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類別 » 幼兒體育平衡木游戲中扭傷腳

幼兒體育平衡木游戲中扭傷腳

發布時間: 2022-10-14 20:25:47

Ⅰ 幼兒園小班安全課扭傷腳後怎麼辦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扭傷腳後正確的處理方法。 2、仔細觀察看圖片,能在圖片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動准備: 1、製作3種標志,分別表示3種處理方法:用手揉、冷敷、熱敷。 2、娃娃、毛巾每人一份。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活動,向幼兒提出問題。 (1)旁白:浩浩在家裡玩的時候,一不小心把腳扭了,這可怎麼辦呢? 妞妞說:快,用手揉一揉,揉揉就好了! 兵兵說:不對,不能用手揉,要用冰毛巾敷。 樂樂說:什麼啊,明明是用熱毛巾敷。 (2)教師:他們的意見都不一樣,到底誰說的對呢?老師這里有三個標志,你同意哪一種方 法就站到哪一個標志的後面。請你說一說為什麼選擇這種方法。 2、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了解腳扭傷後正確的處理方法。 教師: (1) 腳扭傷了以後到底應該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先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2) 現在看過書了,有小朋友要改變自己的選擇嗎? 3、集體看掛圖,了解扭傷後的處理方法。 (1) 教師:記住哦,扭傷後用手揉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揉搓會使受傷部位的傷加重的。 正確的做法是立刻停止活動,躺下,把腳墊高,把毛巾浸過冷水後,冷敷受傷的部位,這樣 可以減輕扭傷處的腫脹,有止痛的效果。受傷一天後,再把熱毛巾敷在受傷處,這樣做可以 幫助受傷的地方很快好起來。 (教師邊指掛圖,邊向幼兒解釋說明。 ) (2) 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說扭傷後的處理,一邊用准備好的毛巾做相應的動作,進行練習。 4、玩扮演游戲,小心扭傷後的急救方法。 教師:娃娃家的寶寶扭傷腳了 ,小朋友們,請你幫助寶寶治療一下扭傷的腳吧。

Ⅱ 體育課上不小心扭傷了腳父母怎樣處理

首先,傷後要避免繼續負重或行走,切忌由同伴在傷痛局部手法按揉。
可以用綳帶或寬膠布將患側足踝背伸90後輕度外翻位包紮固定,限制行走,並送醫院處理。
第二、對於症狀輕者,可在傷後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並抬高患肢。此時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傷後,應施行局部冷敷,並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迴流,不至於使血液瘀積於血管損傷處。
冷敷方法:將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部,每3分鍾左右更換一次,也可以用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30分鍾。夏季則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在4~5分鍾左右,不宜太長。
第三、如果踝部扭傷已超過24小時,則應改用熱敷療法。此時熱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有利於傷處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
熱敷方法:將熱水或熱醋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處,5~10分鍾後毛巾已無熱感時進行更換。每天進行1~2次,每次熱敷約30分鍾即可。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復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Ⅲ 孩子在幼兒園做游戲時意外受傷怎麼辦

孩子天生就喜歡玩兒,游戲能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樂趣,但這並不代表游戲沒有任何危險,因為在孩子們的嬉戲中,潛藏著種種危機,隨時有可能給孩子們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那麼,孩子們意外受傷該怎麼辦?

一.扭傷

在孩子的世界裡,打打鬧鬧、你推我搡是非常常見的動作,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場景,但是,在孩子們追逐打鬧的過程里,稍有不慎,就會有扭傷出現。

其中,腳踝關節的扭傷是最為常見的。扭傷較輕的話,孩子只會感到稍有疼痛,嚴重的直接就能看到足面瘀青、腫脹,甚至寸步難行。關節扭傷,處理不當,很可能會舊疾未愈,新傷復發,變為習慣性扭傷,對孩子的運動機能影響極大。

應對措施

當發現孩子扭傷時,家長或老師首先要檢查其扭傷程度,看看孩子扭傷的部位是否有腫脹或是淤血的情形。

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傷及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拍片診治。

注意事項

扭傷後應立即休息,停止運動。護理的第一步是告訴孩子不要再轉動已受傷的關節,其次則是冷敷。在受傷的地方,每敷十五分鍾後,休息五分鍾,這樣的動作可以重復1-2小時左右。休息時,盡可能把腳抬高,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踝部腫脹。

切記不要給孩子進行不恰當的推拿和按摩。因為在急性期推拿和按摩反而會加重出血。

扭傷初期,不需內服葯、不宜外敷活血的葯物,以免血流加速,腫脹加重。腳踝扭傷的治療,不僅要解決疼痛,更要找出引起傷害的原因及預防再發的方法。

二.骨折

孩子喜歡追逐打鬧,但孩子的平衡能力不是特別好,很容易摔倒,在倒地的時候,又沒有任何保護動作,就很容易出現骨折現象。

大人摔倒,並不一定會出現骨折,這是因為大人的骨骼強度比較高,但是孩子骨骼強度比成人要低很多,所以受傷後很容易骨折,而孩子出現骨折後的症狀以及處理方法也和大人不一樣。

為了防止孩子摔傷而出現的骨折,讓孩子不去進行游戲,這種教育方法,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可取之處。一旦有意外發生,家長和老師了解骨折發生後的正確判斷與處理的常識,是減輕孩子受傷害程度的有效辦法之一。

應對措施

孩子在骨折後,往往會有劇烈的疼痛,家長或老師一旦發現孩子有此類異常表現,應給於足夠的關注。

當意外事故發生後,家長和老師首先要保持鎮靜,對伴有出血創口的孩子,要用干凈毛巾或手帕進行包紮;若出血不止,可在肢體根部緊急綁扎止,但需記住每隔1小時要將綳帶完全放鬆3?5分鍾,然後重新綁扎,不然有造成肢體壞死的危險。

接著應對骨折的肢體進行妥善固定,它不僅能避免因搬運移動所造成的軟組織、血管和神經的損傷,還能減輕疼痛,方便運送,開放性骨折要先用消毒紗布包紮患處,再用夾板固定,無夾板的可用木棍,樹枝,竹竿等代替。

包紮時,要在夾板上墊以衣服或布等軟物,以防皮膚受損。包紮時要把傷肢的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先綁骨折上端,後綁下端。動作要輕,受傷部位不要綁得太緊。做完以上救治後,迅速將孩子轉運,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醫院急救。

三.脫臼

脫臼,也是孩子受傷常見的一種,比如做游戲的時候,互相拉扯,用力過猛;家長和孩子一起玩耍時,做提拉動作;家長帶孩子上下樓梯,怕孩子摔倒就用力拉孩子的手臂??這些行為都很容易造成幼兒關節脫臼。

脫臼表現

當孩子在游戲中有牽拉動作,突然喊疼痛,拒絕別人移動他的肘部,不肯用患側手拿取物品或上舉活動,試著前後旋轉肘部時因疼痛而啼哭;肘關節常表現輕度彎曲,手心向下旋垂於胸前,就有橈骨小頭半脫位的可能。

應對措施

當孩子有可能脫臼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脫臼後,需及時給孩子進行復位。用手法即可簡單、迅速地復位,復位後疼痛立即消失,患肢不再拒動,肘關節活動完全恢復正常。

但有些經常發生脫臼的小兒,手法復位後最好用三角毛巾或綳帶將患肢固定在胸前7?10天,同時避免再牽拉,以免造成習慣性脫臼。幼兒脫臼雖經復位但很容易復發,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大致到了8歲以後,幼兒發生脫臼的幾率才會大大降低。

注意事項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幫孩子穿衣服,還是同孩子做游戲,家長都應盡可能注意避免猛力提拉孩子的胳膊,即使要拉,也應選擇上臂部位;而老師則應告知孩子們游戲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四.勒傷

在游戲中,孩子之間因好奇或別的原因,引起一方拉扯對方脖子或手上的物件,這種情形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手上勒傷雖然危險。但還不至於危及生命,而脖子上項鏈、或其他掛件一經牽拉是非常容易造成窒息而危及生命的!

預防對策

家長盡可能不要給孩子在脖子上佩戴飾品或鑰匙,避免這些潛在的危險發生。

注意事項

幼兒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當發現身邊的大人佩帶各種飾物時,孩子很可能有意模仿,在自己身上佩戴掛墜、項鏈等物件,潛藏的危險就這樣出現了,家長對這方面一定要提高警惕!

五.戳傷

玩具是每個孩子都有的東西,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很多家長不能經常陪伴孩子,於是就給孩子購買大量的玩具,但這些玩具中,有很多都是尖利的玩具,孩子一旦瘋玩開,很難保證這些玩具不會傷及自己或別人。

預防策略

此類傷害其實很容易避免,家長平時不購買有尖銳稜角的玩具;當孩子玩此類玩具或就地取材,直接玩兒樹枝時,大人提高警惕,都是可以避免的。

當然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好奇,要是因為害怕孩子受傷,就剝奪了孩子的好奇心,自然得不償失。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花費大量的心血,既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與能力,又不能傷及孩子的安全。

所以,不妨在孩子的玩具上多下點兒功夫,比如把孩子玩兒的玩具刀槍前用布裹起來,這樣既可以讓孩子玩兒,家長又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

六.擦傷與劃傷

擦傷、劃傷更是常見,家長也是最為熟悉,相信很多老師和家長都對此類傷害做過處理。不過,此類傷害的預防同樣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重視!

注意事項

不管是哪類的傷害,其實單靠家長或老師的監督,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意外傷害,究竟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嚴重後果。孩子畢竟是孩子,他沒有親身體驗,根本不會理解到危險的真正意義之所在,所以不妨有針對性地為他設計一些場景,給孩子進行一堂安全教育課,讓孩子對危險和傷害有個更為完善的認識。

我們可以在孩子游戲的環境和內容上作些精心安排,如帶孩子去草坪上或塑膠場上游戲;在游戲前或游戲過程中,為孩子實施安全教育,認識身邊的各種危險,並教會他們一定的安全自救技巧與方法。

讓孩子避免意外傷害,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健康、快樂的成長,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不能出門玩耍。嬉戲是孩子童年中非常美好、值得回憶的事!我們要多用一些心思,讓孩子少受傷害,少承受一些不必要的傷痛,給孩子一個安全、幸福的童年!

Ⅳ 體育運動受傷…腳扭傷如何處理…

扭傷後,切忌立即搓揉按摩,也不要用熱毛巾敷。應該用冷水或冰塊冷敷15分鍾,外擦松節油或塗三七粉、雲南白葯,或用活血、散淤、消腫的中草葯如蒲公英、馬齒莧搗爛外敷包紮。

對於症狀輕者,可在傷後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並抬高患肢。此時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傷後,應施行局部冷敷,並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迴流,不至於使血液瘀積於血管損傷處。

如果踝部扭傷已超過24小時,則應改用熱敷療法。此時熱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有利於傷處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

Ⅳ 在上體育課時腳不慎扭傷,做法最好的是什麼

崴腳,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醫學上稱做「足踝扭傷」。這種外傷是外力使足踝部超過其最大活動范圍,令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甚至關節囊被拉扯撕裂,出現疼痛、腫脹和跛行的一種損傷。

由於正常踝關節內翻的角度比外翻的角度要大得多,所以崴腳的時候,一般都是腳向內扭翻,受傷的部位在外踝部。不少人是先使勁揉搓疼痛的地方,接著用熱水洗腳,活血消腫,最後強忍著疼痛走路、活動,為的是別「存住筋」。但實踐證明,這樣處置崴傷的腳是不妥當的。

因為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與滲出的組織液在一起會形成血腫,一般要經過24小時左右才能修復,停止出血和滲液。如果受傷後立即使勁揉搓,熱敷洗燙,強迫活動,勢必會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時加速出血和滲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腫,使受傷部位腫上加腫,痛上加痛。人們常說的「存住筋」,實際是損傷以後軟組織發生粘連,影響了功能活動。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損傷的中後期。所以,受傷後幾天內的活動受限,一般都是因為疼痛使活動受限,而不是粘連所致的「存住筋」。

那麼,崴腳以後怎樣處置才正確呢?

1.分辨傷勢輕重。輕度崴腳只是軟組織的損傷,稍重的就可能是外踝或者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再重的還可能是內、外踝的雙踝骨折,甚至造成三踝骨折。輕的可以自己處置,重的就必須到醫院請醫生診斷和治療。所以,分辨傷勢的輕重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不是劇烈疼痛,還可以勉強持重站立,勉強走路;疼的地方不是在骨頭上而是筋肉上的話,大多是扭傷,可以自己處置。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頭上,或扭傷時感覺腳裡面發出聲音,傷後迅速出現腫脹,尤其是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面中間高突的骨頭上,那是傷重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去診治。假如限於條件一時去不了醫院,也可以暫時按照下列辦法處置,然後盡快到醫院診斷治療。

2.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熱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療法,作用卻截然不同。血得熱而活,得寒則凝。所以,在破裂的血管仍然出血的時候要冷敷,以控制傷勢發展。待出血停止以後方可熱敷,以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

細心的讀者一定要問,怎麼才能知道出血停止了沒有呢?原則上是以傷後24小時為界限,還可以參考下面幾點:一是疼痛和腫脹趨於穩定,不再繼續加重;二是抬高和放低患腳時脹的感覺差別不大;三是傷處皮膚的溫度由略微高於正常部分,變成相當差不多,這些都可作為出血停止的依據。

3.適當活動。在傷後腫脹和疼痛進行性發展的時候,不要支撐體重站立或走動,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動。待病情趨於穩定時,可抬高患肢進行足踝部的主動活動,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劇痛方向的活動。等到腫脹和疼痛逐漸減輕時,再下地走動,時間宜先短一些,待適應以後慢慢增加。

4.正確按揉。在出血停止前,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揉為宜,方法是用手掌大魚際按在局部,壓力以雖疼尚能忍受為宜。時間是持續按壓2~3分鍾再緩緩松開,稍停片刻再重復操作。每重復5次為一階段,每天做3~4個階段較合適。出血停止之後做揉法,用大魚際或拇指指腹對局部施加一定壓力並揉動,方向是以腫脹明顯處為中心,離心性地向周圍各個方向按揉,每次做2~3分鍾,每天做3~5次。

5.合理用葯。出血停止以前,不宜內服或外敷活血葯物,可用「好得快」噴灑傷處,內服雲南血葯。出血停止以後,則宜外敷五虎丹,內服跌打丸、活血止痛散等。後期可用中草葯熏洗。如果手邊沒有中成葯,也可以把麵粉炒黃,用米醋調和敷在患處,來代替五虎丹,效果也比較理想。用一小撮花椒,一小把鹽煮水熏洗,代替中草葯效果也不錯。

Ⅵ 家長和老師怎麼溝通體育游戲時,東東過平衡木小橋,不小心踩空,扭傷了腳踝

摘要 一、與老師溝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Ⅶ 體育課扭傷腳怎麼處理方法

1、正確運用冷敷以及熱敷:剛扭傷的時候,細小的血管還在滴血,這時候冷敷,有助於血管收縮,從而達到止血的作用,有效緩解病情。一天後,細小的血管不再出血,這時候就可以熱敷了,這么做有利於消除扭傷部位的淤血,讓患處沒有那麼疼。
2、適當做些活動:腳踝剛剛扭傷的時候,腫脹以及疼痛感非常明顯的,這時候不可以有任何的運動,還要把受傷的腳踝抬起來。等到病情穩定之後,只要疼痛在能夠忍受的范圍之內,就要慢慢增加腳踝的運動。

Ⅷ 做游戲時扭傷了腳,怎麼辦

扭傷最常見的韌帶拉傷有兩種: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歪了腳;和膝關節的韌帶拉傷。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的治療辦法是在拉傷之後馬上做到以下幾點:
1.休息、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鍾,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用綳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綳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迴流。

Ⅸ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扭傷腳怎麼辦》

設計意圖:
幼兒天生活潑好動,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就跑到戶外,不停地又蹦又跳。由於他們的骨骼發育還不健全,韌帶也比較鬆弛,所以,經常有扭傷腳之類的事發生。為了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有必要教給他們一些小傷小痛的處理方法。
活動目標:
1.了解扭傷腳後的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
2.掌握一些預防性的小常識。
3.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1.事先要求幼兒記住自己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記住醫院急救電話號碼。
2.活動前排練情景表演「腳扭傷了」。
3.幼兒戶外活動圖片:踢球、跑步、跳繩、滑滑梯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觀看情景表演「腳扭傷了」,了解扭傷腳後的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
一群小朋友在踢球,玩得正高興,突然,一個小朋友蹲下了,用兩只手捂著腳哭著說:「我的腳扭傷了,疼死我了!」一個小女孩跑過來說:明明,別怕,你坐下,我給你揉揉!「
1.組織幼兒討論:
這個小女孩的處理方法對不對?你自己在平時遇到這類情況或看到別人遇到這類情況是怎麼處理的?
2.教師小結:
(1)肯定剛才小朋友的做法不對和害處。評價孩子們說的處理方法是否得當。
(2)向幼兒介紹幾種簡單的處理方法,並請部分幼兒配合示範,其餘幼兒兩人或幾人一組模仿練習。
A.如果受傷部位不腫脹
(1)坐下來,把腿伸直。在小腿下墊上小枕頭或其它不太硬的物品,把扭傷部位抬高一點,休息一會兒就會減輕。(影響血液微循環,不易引起受傷部位腫脹)
(2)在上面的基礎上用濕毛巾冷敷或抹上點兒紅花油等,效果會更好(原理:冷敷能促使血管收縮,紅花油能止疼)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472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908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370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456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818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01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802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88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866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