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類別 » 玩游戲超屏是什麼意思

玩游戲超屏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10-05 08:45:53

『壹』 玩游戲時顯示超頻是什麼意思

就是硬體超出額定頻率工作,就是超負荷工作。一般說超頻是指CPU超頻,實際上內存、顯卡等都可以超頻工作。超頻分軟超頻和硬超頻,軟超頻是通過軟體實現,硬超頻通過主板更改電壓或頻率實現。

『貳』 超屏是什麼意思啊 !~!~

你說的應該是超頻,意思就是讓CPU超負荷工作。
比如一個U 標稱速度是2G,通過加電壓的方式,讓它工作在2.5G,這個就是超頻。

『叄』 超屏是什麼意思

電腦的超頻就是通過人為的方式將CPU、顯卡等硬體的工作頻率提高,讓它們在高於其額定的頻率狀態下穩定工作。以Intel 酷睿2 E7400的CPU為例,它的額定工作頻率是2.8GHz,如果將工作頻率提高到3.5GHz,系統仍然可以穩定運行,那這次超頻就成功了。

『肆』 什麼是超屏啊

一、什麼是超頻?

超頻是使得各種各樣的電腦部件運行在高於額定速度下的方法。例如,如果你購買了一顆Pentium43.2GHz處理器,並且想要它運行得更快,那就可以超頻處理器以讓它運行在3.6GHz下。
鄭重聲明!
警告:超頻可能會使部件報廢。超頻有風險,如果超頻的話整台電腦的壽命可能會縮短。如果你嘗試超頻的話,我將不對因為使用這篇指南而造成的任何損壞負責。這篇指南只是為那些大體上接受這篇超頻指南/FAQ以及超頻的可能後果的人准備的。
為什麼想要超頻?是的,最明顯的動機就是能夠從處理器中獲得比付出更多的回報。你可以購買一顆相對便宜的處理器,並把它超頻到運行在貴得多的處理器的速度下。如果願意投入時間和努力的話,超頻能夠省下大量的金錢;如果你是一個象我一樣的狂熱玩家的話,超頻能夠帶給你比可能從商店買到的更快的處理器。

二、超頻的危險

首先我要說,如果你很小心並且知道要做什麼的話,那對你來說,通過超頻要對計算機造成任何永久性損傷都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把系統超得太過的話,會燒毀電腦或無法啟動。但僅僅把它推向極限是很難燒毀系統的.然而仍有危險。第一個也是最常見的危險就是發熱。在讓電腦部件高於額定參數運行的時候,它將產生更多的熱量。如果沒有充分散熱的話,系統就有可能過熱。不過一般的過熱是不能摧毀電腦的。由於過熱而使電腦報廢的唯一情形就是再三嘗試讓電腦運行在高於推薦的溫度下。就我說,應該設法抑制在60C以下。
不過無需過度擔心過熱問題。在系統崩潰前會有徵兆。隨機重啟是最常見的徵兆了。過熱也很容易通過熱感測器的使用來預防,它能夠顯示系統運行的溫度。如果你看到溫度太高的話,要麼在更低的速度下運行系統,要麼採用更好的散熱。稍後我將在這篇指南中討論散熱。
超頻的另一個「危險」是它可能減少部件的壽命。在對部件施加更高的電壓時,它的壽命會減少。小小的提升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打算進行大幅超頻的話,就應該注意壽命的縮短了。然而這通常不是問題,因為任何超頻的人都不太可能會使用同一個部件達四、五年之久,並且也不可能說任何部件只要加壓就不能撐上4-5年。大多數處理器都是設計為最高使用10年的,所以在超頻者的腦海中,損失一些年頭來換取性能的增加通常是值得的。
基礎知識

為了了解怎樣超頻系統,首先必須懂得系統是怎樣工作的。用來超頻最常見的部件就是處理器了。

在購買處理器或CPU的時候,會看到它的運行速度。例如,Pentium43.2GHzCPU運行在3200MHz下。這是對一秒鍾內處理器經歷了多少個時鍾周期的度量。一個時鍾周期就是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處理器能夠執行給定數量的指令。所以在邏輯上,處理器在一秒內能完成的時鍾周期越多,它就能夠越快地處理信息,而且系統就會運行得越快。1MHz是每秒一百萬個時鍾周期,所以3.2GHz的處理器在每秒內能夠經歷3,200,000,000或是3十億200百萬個時鍾周期。相當了不起,對嗎?

超頻的目的是提高處理器的GHz等級,以便它每秒鍾能夠經歷更多的時鍾周期。計算處理器速度的公式是這個:FSB(以MHz為單位)×倍頻=速度(以MHz為單位)。現在來解釋FSB和倍頻是什麼:

FSB(對AMD處理器來說是HTT),或前端匯流排,就是整個系統與CPU通信的通道。所以,FSB能運行得越快,顯然整個系統就能運行得越快。

CPU廠商已經找到了增加CPU的FSB有效速度的方法。他們只是在每個時鍾周期中發送了更多的指令。所以CPU廠商已經有每個時鍾周期發送兩條指令的辦法(AMDCPU),或甚至是每個時鍾周期四條指令(IntelCPU),而不是每個時鍾周期發送一條指令。那麼在考慮CPU和看FSB速度的時候,必須認識到它不是真正地在那個速度下運行。

Intel CPU是「四芯的」,也就是它們每個時鍾周期發送4條指令。這意味著如果看到800MHz的FSB,潛在的FSB速度其實只有200MHz,但它每個時鍾周期發送4條指令,所以達到了800MHz的有效速度。相同的邏輯也適用於AMDCPU,不過它們只是「二芯的」,意味著它們每個時鍾周期只發送2條指令。所以在AMDCPU上400MHz的FSB是由潛在的200MHzFSB每個時鍾周期發送2條指令組成的。

這是重要的,因為在超頻的時候將要處理CPU真正的FSB速度,而不是有效CPU速度。

速度等式的倍頻部分也就是一個數字,乘上FSB速度就給出了處理器的總速度。例如,如果有一顆具有200MHzFSB(在乘二或乘四之前的真正FSB速度)和10倍頻的CPU,那麼等式變成:(FSB)200MHz×(倍頻)10=2000MHz CPU速度,或是2.0GHz。

在某些CPU上,例如Intel自1998年以來的處理器,倍頻是鎖定不能改變的。在有些上,例如AMDAthlon64處理器,倍頻是「封頂鎖定」的,也就是可以改變倍頻到更低的數字,但不能提高到比最初的更高。在其它的CPU上,倍頻是完全放開的,意味著能夠把它改成任何想要的數字。這種類型的CPU是超頻極品,因為可以簡單地通過提高倍頻來超頻CPU,但現在非常罕見了。在CPU上提高或降低倍頻比FSB容易得多了。這是因為倍頻和FSB不同,它隻影響CPU速度。改變FSB時,實際上是在改變每個單獨的電腦部件與CPU通信的速度。這是在超頻系統的所有其它部件了。這在其它不打算超頻的部件被超得太高而無法工作時,可能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一旦了解了超頻是怎樣發生的,就會懂得如何去防止這些問題了。

在AMDAthlon64CPU上,術語FSB實在是用詞不當。本質上並沒有FSB。FSB被整合進了晶元。這使得FSB與CPU的通信比Intel的標准FSB方法快得多。它還可能引起一些混亂,因為Athlon64上的FSB有時可能被說成HTT。如果看到某些人在談論提高Athlon64CPU上的HTT,並且正在討論認可為普通FSB速度的速度,那麼就把HTT當作FSB來考慮。在很大程度上,它們以相同的方式運行並且能夠被視為同樣的事物,而把HTT當作FSB來考慮能夠消除一些可能發生的混淆。

三、怎樣超頻

那麼現在了解了處理器怎樣到達它的額定速度了。非常好,但怎樣提高這個速度呢?

超頻最常見的方法是通過BIOS。在系統啟動時按下特定的鍵就能進入BIOS了。用來進入BIOS最普通的鍵是Delete鍵,但有些可能會使用象F1,F2,其它F按鈕,Enter和另外什麼的鍵。在系統開始載入Windows(任何使用的OS)之前,應該會有一個屏幕在底部顯示要使用什麼鍵的。

假定BIOS支持超頻,那一旦進到BIOS,應該可以使用超頻系統所需要的全部設置。最可能被調整的設置有:

倍頻,FSB,RAM延時,RAM速度及RAM比率。

在最基本的水平上,你唯一要設法做到的就是獲得你所能達到的最高FSB×倍頻公式。完成這個最簡單的辦法是提高倍頻,但那在大多數處理器上無法實現,因為倍頻被鎖死了。其次的方法就是提高FSB。這是相當具局限性的,所有在提高FSB時必須處理的RAM問題都將在下面說明。一旦找到了CPU的速度極限,就有了不只一個的選擇了。

如果你實在想要把系統推到極限的話,為了把FSB升得更高就可以降低倍頻。要明白這一點,想像一下擁有一顆2.0GHz的處理器,它採用200MHzFSB和10倍頻。那麼200MHz×10=2.0GHz。顯然這個等式起作用,但還有其它辦法來獲得2.0GHz。可以把倍頻提高到20而把FSB降到100MHz,或者可以把FSB升到250MHz而把倍頻降低到8。這兩個組合都將提供相同的2.0GHz。那麼是不是兩個組合都應該提供相同的系統性能呢?

不是的。因為FSB是系統用來與處理器通信的通道,應該讓它盡可能地高。所以如果把FSB降到100MHz而把倍頻提高到20的話,仍然會擁有2.0GHz的時鍾速度,但系統的其餘部分與處理器通信將會比以前慢得多,導致系統性能的損失。

在理想情況下,為了盡可能高地提高FSB就應該降低倍頻。原則上,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在包括系統其它部分時會變得復雜,因為系統的其它部分也是由FSB決定的,首要的就是RAM。這也是我在下一節要討論的。

大多數的零售電腦廠商使用不支持超頻的主板和BIOS。你將不能從BIOS訪問所需要的設置。有工具允許從Windows系統進行超頻,但我不推薦使用它們,因為我從未親自試驗過。
RAM及它對超頻的影響

如我之前所說的,FSB是系統與CPU通信的路徑。所以提高FSB也有效地超頻了系統的其餘部件。受提高FSB影響最大的部件就是RAM。在購買RAM時,它是被設定在某個速度下的。我將使用表格來顯示這些速度:

.PC-2100-DDR266
.PC-2700-DDR333
.PC-3200-DDR400
.PC-3500-DDR434
.PC-3700-DDR464
.PC-4000-DDR500
.PC-4200-DDR525
.PC-4400-DDR550
.PC-4800-DDR600

要了解這個,就必須首先懂得RAM是怎樣工作的。RAM(RandomAccess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被用作CPU需要快速存取的文件的臨時存儲。例如,在載入游戲中平面的時候,CPU會把平面載入到RAM以便它能在任何需要的時候快速地訪問信息,而不是從相對慢的硬碟載入信息。

要知道的重要一點就是RAM運行在某個速度下,那比CPU速度低得多。今天,大多數RAM運行在133MHz至300MHz之間的速度下。這可能會讓人迷惑,因為那些速度沒有被列在我的圖表上。

這是因為RAM廠商仿效了CPU廠商的做法,設法讓RAM在每個RAM時鍾周期發送兩倍的信息。這就是在RAM速度等級中DDR的由來。它代表了DoubleDataRate(兩倍數據速度)。所以DDR400意味著RAM在400MHz的有效速度下運轉,DDR400中的400代表了時鍾速度。因為它每個時鍾周期發送兩次指令,那就意味著它真正的工作頻率是200MHz。這很像AMD的「二芯」FSB。

那麼回到RAM上來。之前有列出DDRPC-4000的速度。PC-4000等價於DDR500,那意味著PC-4000的RAM具有500MHz的有效速度和潛在的250MHz時鍾速度。如我之前所說的,在提高FSB的時候,就有效地超頻了系統中的其它所有東西。這也包括RAM。額定在PC-3200(DDR400)的RAM是運行在最高200MHz的速度下的。對於不超頻的人來說,這是足夠的,因為FSB無論如何不會超過200MHz。

不過在想要把FSB升到超過200MHz的速度時,問題就出現了。因為RAM只額定運行在最高200MHz的速度下,提高FSB到高於200MHz可能會引起系統崩潰。這怎樣解決呢?有三個解決辦法:使用FSB:RAM比率,超頻RAM或是購買額定在更高速度下的RAM。

因為你可能只了解那三個選擇中的最後一個,所以我將來解釋它們:

FSB:RAM比率:如果你想要把FSB提高到比RAM支持的更高的速度,可以選擇讓RAM運行在比FSB更低的速度下。這使用FSB:RAM比率來完成。基本上,FSB:RAM比例允許選擇數字以在FSB和RAM速度之間設立一個比率。假設你正在使用的是PC-3200(DDR400)RAM,我之前提到過它運行在200MHz下。但你想要提高FSB到250MHz來超頻CPU。很明顯,RAM將不支持升高的FSB速度並很可能會引起系統崩潰。為了解決這個,可以設立5:4的FSB:RAM比率。基本上這個比率就意味著如果FSB運行在5MHz下,那麼RAM將只運行在4MHz下。

更簡單來說,把5:4的比率改成100:80比率。那麼對於FSB運行在100MHz下,RAM將只運行在80MHz下。基本上這意味著RAM將只運行在FSB速度的80%下。那麼至於250MHz的目標FSB,運行在5:4的FSB:RAM比率中,RAM將運行在200MHz下,那是250MHz的80%。這是完美的,因為RAM被額定在200MHz。

然而,這個解決辦法不理想。以一個比率運行FSB和RAM導致了FSB與RAM通信之間的時間差。這引起減速,而如果RAM與FSB運行在相同速度下的話是不會出現的。如果想要獲得系統的最大速度的話,使用FSB:RAM比率不會是最佳方案。

四、電壓及它怎樣影響超頻:

在超頻時有一個極點,不論怎麼做或擁有多好的散熱都不能再增加CPU的速度了。這很可能是因為CPU沒有獲得足夠的電壓。跟前面提到的內存電壓情況十分相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提高CPU電壓,也就是vcore就行了。以在RAM那節中描述的相同方式來完成這個。一旦擁有使CPU穩定的足夠電壓,就可以要麼讓CPU保存在那個速度下,要麼嘗試進一步超頻它。跟處理RAM一樣,小心不要讓CPU電壓過載。每個處理器都有廠家推薦的電壓設置。在網站上找到它們。設法不要超過推薦的電壓。

緊記提高CPU電壓將引起大得多的發熱量。這就是為什麼在超頻時要有好的散熱的本質原因。那引導出下一個主題。

散熱:

如我之前所說的,在提高CPU電壓時,發熱量大幅增長。這必需要適當的散熱。基本上有三個「級別」的機箱散熱:風冷(風扇),水冷,Peltier/相變散熱(非常昂貴和高端的散熱)。

我對Peltier/相變散熱方法實在沒有太多的了解,所以我不準備說它。你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它會花費1000美元以上,並且能夠讓CPU保持在零下的溫度。它是供非常高端的超頻者使用的,我想在這里沒人會用它吧。然而,另外兩個要便宜和現實得多。

每個人都知道風冷。如果你現在正在電腦前面的話,你可能聽到從它傳出持續的嗡嗡聲。如果從後面看進去,就會看到一個風扇。這個風扇基本上就是風冷的全部了:使用風扇來吸取冷空氣並排出熱空氣。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安裝風扇,但通常應該有相等數量的空氣被吸入和排出。水冷比風冷更昂貴和奇異。它基本上是使用抽水機和水箱來給系統散熱的,比風冷更有效。

那些就是兩個最普遍使用的機箱散熱方法。然而,好的機箱散熱對一部清涼的電腦來說並不是唯一必需的部件。其它主要的部件有CPU散熱片/風扇,或者說是HSF。HSF的目的是把來自CPU的熱量引導出來並進入機箱,以便它能被機箱風扇排出。在CPU上一直有一個HSF是必要的。如果有幾秒鍾沒有它,CPU可能就會燒毀。

五、如果電腦無顯示了(開機無顯示),該怎麼辦?

這取決於你擁有的主板。「失敗恢復」方案是用來重置CMOS的,通常通過跳線放電完成。在主板手冊中查找細節。如果超頻太高但BIOS設置保持完整無缺的話,新近的大多數發燒級主板有一個選項用來在降低的頻率下進行顯示,那麼你可以進入BIOS並調低到穩定運行的時鍾速度。

在某些主板上,這通過在打開電腦時按住Insert鍵來完成(通常必須是PS/2鍵盤)。如果電腦經過之前的努力仍不顯示的話,有些會自動降低頻率。有時電腦不會冷啟動(在按下電源按鈕時顯示)但在保持一會兒後會運行,那就重啟。在其它場合電腦會很好地冷啟動,但不能熱啟動(重啟)。那些都是不穩定的跡象,但如果你對這個穩定性感到滿意並能夠處理這個問題的話,那麼它通常不會引起大的問題。

六、什麼限制了超頻?

通常RAM和CPU是唯一重要的限制因素,特別是在AMD系統中由於內存非同步運行而固有的問題(參見下面的FSB章節)。RAM不得不運行在跟FSB相同的速度或是它的分頻頻率下。內存可以運行在比FSB高的速度下,而不僅僅是低於它。不過有了運行更高延時/更高內存電壓的選擇,它變得越來越不像限制因素了,特別是因為新的平台(P4和A64)從非同步運行中承受了更少的性能損失。

CPU已經變成了主要的限制因素。唯一處理無法運行得更快的CPU的方法就是加電壓,不過超過最大核心電壓會縮短晶元的壽命(雖然超頻也會這樣),但充分的散熱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

伴隨著使用太高核心電壓的另一個問題在P4平台上以SNDS,或者說是SuddenNorthwoodDeathSyndrome(突發性死亡綜合症)的形式出現,使用高於1.7v的任何電壓會導致處理器迅速而過早的報廢,就算採用相變散熱也不行。然而,新的C核心晶元,即EE晶元,及Prescott晶元沒有這個問題,至少范圍不同。散熱也能妨礙超頻,因為太高的溫度會導致不穩定。但如果系統是穩定的話,那麼溫度通常不會太高。

七、現在已經超頻很多了,該做什麼?

如果你想的話就運行一些基準測試。讓Prime95(或是你選擇強調的測試-完全視你而定)運行充分長的時間(通常24小時無故障就被認為系統是穩定的了)。

八、什麼是FSB?

FSB(或是FrontSideBus,前端匯流排)是超頻最容易和最常見的方法之一。FSB是CPU與系統其它部分連接的速度。它還影響內存時鍾,那是內存運行的速度。一般而言,對FSB和內存時鍾兩者來說越高等於越好。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這不成立。例如,讓內存時鍾比FSB運行得快根本不會有真正的幫助。同樣,在AthlonXP系統上,讓FSB運行在更高速度下而強制內存與FSB不同步(使用稍後將討論的內存分頻器)對性能的阻礙將比運行在較低FSB及同步內存下要嚴重得多。

FSB在Athlon和P4系統上涉及到不同的方法。在Athlon這邊,它是DDR匯流排,意味著如果實際時鍾是200MHz的話,那就是運行在400MHz下。在P4上,它是「四芯的」,所以如果實際時鍾是相同的200MHz的話,就代表800MHz。這是Intel的市場策略,因為對一般用戶來說,越高等於越好。Intel的「四芯」FSB實際上具有一個現實的優勢,那就是以較小的性能損失為代價允許P4晶元與內存不同步運行。每個時鍾越高的周期速度使得它越有機會讓內存周期與CPU周期重合,那等同於越好的性能。

九、為什麼讓PCI/AGP匯流排超規格運行會導致不穩定?

讓PCI匯流排超規格運行導致不穩定主要是因為它強制具有非常嚴格容許偏差的的部件運行在不同的頻率下。PCI規格通常是規定在33MHz下。有時它規定在33.3MHz下,我相信那是接近於真正的規格的。高PCI速度的主要受害者是硬碟控制器。某些控制器卡具有比其它卡更高的容許偏差,那麼能夠運行在增加的速度下而沒有顯而易見的損害。

然而,在大多數主板上的板載控制器(特別是SATA控制器)對高PCI速度是極端敏感的,如果PCI匯流排運行在35MHz下就會有損害和數據丟失。大多數能夠應付34MHz,實際上超規格幅度小於1MHz(取決於主板怎樣舍入到34MHz……例如,大多數主板可能會在134至137MHz之間的任何FSB下匯報34MHz的PCI速度。實際的范圍是從33.5MHz到34.25MHz,並且可能基於主板時鍾頻率上的變動而變化更大。在更高的FSB和更高的分頻器下,范圍可能會更大)。

音效卡和其它集成的外圍設備在PCI匯流排超規格運行時也受損害。ATI顯卡對高AGP速度比nVidia卡有小得多的容許偏差(直接關繫到PCI速度)。記住,大多數RealtekLAN卡(基於PCI並佔用擴展插槽的)被設定在從30到40MHz之間的任何頻率下安全運轉。

十、什麼是倍頻?

倍頻結合FSB來確定晶元的時鍾速度。例如,12的倍頻搭配200的FSB將提供2400MHz的時鍾速度。像在上面超頻章節中說明的那樣,有些CPU是鎖倍頻的而有些沒有,就是說只有某些CPU允許倍頻調節。如果擁有倍頻調節,就能夠用於要麼在FSB受限制的主板上獲得更高的時鍾速度,要麼在晶元受限制時獲得更高的FSB。

十一、什麼是內存分頻?

內存分頻確定了內存時鍾速度對FSB的比率。2:1的FSB:RAM分頻將得到100MHz的RAM時鍾對200MHz的FSB。分頻最常見的使用是讓運行在250FSB的P4C系統搭配PC3200RAM,使用5:4分頻。在大多數Intel系統上還有4:3分頻和3:2分頻。Athlon系統在使用分頻時不能像P4系統那麼有效地利用內存,正如上面FSB部分中說明的那樣。內存分頻應該只用於獲得穩定性,而不是一時性起,因為就算在P4上它也損害性能。如果系統沒有採取內存分頻都是穩定的話(或是如果內存電壓提升能夠解決問題的話),那就不要使用分頻。

十二、不同的內存延時意味著什麼?

CAS延時,有時也稱為CL或CAS,是RAM必須等待直到它可以再次讀取或寫入的最小時鍾數。很明顯,這個數字越低越好。tRCD是內存中特殊行上的數據被讀取/寫入之前的延遲。這個數字也是越低越好。

tRP主要是行預充電的時間。tRP是系統在向一行寫入數據之後,在另一行被激活之前的等待時間。越低越好。tRAS是行被激活的最小時間。所以基本上tRAS是指行多少時間之內必須被開啟。這個數字隨著RAM設置,變化相當多。

十三、不同的內存等級是指什麼?(PC2100/PC2700/PC3200等等)

等級直接是指能得到的最大帶寬,而間接指內存時鍾速度。例如,PC2100擁有2.1GB/S的最大傳輸速度,和133MHz的時鍾速度。作為另一個例子的PC4000,具有4GB/S的理想傳輸速度和250MHz的時鍾。要從PCXXXX等級中獲得時鍾速度,把等級除以16就行了。把速度等級乘上16就得到了帶寬等級。

十四、DDRXXX怎樣表示實際的內存時鍾速度?

DDRXXX正好是實際時鍾速度的兩倍;也就是說,DDR400是設定在200MHz下的。如果想要知道DDRXXX速度的PC-XXXX速度,把它乘上8就行了。

『伍』 手機超屏是什麼意思啊

超屏就是超大屏幕的意思
超頻就是在某種環境下超出了CPU的頻率 比如讓CPU處理更多的文件或者在低溫環境下運行CPU都可以時間超頻

『陸』 超屏 是啥意思

超屏是指通過軟體讓處理器產生更高頻率,從而更快的處理一些東西,不過時間用長了會很熱,有時也會造成復面,一般不建議使用

『柒』 為什麼我玩單機游戲,屏幕上老是出現 超屏 急

這個應該是你的顯示器問題吧,刷新頻率過高,調低一點試下,右鍵桌面空白處,點屬性,點設置,再點高級,選擇監視器,把屏幕刷新屏率調低,液晶顯示器可調低到60,當然也有的液晶顯示器可以支持到75!

『捌』 玩游戲時顯示超頻是什麼意思

顯卡也像cpu一樣是有工作頻率的,顯卡超頻就是讓顯卡的工作頻率更高一些,讓游戲運行的更流暢一些

『玖』 超屏是什麼

電腦的超頻就是通過人為的方式將CPU、顯卡等硬體的工作頻率提高,讓它們在高於其額定的頻率狀態下穩定工作。以Intel P4C 2.4GHz的CPU為例,它的額定工作頻率是2.4GHz,如果將工作頻率提高到2.6GHz,系統仍然可以穩定運行,那這次超頻就成功了。

CPU超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CPU的工作頻率,也就是CPU的主頻。而CPU的主頻又是外頻和倍頻的乘積。例如一塊CPU的外頻為100MHz,倍頻為8.5,可以計算得到它的主頻=外頻×倍頻=100MHz×8.5 = 850MHz。

提升CPU的主頻可以通過改變CPU的倍頻或者外頻來實現。但如果使用的是Intel CPU,你盡可以忽略倍頻,因為IntelCPU使用了特殊的製造工藝來阻止修改倍頻。AMD的CPU可以修改倍頻,但修改倍頻對CPU性能的提升不如外頻好。

而外頻的速度通常與前端匯流排、內存的速度緊密關聯。因此當你提升了CPU外頻之後,CPU、系統和內存的性能也同時提升了。

CPU超頻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個是硬體設置,一個是軟體設置。其中硬體設置比較常用,它又分為跳線設置和BIOS設置兩種。

1.跳線設置超頻
早期的主板多數採用了跳線或DIP開關設定的方式來進行超頻。在這些跳線和DIP開關的附近,主板上往往印有一些表格,記載的就是跳線和DIP開關組合定義的功能。在關機狀態下,你就可以按照表格中的頻率進行設定。重新開機後,如果電腦正常啟動並可穩定運行就說明我們的超頻成功了。
比如一款配合賽揚1.7GHz使用的Intel 845D晶元組主板,它就採用了跳線超頻的方式。在電感線圈的下面,我們可以看到跳線的說明表格,當跳線設定為1-2的方式時外頻為100MHz,而改成2-3的方式時,外頻就提升到了133MHz。而賽揚1.7GHz的默認外頻就是100MHz,我們只要將外頻提升為133MHz,原有的賽揚1.7GHz就會超頻到2.2GHz上工作,是不是很簡單呢:)。

另一塊配合AMD CPU使用的VIA KT266晶元組主板,採用了DIP開關設定的方式來設定CPU的倍頻。多數AMD的倍頻都沒有鎖定,所以可以通過修改倍頻來進行超頻。這是一個五組的DIP開關,通過各序號開關的不同通斷狀態可以組合形成十幾種模式。在DIP開關的右上方印有說明表,說明了DIP開關在不同的組合方式下所帶來不同頻率的改變。

例如我們對一塊AMD 1800+進行超頻,首先要知道,Athlon XP 1800+的主頻等於133MHz外頻×11.5倍頻。我們只要將倍頻提高到12.5,CPU主頻就成為133MHz×12.5≈1.6GHz,相當於Athlon XP 2000+了。如果我們將倍頻提高到13.5時,CPU主頻成為1.8GHz,也就將Athlon XP 1800+超頻成為了Athlon XP2200+,簡單的操作換來了性能很大的提升,很有趣吧。

2.BIOS設置超頻
現在主流主板基本上都放棄了跳線設定和DIP開關的設定方式更改CPU倍頻或外頻,而是使用更方便的BIOS設置。

例如升技(Abit)的SoftMenu III和磐正(EPOX)的PowerBIOS等都屬於BIOS超頻的方式,在CPU參數設定中就可以進行CPU的倍頻、外頻的設定。如果遇到超頻後電腦無法正常啟動的狀況,只要關機並按住INS或HOME鍵,重新開機,電腦會自動恢復為CPU默認的工作狀態,所以還是在BIOS中超頻比較好。

這里就以升技NF7主板和Athlon XP 1800+ CPU的組合方案來實現這次超頻實戰。目前市場上BIOS的品牌主要有兩種,一種是PHOENIX-Award BIOS,另一種是AMI BIOS,這里以Award BIOS為例。

首先啟動電腦,按DEL鍵進入主板的BIOS設定界面。從BIOS中選擇Soft Menu III Setup,這便是升技主板的SoftMenu超頻功能。

進入該功能後,我們可以看到系統自動識別CPU為1800+。我們要在此處回車,將默認識別的型號改為User Define(手動設定)模式。設定為手動模式之後,原有灰色不可選的CPU外頻和倍頻現在就變成了可選的狀態。

如果你需要使用提升外頻來超頻的話,就在External Clock:133MHz這里回車。這里有很多外頻可供調節,你可以把它調到150MHz或更高的頻率選項上。由於升高外頻會使系統匯流排頻率提高,影響其它設備工作的穩定性,因此一定要採用鎖定PCI頻率的辦法。

Multiplier Factor一項便是調節CPU倍頻的地方,回車後進入選項區,可以根據CPU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倍頻,例如12.5、13.5或更高的倍頻。

菜鳥:如果CPU超頻後系統無法正常啟動或工作不穩定,我聽說可以通過提高CPU的核心電壓來解決,有這個道理嗎?

阿萌:對啊。因為CPU超頻後,功耗也就隨之提高。如果供應電流還保持不變,有些CPU就會因功耗不足而導致無法正常穩定的工作。而提升了電壓之後,CPU就獲得了更多的動力,使超頻變得更容易成功和穩定。

在BIOS中可以設置和調節CPU的核心電壓(如圖7)。正常的情況下可以選擇Default(默認)狀態。如果CPU超頻後系統不穩定,就可以給CPU核心加電壓。但是加電壓的副作用很大,首先CPU發熱量會增大,其次電壓加得過高很容易燒毀CPU,所以加電壓時一定要慎重,一般以0.025V、0.05V或者0.1V步進向上加就可以了。

3.用軟體實現超頻
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軟體來超頻。這種超頻更簡單,它的特點是設定的頻率在關機或重新啟動電腦後會復原,菜鳥如果不敢一次實現硬體設置超頻,可以先用軟體超頻試驗一下超頻效果。最常見的超頻軟體包括SoftFSB和各主板廠商自己開發的軟體。它們原理都大同小異,都是通過控制時鍾發生器的頻率來達到超頻的目的。

SoftFSB是一款比較通用的軟體,它可以支持幾十種時鍾發生器。只要按主板上採用的時鍾發生器型號進行選擇後,點擊GET FSB獲得時鍾發生器的控制權,之後就可以通過頻率拉桿來進行超頻的設定了,選定之後按下保存就可以讓CPU按新設定的頻率開始工作了。不過軟體超頻的缺點就是當你設定的頻率讓CPU無法承受的時候,在你點擊保存的那一剎那導致死機或系統崩潰。
CPU超頻秘技:
1.CPU超頻和CPU本身的「體質」有關
很多朋友們說他們的CPU加壓超頻以後還是不穩定,這就是「體質」問題。對於同一個型號的CPU在不同周期生產的可超性不同,這些可以從處理器編號上體現出來。

2.倍頻低的CPU好超
大家知道提高CPU外頻比提高CPU倍頻性能提升快,如果是不鎖倍頻的CPU,高手們會採用提高外頻降低倍頻的方法來達到更好的效果,由此得出低倍頻的CPU具備先天的優勢。比如超頻健將AMD Athlon XP1700+/1800+以及Intel Celeron 2.0GHz等。

3.製作工藝越先進越好超
製作工藝越先進的CPU,在超頻時越能達到更高的頻率。比如Intel新推出就贏得廣泛關注的Intel Celeron D處理器,採用90納米的製造工藝,Prescott核心。已經有網友將一快2.53GHz的Celeron D超到了4.4GHz。

4.溫度對超頻有決定性影響
大家知道超頻以後CPU的溫度會大幅度的提高,配備一個好的散熱系統是必須的。這里不光指CPU風扇,還有機箱風扇等。另外,在CPU核心上塗抹薄薄一層硅脂也很重要,可以幫助CPU良好散熱。

5.主板是超頻的利器
一塊可以良好支持超頻的主板一般具有以下優點:(1)支持高外頻。(2)擁有良好供電系統。如採用三相供電的主板或有CPU單路單項供電的主板。(3)有特殊保護的主板。如在CPU風扇停轉時可以立即切斷電源,部分主板把它稱為「燒不死技術」。(4)BIOS中帶有特殊超頻設置的主板。(5) 做工優良,最好有6層PCB板。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472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908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372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458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820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03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803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90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867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