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游戲的指導要點是什麼意思
Ⅰ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利用平鋪、圍合、鑲嵌的方式創造性地裝飾筆筒。
2.通過對廢舊材料的巧妙利用,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發現美和創造美,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各種廢舊瓶子,各種果殼、毛線、吸管等廢舊材料,彩色面團,筆筒照片,相機。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猜猜是什麼》,激發幼兒興趣
1.將廢舊瓶子藏在布袋子里,請幼兒猜裡面是什麼。
在孩子們爭先恐後的搶答中,教師出示布袋中的瓶子,原來是空的沒用的瓶子,引出「廢舊瓶子」的概念。
2.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將廢舊瓶子變廢為「寶」。
教師:「有什麼辦法可以把廢舊的瓶子變成有用的東西呢?」
幼兒:「可以用剪刀剪成有用的東西。」
幼兒:「我們可以放一些石頭在裡面封上口變成響筒,音樂課使用。」
幼兒:「我們可以把它裝飾一下,變成裝飾品。」
在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中,出示大班幼兒製作的筆筒圖片,再次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活動興趣。
(二)欣賞照片,激發製作慾望
欣賞大班幼兒製作的各種各樣的筆筒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它們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是怎麼做成的?
在肯定了孩子的回答後,教師及時引導大家共同總結出製作筆筒的材料和方法:「這是用彩色的面團,搓平後圍在瓶子上面,再用瓜子殼、毛線、吸管等進行鑲嵌裝飾。裝飾好以後,美麗的筆筒就做成了。」並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自己動手來製作一個漂亮的筆筒吧!」
(三)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製作筆筒。
2.常規要求:
(1)注意衛生,保持桌面整潔,物品用後歸放整齊。
(2)做完用抹布將手擦乾凈。
3.巡視幼兒的操作過程並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幼兒共同討論解決的方法。
(四)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1.通過播放隨機照的照片展示幼兒作品。
2.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畫圓並添加線條組合畫成小魚等圖像和符號。
2、樂於用繪畫的方式大膽想像找朋友的情景,體會回到朋友中間的快樂。
活動准備:
炫彩棒、繪本《小魚逃走了》畫面、剪貼畫。
活動過程:
一、漂亮的小魚
1、(出示剪貼畫)瞧!這是一條藍藍的小河,你們看是誰來了?原來是一條美麗的小魚。
他長得什麼模樣呀?
圓圓的大身體,圓圓的小眼睛,還有一條肉骨頭似的小尾巴真可愛。
2、你願意做一條小魚嗎?請游到水裡來吧(幾位幼兒繪畫)。注意身體和尾巴的大小、顏色、魚尾巴的方向,和幼兒互動:「許多小魚游來了,我們已經看見了小魚圓圓的身體了,還有什麼地方沒看見?」「還有一條小魚也游來了,大家好!」
許多小魚都游來了,小魚和朋友在一起遊玩真快活,有朋友真好!
二、小魚逃走了
1、(魚缸畫面)有一條小魚卻一點兒都不開心。他為什麼不開心呀?(畫外音:「我一個人在魚缸里沒朋友,太寂寞了,我決定逃走,去找朋友!」)
2、(窗簾畫面)小魚逃去哪兒了?窗簾上都是什麼啊?你們找到小魚了嗎?小魚和圓點是不是有點像呢?哪兒最像?
圓點點說:「嘿,小魚,我們是紅紅的,你也是紅紅的,我們是圓圓的,你也是圓圓的,就留在窗簾上吧。」
3、(瓶子畫面)小魚「嗖」地一下逃走了,這回逃到哪裡去了?找到他了嗎?原來掉進了糖果罐里,糖和小魚有什麼不一樣呢?(圓溜溜的身體,還長著兩條小辮子)糖果說:「嘿,小魚,就留在這兒享受甜蜜吧!」小魚會留下嗎?
4、(玩具屋畫面)小魚又從糖果蓋的縫隙里逃走了,這回逃去了玩具屋,還能找到小魚嗎?玩具屋裡的好朋友可真多!哪些朋友也是圓圓的呢?玩具們說:「小魚,和我們一起玩吧,你就留下吧。」jQK好老師TV網
5、小魚又逃走了,這下會去哪兒呢(幼兒想像)?
三、小魚逃走了(幼兒模仿小魚)
1、小魚們,趕快逃走,逃到紙上來(畫小魚)。
2、小魚還想逃去哪兒,會看見誰呢?(添畫相關的景物,教師及時捕捉幼兒自己創造的圖像,運用添畫的方式補充演示的畫面)
3、大家都歡迎小魚留下,小魚又逃了,逃去哪裡,看到誰?(在反復逃和找到朋友的過程中,補充畫面)
四、小魚躲在哪兒
1、一起來找找小魚。「小魚小魚在哪裡?」
2、欣賞幼兒作品,從畫面上邊說說猜猜小魚躲在哪兒?那裡還有誰?
3、(欣賞大池塘畫面):小魚又逃走了,逃去了大魚池,能找到這條可愛的小魚嗎?和其他朋友有什麼不同?小魚說:「我回家了,這才是我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是多麼的快樂,我再也不逃走了。」
結束:小魚們,你們找到朋友了嗎?讓我們和自己的魚朋友擁抱一下,一起回家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支持、鼓勵幼兒願意嘗試運用新材料進行美術活動。
2.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3.培養幼兒養成有序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5.體驗想像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創意繪本,畫有柳樹乾的大圖一張。
2.棉簽、調色盤、各色水粉顏料。
3.各種樹木的圖片若干張(包括柳樹)。
【活動過程】
1.將各種樹木圖片張貼在活動室周圍(注意圖片張貼高度要與幼兒視線平行),引導幼兒欣賞這些圖片。
2.組織幼兒坐好後談話:
1)"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樹嗎?來,讓我們認識認識它們吧!"(松樹、楊樹、梧桐樹等等)
2)"大樹和我們人一樣,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樹干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粗,有的細;樹葉也長的不一樣……)鼓勵幼兒大膽描述。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較高,大部分能獨立完成作品。我能關注幼兒主體性,並及時指導,教學目標順利達到。但還存在不足,發現個別幼兒畫面較臟,個別幼兒不能獨立完成。在以後的活動中在這方面問題中加以引導。
小網路:柳屬的形態特徵如下:喬木或匍匐狀、墊狀、直立灌木。枝圓柱形,髓心近圓形。無頂芽,側芽通常緊貼枝上,芽鱗單一。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運用各種線條的不同排列組合來進行裝飾。
2、培養幼兒充分的想像能力與創造能力以及各種線條的組合能力。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周圍牆上貼螞蟻的各種姿勢圖、晚會場景的課件一段、彩筆、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晚會盛況,感受線條的多樣組合方法,以及了解不同的線條排列方法。
聽,多美的音樂呀,那邊在干什麼呢?咱們去瞧瞧,
哦,原來這里正舉行著舞會呢?看他們打扮的怎樣,他們身上衣服上都有什麼,(花紋)這些花紋是怎麼排列的呢?
小結:同一種線條可以橫排、豎排、斜排地放在一起,也可以用各種各樣的幾種線條組合在一起,這樣的花紋會更加漂亮。
二、幼兒作業(為螞蟻小姐化妝,嘗試運用線條進行組合練習)
1、大家正樂著呢,聽,是誰在哭呀?
2、讓我們仔細聽聽:「我是小螞蟻,我長的黑黑的大家都嫌我丑,不讓我參加這次舞會,可我很想參加,小朋友請你們幫幫我吧。」原來是螞蟻小姐在哭,我們怎麼幫你呢?「只要你們用線條把我裝飾好就行」
3、讓我們先來看看螞蟻長什麼樣子。可以把螞蟻畫成各種動作。也可以幫它穿上衣服,裝上你喜歡的發型,並在它的衣服上、身上運用線條進行裝飾,要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以及多樣組合。
三、講評:
讓我們評評誰是最好的化裝師。
1、推銷自己:讓幼兒講講自己用了哪些線條。
2、評一評、比一比誰的螞蟻小姐最漂亮。
四、延伸:
讓幼兒跟著螞蟻小姐去參加舞會以宣洩心中成功的喜悅。
螞蟻小姐打扮好了可以去參加舞會了,小朋友想不想也來跳跳,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舞蹈。
活動反思: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及心理發展的一般特點,我預設的活動目標重在使幼兒學習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探究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活動中引導幼兒看看、說說、做做、畫畫等多種感官參與,讓幼兒興致勃勃地去觀察,動手去研究問題,探求新知,尋求發現。尋找孩子繪畫中的閃光點,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用語言安撫與鼓勵,幫助放鬆心情減輕對繪畫的畏懼和壓力。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目的:
1、通過冷暖兩種色調對比,學慣用冷色來表現夏天的夜晚,從色彩入手,培養孩子繪畫的表現力。
2、嘗試用噴刷做畫的游戲方法繪出美麗的夜色,感受色彩的變化美,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准備:
1、做畫工具牙刷,廢塑料筐殘片剪成的噴刷用具每人一個,三色水粉(藍、綠、青)、剪紙若干份,顏色卡幼兒人手一份,教師示範用紙、錄音機、磁帶各一。
2、課前讓幼兒認識剪影並觀察美麗的夏夜。
過程:
1、引出課題:放音樂《夏夜》將幼兒帶到夜暮降臨、萬物寂靜的特定環境中,提問:
①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你在音樂中聽到了什麼?這段音樂表現的是什麼時候?(如小蟋蟀叫、月亮、星星出來了等、晚上)
②夏天的夜晚是什麼樣的?(從周圍的環境和色彩兩個方面引導),(如月亮出來了、藍藍的、靜悄悄的、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都已進入了夢鄉、花睡了、寶寶睡著了、小星星也睡著了等等)。
2、同時出現冷暖色調的顏色卡,讓幼兒選擇適合做夜色的顏色,然後按冷暖分開,對比與思考,加深對冷暖色彩的理解和認識。
紅色背景,顏色鮮艷、熱烈、使人興奮、激動、高興。
黃色背景,暖和,明亮,鮮艷奪目。
綠色背景,安靜、使人的眼睛舒服、富有夢境。
藍青色背景,冷、寧靜、安靜。
3、我們來畫一幅美麗的夜色,教師不完整示範,只講清噴刷做畫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並且讓1-2名幼兒試試:
4、繪畫游戲,教師給幼兒提供一些冷色,要求幼兒噴刷美麗的夜色。
①啟發幼兒考慮好畫面的整體布局,注意物體之間的前後關系。
②在幼兒做畫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並提醒幼兒做畫時的衛生習慣。
5、感受:欣賞作品,讓幼兒體驗美麗的夏夜,(夜深了,寶寶已睡得很香了,小朋友們互相看看,看誰的寶寶睡的最香,輕輕走出活動室)
活動評析:
1、從構思上,突出表現兩點,審美性和游戲性
在這節課上,採用我國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如夏日的荷花、酐然入睡的嬰兒,手拿搖扇在躺椅上乘涼的的老爺爺和趴在地上打瞌睡的小貓兒,樹上一對相依相偎的小鳥、夜色中的樓房建築、以及夜空中眨著眼睛的星星和月亮,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夜色剪影圖,給幼兒以充分的視覺享受。另外,在幼兒噴刷做畫過程中,伴隨一曲《漁舟唱晚》,古箏聲聲,情色融融。在這里,教師給幼兒創造了一個美的空間,把幼兒帶到了美的意境中,這樣,情景交融,融情於景,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在噴畫中,採用游戲的形式,幼兒手拿牙刷,在噴刷用具上做「下小雨了」的游戲,一邊噴刷,嘴裡邊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孩子們或站著,或坐著,不拘形式,整個教學過程,孩子們沉醉在藝術酒吧中,似工匠,又象是藝術家,興趣非常的濃厚,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2、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
① 不完整示範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進行完整的示範,只講明噴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對教學中的精彩部分--「噴刷的效果」採用設埋伏的方法,給孩子留有想像的空間,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剪影藝術的美,當一幅幅美麗的夏夜圖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一聲聲的驚嘆聲,把整個教學推向了高潮。
② 在冷暖色彩的對比思考中,教師則從幼兒身邊的東西,如對暖色調的理解,教師從你看到紅色想到了什麼來啟發引導幼兒,如太陽,紅綢子、小紅花等等,然後從太陽和太陽光帶給人的感覺,如紅綢子表現的是節日的熱鬧場面,給人的感覺很熱烈,使人興奮和激動,太陽光則很亮、很刺眼,來加深對暖色的理解。綠、藍、青色則是草地、大海、冰雪、夜空、湖泊的顏色,從它們帶給人的感覺來啟發引導幼兒,加深對冷色的認識。
③ 在課後不進行作品評析,讓幼兒自由欣賞作品,去感受和體驗美麗的夏夜。幼兒三個一群,五個一簇,象是在欣賞藝術作品,又象是在觀賞美景,有身臨其境之美。
④ 在為幼兒選擇操作材料時,教師沒有根據個人的情趣和愛好去限制孩子的想法,而是給幼兒多種剪紙材料,讓他們自由布局,給他們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現的機會,這樣,有利於激發幼兒的表現欲和創作慾望。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大圓和小圓組合的方法表現雪娃娃,並大膽的為小雪人添畫五官。
2、體驗冬天明顯的季節特徵。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重點難點:
用大圓和小圓組合的方法表現雪娃娃,並大膽添畫五官。
活動准備:
1、冬季雪景、玩雪ppt、碎紙屑
2、幼兒繪畫用的藍色紙、各色炫彩棒
活動過程:
一、游戲激趣
1、教師和幼兒一起撒雪花(碎紙屑),感受冬天下雪的情景。
2、提問:下雪天,我們可以玩什麼游戲?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點擊相應的ppt
4、教師小結:下雪天雖然很冷,但是我們可以玩很多好玩的游戲:堆雪人、打雪戰、滾雪球、坐雪橇等等,雪地里的游戲真好玩呀!
二、聯想創作
1、繼續欣賞PPT:小狗和大象也來堆雪人了,瞧!大象滾雪球,滾呀滾,滾出一個大雪球,小狗滾呀滾,滾出一個小雪球,小雪球坐在大雪球上
2、雪娃娃除了圓圓的身體和圓圓的頭,還有什麼呢?
3、教師小結:大雪球,小雪球,小雪球坐在大雪球上,黑黑眼睛長鼻子,嘴巴彎彎笑哈哈,白白胖胖雪娃娃。
4、幼兒繪畫,教師觀察指導
重點關註:
1、大圓在下,小圓在上;給雪娃娃添畫五官。
2、幫助個別能力較弱的孩子完成作品。
三、分享交流
1、看看誰的雪娃娃和別人的'不同?
2、學一學雪人的形態,體驗樂趣。
雪人網路:雪人(拼音:xuě rén;英文:a snowman)指用自然雪或人造雪累積,堆砌而成的人形雪堆,在世界各國兒童中廣泛流行,是一種特別的娛樂方式。堆雪人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項有趣的活動。當然雪必須要下得夠大,才能積累足夠的雪球,氣溫要夠低,才能使積雪不會迅速融化。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五官的畫法。
2、知道五官的具體位置。
3、體驗簡筆畫的樂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
活動重點:
掌握五官的畫法。
活動難點:
正確畫五官的位置。
活動准備:
五官圖片、歌曲《小手拍拍》、作畫工具、鏡子
活動過程:
一、引題。
用歌曲《小手拍拍》來引出五官。
二、了解五官的位置。
1、出示鏡子,讓幼兒觀察五官的具體位置;
2、問:「臉上有什麼?」
3、臉上有五個寶貝,分別是耳朵、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它們有自己的家,兩邊住著誰?(耳朵)最上面住著誰?(眉毛)眉毛下面住著誰?(眼睛)眼睛下面住著誰?(鼻子)鼻子下面住著誰?(嘴巴)
4、教師再將五官圖片依次在圖片娃娃臉上放上去。
三、五官的畫法。
1、教師示範:先畫臉,一個圓,強調要畫大大地圓;再畫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2、幼兒作畫,教師引導。
四、講評。
1、五官畫的對不對;
2、五官的位置是否正確。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自畫像的訓練活動。活動中孩子們進行自畫像時非常認真仔細,而且積極性很高。從全體繪畫作品看,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都能夠盡力的通過繪畫來表現自己的外部特徵,說明活動過程的設計對於目標的實現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另外從孩子們作品的構圖、背景的表現形式也較以往有了進步,這說明欣賞環節對於幼兒來說起到了開拓視野、提升繪畫技能的作用。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課題生成:
在進行有關「馬」的主題活動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加深對馬的認識,我結合了二胡獨奏曲《賽馬》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它是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不失為幼兒音樂欣賞的好教材。我將一首結構比較復雜的器樂曲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去了解它、接納它、表現它,運用多通道參與理論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欣賞、律動、打擊樂演奏活動讓幼兒自發的投入到聽、說、想、做、演的活動中來,進行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生成本課題。
教育目標: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並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創造性的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像。
活動准備:
四種顏色(紅、黃、白、黑)的木偶馬飾,二胡曲《賽馬》,共四組幼兒人手兩把筷子,串鈴,圓舞板,小鈴,實物二胡。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奔跑著四匹駿馬,一匹紅馬、一匹黃馬、一匹白馬、還有一匹黑馬(相繼出現馬飾),看----它們來啦!(兩位老師手持馬飾,隨樂進行木偶操作)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師幼討論:剛才的音樂聽了有什麼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干什麼?幼兒回憶剛才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對,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群馬飛奔,你追我該的動人場面。
三、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教師示範隨樂用筷子敲奏。
① 教師:你應該表演什麼顏色的馬?為什麼?幼兒:我坐的是紅色的椅子,就扮演紅色的馬。
② 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幼兒1:我可以象騎馬的叔叔那樣揮鞭;幼兒2:我可以喊「駕——」
幼兒聽音樂,分組用筷子演奏。
① 教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手持木偶馬飾:剛才四匹馬奔跑時,哪裡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
② 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四、小結:
今天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賽馬》,它是由弦樂器二胡演奏的,好聽嗎?下次老師再次帶領你們欣賞優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實物,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
活動反思:
一、成功之處:
學生處於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靜心的投入地來完整欣賞一首音樂,那麼,就需要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從而發展他們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但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對象始終是音樂,就需要教師把握一個度,因為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為音樂服務的。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音樂情境。教學伊始,一段那達慕大會的視頻將學生帶進遼闊的大草原,帶進緊張激烈的比賽現場,為學生感受音樂情緒、聯想情境做鋪墊,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打開視野。在完整初聽音樂中模仿賽馬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結合樂曲三樂段不同的音樂特點在分段細聽時,我根據A樂段的旋律緊湊密集音樂情緒緊張的特點設計了蒙古舞揚馬鞭的動作,將學生帶進緊張激烈的賽馬場。學生們有的小拳頭握得緊緊的,有的興奮地揮動著馬鞭,進入到音樂的意境中。在細聽B樂段時我以主題的三次變奏用了二胡連弓、頓弓、撥弦三種演奏方法為切入點,讓學生視唱音樂主題,聆聽主題出現幾次,每次音樂情緒的變化。最後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學生在音樂中興高采烈的模仿二胡三種不同的演奏方法,對音樂知識,音樂情緒理解更為深刻。在細聽A1樂段設計了學生模仿賽馬沖刺,體驗音樂。
當學生臉上洋溢出緊張的神情時,我知道學生已與音樂融為了一體。在模仿馬嘶鳴的動作時,學生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現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駿馬可愛的模樣,我的心就會隨著興奮起來,這說明我的教學是成功的。他們已在律動與模仿中感受到了《賽馬》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處:
針對學生音樂視野窄,對民族音樂的體驗感受不足的弱點,我把二胡實物引入課堂,讓學生觸摸,試著撥弦,加深對我國民族樂器的了解,激發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如果教師能現場用二胡演奏一曲賽馬,會讓學生更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這種民族樂器的極大藝術魅力。以後方面還要多下苦功夫。
小網路:馬在動物分類學中分類為: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哺乳綱(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馬科(Equidae)、馬屬(Equus)、馬(Equus caballus)。是一種草食性動物。現存家馬和普氏野馬兩個亞種。
Ⅱ 幼兒美術活動中如何進行游戲教學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孩子的精神,在游戲中孩子是快樂的、滿足的、開放的。游戲有利於美的創造力的發展,幼兒可以無拘無束的在反映現實生活中,在游戲的構思中進行美的創造。幼兒的兒童畫只是幼兒藉助繪畫工具來表達感受、娛樂身心,並以此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種游戲。《新綱要》中指出:「兒童繪畫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游戲形式。」當孩子們暢游在赤、橙、黃、綠中嬉戲,穿梭在橫豎曲直間游戲,用他們天真的目光欣賞、解讀著生活的美好,用稚嫩的筆觸肆意的揮灑著對世界的體驗時,我們看到了兒童世界的無限!使用游戲的形式融入到美術活動中,可以使幼兒創設不同的繪畫情景,也可將內部精神自然而然地轉化為外部表現的活動,為幼兒的藝術創造提供條件,激發了幼兒的創作靈感。
一、「美」中添「游」,調動情緒
中班幼兒學習的動機感性多於理性。他們通常是憑著興趣才去主動探索和學習的。他們首先關注的是活動本身和過程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其次才有可能像成人一樣會為了活動的成果而堅持努力。因此,我們在選擇活動內容時必須考慮如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慾望與積極性。皮亞傑也曾說過:「兒童不能像成人那樣有效的滿足個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個可資利用的活動領域,在這個領域中他的動機並非為了適應現實,恰恰相反,卻讓現實同化,這樣的活動領域便是游戲,兒童進行的游戲很多,美術教育也是這種游戲的一種。」在美術教育中結合音樂、故事、猜謎等游戲,使幼兒獲得愉悅感、新奇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意象。因此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幼兒產生好奇心,幼兒受好奇心的驅使就會通過游戲活動來學習、成長。
如:在開展美術活動:刮蠟畫《七彩的夢》中,我嘗試用音樂游戲氛圍來貫穿整個活動,從而營造一個優美動人的意境來感染幼兒。使幼兒表現創作的慾望通過充分感受和聆聽,在音樂游戲中萌發,又在自我創造的親身體驗中得到領悟美的真諦。孩子們在「七彩的夢」中,「夢」到了飛舞的七彩蝴蝶;「夢」到了游動的七彩小魚;「夢」到了好吃的七彩水果……孩子們在繪畫的過程中,是用心靈重新構建世界,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情感世界。在游戲的結合下,他們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同時也獲得了美的熏陶和培養。這不僅有利於孩子良好個性的培養,還使他們在活動中找到樂趣和自信,美術情感得到了釋放。
二、「美」中添「游」,豐富活動
游戲是孩子喜愛的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人,幼兒能更自由、更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創造力。在游戲中,幼兒學習繪畫技能技巧,禁止灌輸和模仿的方法影響幼兒的藝術創造,寓教於樂,幼兒易接受,也能提高幼兒學畫的興趣。
1、以游戲為載體,開展有趣的繪畫活動
中班上學期幼兒,他們對鮮艷的色彩和可愛的動物很感興趣,他們喜歡用色彩塗抹。根據幼兒這一特點,我們設計了多種有趣的繪畫活動,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如:幼兒喜歡小動物,我們就可以設計「小蝸牛去旅行」、「魚兒游游游」、「小烏龜去散步」等繪畫內容。還可以選擇他們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為題材,如「我的好朋友」、「畫氣球」、「捏糖葫蘆」等等。他們喜歡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
2、以游戲為載體,提供有趣的繪畫材料
要使游戲與美術教學優化結合,就要優化與美術教學相適應的物質環境,使環境創設具有可參與性和可操作性。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與被動,往往取決於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又常常與教育環境提供的有利機會和條件有關。當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材料時幼兒會為材料而吸引,自然會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面產生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面產生很好的效果。
如:教師可為幼兒提供各種印章讓幼兒進行印章畫,提供紙團讓幼兒壓印,提供彈子讓幼兒滾畫、提供石塊讓幼兒塗色等。如在噴畫活動「美麗的煙花」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各種顏色水粉顏料,還有噴頭發的鍺哩水的噴壺,幼兒只需用噴壺輕輕一噴,紙上便會形成一朵朵煙花。又如在紙團印畫「春天的花」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顏料、紙團,幼兒用這些材料蘸上顏料印在大紙上,一副大大的春天背景圖就形成了。活動結束時有的幼兒仍樂此不疲地印花朵,有的幼兒還在為自己的傑作而歡呼雀躍。豐富有趣的活動材料讓幼兒覺得繪畫原來就是「玩」游戲,繪畫是件快樂的事情。
3、以游戲為載體,延伸有趣的繪畫形式
幼兒園的繪畫活動除了集體和分小組的形式之外,還可以延伸到受幼兒喜愛的區域游戲活動中,因為區域游戲活動不但能讓幼兒有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更能激發幼兒的創造力。豐富的活動材料是區域游戲活動有效開展的保證,材料投放要有計劃,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要根據幼兒整體的發展水平,有計劃、有階段性地投放材料。如,手指點畫,先投放單色的水粉顏料,讓幼兒練習單色點畫。然後逐漸增添顏色,由單色變為多色點畫。這樣不但提高了幼兒手指點畫的興趣,而且從材料的投放中逐漸認識了各種顏色。這種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投放材料的方法,更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把游戲化的教學活動放到活動區去進行,教師和幼兒之間,幼兒和幼兒之間的交流機會增加了,教師對幼兒單獨輔導的機會增加了,同樣幼兒練習的機會也增加了,更能提高幼兒繪畫能力。
總之,運用游戲的形式貫穿於美術教學活動,始終是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與學習特點,也有利於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更培養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對美術的興趣,也將為幼兒以後打下良好的美術基礎。
Ⅲ 開展美術游戲化活動的方法有哪些
一、美術材料游戲化。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多種美術材料,如各種質地、大小、形狀、顏色的畫紙、顏料、畫筆(有些工具可以是自製的,還可以讓孩子在地上、可擦的牆壁上作畫)。
二、美術題材兒童化。幼兒喜歡小動物,我們就可以設計「小兔子的被子」、「小魚吐泡泡」、「大象滑滑梯」等繪畫內容。
三、美術活動的引導情境化。可用情境引導幼兒把自己經歷過的、想像的各種奇妙的事情表現出來。
四、繪畫內容游戲化。可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把繪畫內容寓於游戲之中,根據教學活動內容來設計合理的情節,並讓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五、環境創設游戲化。美術教育中結合音樂、故事、猜謎等游戲,能使幼兒獲得愉悅感、新奇的情感體驗。
(3)美術游戲的指導要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在綜合性主題活動中融入游戲化美術活動,可以使幼兒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了解更全面、系統,有利於通過同類事物對比觀察,借鑒已有經驗體驗成功的快樂。
兒由於生活經歷、經驗不足,常常把現實與想像、認識和情感交織在一起,使他們的作品充滿童真、童趣。在欣賞和評價幼兒作品時,一定要多傾聽幼兒想法,了解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
Ⅳ 藝術教育活動實施的指導要點和常用方法有哪些
藝術教育活動實施的指導要點和常用方法有哪些?
藝術教育是其中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強化幼兒藝術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審美意識,
還有助於其拓寬幼兒的視野、讓幼兒感受生活的美好。
幼兒園藝術教育內容的指導要點
1、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2、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傾向。3、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
1、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
生活即教育,教育也同樣離不開生活,生活不但可以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還可以激發幼兒無限的想像力。為幼兒生活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才能使幼兒從小熱愛生活、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2、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
3-6歲的幼兒注意力很容易被身邊的人或事物影響,藝術教師有義務為各年齡階段的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好的環境不但能夠誘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積極性,還能促進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藝術活動的學習中來。
3、激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情感和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也就沒有想像和創造的動力。在幼兒藝術活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幼兒的興趣為切入點,重在培養幼兒豐富想像力的同時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Ⅳ 簡述幼兒藝術學習的指導要點
一、藝術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1、藝術活動是幼兒精神生命活動的表現。
2、藝術是幼兒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是表達對世界認識的另一種「語言」。
3、藝術具有促進幼兒向善與益智等價值。
二、當前藝術領域教育存在的誤區或困惑
1、藝術教育價值與目標定位上忽略藝術本體能力的培養。
2、藝術教育內容選擇上重技巧學習。
3、不能很好地把握技能技巧該不該教?什麼時候教的策略。
三、美術教育的目標及指導要點
(一)美術教育目標:
1、樂於參加和經歷各種美術活動,接觸並嘗試各種美術材料和工具;
2、圍繞一定的物體或主題,嘗試和體驗多種手段、手法的表現方式;
3、讓幼兒既體驗具體、寫實的美術活動,又體驗抽象、創造的直覺與本能的表達、表現的美術活動;
4、讓幼兒既體驗美術觀察和發現活動,又體驗嘗試各種表達和表現活動。
(二)美術領域的學科特點:
美術是通過線條、色彩、可視的形象創造作品,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美術活動是能夠使人的創造性本能得以展現的重要活動。創造性與獨特性是其主要特點。美術強調的是人的主觀感受與激情、想像與創造的表達與表現。
(三)美術教育的關鍵經驗與內涵:
關鍵經驗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至關重要,具有基礎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的價值和作用。同時,關鍵經驗又是銜接貫通教育目標和教育活動的中介與橋梁。
我們把美術部分的關鍵經驗表述為:色彩美術活動、命題、主題美術活動、裝飾美術活動三類。
1、色彩美術活動:
(1)對色彩混合與變化的體驗、發現與表徵。
(2)體驗和發現顏色的固定搭配,創造性的使用顏色;感受色彩與其他繪畫材料的表現力。
(3)運用色彩既進行直覺與本能的創造性活動,又進行圍繞主題的自由想像與創造性的表達。
2、命題、主題美術活動:
命題、主題美術活動主要是為幼兒提供機會與條件,鼓勵他們對一定的物體或主題進行觀察、感知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認識和想法,用繪畫和手工等多種手段進行藝術活動,表達和表現自己的認識、感受、思想和情感。
(1)嘗試繪畫、手工(泥工與紙工)等多種造型活動。
(2)嘗試用多種手段表徵相同的物體和主題。
3、裝飾美術活動:
裝飾美術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發現和運用裝飾元素與構圖;體驗寫實與抽象等不同的裝飾形式。
(1)通過觀察、欣賞活動,感受和發現裝飾元素和構圖特點;
(2)嘗試在不同形狀的背景上,運用基本的裝飾元素進行構圖和裝飾活動。
(3)既體驗使用具體的裝飾形式,又體驗抽象的展現直覺與本能的裝飾活動。
(四)美術教育活動指導要點:
1、為幼兒提供體驗抽象創造的直覺與本能的表達表現活動機會,又為幼兒提供具體寫實的創造性表達表現活動。
2、讓幼兒通過色彩、命題、主題、裝飾三類具有典型意義的美術活動感受和體驗美術活動通過線條、色彩、可視的形象,進行創造性的基本特點。
3、體現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進程和個體差異。
4、依託、挖掘當地的環境與文化資源,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力。
Ⅵ 大班美工區目標及指導要點是什麼
大班美工區目標及指導要點介紹
大班美工區目標:
1、通過讓幼兒留意秋天的變化,認真觀察秋天的模樣,感受秋天的美麗,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表現力,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探索新知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求知慾,滿足幼兒的需求。
2、觀察發現,探索秋天的變化,感受秋天的美麗,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表現力,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幼兒學慣用繪畫來表現冬季景物的特徵。
3、啟發幼兒畫出小朋友冬季取暖活動的動態培養幼兒選擇適當的色彩和合理安排畫面的能力。
大班美工區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富有個性地創作。
2、提醒幼兒運用線條、圖案的組合進行裝飾。
3、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注意圖案與排列的創新,幫助能力弱地幼兒選擇簡單的線條與圖案進行簡單的裝飾。
Ⅶ 小班幼兒美工區目標指導要點
把美工區活動中發現的錯誤,感受等寫下來。
1、幼兒在美工區內可以進行操作、模仿、記憶和建立概念等學習,其活動形式可分為前置活動,操作活動與評價活動等不同的階段。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學習目標而採取合適的指導方法。
2、教師的觀察與指導是相輔相成的,有指導的觀察才是行之有效的,有價值的指導必須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上。因此,在觀察的基礎上,順其自然,適時引導是保證幼兒主動發展的關鍵。
3、比如當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發生錯誤、遇到困難時,教師應觀察他們的情緒,發現有消極情緒就鼓勵他們:「想想有沒有好辦法」,「再試試看!」當幼兒出現學習興趣疲軟時,通過假設性問題「也許還會有秘密呢,再試試看」,引導幼兒去繼續探索、發現。
4、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於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於成人,糖糖對色彩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5、在幼兒園中老師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的引導,讓其他的幼兒邀請他去看作品展。看看人家的作品。鼓勵他與同伴進行接觸交流。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多接觸大自然,感受和欣賞美麗的景色。
2、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特徵,感受和欣賞美。
3、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
4、針對小朋友的情況,與父母反饋情況,請父母一起配合進行指導。在幼兒園中老師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的引導。
5、在學習方面多指導他,讓同伴也能協助,給予一定的幫助與帶動。
Ⅷ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從形式語言入手(色彩、圖形等),初步感受「星空」的美。
2、嘗試用圖形來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認識和感受。
3、通過感知對比色、圖形聯想,體驗欣賞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觀賞星座圖。
2、ppt、音樂鋼琴曲《星空》。
3、4大張畫紙(星夜)、顏料盤8個(紅、黃、藍、綠、黑)、圓點刷子16個(每組1大2中1小)、水彩筆16支。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觀察過晚上的天空嗎?晚上的天空有些什麼?(ppt1)
二、欣賞:
1、(ppt2)西班牙有個大畫家——米羅爺爺。他的爸爸是個天文學家,喜歡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星星,米羅爺爺受他爸爸的影響也很喜歡看星星,還很喜歡畫星星。
2、看,這就是米羅爺爺的畫,美嗎?
你認為它美在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月亮、星星、一個個黑黑的圓點)黑黑的圓點表示什麼呢?(一閃一閃的星星)有首歌曲《小星星》,我們來唱一唱。你還看到了什麼?(線條)
師指小人,你覺得這像什麼?(娃娃)他的表情是怎樣的?(驚訝、開心)
3、除了線條、圖形,你還看到了哪些漂亮的東西呢?(色彩)
4、(ppt4)米羅老爺爺為什麼喜歡這幾種顏色呢?(出示顏色標記)顏色和顏色之間藏著一個小秘密:對比色。(紅——綠、黃——藍、黑——白)老師身上有對比色嗎?你們找一找自己身上有哪些對比色?對比色放在一起,會使顏色的對比更明顯,黃的更黃,藍的更藍。
5、鮮艷的對比色、有趣的圖形、跳躍的線條,米羅爺爺用這些向大家講述了一個美妙的故事。告訴你們哦,米羅爺爺畫畫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用圖形表示,然後再通過想像加上一些顏色和線條,就把它組合成一幅美麗的畫了,而且他的畫中常常出現米字型。
6、如果請你給這幅畫取名字,你會取個什麼名字呢?
7、如果讓你畫星星的話,你會把一顆顆星星連畫成什麼樣子呢?
三、創作:
1、今天我們四個小朋友合作畫《星空》。請看步驟圖:
四人合作:海綿圓點刷印大小黑圓點水彩筆連線棉簽添畫及塗色。
2、幼兒4人合作畫,提醒幼兒塗色時注意畫面的干凈,可用紙巾吸顏料。
3、展示,欣賞同伴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自主畫圓的基礎上,學習添畫各種各樣的圓形事物。
2、遷移已有經驗,藉助范畫擴展想像,創造出各種有趣的圓形事物。
3、樂意參與美術創作活動,體驗創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教具: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范畫一張,紅、黑畫筆各一支,作畫紙一張。
2、經驗:幼兒課前已熟悉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課前已認識過一些圓形的東西。
3、學具:作畫紙、勾線筆、水彩筆每人一份。
4、場景布置:一塊大黑板上貼「圓圓魔術樂園」,四周貼有各種圓形物體的圖片。
重點和難點:
1、重點:指導幼兒能自主地畫一個圓至幾個組合圓。
2、難點:引導幼兒發揮想像,根據圓的外型添畫不同的作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1、師生共同表演音樂游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導語:手拉手跳個大圓圓舞,一個圓圓來跳舞,兩個圓圓來跳舞……(圓圓休息了,圓圓回家了)。
二、自由組合畫圓。
1、教師示範畫圓。
(1)導語:圓圓還想到畫紙上來跳舞呢!
(2)教師:示範畫各種大小不同,組合不同的圓 。
導語:一個大圓圓來跳舞了,兩個圓圓手拉手來跳舞了,一個大圓圓抱著一個小圓圓來跳舞了,一個大圓圓背著兩個小圓圓出來跳舞……。還有哪裡可請圓圓來跳舞嗎?(請2—3位幼兒范畫並說說我請的圓圓是怎樣出來跳舞的。)
2、交待要求、幼兒操作畫圓、教師巡迴提示。
(1)兒歌提示:一個大圓圓出來跳舞了……。
(2)鼓勵幼兒畫大小不同、組合不同的圓。
(3)提示幼兒盡量把作業紙畫滿。
三、想像、添畫。
1、示範添畫。
(1)出示水彩筆,示範添畫太陽。導語:(水彩筆)魔術棒說:「變變變,圓圓變成大太陽」。提問:「圓圓怎麼變成大太陽啦?」(畫上太陽的光就行了)
(2)用同上的方法,逐一示範添畫小雞、金魚、花朵。
2、欣賞范畫,擴展想像范圍。
(出示範畫)導語:變變變,圓圓又變成了什麼?請你仔細的看一看,再與好朋友輕輕地說一說。
3、幼兒進行想像添畫,教師巡迴。
(1)交代要求:請幼兒當魔術師,先看看圓圓像什麼,然後再進行添畫。
(2)教師巡迴指導,傾聽幼兒講述。
(3)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多畫一些圓圓進行組合、想像、添畫。
(4)用語言提示、啟發能力差的幼兒想像、添畫。
四、欣賞幼兒作品,豐富幼兒經驗。
展示幼兒的作品,布置成「圓圓魔術樂園」。引導幼兒說說:圓圓變成了XXX,說的越多越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任意彎曲毛線,大膽表現富有創意的造型。
2、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讓毛線畫豐富起來。
3、培養幼兒大膽嘗試、勇於探索與表達的精神。
活動准備:
1、粗細、長短不同的彩色毛線若干
2、透明膠帶、橡皮泥、泡沫板、乳膠 及各種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活動興趣
1、師: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口袋,你們猜猜裡面裝了什麼呢?
2、小朋友猜了這么多,口袋裡到底是什麼呢?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
3、請幼兒從口袋裡摸出毛線,提問:這是什麼?毛線有什麼用?
二、看一看,引導觀察想像
1、毛線可以織毛衣、毛褲、毛毯,有了毛衣可以讓我們抵禦寒冷的天氣,可是今天老師要用毛線來變魔術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我們一起數"一、二、三"
2、教師將毛線彎曲成"o"形,問:看看它變成了什麼形狀?像什麼?
3、毛線真好玩,可以根據我們的想法把它彎曲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你們想不想來變魔術呢?你們想變成什麼呢?
三、玩一玩,鼓勵創造表現
1、師:今天老師為大家准備了許多既好看又好玩的毛線,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毛線來變魔術。
2、幼兒自由彎曲毛線,將造型好的毛線擺在泡沫板上。教師觀察指導。
3、師:你把毛線變成了什麼?
四、做一做,啟發思考探索
1、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幹,把毛線彎一彎、繞一繞,做出了許多有趣的東西。可毛線悄悄地告訴我,它還有很多一些朋友(老師指指桌上的,你們能把它與這些朋友一起擺一副美麗的畫嗎?
2、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用毛線與其他材料要組合成什麼。
3、幼兒嘗試操作。
五、評一評,保持探索興趣
師:今天小朋友真聰明,用毛線和它的朋友們創造出了各種美麗的毛線畫,除了今天小朋友變的各種美麗的毛線畫外,還可以變更多有趣的毛線圖案、圖畫呢。小朋友回去以後還可以再試一試,變一變。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欣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吹點的樹木讓孩子體會春季的美景。
2、培育孩子清楚自然、觀測和察看自然的興致,提升孩子的蓺術表現力。
教學預備
1、教學課件(關於春季樹木的圖片)。
2、種種顏料、紙片、調色盤。
3、配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課題
提出問題。教師:「看,誰來啦?」「春女孩子來啦。春女孩子帶來了啥禮品呀?」讓孩子自由回答。
二、看教學課件。
1。播放flash——桃樹、杏樹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花的色彩。
2。播放flash——柳樹。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葉子。
3。播放flash-——迎春花。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花。
4。播放 flash——丁香花。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花。
三、開展畫畫
1、看范畫:關於柳樹、迎春花、桃樹的范畫。
2、幼兒教師演示:在紙片上滴幾滴赭石色,用嘴巴吹成樹的模樣,等晾乾後,再給樹穿上不一樣的衣裳。變為桃樹、柳樹、迎春花。
3、孩子畫畫:分3組讓孩子畫畫,幼兒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樹的方向性、點花葉技巧。
4、將孩子的作品粘貼出展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油水分離的知識,了解油水分離作品的特點,感受色彩變化的美。
2.學習油水分離的繪畫方法,能巧妙的利用油畫棒等繪畫工具進行創作。
活動准備:
1.深色顏色顏料,水粉筆。
2.白紙,鋪好報紙的桌子。
3.油畫棒,已用白色油畫棒畫好的圖畫一幅。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以看魔術表演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x小朋友們看看,我是誰啊?告訴你們,我是一個魔術師。我會變魔術!你們相信嗎?x那你們先看看老師這是什麼?(白紙。)x好了,小朋友仔細看清楚了,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咯!千萬不要眨眼睛喲!
師:我需要一枝神奇的筆,蘸上顏料,在白紙上一塗,出現了一幅漂亮的畫。
師:怎麼變出來的?
幼兒討論,猜測。
師:其實神奇的不是老師這支筆,而是這張白紙。
2.探討作畫方法。
教師出示一支白色的油畫棒。
師:這支白色的油畫棒平時我們很少用到,但是今天,我們有了它,才能變魔術。
師:你們想畫個什麼呢?
教師根據幼兒的要求現場畫幾個圖形,請一個幼兒上來刷顏料,其他小朋友喊:變,變,變,魔術開始了。
3.再次討論,尋找答案。
教師小結:白色的油畫棒畫在白色的紙上,看上去還是一張白紙,其實魔力已經產生了。接下來,只要刷上顏料,畫過白色油畫棒的地方顏料就刷不上去了,好看的圖畫就露出來了。
4.幼兒嘗試。
你們想成為魔術師嘛?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為每組准備好了東西,請你們也來變一變。
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當魔術師,好不好?不過當魔術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顏料塗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操作,並注意引導幼兒豐富畫面。
5.教師介紹
這是一種油水分離法,因為油畫棒是油性的,而水粉顏料融於水,油與水不互溶,所以當顏料遇到油畫棒時,就自然地脫離開。
6.欣賞各自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表現夏天的基本特徵。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選用顏色,表現夏天的特徵。
准備:幼兒觀察了解夏天的特徵、彩筆等
過程:
1、 幼兒討論:
(1)你們看到的夏天是什麼樣子的?
(2)人們在夏天裡做些什麼?
(3)怎樣才能涼快些?
(4)用什麼顏色可以表現夏天的.炎熱?
(5)什麼顏色看上去涼爽些?
2、小組合作畫。
學會商量,分配各自畫的內容及布局、顏色等。
3、交流分享,幼兒根據自己的畫面談談夏天的風景、對夏天的感受。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設計――:走進夏天-捉蜻蜓
目標:
1、觀察、了解蜻蜓的主要特徵、習性。
2、激發幼兒用各種方法製作蜻蜓。
准備:蜻蜓的範例
過程:
1、結合日常經驗討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蜻蜓多。
2、雷雨前後到花園里去找蜻蜓。
3、觀察蜻蜓的特徵,思考:為什麼蜻蜓飛的低要下雨。
4、製作蜻蜓:
(1)用棉簽棒做蜻蜓身體
(2)紙做翅膀,貼在身體上
5、把自製的蜻蜓系在繩子上,自主玩耍。
6、活動延伸:製作蜻蜓
中班美術教案――:走進夏天-切西瓜 (泥工)
中班美術教案――:走進夏天-切西瓜 (泥工)
目標:
1、在觀察西瓜特徵的基礎上,了解西瓜的用途。
2、嘗試用彩泥製作西瓜。
准備:西瓜、彩泥等
過程:
1、幼兒觀察並談談西瓜的里外特徵。
2、幼兒吃吃西瓜,嘗嘗西瓜的味道。
3、談論吃西瓜的好處:能幫助我們防暑解渴。
4、製作西瓜:
用紅色彩泥做瓜瓤,綠色彩泥做瓜皮,用小刀或線玩切西瓜的游戲。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能用點、線、面設計鞋底花紋,體驗創作的喜悅。
2、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3、感受色彩對比。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畫裝飾畫,體驗創作的喜悅。
活動准備
幼兒每人帶一雙干凈的鞋子;視頻儀、電視機等;幼兒創作材料:鉛筆若干,畫好鞋樣的紙、彩色復印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觀察鞋底,引發興趣。
2、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1)幼兒觀察各自鞋底花紋,並且相互比一比,說說各自鞋底花紋有什麼不一樣。
(2)請幾位幼兒說說自己鞋底花紋是什麼樣的,有些什麼圖案?(通過視頻儀展示給大家看)
(3)讓幼兒仔細看看自己兩個鞋底的花紋,講講有什麼發現?引導幼兒感知鞋底花紋的對稱美。
3、設計鞋底花紋。
(1)引導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畫能讓兩只鞋底的花紋對稱。
(2)提示:將畫有鞋底的紙對折,中間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彩色復印紙,用鉛筆進行創作,就會出現花紋對稱的美麗的鞋底了。
(3)鼓勵幼兒大膽想像,進行創作。
4、展示、欣賞作品。
(1)幼兒欣賞同伴作品,並說說自己喜歡哪一種鞋底花紋。
(2)請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鞋底花紋,老師對每一幅作品都給予肯定。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後找爸爸媽媽鞋底的秘密。
2、在區域活動中開展「為爸爸媽媽設計鞋底花紋」的活動。
教學反思
中班初期的孩子畫裝飾畫很難,興趣不濃厚,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全新的活動產生了。我選擇了孩子們熟悉的物品——鞋子,讓孩子們給鞋底設計花紋,這樣的活動一呈現在孩子們面前,他們就充滿了欣喜和探索的興趣。在活動中,我充分發揮「幼幼互動」的作用,讓幼兒自主的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知道鞋底花紋有曲線、直線、圓形、點等,為創作活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我又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將點、線、面有機結合,構成美麗的圖案。在評價作品時,我讓孩子和老師一起帶著賞識的情緒觀賞同伴的作品,從中獲得更多的作畫經驗。通過延伸活動,孩子們感知到了更多的鞋底花紋,鞏固了對裝飾畫的認識,提高了對裝飾畫的興趣。但在這次活動中,由於老師的引導不夠,幼兒的合作意識不強,還需要多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教幼兒練習使用畫筆的正確方法,培養幼兒對美術游戲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大白紙若干張,上面用線條勾畫出了許多害蟲形象(如:蚊子、蟑螂等)
2、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將大白紙貼在教師的牆上,布置成一個害蟲的王國。
2、游戲的口吻向幼兒介紹游戲的玩法,激發幼兒游戲的慾望。
教師告訴幼兒:「教室里來了許多的害蟲,有吸血的蚊子,散布細菌病毒的蒼蠅……,它們都停在我們的牆上,讓我們把它們都消滅掉吧!」
請小朋友把花送到自己認為進餐好的小朋友。
教師示範使用蠟筆的正確方法,帶領幼兒在畫上的害蟲身上來回畫線塗色,將它們都「消滅」。
幼兒「殺」害蟲。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慣用油畫棒在規定的范圍內作畫;
2、感受畫畫的樂趣。
重點:
給小兔的衣服添畫上顏色;
難點:
在指定的范圍內畫畫。
准備:
1、范畫一幅;
2、油畫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1、出示畫有小兔的圖畫,用小兔的口吻向幼兒問好:(小朋友,你們好,你們認識我嗎?)
提問:
(1):你們看看小兔今天為什麼不高興呀?
用小兔的口吻說:「你們看看我的衣服一點也不好看,我想穿一件花衣服,」教師:原來小兔是因為衣服不好看才不高興的。
(2):你們想一想怎麼讓小兔的衣服的衣服變漂亮呢?
2、教師示範。
提問:你們在看看小兔高興?
3、幼兒作畫;
要求:
(1)必須畫在小兔的衣服輪廓線內;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4、評價幼兒作品。
(1):剛才是老師給小兔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給小兔穿的衣服漂亮嗎?請你們找出誰給小兔穿的衣服最漂亮。
(2):將幼兒的作品張貼在牆上供大家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