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類別 » 切水果幼兒體育游戲

切水果幼兒體育游戲

發布時間: 2022-10-30 21:29:44

Ⅰ 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 篇1

游戲意圖:

孩子很多能力,都是可以在游戲過程中鍛煉的,比如,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反應能力,孩子通過在游戲中鍛煉,可以很好地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更好地鍛煉自己的動作靈活性。

游戲准備:

小乒乓球、塑料盒

游戲過程:

1.寶寶和家長在游戲之前,先將准備好的乒乓球均勻地撒到地上。

2.每個寶寶和家長到活動中心領取一個塑料盒。

3.游戲開始,寶寶和家長一起進入到場地中。

4.家長只能給寶寶指出要撿哪個球,不能自己撿球。

5.根據家長的指示,寶寶們用最短的時間撿球。

6.最後活動負責人統計每個小組撿球的數量,數量多的獲勝。

網站溫馨提示:

上面這個親子游戲,可以讓孩子和家長之間,實現良好的配合和互動,同時,也會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很好地鍛煉自己快速反應能力,和動手能力,這對於孩子來講,是很重要的兩項基本能力。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初步學會歌曲。

2、聽間奏整齊地開始唱歌。

活動過程

一、律動

師幼聽音樂走進活動室,跟隨音樂做各自走步動作。

出發(隨音樂有精神踏步)——過獨木橋(雙腳起鍾踮腳尖走)——看見蝴蝶小鳥(碎步小鳥飛動作)——大樹很低(蹲下雙手叉腰走)——上山坡(身體向後傾雙手擺動走)——到公園(到座位上拍手)。

二、幼兒學唱歌曲《泡泡不見了》

1、傾聽並熟悉歌曲旋律。

公園到了,看,小朋友們在吹泡泡玩呢!(播放錄音,幼兒欣賞歌曲一遍。)

提問:聽了這首歌,心理感覺怎麼樣?(開心、好玩)

2、欣賞歌曲第二遍,教師隨歌詞出示大泡泡、小泡泡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提問:小朋友在干什麼?吹出來的泡泡什麼樣?後來泡泡怎麼樣了?(教師用歌詞小結)

教師清唱一遍,幫助幼兒聽清歌詞。

3、幼兒學唱歌曲。

讓幼兒說出自己喜歡哪一句,分句練習。

幼兒學唱歌曲,在間奏處做雙手圍攏做泡泡吹大動作。(教師在間奏處帶幼兒一起做動作)

三、游戲「大泡泡、小泡泡」。

1、幼兒扮演泡泡精靈,兩兩結伴手拉手做成「小泡泡」。

邊唱歌邊根據歌詞內容做吹泡泡狀,唱到最後一句時,拍一下手做泡泡爆炸的動作。

2、根據幼兒情況可以三四人或四個人做「大泡泡」。游戲可反復進行。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讓孩子在玩玩樂樂中輕松達成活動目標。第一環節幼兒通過看泡泡、說泡泡、捉泡泡的游戲運用身體語言愉悅地掌握了兒歌內容。

第二環節在進行兒歌仿編時通過老師開放式的情境設置和開放式的提問,我們驚喜的發現孩子的想像力很豐富、思維活躍,,他們暢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大膽的說出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第三環節通過音樂游戲,讓幼兒在邊唱邊表演的過程中動靜交替,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

但也有一些不足如:在豐富孩子的詞彙量上欠缺,還有就是老師在音樂游戲前對孩子許諾到戶外去吹泡泡但沒有在活動中兌現,活動後續要跟進。

幼兒園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熟悉故事,能講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2.能發現與情節發展相關的圖案線索,能進一步理解故事3.

教學准備:

大書、小書

教學過程:

1.請幼兒討論:皮球可以怎麼玩兒?

2.出示大書,指讀書名,並請幼兒結合圖畫和書名說出書本會給我們展示一個怎麼樣的滾皮球表演(可提示幼兒想想、說出自己看過那些用皮球表演的節目,包括各種雜技表演)3.收回小書,集體分享交流上述問題。

①幼兒回答教師可展示大書相關內容作為支持或提示。

②在進行第3個問題的交流時,請逐頁展示分享交流,主要圍繞動物怎樣表演進行觀察與提問。(注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用准確和連貫的言語來描述和連貫的語言描述和講述,不要強求與書中的詞彙相同,只要正確合理即可

③引導幼兒多用自己的話語描述一下表演的過程,如:演員表演的表情、動作,周圍的狀況等,以感受和增加故事閱讀的趣味性,幫助理解故事

④教學以了解故事內容為目的。對皮球變化、對出場的預測可不做教學,留待下次活動幼兒自主發現討論。

4.教師小結教師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整個表演過程(可邊講邊展示大書作為支持或提示)

5.出示大書,請個別幼兒上前講述故事

6.出示大書,教師示範指讀,解釋分析

第二階段:

教學目標:

體會和掌握運用"又,然後"等虛詞把連續的動作串起來進行描述的方法,並能在講述活動中准確運用,並能在講述活動中准確的運用2.進一步掌握書中出現的動詞和虛詞,擴展其它動詞和虛詞

教學准備:

大書 小書 皮球 一套動物在皮球上表演的圖片

教學過程:

1.請幼兒跟讀一遍大書,然後每個人一本小書自由指讀幾遍。

2.分小組仔細閱讀小書圖畫討論:

①小動物的出現實在怎麼樣的,可以調換嗎?

②鳥在最下面,狗熊站在小狗的肩上,可以嗎?為什麼?

③皮球從開始到最後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

3.請小組代表發言,集體分享交流

4.收回小書,每組發放一套皮球圖片,請幼兒把動物表演的順序和皮球變化的順序對應起來排列,並講講自己排列的理由。

5.請幼兒運用圖片講故事,並引導幼兒用學過的詞語和句子講述

6.請幼兒續編故事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激發幼兒充分想像焰火燃放後的造型,並嘗試用自己掌握的繪畫技能進行表達。

活動准備:

1.創意繪本、油畫棒人手一份。

2.煙花的參考圖若干。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回憶觀賞放焰火的情景。

2.組織幼兒討論煙花有哪些顏色和造型,再說說自己以前還看到什麼不同的煙花。激發幼兒作畫的願望。

3.翻開創意繪本,請幼兒想想,小豬和朋友們放的'煙花是怎樣的?請幼兒用不同色彩的油畫棒大膽畫出煙花的造型。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畫出幾種不同造型的焰火。

4.請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評價。

5.談話:煙花雖然非常美麗,可是也有一定的危險。小朋友們在觀賞焰火時要注意哪些呢?(加入安全教育,讓幼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戶外玩體育游戲:放鞭炮。

游戲玩法:游戲開始,大家沿著圓圈,按逆時針方向一個跟隨一個走,邊走邊念兒歌:「過新年,真熱鬧,大家快來放鞭炮。」重復幾遍後,教師說:「點鞭炮了。」

然後原地蹲下,發出「嗤」的聲音,幼兒隨即蹲下發出「嗤」的聲音(表示等待炮響)。教師發出「砰」或「砰砰 」聲,幼兒發出「砰、啪」聲,並四散跑開,也可以雙腳向上跳或加上拍手動作。教師以「放鞭炮了」為信號,讓大家又回到圓圈上站好。提醒幼兒四散跑開時不要跑得太遠。

幼兒園教案 篇5

《切水果》這個游戲是小朋友耳熟能詳的戶外游戲,游戲兒歌念起來非常的歡快活潑,而且非常順口,基本上小朋友們一學就會。在基本玩法上進行創新,使游戲更富完整性和有趣性,讓孩子更愛玩這個游戲。

設計意圖:

配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他們能接受的范圍內進行游戲新玩法,難度適中,讓孩子們學的快,玩的開心。同時切水果這個鄉土游戲簡單又有趣味性,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也考驗了孩子們的靈敏性,能在切下的下一時刻馬上往後繞圈跑。

游戲過程:

切水果不僅要切蘋果、橘子、西瓜,還有很多水果可以用刀切,在這里就涉及到了豐富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可以知道更多平時不常見不常吃的水果。在傳統游戲中可能是一個小朋友去追,一個小朋友跑,在這里的新玩法中就稍加了變化,不是你追我趕,而是讓自己跑的更快去回到原點。玩法:

(1)孩子們在空地上手拉手圍成一個圈,然後站定不走動,請一位小朋友做切水果的人。

(2)問問小朋友們想切什麼水果吃,決定後小朋友們開始念兒歌:切,切,切XX,這里的XX大又甜,一刀切下變兩半。

(3)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切到哪個小朋友那裡,就那兩個手拉手的小朋友往後繞圈跑,看誰先跑到原先的位置上,就算誰贏。

游戲反思:

在孩子們玩了幾輪游戲後,發現游戲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問題1:如何讓孩子反映更快些?

是不是孩子不明白游戲的規則,所以在切到他那裡時卻不知道要跑;還是游戲缺少吸引性,讓孩子不專注游戲的進行,所以在輪到時不跑。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多,我覺得要讓孩子更積極的參與游戲中去,還是需要吸引性。教師可以在和幼兒一起念兒歌時,速度可以有快有慢,讓孩子感受到趣味念兒歌,同時把他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樣孩子就能比較專心的關注這把「刀」切到了哪裡。

問題2:如何改變隊形模式?

在試玩過以後,發現在切水果時一直都是以圓形隊伍進行游戲,這樣長此以往會使孩子感到枯燥,我想是否可以根據水果的形狀進行隊伍改編。如香蕉就讓孩子們以兩排隊伍排列,切水果時就兩個兩個小朋友一起切,當切到時,並排的兩位小朋友同時往第一排跑,像貼膏葯一樣,看誰先跑到。或者可以排成橢圓形、正方形等等,增加幼兒排隊的難度,也就讓孩子們提高了游戲的興趣。適當的增加1~2種新玩法,讓「跑」變的不簡單,有些小創意。

可能其他還有很多新玩法,我也是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的發現改進,如果讓孩子們一起參與想像游戲的新玩法,可能還會有更多好的玩法。

Ⅱ 經典切水果游戲叫什麼

《水果忍者》(Fruit Ninja),是由澳大利亞公司Halfbrick Studios開發的一款休閑益智類游戲,於2010年4月20日在iOS平台推出。

《水果忍者》這款游戲的創意來源也非常簡單,就是一位員工在家裡看到電視播放銷售水果刀的廣告,為了體現出刀的鋒利,廣告里推銷員把香蕉拋向空中,然後用水果刀在空中把香蕉切開。

Ⅲ 切水果游戲鍛煉幼兒什麼能力

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水果能夠成為食用品需要經過哪些程序,同時也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

游戲(英文: Game)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特別是靈長類動物學習生存的第一步。它是一種基於物質需求滿足之上的,在一些特定時間、空間范圍內遵循某種特定規則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滿足的社會行為方式。

但同時這種行為方式也是哺乳類動物或者靈長類動物所需的一種降壓減排的方式,不管是在出生幼年期,或者發育期,成熟期都會需要的一種行為方式。

合理適度的游戲允許人類在模擬環境下挑戰和克服障礙,可以幫助人類開發智力、鍛煉思維和反應能力、訓練技能、培養規則意識等,大型網路游戲還可以培養戰略戰術意識和團隊精神。

游戲有智力游戲和活動性游戲之分,又翻譯為Play、Game、Pastime、Playgame、Sport、Spore、Squail、Games、Hopscotch、Jeu、Toy。游戲多指各種平台上的電子游戲。

Ⅳ 《切水果》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切水果》中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切水果》中班教案 篇1

《切水果》這個游戲是小朋友耳熟能詳的戶外游戲,游戲兒歌念起來非常的歡快活潑,而且非常順口,基本上小朋友們一學就會。在基本玩法上進行創新,使游戲更富完整性和有趣性,讓孩子更愛玩這個游戲。

設計意圖:

配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他們能接受的范圍內進行游戲新玩法,難度適中,讓孩子們學的快,玩的開心。同時切水果這個鄉土游戲簡單又有趣味性,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也考驗了孩子們的靈敏性,能在切下的下一時刻馬上往後繞圈跑。

游戲過程:

切水果不僅要切蘋果、橘子、西瓜,還有很多水果可以用刀切,在這里就涉及到了豐富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可以知道更多平時不常見不常吃的水果。在傳統游戲中可能是一個小朋友去追,一個小朋友跑,在這里的新玩法中就稍加了變化,不是你追我趕,而是讓自己跑的更快去回到原點。玩法:

(1)孩子們在空地上手拉手圍成一個圈,然後站定不走動,請一位小朋友做切水果的人。

(2)問問小朋友們想切什麼水果吃,決定後小朋友們開始念兒歌:切,切,切XX,這里的XX大又甜,一刀切下變兩半。

(3)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切到哪個小朋友那裡,就那兩個手拉手的小朋友往後繞圈跑,看誰先跑到原先的位置上,就算誰贏。

游戲反思:

在孩子們玩了幾輪游戲後,發現游戲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問題1:如何讓孩子反映更快些?

是不是孩子不明白游戲的規則,所以在切到他那裡時卻不知道要跑;還是游戲缺少吸引性,讓孩子不專注游戲的進行,所以在輪到時不跑。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多,我覺得要讓孩子更積極的參與游戲中去,還是需要吸引性。教師可以在和幼兒一起念兒歌時,速度可以有快有慢,讓孩子感受到趣味念兒歌,同時把他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樣孩子就能比較專心的關注這把「刀」切到了哪裡。

問題2:如何改變隊形模式?

在試玩過以後,發現在切水果時一直都是以圓形隊伍進行游戲,這樣長此以往會使孩子感到枯燥,我想是否可以根據水果的形狀進行隊伍改編。如香蕉就讓孩子們以兩排隊伍排列,切水果時就兩個兩個小朋友一起切,當切到時,並排的兩位小朋友同時往第一排跑,像貼膏葯一樣,看誰先跑到。或者可以排成橢圓形、正方形等等,增加幼兒排隊的難度,也就讓孩子們提高了游戲的興趣。適當的增加1~2種新玩法,讓「跑」變的不簡單,有些小創意。

可能其他還有很多新玩法,我也是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的發現改進,如果讓孩子們一起參與想像游戲的新玩法,可能還會有更多好的玩法。

《切水果》中班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能聽、會讀單詞:orange, banana, apple (2) 會用Hello或Hi和別人打招呼。

(3) 會說兒歌:蘋果apple紅又紅,香蕉banana彎又彎,桔子orange圓又圓。

2、能力目標

在情景中運用所學的三個水果單詞

3、情感目標:

(1)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 教育學生養成正確的飲食及用餐習慣。

二、教學重點:

能聽、會讀單詞:orange, banana, apple

三、教學難點:

單詞orange的發音

四、教學准備:

課件,水果實物

五、教學步驟:

Step 1: Warming up

1、Introction.

2、Lead in. 出示動畫人物Gogo、Tony和Jenny,導出本節課所學主題:跟Gogo他們一起去買水果。 Step 2: Leaning and Practicing.

1、Learn the new word:orange (1) T: Gogo他們買了什麼水果?Yes, they bought oranges.  (2) Read the word.(邊剝桔子邊讀單詞) (3) Say 「Hello / Hi」 to Mr. Orange. (4) 觀察桔子,朗讀句子:桔子orange圓又圓。

2、Learn the other two words in the same way. 其中banana拍手操練,apple 採取高低聲操練。

3、Practicing. (1) 彩色雨。. (2) Who』s missing? (3) Look and guess. (4) Look and find. (5) 記憶大比拼。

4、Enjoy a story. (1) T: The fruit is very delicious. The snake wants to eat them. Let』s enjoy a story:好餓的'小蛇

(2) 逐幅學習故事。

(3) 情感教育:小朋友們吃東西可不能像小蛇那樣狼吞虎咽,要細細嚼,慢慢咽,這樣食物才消化得好。

Step 3: Summing up.

六、附課件(PPT)。

《切水果》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掌握製作沙拉的基本方法;

2、體驗自己動手做事的快樂,樂於與人分享。

活動准備:

四種水果若干、塑料刀,操作盤,電子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喜歡吃水果嗎?水果好吃又有營養,大家都喜歡吃,誰來說說,你喜歡吃什麼水果?

二、看圖,理解內容。

1、看圖。有一個小朋友叫姍姍,他也非常喜歡吃水果,他和爸爸買了好多水果,請你看看都有什麼?(出示圖片)。有幾個?他們買這么多水果要做什麼呢?請聽。放錄音。

——原來他們要做沙拉,水果沙拉怎麼做呀?(用好奇的語氣)咱們接著往後看。

2、姍姍和爸爸把水果切成了水果塊,這是什麼?(點擊圖片)幼兒分別是哪種水果塊。點擊大圖片,把這些水果塊放到一起,有紅色,白色,橙色,多好看呀!姍姍和爸爸要做水果沙拉,現在水果有了,還要有什麼?(沙拉)。請看這就是沙拉醬,在水果塊里放上點沙拉醬拌一拌,水果沙拉就做好了。想吃嗎?想!

三、製作水果塊。

1、請看,老師准備了一些水果,都有什麼?(香蕉,桔子,蘋果和西瓜),你吃過這些水果嗎?香蕉怎麼吃?吃起來什麼味道?什麼感覺?是硬硬的還是軟軟的?桔子吃的時候也要先剝皮,吃起來什麼味道?蘋果什麼味道?蘋果裡面是什麼樣子呢?用到從中間切開,你看到了什麼?他還有一個名字叫果核,果核外面白白的厚厚的一層叫果肉,最外面薄薄的一層叫果皮。平時我們吃的是蘋果的哪一部分?果肉。蘋果皮也可以吃。西瓜是什麼顏色的?裡面呢?吃起來甜甜的,還有很多的西瓜水,他還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叫果汁。跟老師說一遍。

2、示範切水果。

要做水果沙拉,首先要把這些水果變成水果塊,現在我要先把手擦乾凈,先切香蕉吧,剝皮,放到盤子里,開始切。切前說:一手拿刀,另一隻手按住香蕉,切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如果切到手的話,就會流血很疼的。再來切蘋果,咱們要的是蘋果的果肉部分,看我已經准備好了蘋果條,且的方法和香蕉一樣。蘋果塊要切的小一點。桔子要先(剝皮),再掰成一瓣一瓣的,看!橘子瓣很小,就不用再切開了。西瓜怎麼辦呀?要用小勺來幫忙。插到裡面,轉一圈,一塊西瓜就弄好了。

3、幼兒製作水果塊。

——向後看!老師也為你們准備了好多水果。你們想不想也當個小廚師,來試著把水果變成水果塊。請你先去把小手擦乾凈,站到操作台旁邊,老師給你們分工。四個切香蕉四個切蘋果,四個掰桔子,四個挖西瓜。教師巡視指導。結束後擦手回座位。

四、製作水果沙拉。

小廚師可真能幹,一會就把這些水果都變成了水果塊兒,這是()?看!切得多好呀!水果塊准備好了,沙拉也有了,現在可以做水果沙拉了。先讓老師來做一份。拿小碗,每一種水果都加一點,裡面的營養就會更加的豐富,最後放點沙拉醬,我拌一拌,看!漂亮嗎?嘗一嘗。香甜可口!美味極了!想吃嗎?

請坐的好的小廚師到這里取碗,去做自己的水果沙拉。做好後請回座位吃。

五、分享。

自己做的水果沙拉好吃嗎?好的東西要學會與人分享,看咱班教師來了這么多的客人老師,哪個小廚師願意再做一份,請客人們也嘗一嘗你做的水果沙拉。

《切水果》中班教案 篇4

[教材簡解]

秋天是個多姿多彩,果實成熟的季節,此時水果這個「教育資源」就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周圍環境。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這點要求。我選擇並設計適合中班幼兒學習特點,貼近中班幼兒生活的水果粘貼活動,旨在讓幼兒在情景式體驗活動中,學習粘貼、合理布局的技能,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目標預設]

1.學習在一定輪廓內進行粘貼,進行合理布局

2.發展幼兒小肌肉群,培養幼兒手部驚喜動作。

3.體驗集體活動的愉快,感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合理布局水果。

難點:畫圓形嘴巴。

[設計理念]

中班幼兒的繪畫僅僅處在亂線、亂點、亂塊的塗鴉期。要想激發幼兒參與興趣,內容是關鍵,動物與水果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事物,且生活經驗相對豐富。其次內容資源豐富、容易取材。所以我設計了這個融認知、情感、表現為一體的美術活動。試圖通過創設果園情景,在情景中學習,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幼兒的有意觀察引向無意觀察,從而主動地掌握難點,主動探索繪畫方法。並且以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表現方法,不像單純繪畫那樣追求作品效果,而是注重動手操作的樂趣,更為幼兒所喜愛,而且也符合中班幼兒的發展水平

[設計思路]

本活動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講解示範法和指導法,來適應教學內容傳遞的需要和幼兒的認知結構特點進行教學。通過形象的水果排隊來突出重點,在情景中進行動作模仿來突破難點。用簡潔的、游戲化的語言進行演示與講解,使作畫的每一個步驟和要求形象化、具體化,易為幼兒所理解與掌握。同時,我還運用了興趣式指導和滲透式指導法。從幼兒出發,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融在一定的情境中。

[活動准備]

1.人手一份:畫有各種動物動物頭像(無嘴巴)的操作紙、記號筆。

2.每組一份:漿糊、小毛巾及水果紙片若干。

3.實物蘋果、香蕉等水果若干、 男女幼兒微笑的圖片各一張;音樂《采果子》

[活動過程]

(一)音游:采果子。

師出示絨布小兔:小兔種的水果熟了,我們一起幫忙采果子去吧。

師幼在音樂聲中采果子。

(二)局部示範。

1.熟悉水果品種。

教師逐一出示水果:這是什麼水果?怎麼吃?(幼兒張大嘴巴,做「啊嗚」的吃狀)。

2.觀察幼兒嘴巴笑的樣子。

師:吃了這么多水果真開心,誰笑得最開心呢?

教師出示範例:剛才我為笑得最開心的小女孩和小男孩拍了張照,你們看!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幼兒的嘴巴。

3.師幼探索畫嘴巴。

教師出示小牛頭像:聽到你們的笑聲,小牛趕緊過來湊個熱鬧,仔細看看它的臉上缺了什麼?怎麼辦呢?

幼兒嘗試添畫小牛的嘴巴:在眼睛下方,畫一個大大的圓形嘴巴。

4.教師示範粘貼。

師:小牛嘴巴好饞啊,怎麼辦啊?讓我們把剛剛採好的水果送給它吃吧!

教師講解示範:在小牛嘴巴里整齊地貼上水果,貼滿整個嘴巴,水果要多樣。

(三)幼兒創作。

師:還有許多饞嘴的小動物也來到了小朋友的桌子上,可是他們都沒有嘴巴,請小朋友為它們添上嘴巴,然後給他們送上水果。

(四)幼兒自我介紹並欣賞作品

講評:你手裡的是什麼動物?你請它吃了些什麼?他高興嗎?你從那裡看出來的?

活動延伸:

在美術區里繼續鞏固,並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己製作繪畫各種水果。

《切水果》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水果的有多種吃法,嘗試用水果做沙拉。

2.感受多種水果組合在一起產生的形式美、色彩美。

3.體驗與同伴一起分享的快樂。

材料准備:

一次性桌布、沙拉醬、各種水果(已切成塊裝進大盤子和一些半成品的香蕉)、小碗、勺子、叉子、牙簽、一次性西餐刀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符),果汁、果醬、水果羹圖片。

活動設計:

一、認識水果,了解、知道水果的多種吃法。

1.教師出示已做好的水果沙拉,請幼兒觀察並說一說。提問:

這是什麼、裡面有些什麼?你們有沒有吃過水果沙拉?誰給你做的?你所吃的水果沙拉里有哪些水果,什麼顏色的?

2.教師總結:原來水果還可以做成沙拉來吃,並出示圖片告訴幼兒水果其實還有好多種吃法(水果羹、果汁、果醬)等,讓幼兒了解、知道水果的多種吃法。

二、了解水果沙拉。

今天我們班來了客人,我們小朋友都成為了小主人,小主人呀要做美味的水果沙拉來招待我們的客人,你們願意嗎?

1.了解做水果沙拉所需的主要材料。

2.了解做水果沙拉所用的工具及作用

3.了解做水果沙拉的步驟。(教師帶領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

三、幼兒操作。

1.進人製作間,觀察教師所准備好的水果,說說有什麼、什麼顏色及形狀等,感受其色彩、形狀美。

2.幼兒操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操作時的「切」與「拌」,並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來製作或品嘗,讓每位幼兒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欣賞與分享品嘗。

教師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自己所做的水果沙拉,感受其色彩上及形式上的美,並和其他小朋友、客人一起分享品嘗自己的成功果實體驗其快樂。

反思和建議:

這次周末活動,我請家長們拿來了許多的水果,給我們製作水果沙拉這一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其實孩子們對於這個活動並不陌生,在上學期的六一美食節中就有所接觸。整個活動,在品嘗著自己製作的沙拉時別提有多高興和自豪了,「這是我自己做的!我回家去要做給爸爸媽媽吃……」。我感覺製作水果沙拉的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是幼兒所喜愛的,並且孩子們在製作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能力又能體驗到製作的樂趣。

希望我們以後多開展這類的活動,讓幼兒參與進來。

Ⅳ 切水果的游戲

切水果的游戲有《我切水果超強》。這是一款超好玩的休閑娛樂射擊游戲,游戲的玩法模式豐富有趣。在游戲中玩家們將需要用飛刀來切割水果,同時游戲中還含有大量的道具可以幫助玩家們輕松過關哦。

切水果的游戲特點

《旋轉切水果》這是一款休閑旋轉切水果游戲,游戲的玩法新穎。在游戲中玩家們需要看準時機投擲飛鏢來切開水果並且獲得分數。這款游戲的操作需要玩家們學習技巧嘗試一次削減多個水果,可以獲得獎勵的分數。

《切水果》這是一款休閑的水果切割游戲,游戲的畫面清晰,含有多種不同的水果。在闖關的過程中將有很多水果向空中飛起,玩家們的任務就是把這些水果切開來獲得分數。《切水果賊6》這是一款勁爽休閑解壓的小游戲,游戲含有超炫酷的音樂以及音效。

Ⅵ 3歲兒童益智游戲有哪些

3歲兒童益智游戲有哪些 1

益智游戲1:手指打鼓

上敲咚咚鼓(雙手運動食指),下敲鼓咚咚(雙手運動小指)。

上下一齊敲(食指小指同時運動)。

中間開了縫(食指、中指向上運動,無名指、小指向下運動)。

你敲鼓我敲鑼(械手上下運動食指,右手上下運動小指)。

我敲鼓你敲鑼(左手動小指,右手動食指)。

大家一齊敲(食指小指一起運動)。

中間開了河(食指、中指向上運動,無名指、小指向下運動)。

益智游戲2:手指兄弟

兄弟十個分兩組(十指伸展手心向外),生來個子有高低(翻動兩手手心向內)。

老大長得最粗壯(兩手伸拇指),老二生來有主意(兩手伸食指)。

老三長得個子大(兩手伸中指),老四生來沒出息(兩手伸無名指)。

老五別看個子小(兩手伸小拇指),拉起勾來有本事(兩手小指互勾)。

老大碰碰頭(兩手大拇指相碰),老二碰碰臉(兩手食指相碰)。

老三老四彎彎腰(兩手中指上下運動),老五伸伸腿(兩手小指伸展運動)。

大家拍手把歌唱。

益智游戲3:手指兄弟

一個手指點點點 (伸出一個手指點寶寶)

兩個手指敲敲敲 (伸出兩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敲)

三個手指捏捏捏 (伸出三隻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捏)

四個手指撓撓撓 (伸出四隻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撓)

五個手指拍拍拍 (兩個手對拍)

五個兄弟爬上山 (從寶寶的下身做爬山狀)

幾里古嚕滾下來 (在寶寶身上從上往下撓)

益智游戲4:包餃子

小手攤開,咱們來包餃子吧(伸出左手手掌)

擀擀皮(右手在左手上做擀皮狀)

和了和了(右手手指立起在左手手掌上做和餡的動作,就象手指在抓撓)

包個小餃子(說一個字,用右手食指依次點著左手的手指)

香噴噴的餃子給誰吃(用右手把左手指包起來,蓋住,問孩子)

(然後孩子說給誰吃,就把餃子遞到嘴邊)

益智游戲5:手指謠

手上有個大水桶,(左手掌彎曲成桶狀)

桶上有個蓋,蓋上有個孔,(右手平蓋在桶上,食指與中指稍分開)

讓我看看有什麼,(用眼睛看孔)

原來躲著毛毛蟲。(左手食指穿過孔,做蠕動狀)

3歲兒童益智游戲有哪些 2

1、《寶寶學身體部位 - 寶寶巴士》

這款游戲屬於教學類型的一個游戲,在游戲中可以通過聽歌和查看視頻來了解到自己的身體部位,可以很好的幫助寶寶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也會有一些互動的體驗。

2、《寶寶超市 -寶寶巴士》

這款游戲主要就是要模擬一個超市的玩法,在超市中是有很多商品的。而在模擬購買的時候,也可以教寶寶來認識一些日常常用的`用品,可以很好的提升寶寶的認知能力。

3、《會說話的熊二》

這款游戲屬於互動的一個設定,在操作上也很簡單,只要寶寶說話之後熊二也會跟著說的。但是熊二的語調會非常的搞笑,聽起來還是蠻有意思的,可以下載來試試。

4、《寶寶切西瓜》

一款簡單的切水果游戲,游戲的玩法是有多個模式來選擇的。在操作上寶寶只要通過滑動屏幕就可以將水果來切成兩半了,可以很好的鍛煉寶寶的反應能力。

5、《照顧小寶寶-寶寶巴士》

這款游戲就是模擬照顧小寶寶的一個設定,在玩法上要根據寶寶不同的情況來進行操作的選擇。三歲的寶寶有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可以很好的了解到游戲中的含義。

3歲兒童益智游戲有哪些 3

1、《寶寶學習家園》

這款學習游戲主要就是教寶寶一些常用的知識,在學習的氛圍上也是很不錯的。可以通過多個場景的切換來教寶寶獲得一些新的知識,游戲的益智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2、《寶寶打地鼠》

這款游戲就是打地鼠的一個設定,在玩法上屬於關卡的一個操作。地鼠在出來之後直接點擊就可以進行攻擊了,游戲中還提供有大量的武器選擇,可以帶來很多的額外效果。

3、《我愛拼圖》

一款簡單的拼圖游戲,游戲中選擇寶寶喜歡的圖案來進行一個操作。每個圖片的碎片都是很少的,所以說通過幾個簡單的移動步驟就可以將圖片拼出來。

4、《拼圖游戲》

這款游戲主打的也是拼圖的一個設定,但是在拼圖的圖片選擇上是要多一些的。在玩法上也是有多個模式可以選擇的,可以根據寶寶的一些具體喜好來進行圖片的選擇。

Ⅶ 《切水果》游戲為什麼會風靡

1. 便攜,游戲時間短,等車的時候就可以來好幾局
2. 上手快,操作簡單(手指劃動而已),動作游戲比智力游戲更上手
3. 多元的游戲模式和獎勵,每種模式都能帶來滿足感和挑戰欲。

切開不同的水果,會開看到不同顏色的鮮艷果肉,而且做得逼真,可以看到果核,肉紋。各種顏色的果汁飛濺到半空,或者飛濺到牆上,為玩家帶來刺激的視覺體驗。總之,手指在屏幕上怎樣比劃,就有怎樣的劍影,完全由玩家發揮。刀光一旦出現,同時伴隨著揮刀的聲音。

Ⅷ 幼兒餐前活動游戲都有哪些

幼兒餐前活動游戲都有:

1.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幼兒對手指游戲很感興趣,因為手指兒歌押韻,充滿游戲性,幼兒在讀的時候朗朗上口,學得也快,配上手的動作更能激起幼兒的興趣,百讀不厭。如《我的十個好朋友》《手指睡覺》《切土豆》《包餃子》《炒白菜》等。

不僅能鍛煉幼兒的手部肌肉的發展,還能豐富幼兒的語言,增進幼兒的食慾。

2.輕松的互動游戲幼兒和老師一起做游戲是最開心的,在幼兒進餐前,我們的老師可以開展一些師幼互動小游戲。如做《手指變變變》的游戲就非常受孩子們喜歡。

大家坐著一起念「手指手指變變變」,老師說「變什麼」時,孩子們就擺出各種造型如小貓、老虎、蝴蝶、鴨子等,老師說「手指休息了」,孩子們便一下子放鬆了。也可以進行《切水果》的游戲,老師說各種各樣的水果。

幼兒說「切切切」,說到炸彈時,幼兒趕緊抱頭,躲避炸彈,幼兒樂在其中。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同伴互動小游戲,如《捉泥鰍》,一個幼兒雙手手掌打開和另一個幼兒的兩個食指相對,隨歌曲《捉泥鰍》左右擺動。

聽到「捉泥鰍」三個字時,一個幼兒用手掌去捉另一個幼兒的食指,這樣既發展了幼兒的手臂動作又提高了合作能力,幼兒的情緒還很愉快。

3.有趣的手語舞手語舞是經過美化的手語,比較有趣味性,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

幼兒對其特別感興趣。手指隨著優美的樂曲舞蹈,給細胞以直接刺激,對幼兒的大腦發育十分有益。如《我有一個好媽媽》《聽我說謝謝你》《孝心到永遠》等;大班的幼兒還可以進行國學方面的手語舞,如《三字經》《千字文》《讀唐詩》等。

這樣不僅能調動幼兒的聽、說、想等各種感官,也能使幼兒手部肌肉群得到發展,語言能力得到鍛煉。餐前游戲是日托制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過渡環節,我們老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去挖掘適宜他們的游戲,使幼兒在這個環節中能更好的發展。

Ⅸ 幼兒園中班游戲活動方案精選5篇

通過游戲我們可以培養幼兒的 想像力 、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積極主動性;以及同伴關系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和諧全面的發展。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游戲活動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游戲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2、學習助跑跨跳的基本動作。

3、建立與同伴友好合作的意識。

重點:引導幼兒學習助跑跨跳,掌握動作要領。

難點:幼兒能在活動中大膽嘗試新動作。

【活動准備】

1、 經驗 准備:幼兒已基本掌握立定 跳遠 的動作要領。

2、物質准備:拉力器人手一個,廢舊小榻榻米、沙包若干,大灰狼吊飾,錄音機。

3、現場准備:如圖。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做操,充分活動身體。

2、學習游戲「跳過小河」,探索學習助跑跨跳。

帶幼兒來到教師用榻榻米連接成的「小河邊」,介紹游戲場地。

3、游戲「打大灰狼」。

教師與幼兒一起用榻榻米、拉力器拼出一條曲折的小河,河面有寬有窄。要求幼兒用助跑跨跳的 方法 跳過去,到河對岸用沙包打擊「大灰狼」吊飾。要求:教師觀察幼兒,引導膽小的幼兒大膽練習助跑跨跳,游戲進行2-3遍。

4、教師帶領幼兒做一些放鬆動作:如深呼吸、放鬆走、擺臂、踢腿等。

活動評價:

活動設計技巧,取材方便,利用幼兒熟悉的材料,圍繞著「跳過小河」這個「任務」,通過設定小河的寬度引導使用不同的跳躍方法。採取引導、示範的方法幫助幼兒了解動作要領,並通過請幼兒合作拼擺小河及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過河,使幼兒在探索中得出結論,並發展了體能,促進了動作的發展,很好地完成了預設目標。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動腦思考探究,與同伴合作拼擺小河時,表現出了初步的合作意識。

幼兒園中班游戲活動方案2

游戲名稱:小司機

游戲目的:

通過游戲讓幼兒練習向指定的方向跑,發展四散跑的能力。

游戲准備:

1 在場地上四角放上四張椅子,椅背上分別貼上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汽車圖片,表示這里是車庫。

2在場地相對的兩側畫兩條平行線,然後放椅子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3幼兒人手一輛小汽車。

游戲玩法和規則:

1游戲前幼兒分成兩組,手拿小汽車分別坐在各自的椅子上

2游戲開始,教師告訴幼兒:「今天,小朋友都要當司機,和老師一起玩一個開汽車的游戲,老師是指揮交通的警察。

3向幼兒介紹車庫和交通規則,並要求幼兒聽清警察的口令,按口令要求開車。

4教師發出口令:「小司機上班了,都去開車吧。」聽到口令後,幼兒在場地上模仿開車,在場地上四散跑,隨後教師發出口令:「小司機下班了,快把自己的汽車開到極致的車庫里去吧」。幼兒聽到口令後,迅速將自己開得汽車按顏色開到車庫,並回答各自的座位上。

5重新拿自己的汽車後,游戲重復進行。

游戲建議:

1提醒幼兒防止相互碰撞。

2跑的時間不宜過長,注意動靜交替。

幼兒園中班游戲活動方案3

設計意圖:

配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他們能接受的范圍內進行游戲新玩法,難度適中,讓孩子們學的快,玩的開心。同時切水果這個鄉土游戲簡單又有趣味性,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也考驗了孩子們的靈敏性,能在切下的下一時刻馬上往後繞圈跑。

游戲過程:

切水果不僅要切蘋果、橘子、西瓜,還有很多水果可以用刀切,在這里就涉及到了豐富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可以知道更多平時不常見不常吃的水果。在傳統游戲中可能是一個小朋友去追,一個小朋友跑,在這里的新玩法中就稍加了變化,不是你追我趕,而是讓自己跑的更快去回到原點。玩法:

(1)孩子們在空地上手拉手圍成一個圈,然後站定不走動,請一位小朋友做切水果的人。

(2)問問小朋友們想切什麼水果吃,決定後小朋友們開始念兒歌:切,切,切__,這里的__大又甜,一刀切下變兩半。

(3)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切到哪個小朋友那裡,就那兩個手拉手的小朋友往後繞圈跑,看誰先跑到原先的位置上,就算誰贏。

游戲 反思 :

在孩子們玩了幾輪游戲後,發現游戲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問題1:如何讓孩子反映更快些?

是不是孩子不明白游戲的規則,所以在切到他那裡時卻不知道要跑;還是游戲缺少吸引性,讓孩子不專注游戲的進行,所以在輪到時不跑。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多,我覺得要讓孩子更積極的參與游戲中去,還是需要吸引性。教師可以在和幼兒一起念兒歌時,速度可以有快有慢,讓孩子感受到趣味念兒歌,同時把他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樣孩子就能比較專心的關注這把「刀」切到了哪裡。

問題2:如何改變隊形模式?

在試玩過以後,發現在切水果時一直都是以圓形隊伍進行游戲,這樣長此以往會使孩子感到枯燥,我想是否可以根據水果的形狀進行隊伍改編。如香蕉就讓孩子們以兩排隊伍排列,切水果時就兩個兩個小朋友一起切,當切到時,並排的兩位小朋友同時往第一排跑,像貼膏葯一樣,看誰先跑到。或者可以排成橢圓形、正方形等等,增加幼兒排隊的難度,也就讓孩子們提高了游戲的興趣。適當的增加1~2種新玩法,讓「跑」變的不簡單,有些小創意。

可能其他還有很多新玩法,我也是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的發現改進,如果讓孩子們一起參與想像游戲的新玩法,可能還會有更多好的玩法。

幼兒園中班游戲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體育活動,體驗爬行帶來的快樂。

2、鍛煉四肢的肌肉力量,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練習正爬,探索、學習四肢著地屈膝倒爬的基本動作,避免在爬行中相互碰撞。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四肢著地屈膝倒爬的基本動作,體驗爬行帶來的快樂。

難點:能辨別鼓聲進行正爬、倒爬練習。

活動准備:

物質:相關音樂磁帶;烏龜媽媽頭飾1個、小鼓1個;大樹道具2個;小魚圖片若干。

心理:了解小烏龜爬的生活習性並觀察過小烏龜爬。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活動熱身,激發興趣。(播放歡快音樂)

我是一隻長頸鹿——抬頭挺胸走,

我是一隻小小鳥——飛呀飛得高,

我是一頭小小象——甩著鼻子走,

我是一隻小白兔——輕呀輕輕跳,

我是一隻小烏龜——慢呀慢慢爬。

(帶領幼兒模仿烏龜爬行、打滾等動作。)

2、教師扮演烏龜媽媽,引出課題。

二、展開

1、游戲「小烏龜找媽媽」,熟練四肢著地正爬的基本動作。

⑴講解游戲玩法:小烏龜把腦袋縮進殼里(教師示範動作:屈膝趴在地上,頭埋於兩肘之間),數到10,龜媽媽藏起並說:「聰明的寶寶,媽媽在這里!」小烏龜聽聲音爬向媽媽。

⑵強調規則:①要求「小烏龜」屈膝趴在地上。②幼兒數到10後根據聲音方向爬向媽媽。

⑶開展游戲: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游戲2-3遍,熟練四肢著地正爬的基本動作。

2、學習倒爬的基本動作。

⑴教師示範:倒爬時先挪動雙膝後退,後移動雙手後退,手腳配合進行。

⑵組織幼兒進行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3、游戲「小烏龜本領大」,體驗變換方向爬行的樂趣。

(出示掛有小魚的架子放在場地正中)

⑴講解游戲玩法:(出示小鼓)咚咚咚,咱們一起聽鼓聲練本領。鼓聲「咚咚咚」小烏龜往前爬,鼓聲「嗒嗒嗒」小烏龜倒爬,鼓聲停,小烏龜打個滾。

規則:能辨別鼓聲爬對的小烏龜會得到小魚獎勵。

⑵開展游戲:熟練四肢著地正爬的基本動作。

小結:烏龜寶寶們學會了倒爬的本領,還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了美味的小魚,媽媽為你們感到驕傲

三、結束

1、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

(播放音樂《我愛洗澡》,教師與幼兒互相柔柔肩膀、錘錘腿等,做放鬆運動。)

2、帶領幼兒退出場地,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活動比較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大多數幼兒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去,只有個別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的不夠主動,這幾個幼兒首先年齡上來說比別的小朋友小些,其次,我在在引導語上不夠到位,所以導致他們的表現不夠好。我應該多注意這些年齡偏小的幼兒的 愛好 和興趣。

幼兒園中班游戲活動方案5

1、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示折雙三角的方法。

2、培養幼兒對 折紙 的興趣。

活動准備:

1、正方形紙、剪刀。

2、幼兒用書畫面「猴子爬山」。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表演猴子爬山:老師表演的是什麼?好玩嗎?這是猴子爬山,小朋友想不想也來折一個?

二、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示折雙三角。

下面我們看看它是怎麼做的。請小朋友先看圖示學折雙三角。

圖1正方形紙,對角折。圖2將兩端角中的一角向上折,另一角向反面折。圖3手插進中間層向兩邊拉開就成了雙三角。圖4剪下上面一個角,在剪下的角上簡單畫上猴臉,夾在雙三角中間,兩只手在中間層的兩邊抽動,猴子就向上爬到山頂上了。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老師巡迴指導邊提醒幼兒:要先看畫面上的圖示,看第一步、第二步是怎麼做的,第三步又是怎麼做的,把每一步都看清楚再折。折好後要輕輕地拉成雙三角。

四、 總結 評價、結束活動。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製作過程。

2、集體玩「猴子爬山」的游戲,體驗製作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游戲活動方案精選5篇相關 文章 :

★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方案優秀案例5篇

★ 幼兒游戲活動策劃2020精選5篇

★ 精選5篇中班體育游戲設計方案匯總

★ 創意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方案5篇

★ 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方案精選5篇

★ 幼兒游戲方案設計5篇精選篇

★ 中班體育游戲設計方案優秀案例5篇

★ 適合幼兒園開展的戶外活動精選5篇活動方案

★ 精選實用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方案5篇

★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方案參考案例精選

Ⅹ 切水果的游戲怎麼玩 如何玩切水果的游戲

1、游戲開始,會有很多種模式可玩的,我們選中一個模式,然後在其上面滑動一下屏幕就行了。

2、游戲開始,會有一個接一個的水果往上拋起的。

3、我們滑動屏幕,作切的動作,就可以把水果切開了。

4、游戲中有一些隱藏的得分機會,比如這個水果籃,切開會得到很多分的。

5、而類型這種的,是一個彈來的,是不能切的,切了的話,游戲直接就結束了。

6、每一個水果都需要切開,如果有一個掉下了,沒有切到,就會消耗一個生命的。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471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907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370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456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817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00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800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87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865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