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類別 » 衛生紙可以玩游戲嗎

衛生紙可以玩游戲嗎

發布時間: 2022-11-22 16:48:36

Ⅰ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1

目標:

1、進一步感知水的特性,在探索的過程中能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2、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在游戲中體驗玩水的樂趣。

准備:洗澡盆一個,各種沉、浮的玩具若干,有孔和沒有孔的塑料袋,不同大小的瓶子。場地設置(戶外)

過程:

一、回憶水的特性,引發幼兒對玩水的興趣

(1)觀察場地上的容器里裝的是什麼?

(2)誰來告訴老師水是什麼樣的?

二、進行各種玩水的游戲,體驗玩水的樂趣

老師小結: 剛才小朋友說的很好,水呀是一個寶,是一種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的液體。水在生活中是一種珍貴的資源,不但有各種各樣的用途,還很好玩呢!今天老師給你們准備了好多的游戲,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然後把自己在玩水的發現告訴老師好嗎?

1、老師介紹幾組游戲的名稱:

(1)玩袋子:在袋子里裝上水看看會怎麼樣?

(2)運水:自己選擇舀水的器具,把浴缸里的水運到遠處的塑料桶里。

(3)沉浮:把籮筐里的玩具放到水裡,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2、幼兒自由玩水,老師進行觀察和指導。

3、集中幼兒,讓他們講述自己的發現,在孩子講述的過程中老師小結孩子的發現。

三、暢所欲言,探索更多玩水的方法

1、除了今天我們玩過的游戲,你覺得水還可以怎麼玩呢?

2、你回家玩一玩,然後把你的玩法和同伴一起分享好嗎?

四、舞蹈《洗澡歌》在音樂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知道眼睛的主要功能。

活動准備:

1、教室中幼兒常見的物品3—5件,如:玩具、彩筆、積木、剪刀等。

2、大塊的布一塊,桌子。

3、鏡子、手帕、玩具水果、果籃若乾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幼兒熟悉的物品,讓幼兒說說這些物品的名稱。

2、游戲:變魔術。

(1)請幼兒先看清楚桌上的物品,然後教師用布將桌上的物品蓋住。

(2)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布覆蓋住的物品之一抽出藏起,再請

幼兒睜開眼睛,並將布緩緩打開。

(3)請幼兒說說桌上少了什麼物品。

(4)待幼兒熟悉游戲規則後,可以增加或減少布內物品的數量再請幼兒猜;也可以請有興趣的幼兒輪流上台擔任「魔術師」。

(5)請幼兒說說是怎麼知道桌上少了或增加的物品。

3、讓幼兒拿鏡子照照自己的眼睛和看看同伴的眼睛,說說眼睛是什麼樣子的。

4、游戲:運水果。

(1)請兩位幼兒,其中一位幼兒用手帕(或眼罩)蒙住眼睛,使眼睛看不見,然後再請這兩位幼兒到「果園」將兩籃水果運回來。

注意:教師必須密切注意蒙眼幼兒的安全。

(2)待游戲結束後,請幼兒說說為什麼沒有蒙上眼睛的幼兒可以又快又好地把水果運回來?

5、討論:說說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

活動反思:

通過有趣的游戲,幼兒知道眼睛對我們的重要性,並能在游戲中運用眼睛來完成任務。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紙繩力量大》是一節生成活動。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開始增強,為了訓練孩子們的思維,讓他們有機會探索,我們在科學區投放了各種類型的紙,讓幼兒嘗試進行折、卷、撕、捏等活動,從實踐中發現紙的特性和玩法。順應《綱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的引導」 的要求,《紙繩力量大》通過設疑、實踐,激發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在反復實驗、動手操作的游戲中,讓孩子們發現衛生紙里存在「纖維」這一有趣的現象。孩子們在探究游戲中感受快樂,獲得智慧。

目標預設

1.通過實驗,萌發探索紙繩承受力的興趣。

2.大膽嘗試,學習製作有力量的紙繩。

3.積極合作,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快樂。

重點、難點

本活動重點是探索、感受紙繩的承重力。

難點是學習製作有力量的紙繩。

設計理念

在玩紙時,一個孩子偶然做成的紙繩拉不斷,引起了同伴的關注和模仿。我把握契機,生成了科學活動《紙繩力量大》,鼓勵幼兒學習做有力量的紙繩,並進行拎水桶的嘗試,在游戲操作中感受紙繩力量大。

設計思路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在最直接的體驗中學習,在動手中發現。活動中,我選擇了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材料「衛生紙」和「水桶」,讓孩子進行操作實驗,把有關力的科學知識轉化為孩子可親自操作的游戲(如撕面條比賽、製作有力量的紙繩、紙繩拎一個水桶、紙繩拎兩個水桶、合作用紙繩拎水桶等),依託幼兒熟悉的、直觀的材料,讓孩子在富有挑戰的活動中感受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現象。

活動准備

正方形衛生紙若干,籃子若干,裝滿水的小油桶16個。

活動過程

1.玩「撕面條」的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衛生紙)衛生紙可以干什麼?

(2)今天,我們用衛生紙來玩「撕面條」的游戲,比一比,在規定的時間里誰撕的面條又快又多。快行動起來吧! (幼兒操作)

(3)聽好哦,時間馬上就到了:5、4、3、2、1,停!互相看看,誰撕的面條又快又多!

(4)小結:有的小朋友撕的面條很多,有的小朋友撕的卻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來找找衛生紙上藏著的小秘密吧。

2.觀察衛生紙的紋路,再次嘗試玩「撕面條」。

(1)請你們拿一張衛生紙看一看、找一找,發現了嗎?這一條一條線就是衛生紙的紋路。試著用手摸一摸它的紋路,然後放回籃子里。(教師巡視檢查)

(2)好,誰來幫我找到這張衛生紙的紋路?畫一畫,按照這個方向撕一撕。撕成又細又長的面條了嗎?換個方向再試試,把上面的紋路撕斷。

(3)出示兩張畫好紋路的紙,讓幼兒明白豎線方向不容易撕,橫線方向容易撕。

(4)幼兒重新拿一張衛生紙「撕面條」。

3.玩「紙繩拎水桶」的游戲,初步體驗紙繩力量大。

(1)剛才我們用衛生紙玩了撕面條游戲,我還想把它變成紙繩來玩游戲呢,你們會把它變成紙繩嗎?誰來試試?(請一幼兒示範)

(2)他用了什麼方法把衛生紙變成了紙繩的?(先卷後擰)

鼓勵幼兒做紙繩,嘗試提水桶。

(3)(出示油桶)衛生紙做成的紙繩能拎起這桶水嗎?

(4)有人說可以,有人說不可以,到底怎樣,我們來試試吧!

(5)請小朋友用剛才的方法將衛生

紙做成紙繩,然後來到這里拎起水桶。

注意,手不能碰到桶。做好了就可以上

來試一試了!將兩邊的水桶拎到中間。

4.討論紙繩的秘密。

(1)請拎起水桶紙繩沒有斷的小朋友站這邊,紙繩斷了的小朋友站那邊。

(2)我給你們准備的是同樣的衛生紙,為什麼有的紙繩沒有斷,有的紙繩卻斷了呢?

拿兩根松緊不同的紙繩引導幼兒觀察,尋找原因。

(3)什麼原因呢?大家討論一下。誰來說說?

(4)究竟什麼原因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從兩組幼兒手中各拿一個紙繩)

(5)你們發現了它們有什麼不同?出示兩根紙繩(一根沒有斷,一根斷的)。

(6)我們試著按卷的方向撕一撕。

斷的紙繩撕一撕,怎樣?這樣做成的紙繩,看,1、2、3,紙繩斷了。

沒有斷的紙繩撕一撕,沒有斷。這樣做成的紙繩怎樣?不容易斷。

原來,容易撕的'擰成紙繩就容易斷,不容易撕的擰成紙繩就不容易斷。

(7)現在你們會做有力量的紙繩了嗎?誰來告訴大家。(再次鞏固)

(8)知道了這個秘密,我們再來試一試。記住,找准方向,擰得越緊紙繩力量就越大。

(9)和好朋友拉一拉,看你的紙繩是不是夠力量。如果紙繩斷了,趕快找出原因,重新做一個有力量的紙繩。(請幼兒用有力量的紙繩把水桶拎到活動室的兩邊。)

5.嘗試拎兩桶水。

(1)小小紙繩可神氣啦!它說還能拎起兩桶水呢!行不行?誰來試試?

(2)一幼兒用一根紙繩拎兩桶水。(如果沒斷,說明紙繩力量大;如果斷了,說明什麼?)

小結:是啊,一根紙繩的力量有限,團結起來的紙繩力量會更大!

6.經驗拓展,玩「運水桶」比賽。

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將幼兒分成兩隊,運水桶接力比賽。

可以增加難度——合作運水桶。(找一個好朋友,把兩根紙繩變成一根,兩人合作運兩桶水。)

7.活動延伸。

師:紙繩雖小,它的力量卻很大!我們帶它到外面去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拎起比水桶更重的東西,好嗎?

帶上你的籃子,撿起地上的垃圾,拎起水桶,出發吧!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復習對三原色的認識,在玩色中感受顏色的變化現象。

2.組織幼兒通過操作,認識顏色的變化,讓幼兒體驗自由探索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准備:

1.裝有半瓶自來水的瓶子,在瓶蓋里分別塗上紅、黃、藍等不同的顏色。

2.每張桌子上放一份裝有紅、黃、藍三色水的燒杯和滴管三根,每組准備一幅畫有大樹、鮮花等的背景圖。

3.每個幼兒一個果凍空殼,一根棉簽,一張紙。

4.詞卡:紅色、黃色、藍色等詞卡各一套,每組詞分別塗上相應的顏色。

三、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認一認

1.神秘水:

裝有半瓶自來水的瓶子,在瓶蓋里分別塗上紅、黃、藍等不同的顏色,搖晃瓶子,使水的顏色發生變化。

(1)「老師這兒有三瓶水,都是什麼顏色的?」

(2)「我們把它變成紅色,畫紅紅的太陽,好嗎?」老師左右搖晃瓶子三下。「咦?怎麼沒有變成紅色呀?哦,我忘了說口令了。小朋友一起幫老師說口令,好嗎?」老師上下搖晃瓶子,請小朋友說口令:「變呀變,變呀變,變出紅色畫太陽。」

(3)同樣的方法,分別變出黃色、藍色的水。

(4)引導幼兒思考:「你們猜猜,為什麼會這樣?」

老師揭示瓶蓋的秘密:「原來秘密都藏在瓶蓋里。」

2.小結:這么多美麗的顏色其實都是由紅色、黃色、藍色這三種顏色變成的,所以我們把紅色、黃色、藍色稱為「三原色」。

3.「老師給每組准備了三種顏色的水,請你們自己玩一玩,小心點,別把水灑出來。」請幼兒自由玩色。

4.「你是怎麼玩的?你變出了哪些顏色?」根據幼兒回答,老師展示他的作業紙。

5.引導幼兒討論:我們發現,同樣用「紅色」和「黃色」這兩種顏料,可是有兩個小朋友卻變出了「橘紅」和「橘黃」這兩種不同的顏色,為什麼呢?

6.小結:原來加入不同量的顏色,能變出不同的顏色。

(二)畫一畫,比一比

1.游戲:變色龍:讓幼兒根據需要,選擇顏色,用棉簽蘸著給圖畫塗色。

(1)教師介紹「變色龍」:這是「變色龍」,它最奇特的本領是,能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如果變色龍躲在綠葉下,它會變成綠色;如果它蹲在橙色的樹枝上,

它會變成什麼顏色?如果它爬在藍色的花朵中,會變成什麼顏色?

(2)老師給每個小朋友准備了一條「變色龍」,請你在給「變色龍」找一個安全的地方,用棉簽蘸著顏料塗上相應的顏色,再把「變色龍」藏好。比一比,誰把「變色龍」藏得好,

不讓它的敵人發現。

2.欣賞幼兒的作品,集體評議。

3.布置畫展:機靈的變色龍。

活動延伸:

將材料放在「科學探索區」里,讓幼兒探索添加不同比例的「三原色」,變出更多的顏色。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在活動中,幾乎每個孩子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不但經常把自己的玩具拆得零零亂亂,還會把家裡的一些日常用品,如電筒、鬧鍾、相架、筆等拆開來,但由於孩子的能力和經驗不足,拆開東西後他們往往不能按原來的樣子裝好。為此,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實踐、交流,獲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生活經驗,提高動手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探索慾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拆筆、裝筆、換筆芯的過程中能一邊拆一邊仔細地觀察研究。

2.鼓勵幼兒在拆拆裝裝的過程中大膽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准備

1.提供拆裝難易程度不同、配件不同的三種筆及與之相匹配的筆芯若干。

2.操作盤人手一隻。

3.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通過嘗試給最簡單的水筆換筆芯,引導幼兒邊拆邊動腦

1.請幼兒給水筆換新筆芯。

師:這些水筆的筆芯已經用完了,請小朋友給水筆換上新筆芯,你們願意試一試嗎?

2.幼兒開始操作,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活動情況。

(1)觀察幼兒如何把筆拆開。

(2)詢問個別幼兒採用某種方法的理由。

3.引導幼兒較完整地講述自己是怎樣換筆芯的,並說出理由。

師:你從筆的什麼地方打開的?你是怎麼發現的?

幼A:我發現筆頭的地方有一圈一圈的,我轉啊轉就轉開來了,換好了新筆芯。

幼B:我想從筆蓋的地方拆開,可是很緊,打不開。後來,我再從筆頭試試,就打開了,換好了筆芯。

幼C:我學了陽陽的辦法,換好了筆芯。

(評:水筆的結構比較簡單,在活動中,大部分孩子很快能發現筆頭處的螺旋線,可以轉開來,換上新筆芯,露出滿意的表情。有四五個孩子先從筆蓋處試著打開,但筆蓋比較緊,無法打開,教師就鼓勵他們從筆的其他地方試試。教師沒有把正確的方法告訴幼兒,而是讓他們自己嘗試,充分探索,一方面幫助孩子積累經驗,另一方面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激發孩子的探索慾望。)

二、通過給圓珠筆換筆芯,鼓勵幼兒在拆拆裝裝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試著通過自己和同伴解決問題

1.請幼兒給圓珠筆換筆芯。

師:我們還有一支圓珠筆也要換筆芯了,但這支筆很奇怪,看看它的筆頭會怎樣?(引導幼兒觀察圓珠筆的筆頭會伸縮)給這支筆換筆芯可能會很難,你們敢不敢試試呢?

2.觀察幼兒在換筆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難。

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關注以下問題:

(1)幼兒會把圓珠筆拆成什麼樣子?

(2)幼兒如何選擇筆芯?

(3)重點觀察幼兒在裝筆過程中,會碰到什麼困難。

3.師幼共同探討。

(1)引導幼兒提出自己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師:你遇到了什麼困難?

幼A:我把筆拆開了,東西太多,裝不好了。

幼B:我換好了筆芯,但筆頭不會伸縮。

幼C:我的圓珠筆筆頭看不見了。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拆開了的圓珠筆里有些什麼東西。(引導幼兒認識彈簧、筆芯套――「幼兒稱大帽子、小帽子」等配件,為接下來的討論做好准備。)

(2)鼓勵幼兒帶著問題再拆一支圓珠筆,並能一邊拆一邊仔細地觀察研究。

師:裝筆時碰到困難的孩子可以再拆一支筆,邊拆邊仔細看看,研究研究,圓珠筆里的彈簧、大帽子、小帽子是怎麼裝的。

(3)集體討論:解決裝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師:你們有什麼新發現嗎?誰能幫助我們解決剛才碰到的困難?

幼A:我發現小帽子要裝在大帽子裡面。(幼兒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並講述)

幼B:筆頭不會伸縮可能是忘了裝彈簧。

幼C:剛才我選錯了筆芯,所以筆頭看不見了。

4.幼兒再次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評:教師提供的圓珠筆內部結構比水筆稍復雜一點,裡面有彈簧、大小不同的兩個筆芯套――「幼兒稱大帽子、小帽子」,外部有筆頭、筆蓋。教師還為幼兒提供了不同的筆芯,讓幼兒自己在與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帶著自己的問題再拆一支圓珠筆,這樣,不僅能使幼兒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而且拆裝的過程是一次真正的探究性學習的過程。)

三、鼓勵成功的幼兒嘗試給較復雜的筆換筆芯,沒有成功的幼兒繼續努力完成任務

1.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2.鼓勵沒有成功的幼兒說出自己的困難,並請同伴幫助解決。

(評:幼兒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教師提供配件較復雜的筆,鼓勵成功的幼兒繼續探索,沒有成功的幼兒可以請教同伴和老師堅持完成任務。教師充分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讓能力不同的孩子在活動中都得到發展。)

活動延伸

請嘗試給比較復雜的筆換筆芯的幼兒說說自己的新發現或遇到的問題,鼓勵幼兒把問題帶到科學角去研究。

總評

這是一次典型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充分體現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教育理念。

首先,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創設了一個富有探究性的學習環境。水筆、圓珠筆等材料,對幼兒來說,既熟悉又新鮮。其中,帶有筆芯套、彈簧的圓珠筆,操作性強,變化大,這為幼兒在探索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供了極好的契機。

其次,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緊緊把握材料、探索、問題這三者間的雙向流動,以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幼兒圍繞「換筆芯」不斷地探索、操作、觀察、研究,鼓勵幼兒多角度地提出問題,交流發現,並通過向同伴學習的途徑獲取和積累經驗,大大滿足了幼兒不斷探索的慾望。

Ⅱ 幼兒園小朋友不要道具的簡單的游戲

手指游戲,配合著兒歌一起邊念邊玩! 比如五隻猴子盪鞦韆、猜中指、五把釘錘等等!

Ⅲ 公司組織活動,用衛生紙抬起一個一百三十斤的人,怎樣做可以讓衛生紙更久不斷

1、把衛生紙纏在一百三十斤的人身上

2、把衛生紙放在一百三十斤人的腳下

3、把衛生紙打開放在兩邊固定,多放幾層,讓一百三十斤的人站在上面,這個玩法有介紹的

衛生紙,主要是供人們生活日常衛生之用,是人民群眾不可缺少的紙種之一。

為了使衛生紙柔軟,通常利用機械方法使紙產生皺紋,增加衛生紙的柔軟度。製造衛生紙的原料很多,常用的有棉漿、木漿、竹漿、 草漿等天然無污染的原料。

衛生紙要求無毒性化學物質、無對皮膚有刺激性的原料、無黴菌病毒性細菌殘留。衛生紙的特徵是吸水性強、無致病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不許有)、紙質柔軟厚薄均勻無孔洞、起皺均勻、色澤一致、不含雜質。如果生產小卷雙層衛生紙時還應打孔節距一致、針孔清晰、易撕、整齊。

Ⅳ 宅在家帶娃有妙招!適合在家玩的親子游戲你知道幾個

新型肺炎疫情形勢空前嚴峻,我們一定要聽鍾南山院士的話,和孩子好好待在家裡,那麼宅在家應該做些什麼呢?其實宅在家也可以有很多樂趣的,家長可以趁著這個空檔享受難得的親子好時光,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樂趣,還可以跟孩子多玩玩益智類游戲。形狀、數字、顏色配對游戲適合1-2歲的寶寶玩,在網上找些素材,可列印出來日常在家早教,也可做成安靜書跟寶寶共玩。將不同的圖塊放回到相應圖示的位置處,讓孩子學習認識不同數字、規則形狀的對比,訓練寶寶觀察力及鍛煉寶寶手指靈活性及手眼的協調能力,讓寶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認識數字和形.狀,學習基本算術。





Ⅳ 手機屏很濕很滑怎麼辦,玩游戲很影響

讓手機屏幕變的更滑的方式如下:

1、手機屏幕上面出現很多污跡,用手指再怎麼擦都擦不幹凈,反而留下更多的指紋了。

溫馨提示:在用干凈的抹布或衛生紙擦乾凈後..手機屏幕還會變得更亮;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466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903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366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450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812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95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94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82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861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