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民間傳統體育游戲
① 傳統民間兒童游戲 傳統民間兒童游戲有哪些
1、賽技巧競技
盪鞦韆、賽馬,姑娘追及其他、蹴鞠和馬球、踢毽子與踢石球、捶丸與打貝闊、打竹球與竿球、打尜與打尺寸、射柳及其他、頂瓮競走與賽海馬、爬滑木與爬竿、跳板與乍螂拋、拋綉球與打陀螺。
2、兒童游戲
老鷹捉小雞類游戲、扯皮條、指星過月、摸瞎魚、捉迷藏、跳年、割韭菜與老虎換山、掏個火、拉大鋸、打瓦、打鬼、挑急急令、斗拐、猴抱蛋、小雞趕火燒與摔泥凹凹、穿白楞葉與拍煙牌、揣包兒、叫手勢與打鼻子眼、扣沙布袋、彈槐豆與堆寶塔、官打捉賊、足達熊、過家家。
3、斗賽游戲
鬥牛、斗羊、斗鴨、斗鳥、斗鵪鶉、斗狗、斗蟻、斗魚、鬥蟋蟀。
4、季節游戲
鞭春牛、放爆竹、元宵觀燈、元宵節轉黃河、鬥百草、賽瓜、乞巧、走月亮與圓月、重陽登高、九九消寒圖、冰嬉
5、歇舞觀賞游戲
舞獅子、台閣、舞龍與耍龍燈、扭秧歌、踩高蹺、跑竹馬、跑旱船、跑驢與老漢推車、皮影戲、木偶戲、拉洋片兒。
6、雜藝游戲
跳百索與跳皮筋、抖空竹與跳竹竿、放風箏、打柴火與搶木棍、玩嘎什哈與抓子兒、操磉與劈甘蔗。
7、智能游戲
猜謎語、射覆與猜枚、繞口令、翻交交與折紙、解九連環、拼七巧板。
8、助興游戲
酒令與茶令、躲身數、出老婆拳與猜火柴、擊鼓傳花、捉曹操。
9、犋藝俘戲
下圍棋、下象棋、下五道、下連、下鹿棋與走憋死牛、阿斯掏與罕躍、豬娘棋、雞婆棋、趕牛角與趕羊蛋、走北京、五棋與撐四角、殺秫黍與炮打洋鬼子、陸博、雙陸、打馬、骨牌 擱方又被稱為{「下方」、「丟方」、「六道棋」。
10、賽力競技
拔河、扳手腕與掀碌碡、賽龍舟、對頂木杠與推桿、舉重、角抵、相撲與摔跤、拔腰與拉海龜、馬上拉力。
② 幼兒園民間游戲有哪些
1、地雷爆炸:游戲前先用猜拳決出一個為追逐者,其餘幼兒為逃跑者。逃跑者可以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個人就算勝利。逃跑者保護自己的辦法就是,快被捉住時,可以立即蹲下說「地雷」:追逐者就必須停止追他,另找目標追逐。而「地雷」只能遠地不動地蹲著,等其他人來拍一下,並喊「爆炸」,才被解救,繼續做逃跑者。被捉住者為第二輪游戲的追逐者。
2、拍手背:兩名幼兒以猜拳來決定誰先拍。拍者掌心向上,並將手放在對方的手心下面,看準機會,撒手從上面去拍對方的手背。如能成功,則繼續拍,一旦拍空,兩人交換。
3、切西瓜:幾位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做「大西瓜」)。一位幼兒做「切西瓜」,邊念兒歌邊繞著圓圈走,並做「切西瓜」的動作「,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將身邊兩位幼兒拉著的手切開,然後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到的兩位幼兒則必須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達原位者即為再次游戲的「切瓜人」。
4、老鷹抓小雞:幼兒分成四組,每組排成一路縱隊,排頭幼兒扮母雞,撐開兩臂做「翅膀」保護後面的小雞。後面幼兒拉住前面幼兒的衣服做小雞。
5、游戲開始,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來來來,來游戲。」接著母雞和小雞一起念:「我做一隻小雞,嘰嘰嘰,嘰嘰嘰,吃白米。」接著老鷹念:「我做老鷹轉個圈,一把捉住你。」念完兒歌後,老鷹即設法從兩側去捉排尾的小雞。母雞可用兩臂阻擋老鷹,保護小雞不被捉住。小雞可兩邊躲閃協調地逃跑。小雞被老鷹捉住,離開場地暫停一次游戲。教師要隨時掌握幼兒的運動量,若幼兒連續奔跑超出一分鍾,老鷹還捉不到小雞,教師(獵人)即發出「碰」的槍聲,老鷹聽到槍聲後,即原地蹲下,表示被獵人嚇跑,其餘小雞拍手,表示高興。游戲可調換角色,重新開始。
③ 適合幼兒園的民間游戲有哪些
1、粘泡泡糖。
所有的孩子圍成一個圓圈,邊拍手邊說:「粘泡泡糖,粘泡泡糖。」孩子問:「粘哪裡?」老師說:「粘肩膀(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孩子馬上兩人一組互相碰肩膀。
④ 幼兒園大班民間體育游戲《跨大步》
幼兒園大班民間體育游戲《跨大步》
幼兒教育的環境創設要貼近生活,並且源於生活。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民間體育游戲《跨大步》,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名稱:
猜拳跨步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下肢力量及靈活性,培養幼兒合作精神。
2、教會幼兒跨大步的傳統玩法,培養幼兒競爭意識。
活動准備:
50米場地 起跑線
終點線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入場地。
二、講解游戲玩法,認識起跑線、終點線。
三、教師與幼兒做示範1、兩個幼兒猜拳分勝負,勝者同伴向前跨越(步數提前講好)2、哪組幼兒提前到終點為獲勝方。
3、以後依次進行,直到幼兒全部跨越完畢。
四、幼兒游戲、教師隨場指導。
五、游戲結束,整理場地。
生成的新玩法活動名稱:趣味運動會活動目標:1、 進行各種跳躍游戲比賽的'練習。
2、 通過各種跳躍活動,發展跳躍能力,提高靈敏及協調性,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3、 培養良好的合作能力,促進相互的交流與協作,激發幼兒主動參與體育的興趣。
活動准備:
蛇形跑、模仿跳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成一隊行進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小動物模仿
(一)、袋鼠跳重點:雙腳用力蹬地躍起,雙手抓緊布袋,雙腳輕巧落地難點:動作協調連貫把游戲者分成四隊,每隊第一名幼兒站在袋子里,雙手抓住袋子邊,向前跳出,往返接力,最先跳完組勝利,先練習再比賽。
(二)、小青蛙運球重點:雙腿用力夾球向前躍起。
難點:球不掉,動作連貫把游戲者分成四隊,每隊第一名幼兒站在袋子里,雙手抓住袋子邊,向前跳出,往返接力,最先跳完組勝利,先練習再比賽。
(三)、渡河重點:雙腳連續跳躍難點:動作連續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成縱隊面對面分別站在兩端平行線後。先由一端各隊第一個幼兒開始跳,從一個圈跳 到另一個圈裡,跳到對岸與第一人拍手,則對岸第一人跳回,如此依次進行,最後以先渡過河的隊為勝。
活動名稱:跨越障礙活動目標:1.鼓勵幼兒大膽運用多種材料建構游戲環境,培養幼兒 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幼兒從中體驗自主練習和成功的快樂。
2.練習跨跳等動作,發展幼兒下肢的肌肉力量和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准備:
教師用三把椅子和兩根皮筋搭成兩個障礙,一個高一些,另一個低一些;師幼共同准備活動材料,如短的粗繩、積木、塑料板、易拉罐、可樂瓶、油桶、大沙包、紙盒等。
活動過程
1.做准備活動幼兒跟隨教師的口令,在活動場地上做伸展、下蹲、腹背、繞膝、繞腳腕、跳躍等動作。
2.引入主題(1)教師將幼兒帶到事先搭好的兩個障礙處,請幼兒排好隊,依次練習從障礙上跳過去的動作。
(2)、提問:"你們在跳老師搭的障礙時有什麼感覺?"(難易不同)(3)、引出主題:"老師搭的障礙不能讓每個小朋友都滿意,想一想,怎樣做才能讓大家都滿意?"(自己來搭障礙)3.啟發和鼓勵幼兒自己想辦法搭障礙、過障礙(1)、請幼兒觀察教師提供的多種材料,想一想:自己選什麼材料,怎樣搭障礙?
(2)、鼓勵幼兒用自己想的方法嘗試搭障礙,過障礙。
(3)、教師進行觀察,給予適宜的指導。
4.師幼進行交流和總結 將幼兒集中起來,相互交流自的做法,並嘗試著總結一些經驗,如,障礙的高矮要適合自己,隨時調整;跳較高的障礙時要有一段助跑;跳連續障礙時,材料之間要有適當的間隔等。
5.鼓勵幼兒嘗試跳他人搭建的障礙 鼓勵幼兒把每個小朋友搭的障礙都跳一遍。
6.收拾和搬運材料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整理和放鬆運動。
活動結束,大家一起收拾和搬運活動材料。
;⑤ 幼兒園大班民間體育游戲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民間體育游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民間體育游戲教案1
活動背景
跳皮筋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把跳橡皮筋游戲和童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符合幼兒活潑好動的個性特點。根據大班孩子的動作發展情況,我選擇了"跳皮筋"活動,並制定了不同階段的目標,希望在活動中,孩子們能在身體動作、想像力和創造力及合作意識方面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展。
活動目標
1.學習一些簡單的跳牛皮筋的基本動作
2.通過幼兒自主活動,相互學習,培養合作精神,體驗自主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牛皮筋、會念兒歌《小皮球》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在游戲中熱身。
1.跟隨教師向前慢跑、倒退走、四散走
2.四散慢跑,聽教師的哨音、看手勢"結對"
3.做准備操
(二)幼兒自己探索玩牛皮筋的跳法
1、幼兒三人一組自由探索牛皮筋的玩法。
2、教師演示跳牛皮筋的方法小朋友4人一組,一組三人撐皮筋放在腳脖處呈三角形;另一個小朋友,從一根皮筋跳到另一根皮筋,圍三角形繞圈,邊跳邊念兒歌:小皮球,三加一,馬蓮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八五五六,五八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八六五六,六八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八七五六,七八七五七,七八七五八十一,八八八五六,八八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八九五六,九八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跳完結束。再加高距離跳。跳錯換另一組跳。
(三)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1.4人一組,用石頭、剪刀、布的方法確定撐皮筋的人(3人)
2.在跳皮筋時,要一邊念兒歌一邊跳
3.跳錯的小朋友就要去拉皮筋
(四)游戲開始
活動延伸
游戲結束後組織小朋友做放鬆活動,以免小朋友感到疲勞。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主動地在教學過程實施中的反思,這種反思能使課堂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目標達成的效果。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組織教學方法,做到教學靈活,巧妙調控,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
1.學生在課中的參與
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體,是以一定的參與度做保證的,學生沒有參與或少參與,就算不上「主體」了。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看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就廣度而言,學生是否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是否參與了課堂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就深度而言,學生是主動的、積極的,還是被動的、應付的。
2.學生在課中的交流
交流是培養學生友好往來,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為主體的具體體現。課堂中,教師只有創設民主、和諧、平等和寬松的學習氛圍,才能讓學生感到自己在這個環境中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可以與教師、同學之間進行平等對話的。教學中我常用「隨機式」的分組方法進行交流,這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揮,但由於素質的差異不能進行很好的交流;於是可以用「朋友式」的組合方式進行合作學習,這有利於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交流的氣氛相當濃厚,學生的個性更能無拘無束的發揮。因為他們是朋友,從而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減少了個體的差異,因為他們為了這個合作體進行互助,使自己的這個合作小組能全面發展和提高。在變向運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朋友式」交流,合作式的學習,發現許多變向運球的方法是豐富多彩的。
幼兒園大班民間體育游戲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 練習快跑。
2. 培養幼兒躲閃跑的能力和反應的敏捷性。
(二)活動准備
老狼頭飾一個,場地一端畫一條起點線。
(三)活動內容
1、玩法:
幼兒扮小動物,四散地站在起點線後,教師戴上頭飾,背對幼兒站在幼兒前面幾米的地方。
游戲開始:
"小動物"和"老狼"一同往前走,"小動物"邊走邊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X點了。"然後又問:"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X點了"。"小動物"每問一句,就要朋膽地走近"老狼"。這樣轉身往回跑,"老狼"轉身追捉"小動物",但不能越過起點線,被捉到的"小動物"站到場外。
2.規則:
(1)"小動物"與"老狼"應邊問答邊往前走,不能停留。
(2)"老狼"回答幾點時,不能回頭看。
(3)"老狼"回答幾點時,可以任意間隔鍾點,但不能倒書時間。
幼兒園大班民間體育游戲教案3
教案一:《玩泥巴》
活動目標:
1.在自由玩耍中感知膠泥的特性。
2.通過游戲掌握摔泥、團泥、捏泥、壓扁等基本技能。
3.在玩泥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准備:
紅色膠泥若干,一處供幼兒玩耍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玩泥,體驗玩泥的樂趣。
1.教師隨意取泥放於手中,通過看、揉、捏,說出自己的感覺。
泥巴捏在手中是什麼感覺?捏一捏,有什麼變化?
2幼.兒自由玩泥,鼓勵幼兒邊玩邊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民間游戲:摔泥巴
1.教師邊念兒歌邊摔泥巴,引起幼兒的興趣:"東窪里,西窪里,都來看我放啪哩!"教師將涅好的泥巴甩下,發出"啪!"的響聲。
2.師生共同游戲,啟發幼兒掌握摔泥方法:捏好小碗狀,用力快出手。
(教師巡迴指導,活動中注意良好衛生習慣的教育滲透。)
3.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才能讓泥巴發出響聲?發出響聲的泥巴,會在頂部出現一個大洞。打響的幼兒要再次說兒歌:"東胡同,西胡同,都來給我補補丁。"其他幼兒要從自己的泥巴上掰下一塊,捏扁把洞補上。如果泥巴未發出響聲,對方幼兒要從其泥巴上挖三下:"泥花花,挖三挖。"
4.幼兒兩人一組玩游戲,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
(1)在未摔之前,檢查泥巴窩窩底部是否完整。(摔泥的幼兒應盡量將泥碗破口摔大。)
(2)一定要補住泥巴窩窩的破口。(補泥的幼兒,將泥壓扁、壓薄,能補起破口即可。)三。游戲結束整理場地。
教案二:《電羊》
活動目標:
1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動作較靈活的四散追逐跑。
2.通過游戲,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電。
3.在活動中注意安全,不與同伴碰撞。
活動准備:
大灰狼頭飾一隻:
適合年齡:大班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動物模仿操幼兒能跟著老師做操。
2.基本部分
(1)游戲:"電羊"介紹游戲玩法、規則、邊講邊示範。(教師請小朋友扮小山羊,這當中有老師事先指定的幾名"電羊"。小羊在場地上一邊玩耍,一邊念兒歌:"頭上兩只角,身上長白毛。愛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另選一幼兒扮大灰狼,背對"羊群"站立。兒歌念完,"大灰狼"轉身喊:"我來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開。如果大灰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帶出場外。如果"大灰狼"抓住電羊,電羊就發出"的鈴鈴"的聲音,"大灰狼"觸電,站著不能動。千萬注意,不能讓"大灰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誰是電羊。)
(2)讓幼兒學念"小山羊"兒歌數遍。
(3)幼兒玩電羊游戲數遍後,教師鼓勵小山羊不要被大灰狼抓住,表揚沒被抓住的幼兒。而"大灰狼"抓"小羊"越多越能幹。
3.活動結束:
玩民間游戲"炒蠶豆、炒豌豆"數遍。
教師簡單小結,表揚機智、勇敢的小朋友。
教案三:《跳皮筋》
一、活動背景
跳皮筋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把跳橡皮筋游戲和童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符合幼兒活潑好動的個性特點。根據大班孩子的動作發展情況,我選擇了"跳皮筋"活動,並制定了不同階段的目標,希望在活動中,孩子們能在身體動作、想像力和創造力及合作意識方面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展。
二、活動目標
1.學習一些簡單的跳牛皮筋的基本動作
2.通過幼兒自主活動,相互學習,培養合作精神,體驗自主活動的快樂
三、活動准備
牛皮筋、會念兒歌《小皮球》
四、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在游戲中熱身。
1.跟隨教師向前慢跑、倒退走、四散走
2四散慢跑,聽教師的哨音、看手勢"結對"
3.做准備操
(二)幼兒自己探索玩牛皮筋的跳法
1.幼兒三人一組自由探索牛皮筋的玩法。
2.教師演示跳牛皮筋的方法小朋友4人一組,一組三人撐皮筋放在腳脖處呈三角形;另一個小朋友,從一根皮筋跳到另一根皮筋,圍三角形繞圈,邊跳邊念兒歌:小皮球,三加一,馬蓮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八五五六,五八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八六五六,六八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八七五六,七八七五七,七八七五八十一,八八八五六,八八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八九五六,九八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跳完結束。再加高距離跳。跳錯換另一組跳。
(三)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1.4人一組,用石頭、剪刀、布的方法確定撐皮筋的人(3人)
2.在跳皮筋時,要一邊念兒歌一邊跳
3.跳錯的小朋友就要去拉皮筋
(四)游戲開始
五、活動延伸
游戲結束後組織小朋友做放鬆活動,以免小朋友感到疲勞。
幼兒園大班民間體育游戲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手推車的.本領,在活動中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初步學會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3、喜歡民間游戲,體驗游戲過程中的快樂。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5、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准備:
1、游戲材料若干,「手推車」示範圖和音樂光碟各一張。
2、糧倉兩個,糧食12袋,地墊數量和師幼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情境中自然導入活動
1、幼兒自主選擇民間游戲,教師隨機參與。
2、簡單交流對民間游戲的認識,說說自己玩過什麼游戲?怎麼玩的?
二、學習游戲「手推車」
1、藉助圖片導入:他們在干什麼?這個游戲你玩過嗎?怎麼玩的?
2、幼兒分組嘗試,探索游戲的玩法,教師觀察並鼓勵幼兒練習。
3、互相交流游戲後的感受,懂得游戲需要三人一起合作,堅持進行。
4、一組幼兒示範,介紹小組推車快的原因,重點掌握兩人手托同伴膝蓋向前協調推行的方法。
5、幼兒分組繼續練習,結束後交流感受、總結經驗。
三、游戲:「運糧食」
1、引起興趣:農民伯伯的糧食豐收了,咱們幫著一起運到糧倉里去吧!
2、探討規則:要想運得快,三個人應該怎麼做?糧食掉了怎麼辦?
3、師幼示範:邊運糧食邊強調游戲規則和合作的重要性。
4、幼兒分紅、黃兩隊進行運糧食的比賽。
5、交流第一次運糧食的感受,總結經驗。
6、幼兒再次進行游戲,教師為幼兒加油。
四、放鬆游戲,結束活動
1、師幼邊念兒歌邊玩民間小游戲(王婆婆抱妹妹等)。
2、小結:今天玩得開心嗎?為什麼?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同時,游戲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我設計的這節社會活動,採用了幾個比較典型的、幼兒感興趣的游戲,讓幼兒親自體驗合作、感受合作的樂趣。幼兒積極性很高,特別是平時比較膽小、靦腆的幼兒也能主動參加。另外,孩子進入大班以後,已經有明顯的合作意識,但是他們缺乏科學的合作方法,因此,我根據這一情況,設計了本活動,但對於幼兒來說,單靠這一節活動不可能完全掌握,需要在不斷的、反復的練習中才能真正體悟合作的要領,因此,在平時的生活活動、體育活動中也應該貫穿這方面的練習,讓幼兒在輕松、自主的環境中充分嘗試,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合作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民間體育游戲教案5
活動背景:
高人高蹺是利用我們山區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木頭來自製的一個體育器材,具有民間特色又富有挑戰性。對於我們宜南山區的孩子來說個個都是運動健兒的好料子,他們生龍活虎,喜歡創新和冒險,特別是對於大班孩子來說,他們對一些沒有一定難度的體育活動能輕而易舉的完成,但不能滿足和激發他們對身體活動的慾望,從而獲得身體各部位運動的經驗。玩高人高蹺有一定的難度,但對於我們這里的孩子來說他們不怕困難,能勇於和困難挑戰,能注意手和腳的協調性,基本掌握走高蹺的基本技能。在本次活動中我增加了難度,設計了用高蹺來玩球的新招,這種活動既冒險又刺激,我想孩子在這種活動中肯定會玩的不亦樂乎。
活動目標:
核心經驗:在學會走高蹺的基礎上,學慣用高蹺帶球向前走,培養幼兒用高蹺來控球的能力。
相關經驗:嘗試在高難度的挑戰中,培養幼兒自我調節和不怕困難的品質。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
1、看過世界足球賽的錄象。
2、已掌握基本的走高蹺方法。
環境准備:
1、寬敞的一塊大草坪。
2、世界盃足球賽音樂、足球一個、皮球若干。
活動流程:
一、播放奧運世界盃足球賽音樂,活動身體。
教師啟發:
1、剛才這段好聽的音樂是什麼音樂?你在哪裡聽過?
2、你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覺?(好激動;也想踢足球;好想自己快點長大去參加足球賽……)
3、怎樣我們長大才能做足球運動員呢?(從小練好本領;學好好多踢足球的方法……)
4、怎樣我們象個小巨人變得好高好高呢?(站在高蹺上我們不就是變成了小巨人了嗎?……)
二、探索高蹺的玩法。
1、幼兒自由玩高蹺。
教師啟發引導:高蹺除了往前走,還可以怎麼玩?(橫著走、倒著走……)。
2、幼兒練習橫著走、倒著走的方法。
三、難點練習、重點指導,學慣用高蹺帶球向前走。
1、教師啟發引導:小朋友你們敢站在高蹺上讓球聽你的話,讓它跟你們一起走嗎?
2、幼兒自由練習邊走高蹺邊帶球往前走,教師觀察指導,要求幼兒看好前方,讓球向前走。
3、分紅、綠兩隊練習站在高蹺上踢球進球門,要求紅隊把球踢進紅球網,綠隊把球踢進了綠球網。
四、游戲結束,聽輕音樂放鬆身體。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通過活動,幼兒各方面能力都獲得了有效的發展,勇敢、果斷的個性品質也得到了發展,幼兒興趣高,充分激發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分析我在活動中對幼兒的要求方面,對幼兒積極鼓勵方面以及安全教育方面都做得較好。如是讓幼兒自由選擇難易不同的走法,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鼓勵幼兒方面,我以自己的情緒、表情、語言和眼神作為「武器」;情緒上,我是積極而興奮的,讓孩子受到感染而激發興趣;表情上,我是輕松自如的,給孩子創設一個較為輕松的心理環境;在語言方面,我說「別害怕」、「不要緊張」、「沒有危險的」之類的話,等於在強調危險,說得越多,幼兒就是緊張,動作就放不開,反而容易出危險。在眼神方面當有的孩子站在高蹺上猶豫不決時,我用堅決的目光看著他的眼睛,通過這扇「扇戶」給他注入鼓勵和力量。整個過程,我用自己的表現感染孩子、鼓勵孩子。在安全教育方面,我讓孩子們在草坪上玩高人高蹺,確保了孩子的真正安全,以便於孩子們玩得更盡興。
活動拓展:
在體育區角擺放高蹺和球,讓幼兒多次練習鞏固,更加熟練這個技能,在熟練這個技能後,鼓勵幼兒嘗試走在高蹺上來走一層層樓梯,層層遞進難度。
製作方法:找兩根1米左右的圓木棍(大約直徑4厘米),另找兩塊20厘米左右的木塊固定於圓木棍的下端(約15迷離處)即可。
幼兒園大班民間體育游戲教案6
活動准備:音樂:《親愛的朋友》《下個路口》《坐上火車去拉薩》,套繩15根,小沙包和書包與幼兒的一半人數,相同,路線箭頭,高20厘米、寬20厘米的平衡木,拱形門、梅花樁、螞蟻頭飾。
經驗准備:幼兒對兩人合作游戲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如:兩人搭肩走、兩人背靠背走等。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幼兒嘗試一個人的全身活動。如:雙臂彎曲向前滾動,像螃蟹似的叉開腿走,像烏龜似的蹲著走。
2.幼兒嘗試在音樂《親愛的朋友》中兩人合作做滑稽的熱身動作。
如:兩人搭肩一起走,兩人雙手交叉相握轉圈等。
二、 嘗試學習兩人合作游戲--開火車。
1. 教師做反面示範,拋出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小火車總是開不穩?
(1).教師示範手臂動作時用延長"嗚"的聲音來讓幼兒仔細觀察手臂合作的正確方法。
(2)示範:第一次後面教師推著前面的教師走,第二次前面教師拉著後面教師走。
⑥ 民間體育游戲有哪些
民間體育游戲:鬥百草、放風箏、騎竹馬、盪鞦韆、捉迷藏、鬥蟋蟀,還是跳房、跳百索、拔河、賽龍舟、摔跤、下土棋等等。
民間游戲是流傳於廣大民眾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俗稱「玩耍」,主要流行於少年兒童中間和節日里成年人娛樂節目之中。有些游戲項目在發展中逐漸完備,最後形成了競技項目或雜技藝術。
生動有趣,沒有功利色彩的民間游戲和競技活動,每個炎黃子孫都會感到親切。這種親切感總是與朗朗的笑聲和濃濃的鄉情融在一起。
游戲特點:
1、隨意性。從游戲的組織和取材角度來說,民間游戲具有一定的規則,但又具有隨意性。一些游戲可以就地取材,找一些木棍、石子、葉子,就可以開始游戲,如利用石子或果核,按不同的圖形玩「走子」游戲。
2、趣味性。民間游戲能夠代代流傳是因為具有極強的趣味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例如,跳皮筋可以邊說兒歌邊跳,玩法上可以從一根到兩根、三根。再如摔煙紙盒,其中好看的圖案、扇的動作和紙盒摔在地上發出的聲音都給幼兒帶來了樂趣。
⑦ 民間游戲有哪些
民間游戲:
1、老鷹捉小雞
老鷹捉小雞,俗稱「黃鷂吃雞」,又叫「黃鼠狼吃雞」,是一種多人參加的益智娛樂游戲,在戶外或有一定空間的室內進行。這種游戲,對發展學生靈敏性和協調能力,培養學生合作練習,合作意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游戲需要至少三個人,一人當母雞,一人當老鷹,其餘的當小雞。小雞依次在母雞後牽著衣襟排成一隊,老鷹站在母雞對面,做捉小雞姿勢。游戲開始時,老鷹叫著做趕雞運作。母雞身後的小雞做驚恐狀,母雞極力保護身後的小雞。老鷹再叫著轉著圈去捉小雞,眾小雞則在母雞身後左躲右閃。
⑧ 民間體育游戲有哪些及玩法
一、民間體育游戲:鬥百草、放風箏、騎竹馬、盪鞦韆、捉迷藏、鬥蟋蟀,還是跳房、跳百索、拔河、賽龍舟、摔跤、下土棋等等
二、游戲特點:
1、隨意性。從游戲的組織和取材角度來說,民間游戲具有一定的規則,但又具有隨意性。一些游戲可以就地取材,找一些木棍、石子、葉子,就可以開始游戲,如利用石子或果核,按不同的圖形玩「走子」游戲。
2、趣味性。民間游戲能夠代代流傳是因為具有極強的趣味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例如,跳皮筋可以邊說兒歌邊跳,玩法上可以從一根到兩根、三根。再如摔煙紙盒,其中好看的圖案、扇的動作和紙盒摔在地上發出的聲音都給幼兒帶來了樂趣。
三、個別玩法
1、腳尖腳跟腳尖踢
雙手叉腰,邊念邊跳。「腳尖」(右腳尖朝後點地),「腳跟」(右腳尖朝前點地),「腳尖踢」(將右腳尖朝左前方點地,接著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換左腳,依次反復進行。
2、滾鐵環
手持一根頂端有彎槽鐵棍,推一直徑一尺多的鐵環向前飛跑,發出「嘩唧嘩唧」的聲音,可以在場地寬闊的地方玩。比一比誰滾的時間最長誰就贏了。
3、地雷爆炸
游戲前先用猜拳決出一個為追逐者,其餘為逃跑者。逃跑者可以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個人就算勝利。逃跑者保護自己的辦法就是,快被捉住時,可以立即蹲下說「地雷」:追逐者就必須停止追他,另找目標追逐。
而「地雷」只能遠地不動地蹲著,等其他人來拍一下,並喊「爆炸」,才被解救,繼續做逃跑者。被捉住者為第二輪游戲的追逐者。
4、舞龍燈
利用稻草、竹筒或雪碧瓶制一個象徵性的「龍頭」,再制出「龍身」(稻草「龍身」用稻草紮成大約20厘米長的草扎若干個,中間穿上一根繩子,若給小班玩可不穿繩),用小竹竿或木棍插進「龍頭」、「龍身」,讓舉著舞,可以兩條「龍」嬉戲,樂在其中。
5、跑框
游戲的分為兩組,一組為守框者,一組為跑框者。守框者依圖站好位置,集中注意力守侯在自己的活動范圍內,阻攔跑框者闖入自己的管轄區內,跑框者必須乘其不備,靈活躲閃才能闖框,若被守框者觸及,則算輸。跑框者必須闖過所有的關才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