應該玩的有文化,玩的高尚,要發展「玩」的文化。1994年7月他在廣州講學時又進一步指出,玩是人類基本需要之一,要玩的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技術,要掌握玩的技術,要發展玩的藝術。這種對休閑與文化的精闢論述,體現了文化在休閑中的重要性。文化是人類創造的不同形態的特質所構成的復合體,它包括實物、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他從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文化孕育於人們的生活之中。人們的生活方式既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造文化的一個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說,文化是人類生活方式和生活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生活的有機總體。作為生活一個組成部分的休閑活動,理所當然地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來理解。作為文化活動,休閑功能之一就是「享受」,京劇藝術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原因之一就是它能給人帶來享受。而休閑活動講究就是享受。從這個角度看,休閑活動的文化味道是特別濃的。享受生活是休閑活動的文化主題,發展休閑文化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
3 體育活動是休閑的重要內容
體育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產生出的多以全身的自然活動為主的一種特殊社會文化活動,它具有游戲、娛樂、健身、冒險等多種特點與功能。體育活動需要人身體的直接參與,這樣可使健康、力量、審美、氣質、性格、智慧等這些與身體最為密切的要素得以錘煉。
體育這種對人身心具有積極影響的活動,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對人們休閑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體育,首先是以身體再創造的形式發揮其效力。然而,體育並不單純是為了空閑時間的娛樂和愉快的休養,而重點是求得人性的積極恢復和確保人的整體性。」「從工作中解放出來的自由時間,如果是進行自發的娛樂活動那麼必然要產生是做些什麼樣的活動好,還是來個的隨便的想法。不過,這個自由時間由於是人們經過長年努力而獲得的成果,決不能隨便地浪費。對於餘暇來說,體育這一身體娛樂,可以作為最本義的活動來予以推薦。這樣,體育運動是以娛樂的形式為最理想的活動方式。」(《體育思想史》,34頁,國家體委網路全書體育卷編寫組)
在人類社會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體育經歷了從原始體育、古代體育、近代體育到現代體育的發展歷程。無論是何種階段的體育,休閑與體育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在古希臘時期,雅典人是過休閑生活的典型民族,午前辦理公務,午後便在角力場和體操館享受餘暇。那時,體操館是一般市民的公共設施,有運動場、散步道和討論會場,午後大家集中在這里通過體育運動或者討論來度過閑暇。在我國,蹴鞘(足球),竟渡(賽龍舟),投壺,鞦韆、棋戲,擊鞠(馬球)等都是我國人民在休閑生活中喜好的體育活動內容,「斗雞蹴鞠,走解說書,相撲台四五,戲台四五,數千人如蜂如蟻,各佔一方。」表明了體育在人們休閑活動中的地位。中世紀時期,盡管許多體育活動被禁止,但是一些諸如擊劍、馬術等非正式的體育比賽還是經常在節假日等人們的閑暇時間里舉行,成為人們度過閑暇時光的主要方式。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工業革命推動了近代體育產生與發展。作為近代體育三大支柱之一的英國戶外運動,它的繁榮與發展與英國人休閑生活密不可分。每到節假日,教會祭日、定期舉行的集市貿易日等休閑活動日子裡,戶外體育游戲活動是不可缺少的內容。狩獵、射擊、釣魚、登山、田徑、足球、游泳、劃船、高爾大球、曲棍球等成為了大眾喜愛的內容。為了能夠增加娛樂興趣,提高觀賞性,一些體育活動有了比較正式的規則,一些非正規的體育組織孕育而生,有許多活動成為現代田徑、球類和水上項目的「母體」。可以說,英國的戶外運動為現代體育形成與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促進了現代休閑生活的發展。
現代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社會。體育的繁榮與發展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各種體育書刊的急劇增加,電視機、電腦的普及,互聯網接入千家萬戶,使體育信息量不斷增加,體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人們生活中傳播,影響越來越大。「體育生活化」成為了一種趨勢。體閑時間的增加,休閑設施的改善,觀念的改變為人們更好的享受體育活動的樂趣打下了基礎。過去曾經是一些「貴族體育」的項目如高爾夫球正逐步走進尋常百姓家。據資料顯示,美國每年有兩千萬人參加這項運動,日本愛好者也有一千萬人,澳大利亞平均一萬人就有一個球場。「就在不到150年前,很多體育項目和健身活動,象高爾夫球、網球、帆船、游覽,滾軸溜冰以及自行車等,幾乎都是富人運動。例如,1880年,一輛自行車售價為100到125美元,在那個年代,這樣一筆錢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而現在「任何普通人都夠參與了」。(《你生命中的休閑》,170頁,雲南人民出版社)。體育全球化及其國際文化交流進一步密切,一些體育項目在社會中迅速傳播,如體育舞蹈、健美操等,在我國,一些外來體育項目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沙灘排球、壁球,成為人們休閑生活的新內容。一些新興體育活動也雨後春筍般地發展起來。例如,九十年代初在美國、紐西蘭、法國、英國等國家相繼興起了一種「俯沖跳」(笨豬跳),每年在這些國家從事這項運動的有數十萬人。沖浪、滑板、攀岩、滑翔、激流皮滑艇、水上摩托、輪滑、花式自行車等這些被稱之為「極限運動」的項目,也正以飛快的速度在社會傳播,成為人們熱衷的休閑活動內容。
不僅如此,體育與其他一些休閑活動的聯系也更加緊密。例如,體育消費比重在人們的休閑消費活動中正逐步增加。有資料表明,在經濟發達國家,人們日常生活中用於體育消費方面的開支通常占整個社會消遣和娛樂消費的30—40%。另據資料顯示,美國人在參加休閑運動時,用於購買用品和器材的費用,在1995年就高達3500億美元。若將它轉為就業機會,以4萬美元一個工作職位計算,共創造了875萬個職位。體育旅遊成為了旅遊的一個新領域,登山、遠足、騎車、帆船、潛水、跳傘、滑翔、滑雪等成為了各旅遊地招攬顧客重要砝碼。以體育活動為主題的旅行成為一種時尚,據美國旅遊工業聯合會(the Travel l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調查,美國50%的成年旅行群體——即1.47億人——曾參加過「探險」旅行,這種「探險」活動的節目包括野營、遠足和騎車。
4 休閑體育是未來體育的發展趨勢之一
休閑體育是以娛樂身心,發展自我為主要目的的體育活動。休閑體育強調的是回歸自然,身心放鬆,強調活動的樂趣。休閑體育的形式不拘一格,內容豐富多彩,從傳統體育項目如球類、田徑,新興體育項目如攀岩、蹦極、滑翔到人們日常生活的遠足、騎車、慢跑等都是休閑體育的內容。休閑體育特點是簡便易行,對技術、場地設施的要求不高;老少皆宜,適宜活動的人群范圍廣;自由自在,強調活動的自由性和樂趣。基於此,休閑體育正逐步得到了人們的喜愛。有人曾對上海市職工體育活動現狀進行了調查,發現職工喜歡足球,但最喜愛從事羽毛球。原因是羽毛球場地限制小,在空地、公園和廣場等公共設施處就可以進行,活動對象又以家庭成員、同事為多,並且隨時隨地,隨心所欲,有人稱之為「空地羽毛球」,這是一種典型的喜聞樂見的休閑體育活動。而在德國,徒步旅行是人們最喜歡的休閑體育活動,與親朋、好友、家人、同事一起徒步去郊遊、登山、遠足成為人們節假日必須的生活內容。
隨著社會機械化、電氣化和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現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的機會和時間大大減少,加之社會競爭和環境變化給人所造成壓力的增大,人們越來越尋求通過體育運動來增進健康、緩解壓力、度過餘暇,休閑體育將是未來體育發展的發展趨勢之一,它將在今後人們的休閑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21世紀將是一個休閑的時代,人們更多地將休閑用來滿足在個人生活中占核心地位的興趣和愛好,而更少把休閑當作工作後的消遣和恢復。
這幾年大學生的畢業論文整體水平下滑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體育專業學生更是如此。學生論文粗製濫造十分普遍,其中有的是數篇文章的「復制粘貼」,抄襲剽竊也不是個別現象。對此,面對學生的就業壓力,學校和論文指導教師都很無奈。然而大學生寫作畢業論文畢竟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運用水平和培養其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教育環節。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第三條也有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規定。研究大學生畢業論文問題,找到解決學生畢業論文整體下滑的辦法,對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和科研能力,對提高大學的教育質量,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撰寫畢業論文,是體育專業教學工作中最後一個教學環節,畢業論文是學生留給學校的一份寶貴財富,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向學校所交的最後一份書面作業。畢業論文的指導過程,是教學相長的過程,是教師檢驗其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絕好機會。
然而,目前在對學生畢業論文指導、撰寫、管理、監督等整個過程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從選題、收集資料、調研、撰寫論文、修改、定稿、論文成績評定到論文答辯,沒有明確的標准、考核指標和有效的監控措施。對指導教師的管理基本上是放任狀態,所有這一切只停留在指導教師的主觀臆斷上,缺乏科學的判定和監測方法。
到目前為止,許多高校對大學生畢業論文水平下降沒有找到好的解決辦法,相信一些高校領導、不少教務管理人員和任課教師在研究畢業論文寫作問題,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新的思路。我們申報這個課題,集中多人的智慧,研究這個問題,試圖從教學過程和教學管理過程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對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無疑是很有價值的。
――――摘自:肖威等《體育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研究》申報書
五、 認真思考研究內容
研究的內容就是該課題准備從哪些方面去研究,要簡明扼要,不能拖拉。
例:研究內容:(來源同上例)
1、制定一套畢業論文指導工作計劃:
包括建立規范的畢業論文工作組織管理、操作程序、答辯規則、成績評定標准和考核要求;制訂完善的規章制度;實實在在做好論文中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畢業論文質量逐步提高。
2、構建畢業論文質量監控體系
關於大學生畢業論文寫作每個學校都制定了相關的文件,在文件中都有相關的規定。本課題重點把「監督機制」作為一項研究內容,從教學環節到教學管理環節研究畢業論文寫作的監管問題。
3、建立健全指導教師資格審查制度
指導教師對學生畢業論文寫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指導教師除了具有師德之外,必須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指導能力,能夠把握學術前沿動態。在這方面制定量化指標,作為審查指導教師資格的參考,這也是我們的一項研究內容。
4、吸收國外畢業論文指導和管理方面的經驗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雖然美國的本科生不寫畢業論文(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塗艷國教授之言),但國外許多大學如英國的大學對大學生還是有畢業論文寫作要求的,借鑒外國在畢業論文寫作方面的經驗,完善我們的畢業論文寫作教學指導和教學管理工作是不無益處的。
六、明確確立研究目標
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
下面是《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實驗方案所寫的課題研究目標:1、通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中小學各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特點和規律;2、提出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3、制定中小學各學科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評價方案;4、 初步形成素質教育機制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基本理論;5、全面提高實驗學校學生的素質,促進實驗學校教育質量的大面積提高;6、 促進實驗學校教師素質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隊伍。
七、正確選擇研究方法
具體的研究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確定研究方法時要敘述清楚「做些什麼」 和「怎樣做」 。如要用調查法,則要講清調查的目的、任務、對象、范圍、調查方法、問卷的設計或來源等。最好能把調查方案附上。提倡使用綜合的研究方法。
八、合理分配課題研究進度
課題研究的進度,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各階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標、任務;各階段的主要研究步驟等。
例:
第一階段(2008.1—9):1課題組進行分工;2開展文獻資料研究.;3制訂調研計劃
第二階段(2008.10—2009.7):1、問卷和走訪,開展學校體育現狀調查活動,確立相關體育思想。2、開展實地研究工作。
第三階段(2009.8—2009.10):課題研究的反饋和再實踐階段。
第四階段(2009.10—2009.12):課題研究進入總結階段,收集所有課題研究資料,進行資料整理、分析,撰寫總課題研究報告。
❹ 淺談幼兒園體育游戲與傳統體育游戲結合 這個論文我該從哪幾個方面去寫呢
WQEFWE 根據我搜集的一些網站來看,建議看看這個,要做畢業論文以及畢業設計的,推薦一個網站 http://www.lw54.com ,裡面的畢業設計什麼的全是優秀的,因為精挑細選的,網上很少有,都是相當不錯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對畢業論文的寫作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別的相關範文很多的,推薦一些比較好的範文寫作網站,希望對你有幫助,這些精選的範文網站,裡面有大量的範文,也有各種文章寫作方法,注意事項,應該有適合你的,自己動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參考一下,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園網的話,請在下面的網站找: 畢業論文網: http://www.wsdxs.cn 分類很細 欄目很多 畢業論文: http://www.lw54.com 畢業設計: http://www.wsdxs.cn/html/sf/lw/2009/0928/146347.html 開題報告: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kaitibaogao 實習論文: http://www.wsdxs.cn/html/shixi 寫作指導: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
❺ 體育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要做一份體育地論文開題報告,那麼你們知道怎麼做更好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體育論文開題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體育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篇1:
題目來源社會實踐題目種別理論研究指導教師
選題的目的、意義(理論意義、現實意義):
海拔差異就是利用海拔差,針對要進行參加比賽、參加體育的考生進行的賽前和考前的集訓,體育論文開題報告範文。本課題研究的是世居高原的體育考生(冷環境的刺激)、通過短時間的練習。下達到比世居海拔要低的高海拔進行考試。麗江相對於昆明來說、就相當於高原、麗江體育考生在每年的三月份都同一上昆明參加體育專業分考試(雲南省同一舉行)。然而高原練習是當前運動練習中的一個熱門。與相對低的高原相比,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難度,作為一種特殊的練習方法,對競技體育的發展和體育考生的成績將起到巨大的作用,但還有很多方面值得進一步探討,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把握它的規律性才能運用成功。
針對海拔差異對麗江體育考天生績的影響。能夠讓麗江帶訓體育考生的教練有一定的幫助。讓前人的經驗來更進一步的提醒和引導。讓麗江體育考生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而努力。海拔高度讓我們占據了重要地理位置,還有就是天氣也給我們創造了有力條件。讓雲南體育重新審閱我們麗江體育考生的成績;讓中國乃至世界熟悉麗江海拔高度創造的運動成績;讓我們的體育考生考出更好的成績。然而當高原世居者從高原到達次高原,即脫離低氣壓、低氧環境,進進到正常大氣壓,正常氧含量的環境時,適應了高原環境的生理性能需要作重新的調整以適應新的環境。此間可出現心率減慢,心搏量增加,過度通氣消失等,這種改變稱為低原反應或脫適應。這種"脫適應"反應,可能出現倦怠、無力、嗜睡、胸悶、頭昏、腹瀉等症狀,還會出現血紅蛋白含量降低、心率緩慢、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肺動脈高壓逆轉等症狀,對身體造成不良後果。義烏網站優化對於世居高原體育考生來說,專業考試在次高原舉行,機體從習慣的低壓、低氧環境到相對的高壓、高氧環境,這種外環境的改變必然對運動員的運動能力產生影響。次高原的高壓、高氧環境對運動員的身體性能是否會出現次高原反應(脫適應反應),如何影響世居高原體育考生的運動水平;如何根據次高原考試時間和運動員下高原後身體性能的變化而確定下高原的時間等,這些都是高原教練員所關注的題目。從而了解寧蒗的體育考生的成績狀況(短跑.中長跑.耐力性項目等)…更好的利用海拔高度、天氣等條件;使麗江(寧蒗)體育考生的成績進步的基礎上。在考條件前兩星期以上的適應時間上昆明。致使世居高海拔的體育考生在高住高訓轉化適應低住低訓;使麗江體育考生的成績在原成績上得到一定進步。
昆明位於中國西南雲貴高原中部.海拔1895米;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躲高原的連接部位.市區中心海拔高度為2418米;寧蒗彝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縣城在海拔2240米的大興鎮。
選題的研究現狀(理論淵源及演化、國外相關研究綜述、國內相關研究綜述):
麗江相對於昆明來說,就相當於高原。然而高原練習是當前運動練習中的一個熱門。與相對低的高原相比,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難度,作為一種特殊的練習方法,對競技體育的發展和體育考生的成績將起到巨大的作用,但還有很多方面值得進一步探討,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把握它的規律性才能運用成功。高原練習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伴隨世居非洲高原的中長跑選手的崛起,國際上已經留意到高原環境對運動能力的影響,並開始有意識地開展高原練習以及對它進行研究。高原練習在國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63年前後(1963年國際奧運會在海拔2240m的墨西城舉辦),世界各國紛紛開展了高原練習,縱觀這50年的發展歷史,可將高原練習概括為4個階段:萌芽階段(50年代);第一個*階段(60年代);爭議中的探索階段(70~80年代);快速發展階段(90年代以後),高原練習方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西方一些國家在重大的賽前對競技運動員進行高原練習已形成體系。一、高原練習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現狀中國事開展高原練習較早的國家之一,早在1961年春,國家體科所陳寶慶等對八一隊36名中長跑運動員在昆明冬訓四個月期間的生理性能進行測試,至此開創了中國高原練習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先河。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同良好的政治環境有關,也受到經濟、社會文化和人們思想的約束。在競技體育運動中,尤其在耐力項目中,居住在高原和高山地區的運動員對我國耐力性項目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並有著重要的地位。對於高原運動員來說,由於世居或長期生活在高原,通過一系列代償反應,已基本對所居住海拔高度低氧環境產生鈍化,如何更好地進步高原運動員的運動能力是個需要探討的題目。
目前、全世界約5億多人口居住在高原、高山地區,約佔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在競技體育運動中,尤其在耐力項目中,居住在高原和高山地區的運動員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並處於領先地位。早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地處海拔2500-3000m的衣索比亞優秀運動員阿貝基拉獲得馬拉松冠軍,之後,他又多次獲得該項目的金牌。處於非洲同樣地理條件的肯亞、坦尚尼亞和摩洛哥的長跑運動員相繼也獲得了國際長跑冠軍。在我國,地處高原的雲南、內蒙古、青海、甘肅的運動員,對我國耐力性項目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並有著重要的地位。世居高原人的生理特點:人在高原生活,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增高與神經系統、體液調節有關。世居高原的人,由於機體長期受缺氧刺激,促使紅細胞天生素增多,紅細胞天生增加,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增高。世居中等高度地區的人群,由於長期受輕度或中度缺氧刺激,產生了代償性反應,從而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性能都較低海拔地區人群強,對於從事耐力性運動極為有利。
對於海拔差異對體育考生影響這片領域研究的既有代表性的文章目前作者未查到。在我所查閱的文獻資料中,新浪微博注冊前人對高原練習的研究是比較全面:人類自逐漸揭開高原環境的奧秘,熟悉其對人體內環境的影響以來,約有100多年歷史,但有目的地對運動員進行高原練習,其時間不過半個多世紀。國際高原練習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63年前後、尤其西方一些國家在重大的賽前對競技運動員進行高原練習已形成體系。中國事開展高原練習較早的國家之一,早在1961年春,國家體科所陳寶慶等對八一隊36名中長跑運動員在昆明冬訓四個月期間的生理性能進行測試,至此開創了中國高原練習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先河。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原練習進進一個快速發展階段,高原練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高原練習的實踐經驗和基礎理論的研究進一步得到重視和完善;練習方法也在精益求精;科學化練習程度不斷進步;並建立了一些新的練習手段及模擬練習方法;高原練習的成效明顯增加。但是由於高原練習在刺激機體產生潛能的同時,也給機體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如血液濃縮造成循環阻力加大、對肌肉代謝的不利影響等。據報道,採用高原練習的項目已經發展到了幾乎所有的奧運會項目。我所查閱的文獻資料有:1:陳文聰.浙江省體育科學研究所(高原練習的起源、現狀及發展方向)2:山本正嘉.高原對人體運動的影響.體育科學(日本),1990.3:安彥(1984-),女,山西太原人,助教,研究方向:運動生理學。久居或世居高原運動員的高原練習4:海拔差異影響大學生達標成績的研究馬小明1,任中海2(1青海民族學院,青海西寧810007;2青海大學,青海西寧810004)5:張冰中國體育博士2008.3高原練習的理論與實踐--模擬不同時程高原練習對大鼠心肌影響的機制研究等等。萊文最初的成功實驗是將9名長跑運動員分為兩組:低地組3人,居住練習在1300m練習4周,專心率、血乳酸和攝氧量監測練習。高原組(6人)與低地組相比:攝氧量高5%;5km計時快30s;血容量高原練習後,高原組增加500ml,低地組下降150ml。該作者以為對高原的適應是進步運動能力的最重要因素。1994年岡德森(Stray-Gundersen)和萊文再次作高住低練試驗,6名長跑運動員先在平原(海拔150m)進行4周練習,接著高住低練4周(高住2500m,低練1250m)之後,又在平原減量練習2周,前後共10周,4次測試,內容有:5km計時跑,亞極量跑台運動員時間,最大攝氧量,無氧能力,經高原練習4周末運動員在平原運動的能力最佳,無氧能力也出現較高值,開題報告《體育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分享好文◆馬爾丁(Martin,1994)利用高原缺氧效應結合短時間下山(每周2-3次)完成速度練習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在加利福尼亞基地,利用萊克-塔霍(1990m)和奧蘭治韋爾(120m)進行(中間間隔132km)交替練習;在亞利桑那基地,利用弗拉格斯塔夫(2134m)和菲尼克斯(332m)進行(中間間隔22km)交替練習。目前,高住低練法已得到國際上的認可,並已用於高原練習中。1982年日本泳聯進行了兩次高原練習,K我音樂盒第一次是在美國科羅拉高原(海拔1800米)停留21天,在此期間反復多次到海拔4400米處進行跑步練習,其結果是女運動員的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都增加,且多數人的運動成績都得到進步,德國著名教練居蘭根(現澳大利亞執教.以前曾執教於中國)建議高原練習安排3一5次,且海拔高度逐漸升高。例如:第一次,800一2300米;第二次,2300一3400米;第三次,一800米(中跑)和2300米(長跑),每次高原持續時間不斷變化(如4一6一3周)較為有益,夏天,他常把隊伍拉到墨西哥的托盧卡綠蔭覆蓋的丘陵(海拔2300米),長滿樹木道路寬廣的山地(海拔3200米)處練習,這些作法,打破了1974年墨爾本國際運動醫學學會第20屆運動醫學會議所規定的界限,即超過2286米高度的練習要給予密切的留意,並禁止在3048米以上高度舉行比賽,在實踐中,高原地區運動員的練習高度也超出了這一規定。李福田先生剖析我國男子中長跑成績落後的原因時指出:目前我國地處高原的省、區長年在高原練習,賽前下平原比賽,運動成績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忽視了高原與平原交叉的系統練習,尚未充分利用高原效應的作用。高原練習;高原.平原和低海拔的交替練習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較理想的成績。
提出相應的對策或建議,綜合國內外對此課題(高原練習)的研究。接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有利於本地區的獨特見解和創新之處。致使麗江體育考生的成績得到一定程度的進步和讓帶訓教師在總結上次經驗;來更好的帶好下一屆的體育考生。
論文(設計)主要內容(提綱)
一:前言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昆明-麗江海拔差異;麗江體育考生(寧蒗民族中學、麗江市一中)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2.2.2訪談法(調查法)
2.2.3實證法
三:昆明、麗江兩地海拔差以及天氣環境的比較。
3.1昆明市中心的海拔高度和天氣環境
3.2麗江市海拔高度以及天氣環境
3.2.1麗江市城區的海拔高度以及天氣環境
3.2.2寧蒗縣縣城的海拔高度以及天氣環境
3.3昆明、麗江兩地海拔差異以及天氣環境的比較
3.3.1昆明、寧蒗縣縣城兩地海拔差異以及天氣環境的比較
3.3.2昆明、麗江市城區兩地海拔差異以及天氣環境的比較
3.3.3兩地海拔差異、天氣環境比較總結
四:總結麗江部分中學體育考生自2005-2007年兩地考試成績比較
4.1麗江部分中學赴昆明前所測成績
4.1.1寧蒗縣民族中學
4.1.2麗江市第一中學
4.2麗江體育考生上昆明考試的成績
4.2.1寧蒗縣民族中學
4.2.2麗江市第一中學
4.3兩地考試成績比較
五:帶訓老師為何提前兩星期帶體育考生上考試地
六:回納兩地海拔差異對麗江體育考生的影響
6.1低壓低氧對體育考生練習的影響
6.2練習方法和手段對體育考生的影響
6.3上考試地對體育考生生理的影響
6.4考試前、考試中存在的題目以及分析
6.5上昆明為何會出現這一系列題目
6.6針對出現的題目分析解決方案
七:建議和相對應的措施
八:參考文獻
擬研究的主要題目、重點和難點:
主要題目:根據自己的實踐以及經過訪談、調查麗江體育考生基本情況進行片面性的了解。依據了解的內容以及結合自己對麗江部分中學體育練習情況的了解。進行總的構思,融會貫串。闡述麗江與昆明兩地海拔差異、天氣環境的偏差、以及在此基礎上回納其影響的原因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及相對應的措施。調查、訪談、查閱資料時所得到的資料不盡全面。在此過程中涉及到相應的訪談。相對所用的時間和精力就多也比較困難。
重點:研究利用本地區的海拔、天氣等上風如何更好的進步體育考生的成績;兩地海拔差異所造成的影響。
難點:調查、訪談的全面性;資料的正確性;相關資料的的難查性。
參考文獻:
1:昆明、麗江市海拔數據資料.
2:體育學院通用教材,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3:張冰主編.高原練習的理論與實踐--模擬不同時程高原練習對大鼠心肌影響的機制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k狗音樂2008.03:3-138 4:楊生岳,等高原移居漢族和世居躲族低高氧通氣反應性研究[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1995,11(2):87-189
5:馬小明任中海.海拔差異影響大學生達標成績的研究[J].中國體育報.2003,03(1):1-6 6:安彥.久居或世居高原運動員的高原練習【J】.體育科學報,2008,01(1):25-30 7:陳文聰.高原練習的起源、現狀及發展方向【J】.體育科學報,1990.10(5):24-28 8:山本正嘉.高原對人體運動的影響【J】.體育科學(日本),1990,40(6):431~436
指導教師意見:
研究目標:
1:了解兩地海拔差異以及天氣環境的基本情況。
2:回納2005-2007麗江部分中學體育考生兩地的成績。
3:闡述海拔差異(高原)對世居高原體育考生的有關影響。
4:提出與實際相符合的建議及改進措施。
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文獻法、調查法、訪談法、實證法。
技術路線:1.08.04-06查閱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得到有力的數據。
2.08.06-07整理文獻資料,讓自己更進一步的了解麗江體育考生,心中明確那裡的體育考生的練習方法和手段。
3.08.07-09依據路線:古城區--寧蒗縣的部分中學進行調查、訪談。得到有力的數據、較正確的信息。為本課題的研究更具有說服力和真實感。
實驗方案:通過對寧蒗民族中學2004--2006屆30個學生和麗江一中8個學生進行調查、分析;訪談帶訓體育老師、討論練習中出現和影響練習的因素、下達考試地所要留意事項及考試地對考生的相關影響;筆者參與實踐(筆者屬2004屆高考體育考生)、訪談、實證法驗證其真實正確性。
可行性分析:練習方面: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以及所佔有利條件。採用與世居高原的體育考生相符的練習方法(高原練習)與考慮時間而制定練習計劃。在短時間內進步考生的運動成績。從調查、實踐等中得出這是可能的。
影響方面:海拔差對體育考生的影響(練習過程中相關影響、下達昆明的生理適應以及考試環境的相對適應等的影響)這些題目將在本課題中談論到及作者提出對這些題目的個人見解。
研究的特色與創新之處:
海拔差異(冷環境)和有效的練習方法、手段影響體育考天生績已成為事實。引領雲南其它地區的體育考生走進麗江的練習基地;將海拔差異練習影響體育考天生績得到進一步證實;提出相對適應世居高原的體育考生的練習方法與手段。
進度安排及預期結果:
進度安排:
2008.12.20-2009.01.30進行論文相關資料分析總結階段:調查、SEO訪談以及文獻資料的分析。
2009.02.10-2009.03.01論文設計階段:論文內容設計分析;論文設計規劃。
2009.03.01-2009.03.15論文初稿的完成。
❻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育游戲的開題報告
在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育游戲這方面,我擅長,
❼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的研究開題報告
游戲起源於生活和勞動本身,以促進身體健康為目的,以趣味性的活動內容,競爭性的游戲形式,兼以一定的娛樂性、益智性,融體質鍛煉與智力開發為一體,受到師生的喜愛。游戲在一些體育器材有限的學校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即使在設施完備的高中學校,鑒於學生獨有的思維特徵與年齡特點,游戲活動也是體育教學的必要補充。一段時期以來,體育學科在應試制度的影響下,也存在著一定的急功近利的教學傾向。考什麼練什麼,賽什麼教什麼,忽略了高中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徵,影響了體育學科在高中生成長過程中的積極意義。新課改背景下,要積極響應「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激發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科學性,將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個性培養放在首位。而游戲活動就是一種可以促使體育教學達成目標的有效手段。結合體育教學實踐,對游戲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一、游戲活動要契合課堂教學內容與目標
由於游戲活動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進行鍛煉,在競爭的氛圍中體驗愉悅,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神經中樞的興奮性,所以有些課堂中的游戲活動會失去控制,沖淡教學重點,影響了教學效果。針對於此,在體育課堂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課堂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游戲,並有效組織與調控,讓學生在快樂中完成學習,在游戲中提升能力。比如,課前准備活動,教師常採取慢跑、定位操等形式,時間一長,難免會使學生感覺單調、枯燥。這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為課堂學習做准備的小游戲:「拉網捕魚」「聽數抱團」「猴子搶球」「扔沙包」等,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激發了學生身體的各項生理機能,為構建一節高效的體育課堂奠定了基礎。再如,教授田徑教學的彎道與交接棒技術時,單純在跑道上反復練習,不但效果不佳,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設計「十字接力跑」游戲,不但能使學生有效掌握「下壓式」傳接棒的技術動作,明晰彎道跑時身體應稍向內傾的動作要領,還訓練了學生的奔跑能力,及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培養了學生樂於和同伴合作達成目標的體育意識,增強了集體主義精神和品質。
二、游戲活動要注意安全,防止傷害事故發生
課堂游戲中,學生們處於極度的亢奮狀態,往往會忽略自身的承受能力,導致動作變形,發生關節扭傷或肌肉拉傷等安全事故,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也影響了課堂效果。還有一些游戲活動,設計前期如果不能充分考慮天氣、場地、器材等因素的影響,同樣會誘發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另外,教師除了在設計游戲時要充分考慮課堂安全,在游戲進行中也要時刻關注游戲的行進,敏感於游戲過程中的細枝末節,將各種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譬如,中長跑是大多數學生都會感到恐懼的一項教學內容,教師可設計一些追逐游戲,比如越野跑類的活動,並起名「奔向新世紀」「環球旅行」等極富詩情畫意的名字,明顯激發了學生的訓練興趣,使其在活動中全力以赴、奮勇向前。
三、有效組織,強化紀律,升華游戲效果
無論是什麼形式的游戲活動,游戲本身並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而是要藉助游戲輔助體育教學,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了構建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師要在游戲的活動過程中有效組織,強化游戲規則與活動紀律,一方面避免課堂安全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要會升華游戲效果,優化體育課堂效果。游戲一開始,教師要向學生交待清楚游戲活動的名稱、路線、方法、動作要領、注意事項等,對於重點與難點還要加以強調。必要的時候,教師還要和幾名學生做出示範,給大家一個直觀的印象。有些學生可能還會對這個游戲不感興趣,這時教師要講清楚這個游戲的活動意義,激發大家參與游戲的興趣,如果學生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議,教師要綜合考慮,適當採納。要知道,學生參與游戲的興趣是保證安全的最佳方式,也是提升課堂效果的最佳途徑。另外,教師在具有一定競爭性質的游戲活動中要做好裁判工作,必須根據規則保證公平公正,讓強大者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錘煉失敗者的堅強意志,升華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課程改革的關鍵時期,從教材內容出發,到學生實際中去,設計種種行之有效的體育活動,吻合當前的課改精神,也是培養教師與學生創新品質的良好方式。對於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開發學生智力,優化學生的意志品質都大有裨益,意義深遠。體育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健康成長,著眼於教育教學的百年大計,充分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讓游戲在體育課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❽ 急求一份關於體育游戲在體育課教學中的運用的論文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
❾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開題報告和文獻綜述
學生年齡小,自製力差,學習時心理因素影響佔主導地位。教師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心理特徵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主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