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戶外牆面體育游戲互動牆
1. 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
漫長寒冷的冬天過去了,終於盼來了令人雀躍的春天,在這美麗的春天裡帶著孩子們到戶外做一些好玩的小游戲,讓孩子更深切的體會春天的氣息,觀察植物生長,接觸大自然,更好的認識世界吧!
1.游戲名稱《木頭人》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邊走邊念兒歌"我是一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看誰堅持一分鍾"念到最後一個字時所有幼兒擺出造型不動。老師說時間到才能動,游戲反復進行。
2.游戲名稱《粘泡泡糖》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邊走邊念兒歌"粘粘粘泡泡糖,一粘粘到頭頂上,兒歌說粘到哪就粘在身體的什麼部位,為增加趣味興趣,可讓幼兒互相粘,和其他小朋友互動"
3.游戲名稱《城門城門幾丈高》
游戲規則:幼兒圍成圓圈,手拉手,兩個小朋友做城門,幼兒邊走邊念兒歌"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花馬,帶大刀,走進城門套一套,問你吃橘子吃香蕉"兒歌結束城門落下,被關在城門里的人選擇吃哪種水果,選擇誰就站在誰身後。(做城門的兩名幼兒提前商量好自己是哪種水果)
4.游戲名稱《綠燈跑跑》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兩名幼兒在圈外,一個當作追的人,手裡拿著綠燈的幼兒當被追者,游戲開始後那綠燈的幼兒快要被追上時,為了保護自己可以將手上的綠燈給圈上的一名幼兒,這名幼兒拿著綠燈繼續跑,游戲反復進行,被追上時游戲轉換角色進行。
5.游戲《切西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做"大西瓜")一位幼兒做"切西瓜"邊念兒歌邊繞著圓圈走,並做"切西瓜"的動作,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將身邊兩位幼兒拉著的手切開,然後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開的兩名幼兒則必須立即超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達原味位的即為再次游戲的"切瓜人"
6.游戲《老鼠籠》
游戲規則:一半幼兒做老鼠籠,一半幼兒做老鼠,做籠子的幼兒大聲念兒歌,"老鼠"不停地從"籠子"里鑽進鑽出(從幼兒的手下面鑽進鑽出)。當兒歌念到最後的"抓住你"時,小老鼠要趕快鑽進"籠子",扮演"老鼠籠"的小朋友趕緊蹲下,沒有鑽出去的"小老鼠"就被抓住了。被抓住的幼兒,就去做老鼠籠,沒有被抓住的"小老鼠"繼續游戲。
7.游戲《網小魚》
游戲規則: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幼兒做小魚,一部分幼兒做漁網,做漁網的幼兒圍成一個大圈,做魚兒的幼兒站在圓圈中間,游戲開始,全體幼兒念兒歌"魚兒魚兒游啊游,游到西來游到東,魚兒魚兒快快游,小心漁網網住你"兒歌念完,扮作小魚的幼兒找空隙鑽出來,四處跑開,圓圈上的幼兒做一個大渝網,盡量把魚兒網住,游戲重復進行,逃出的小魚做漁網。
8.游戲《我是蘿卜》
游戲規則:參加者一人做追捉者,其餘人在一定范圍內自由跑動。游戲開始後,捉人者可任意追某一人。當被追者快被捉住時,可以立定雙手交叉搭在兩肩上說:"我是蘿卜",這樣追捉者就不能捉他。當蘿卜的人要等同伴來拍一下,表示救了他,這樣才可繼續跑動。捉人者捉到一人後,就與被捉者對換角色,被捉到的人當下一輪捉人者,游戲重新開始。
9.游戲《紅燈綠燈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站在起始線後做好准備,一名幼兒在場地的另外一頭發號施令,游戲開始,幼兒開始走步,發號施令的幼兒背對幼兒念"紅燈綠燈停"念到停時轉身,此時走步的幼兒不能動,動的幼兒暫停一次游戲,游戲重復進行,直到發號施令的幼兒被走步的幼兒拍到。
10.游戲《丟手絹》
游戲規則:幼兒圍成一個圓圈,一名幼兒一邊唱著歌一邊在小朋友們的後面跳,當唱到"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時,幼兒就馬上把手絹放在一個小朋友的後面。如果這個小朋友發現我把手絹放在他後面時,他就要立刻拿起手絹來追我,幼兒呢就馬上跑,當跑到這個小朋友的位置前,我就蹲下。然後請沒追到我的小朋友來玩。如果被追到了,那麼被追到的小朋友就要表演一個節目哦。
11.游戲《扎手絹》
游戲規則:幾位幼兒手拉手,成一個圓圈。甲乙兩位幼兒在圈外相對的地方分別將手絹紮成圈上幼兒的手腕上;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往順時針方向跑,將對方扎的手絹解下,扎在前一位幼兒的手腕上;紮好再往前跑去解前面的手絹……若另一位幼兒還未紮好被追上則為輸者,與被扎幼兒換位,游戲繼續開始。
12.游戲《捉龍蝦》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單腳站立或跳躍當龍蝦,其中兩名幼兒手拉手當漁網去捉龍蝦,若被抓住了就當漁網與那兩個幼兒手拉手去抓龍蝦,直到所有的龍蝦被捉住,游戲結束。如果快被捉住了就蹲下來表示安全,不能去捉了。
13.游戲《籠中鳥》
游戲規則:籠中鳥,籠中鳥,關在籠中的小小鳥,何時出來跳一跳。夜過去,天亮了,與仙鶴烏龜一起逃。
猜猜身後誰在鬧?游戲規則:大家手拉手圍成一圈兒,籠中鳥用兩手捂住自己的雙眼蹲在正中央。大家一邊圍著籠中鳥轉,一邊唱歌謠,唱道"一起逃"的時候,大家一起蹲下來。唱到"猜猜身後誰在鬧"的時候,籠中鳥要猜出身後的人,並叫出他的名字。被猜中者換在中間做籠中鳥。
14.游戲《搭山洞》
游戲規則:首先,把全班同學分成三隊,其中兩隊的人數一樣多,兩隊的人必須豎著站,然後兩兩成對兒,用手臂或者長條物品做成一個拱形的洞,這就是山洞了。另外一隊的同學排著隊從這個山洞裡鑽過去,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讓這個山洞碰到你的屁股和身子喲,那樣的話你就起來跑到隊的最後面吧!鑽山洞的時間由我們來限制,時間到了,就換鑽山洞的這一隊去當山洞,換另一隊來鑽了。這樣,不停地循環下去。
15.游戲《冰塊融化了》
游戲規則:做冰塊,做冰塊,大的大,小的小,方的方,圓的圓。當聽到老師說念完兒歌時,你們要擺出一個造型,不能動;當聽到太陽出來了,冰塊融化了,你們就可以自由活動了。
16.游戲《小兔找山洞》
游戲規則:參加游戲的兒童,每兩人一組,手拉手,站在場地周圍扮"山洞",另外約的兒童蹲在"山洞"里扮小兔,"小兔"比"山洞"多兩個,多出的"小兔"站在場地中央。游戲開始,"小兔"從"洞"中跳出,一起念兒歌:"小白兔,沒有洞,一二三,三二一,快快找個小山洞。"邊念邊按兒歌的節奏,四散地雙腳向前跳,念完最後一個"洞"字,"小兔"趕快跑去找"山洞",鑽進"洞"里蹲下。沒有找到"洞"的"小兔"與做"山洞"的兒童從排頭依次交換位置,游戲可反復進行。
17.游戲:《跑火車》
游戲規則:教師用粉筆在操場上畫好火車圖,幼兒進行單腳、雙腳跳或直線曲線走。
18.游戲《捉青蛙》
游戲規則:用粉筆畫一個正方形場地,部分幼兒站在方形內當做青蛙,另外一部分幼兒站在四邊外做捉蛙人。青蛙設法保護自己不被外面的人摸到,捉蛙人要阻止青蛙跑出去。
19.游戲《卷炮竹》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頭尾不相接隨著兒歌"卷爆竹"跟著帶頭的幼兒向里走成螺旋隊形。卷好後一名幼兒點炮竹,發出呲呲呲的聲音,帶頭小朋友跳起發出"砰"聲接著其他幼兒跳起發出"啪"聲,向後跳一步不動。游戲重復進行。
20.游戲《貼人》
游戲規則:全體幼兒圍成兩圈(兩人一對)面向圓心站好,找出兩名幼兒追逐跑,跑的幼兒被追到之前可以貼到任意一組幼兒內圈的幼兒前面,後面的幼兒成為被追著,被追上的話,兩幼兒互換角色,游戲反復進行。
2. 幼兒園戶外牆面玩具設計以及注意事項是什麼
在幼兒園,為了開始兒童的智慧,組織了許多玩具。這些玩具的形狀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玩游戲更直觀,也可以用書面形式開發智力游戲。當然,有一個游戲,每個人都可以少知道,這是幼兒園牆玩具。 幼兒園戶外牆面玩具 牆壁玩具以牆壁的形式存在於空白牆壁上。然後,玩具被安排並且孩子們可以站立和玩耍,並且大多數壁壘游戲屬於智力發展的游戲。
這種類型的牆到牆玩具變得越來越暖和。現在,許多人都會考慮在設計幼兒園時將這類玩具整合到幼兒園的可能性。當然,這種類型的牆到牆玩具更適合大型幼兒園。沒有必要擔心空間。完成主題牆,學習園,校園文化和廣告欄後,還有很多空白點。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裝飾,你可以考慮這個。 幼兒園戶外牆面玩具 幼兒園的牆壁玩具不僅可以使牆面美觀,而且還可以起到發展兒童智力的作用。
那麼如何通過壁玩玩具組織幼兒園環境,使牆面更好地進行教育和裝飾?
幼兒園牆壁玩具設計的注意事項:
1. 嘗試選擇堅固的牆壁來安裝牆壁套件,這樣可以使玩具的安裝更加耐用。
2. 由於它是一個掛在牆上的玩具,首先要注意的是平整安裝牆的牆壁。
3 ,根據不同種類的幼兒園分發和選擇相應年齡組的壁玩具。
小班授課,有足夠的牆上玩玩具小班, 幼兒園戶外牆面玩具 中產階層有玩具牆中產階級一起玩,而大班有足夠的牆上分別玩具玩大課。
4. 建議使用與安裝說明相對應的玩具配件。所有配件都放在地板上進行比較。
5 ,根據手動安裝過程的安裝步驟,建議兩個人一起工作,保持玩具的垂直度;使用捲尺找到兒童玩耍的正確安裝高度。
6 ,安裝高度應根據孩子的身高。
這種幼兒園壁掛玩具的主要考慮因素是分類安裝。最好在明確分類的區域安裝相應的牆壁玩具, 幼兒園戶外牆面玩具 這意味著這些玩具應該安裝給兒童,主要是考慮到兒童。不同年齡也會有不同的東西。還有一個身高問題。不同年齡的兒童有不同的身高。幼兒園壁掛玩具必須適合自己不同的高度才能發揮有效作用。然後,要注意安全問題,確定牆上的玩具必須要堅固,不能有松動和易掉落的問題,避免兒童在以後使用時的安全隱患。
以上的介紹就是關於 幼兒園戶外牆面玩具 安裝的注意事項的一些資料,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3. 如何創設具有挑戰性的幼兒園戶外環境
我們之所以提出創設具有挑戰性的幼兒園戶外環境,是因為兒童的很多社會技巧和積極的、非正式的學習是在戶外的自然環境中形成的。為滿足兒童運動、游戲、挑戰、冒險、社會交往的需求,我們有必要對戶外活動場所進行合理的規劃。當兒童不斷得到更具挑戰性的任務,能夠習得更多的技能技巧時,將會獲得一種勝任感和成功感。我們的任務是支持和幫助兒童從原有的經驗和水平出發建構新的經驗。 一、戶外環境創設的基本步驟 戶外環境創設的基本步驟包括理念定位、功能界定(確定目標)、形成文本方案、效果圖呈現(模擬)、正式施工、效度檢測(評價)六步。 理念定位決定了價值取向,設計者、施工者以及日後戶外環境的使用者,都應明白環境與課程的關系,成人需要為兒童做出哪些服務。 功能界定即「要做怎樣的環境」,「我們希望環境實現什麼教育目標」,如園內空間環境的分區,園內的設施是為了實現哪些發展目標。 形成文本方案,園方應該用詳盡的語言描述設計理念和思想,能夠使設計方從語言描述中獲取我們期望的信息,有助於設計方形成能夠實現我們教育理想的方案。 效果圖為幼兒園提供了一個模擬情境,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模擬情境進行設想,並做出必要的、預控性的調整。 施工之後是效度檢測,這一步類似於課程評價。戶外環境建設好之後,是為誰服務的?我們為之服務的對象是否滿意?效度檢測幫助我們認識我們所希望的教育理想、課程目標是否能夠實現。 二、環境理念與定位 以北京市十一建華實驗幼兒園為例,我們一起來分析它是怎樣完成具有挑戰性的戶外環境建設的。 我園對於環境的定位是:教育是為了兒童的美好未來奠基,課程是實現教育的途徑,環境是課程的載體——環境是為兒童服務的,兒童才是環境的主人。在此,我們特別強調環境是為了兒童。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園所的環境看起來很美好,但事實上環境的主人卻不是孩子,可能是園長,或是設計師。 戶外環境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空間場所,它對於兒童的影響,不再只是簡單地提供場所和設施,而是將環境視為課程,它應該是生態的、自然的、可選擇的、具有挑戰性的和創造性的活動場所,它在作為空間的同時更具有教育的功能與意義。理念定位決定著在後續各個環節中,是否所有人都能夠圍繞著這一價值導向行動。如果園長、董事長、教育投資者不能提出明確的理念和價值定位,就不能期望團隊中的所有成員為著一個共同的願景服務。有些幼兒園的環境看起來不夠和諧,缺乏整體感,就是因為理念定位不夠清晰、不夠明確,最後當其服務於教育環境中的兒童、教師和家長時,就不能凸顯園所文化,無法實現最初所設定的教育目標。 提到自然生態,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種樹。的確,種樹很重要,我園的樹木種類包括觀葉、觀花、觀干三類。這些樹都非常具有觀賞價值,如銀杏、法桐、元寶楓、白蠟在一年中會呈現四種顏色,從淺綠色到深綠,再到發黃、變紅,成為落葉,而且樹葉的形狀不一,這樣製成標本,兒童就可以直觀地觀察它們的差異。白蠟特別適合種植於幼兒園通道兩旁,它在秋天的時候會從黃色變為火紅。塔松、雪松則可以讓幼兒園四季都有綠色。柳樹、國槐茂盛的樹冠可以為兒童夏季的戶外活動提供充足的樹蔭。迎春、金絲吊蝴蝶、玉蘭、紫藤、丁香、海棠和各種果樹以及一些灌木,都是可以觀賞花的樹。由於這些植物花期不同,我們依據其特性種植在幼兒園的不同空間內,讓兒童感受到連續不斷的大自然信息。草本類植物比較矮小,便於兒童在草叢中尋覓、觀察螞蟻、螞蚱等昆蟲。由此可見,種樹並不僅僅是種樹而已,我們要思考的是種什麼樹,這一行為帶來的結果與課程有何關系?與兒童的發展有何關系?而非僅僅是滿足成人的觀賞需求。當一棵樹能夠引發兒童的思考和探索,那這棵樹就是在為挑戰性的教育環境服務。 三、環境功能的界定 環境功能界定主要指對環境進行整體規劃,分區域,確定目標。園所戶外環境中較大的區域也可以相對地做一些小區域劃分。教師在室內環境設計上一般都將教室劃分為七個或八個學習區,但很少有人思考戶外活動區的劃分。事實上,兒童的學習是整體的,基於室內學習中區域活動的理念,我們同樣也可以對室外環境進行分區。 我園的戶外環境分為綜合游戲區、體育運動區和種養殖體驗區三大區域。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系,又彼此不可替代。綜合游戲區主要滿足低齡段兒童運動、游戲、觀察、探究、冒險的需要,在發展兒童體能的同時促進兒童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體育運動區主要用於滿足兒童劇烈運動的需求,發展其團隊合作、競爭的意識。在種養殖體驗區里,兒童可以親身體驗,在體驗中獲得豐富的感官刺激,促進思維與認識的發展。 1.綜合游戲區 在綜合游戲區,我們設計了沙水科學活動區、自然區、隧道、體驗池、滑輪類活動區。沙水科學活動區包括疊水池、水渠、日晷池。水從高處的疊水池流下,經過水渠流入低處的日晷池。這樣的設計主要為了讓水流動起來—流動的水和死水對兒童所引發的感官刺激和認知思考是不一樣的,疊水池中水的逐級流動可以讓兒童直觀地感受水的特性。水從水渠流經兩個干沙區,與干沙相比,有水流過的沙池可以引發兒童更高水平的游戲活動,他們可以攔河築壩,也可以改變水流的方向。活動區內有小橋連接兩個沙區,使兒童在活動空間中自由往來。日晷池比較低矮,可供兒童涉水。我們在日晷池的底部刻上了羅馬數字,中間還裝了一根銅柱,可以將銅柱的影子投射在池子的底部。兒童在活動過程中可以觀察到影子的變化來體會時間的變化。在這片區域上方的二層陽台裝了一個起重機架,兒童可以利用兩組滑輪裝置,將樓下的沙和水運送到二樓的陽台上,除了可以澆灌二樓的綠植,還可以利用這個裝置做很多事情,關鍵是兒童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物體的方向,通過操作感知物理現象,感知力學原理。 自然區內有很多植物,一方面可以從安全與美觀的角度對園區進行一定的隔擋;另一方面,這片區域沿著圍牆呈半環抱狀,營造了一個美好的自然景觀。我們在自然區種植了一些果樹,雖然每種只有兩棵,但足以滿足兒童觀察的需要。這里還堆了一座小山,對於成人而言,它可能僅僅是一個小土坡,但對於兒童來說卻是一座山。就像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雖然面積不大,卻足以容納童年的無窮樂趣和好奇。我們還在山坡上建了一個亭子,這樣即使在雨雪天氣,兒童也可以到戶外觀察景觀。整個園區種植了40多種樹木,可以實現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兩季有果。自然區鋪設了石板路、木板路,可供兒童漫步,探索自然的奧秘。 盛有鵝卵石、陶粒、干沙的三個體驗池可以刺激兒童感官,豐富他們對大自然材質的感受。光滑的鵝卵石可供兒童赤足踩踏,一方面可以按摩足底的穴位,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光滑的觸覺;與此形成對比,陶粒池、干沙池可以讓兒童感知光滑與粗糙、干與濕在觸覺上的不同。 幼兒園的地面主要為天然材料,有硬肩地面(車場停車區)、滲水磚路面、花崗岩石材路面,還有草地、沙地、土地以及少量的塑膠地。保留豐富的大自然材質實際上就是給兒童豐富的感官刺激和營造自然生態的環境。我們常說「接地氣」,但是在環境建設中卻常常認為塑膠地可以更多地保護兒童,其實這樣不僅不夠環保,還會讓兒童遠離大自然,無法「接地氣」。 2.體育運動區 體育運動區主要由籃球場、足球場、攀岩牆、競賽跑道組成。 下沉式足球場一方面可以使足球在兒童游戲過程中不會經常滾出來;另一方面,跑道還可以作為看台,也能供兒童開展推車、滾鐵環、跑步等活動。緊鄰足球場的室外小舞
4. 幼兒園戶外音樂牆的意義
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創造力、表現力等音樂素養。
幼兒園的音樂活動基本以室內集體教學為主,拓寬幼兒的音樂空間,讓幼兒在一個空間廣闊、材料豐富的環境中自主選擇喜歡的音樂牆與敲擊棒,與同伴一起進行戶外音樂游戲,以此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創造力、表現力等音樂素養。
幼稚園應該有音樂的環境,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發展他們的欣賞能力和音樂素養。需引導兒童在藝術的環境中,有興趣地與環境互動,充分激發其主動性、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兒童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體驗和表現能力。
在戶外音樂區里,教師為幼兒營造了安全的環境和心理氛圍,讓幼兒自主探索,自由玩耍。孩子們在不同區中摸摸、敲敲、打打、玩玩,運用多種感官通道參與其中,融入音樂。戶外音樂區中,教師會給予孩子自由探索的機會,每個幼兒都能自由選擇音樂牆面和敲擊棒,感知不同音樂牆中使用不同工具發出的聲音。
5. 幼兒園益智區牆面布置
益智區牆面布置圖片如下 :
益智區裝飾布置
益智區的裝飾也不是隨心所欲的,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內容,目的都是為了保證幼兒在益智區更加順利地開展游戲。大致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游戲規則。大班的幼兒認識的漢字不多,所以游戲規則一般採用圖文結合的形式。
2、溫馨提示。游戲時也要求孩子們講文明,所以在很多時候我們會做一些溫馨的提示,這樣保證孩子們能快樂地玩。
3、游戲步驟。很多益智區的游戲還是比較復雜的,光靠老師解說孩子們難以一下子記住,看著步驟圖孩子們就能一步步順利地開展游戲,特別是當一個新的游戲剛投放時,步驟圖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6. 幼兒園中班戶外體育游戲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戶外體育游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戶外體育游戲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感受快樂。
2.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發展幼兒的鑽爬、平衡和跨越技能。
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藉助於平衡木、拱形門、跨欄、毛毛蟲、海綿墊子等活動器材,提高孩子們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同時提高孩子們玩體育器材的水平。
2.活動難點:幼兒能夠協調平穩的走過小橋(平衡木)
活動准備
第一:幼兒知識經驗准備:要求幼兒事先了解蜘蛛俠的相關知識(如:蜘蛛俠的特點、 本領等)
第二:物質准備:
1、平衡木、拱形門、跨欄、毛毛蟲、海綿墊子 4 塊。
2、音樂。
(1)帶有說唱的音樂可以提示幼兒做有趣的動物模仿操,進行熱身運動,讓他們的上肢得到充分的活動。
(2)歡快的音樂《大家一起喜洋洋》可以使孩子輕松的投入到游戲活動中。
(3)舒緩柔和的輕音樂《寫給海洋》可以讓幼兒經過運動而疲憊的身體得到很好 的放鬆。
3、胸牌-蜘蛛俠(要求胸牌數量與幼兒人數一樣多)
4、美洋洋頭飾、喜洋洋頭飾、大灰狼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列隊形:(師)寶貝們,今天我要帶大家一起去郊遊,現在請聽我的口令排好隊出發吧。老師帶領全體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進行簡單的隊列隊形練習。
2、熱身環節:(師)寶貝們,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活動一下我們的身體吧!老師帶領幼兒做有趣的動物模仿操,通過有趣的動物模仿操使幼兒的身體得到充分的活動,達到熱身的目的,為後面的練習活動做准備。
二、基本部分:郊遊。
1、(師)小蜘蛛俠,你們看,那邊有什麼?(幼兒:綠綠的草地)我們一起去草
地上郊遊吧!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在草地上練習:爬、雙手打開沿跑道走、跨越等動作。 體驗游戲的樂趣,激發活動興趣。
玩法一:幼兒可以在草地上(綠色塑膠場地 )上爬 2 米,然後雙手打開沿跑道線走 2 米,再跨過 20 厘米寬的小河,最後鑽過拱形門。
2、游戲-營救美洋洋。
喜洋洋:不好了,不好了,蜘蛛俠大哥。喜洋洋驚慌失措的從遠處跑來對蜘蛛俠說。蜘蛛俠大哥(老師):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情了?
喜洋洋:大灰狼把我的好朋友-美洋洋給抓走了,快去幫我救救他吧,蜘蛛俠大哥。
蜘蛛俠大哥:1、好好好,小蜘蛛俠,我們一起快去救美洋洋吧。寶貝們,去救美洋洋,一路上會遇到好多的困難,先讓喜洋洋去探探路況,我們仔細觀察,看這一路上喜洋洋都會遇到哪些困難,她又是怎樣克服這些困難的?配課老師(喜洋洋)示範: 過小橋(雙手打開平穩的走過平衡木)--過隧道(從毛毛蟲的尾部進入,然後爬出)
--過小河(從 20 厘米高的跨欄上跨過)--鑽過山洞(側身鑽過拱形門)。
2、提問:剛才喜洋洋遇到了哪些困難,她是怎樣克服這些困難的?請你說一說。請幼兒說出剛才游戲中遇到的障礙物以及怎樣繞過這些障礙物的,加深幼兒的印象。
3、師:誰來試試看你能不能夠順利克服這些困難呢?老師請一小蜘蛛俠(幼兒) 來示範,其他的小蜘蛛俠觀察看看他的動作是否正確。
4、大灰狼特別兇猛,我們一兩個人根本不是它的對手,我們大家一起去救美洋洋吧。 老師帶領全體蜘蛛俠過小橋(雙手打開平穩的走過平衡木)--過隧道(從毛毛蟲的尾部進入,然後爬出)--過小河(從 20 厘米高的跨欄上跨過)--鑽過山洞(側身鑽過拱形門)--與大灰狼進行搏鬥,營救美洋洋—大灰狼倒地死去,美洋洋得救了。
四、整理環節:師:勝利了,我們勝利了,美洋洋得救了,快來跳舞慶祝一下吧! 播放輕音樂《寫給海洋》,蜘蛛俠大哥帶領所有小蜘蛛俠和美洋洋、喜洋洋一起邊念兒歌《小小蜘蛛俠》,邊做放鬆運動。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運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游戲的形式發展基本動作(走、跑、鑽、爬、跨越),提高機體的協調性、靈活性。活動設計上由易到難,且趣味性強。活動器材的擺放方式和次序賦予爬行的多樣性,讓幼兒在變換爬行動作和距離的同時實現自身上肢力量和協調性的提高。活動中藉助幼兒感興趣且熟知的故事《大灰狼與喜洋洋》為載體,利用游戲的`形式,通過設置游戲情景,用擬人化的口吻(美洋洋被大灰狼抓走了, 我們一定要去把美洋洋救回來)和幼兒做游戲:過小橋(雙手打開平穩的走過平衡木)
--過隧道(從毛毛蟲的尾部進入,然後爬出)--過小河(從 20 厘米高的跨欄上跨過)
--鑽過山洞(側身鑽過拱形門)--與大灰狼進行搏鬥,營救美洋洋—大灰狼倒地死去, 美洋洋得救了。幼兒在游戲中充滿樂趣的鍛煉身體,提高走、跑、跨越、鑽爬技能, 在活動中,時而興奮、時而緊張、時而又歡呼雀躍,對身體鍛煉活動充滿了興趣。最終,幼兒身體的靈活性、敏捷性和協調性提高了,上肢力量增強了,玩平衡木和拱形門的技能也提升了。同時把教育的要求和目的順利的轉化成幼兒自身的需求。既達到了鍛煉的目的,讓幼兒掌握了鑽爬的技能,同時又愉悅了幼兒的身心,讓幼兒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同時也有效的、綜合的利用了平衡木、拱形門、跨欄、毛毛蟲、海綿墊子等這些他們熟悉的活動器材,增加活動趣味性,激發幼兒興趣。
另外,活動中還滲透了德育教育。比如,在隊列隊形的練習時,讓幼兒知道進行集體活動時要養成排隊和等待的好習慣;又比如:當喜洋洋來求助的時候,蜘蛛俠們一起去幫助喜洋洋營救美洋洋,一路上要經過過小橋(雙手打開平穩的走過平衡木)
--過隧道(從毛毛蟲的尾部進入,然後爬出)--過小河(從 20 厘米高的跨欄上跨過)
--鑽過山洞(側身鑽過拱形門)到達目的地齊心協力救出美洋洋,在游戲中,激發和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
但是活動中,個別幼兒由於身體還不夠協調,在過平衡木時不敢踩平衡木,在鑽拱形門時不會側身幾次碰倒拱形門,導致後面的幼兒等待時間較長,游戲不能順利進行,在此過程中,老師要是能及時的給與幫助和引導會更好。
幼兒園中班戶外體育游戲教案2
活動目標
體育游戲腳趾撕紙
練慣用腳趾撕紙,鍛煉腳趾的靈活性。
活動准備
報紙若干,小塑料筐若干,放在場地四周;大塑料筐兩只放在場地一端;幼兒事先將襪子脫掉,赤腳穿鞋。
活動建議
一、入場。
幼兒走入場地,赤腳四散站立(將襪子放在四周)。
二、教師啟發。
教師:「我們平時用手撕紙,今天用腳趾來撕紙。腳趾像一把小剪刀,夾住報紙,把報紙一片片撕碎(邊講解邊示範)。撕紙時一隻腳踏住報紙,另一隻腳的腳趾夾住報紙,把它一片片撕下來,用腳趾夾住放入筐內。
三、活動注意事項。
(一)撕紙活動開始時,允許幼兒用手幫忙,熟練後可全部用腳來活動。
(二)此游戲適合在夏季做,活動前將場地打掃干凈。
(三)游戲發展:將大塊塑料泡沫用腳趾踩成小塊,再用腳趾夾住搬運。
四、撕紙練習
幼兒每人一張報紙四散站立在小筐邊,做撕紙活動。教師巡迴指導幼兒把報紙全部撕碎。
五、腳趾運紙
教師把小筐集中放在場地的一端,要求幼兒迅速把小筐里的報紙用腳趾夾住運到場地另一端的大筐里。教師發信號,幼兒開始運紙,直到把報紙運完。教師請幼兒檢查場地上散落的碎紙,也用腳拾完。
六、游戲結束
教師講評,教師表揚腳趾靈活撕得好、運得快的幼兒。下次還要用腳做其他的游戲。幼兒到嬉水池或盥洗室洗腳。
體育游戲
貼紙跑
活動目標
練習跳躍和投擲等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活動准備
報紙、塑料筐。
活動建議
一、教師啟發。
教師出示一張報紙以引起幼兒對玩紙游戲的興趣。一張報紙可以變成「小溪」、「矮牆」、「蹦床」……要求幼兒在游戲時要跳的輕、跑得快、投的准。
二、跳過「小溪」
(一)幼兒各自將一張報紙對折放在場地上作「小溪」,雙腳立定,來回跳過「小溪」。
(二)請三名幼兒將報紙折疊成寬窄不同的「小溪」,然後由窄到寬地排列在場地上,中間相隔一大步,三名幼兒魚貫地立定跳過|「小溪」。
(三)教師啟發四名幼兒將報紙折成彎彎的「小溪」。幼兒在「小溪」兩側雙腳行進跳。
三、跨跳過「矮牆」
(一)教師將折疊成□狀,作為「矮牆」,並做助跑跨跳示範動作。
(二)要求幼兒各自用報紙折疊成一座「矮牆」,自由地來回跨跳。
(三)要求幼兒三人一組,將三座矮牆間隔一米左右,依次放在場地上,然後魚貫的跨跳過三座「矮牆」。要求幼兒在跳的過程中,不能把「矮牆」碰倒。另外,教師可根據幼兒的跨跳能力,啟發二至四名幼兒將「矮牆」前後連接排列在一起魚貫地來回跨跳。
活動目標
體育游戲小猴玩紙棒
1.學會助跑跨跳的動作,發展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
2.能自覺遵守活動規則,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活動准備
准備與幼兒人數相等的頭飾、球及紙棒(紙棒分為紅、綠兩種)以備游戲使用。
活動建議
一、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一)老師扮演猴王,帶領幼兒共同探索紙棒的多種玩法。孩子們跟著「猴王」一起來做多種熱身動作。組織幼兒把紙棒連成兩行,擺成「小河」。跟著「猴王」跨過「小河」到「河對岸」摘果子(可選擇不同的路徑),摘得果子原路返回,游戲結束。
(二)不論選擇哪個路徑,都要將這個路徑上的「小河」跨越而過。
(三)幼兒要按順序進行游戲,不能爭搶。
(四)必須動作正確地助跑跨跳。
(五)每次只能摘1個果子。
二、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一)路徑設置:第1組:輪胎架起竹梯、用紙棒擺放一條「小河」(50厘米)、一堆果子。第2組:走木樁、用紙棒擺放一條「小河」(60厘米)、一堆果子。第3組:輪胎堆成的小山、用紙棒擺放一條「小河」(70厘米)、一堆果子。
(二)教師在游戲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動作的完成質量,可根據孩子的實際水平隨時調整「小河」的寬度。
幼兒園中班戶外體育游戲教案3
一、黃鼠狼拉雞
游戲目的:培養幼兒的靈敏性。
游戲准備:場地上畫一分界線。
游戲方法:
一名幼兒扮「黃鼠狼」;一名幼兒扮「小狗」;其他幼兒扮「小雞」,成一排蹲在離線1米遠的地方。
游戲開始,「小狗」邊走邊輕輕地摸「小雞」的頭,同時念兒歌。念完後,「小狗」蹲在一旁,「小雞」閉上眼睛,裝睡。「黃鼠狼」輕手輕腳地摸進來拉「小雞」,被拉到的「小雞」發出「嘰嘰嘰」的呼叫聲,「狗」聽到叫聲,迅速「汪汪」叫著去救回「小雞」。游戲可反復進行。最後,看黃鼠狼一共拉了多少只小雞?
游戲規則:
1、「小狗」要聽到「小雞」呼叫後才能追。
2、「黃鼠狼」把「小雞」拉過分界線後,「狗」就不能再救了。
建議:此游戲適合中、大班幼兒。
附兒歌:
打、打、打更了,
燈滅了,睡覺了,
黃鼠狼要偷雞了。
二、爆米花
游戲目的: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敏性。
游戲方法:
若干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為爆米花的「鍋子」,另請八至十名幼兒鑽到圈內當「米粒」。
游戲開始,「鍋子」沿順時針方向邊走邊念兒歌。念到「砰」時,「鍋」和「米粒」同時向上蹦跳,接著「鍋子」立即蹲下,松開相拉的手,表示「鍋蓋」打開了。當念到「抓」時,「米粒」趕快往圈外跑,
7. 幼兒園一日教學活動計劃幼兒園戶外活,戶外體育活動積分游戲有哪些
7:30~8:20來園 要求:教師在教室等待幼兒,並與來園的幼兒進行簡單的交談。讓幼兒在教室玩玩具,在玩的過程中不與別的小朋友起沖突,要做到互相謙讓。晨練之前,要自覺地把玩具收起來。 8:20~8:45晨練活動 要求: 1、排隊 2、教師讓幼兒按秩序排隊去攀岩牆,游戲時提醒幼兒爬的時候手要抓緊,選擇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