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趣味體育游戲
A. 軍訓休息的時候可以玩什麼游戲
1.坐地起身:
是一款體育游戲。游戲規則是:四人一組,圍成圈,背對背坐在地上。然後,四人手 "橋" 手,一同站起來。人數越多,難度越大。
2.解手鏈:
是一個團隊合作的游戲。需要在集體合作中發揮個人創造力的游戲,游戲規則簡單,寓意深刻,是拓展訓練中常見的培訓項目。
3.團隊袋鼠跳:
是一種團隊戶外游戲、趣味游戲,可以鍛煉了學員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及協調能力。
4.大樹與松鼠:
三人一組。二人扮大樹,面對對方,伸出雙手搭成一個圓圈;一人扮松鼠,並站在圓圈中間;培訓師或其它沒成對的學員擔任臨時人員。
喊「松鼠」,大樹不動,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須離開原來的大樹,重新選擇其他的大樹;培訓師或臨時人員就臨時扮演松鼠並插到大樹當中,落單的人應表演節目。
5.松鼠搬家:
游戲中有三個指令,包括松鼠搬家,樵夫伐木(或樵夫斬柴)及森林大火,主持發號師令後,玩家要按指令重新組合,那一人/一組人最慢或未能夠成組合則當輸。
B. 趣味體育運動活動方案
為了確定活動的圓滿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活動方案制定工作,活動方案是為某一次活動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什麼樣的活動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趣味體育運動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趣味體育運動活動方案1
活動背景:
伴隨著新生入學,校學生會也即將迎來一群活力洋溢,對大學生活充滿期盼的11級幹事,為了讓新幹事在校學生會這個大家庭里,既有家的溫馨,又有活躍的氛圍,特此舉辦此次陽光夥伴活動,為各部門的成員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以便更好融入學生會這個大家庭。
而陽光夥伴是一種時尚的集體體育游戲,具有集體合作、趣味歡樂、全員參與、易於普及、道具一般、保健安全、學習競爭等特性,是一種多元、多功能的快樂的體驗教育, 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具有輔德、輔心、益智、激趣、創造、凝聚、流行等功能,對於豐富學生課餘生活,調節學習情緒,和諧校園氣氛起著寓教於樂的作用。
活動目的':
給各部門成員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培養幹部們的團結意識和組織能力,體現各部門成員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感受團隊里所存在的陽光般的溫暖,發現身邊的陽光夥伴。
活動主題:
夏日陽光,你我共享
主辦單位: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生會
協辦單位: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生會辦公室
參賽人員:
校學生會全體成員
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15日上午9:30
活動地點:
涉外足球場
前期准備:
9月19日——9月25日
對活動相關事項進行討論與安排,與各部門部長進行協調,得到各部門的支持與配合。
9月26日——9月30日
各項准備工作逐漸開始進展,需各部門配合的具體情況如下:
1. 公共關系部:負責本次活動的宣傳工作。在足球場、主幹道懸掛橫幅進行宣傳。
2. 新聞信息中心:對本次活動進行圖文採集。
3. 各部門需自行准備綁繩和基本用品(如創口貼和礦泉水)。
4. 各部門以自願的形式選取20名參賽人員(10男10女),9月30日之前各部門負責人需把參賽名單交於辦公室負責人,並組織隊員訓練。
辦公室所需准備的事項:
1. 為求賽事的公平與公正,與軍事拓展訓練營或裁判協會進行協商,
由其選派7名裁判員:裁判長1名、巡場裁判2名、計時裁判3名、發令裁判1名。賽前對陽光夥伴的比賽規則進行了解。賽場秩序維護人員10名,由辦公室成員組成。
2. 用硬紙做成數字牌(0—9的數字和小數點),A3的規格。選五名
幹事承擔最終成績舉牌公布的任務。
3. 與體育系聯系,借賽事所需的墊子和皮尺
4. 把各部門在賽場所站得位置劃分好,並告知跟部門部長或主任
5. 為裁判長准備一張桌子及椅子和抽簽所需的數字簽條。
比賽規則
1. 參賽人員肩並肩、腿綁腿(綁腿只允許綁在腳踝處)在一起跑完
50米的團體計時競速比賽。全部隊員們各就各位後,裁判員吹哨宣布比賽開始,每隊最後一名隊員沖過終點標志為本輪比賽結束,以最後一名隊員抵達50米終點線的時間作為比賽成績。
賽途中,隊員跌倒或綁腿帶脫落、斷裂,該隊全部隊員應按照裁判員的指令,退回到跌倒或綁腿帶脫落、斷裂的地點,重新開始比賽,直至最後一名隊員沖過終點,獲得該隊比賽成績,期間計時不中斷。
如果隊伍在某一跑的過程中,出現發令裁判尚未發令時即沖過起跑線,視為該隊這一跑的第一次「搶跑」。第一次「搶跑」出現後,由裁判員組織該隊退回起跑線,准備這一跑的第二次起跑。如果這一跑第二次起跑依然出現「搶跑」的情況,則裁定為該隊這一跑無成績。
2. 如中途有隊員受傷者可想裁判申請跟換隊友。
3. 裁判組成:比賽共設7名裁判員組成裁判組:
裁判長1名:負責統籌整個裁判組,並對比賽紀律和計時成績負責。
趣味體育運動活動方案2
為全面落實 「陽光體育工程」精神,增強我校體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培育頑強拼搏、團結合作的體育精神,推動我校體育工作更上一個新台階。經研究決定舉行我校秋季運動會。現將活動方案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辦快樂教育,建和諧校園,強師生素質,創特色效應。
二、活動時間:
10月29下午--30日
三、活動地點:
操場
四、活動組織:
1、活動領導組:
組 長:蘭榮貴
副組長:伍 鑫 李宏偉
組 員:各班班主任
職責:統籌領導此次運動會的籌備及舉行。
2、裁判組:
總裁判長:李小平
裁判長:袁文睿
裁判員: 蘭喜萍 閆建明 王保強
職責:確定比賽項目、比賽標准,運動員造冊,並進行賽時裁判工作。
3、後勤保障組:
組 長:楊維義
組 員:張國平
職責:負責場地規劃、音響設備、茶水供應、成績登記、獎狀印製等工作。
五、活動內容:
(一)趣味:
1-2年級:多足蟲競走(8人)
搬運球接力(2男2女)
跳繩 (2男2女)
沙包擲准 (1男1女)
3-4年級:乒乓球托球跑(2男2女)
搬運球接力(2男2女)
拔河 (8男8女)
5-6年級:齊心協力 (3男2女)
四人五足 (2男2女)
拔河(8男8女)
教師組:齊心協力 兩人夾球跑 四人五足 摸石過河 袋鼠跳接力
(二)競技:
3-4年級:60米 100米 200米 立定跳遠 擲沙包 5-6年級:60米 100米 400米 跳遠 跳高 壘球 實心球(女) 鉛球(男)
六、活動要求:
競技比賽每班限報6男6女,每人限報2項
七、積分辦法:
參照田徑運動競賽規程積分採取取8名按9、7、6、5、4、3、2、1分計算。若不足8名則向前遞減一名計算。
八、獎項設置:
計算班級團體總分,按年級排列名次,每年級取前三名。
九、注意事項:
1、各班接到通知後,應認真做好選拔工作,精心備戰,爭取賽出水平,賽出風格。
2、各班應加強對學生在活動期間的安全教育,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進行。
趣味體育運動活動方案3
為了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積極響應「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陽光體育運動。同時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開展形式多樣,輕松活潑的趣味體育活動,使學生活躍身心,豐富校園生活,共同感受校園生活的快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在運動中感受運動的樂趣,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我校準備在11月下旬舉行秋季小型體育運動會,具體方案如下:
一、籌備階段:
1、運動會報名時間:20xx年4月15日 — 11月23日
2、報名程序:
(1)各班學生到班主任處報名,然後班主任填寫好由學校發放的統一報名表。
(2)各班注意報名學生身體健康狀況。
3、本次運動會口號:
「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 」。
二、比賽時間和地點:
20xx年4月29 日-4月 30日;學校操場
三、組委會名單:
組長兼總指揮:毛加林
副組長兼副總指揮:徐世波、寧遠新
成員:全體教師
四、負責人:
徐世波、寧遠新
五、比賽項目、時間、報名與頒獎
(一)個人項目:
1.一、二、年級比賽項目:50米跑,1分鍾跳短繩,立定跳遠,2分鍾踢毽子,2分鍾夾彈珠。
2.三、四級比賽項目:50米往返跑,立定跳遠,2分鍾原地拍籃球,一分鍾跳繩,2分鍾踢毽子, 200米跑
3、五、六年級比賽項目:50米往返跑,立定跳遠,3分鍾原地拍籃球,一分鍾跳繩,2分鍾踢毽子,乒乓球、羽毛球比賽,2分鍾夾彈珠,原地射門、原地投籃,200米、400米跑
(二)集體項目:
1、一、二年級集體項目:沙包擲准、紙衣迎面接力、托球跑、運球跑。
2、三、四年級集體項目:接力賽、沙包擲准、紙衣迎面接力、袋鼠夾球跳,兩人三足。
3、五、六年級集體項目:接力賽、沙包擲准、紙衣迎面接力、原地跳長繩、袋鼠夾球跳、兩人三足。
4、集體項目:拔河比賽、廣播體操、韻律操比賽、花樣跳繩展示
六、設獎
1、單項每個項目滿6人的按年級分男女分別取一、二名,不滿6人參賽的只取一名,如果並列第一或者超過兩名則不取第二名。不足3人該項目取消名次。
2、集體項目均按年級組取優勝班。
七、裁判長及裁判員
總裁判長:毛校長
副裁判長:徐世波、李斌
一)集體項目評委及組織負責人
1、拔河比賽:徐世波
2、廣播體操比賽評委:毛校長 寧校長 吳相翠 姚元俊 毛加強 劉榮耀 朱軍艷
組織及負責:張慧
3、花樣跳繩比賽評委:毛校長 寧校長 吳相翠 姚元俊 毛加強 劉榮耀 朱軍艷
組織及負責:易芬芬
4、韻律操比賽評委:毛校長 寧校長 吳相翠 姚元俊 毛加強 劉榮耀 朱軍艷
組織及負責:何歡
二)個人項目裁判:
1、1分鍾跳繩組裁判:唐孝玲、狄娜
2、立定跳遠裁判: 何歡 劉榮耀
3、2分鍾踢毽子裁判:易芬芬
4、2分鍾夾彈珠裁判:張慧、何歡
5、50米短跑、50米往返跑裁判:毛加強 張娟
6、200米短跑裁判:毛加強 張娟
7、2分鍾、3分鍾原地拍籃球裁判:寧遠新
8、400米短跑裁判:姚元俊 唐孝玲
9、乒乓球比賽裁判:李斌 吳相翠
10、羽毛球比賽裁判:張慧 朱軍艷
11、原地射門、原地投籃裁判:徐世波
三)各年級段集體項目裁判:
1、沙包擲准比賽裁判:李斌 狄娜
2、紙衣迎面接力比賽裁判:何歡、劉榮耀
3、托球跑、運球跑比賽裁判:唐孝玲 朱軍艷
4、袋鼠夾球跳比賽裁判:
5、兩人三足比賽裁判:狄娜 張娟
6、接力賽、原地跳長繩比賽裁判:劉榮耀 張慧
八、比賽要求
1、比賽隊員必須准時到達比賽場地,嚴格遵守比賽規則,觀看比賽的學生必須保證有序觀看不能影響比賽隊員,否則按違反比賽紀律扣除班級總分。
2、各項比賽裁判員必須公正、公平,保證比賽順利進行。
3、各負責人、裁判員要熟悉比賽規則及要求。
九、後勤安排:
劉榮耀
十、照相、攝影:
毛校長 張慧
十一、安全保衛:
毛全虎
十二、比賽安排:
1、開幕式
2、總裁判長宣布比賽開始
3、比賽
4、頒獎:
5、閉幕式
C. 跳房子的游戲玩法
跳房子的游戲規則是:
1、「子」必須每次一格或兩格或三格按順序地往前踢,「子」不得越格、不得壓線,不得越界,不得違規,否則判為失誤。
2、假如在游戲中途失誤,可在下一次輪到時從失誤格開始繼續往下跳。
3、不得在「房子」格內久留。
4、如果中途累了,可以在自己「蓋」的「房子」里休息片刻。
(3)軍事趣味體育游戲擴展閱讀:
1、跳房子是一個兒童游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游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
2、「跳房子」游戲最早起源於羅馬帝國時期,最初的游戲規模有100英尺長,主要用於羅馬步兵的軍事訓練。後來,羅馬的孩子們開始模仿軍隊的這種訓練,在他們自己的球場劃線扔石,並且添加了一個評分系統。
3、「跳房子」游戲具有多種玩法和跳法,生動活潑、趣味性強,這一方面符合兒童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有助於調動兒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這些動作,不但鍛煉了兒童投擲、跳躍、平衡、手眼和手腳協調等能力,還使兒童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游戲氛圍中得到發展。
D.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平衡控制能力,學習單腳連續向前跳。
2、體驗游戲的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地上畫有格子圖,積木
活動過程:
一、一起運動
1、開始部分"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你們出去活動活動吧!"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吧。
2、動動手,踢踢腿,跳一跳,跳過來玩一玩。
二、學習單腳連續向前跳
1、誒,這是什麼?像房子一樣的,有許多的格子,每個格子里還有數字呢。可定很好玩,,你們想玩嗎?那我先來試一試你們看老師是怎麼玩這個格子游戲的。按數字的順序一個一個跳,跳的時候不能踩到線。你們會嗎?那先請你們來玩一玩,玩好了之後來告訴老師你們是怎麼玩這個游戲的?
2、你們剛才是怎麼玩的?今天老師也要教你們一個本領就是單腳連續向前跳的辦法來玩這個游戲。跳的時候用一隻腳來跳,另外一隻腳不能踩到地上去,那樣就算犯規了。
3、請幼兒示範。師幼一起來跳一次。
三、比賽
1、小朋友真厲害,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場比賽,看看哪隊最先把積木運回,自己這組的籃子里,哪隊就算勝利了,得到冠軍的那組小朋友每個人獎勵一個紅蘋果,但是在跳的時候,積木不能掉到地上去,要是掉到地上就算犯規,那一組就不能得到冠軍。
2、我們現在開始比賽。
四、放鬆運動
給你們的好朋友捶捶背,捏捏腿,放鬆放鬆。我們也玩累了,一起去喝口水休息。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聯練習雙腳立定跳遠(距離不少於40厘米)
2、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准備:
小青蛙頭飾若干個(數目是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玩法:
半數幼兒帶上頭飾當青蛙,站在家中,其餘幼兒當小蟲,站在稻田裡。
游戲開始:
小蟲四散在稻田李自由的跳來跳去。小青蛙四散在家中雙腳並跳,念兒歌:小青蛙,呱呱呱,田裡住,水裡劃,看見害蟲吃掉它,農民伯伯把我誇。念完兒歌,小青蛙便雙腳立定跳過小溝,跑著去稻田裡捉小蟲,小蟲跑著趕快躲避,被捉到的小蟲就跟青蛙一起跳過小溝到青蛙的家中。捉完小蟲,游戲結束。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活動規則:
1、過小溝時,必須雙腳立定跳遠。
2、小蟲被青蛙拍拍到或跑到稻田外,都算被捉到。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體育游戲活動,活動的目的是使幼兒學習、掌握青蛙跳的姿勢,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並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小班幼兒對模仿動物比較感興趣,幼兒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對幼兒來說比較新穎,可以充分的調動幼兒的興趣,在選材方面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發展特點。
活動前我准備了大荷葉和「害蟲」。在准備部分,我扮演青蛙媽媽來找我的蝌蚪寶寶,帶領寶寶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運動,寶寶從蝌蚪變成了青蛙。准備活動是為內容服務的,我設計的准備環節與內容一致,這是比較好的;但也有不足之處,青蛙喜歡蹲跳,如果加上了蹲跳動作,准備活動可以更好。
基本過程我主要設計了小青蛙練本領,我先帶領幼兒去荷葉上玩,先示範青蛙怎樣跳,然後再進行動作講解,邊講解的時候幼兒邊做動作,然後幼兒自由練習。運動後請幼兒坐到荷葉上面休息,休息時告訴青蛙寶寶最大的本領是捉害蟲,請幼兒學習捉害蟲的方法,幼兒學的非常認真,積極性很高,幼兒存在個體差異性,在幼兒練的過程中有些幼兒姿勢做的不到位,我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活動中孩子們始終處於興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氣氛達到了最高點。整個活動比較符合孩子們的身心特點,發展了孩子的協調能力,齊心合力消滅害蟲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通過這次體育活動,孩子們感受到了快樂,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身體,掌握了技能。
本節課始終貫穿於游戲中,使活動生活化,便於孩子接受,避免了枯燥乏味,把體育活動變成了孩子們喜歡的活動。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慣用紙球擊目標。
2.發展凝神注視的能力。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用報紙、皺紙做成的紙球若干只。
2.在日常活動中用紙板箱做好「怪獸」。
3.猴子胸飾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1.為什麼孫悟空能很快認出妖魔鬼怪?因為他看東西的時候,盯著看,仔細地看。我們來學孫悟空那樣「火眼金睛」看東西好嗎?
2.引導幼兒定睛看物,模仿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二、我是小孫悟空。
1.幼兒扮演小猴子,教師扮演孫悟空。孩子們,我得到一個消息,猴山上來了許多怪獸,我們該怎麼辦?
2.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張大眼睛看,看得清,投得准」,邊做投擲動作。
3.幼兒兩人一組,互相分散自由地進行拋接、投擲練習。
三、火眼金睛打怪獸。
1.在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和幼兒一起玩「火眼金睛」的游戲。每個幼兒手拿紙球,跑步投向自己隊的「怪獸」,比一比哪隊投得多又准。
2.慶祝勝利。
活動反思:
「主題背景下的游戲活動」這是我們這次研訓的主題,因此在構思教案的時候都是圍繞這一主題來展開。這次的大班體育教學活動《火眼金睛》是在前面兩位老師的的基礎上進行第三次跟進教學。在活動之前我預想了整個教學活動中會發生的一些情況,但是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還是出現了很多問題是我沒預想到的。
《火眼金睛》在第二研的時候唐老師已經將教案完善的很好了,因此我在這次的教學中並沒有太多的改動,只是在第一個環節和第二個環節中作了修改。在第一個環節中我將原本的「快樂小兵,熱身運動」修改為「勇敢小兵,快樂出行」讓幼兒以快樂出行為背景,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事物,這樣不但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同事也凸顯了主題背景,而在實施的過程中發現效果並不是很好,沒有達到原本設想的效果。在研討的`過程中也找到了原因,首先場地過小,孩子們還沒有來得及觀察就已經到達目的地了,其次,教師的臨場反應能力不夠,當發現這一問題的時候應該及時想辦法,可以帶著幼兒多走一圈,這樣孩子就有足夠的時間觀察。而在「勇敢小兵,快樂出行」這一環節中教師的氣勢不夠濃厚,導致孩子的小兵其實也比較弱。在第二個「練習投擲」的環節中我將練習的距離由近到遠逐步增加難度,幼兒在練習的過程中有一個層次的遞進,使幼兒在技能上有了提升,在心裡上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實施的過程中基本能達到預設的目標,但是也發現了一些預想之外的情況,由於第一次練習的時候距離比較近,而近距離的話拋球比投球更容易進,因此幼兒在近距離投擲時以拋球的形式投進去的比較多,而加大難度之後幼兒投球的命中率就明顯低了很多,於是我在這里又再次強調了投擲的方法,幼兒再次練習的時候明顯效果好了很多。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我原本設想的是讓幼兒跟著藍精靈的音樂慶祝勝利,但是在活動中孩子們打妖怪打的太盡興了,最後城堡倒地之後都沖上去打妖怪了。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致非常濃,活動目標基本達到了。
在這次的教學中我發現我對課堂的調控能力還比較弱,需要進一步的加強。找到了自己的薄弱之處,今後我會更加努力,讓自己的能力得以提高。
小網路:眼,由眼球及其輔助結構組成。眼球是視覺器官的主要部分,它具有折光成象和感光換能兩種作用。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經常帶領孩子們做一些游戲。我發現孩子們在做每一個游戲的時候都是那麼認真,那麼開心。幼兒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我便想設計一個既能讓孩子們玩的開心,又能鍛煉身體的游戲。使孩子們從中找到快樂,又能強鍵體魄。
目標:
1、發展幼兒跑、跳、鑽、攀登、走平衡木、投擲等基本動作。
2、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准備:
沙包、大型器械滑梯、桌子、塑料盆、跳繩、呼啦圈。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將幼兒分兩組。今天我們玩一個游戲"采蘑菇比賽"。
2、介紹游戲的玩法。兩組采蘑菇,哪一組採得多,哪一組獲勝。
二、基本部分
1、第一組幼兒一起排隊跨過小溪(跨越),鑽過山洞(鑽圈),走過小橋(過平衡木),翻過山坡(攀登),采一隻蘑菇扔到盆里(投擲)。
2、然後第二組開始游戲。
3、比較哪一組幼兒採的蘑菇多,哪一組幼兒獲勝。
三、游戲結束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練習匍匐前進的動作,發展幼兒的協調能力。
2、通過游戲,提高幼兒的反應能力。
3、體驗游戲的快樂,增強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教學准備:
簡單的地圖示意圖若干;口哨一個;獎狀一張。
教學過程:
一、准備活動
1、口令訓練: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等
2、動作訓練:匍匐前進
①教師示範,幼兒練習(個別與集體)
②小游戲:我是一個小小兵。
游戲規則:教師吹口哨,幼兒聽見一下哨聲,可以前進;聽見兩下哨聲,馬上停。中途有違規者,出局;反之,能順利到達終點的為勝利者。
二、游戲:軍事演習----哨兵和偵察員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當哨兵回頭看的時候,偵察員立即原地不動,否則出局。
2、進行游戲:
①游戲第一遍:配班老師扮演哨兵,幼兒扮演偵察兵。
②游戲第二遍:第一次游戲中第一到達終點的 幼兒,扮演哨兵,一邊觀察情況,一邊畫地圖。
③游戲第三遍:請兩名幼兒做哨兵,一邊觀察情況,一邊畫地圖。(在偵察兵還沒到達終點前,兩幼兒完成地圖,哨兵取勝;反之,偵察兵獲勝。)
三、 演習完畢
1、集合、點評。
2、頒發獎狀。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為了不受「教師教什麼,幼兒學什麼」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我採用「先練投擲,再講要領」的理念來組織活動過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親自嘗試,不斷摸索投擲的最佳方法,再由老師引導領悟「要領」,逐漸掌握技巧,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為了使活動具有一定的野趣和挑戰性,我又利用自然環境「休閑區」,並運用「低強度、高密度」的原則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又結合幼兒園的辦園目標,將品德教育滲透其中,盡量體現教育的整和性。
活動要求:
1、幼兒在探索和實踐活動中,逐漸掌握投擲的基本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快樂。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願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准備:
紙飛機、塑料圈若乾等。
活動重點:
投擲的方法------手臂彎曲在肩上,兩腳前後分開放,身體後仰,用力蹬地投向前方。
活動流程:
活動身體------分散探索------集體游戲------放鬆活動
活動過程:
一、活動身體:
1、隊列訓練
2、准備操練習:運動模仿操
二、分散探索:
1、 自由嘗試
帶領幼兒到「飛機場」,告訴大家:今天老師做指揮官,你們做飛行員,請大家拿起飛機練習一下,看看誰的飛機飛得遠。
2、 介紹方法:
根據觀察,請幼兒說說「你的飛機為什麼遠」。教師示範,邊用兒歌的形式總結。(手拿飛機放肩上,身體往後靠一靠,預備開始向上飛。)
再次分散練習。
3、飛行員特技表演:
前面出現了「三個山洞」,讓我們想想辦法穿過它。(想到要射得高、對准目標)
4、競賽活動:
小飛行員們的本領真大,現在我們分兩隊進行比賽。
介紹規則:前面有三條不同顏色的繩子,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分數,等會兒我們比賽時要記分的。如果你的飛機飛在了紅繩內,就是一分------(分兩組進行)並請6分、5分------的幼兒出列,教師給予鼓勵。
根據幼兒投擲情況,再次鞏固方法,請投得遠的幼兒示範,並幫助分數低的幼兒。
第二次比賽。
5、集體游戲:打怪獸
你們的本領練得真棒,司令員知道了就派我們去火星執行重要任務,打敗怪獸。這里旅程很遠,要經過太空隧道、銀河、火山,有一定的危險,你們要注意。走,跟著指揮官行動吧!(利用休閑區進行)
火星到了,瞄準目標,准備射擊,打!
三、放鬆活動:
1、怪獸被我們打敗了,說說我們為什麼會勝利的?
2、自由結伴遊戲。
活動反思:
首先,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利用在線上開飛機做准備運動展開。在創設情境的氛圍下,做針對平衡的熱身活動,為下面的環節做好鋪墊。中間我還穿插了走、跑、蹲、墊腳等多種趣味的走線方法,孩子有比較強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節直接利用情境「停飛機」非常自然的引出。在利用三種方法停飛機的時候,有些挑戰性,但是孩子們都完成的比較好。特別是聽口令停飛機,使得整個活動不會那麼枯燥。
前面這兩個環節主要是針對幼兒站立平衡的學習和練習,在此基礎上,後面的游戲環節就是這行技能的使用。利用孩子們的分組搭建的飛機跑道,飛行員們非常順利的炸毀了敵人的目標。
總的來說,說動的設計比較巧妙,活動環節一環扣一環,環環遞進。還考慮到了動靜交替和幼兒的個體差異。活動又緊緊的圍繞著飛行員開飛機這一情景來展開,比較合理。
那麼也存在一些問題:准備活動時,可以先做一些比較簡單的身體活動在開始開飛機,這樣銜接會比較好一些。最後的游戲環節語言組織不夠准確、精煉,以至於幼兒對我的指令行動不明確。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10米往返跑,發展快速跑的能力。
2、練習變向追逐跑,發展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活動准備
1、蘋果、梨、橘子等水果卡片若干,高低不等懸掛在繩子上。
2、小框子4個,害蟲頭飾1個,地墊4~5快。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熱身准備。
以「果實豐收了,去果園摘果子」為游戲情境,帶領幼兒模仿開汽車、上坡、下坡、鑽山洞等熱身活動。
2、玩游戲「摘果子」,學習10米往返跑。
(1)教師向幼兒介紹游戲的玩法: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子都熟了,我們去摘果子吧,我們去摘果子的時候,要快速跑過去,摘到果子後,再快速跑回來。
(2)示範、講解10米往返跑的動作要領:要看清果子的位置,直線快跑,摘到果子後迅速折身跑回。
(3)幼兒站成四隊,依次嘗試、練習,教師發出信號後,幼兒迅速跑到果園摘一個果子跑回來,把果子放到小筐里,可請動作正確、速度快的幼兒進行示範。
(4)分組進行比賽,看哪隊先摘完果子。
3、玩游戲「七星瓢蟲捉害蟲」,練習變向追逐跑。
請幼兒扮演七星瓢蟲,一起說:「七星瓢蟲本領大,見了害蟲捉住它。」教師帶上害蟲頭飾說「害蟲來了」,並變換不同的方向快跑,幼兒追逐「害蟲」。重復玩游戲2~3次。
提醒幼兒追逐跑時注意躲閃,避免碰撞。可增加「害蟲」數量,提高游戲的趣味和難度。
4、教師、幼兒圍坐在地墊上,揉揉、捶捶小腿和大腿,躺下來伸伸懶腰,放鬆身體。數數摘到的果子有多少,分類放到小筐子里。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8
生成原因:
「追、趕、跑、跳、碰」這一課程單元進行了剛一周,發現幼兒對於運動性的游戲十分感興趣,孩子常常信手拈來,隨意物件在他們的手中就能玩出許多新花樣。上周結合海嘯賑災活動請幼兒收集相關資料,一張帶來的報紙在林海韜小朋友的手中被捲成了小棒,海韜小朋友一邊揮動著一邊念念有詞:「接球、過網……」,其他的幼兒似乎也來勁了,紛紛搶過報紙耍弄起來。緣於對「魔法繩」活動的思考,我設想,一張簡單的報紙是否也可以象一根簡單的繩子一樣成為孩子既動手動腦又快樂學習的好素材呢?於是,我大膽地嘗試了將報紙與運動主題結合在一起,生成了此活動,試圖通過有趣的活動設計將運動與學習巧妙地融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在折、卷活動中感知報紙承受力的變化。
2、發揮幼兒創造力,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運動。
3、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4、樂於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用皺紋紙在地面布置成小河的情景。(4條小河)
2、報紙足量,玩具小動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師提出問題,引發幼兒活動興趣。師:小動物到了河邊沒法過河,哎,有張報紙,我們用它搭座橋讓小動物過河吧!觀察:立即有幼兒提出:「報紙那麼軟那麼輕,小動物怎麼過河呢?師:那你們想想辦法吧!
二、幼兒操作探索:如何幫助小動物過河。觀察:幼兒兩人一組積極地行動了起來。大部分幼兒都能很快地將報紙進行折疊,讓其變得牢固,讓小動物安全過河,並激動地跳起來:「我們成功了!」也有部分幼兒兩張椅子的間距太近,不用折報紙就能讓小動物安全過橋,經教師引導後才又做嘗試。
三、為了讓幼兒折疊報紙的方法更多些(如瓦楞狀),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獨木橋小動物很害怕,怎樣才能讓橋變寬一些,更安全一些呢?」幼兒再度探索操作。觀察:經過反復的嘗試、引導,有幼兒折出了瓦楞狀的橋、有欄桿的橋。
四、嘗試用報紙做運動。
1、師提議:「不如我們用報紙來做操吧!」觀察:拿著又大又輕的報紙做操,幼兒有些不滿意,很快有幼兒將報紙捲成棒,於是大家都高興地這樣做,然後大家一起高興地做棒操。
2、師又提議:「既然報紙又可折又可卷,我們用它做材料,開個小小運動會吧!觀察:孩子們很興奮,回顧了暑期剛結束的雅典奧運會比賽項目後,幼兒很快創造性地用手中的報紙玩起了這些項目:1、用報紙捲成棒,兩頭折疊讓其站立,反復多個,當成跨欄的欄桿,幼兒學百米跨欄冠軍劉翔越過欄桿,比賽跨欄。2、簡永川小朋友用捲成的小棒當成杠鈴,學石智勇練舉重。
3、洪屹威、郭正霖等四位小朋友將報紙團成球,用報紙小棒擊球玩棒球游戲。
4、還有幼兒將報紙折成一個面當成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玩球類游戲,另有幼兒玩起了擊劍、跳高、跳水等項目。小小的紙棒在他們的手中妙用無窮,孩子們開心極了。有幼兒問:「紙棒可以帶回家嗎?」戶外活動時他們又把紙棒帶了去。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科學與健康領域相結合的活動,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非常地積極和興奮。只是在前半部分的「造橋」活動中,教師的要求不夠仔細明確,如椅子的間距、怎樣叫安全過河等,以及教師對科學探索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沒有明確的度的把握,因此活動效果有些不盡人意。在後半部分的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令教師十分欣喜,小小紙棒在幼兒手中玩出的花樣讓教師也感受了無窮的樂趣。更可喜的是那些平時不愛動、年齡小的幼兒也非常投入地參與了這些游戲。這個活動非常符合孩子的興趣和需要。看來,無論再小再簡單的物品,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加以巧妙的利用和設計,就一定能成為孩子快樂學習的好素材。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把圈兒想像成各種物體進行游戲。
2、練習鑽、爬、跳、跑等基本動作,嘗試合作游戲。
教學准備:
塑料圈兒每人一個
教學過程:
一、自由玩圈
1、幼兒自由玩圈,可獨立玩或多人玩。
2、教師觀察幼兒活動,鼓勵幼兒將圈當作替代物體進行游戲。如當幼兒將圈當作汽車方向盤時,教師要及時肯定,並鼓勵其再想出其他玩法。對一些不會玩圈的幼兒,教師應給予一些暗示和啟發。
二、我的圈兒會變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玩圈時把圈兒變成了什麼,並玩給大家看。如:用圈兒做山洞,鑽進鑽出;用圈兒做陀螺,放在地上轉動;用圈兒做烏龜殼,扮烏龜在地上爬;把兩個圈套在手臂上做小鳥翅膀,等等。
2、想一想圈兒還能變成什麼?
三、讓圈兒一起變
1、引導幼兒嘗試合作玩圈兒,將圈兒想像成各種物體進行游戲。如:幾個圈合在一起做小河,練習跳躍;部分幼兒手持圈兒垂直排列成隧道,其他幼兒鑽玩,等等。
2、幼兒互相欣賞各自想出的玩法,並嘗試玩一玩他人想出的玩法。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藉助草墊學習半側面單手投擲的方法。
2、樂意參與玩籠墊的游戲,體驗成功的快樂。
3、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4、樂於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每人一個籠墊;
2、場地布置:起投線、網牆。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藉助籠墊學習半側面單手投擲的方法。
2、難點:單手投擲時動作的正確性掌握。
【活動過程】
一、認識籠墊。
(圍成圓圈)出示籠墊。
師:你認識它嗎?它的名字叫籠墊。
師:先看看它是什麼形狀的?是用什麼做的?正反面有什麼區別。
二、熱身:占圈游戲。
規則:籠墊在中間,圍著圓圈跑起來,聽老師的口哨聲,吹的慢,跑的慢,吹的快,跑的快,停了,找到籠墊坐下來,(游戲兩遍)
三、玩籠墊。
師:你是怎麼玩籠墊的?(根據幼兒介紹的玩法,選擇2-3種適當的玩法,組織幼兒集體練習)。
四、飛籠墊。
1、以玩半側面單手投擲的幼兒為例,講解側投的動作要領。
動作要求:兩腳前後開立,右腳在前,膝蓋微曲,右手執草墊向前飛出(練習兩次)
2、練習半側面投擲。
(1)介紹拿籠墊的方法。
將把光滑的一面朝上,四隻手指和大拇指分開,大拇在上面,四隻手指在下面捏住。
(2)練習側投。
3、比賽:看誰飛的遠。
規則:
(1)站在起飛線的後面。
(2)籠墊飛出後,用最快的速度站到自己的籠墊上(游戲兩次)
4、以飛的最遠的幼兒為例,講解半側面轉身的借力方法。
五、游戲《飛籠墊大賽》。
1、游戲規則:分成紅藍兩隊進行比賽,每位隊員站在起飛線後面,籠墊飛過去之後,就迅速站到網牆的那頭,成功的獲勝。
2、紅隊藍隊分組進行,宣布結果。
3、難度加大繼續比賽。
六、放鬆運動。
小網路:大賽,也叫比賽,是一種競技評比的形式,從古到今皆有。通常把規模比較大,參與范圍廣,影響力大的比賽稱為大賽,而把一些小型的活動成為比賽。
E. 什麼是軍事類體育活動
軍事類體育活動其實是在體育活動中加入軍事游戲的思想,讓同學們玩得更順暢。這類游戲,有攻有守,也可以看做角色扮演類活動,富有極大的趣味性。
F. 你小時候玩過或知道什麼體育游戲
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時代,沒有四驅車、卡通片、變形金鋼和電腦、電子游戲,但我們有爬樹、打泥仗、射彈弓、玩火柴槍、游泳……前些年,我寫過一篇《兒時的游戲》,說到了當年我們擁有的許多共同游戲,如什麼「踢毽子」、「捉迷藏」、「跳橡皮筋」、「跳格格」、「打彈珠」、 「爆地雷」等等,重點敘述了一種叫「抄軍旗」的集體游戲,其實老游戲還有很多,簡直數不勝數,不由還想再重拾這夕落的朝花,這不僅是撫摸我們的心靈家園,也為將這些彌足珍貴的兒時玩樂畫面,留存於不僅在老一代的記憶之中。
那時代的男孩子們,往往喜歡軍事性帶對抗性的游戲,還因地制宜地發明創造一些用於「打仗」的「武器」,而這些玩法和玩具如今幾乎竟都像珍稀動物一般難找了。
「拋沙包」:這與女孩子們常玩的的「扔沙包」不是一回事,女孩兒是用碎布縫成小口袋,將砂粒裝入縫好,三、幾人一起玩,比試扔沙包的手法技巧,玩得挺斯文的。「拋沙包」准確地說,就是互拋就地取材的沙塊。汕頭濱臨海洋,地質多是沙丘,沙子因各種條件會聚結成大大小小的沙塊。在曠地野外用樹枝木條瓦片什麼的挖掘出沙塊,切成大小適手的團塊,互相對拋攻擊,類似北方的打雪仗。人數有兩人以上就可,玩材不受天時限制,方便靈活。那時各單位挖有不少防空溝壕,正好給我們當作憑借的「工事」和取之不盡的「彈葯庫」,有時人數眾多、吶喊聲聲,真有點戰斗的陣勢,連有些潑辣的女孩子也加入了作戰「隊伍。沙塊砸到人身上就散了,安全性較高。
「射彈弓」:彈弓可謂源遠流長,流傳了好幾代人,然到了現在的孩子手中卻式微了,偶爾在農村中還可一見。做彈弓的材料有幾種,第一種是利用生長自然分杈的丫狀樹枝,就如以前人家用來做曬衣挑的那種,在枝杈的兩端分別繫上一截單車內胎制的橡膠帶,再找一皮革扎緊到兩條橡膠帶上,就成了一把可將小石子射出幾十米遠的彈弓。這樣的彈弓威力挺大,可以把麻雀之類的鳥兒射落地。要找到合適的樹杈並不容易,另一種男孩們曾人手一把的彈弓是自己用鐵線彎制的,找一段有點硬度的稍大號鐵絲,彎繞成丫型狀,兩頭頂端彎個小環,再買幾根女孩子扎辯子的橡皮筋,連成需要的長度,掛到環上就成了,簡單易行。只是它的「彈葯」得專門製造,用廢作業薄紙撕成條捲成約一厘米一段的條狀,對折扣在橡皮筋上一拉即可射出。用這彈弓對射是勇敢者的游戲,雖然紙質子彈射在裸露的肌體上一般不會傷損,卻辣辣地疼,參加者得能耐痛才行。
「打柏仔」:顧名思義是將柏樹的果仔作「子彈」來打,可首先要有發射的工具—「柏仔槍」。找一截比手指略粗、兩頭相通的竹桿,用筷子削成一支與竹桿內膛緊密吻合的推桿,先塞入一粒柏仔,將其頂到竹筒的一端,再在另一邊塞入一粒,用推桿一推,「啪」地一聲,先置入的柏仔就被快速壓縮的空氣沖出去了。可柏仔需要摘取,又受季節限制,不能時時供給。於是又發明了將廢紙浸濕揉成團代替柏仔來打,效果稍差。以此「武器」作戰爭游戲饒有趣味,且一般沒有危險性。
「竹水槍」:這個玩法和上一例相似,只是選取粗大些的竹子,留一端的竹節不去除,用錐子鑽上一個或幾個微小的洞,再選一根比這竹膛小的竹子或木棍,一頭用碎布扎緊使其能緊緊插進那大竹筒,吸滿水一推,「嘩」,沖力挺勁。用它對射傷不了人,卻比潑水節還更讓人渾身濕透,少不了回家挨家長的罵。也有的具有相當的威力,如一種「火柴槍」,利用裝門扇的活頁,敲掉一邊,把單車輪的鋼線的頭拆下敲入活頁一頭的軸孔,又將一根適中的鐵粗線,在頭上用銼或磨石打磨出凸形狀,以能嵌入活頁的軸孔中,再用鐵線彎繞成手槍形狀,固定到活頁的螺絲孔里,用車胎帶作擊發動力,把火柴根插進鋼線頭的孔里,拉桿擊發,「啪」的一聲響如鞭炮,射出去的火柴桿可力透幾層厚紙,這「槍」當然無人敢拿來對射了。
那時的物質生活挺貧乏,可窮歸窮,我們擁有快樂卻並不比今天的孩子少。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陪伴了好幾代人度過童年的老游戲和玩具越走越遠?這或許很主要是緣於生活方式的改變,當城裡的大樓越蓋越高,當路上的車越來越多,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越優越,這些群體性很強的,以戶外活動為主的游戲的衰落甚至完全消失,就無可避免了。由於生活環境的變化、居住條件的改變、人際關系等都與過去不再同日而語,老游戲的消逝也許是與時俱進了,可少了經常地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間和空間;也少了一些合乎孩子天性的有趣游戲;更少了無拘無束發揮天性群體游戲和與大自然的親近,以後的孩子們還會有那些合乎他們天性的游戲呢?
G. 幼兒園軍事游戲有哪些
軍人是很多小朋友崇拜的對象,軍事游戲更是他們的最愛。可別小看了軍事游戲哦,它們需要手腦的協調與配合,特別能鍛煉身體的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最重要的一點,這些游戲會讓你的孩子變得更加勇敢、機敏。
快來吧!和孩子們一起玩,說不定還能找回自己童年的感覺呢!
游戲1:「武器」亮相
武器是戰場上殺敵的工具,不同的武器有不同的結構、性能和發射方式。如:手槍比較小巧,一般採用一手握槍一手支撐,或單手發射的方式;手榴彈的殺傷面積大,通常採用單手投擲的方式。
游戲目的:了解不同武器的使用方式,鍛煉孩子的反應能力。
適合對象:3~7歲的孩子和爸爸媽媽。
玩法:
1.可選擇任何場地,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或立)。
2.由家長負責下達轉換武器、瞄準射擊的口令,孩子用手模擬相應的動作。當家長喊「手槍射擊」時,孩子立即伸出右手(或左手),豎起大拇指和食指,其餘三個手指握緊,表示為手槍射擊;當家長喊「沖鋒槍」時,孩子立刻變為兩手握拳,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呈沖鋒槍射擊姿勢;當家長喊「手榴彈」時,孩子立刻變換為右手(或左手)握拳,高高舉起,甩臂投擲的姿勢。
3. 採取由慢到快的方法,不斷變換三種武器的順序,以免形成定性的模式,被孩子摸到規律,增加游戲的隨機性。當孩子出錯的頻率越來越低,游戲目的也就達到了。
小知識: 指揮員
打仗時,指揮部隊作戰的人員就是指揮員。指揮員一般由軍官擔任,指揮部隊的規模越大,指揮員的級別越高。一場戰爭的勝負跟指揮員有著密切的關系,出色的指揮員總是能夠以少勝多,以劣勝優。
游戲2: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年僅19歲的解放軍戰士董存瑞不顧自己安危,炸毀敵人的碉堡,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現在的小孩子不一定知道這個英雄故事,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游戲講給孩子聽。
游戲目的:培養孩子的角色扮演能力,掌握相關的戰時自救與防護措施。
適合對象:5~7歲的孩子和爸爸媽媽。
玩法:
1.選擇一塊空地(草坪最佳),在地上劃出一條出發線;在距離出發線20米遠處放置一個紙箱(或畫出圖形),假定為敵人的「碉堡」;在出發線和「碉堡」之間可以放置一些紙箱之類的物體作為掩蔽物(或障礙物)。
2.鼓勵孩子擔當炸碉堡的任務,手拿「炸葯包」(可以是孩子的小靠墊),做好出發的准備;爸爸呢,當然就是指揮官啦;一旁的媽媽可以配合「戰場」的需要,調放適當的音效。
3.孩子出發,奔向「碉堡」。爸爸喊「敵人飛機轟炸,卧倒」,孩子迅速卧倒在地上;飛機轟炸過後,孩子繼續前進;當爸爸喊「敵人機槍掃射」時,孩子迅速靠近附近的「掩蔽物」(紙箱)隱蔽;敵人機槍掃射完畢,孩子繼續前進。
4.最後,孩子到達「碉堡」旁,將「炸葯包」扔進「碉堡」,迅速返回,勝利完成任務。
小知識: 防空演習
防空演習是我國國防教育的一部分,各大城市一般都會舉行。演習前,總指揮會向市民宣傳有關防護敵機轟炸的知識;演習中,市區拉響防空警報,許多學校和企事業單位也會配合防空演習。
游戲3:射擊目標
觸摸五官的游戲,家長和孩子經常玩。當它和射擊游戲結合在一起,就是一款經典的軍事小游戲,孩子會更喜歡。
游戲目的:鍛煉孩子的協調能力、記憶能力,以及向困難挑戰的勇氣和能力。
適合對象:3~7歲的孩子和爸爸媽媽。
玩法:
1.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站立(或坐),家長充當射擊人員,孩子充當射擊目標。
2.家長選擇孩子身上的部位作為目標進行假想射擊(模擬手槍射擊的動作),在射擊的同時喊出射擊的部位,孩子做出快速的反應,用手觸摸相應的身體部位。比如家長喊「左耳朵」,孩子要快速用手觸摸左耳朵。
3.游戲中的「槍手」和「靶子」角色可以交換。
4.採取記分制,正確觸摸一個部位得1分,錯了倒扣1分,累計10分過一關。
H. 幼兒佔領陣地體育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活動內容、形式過程與指導重點,難點活動准備1、發展幼兒投擲的能力(准確度)、跳躍的能力。
2、培養幼兒堅強勇敢,遵守紀律的意志品質。
開始部分:
1、准備活動:教師說:"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見過解放軍啊?-你們想不想當解放軍啊?-現在就請小朋友當解放軍,老師就當解放軍的指揮官好不好啊?-那現在老師要問小朋友一個問題:知不知道解放軍為什麼那麼厲害啊?-那是因為解放軍是一支很守紀律的軍隊,服從指揮官的命令;有很高的本領!"好!現在指揮官就帶領解放軍練本領,請解放軍跟著指揮官跑步,第一組先跑出來,接著第二組跟著第一組跑,第三組跟著第二組。。。。。。(繞運動場跑一圈,接著帶領"解放軍"踏步走半圈,然後帶幼兒匍匐前進)。"2、活動過程:
(1)首先讓幼兒復習投擲沙包的方法(教師首先要示範投擲沙包的方法:左腳在前,右腳在後,身體微微向後傾,右手拿沙包舉起,投沙包的時候眼睛要看準目標,然後用力往前扔。)3、玩軍事演示的游戲-炸坦克:十個幼兒做炮兵,十個幼兒做坦克兵。坦克兵進攻炮兵的陣地(交代清楚游戲規則:一組炮兵由一個老師負責,守住陣地,等坦克進入"射程范圍"就向"坦克"開炮,被擊中的坦克不能再前進,如果坦克全部被擊中,"坦克兵"算輸,相反,"炮兵陣地"被"坦克兵"攻到就為輸。)。就可以交換角色,大約每給玩兩次到三次。
結束部分: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
1、沙包三十個,紙箱10個。
I. 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1
游戲活動目標:
1、用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方式發展基本動作,培養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對體育運動的喜愛之情。
2、發展幼兒走、跑、跳、鑽爬、、平衡、匍匐前進、投擲等綜合運動技能。
3、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游戲活動准備:
1、組織幼兒做准備活動
2、給幼兒介紹游戲玩法爬越電網(墊上匍匐)--過獨木橋(平衡木)--踩石過河(跨越)--跨過壕溝(雙腳跳)--鑽過敵人封鎖線(鑽爬)--仍炸彈(投擲)--奪碉堡,然後快速跑回營地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第二個幼兒出發,依次進行,游戲可反復進行。
3、幼兒進行游戲活動,教師指導。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肩上揮臂投擲的動作要領。嘗試左右手交替將沙包向前上方投出。
2.探索投得更遠的方法,能遵守游戲規則。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增進集體榮譽感。
【活動准備】
沙包若干、教師自製的碉堡、跨欄、平衡木、音樂《紅星歌》。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進行「解放軍練本領」熱身活動,以此激發幼兒活動興趣。播放《紅星歌》,帶領幼兒進行轉體、下蹲、轉頭、跳躍、投擲等動作,為活動做准備。
2.幼兒自由探索扔沙包的方法,學習肩上揮臂投擲的動作要領。
(1)讓幼兒到空場地自由投擲沙包。
(2)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怎樣扔沙包的,並引導幼兒分別用左右手及不同方法投擲。提問你剛才是怎麼扔的?
(3)玩游戲「扔炸葯包」:幼兒分組持沙包站在投擲線後,用沙包練習正確的肩上揮臂投擲動作。
3.玩「勇炸碉堡」競賽游戲,進一步練習肩上揮臂投擲。
(1)介紹游戲玩法與規則:幼兒要先跨過小溝(跨欄),再穿過獨木橋(平衡木),最後站投擲線後,拿起炸彈(沙包)投向碉堡。隨後跑回起點與下個幼兒擊掌,下一個幼兒出發。組擊中碉堡的次數多哪組獲勝。
(2)幼兒分組玩游戲,教師觀察指導。重點指導投擲姿勢:將沙包握在手中蹬腿、轉身、揮臂向前上方投擲。
(3)討論與總結:怎樣オ能投得遠、投得准。
(4)幼兒再次游戲,教師根據幼兒游戲情況調整投點與堡間的距離。
4.隨音樂自由活動,放鬆身體。
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3
設計意圖
一次戶外活動中,我組織幼兒探索沙包的玩法,有的踢、有的扔、還有得頂,於是我便想何不順應幼兒的想法來編一個游戲《炸碉堡》。
活動目標:
1、引發幼兒感受活動的趣味性,發展肩上投擲能力和力量。
2、發展幼兒推小車的興趣和能力。
3、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能力。
活動准備: 沙包若干、小車、紙箱兩個、足夠大的場地、《學做解放軍》音樂。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今天的天氣真正好,我們學習解放軍叔叔炸碉堡,怎麼炸,看老師來指導。在做任務前,我們一起來做一下熱身運動。
基本部分: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游戲興趣。
小解放軍,剛才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我們去執行一項特殊任務炸敵人的碉堡,你們願意嗎?那我們用什麼去炸敵人的碉堡呢?(炸葯包)出示沙包。
2、老師講解示範正確的肩上揮臂投擲動作,
小小腳,分分開,小小手,放耳邊,小胳膊,架起來,退一步,側轉身,炸葯包,用力往前扔。
3、幼兒隨老師拿沙包練習正確的肩上揮臂投擲動作。
4、游戲「哪個炸葯包扔得遠」
站在紅線後,聽口令用力將沙包投出去。
5、游戲「炸碉堡」
(1)、小解放軍,我們已練好了本領,快出發去炸敵人的碉堡吧。(帶領幼兒跑步進入游戲)
介紹游戲規則:用小車把沙包推到隊友的身邊,在指定地方用力將沙包扔向敵人的碉堡,然後迅速跑回來。
(2)、幼兒游戲。
小解放軍,現在我們開始行動,目標敵人的碉堡,比一比哪隊先完成任務。
(3)、幼兒再次游戲。(老師把碉堡放遠一點,加大難度。)
小解放軍們,你們真能幹,順利地炸掉了敵人的碉堡,高興嗎?我又接到了上級的命令,他們也誇我們小朋友真厲害,把敵人的碉堡順利炸掉了,所以又給我們下達了一項任務,說在我們炸掉的碉堡的不遠處還有幾個碉堡,想請我們再去炸,小解放軍們,你們能行嗎?在炸的時候要注意穿過樹林後在指定地方投,不能超過線,不然會給敵人發現的。最後我們看看哪一隊先完成任務。小解放軍,准備好了嗎?開始行動。
結束部分: 小解放軍,你們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讓我們一起《學做解放軍》,邁著有力的步伐回到我們的駐營地。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4
活動目標:
1.練習正確的揮臂投擲動作,能單手投准目標(直徑60厘米的板,投擲距離約為3米)。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增進集體榮譽感。
活動准備:
1.沙袋(數量大於幼兒人數),墊子8塊,跨欄8個,籃球架8個,積木若干,錄音機。
2.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進場,一路縱隊變四路縱隊。
2.准備操。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本領,首先讓我們活動活動身體吧。
二、基本部分
1.自由玩沙袋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你們平時都是怎麼玩的,那請你和好朋友一起到空場地上玩一玩吧。」
2.集中交流
師:a.吹哨集中 b.提問:「你們剛剛都是怎麼玩的,請小朋友來交流一下。」
3.學習投准目標
(1)示範講解:兩腳前後站立,後腳稍微彎曲,一手拿沙包放在腦後面,眼睛瞄準你要投擲的東西,蹬腿,轉體,用力將沙包從後向前向目標投去(可多做幾次示範。)
(2)提出練習要求:分4組練習,要求投的時候動作到位,對准籃板。投完以後,撿回沙袋,排到隊尾等待。
(3)幼兒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4)再次練習,提高難度。
4.競賽游戲:勇炸碉
(1)示範講解游戲規則:
先跨過小溝(跨欄),然後爬過鐵絲網(墊子),再穿過獨木橋(積木),最後站在跨欄後,拿起炸彈(沙包)投向碉堡。之後跑回起點與第二小朋友擊掌,第二個小朋友才能繼續前進。最後看哪組投到碉堡的次數最多,哪組獲勝。」
(2)游戲評價:投准情況,遵守規則情況,公布獲勝隊。
(3)再次游戲。
三、結束部分
1.整隊,四路縱隊集合。
2.小結與放鬆。
3.收拾整理器材。
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5
活動目的
1、通過《炸碉堡》游戲,練習跑、跳、鑽和投擲,重點練習肩上揮臂投沙包。
2、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培養幼兒機智、勇敢的品質。
活動准備: 沙包若干,磁帶,錄音機,橡皮筋,圈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提出活動內容,讓幼兒扮解放軍,老師扮指揮員。
今天我們來學做勇敢的解放軍戰士,你們知道勇敢的解放軍是怎麼樣的?解放軍戰士要學許多本領,我們先來活動活動。
2、在音樂《學做解放軍》的伴奏下做徒手操。
頭部、轉體、下蹲、肩部、體側、跳躍、投擲二、基本部分:
1、學習投擲:今天我們解放軍要學一種新本領,投手榴彈,誰會請來試一試。
2、老師示範投"手榴彈":側對投擲方向,兩腿前後站立,眼看前方,蹬腿,轉體,對准敵人碉堡從肩上揮臂投出,臂向頭後伸稍屈肘,肘要高於肩,手要高於頭,用力揮臂。
3、組織幼兒在原地空手揮臂投擲兩次。老師注意糾正投擲動作。
4、幼兒分男女二組練習投擲。表揚動作正確的幼兒,指出錯誤的動作,強調必須從肩上投出。
5、幼兒再練習。
三、游戲:炸碉堡
1、交待游戲任務:戰士們,我們學會了投"手榴彈",現在上級交給我們一項任務,要求我們去炸毀敵人的一個碉堡。你們怕不怕?炸掉這一個碉堡要跨過壕溝,鑽過山洞,爬過封鎖線,再拿手榴彈投向敵人碉堡。任務很艱巨,你們能不能完成任務?
2、1-2名幼兒示範。
3、幼兒游戲:請兩排幼兒分別站在起跑線後,教師發出信號:出發。每排第一個幼兒立即跑出,跨過壕溝(橡皮筋),鑽過直徑60厘米的"山洞",爬過"封鎖線"(墊子),拿起1個"手榴彈"(小沙包),向敵人"碉堡"投去,再從兩側直接跑回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然後站到隊尾。
游戲進行兩次。
四、結束部分:
教師簡單小結後,與全體幼兒一起四散在場地周圍唱《學做解放軍》,作放鬆運動,結束回活動室
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6
【活動目標】
1.練習匍匐爬、投擲的動作技能,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增強力量和耐力。
2.體驗爬的不同形式,養成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
3.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中號筒2個,大號筒4個、體能條8根、大號體能環2個、體能棒2根、鑽爬網2個、沙包若干。
【游戲玩法】
幼兒自由分成兩組,成兩路縱隊分別站在起點線後等待。游戲開始後,每組一名幼兒手持"炸葯包"鑽過山洞,助跑跨跳過"小河",匍匐爬過電網,將炸葯包奮力投過敵方的碉堡。然後從場地外側迅速跑回起點。與第二名幼兒擊掌,第二名幼兒出發,游戲繼續,先完成任務的小組獲勝。
【游戲規則】
1.幼兒匍匐爬的動作要規范。
2.必須擊掌後第二名幼兒才能出發,不能搶跑。
3.幼兒只有一次投"炸葯包"的機會。
【安全提示】
1.教師根據幼兒能力,可以調整路徑設置。
2.注意鑽山洞時幼兒側身鑽,避免摔跤。
【活動反思】
《小士兵炸碉堡》是大班的一節體育游戲活動。本活動要練習幼兒正面屈膝鑽的正確姿勢和匍匐爬的正確姿勢。作為大班的幼兒,對鑽的動作應是不陌生的。根據他們的身體發展情況,雖有了一定的動力定型,但還不鞏固。肌肉感覺有了發展,控制能力有了加強,大、小肌肉群也發展地較好。在平時日常生活中,我經常發現有許多幼兒非常愛鑽洞。雖然在動作上表現比較放鬆、協調、連貫和准確,但是多為手腳並用貼地爬行,或者橫沖直撞不管不顧,很少去注意對身體的控制,並運用技巧爬行。所以我將本活動重點定位於:探索正面屈膝鑽的動作。把難點定為:能有意識地控制身體,保持身體蜷縮狀態鑽過山洞。
小網路:碉堡是軍事上防守用的堅固建築物,多用磚、石、鋼筋混凝土等建成。碉堡在不同國家中有不同的作用,德國為避難所;前蘇聯是儲存場所;日本和其它國家是軍事檢查堡壘。
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7
活動目標:
1、 練習肩上揮臂投擲沙包,發展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2、 具有克服困難、勇於完成任務的良好品質。
活動准備: 場地布置
沙包、碉堡、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幼兒邊唱歌曲《學做解放軍》邊表演動作進場。
小解放軍們,聽好口令,排成四路縱隊,立正、稍息、敬禮
2、 小解放軍出操
小解放軍排隊可真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好音樂做操,看哪個解放軍做得最神氣。
二、基本部分:
1、 談話導入,激發幼兒游戲興趣。
小解放軍,剛才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我們去執行一項特殊任務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教案――明亮的眼睛
目標
1.互相觀察眼睛,對自己的.眼睛產生好奇。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記錄眼睛所看到的景象。
准備
1.眼睛小精靈,眼球處可替換。
2.幼兒人手一張記錄紙(上面畫有眼睛)、黑筆、蠟筆。
過程
1.嘿,你好!
――出示眼睛小精靈,用小精靈的口口勿與幼兒對話:嘿,小朋友,你好!
認識我嗎?我是眼睛小精靈。我就在你們身上,找找吧!
――幼兒互相觀察同伴的眼睛,說說看到了什麼。如:我看到了XX眼睛裡有黑黑的球;我看到在XX小朋友眼睛裡有我自己,我動他也動。
――教師將眼睛小精靈的眼球處替換成班中小朋友的形象,引起幼兒的興趣。
2.噢,我看見了……
――眼睛像什麼? (照相機)請幼兒眨眨眼睛,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模仿照相機拍照的樣子。
――帶領幼兒到室外,說說自己看見了什麼。
――引導幼兒選擇幾處自己喜歡的「景象」合作拍攝。如來到花朵前,做「照相機」的幼兒盯住花朵,另一幼兒邊說「咔嚓」,邊輕拉當「照相機」幼兒的耳朵,此時做「照相機」的幼兒使勁閉一下眼睛,表示攝影成功。
――引導幼兒繪畫特寫的眼睛,重點畫出眼睛上呈現的景象。
建議
1.視覺在感知和認識周圍世界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引起幼兒對視覺感知的興趣,並從中萌生強烈的好奇心與關注態度。
2.可創設牆面環境,展示幼兒繪畫的「大眼睛」,讓幼兒知道眼睛的用途,引導幼兒有意識地注視豐富多彩的周圍世界。
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8
活動目標:
1、練習肩上揮臂投擲沙包,發展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2、具有克服困難、勇於完成任務的良好品質。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願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准備:
場地布置
沙包、碉堡、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幼兒邊唱歌曲《學做解放軍》邊表演動作進場。
小解放軍們,聽好口令,排成四路縱隊,立正、稍息、敬禮
2、 小解放軍出操
小解放軍排隊可真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好音樂做操,看哪個解放軍做得最神氣。
二、基本部分:
1、 談話導入,激發幼兒游戲興趣。
小解放軍,剛才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我們去執行一項特殊任務——炸敵人的碉堡,你們願意嗎?那我們用什麼去炸敵人的碉堡呢?(炸葯包)出示沙包。
2、引導幼兒想辦法。
炸葯包怎樣炸敵人的碉堡呢?
3、 老師講解示範正確的肩上揮臂投擲動作,
小小腳,分分開,小小手,放耳邊,小胳膊,架起來,退一步,側轉身,炸葯包,用力往前扔。
4、 老師帶領幼兒徒手練習,知道能力弱的幼兒掌握動作要領。
5、 幼兒隨老師拿沙包練習正確的肩上揮臂投擲動作。
6、 游戲「哪個炸葯包扔得遠」
站在紅線後,聽口令用力將沙包投出去。
7、 游戲「炸碉堡」
(1)、小解放軍,我們已練好了本領,快出發去炸敵人的碉堡吧。(帶領幼兒跑步進入游戲場地)
介紹游戲規則:手拿炸葯包,穿過樹林,在指定地方用力將沙包扔向敵人的碉堡,然後迅速跑回來。
(2)、幼兒游戲。
小解放軍,現在我們開始行動,目標——敵人的碉堡,比一比哪隊先完成任務。
(3)、幼兒再次游戲。(老師把碉堡放遠一點,加大難度。)
小解放軍們,你們真能幹,順利地炸掉了敵人的碉堡,高興嗎?我又接到了上級的命令,他們也誇我們小朋友真厲害,把敵人的碉堡順利炸掉了,所以又給我們下達了一項任務,說在我們炸掉的碉堡的不遠處還有幾個碉堡,想請我們再去炸,小解放軍們,你們能行嗎?在炸的時候要注意穿過樹林後在指定地方投,不能超過線,不然會給敵人發現的。最後我們看看哪一隊先完成任務。
小解放軍,准備好了嗎?開始行動。
三、結束部分:
小解放軍,你們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敵人的碉堡都給你們炸掉了,高興嗎?我們一起來跳個歡樂舞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肩上揮臂投擲的動作要領,嘗試左右手交替將沙包向前上方投出。(重點)
2.探索投得更遠的方法,能遵守游戲規則。(難點)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有扔沙包的經驗。
物質准備:沙包若干、代表碉堡的線三條(距離不同)、跨欄、平衡木、准備活動和放鬆活動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小士兵做訓練」的情境導入,進行熱身活動,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師幼以「小士兵」的角色身份進入游戲情境,開展熱身活動。
2.難點前置練習,重點練習頭部、轉體、下蹲、跳躍、投擲等動作熱身。
二、通過「小士兵學本領」,幼兒自由探索扔沙包的方法,學習肩上揮臂投擲的動作要領。
1.導語:今天的訓練內容——扔炸葯包,自由練習「扔炸葯包」的投擲
2.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怎樣扔沙包的,並引導幼兒分別用左右手及不同方法投擲。
3.討論交流:你是怎麼扔的?展示沙包的不同扔法,並發現肩上投擲的方法。
4.練習肩上投擲,探索肩上投擲的動作要領,教師觀察指導。
5.鼓勵個別幼兒示範動作要領,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分析,師幼共同學習動作要領:將沙包握在手中,蹬腿、轉身、揮臂向前上方投擲。
6.「扔炸葯包」訓練:站在投擲線後,用沙包練習正確的肩上揮臂投擲動作。
三、玩「小士兵勇炸稠堡」競賽游戲,進一步練習肩上揮臂投擲的技能。
1.第一次游戲一聽信號游戲,熟悉玩法與規則。
(1)幼兒分三隊,聽到口令後,迅速向前行進,越過障礙,拿起炸葯包,扔向對面碉堡區域(橫線後面),回來後下一名隊員出發。
哪組擊中的次數多哪組獲勝。
(2)討論與總結:怎樣才能投的遠?(提示動作要領)。
2..第二次游戲一鼓勵幼兒積極接受挑戰,注意安全。(遵守游戲規則,注意動作要領)。
3.第三次游戲——投擲距離加長,增加難度。繼續練習肩上投擲(敢於挑戰,能夠投的遠)。
4.小結:你們是敢於挑戰,不怕苦不怕累的士兵,非常棒!給自己的同伴一個大大的擁抱,相互鼓勵一下吧。
四、放鬆活動:「小士兵回營」
小士兵喊著號子走路,放鬆手、腿等。
炸碉堡大班體育教案10
這是大班趣味體育游戲特警炸碉堡教案反思,是優秀的大班游戲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游戲活動目標:
1、用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方式發展基本動作,培養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對體育運動的喜愛之情。
2、發展幼兒走、跑、跳、鑽爬、、平衡、匍匐前進、投擲等綜合運動技能。
3、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游戲活動准備:
1、組織幼兒做准備活動2、給幼兒介紹游戲玩法爬越電網(墊上匍匐)--過獨木橋(平衡木)--踩石過河(跨越)--跨過壕溝(雙腳跳)--鑽過敵人封鎖線(鑽爬)--仍炸彈(投擲)--奪碉堡,然後快速跑回營地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第二個幼兒出發,依次進行,游戲可反復進行。
3、幼兒進行游戲活動,教師指導。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