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戶外體育游戲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
① 小班戶外活動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是什麼
觀察地點:小五班教室
觀察幼兒:小小。
觀察實錄: 午餐快結束了,大部分幼兒已經出去散步了,只見小小等三、四個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進餐,我用眼神暗示他們稍快些。
只見幾個幼兒馬上快速地嚼起飯來,只有小小一個人還慢吞吞地、不著急地、自顧自地悠閑地進餐,不時還玩弄一會兒。
分析:小朋友在班級中做任何事總是慢吞吞的,吃飯慢、穿衣慢、洗手慢。從不爭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蝸牛。姥姥反映在家也這樣,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動。不過,她做事較仔細,不慌不忙,不易沖動,比較冷靜,喜歡思考,觀望。
積極鼓勵策略
運用集體榮譽感去激發思遠,讓琰琰抓緊自己的動作,為集體爭光,並長此以往地影響她,讓琰琰逐步形成新的習慣。
感受代價策略
我們與她家人交流,希望他們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幫助小小較快地完成一件事。衣服穿慢了,影響去公園玩的時間、飯吃慢了,會錯過好看的電視等,以此激發她盡快完成的目的。
潛移默化策略
經常玩一些爭上、爭第一的競賽游戲,因為在游戲中孩子能真正體會准確快速的內涵,在孩子感受獲勝後的愉悅時逐漸遠離慢吞吞。
② 小班戶外活動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怎麼寫
小班戶外活動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寫法如下:
觀察記錄:
月月抓著玩具的一頭,美美緊緊地抓著玩具的另一半。兩個人都沒有鬆手的意思,邊搶嘴裡邊喊著:「我玩!我玩!」是誰先拿到的玩具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在這樣搶下去,玩具一定就要毀在他們的手裡了。
我走過去說道:「為什麼一定要搶呢?兩個人就不能一起玩玩具嗎?」我還沒有說完,月月馬上接著說:「分享!」「對,分享,說的真好,也要這樣做。」既然孩子有分享的意識,就不需要我再做什麼了,於是便走開。
但我在暗中悄悄觀察著他們。月月團很像個大姐姐一樣把玩具給了美美,搬著小椅子去玩其他玩具。美美拿到了書,反而失去了剛才爭搶時對玩具的濃厚興趣,沒看兩眼就把玩具送回了玩具箱里。
分析:
1、月月這個小朋友已經具有分享的意識,但是在行為中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老師提醒了就能做到,不過通過行為明顯把分享和謙讓搞混了。
2、美美雖然得到了玩具,但是卻失去了興趣,說明幼兒對於這類玩具本身沒有太大興趣。也許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交流會更有快樂。爭搶的原因有可能是出於想要得到,或者是逆反心理。
措施:
1、把發生的事情編成小故事講給孩子聽,看看其他孩子的反響,了解他們的想法。同時也可以掌握班上有多少孩子學會了分享。
2、將分享和謙讓意義區分,幫助孩子理解。在不同情況下可以正確做到謙讓和分享。
3、如何將幼兒分享謙讓的意識有效地轉化為行動,還需要家園的合作,以及平時一點一滴的滲透。如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家長的榜樣,幼兒的榜樣。文學作品感染幼兒,移情訓練、正面強化鼓勵等等。
③ 托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是什麼
托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範文如下。
一、觀察情況記錄
在區域活動時,他選擇了建構區。他特別喜歡玩建構游戲,玩游戲前,他請自己的好朋友和自己一起玩。只見他們選擇了很多積木和紙筒開始搭建!剛開始兩個人還玩的不錯,積極合作。在小火車快要搭建好的時候,她直接過去推倒了即將完成的小火車,氣哭了旁邊正在忙碌的小夥伴。
二、評價與分析
這個孩子性格很外向,思維靈活,游戲過程中,他的想法很多,也比較有創意,就是愛發脾氣,是個比較情緒化的孩子。
三、教師介入及策略
在活動過程中,老師要多觀察每個孩子的活動情況。我發現這個情況後,及時提醒了他,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合適的。如果有什麼事情,應該和小朋友一起商量解決。
四、改進措施及目標
針對以上這種情況,我們更多的關注孩子,使他知道怎樣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並且告訴他:游戲過程中,有想法的時候就和小朋友直接說說,可以友好商量來解決問題,經常發脾氣也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
④ 幼兒園小班活動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怎麼寫
觀察目的觀察分為有目的的觀察和無目的的觀察,我們專門的去看一個視頻那說明肯定是有目的的觀察,那有目的的觀察就要去進行事先預設好觀察的目的,是觀察孩子,還是觀察老師,再或者說是觀察環境。
觀察孩子:觀察孩子語言、動作、行為,與教師的互動等。觀察老師:觀察老師准備的材料、教學的方式,教學的各個環境,教師的提問等。
觀察對象觀察對象也是基本上三個方面:幼兒、老師、環境,就不再展開論述。觀察記錄:觀察記錄是在觀察的時候很重要的一個內容,記錄要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記錄的客觀實事實的原則,看到什麼就寫什麼,不摻加自己的任何帶有評價性質的語言。
⑤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與效果是什麼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與效果如下:
1、觀察記錄:記錄時間最好是在活動區活動時,這時孩子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致表現能加不受限制,以便更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日常行為。 觀察記錄要有側重點,繁簡適當。
2、分析措施:分析記錄的基礎上,教師要以專業的知識為依託進行分析,找出幼兒出現這種表現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葯。
幼兒園小班階段特點是:
1、有獨立傾向,生活自理行為開始出現
小班幼兒在日常生活紅開始表現出獨立的傾向。他們嘗試著自己洗手,用小匙進食,自己穿脫衣服、鞋襪等。在如廁方面懂得表示需要,並能在成人幫助下自行如廁。但由於受動作能力發展的制約,動作仍然遲緩、笨拙,生活自理行為還需要成人幫助。
2、情緒不穩定,有強烈的情感依戀
幼兒情緒發展的明顯特徵是易感性和易變性,他們的情緒非常外露,極易受環境的影響。如一個孩子想媽媽哭了,便有一群孩子跟著哭。他們一嚇就哭、一哄就笑,高興與不高興、願意與不願意都流露在臉上。
兒童對親近的人有強烈情感依戀,當與親人分離時,大多數都要經歷或長或短的分離焦慮過程。他們用啼哭等方式表示分離的痛苦,這種因情感依戀而產生分離焦慮期。兒童對依戀對象存在和消失十分敏感。
3、自我中心傾向明顯,出現反抗現象
動作、語言和認知能力發展,擴大了社會交往范圍,逐漸習慣與同齡夥伴及其成人交往,如在游樂場願意到小朋友在很多地方玩。但在交往中帶有明顯自我中心傾向,常常以自己需要作為唯一標准,如在與小朋友玩時常常會搶別人東西,不能滿足時甚至會抓咬別人。這個年齡段出現了人生第一個反抗期。
4、動作發展速度較快
幼兒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鑽等基本動作,並能扶著欄桿上下樓梯。手眼協調能力也有了較快發展,可以同時一手捧碗一手拿匙,還會進行穿珠等活動。
此年齡的幼兒動作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關鍵期,但做事動作遲緩,身體控制力較差,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需要成人幫助。
5、思維存在與動作之中
兒童各種心理活動帶有明顯直覺行動性,記憶及思維都是在直接與該事物接觸或在活動中進行。離開了具體事物和具體活動便不能進行,他們往往先做後想、邊做邊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說不出自己要捏什麼,而常常在捏出某種形象之後才會說「蘋果」、「大餅」等。
⑥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有哪些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範文:
觀察分析:
趙xx和范xx今天選擇玩建構區《搭房子》。玩了一會兒,只見范xx喊了起來:「嗯,這是我的。」手裡和趙xx搶著同一個露露罐。而沒有喊,是臉憋的通紅,一個勁兒地往懷里拽,死也不放。「這是我的,是我的。」
說了兩遍,趙xx這時也叫了一下,「我先拿的,老師??」此時,帶了點哭腔,但看著范xx還是不放手,我就對她倆說:「看看,地下有這么多呢?為何搶那一個呢?」她們倆手還不放開露露罐,但都往地下看了看。過了10秒鍾,范xx松開手後,撿地下其他的露露罐,然後兩人又玩了起來。
採取措施:
搶玩具是小班年齡段幼兒經常出現的現象,而這也主要是與她們年齡段語言發展特點有關。她們的語言發展還不是很完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自己的情感,或對想要的東西就會直接動手搶或拿,不會用語言說,表達想要的。
因此,小班時就會常出現此類事情。作為小班老師就要多鍛煉此階段幼兒的語言表達,常讓他們說和表達自己想要的,盡量減少肢體動作發生。因此,平時就培養幼兒表達自己情緒。
獲取成效:
在建構過程中,幼兒處於主體地位,滿足幼兒游戲體驗,當幼兒出現爭吵搶玩具時,教師應當介入指導。在本次活動中,幼兒一直在搶一個露露罐,老師適當地介入,告訴幼兒不要爭搶。於是,孩子們的游戲又繼續地進行了下去,他倆的「小房子」也很快搭建的非常成功。
⑦ 游戲觀察記錄小班分析與措施結果(小班游戲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於游戲觀察記錄小班分析與措施結果,小班游戲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於游戲觀察記錄小班分析與措施結果,小班游戲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網小魚2、跟著圓圈走3、小兔真愛玩 4、老狼老狼幾點鍾5、媽媽包餃子6、吃葡萄7、豬八戒吃西瓜8、老狼老狼1239、摸摸樂 10、看誰逃的快1賣小豬12、鎖小手從小班開始,就教會幼兒收拾玩具或場地的方法,讓他們養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2、二是組織幼兒評論游戲。
3、評論游戲是指導游戲,提高游戲水平的方法之一。
4、評論游戲要有針對性,不必面面俱到,要具體,不要泛泛而談。
⑧ 小班游戲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有哪些
觀察記錄:在幼兒園的游戲生活中,針對孩子們在各個環節的表現,我會以「小貼畫」的形式,給予孩子肯定,小朋友都很喜歡。今天離園時,嬌嬌的媽媽接走孩子後又回到班上找到我說:「馮老師,今天嬌嬌沒有得到貼畫,不肯回家」。
其實今天嬌嬌一直淘氣,沒有按老師的要求做事,所以在發小貼畫時她沒得到,當時她舉手對我說:「沒有小貼畫」,我回答說:「如果你明天表現好的話,老師就會把貼畫送給你」。而此時,嬌嬌的反應是「不能要貼畫,因為我表現不夠好。」
分析原因:嬌嬌對表揚非常在乎,每天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贊美,但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總淘氣。她覺得她沒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的事情,只要家長出馬就能完成,所以回到班上讓媽媽要小貼畫。
此外,嬌嬌媽媽給嬌嬌一個約定,如果老師表揚了孩子後,會帶她去看木偶劇,所以嬌嬌想用小貼畫來展示自己在幼兒園取得的成績。
採取措施:
1.與家長溝通,讓家長給孩子提供很多做事情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去擔當。必須給孩子一定的挫折教育,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需給她灌輸自己事情自己解決的意識,不僅要孩子在行為上獨立,在思想上也要獨立。
2.教師教給孩子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做事情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不要藉助有效途徑。
3.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給予每個孩子一個公平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清楚地明白自己沒做好,沒有小貼畫是很正常的事情。
總結
通過這一案例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去挖掘每個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幫助他們適應環境,並且健康全面的發展。
⑨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與效果是什麼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與效果如下:
1、觀察記錄:記錄時間最好是在活動區活動時,這時孩子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致表現能加不受限制,以便更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日常行為。 觀察記錄要有側重點,繁簡適當。
2、分析措施:分析記錄的基礎上,教師要以專業的知識為依託進行分析,找出幼兒出現這種表現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葯。
觀察記錄:
月月抓著玩具的一頭,美美緊緊地抓著玩具的另一半。兩個人都沒有鬆手的意思,邊搶嘴裡邊喊著:「我玩!我玩!」是誰先拿到的玩具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在這樣搶下去,玩具一定就要毀在他們的手裡了。
幼兒園小班階段特點是:
有獨立傾向,生活自理行為開始出現
小班幼兒在日常生活紅開始表現出獨立的傾向。他們嘗試著自己洗手,用小匙進食,自己穿脫衣服、鞋襪等。在如廁方面懂得表示需要,並能在成人幫助下自行如廁。但由於受動作能力發展的制約,動作仍然遲緩、笨拙,生活自理行為還需要成人幫助。
原因分析:
銘銘從小由爺爺帶大的,爺爺對他疼愛有加,每天來接送都是抱著他的。銘銘在家裡非常的自由,沒有睡午覺的習慣,喜歡走出去玩。
採取措施:
個別教育,給予銘銘「特別的愛」,午睡陪伴著他,在一日生活中積極發現他的興趣愛好。與家長共同商量、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請家長在家裡積極鼓勵、疏導幼兒的入園焦慮,並在家裡也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