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游戲電腦
A. 日本人玩電腦的多嗎他們是不是只玩主機
日本游戲大多以主機為主,PC游戲有時有,但是很少
B. 日本當地留學生都用什麼牌子的筆記本
其實筆記本電腦是一種很普遍的設備,至於日本當地留學生用的是什麼牌子的都是次要的,用筆記本關鍵要看它的最終的售後服務如何,像現在的聯想筆記本或ThinkPad筆記本都是很不錯的筆記本電腦,而且售後也很好。
如果真介意什麼在日本什麼牌子的筆記本電腦,可以看看東芝、索尼牌子的電腦,並竟那是日本當地的品牌。
東芝筆記本電腦:http://detail.zol.com.cn/notebook_index/subcate16_209_list_1_0_1_2_0_1.html
索尼筆記電腦:http://detail.zol.com.cn/notebook_index/subcate16_167_list_1_0_1_2_0_1.html
各種牌子都有好多種型號,請依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C. 日本玩的都是什麼游戲 他們玩的游戲為什麼都要去買。他們不玩lol cf 這類的游戲嗎
首先,大部分日本人的確是不完lol,cf等這類的電腦游戲。
實際上,日本人最喜歡玩的是掌機類的游戲。
其實這一點你看看日本最出名的游戲公司就可以明白。日本最出名的游戲公司就是任天堂,而任天堂最著名的就是各種掌機。從Game Boy開始,到現在的switch,都是以掌機為主的,就算大型也是PS4等鏈接大屏幕的游戲,甚少是電腦的網路游戲。
這個其實與日本的文化開始有極大的關系。詳細的你可以網上搜索關於日本的游戲發展史。此外日本的游戲發展與當地的人文歷史,經濟變化,特殊的政治環境等息息相關。
D. 日本人如何看待pc游戲
日本是一個非常古板和守舊的國家,他們認為電腦是用來辦公,用電腦來打游戲簡直就是犯罪。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不僅電腦游戲在日本不流行,甚至就連現在風靡全球的電競游戲《英雄聯盟》《DOTA》等,日本賽區連聲音都沒有。一方是日本宅男多,他們寧願去追求娘文化,也不願意去搞激烈的推塔類競技游戲;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骨子裡守舊,認為電腦是辦公用的,不是用來打游戲的,甚至連微軟的xbox這種和電腦不想管的游戲機,在日本賣得都不好。打游戲,他們用主機和手機就行了。
E. 日本人玩什麼電腦游戲
電腦的話,貌似現在日本的電腦游戲基本都有主機和掌機移植的,比如生化危機,口袋妖怪等等。如果真要說出幾款純正的PC游戲,我知道的有一款叫神劍的網路游戲,不過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翻譯,有的還稱之為大劍,單機游戲的話就多了。
F. 日本人玩不玩電腦單機游戲
這個原因比較多,我挑重要的幾個來說明:
1.市場並無這方面的需求。如果你去日本的電子城,你會發現日本基本上只賣可攜帶式筆記本和手機,台式電腦是很少的。(對上班族而言筆記本要更方便)而筆記本的銷量也並不高,因為日本的網速世界第二,無限的覆蓋范圍相當廣,而且流量實行包月制,手機功能也很強大,所以很多電腦能做的事手機也能做,在日本手機就基本上是一台電腦了,所以日本的電腦市場比較窄。那麼電腦能拿來幹啥呢?由於日本的電腦都是集成顯卡但處理器十分強大,所以電腦一般只作為信息交流的輔助工具,如接收郵件,發送資料。
電腦市場如此貧瘠的日本,又怎能在網游市場上大有作為呢?
2.本土電玩業的排擠。可以說在日本電玩業就是電子娛樂的最大頭並且已經在日本紮根結果了,擁有相當大的市場。那些國外網游進日本後,就會因為沒有代理商,缺少日本本土資金扶持,鮮有廣告宣傳等原因而坐以待斃。很少有日本人願意代理國外網游,在日本人看來,投資一款主機游戲比網游要更「安心」,畢竟市場擺在那裡。所以什麼LOL啊dota啊進日本就是死路一條。
3.日本街機文化盛行,日本街機歷史悠久,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到今天日本的街機依舊生機勃勃,很多學生乃至上班族工作學習完後的一大娛樂活動就是去玩上幾把,以此放鬆自己。試想一旦玩後壓力得到舒緩了,回家後還會去打游戲嗎?所以日本的街機間接限制了網游發展。
4.宅文化盛行,想宅的舒服,就得玩大屏幕是不是?那麼一小塊電腦屏幕盯著一整天有什麼意思嘛。主機游戲不僅屏幕大,還可以各種姿勢隨便玩對不對?所以大量的日本宅男的觀念里還是不怎麼接受pc的
G. 日本人可不可以玩電腦單機游戲
這個電腦的單機游戲,任何人都是可以玩的呀,只要你有這個電腦的單機游戲,或者是下載了電腦的單機游戲,那麼你就可以玩的這很正常。
H. 有沒有打日本人的單機游戲
1、《榮譽勛章:血戰太平洋》
《榮譽勛章:太平洋戰爭》主要是以二次大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為主題,它給了玩家一個機會操縱美軍與日本帝國皇軍在浩瀚的太平洋上進行一場戰爭。
2、《血戰上海灘2》
游戲背景為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在上海進行的抗日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會戰——淞滬會戰,兩國投入總兵力超過200萬人,戰斗持續時間長達3個月。
3、《血戰緬甸》
講述了1944年抗日戰爭進入到了最關鍵的階段,在抗日大反攻中,作為中國遠征軍的成員之一,在一望無際的熱帶叢林中搜索前進。由於情報有誤,不慎深入日寇的重圍。
4.《使命召喚5:戰爭世界》
《使命召喚5:戰爭世界》 重回了二戰的懷抱,不過這次設計公司放棄了已被打爛了的歐洲戰場,而將游戲舞台搬到了南太平洋戰區來。因此這次主要面對的敵人,也變成了同是軸心國一員的「日本帝國軍」。由於崇尚武士道不投降主義的關系,日軍將會不擇手段以贏得勝利。
5、《1937特種兵:敵後武工隊》
游戲除了合理的運用戰術安排外,動作成分也佔了很大成分,玩家需要在游戲中有迅速的反應,靈敏的動作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因為游戲中的敵人也是處於隨時的運動中,遇到緊急狀況他們會改變以往的行動路線,跑步前進。
I. 求一個單機游戲,打日本人的
1,《使命召喚:戰爭世界》
《使命召喚:戰爭世界》(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是一款由Treyarch開發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游戲發行商美國動視於2008年11月11日在北美地區發行游戲的PS3、Xbox 360、Wii、PC版。
2,《血戰上海灘》
《血戰上海灘》是由北京歡樂億派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單機FPS游戲,發行於2003年。游戲背景為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在上海進行的抗日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會戰——淞滬會戰,兩國投入總兵力超過200萬人,戰斗持續時間長達3個月。
3,《狙擊小日本3》
《狙擊小日本3》是一款休閑的射擊游戲,游戲大小為4071K。作為一名出色的中國狙擊手,玩家的任務是獨自潛伏在敵人的據點附近,找機會幹掉所有的敵人。
4,《榮譽勛章:血戰太平洋》
《榮譽勛章:血戰太平洋》是EA公司於2001年發行的以二戰太平洋戰場為背景的FPS游戲。2001年《榮譽勛章》(Medal of Honor)被評為最佳電腦游戲。
5,《1937特種兵》
《1937特種兵》嚴格參照大量二戰當時的國內建築原始圖片資料,全部採用真彩三維建模預渲染,並在二維軟體下後期精心修正而成。建築表現也採用類似《博得之門》的大比例方式。
另外,角色及其服飾的製作,都非常豐富、鮮明,人物惟妙惟肖。在動態表現上,想天空會不時有飛過的小鳥,村鎮的裊裊炊煙,碼頭的碧波盪漾,城鎮酒店飄動的招牌等都生動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