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類別 » 幼兒體育游戲小跳蛙

幼兒體育游戲小跳蛙

發布時間: 2023-04-23 22:35:28

A. 中班音樂快樂的小跳蛙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國古代戰爭時用的武器。

2、通過講解、示範、練習、游戲,讓幼兒獲得玩矛和盾時一手要用矛攻擊對方,同時另一手要用盾保護自己。培養幼兒手眼的協調能力。

3、使幼兒懂得安全游戲,進一步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自製玩具矛和盾人手一副。

2、音樂磁帶「中國功夫」;「雪花和雨點」,錄音機一台。

B. 幼節目串詞 :Nobody. 爸爸去哪兒。小跳蛙。唐老鴨。祖國的花朵

Nobody:you know i still love you baby
and it will never change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난 다른 사람은 싫어
니가 아니면 싫어
i want nobody nobody
nobody nobody
난 싫은데 왜 날 밀어내려고 하니
자꾸 내 말은 듣지 않고
왜 이렇게 다른 남자에게
날 보내려 하니
어떻게 이러니
날 위해 그렇단 그 말
넌 부족하다는 그 말
이젠 그만해 넌 나를 알잖아
왜 원하지도 않는 걸 강요해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난 다른 사람은 싫어
니가 아니면 싫어
i want nobody nobody
nobody nobody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난 다른 사람은 싫어
니가 아니면 싫어
i want nobody nobody
nobody nobody
난 좋은데 난 행복한데
너만 있으면 돼 더 바랄게 없는데
누굴 만나서 행복하란 거야
난 널 떠나서 행복할 수 없어
날 위해 그렇단 그 말
넌 부족하다는 그 말
말이 안 되는 말이란 걸 왜 몰라
니가 없이 어떻게 행복해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난 다른 사람은 싫어
니가 아니면 싫어
i want nobody nobody
nobody nobody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난 다른 사람은 싫어
니가 아니면 싫어
i want nobody nobody
nobody nobody
i don´t want nobody body
i don´t want nobody body
나는 정말 니가 아니면
니가 아니면 싫단 말야 아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난 다른 사람은 싫어
니가 아니면 싫어
i want nobody nobody
nobody nobody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난 다른 사람은 싫어
니가 아니면 싫어
i want nobody nobody
nobody nobody
back to the days
when we were so young
and wild and free
모든게 너무나 꿈만 같았던
그 때로 돌아가고 싶은데
왜 자꾸 나를 밀어내려 해
why do you push me away
i don´t want nobody nobody
nobody nobody but you
爸爸去哪兒:Kimi:爸爸 你會唱《小星星》嗎?
林志穎:不會啊
Kimi:那我教你好了?
林志穎 :好啊!
Kimi: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林志穎 :你有跑調哦!
林志穎&Kimi :(一起笑)
張悅軒:我的家裡 有個人很酷
郭子睿:三頭六臂 刀槍不入
王詩齡:他的手掌 也有一點粗
軒&睿&齡:牽著我學會了走路
郭 濤:謝謝你光顧 我的小怪物
張 亮:你是我寫過 最美的情書
王岳倫:鈕扣住一個 家的幸福
張&郭&王:愛著你呀 風雨無阻
軒&睿&齡:老爸 老爸
我們去哪裡呀
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
張&郭&王:寶貝 寶貝
我是你的大樹
一生陪你看日出
郭濤:這是第一次 當你的老爸
張亮:我們的心情 都有點復雜
王岳倫:你拚命發芽 我白了頭發
張&郭&王:一起寫下 一撇一捺
軒&睿&齡:老爸 老爸
我們去哪裡呀
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
張&郭&王:寶貝 寶豎宴帆貝
我是你的大樹
一生陪你看日出
郭子睿:我的老爸 是個神話
王詩齡:搞定老媽 絕代風華
張悅軒:就算 有天你 掉光了牙
睿&齡&軒: 我也可以帶你去火辣辣
睿&齡&軒:老爸 老爸
我們去哪裡呀
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
張&郭&王:寶貝 寶貝
我是你的大樹
一生陪你看日出
眾:啦啦 啦啦 啦啦 啦
睿&齡&軒:老爸 老爸
我們去哪裡呀
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
張&郭&王:寶貝 寶貝
我是你的大樹
一生陪你看日出
睿&齡&軒:老爸 老爸
我們去哪裡呀
你就是我的天大和地大
張&郭&王 :寶貝 寶貝
時間的手一揮
你是永遠的珍貴
大合唱:啦啦啦啦...
林志穎:一閃一閃亮晶晶
漫天都是小星星
林志穎&Kimi: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林志穎:你又跑調咯!
林志穎&Kimi :(一起笑)
小跳蛙:快快樂樂像小跳蛙 寶貝我愛你
快樂余雹池塘栽種了夢想就變成海洋
鼓的眼睛大嘴巴同樣唱的響亮祥拆
借我一雙小翅膀就能飛向太陽
我相信奇跡就在身上
啦......
有你相伴 leap frog
啦......
自信成長有你相伴 leap frog
快樂的一隻小青蛙 leap frog
快樂的一隻小青蛙 leap frog
(rap)快樂的池塘裡面有隻小青蛙
它跳起舞來就像被王子附體了
酷酷的眼神,沒有哪只青蛙能比美
總有一天它會被公主喚醒了
啦...... leap frog
啦...... leap frog
它是一隻小跳蛙越過藍色大西洋
跳到遙遠的東方跳到我們身旁
春夏秋冬我們是最好的夥伴
親吻它就會變得不一樣
啦......
變變變 leap frog
啦......
自信成長有你相伴 leap frog
啦......
有你相伴 leap frog
啦......
自信成長有你相伴 leap frog
快樂的一隻小青蛙 leap frog
快樂的一隻小青蛙 leap frog
祖國的花朵: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陽光下盡情唱著歌
看我們幸福的生活
像花兒五彩的顏色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請你要好好愛護我
像熱愛山川的遼闊
和美麗的江河
清晨的陽光照耀我
午後的露珠滋潤我
傍晚的微風輕撫我
每一天成長都快樂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陽光下盡情唱著歌
看我們幸福的生活
像花兒五彩的顏色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請你要好好愛護我
像熱愛山川的遼闊
和美麗的江河
青春的歲月像首歌
青春的顏色紅如火
青春的夢想記心中
青春的回憶不退色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陽光下盡情唱著歌
看我們幸福的生活
像花兒五彩的顏色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請你要好好愛護我
像熱愛山川的遼闊
和美麗的江河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陽光下盡情唱著歌
看我們幸福的生活
像花兒五彩的顏色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請你要好好愛護我
像熱愛山川的遼闊
和美麗的江河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陽光下盡情唱著歌
看我們幸福的生活
像花兒五彩的顏色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請你要好好愛護我
像熱愛山川的遼闊
和美麗的江河。
另外,唐老鴨是哪一首歌呀?是人們叫我唐老鴨還是米老鼠和唐老鴨?

C. 中班音樂教案《青蛙唱歌》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稿正青蛙唱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音樂教案《青蛙唱歌》1

活動目標:

1、通過節奏游戲,逐步掌握× 0 × 0 × 0 × 0 、×××× 、 ×× 、× 0的節奏,學會演唱歌曲小青蛙學唱歌」.

2、嘗試創編部分歌詞,體驗演唱不同的象聲詞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節奏圖譜(嘴巴)X為張開的嘴巴,0合攏的嘴巴。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模仿小動物進教室。

今天的天氣真好,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快聽聽有誰來啦?」

2、玩節奏游戲。(根據各班情況調整學習節奏的方法)

(1)出示節奏圖譜,幼兒看圖用不同身體動作演示節奏圖譜。(幼兒自己創編拍身勢)

小動物們走累了,先休息一會,我們一起來玩好玩的游戲吧。看看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什麼?(嘴巴)這些嘴巴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你會用身體動作拍出圖譜節奏嗎?」(可先學習休止,十六分音符可以最後學)

(2)嘗試用嘴巴發出不同的聲音演唱節奏圖譜。

小朋友真厲害,能用身體的不同慧襲動作演示節奏圖譜了。你們能用嘴巴發出的聲音來演唱圖譜嗎?我們試一試吧?」

3、幼兒鍵碧悔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出示青蛙圖片。

這幅節奏圖譜真有趣,能拍身體動作還能唱歌,小動物也想來和我們一起學本領了,快看看誰想學唱歌呀?(小青蛙)。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青蛙是怎麼學唱歌的?」

(2)幼兒念歌詞。小青蛙學唱歌,嘴巴是怎麼樣?它喜歡在那裡唱歌呀?怎麼唱的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3)幼兒學唱歌曲小青蛙學唱歌」。

4、啟發幼兒創編歌詞,體驗演唱不同的象聲詞所帶來的快樂。

小青蛙學得真快,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想學唱歌呀?想一想還有什麼小動物會在什麼地方唱?怎麼唱的?」

引導幼兒大膽創編歌詞,重點唱好象聲詞。

5、聽音樂表演,再次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我們和小動物們一起唱歌游戲吧。」

中班音樂教案《青蛙唱歌》2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並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學唱歌曲,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會模仿青蛙跳,捉蟲的動作。

活動准備:

1、大荷葉一片,土地一片,ppt課件。

2、青蛙胸飾,蟲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荷葉,引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呀?哦,原來是一片大大地、綠綠的荷葉呀,我們讓它靜靜的躺在水面上吧!(師生手持荷葉站在原地不動)

二、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師:風兒吹來,荷葉會怎樣呢?聽,風吹來了,是什麼樣的風?(播放輕柔的音樂)請你們猜一猜,輕輕的風吹來,荷葉會怎麼動?(輕輕的)荷葉是輕輕的柔柔的抖動(再次彈奏輕柔的音樂,師生共同輕輕抖動荷葉)我們轉起來,輕輕地抖起來,踮起腳尖(師生小碎步轉、抖動2遍)

師:聽,又來了一陣風,是什麼風?(播放狂風音樂,幼兒聽)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我們邊聽邊抖動荷葉(再次播放狂風的音樂,師生抖動荷葉)

師:噓!風停了(師生站在原地)我們都知道風是會變的,讓我們來跟著風聲的變化來抖動荷葉(播放兩種不同的風的音樂,師生共同變化抖動荷葉)

三、學唱歌曲,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

1、初步熟悉歌詞教師彈奏音樂,帶領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做小青蛙跳躍的動作。在游戲的同時,教師有節奏的清唱歌曲《小青蛙》的歌詞:小青蛙呀小青蛙,在池塘里玩耍,東邊跳跳,西邊跳跳,多麼快樂逍遙。咕呱呱呱,咕呱呱呱,咕呱、咕呱、咕呱教師清唱歌曲兩遍。然後引導幼兒回到座位:小青蛙跳累了,和媽媽休息休息

2、進一步熟悉歌曲內容及節拍

師:小青蛙們剛才到池塘里遊玩感覺怎麼樣?"(開心)

教師讓幼兒再次熟悉歌詞:剛才青蛙媽媽在游戲的時候還用上了一個表示開心的詞語,是。。。。。。?(快樂逍遙)若幼兒回答不出,教師回應:是不是快樂逍遙?幼兒反應:若是,教師回應――很棒,我們再來一起聽聽這個好聽的詞語;若不是,教師回應――到底是不是呢?我們聽青蛙媽媽再說一遍。教師邊拍手邊唱:小青蛙呀小青蛙......

師:真的是快樂逍遙!你們也跟著青蛙媽媽來拍拍小手試一試!你們拍的真棒!(媽媽還能唱小青蛙的歌呢,這首歌的名字叫《小青蛙》)

師:除了到池塘里玩耍,小青蛙有什麼本領?教師引導幼兒到田裡捉害蟲。

師:小青蛙們先想一想,捉害蟲的時候,為什麼動作要輕,不能發出聲音?

師:小青蛙做給媽媽看一看,你是怎樣捉害蟲的?(讓幼兒用形體表現)

3、教師示範青蛙捉害蟲動作要領。

青蛙跳:兩腳分開,兩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張開,輕輕跳。

捉蟲動作:蹲下來,兩臂在體前伸直,手觸地,腿分開,眼睛盯住蟲子,輕輕跳過去捉害蟲。

幼兒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兩遍青蛙跳和捉害蟲動作。

四、聽音樂做游戲音樂開始,幼兒唱歌小青蛙捉害蟲,唱完後,做模仿動作青蛙跳,來到農田,蹲下來,做捉蟲准備。當教師說輕輕跳過去捉害蟲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蟲的'姿態,靠近害蟲跳躍,捉住害蟲,假裝吞食。

五、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做律動小青蛙離開教室。小青蛙們捉害蟲的本領真大。跟媽媽一起去地里捉害蟲吧!

教學反思:

活動過程對幼兒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發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幼兒通過美麗的荷葉展開想像,聯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種叫聲並向同伴表現。

幼兒在師幼、同伴之間的的互動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從而對音樂感興趣、能充分體驗、展開豐富想像和極力表現。感受平時也應該用合適的聲音表現歌曲,不能喊唱、亂唱。

中班音樂教案《青蛙唱歌》3

活動目標:

1、在情境渲染中感受音樂,用不同的動作和演唱方式表現對音樂形象的理解。

2、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初步嘗試用襯詞和合聲的方法為部分歌曲伴唱,體驗多形式演唱歌曲的快樂。

3、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4、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活動准備:

1、大「荷葉」一片,鋼琴。

2、前期經驗:初步學習歌曲《青蛙唱歌》。

活動過程:

(一)情境渲染、感受表現。

1、出示荷葉,引起興趣。

2、感受音樂強弱,聽音樂有節奏地表現。

(二)嘗試用不同節奏表現青蛙唱歌。

1、嘗試用不同節奏表現青蛙唱歌2、通過榜樣示範鼓勵幼兒相互學習。

(三)熟悉歌曲,學慣用不同演唱方式表現小青蛙、老青蛙的形象。

1、復習歌曲,回憶歌曲。

2、教師范唱、幼兒聽辨感受並表現。

3、師幼合作,分角色演唱。

(四)加入襯詞,嘗試合聲方法演繹歌曲。

1、師示範演唱。

2、幼兒嘗試加入襯詞演唱。

3、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分聲部完整演唱歌曲若干遍。

(四)游戲:青蛙捉害蟲,結束活動。

1、角色扮演,音樂游戲。

2、結束整理。

教學反思:

活動過程對幼兒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發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幼兒通過美麗的荷葉展開想像,聯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種叫聲並向同伴表現。

幼兒在師幼、同伴之間的的互動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從而對音樂感興趣、能充分體驗、展開豐富想像和極力表現。感受平時也應該用合適的聲音表現歌曲,不能喊唱、亂唱。

中班音樂教案《青蛙唱歌》4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並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掌握歌曲的節奏型,看圖學唱歌詞,體會演唱的樂趣。

【活動准備】

大荷葉一片;故事圖畫4幅;節奏圖;彩筆筒人手一個;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小跳蛙》,帶領幼兒出場。

師:小朋友們,跟著老師到池塘邊去看看吧!(播放音樂,幼兒隨老師學青蛙進教室)

師:咦!你們看這是什麼呀?(出示大荷葉)

師:哦!原來是一片大大地、綠綠地荷葉呀!我們和荷葉寶寶一起靜靜的躺在水面上休息一會兒吧!閉上眼睛。(將荷葉放在地上,幼兒圍著荷葉坐下)

二、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1、播放音樂,輕風。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你感覺這是一陣什麼樣的風?

教師小結幼兒的回答:哦!美美的風、輕輕的風、溫柔的風吹在荷葉寶寶身上它會怎樣動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再次播放音樂,輕風。師幼一起輕輕抖動荷葉轉一圈)

2、播放音樂,狂風。

師:哇,又來了一陣風,你感覺這又是一陣什麼樣的風?

教師小結幼兒的回答:如果大風、狂風、龍卷風都吹來了,荷葉寶寶又會怎麼樣動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再次播放音樂,狂風。師幼一起狂抖動荷葉轉一圈)

師:噓!風停了,讓荷葉寶寶休息會兒!(示意幼兒坐下)

3、彈奏音樂,辨別音樂的強弱。

師:今天,老師還准備了兩段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哪段音樂代表輕風,哪段音樂代表狂風。(分別彈奏,讓幼兒比較音樂的強弱)

4、游戲。

跟著老師彈奏的音樂,幼兒做出相應的風吹荷葉的動作。

5、音樂停止。

師:風,總算停了,太陽出來了。你們知道誰最喜歡呆在荷葉上嗎?(引導幼兒說是青蛙)我們一起學青蛙跳到荷葉上吧!(集體坐到荷葉上)

師:小青蛙是怎麼樣唱歌的?(幼兒模仿青蛙不同的歌聲)

教師小結:哇,你們學得可真棒!小青蛙可會唱歌了,它可是一位「天才音樂家」,我們一起來學小青蛙唱歌吧!

三、掌握《小青蛙》的節奏型。

1、出示節奏圖,比較不同,認識附點,學習打節奏。

師:第一張節奏圖上面的兩個叉叉一條橫線是一拍,那麼第一張節奏圖我們一共要打四拍。(教師示範)

師:第一張節奏圖與第二張節奏圖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發現第二張多了附點)當遇到附點,打拍子的時候手要抬高點。

2、教師教幼兒看圖打節奏。(彩筆筒人手一個)

3、引導幼兒發現除了老師發的彩筆筒,還可以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拍打節奏。

四、看圖學習歌詞,將歌詞帶進節奏。

1、依次出示圖片,每張圖片代表一句歌詞,引導幼兒看圖邊打節奏邊學唱歌詞。

2、教師完整示範表演歌曲。

3、幼兒跟音樂完整表演歌曲。

五、歌曲表演。

可分小組表演。一組唱歌,另一組打節奏。或一組邊唱邊拍打身體,另一組邊唱邊拍打地板。

結束:

小朋友們,你們表演得可太棒了。聽,外面有好多青蛙都看見你們精彩的節目了,都說想和你們比比賽,看誰才是第一名,走,跟著老師去挑戰吧!(播放音樂《小跳蛙》帶領幼兒出去,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優美的音樂、琴聲、輔以提問和插問,引領幼兒在游戲中充分地感受、體驗、探索音樂的變化。自主地用動作表現音樂的高低、快慢。從荷葉與風的大小變化,聯繫到荷葉上的青蛙,從傾聽風的變化聲,轉換到撥動荷葉動作和表現不同的風速。在學習歌曲上,運用節奏圖與歌詞故事圖,讓幼兒自主發現節奏圖上的符號,認識這些節奏符號,學會正確地打節奏。並看故事圖,理解歌詞內容,將歌詞帶入節奏中歌唱。

活動中還有許多處理不當的地方。如:語言帶有強制性,過渡語銜接不自然;在出示打節奏的物體時,教師應講解清楚其敲打的方式,或讓幼兒自主探索;在打節奏時,可以讓幼兒嘗試一下打快節奏,也可以讓幼兒用各種物體來打節奏;歌曲表演時,可將幼兒分組表演,豐富歌曲表演形式。

中班音樂教案《青蛙唱歌》5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高低、快慢變化,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大膽表現所體驗到的動物。

2、大膽想像青蛙的叫聲,樂意用語言節奏創造性的表現。

活動准備: 大荷葉、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感受音樂的高低、快慢變化,嘗試韻律游戲:荷花和風。

1,猜猜這是什麼?荷葉長在什麼地方?如果一陣風吹來,荷葉會怎麼樣?

2,傾聽高音區輕柔舒緩的音樂--你感覺這是一陣什麼樣的風?

3,小結:小風的聲音是慢慢的。

4,那如果這小小的風吹到荷葉身上會怎麼樣?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吧!

5,傾聽高音區輕柔舒緩的音樂--游戲:小風和荷葉。

6,小結:小風的聲音是慢慢的,所以荷葉寶寶也輕輕的慢慢的飄。

7,又一陣風吹來了。聽這是一陣怎麼樣的風?--傾聽低音區快速強烈的音樂。

8,小結:大風聲音是快快的。

9,用你們的身體做給大家看看大風、龍卷風會是怎麼樣的?

10,大風、龍卷風吹到荷葉身上會怎麼樣?--游戲:大風和荷葉。

11,小結:大風的聲音是低低的快快的,所以荷葉寶寶也快快的飄。

12,太陽出來了,聽聽什麼風來了?這兩段音樂變化的時候除了慢慢和快快的變化還有哪裡不一樣?

13,強弱不同的音樂交替進行游戲--游戲:會變的風和荷葉。

14,小結:小風的聲音是高高的慢慢的,所以小風的音樂是高高的慢慢的。大風聲音是低低的快快的,所以大風的音樂是低低的快快的。

二、想像青蛙的叫聲,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小青蛙、老青蛙。

1、風總算停了。哪個小動物最喜歡蹲在荷葉上?它喜歡在荷葉上干什麼?

2、小青蛙和老青蛙--試著用不同的聲音歌唱,並自主選擇角色進行歌唱遊戲

(1)(ppt1)你們覺得小青蛙會怎麼唱?(唱)

(2)老青蛙會是什麼聲音?為什麼是低低的慢慢的?(唱)

(3)小結:因為小青蛙年紀輕所以他唱歌的時候聲音是快快的高高。老青蛙年紀比較大所以他唱歌的時候聲音要低低的慢慢。

3、(ppt2)小青蛙、老青蛙和小鴨子有一天它們在玩的時候看到了什麼?它會用什麼聲音唱歌?小青蛙會怎麼介紹自己?老青蛙會怎麼介紹自己?

4、(ppt3)小青蛙、老青蛙和大白鵝

(1)猜猜這次會是誰來?大白鵝會用什麼樣的聲音唱歌?(引導幼兒唱出低低慢慢)

(2)這次小青蛙會怎麼介紹自己?老青蛙又會怎麼介紹自己?(不放音樂幼兒清唱)

5,你們喜歡老青蛙還是小青蛙?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三、游戲體驗:青蛙捉蟲,活動提升。

根據音樂的不同做出相應的動作。(音樂高跳的高,音樂底跳的底)

中班音樂教案《青蛙唱歌》6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並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嘗試用語言節奏表現青蛙的叫聲。

3、能從音樂高低變化中區別老青蛙、小青蛙,並學慣用不同的聲音來演唱,體驗演唱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大「荷葉」一片,鋼琴。

2、蟲子一串,青蛙指偶兩個(老青蛙、小青蛙)。

活動過程:

1、出示荷葉,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呀?哦!原來是一片大大地、綠綠的荷葉呀,我們讓她靜靜的躺在水面上吧!(師生手持荷葉站在原地不動。)

2、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師:風兒吹來,荷葉會怎樣呢?聽,風吹來了,是什麼樣的風?(另一教師彈輕風的音樂)請你們猜一猜,輕輕的風吹過來,荷葉怎麼動?(輕輕的)荷葉是輕輕的柔柔的抖動。(師再次彈輕風,師生共同輕輕抖動荷葉。)我們轉起來,輕輕地抖起來,踮起腳尖。(師生小碎步轉、抖動2遍。)

師:聽,又來了一陣風,是什麼風?(師彈狂風音樂,幼兒聽。)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我們邊聽邊抖動荷葉。(再次彈狂風,師生抖動荷葉。)

師:噓!風停啦,(師生停在原地)我們都知道風是會變的,讓我們來跟著風聲來變化著抖動荷葉吧!(彈兩種不同的音樂,師生共同變化抖動荷葉。)

3、嘗試用語言節奏表現青蛙的叫聲,用不同的聲音區別老青蛙、小青蛙聲音的變化。

(1)師:風停了,荷葉停在了水面上(師生把荷葉放在地上),小朋友,荷葉上是誰最喜歡坐得呀?(小青蛙)小青蛙們,我們一起來跳上荷葉休息一會!(師生共同跳上荷葉,坐下來。)

(2)引導幼兒嘗試用語言節奏表現青蛙的叫聲。

師:小青蛙,你們最喜歡坐在荷葉上幹嘛?是怎麼叫得?(個別幼兒學叫)這只青蛙叫得真好聽,還有節奏呢?其實,青蛙叫不一樣的聲音就是在說不一樣的話,聽我說:××▕××▕你好!你好!×××▕×××▕真高興!真高興!那你們能不能把叫聲也像說話一樣說 給大家聽呢?(幼兒學說)說得真好!還有誰叫出不一樣的呢。(鼓勵幼兒學)

(3)傾聽音樂,學慣用不同的聲音區分老青蛙、小青蛙。

師:你們看,(出示指偶)荷葉上有兩只青蛙,他們在荷葉上愉快地唱歌,我們來聽聽是誰在唱?(配班老師彈兩段不同節奏的青蛙音樂,幼兒傾聽。)

先是誰唱的?後面的呢?我們再來聽一聽,比比誰的耳朵最靈,(再次傾聽)小青蛙唱的歌是怎樣的?是跳跳的,還是連連的,細細的還是粗粗的?(跳跳的、高高的、細細的)老青蛙呢?(連連的、低低的、粗粗的)

師:老青蛙說:我要跳到荷葉上去玩。小青蛙說:我也要去。(老師情景表演)他們見了面唱起了歌,(問幼兒)誰先唱?(老師示範唱一遍小青蛙)該輪到老青蛙唱了。(示範唱一遍老青蛙)我們跟著小青蛙唱一遍,好嗎?(幼兒學唱,師生一起唱。)小青蛙的聲音是細細的,老青蛙的聲音是粗粗的,和我一起唱。(師生一起清唱)

師:青蛙的歌好聽嗎?誰願意做老青蛙呢?誰願意做小青蛙呢?(教師幫助幼兒分組)記住要唱出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聲音哦!(幼兒分組唱2遍)

4、游戲:小青蛙捉害蟲,結束活動。

師:哎呀!我們唱得肚子好餓啊,我們去捉害蟲吧,一起把荷葉收起來。噢!對了!我們是怎麼跳得?聽到高高的聲音就跳得高高的,聽到低低的聲音呢?(配班老師放高低的音樂,幼兒聽音樂跳。)來捉害蟲啦![教師手拿竹竿上的蟲子,高高低低,幼兒跳著捉。]哇!好累啊,我們回家啦!

D. 小青蛙捉害蟲大班體育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青蛙捉害蟲大班體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青蛙捉害蟲大班體育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協調地完成雙腳立定向前跳遠、雙腳立定從30CM高處往下跳、雙腳跨跳過20-30CM高度的圍欄。

2、幼兒能大膽地游戲,並體驗游戲的快樂。

3、知道青蛙是益蟲,我們應該保護它。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課前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徵、生長發育過程、生活習性等。

2、物質准備:硬紙塊荷葉若干、害蟲(圖片)每人三條、籃子兩個、平衡木兩根、小椅子四把、繩子兩根、青蛙頭飾若干。

3、事先畫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復習青蛙的外形特徵、生長發育過程、生活習性等導入。

教師戴上青蛙媽媽的頭飾提問

(1)孩子們,看看老師頭上戴的是什麼動物的頭飾?(青蛙頭飾)

(2)那我們來回憶一下:青蛙是害蟲還是益蟲呢?(益蟲)

(3)哪個小朋友知道青蛙的生長發育過程和生活習性嗎?請講一講。

(幼兒回憶並簡單講述青蛙的生長發育過程和生活習性)

(4)青蛙最喜歡吃什麼?(害蟲)

那今天老師扮青蛙媽媽,請你們扮我的孩子一起幫助農民伯伯捉害蟲好嗎?(好)請你們戴上青蛙寶寶的頭飾吧。(幼兒戴頭飾)在幹活之前我們要練好我們的本領哦。

2、熱身活動。

師:小青蛙捉害蟲主要會用哪些動作呢?(向前跳、從高處往下跳、跨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青蛙雙腳並弄向前跳、從高處往下跳、跨跳吧。

(教師帶領幼兒做青蛙游水、雙腳並攏向前跳、雙腳並攏從高處往下跳、跨跳等動作熱身。)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探索練習青蛙雙腳並攏向前跳、雙腳並攏從高處往下跳、跨跳等動作要領。

師:孩子們,剛才我們在學習青蛙捉害蟲的本領時,許多寶寶唧唧喳喳,並使勁往下跳,還有的跳下去站不穩倒在了地上。這樣的本領能捉到害蟲嗎?(不能)對了,這樣會把害蟲嚇跑的。那請你們試一試應該怎麼做才不把害蟲嚇跑呢?

(幼兒自由練習探索青蛙雙腳並攏向前跳、雙腳並攏從高處往下跳、跨跳等動作的要領,教師觀察。)

2、教師總結、糾正幼兒的動作,並教給他們正確的雙腳並弄向前跳、雙腳並攏從高處往下跳、跨跳等動作要領。

3、教師帶領幼兒再次聯系雙腳並攏向前跳、雙腳並攏從高處往下跳、跨跳等動作。

4、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⑴教師示範講解游戲的玩法、規則及注意事項。

師:孩子們,我們的本領練好了,現在我們要去為農民伯伯捉害蟲了。我們分成兩組進行比賽,先請看媽媽是怎麼做的。

玩法:當教師發出「開始」的口令時,每組第一個孩子迅速跑到第一個水田邊雙腳並攏向前跳進水田,捉一條害蟲又游出水田,跑到第二個水田邊,站上平衡木,雙腳並攏從高處往下跳進水田捉一條害蟲,又游出來迅速跑到第三個水田邊,跨跳進去捉一條害蟲,然後游出來迅速地跑回來把害蟲放進籃子里拍下一個幼兒的手,站到對尾去,後面的孩子以此方法依次進行游戲,注意害蟲掉在了水田或者路上不算,最先捉完害蟲,並且籃子里的害蟲條數最多的隊就為勝。

⑵幼兒進行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⑶教師對幼兒的游戲情況進行簡單點平後,幼兒再次進行游戲。

三、結束部分

師:孩子們,今天玩得高興嗎?(高興)我們肯定也累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放鬆一下吧。

老師與幼兒一起做律動《落葉》放鬆後結束活動。

小青蛙捉害蟲大班體育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並能向前跳過70—80厘米的距離。

2、鍛煉彈跳能力,肢體協調性,靈敏性。

3、能夠遵守游戲規則,體驗戶外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能向前跳過70—80厘米的距離。

2、難點:能大膽嘗試、克服游戲中遇到的困難。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已有跳躍的能力

2、物質准備:青蛙媽媽頭飾、害蟲圖片、體能環、單元磚、平衡木、體能條、桌子、小板凳、鑽圈、輪胎、口哨、毛巾、水杯、水杯架。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師:天氣越來越熱了,青蛙媽媽的池塘里長滿了害蟲,你們願意幫她捉害蟲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在出發之前,我們先活動一下身體」。

播放小跳蛙音樂熱身

二、幼兒自由練習、探索

1、你們看,是誰來了?(青蛙叫的聲音,青蛙媽媽出場)

青蛙媽媽:「小朋友好,我是青蛙媽媽,天氣太熱了,我的'池塘里有很多害蟲,我要著急去捉害蟲,你們要和老師學好本領,快來幫我捉害蟲吧。」

2、幼兒自由探索雙腳跳的方法。

師:「青蛙媽媽是怎樣捉害蟲的?我們也來學一學青蛙媽媽跳的本領!」

師:「請小朋友們四散開向外跳,在跳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落地時要平穩,不能撞到別人。」。

3、請個別幼兒示範,教師引導。

師:「在剛在練習的時候,我發現這位小朋友跳的很遠,你能說說你是怎麼跳的嗎?」

師:「誰能比他跳的更遠呢?」

4、教師小結,立定跳遠的方法(雙腳用力往前跳,胳膊前後用力擺,身體前傾,落地時屈膝緩沖,保持平穩,雙腳同時落地。)

5、現在請小朋友按著老師的示範,聽著音樂來學小青蛙跳一跳,跳的時候注意安全,不到撞到別人(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三、游戲:捉害蟲

1、幼兒自由練習

師:「我們已經學好了本領,快幫青蛙媽媽捉害蟲吧!

青蛙媽媽:「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幫我捉害蟲」。

師:「那我們開始吧!」

2、幼兒自由探索、共同制定游戲規則。

師:「在捉害蟲時,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

師:「剛才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到了水裡,有的小朋友沒有用我們剛學到的本領,有的小朋友和別的小朋友撞在了一起,想一想,用什麼方法才能捉到更多的害蟲?」(幼兒自由回答)

師:「那用我們共同制定的游戲規則再來試一試!。」

師:「小朋友你們捉了這么多害蟲,這都是你們的勞動成果。

青蛙媽媽:「小朋友你們辛苦了,幫我捉了這么多害蟲,快來休息一下吧!

師:「現在請小朋友休息一會,擦擦汗,喝喝水,補充點能量。」

四、游戲:池塘大冒險

1、教師介紹材料,幼兒分組討論

師:「小朋友,你們能幫青蛙媽媽修建2條通往池塘的小路嗎?(幼兒自由回答)在修建好的小路上通過時,我們要用到鑽、爬、平衡還有立定跳遠的本領。

師:「請小朋友們分成兩組進行討論,說一說你是怎樣搭建的?

3、幼兒分組游戲

3、青蛙媽媽:「你們把池塘里的害蟲都捉完了,謝謝你們,你們真是我的好幫手,是個環保小衛士」。

4、教師小結:「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你們幫助了青蛙媽媽自己還學會了一項新本領,我們一起歡呼起來吧!

五、放鬆身體,游戲結束

師:「請小朋友今天辛苦了,我們一起來放鬆一下身體。」(播放輕音樂)

教師示範放鬆動作,重點放鬆腿部與腳部。

活動總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健康領域明確強調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在這節活動中,全體幼兒都能參與進來並激發了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本節活動的動作訓練內容主要是立定跳遠,鍛煉幼兒的肌肉力量、四肢配合的協調性和關節的靈活性。

大多數幼兒完成較好,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能向前跳過70—80厘米的距離是不成問題的。在活動中我採用提問法可以鼓勵幼兒自己去探索思考,從而啟發他們積極大膽地想像模仿青蛙跳。另一方面,還有助於了解大體上幼兒基本動作的發展狀況。活動的主體環節創設了兩個情境:「捉害蟲」、「池塘大冒險」。

這使整個體育活動變得更加有趣味,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其積極熱情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此外我還採用了自主探索法、示範法、重復練習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嘗試練習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經驗。整節活動,大班幼兒的活動量達到了,出汗量達到了,孩子們也特別興奮。相信孩子們在本節活動鍛煉了身體,萌發孩子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小青蛙捉害蟲大班體育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立定跳遠,距離不少於55cm。

2、豐富圈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

3、提高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准備:

幼兒人手一隻圈,自製害蟲若干,青蛙頭飾一隻,橡皮筋,筐,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幼兒人手一隻圈斜背在身上,在操場一角呈四隊站好。

師:今天啊,老師來做青蛙媽媽,你們呢做小青蛙。媽媽要帶你們學本領,你們一定要仔細聽,認真學。好,現在我們出發了。

(1)隊列練習:一個大圓——走成一豎排——左右開花走——找朋友走成二豎排——走成二個小圓——走成五排。

(2)做圈操:蓋圈,翻圈,套圈,轉圈,跳圈。

2、基本部分:學習雙腳立定跳遠。

(1)師:小青蛙們,到媽媽這里來,媽媽帶你們煉本領了。讓圈呀來幫助我們練習跳的本領好嗎?等一會,媽媽要看看哪只小青蛙最愛動腦筋,想出各種跳圈的方法來。好,找空的地方去練一練。

(教師以青蛙媽媽的身份注意觀察新的跳圈方法,及時相互交流。)

(2)集體練習:集合幼兒成一個大圓,請幾只小青蛙示範跳法。

師:媽媽想請小青蛙到這里來,把剛才練的本領跳給大家看看,誰願意來表演。一起跟著做。(向圈裡、圈外跳,前後左右跳,並攏分開跳……)

(3)師示範:媽媽也有一種跳圈方法,是從圈的一邊跳到圈的另一邊,跳的時候不能碰到圈。我們一起來練一練,跳。為了跳的遠一點,跳前先要膝蓋彎曲,用力擺臂,再跳一次。自己再練練。

(4)游戲「小青蛙捉害蟲」(布置場景)

師:我們有了許多本領,媽媽帶你們到田裡去捉害蟲好嗎?先把圈放到邊上去,然後到媽媽這里來排好隊。你們看,田裡有那麼多害蟲等著我們去捉,這里有一條田溝,你們先要跳過田溝,然後跳到田裡去捉害蟲,每隻青蛙捉一條害蟲,放進筐子里,再跳過田溝回來,媽媽的話聽明白了嗎?跟著媽媽捉害蟲了。(練習二遍)

3、結束部分:小青蛙你們本領真大,看,捉了這么多害蟲,高興嗎?天不早了,拿一個圈排好隊,媽媽帶你們回家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運用了動作語言和有趣的場地布置來吸收幼兒學習的興趣,滿足了幼兒跳、跑的慾望。發展了幼兒雙腳向前跳和連續跳的能力,既鍛煉了腿部肌肉的力量,又增強了幼兒的跳躍力。不僅讓孩子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了解了青蛙的生長過程,樹立了敢於嘗試不怕困難的精神,使幼兒能遵守游戲規則,互相合作,學習小青蛙消滅害蟲、保護莊稼。在活動中,我抓住每一個能教育孩子的機會,不過,在活動中,我的參與性不夠,沒有能夠很好的融入到孩子的游戲當中去。老師的動作不夠誇張,青蛙捉害蟲比賽時,老師的要求不夠清晰,幼兒本身規則意識不夠強,導致比賽時場面比較混亂,以致於活動時間延長,因此應吸取教訓,在以後的教學活動需進一步改進和加強。

小青蛙捉害蟲大班體育教案4

目標:

聯練習雙腳立定跳遠(距離不少於40厘米)

准備:

小青蛙頭飾若干個(數目是幼兒人數的一半)

玩法:

半數幼兒帶上頭飾當青蛙,站在家中,其餘幼兒當小蟲,站在稻田裡.

游戲開始:

小蟲四散在稻田李自由的跳來跳去.小青蛙四散在家中雙腳並跳,念兒歌:小青蛙,呱呱呱,田裡住,水裡劃,看見害蟲吃掉它,農民伯伯把我誇.念完兒歌,小青蛙便雙腳立定跳過小溝,跑著去稻田裡捉小蟲,小蟲跑著趕快躲避,被捉到的小蟲就跟青蛙一起跳過小溝到青蛙的家中.捉完小蟲,游戲結束.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規則:

1、過小溝時,必須雙腳立定跳遠.

2、小蟲被青蛙拍拍到或跑到稻田外,都算被捉到.

小青蛙捉害蟲大班體育教案5

活動目標:

1、聯練習雙腳立定跳遠(距離不少於40厘米)

2、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准備:

小青蛙頭飾若干個(數目是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玩法:

半數幼兒帶上頭飾當青蛙,站在家中,其餘幼兒當小蟲,站在稻田裡。

游戲開始:

小蟲四散在稻田李自由的跳來跳去。小青蛙四散在家中雙腳並跳,念兒歌:小青蛙,呱呱呱,田裡住,水裡劃,看見害蟲吃掉它,農民伯伯把我誇。念完兒歌,小青蛙便雙腳立定跳過小溝,跑著去稻田裡捉小蟲,小蟲跑著趕快躲避,被捉到的小蟲就跟青蛙一起跳過小溝到青蛙的家中。捉完小蟲,游戲結束。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活動規則:

1、過小溝時,必須雙腳立定跳遠。

2、小蟲被青蛙拍拍到或跑到稻田外,都算被捉到。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體育游戲活動,活動的目的是使幼兒學習、掌握青蛙跳的姿勢,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並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小班幼兒對模仿動物比較感興趣,幼兒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對幼兒來說比較新穎,可以充分的調動幼兒的興趣,在選材方面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發展特點。

活動前我准備了大荷葉和「害蟲」。在准備部分,我扮演青蛙媽媽來找我的蝌蚪寶寶,帶領寶寶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運動,寶寶從蝌蚪變成了青蛙。准備活動是為內容服務的,我設計的准備環節與內容一致,這是比較好的;但也有不足之處,青蛙喜歡蹲跳,如果加上了蹲跳動作,准備活動可以更好。

基本過程我主要設計了小青蛙練本領,我先帶領幼兒去荷葉上玩,先示範青蛙怎樣跳,然後再進行動作講解,邊講解的時候幼兒邊做動作,然後幼兒自由練習。運動後請幼兒坐到荷葉上面休息,休息時告訴青蛙寶寶最大的本領是捉害蟲,請幼兒學習捉害蟲的方法,幼兒學的非常認真,積極性很高,幼兒存在個體差異性,在幼兒練的過程中有些幼兒姿勢做的不到位,我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活動中孩子們始終處於興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氣氛達到了最高點。整個活動比較符合孩子們的身心特點,發展了孩子的協調能力,齊心合力消滅害蟲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通過這次體育活動,孩子們感受到了快樂,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身體,掌握了技能。

本節課始終貫穿於游戲中,使活動生活化,便於孩子接受,避免了枯燥乏味,把體育活動變成了孩子們喜歡的活動。

E.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奇妙的呼啦圈」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奇妙的呼啦圈」

幼兒時期的孩子是模仿能力與學習能力最強的時期,而此時孩子接觸父母的時間是最長的,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奇妙的呼啦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老師應該創造條件和機會,促進幼兒的動作靈活協調,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如走、跑、跳、爬等。而《奇妙的呼啦圈》這一體育活動主要鍛煉幼兒的跑、跳、鑽爬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通過游戲同時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意識,體驗與同伴遊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探索呼拉圈的多種玩法。

2.能用鑽、爬、跑等動作玩呼啦圈,動作協調、靈活。

3.能與同伴共同完成活動,體驗與同伴遊戲的.樂趣。

重點:鍛煉幼兒跑、跳、鑽爬的能力。

難點:探索呼拉圈的多種玩法。

活動准備:呼啦圈若干、勇士勛章、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小跳蛙》。

師:美好的一天開始了,小羊們跟隨村長一起來到青青草原,鍛煉鍛煉身體吧!

幼兒手持呼啦圈進入操場,跟著教師做跑、跳基本動作的練習。

2.創設情境。參加「羊羊運動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師:村長要告訴小羊一個好消息,羊村要進行一場羊羊運動會,想參加嗎?

師:請小羊們利用呼啦圈練好本領,准備參加運動會吧!想一想,呼啦圈可以怎樣玩呢?看看誰的想法最多,誰的玩法最棒。

幼兒各自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的玩法,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要讓呼啦圈傷害到自己和同伴。

小結:呼啦圈真奇妙,可以變成小路跳著玩,可以變成小汽車的輪胎,滾著玩,還可以搭隧道,呼啦圈真是太有趣了。

3.游戲活動。

(1)第一關游戲:挑戰呼啦圈

師:羊村運動會就要開始了,小羊們趕緊集合,准備參加運動會。

玩法:幼兒分成兩隊游戲,從起點出發,鼓勵幼兒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雙腳跳、開合跳),通過呼啦圈,直線跑回起點處,拍手交接下一位幼兒。

(2)第二關游戲:穿越隧道

師:小羊們表現得可真棒,但是,我們的挑戰還沒結束,賽道增加難度了,跳過呼啦圈,前面是一條遂道,請小羊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能順利的通過遂道?

玩法:在原有第一關游戲的基礎上,每隊增加擺放3個呼啦圈,從起點出發,跳過呼啦圈,穿越隧道(可手膝著地爬、手腳著地爬、可鑽),直線跑回起點處,拍手交接下一位幼兒。

(3)第三關游戲:終極挑戰

師:聰明的小羊們表現得可真棒,現在要挑戰的是最後一關,賽道又增加難度了,我們要跳過呼啦圈,通過隧道,繞過障礙,直線跑回來拍手交接到下一位幼兒。小羊們有信心嗎?完成終極挑戰的小羊,會得到村長頒發的勇士勛章,想要嗎?

玩法:在原有第一、第二關游戲的基礎上,每隊增加擺放兩組障礙,從起點出發,跳過呼啦圈,穿越隧道,繞過障礙,直線跑回來,拍手交接下一位幼兒,全隊完成,即完成挑戰。

(4)頒發運動會勇士勛章

小結:小羊們已成功完成所有的挑戰,你們聰明、勇敢、不怕困難,出色的完成挑戰,是一名了不起的小羊,現在村長把勇士勛章頒發給小羊,希望小羊變得越來越棒。

4.總結、放鬆活動。

(1)師幼共同評價活動情況,幼兒說說參與游戲的感受,教師表揚幼兒不怕困難,勇敢挑戰的精神。

(2)聽音樂,幼兒跟隨教師一起做放鬆運動,離場。

活動延伸:

幼兒利用戶外活動時間繼續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體驗玩圈給我們帶來的無限樂趣。

;

F. 大班健康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大班健康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慣用腳趾夾物,鍛煉腳步動作的協調性,准確性。

2、體驗赤足活動的樂趣。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准備

1、小籃子一人一個、大籃子四個、玩具若干、廢報紙若干。

2、畫兩條平行線,間隔10米,起點線及終點線,起點線上放著四堆玩具,終點線對應著四個大籃子。

指導要點

1、練慣用腳趾夾物。

2、活動重點:兩腳夾紙撕。

3、指導要點:通過示範講解、技能練習、情境游戲等讓幼兒練習腳趾夾物、夾紙撕,鍛煉腳部動作的協調性、精細性。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活動活動吧!教師帶領幼兒做走、跑、踮等基本動作。

2、基本活動

(1)、腳丫韻律操師:我們找個舒服的位置坐下來吧

師:教師伸出小手,小手說:「平常我們做多活了,太累了,今天想休息休息。」那我們給它放個假,讓她休息休息。把小手藏起來,請出我們可愛的小腳丫,嗨!左腳,嗨!右腳,我們一起來動動我們腳趾!!

做法:腳趾腳趾點點頭,彎彎腰;腳面腳面弓一弓,像小橋,腳心腳心碰一碰,腳丫腳丫轉一轉。

師:真棒,請小朋友站起來。

師:咦!這有個玩具,我們不用手,怎麼用小腳丫把玩具放到籃子里?(幼兒自由探討,教師巡迴觀察請幼兒示範)

師:張開腳趾,把玩具夾住,試著走走看。好,我們夾放到籃子。

師:看,那兒的玩具真亂。我們用腳趾把玩具送到它相應的家裡。記住,不能請小手幫忙,開始行動吧。

小結:小朋友們真棒,學會了用腳趾夾著玩具走,還把玩具寶寶送回了家。在送玩具回家的時候沒有把玩具弄掉,夾得非常緊,真棒!

(2)、游戲:「把玩具送回家」

師:剛才我們學會用腳趾夾玩具了,現在,我們挑戰個有難度的。這次我們挑戰的是把印章玩具送回家。可是印章玩具的家很遠哦,還有小路很難走。有沒有信心把玩具寶寶送回家?

師:我請你來幫幫忙。用腳趾夾著玩具走過小路、穿過山洞、繞過小樹,把玩具送到它的家裡,然後按原路跑回來。

(練習一遍)師:小朋友都知道怎麼把印章玩具送回家了,真棒。現在,我們就比比看哪組用得時間最短,把玩具送回家。

小結:哇,某某組贏了,小朋友們真厲害,都會把玩具送回家啦!小腳丫也開心的左轉轉,右轉轉,左踮一踮,右踮一踮。

(3)、游戲:撕紙

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用腳趾夾物了,想不想在挑戰更有難度的,我們挑戰一下吧。

示範講解:用一隻腳的腳趾夾著紙的一端,另一隻腳緊夾著紙的另一端,把紙撕開,撕得越小越好。(幼兒撕紙,教師巡迴觀察)

師:現在請小朋友把撕碎的紙全部用腳趾夾放在籃子里。

小結:我們的小腳真能幹,學會用腳趾夾物,還學會用腳趾撕紙,我們的小腳也累了,我們一起放放鬆吧。

3、放鬆活動。

腳丫放鬆。

活動反思:

從孩子的反映來看,他們對自己的腳趾有哪些用處是非常了解的,而且也能用語言來進行表達。

本次活動的施教過程中,主要採用了游戲導入法、觀察發現法、感知操作法。分熱身活動、基本活動、放鬆活動三部分進行。活動開始,孩子們在輕松的音樂中,對腳趾有感性認識,產生活動興趣。在愉快的表演中,讓腳趾充分活動,迅速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在經驗交流中,引導幼兒嘗試用完整的語言進行大膽地表述,通過講述腳趾能做什麼,與孩子們共同搭建了認知的平台。

這樣,層層剝平,逐個掃除學習上的障礙,在觀察發現中獲得對腳趾的感性認識。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對玩腳趾游戲非常感興趣,也非常認真,在不知不覺中激發了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這一願望在把玩具(串珠)送回家中不斷提高。那種迫切的心情,使孩子們自發地投入到操作活動中,去探求、去體驗、去表現自己。

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小腳,喜歡做小腳的游戲。

2.知道小腳隨著身體的長大而長大。

3.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4.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節奏歡快的音樂磁帶、有地毯的地面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脫下鞋子和襪子隨意地站在老師的四周,聽著音樂和老師一起活動活動我們小腳好嗎?教師:小腳累了,找個地方坐好。

二、基本部分:

(一)引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認識自己的小腳

1.數一數?一隻腳上有幾個腳趾?找找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說一說:小腳,小腳真可愛,1、2、3、4、5,五個腳指頭。

2.通過教師和孩子進行比較腳的大小。

老師的腳為什麼大?你們的腳為什麼小?

小結:老師的腳出生時就這么小,後來人長大了,腳也長大了,等小朋友長大了,小腳也會長大。

3.撓撓小腳,說一說有什麼感覺。

撓撓自己的、老師的、小朋友的,說說有什麼感覺?

告訴幼兒:小腳,小腳真好玩,撓撓小腳,哈哈哈,癢死嘍。

(二)認識小腳的本領,喜愛自己的小腳

1.教師帶領幼兒在活動室的地面上和不同的墊子上,走走、跑跑、跳跳,引導幼兒說出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進一步說出小腳的本領。(走路、跑步、球踢、跳……)

2.今天老師的小腳還會跳舞呢?教師用腳打節奏,請幼兒觀看。

3.幼兒跟老師學慣用腳打節奏。

4.放兩段節奏不同的音樂,幼兒自由發揮,用腳感知節奏的快慢。

5.教師和幼兒一起跳舞,感受小腳跳舞帶來的快樂。

三、結束部分:我們的小腳幫我們做這么多事情,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腳呢?請幼兒討論說說。然後比賽穿鞋子和襪子,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運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孩子們認識了小腳,在生活中孩子們雖然對自己的腳非常熟悉,但對於腳的各部分孩子們了解的很少,課堂中運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自己的腳,幼兒學習興趣濃厚,與老師配合默契。在保護小腳的環節中,幼兒能大膽講述自己的見解,並能充分聯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做法,教學效果較好。不足之處是部分幼兒活動中與老師配合不好,課堂組織環節欠佳,還有部分能力較弱的幼兒穿鞋子襪子不會,不知鞋子的左右,容易穿反,需要在以後的活動中進一步跟上練習。

小網路:跳舞通常指伴隨音樂按照有節奏的步伐而移動,或者單獨一個人,或者帶一個舞伴,或者以集體形式,是為了好看或是追求某種涵意。

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慣用腳踢球的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對玩球感興趣,有競爭意識。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課前觀看足球比賽錄像

2、環境材料准備:竹球、球門、獎牌、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價值分析: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教師與幼兒一起做運動模仿操。

二、踢球

價值分析:在反復的`練習中,掌握用腳踢球的動作,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1、提問:我們已經玩過許多種玩球的方法,現在請你們來比一比看誰玩球的辦法

最多。(幼兒自由練習,教師隨機指導)

2、提問:上次活動我們學習了用腳來控制球、踢球,今天就請你用所學的方法來

踢球。(教師示範講解,將球放在距離瓶子一米處,用腳踢球方法對准瓶子踢去,將瓶子踢倒)

3、幼兒分散練習,瓶子與球的距離根據幼兒運動能力來調整。

4、進行講評,請幾位幼兒示範

5、提問:怎樣才能踢得准?

強調對准瓶子踢球。

6、幼兒再次分散練習,教師觀察指導。

7、游戲「踢球入門」

(1)教師講解示範,T:現在我們來練習射門,看誰能又快又准地把球踢進球門。(邊跑邊踢,踢球進門)

(2)幼兒游戲,將幼兒分兩隊排好隊,分別站在起點處,分別向各自球門邊跑邊踢球進門,看哪對進門的球多為獲勝。

三、放鬆身體

價值分析:使幼兒從緊張的狀態逐步恢復大安靜狀態。

幼兒聽音樂,輕輕地拍拍手臂、拍拍小腿等。

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並能向前跳過70—80厘米的距離。

2、鍛煉彈跳能力,肢體協調性,靈敏性。

3、能夠遵守游戲規則,體驗戶外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能向前跳過70—80厘米的距離。

2、難點:能大膽嘗試、克服游戲中遇到的困難。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已有跳躍的能力

2、物質准備:青蛙媽媽頭飾、害蟲圖片、體能環、單元磚、平衡木、體能條、桌子、小板凳、鑽圈、輪胎、口哨、毛巾、水杯、水杯架。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師:天氣越來越熱了,青蛙媽媽的池塘里長滿了害蟲,你們願意幫她捉害蟲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在出發之前,我們先活動一下身體」。

播放小跳蛙音樂熱身

二、幼兒自由練習、探索

1、你們看,是誰來了?(青蛙叫的聲音,青蛙媽媽出場)

青蛙媽媽:「小朋友好,我是青蛙媽媽,天氣太熱了,我的池塘里有很多害蟲,我要著急去捉害蟲,你們要和老師學好本領,快來幫我捉害蟲吧。」

2、幼兒自由探索雙腳跳的方法。

師:「青蛙媽媽是怎樣捉害蟲的?我們也來學一學青蛙媽媽跳的本領!」

師:「請小朋友們四散開向外跳,在跳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落地時要平穩,不能撞到別人。」。

3、請個別幼兒示範,教師引導。

師:「在剛在練習的時候,我發現這位小朋友跳的很遠,你能說說你是怎麼跳的嗎?」

師:「誰能比他跳的更遠呢?」

4、教師小結,立定跳遠的方法(雙腳用力往前跳,胳膊前後用力擺,身體前傾,落地時屈膝緩沖,保持平穩,雙腳同時落地。)

5、現在請小朋友按著老師的示範,聽著音樂來學小青蛙跳一跳,跳的時候注意安全,不到撞到別人(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三、游戲:捉害蟲

1、幼兒自由練習

師:「我們已經學好了本領,快幫青蛙媽媽捉害蟲吧!

青蛙媽媽:「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幫我捉害蟲」。

師:「那我們開始吧!」

2、幼兒自由探索、共同制定游戲規則。

師:「在捉害蟲時,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

師:「剛才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到了水裡,有的小朋友沒有用我們剛學到的本領,有的小朋友和別的小朋友撞在了一起,想一想,用什麼方法才能捉到更多的害蟲?」(幼兒自由回答)

師:「那用我們共同制定的游戲規則再來試一試!。」

師:「小朋友你們捉了這么多害蟲,這都是你們的勞動成果。

青蛙媽媽:「小朋友你們辛苦了,幫我捉了這么多害蟲,快來休息一下吧!

師:「現在請小朋友休息一會,擦擦汗,喝喝水,補充點能量。」

四、游戲:池塘大冒險

1、教師介紹材料,幼兒分組討論

師:「小朋友,你們能幫青蛙媽媽修建2條通往池塘的小路嗎?(幼兒自由回答)在修建好的小路上通過時,我們要用到鑽、爬、平衡還有立定跳遠的本領。

師:「請小朋友們分成兩組進行討論,說一說你是怎樣搭建的?

3、幼兒分組游戲

3、青蛙媽媽:「你們把池塘里的害蟲都捉完了,謝謝你們,你們真是我的好幫手,是個環保小衛士」。

4、教師小結:「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你們幫助了青蛙媽媽自己還學會了一項新本領,我們一起歡呼起來吧!

五、放鬆身體,游戲結束

師:「請小朋友今天辛苦了,我們一起來放鬆一下身體。」(播放輕音樂)

教師示範放鬆動作,重點放鬆腿部與腳部。

活動總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健康領域明確強調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在這節活動中,全體幼兒都能參與進來並激發了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本節活動的動作訓練內容主要是立定跳遠,鍛煉幼兒的肌肉力量、四肢配合的協調性和關節的靈活性。

大多數幼兒完成較好,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能向前跳過70—80厘米的距離是不成問題的。在活動中我採用提問法可以鼓勵幼兒自己去探索思考,從而啟發他們積極大膽地想像模仿青蛙跳。另一方面,還有助於了解大體上幼兒基本動作的發展狀況。活動的主體環節創設了兩個情境:「捉害蟲」、「池塘大冒險」。

這使整個體育活動變得更加有趣味,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其積極熱情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此外我還採用了自主探索法、示範法、重復練習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嘗試練習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經驗。整節活動,大班幼兒的活動量達到了,出汗量達到了,孩子們也特別興奮。相信孩子們在本節活動鍛煉了身體,萌發孩子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練習兩個人近距離雙手互相傳球。

2、發展與同伴的合作能力,體驗競賽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會雙手近距離傳球。

活動難點:嘗試從頭頂上傳球活動准備:皮球16個,籮筐8個,分別放在場地的兩端,一端的籮筐各裝4個皮球。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

1、小朋友們,排成早上早操的隊形,排成四排,跟著老師做熱身運動。(教師直接帶領小朋友們做熱身運動)

2、情境導入:現在是個豐收的季節,農民伯伯們收獲了很多很多的瓜,我們都是農民伯伯的小助手,今天我們就幫他們來運瓜。

主體部分:

1、要求小朋友們把瓜從這個籮筐運到對面的那個籮筐。提問小幫手們,覺得有哪些運瓜的方

2、小幫手們有很多的方法,那我們先來試試用雙手從胸前運球這個方法。

(提示:師:小幫手們如果你們在運瓜的過程中把瓜掉在了地上,那麼瓜會怎麼樣啊?幼:會碎掉,會變壞……師:所以小幫手們在運送的過程中注意要雙手「運瓜」,兩只手拿著瓜,把它傳給下一個小幫手。(教師做下示範))

3、進行運瓜練習

師:好。現在小幫手們面朝老師(教師站到另一個方向,使小朋友們呈側身站的形式)來試試(四組小朋友各自試一下雙手近距離傳球,傳完一輪後教師指出錯誤之處)

師:剛才老師看了一下小幫手們運瓜……現在我們再來試一下。

4、進行運瓜比賽

師:好,現在小幫手們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我們來比一比哪組的小幫手更能幹好不好?老師先來給小幫手們分一下組,你們是綠葉組,你們是黃樹葉組,你們是小花組,你們是白雲組。(讓小朋友再明確下自己的組別,加強競爭意識)

教師發現運瓜比賽中的不足之處,指出,再來比一輪。

延伸部分:提問:如果瓜長在很高的地方,誰來告訴我該怎麼運呢?(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式運瓜)

教師示範從頭頂運球:小幫手們我們來試試這樣運球。(小朋友練習從頭頂傳球)但是注意,在傳球的過程中,我們小幫手的身子是不能轉來轉去的,而且腳要牢牢的站在地上,不能跳不能跑,只能用雙手將瓜運送給下一個小幫手。(同樣是先練習,然後各組進行比賽)

結束部分:小朋友合力將物品放回原處,整隊回教室。

大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討論克服害怕的方法。

2.兩次的調查,讓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變化。

活動准備:

課件、幼兒人手一個自畫像、展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引出問題

1.師有感情地講故事。

2.故事裡有哪些小動物,發生了什麼事?(幼:幽靈。一起喊:幽靈幽靈,我不怕你)

3.生活問題:你是怎麼睡覺的?你跟誰一起睡?(引導幼兒說出(1)和爸媽睡,(2)睡一個房間,但是分床睡(3)分房睡)

師:這么多人都想說一說,我有一個好方法——統計表(課件出示統計表圖片)

和幼兒一起討論「統計表」上圖案的意思。

4.出示自製展板統計表,請每位幼兒把手中的「自畫像」貼在相應表格中。

5.師幼共同觀察、總結。

有幾個小朋友是分房睡的?有幾個小朋友是分床誰的?有幾個小朋友適合爸媽一起睡的?(師幼一起數數,教師在表格中用數字記錄)

二、聯系生活,展開討論

提問:

1.你為什麼會自己睡呢?(提問分房睡的幼兒)

幼:沒人跟我搶被子,很舒服。

一個人睡,有沒有害怕過呢?小結:一開始害怕,慢慢地適應了就好了。

2.你為什麼要跟爸媽分床睡呢?(提問分床睡的幼兒)

3.你們想過要自己睡嗎?(提問同床睡的幼兒)

請自己睡覺的孩子幫不敢自己睡覺的孩子想想辦法。(幼兒討論,說一說,教師隨即點擊相應圖片。)

三、繼續欣賞故事,感受故事情節

師:有這么多好方法,故事裡的小動物是怎麼做的呢?(播放課件)

幼:一起睡。

師:誰願意把你害怕的事大聲說出來?(請幼兒面對幽靈圖片,大膽、大聲說一說)

師:現在感覺怎麼樣?幼:心裡舒服多了。不害怕了。

四、大膽嘗試

師:現在有沒有勇氣,想自己睡一睡呢?

幼:想。

師:那就請你把你的頭像試著變一變吧。(幼操作)

活動結束:

(「原來——現在——想嘗試——」的句式說一說)

大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會匍匐前進的動作要領,提高幼兒爬的動作技能。

2、發展幼兒的全身協調性和柔韌性。

3、培養幼兒之間友愛互助,克服困難的精神。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准備:

1、 尼龍繩結成的網3張、山洞3個、平衡木3條、小紅旗3面、椅子若干、

2、磁帶、錄音機

3、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隨音樂「健康舞」跟老師一起做准備運動,老師自編動作。

(二)基本部分

1、老師一邊講解匍匐前進的動作要領,一邊示範。

2、幼兒練習匍匐前進,爬過用網搭成的通道,老師個別指導,然後請做得好的幼兒個別示範。

3、比賽游戲「我是小小解放軍」

老師講解規則:今天我們來做解放軍,學習解放軍叔叔過草地。每次每位幼兒先走過平衡木,然後爬過網道,鑽過山洞,繞過椅子跑回隊伍,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並站到隊伍的最後面,第二個小朋友才能去。比賽依次進行,哪個隊伍最後一名幼兒最先拿到紅旗的為勝利。(比賽可進行2―3次)

(三)結束部分

幼兒隨音樂跟老師做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解放軍是幼兒最喜愛的人物角色之一,新綱要中要求「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因此,整個活動是讓幼兒在解放軍的角色扮演中進行。首先進行「操練」熱身,然後在解放軍的「軍事學習」中讓幼兒練習基本動作走跑交替及跳躍,聽信號快速反應做動作的能力。最後在集體游戲「炸碉堡」中,鞏固前面的走跑交替及跳躍和聽信號快速反應做動作的能力,到最後攻佔了敵人陣地奪旗歡呼幼兒情感得到抒發和釋放。整個活動讓幼兒在適度的自由空間中利用簡單的環境材料通過師幼互動既得到了體育方面的鍛煉也讓幼兒對解放軍熱愛的情感得到了滿足與抒發。

大班健康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我班有部分幼兒有偏食、挑食的現象,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來安排孩子每天的膳食,而導致孩子的偏食、挑食。如何搭配各種健康的營養食物呢?這些我們的家長和孩子都了解的很少。本月的第二周是我園家長開放日活動,所以我設計了本次健康活動,讓家長和幼兒知道合理搭配膳食,營養均衡,擁有健康強壯的身體的重要性,家園配合讓幼兒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目標:

1、了解營養寶塔的結構及其每一層的食物組成。

2、學習合理搭配飲食,逐步養成平衡膳食的習慣。

3、培養幼兒不偏食、挑食的好習慣。

4、了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活動重難點:

1、重點:了解營養寶塔的結構及其每一層的食物組成,並了解一日三餐的飲食搭配。

2、難點:自己製作營養餐。

活動准備:

PPT課件、部分食物。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設置情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開心營養餐廳」開業了為幼兒准備了美味的自助餐,你想要吃什麼?(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些食物哪些要多吃?哪些要少吃呢?(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師PPT出示空白營養寶塔

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天所需要的營養有很多很多,他就像是一座寶塔,我們叫它營養寶塔。

請小朋友看看它有幾層?(五層)

2、教師播放PPT課件

師:這個寶塔有五層,裡面又有什麼食物呢?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呢?今天我請來了開心營養餐廳的營養博士,聽一聽他是怎麼說的。

製作班級營養寶塔

師:小朋友聽了營養博士的話,你們知道營養寶塔里都是什麼了嗎?我們來製作一個我們大3班的營養寶塔吧?

第一層:谷類、薯類

第二層:蔬菜、水果類

第三層:魚、肉、蛋

第四層:奶製品、豆製品

第五層:油、鹽

教師小結:每一層歸納總結出這些食物的種類及好處。

(寶塔底層最重要,谷類薯類營養好;蔬菜水果第二層,兩類食物不能少;肉蛋魚蝦第三層,每天適量換著吃;牛奶豆類第四層,每天記得吃一點;油炸腌制食物在塔尖,盡量少吃要記牢。)

游戲:《我的營養餐》

(1)提問:請幼兒為自己設計一份營養午餐?(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主食一定不能少,只有肉沒有菜,身體缺乏維生素,全是菜也不妙,香香肉兒不能少,要有菜,要有肉,豆製品天天吃,合理搭配營養好。

游戲:我的營養餐

教師提出具體要求:1、每人選擇5種食物。2、要求按照寶塔合理搭配。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我們要選擇搭配出健康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健康的成長。

活動延伸:

我是小小營養師

幼兒再次根據營養寶塔圖簡單的制定一份營養餐,並畫出來與同伴交流。

G. 舞蹈小跳蛙屬於什麼舞蹈結構

舞蹈小跳蛙屬於兒童舞蹈結構。小跳蛙有著歡旦搭快的舞蹈節奏和調皮可愛的舞蹈動作,是很多幼兒舞蹈培訓機構喜歡教授的舞蹈,舞叢盯蹈以模鄭拿歡快的節奏為主線,結構難度不高。

H. 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數學活動:長短分類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會用物體的長短差異排出四個物體的序列

2、會用語言講述排列順序的能力。

活動准備:

教具:長短不一的綠色紙條4跟,標記圖1張。

學具:第一、二組;長短不一的紙條人手4根,每人1張標記圖,第三組:人手3張點卡,每人三色花片1盒,每人1個分類盒,第四組:人手1套動物卡片(3張,數量為1-3,)每人1個圓點印章、分類盒,印泥2盒卡紙若干,第五組:人手一張食物排序材料紙、事物卡片4張。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出示四根紙條,「這里有什麼?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哪根長?哪根短?可以用什麼方法證明你說的是對的呢?」(把兩跟放在一起比一比)「比的時候,要把兩根紙條靠在一起,下端對齊,這樣就能看出哪根長哪根短了。」出示標記圖。「誰會在紅線上給這幾根紙條排隊?想想哪根紙條排在最前面,哪根紙條排在他桐型仔的後面,要把這些紙條排的很整齊,一邊排一邊說:什麼樣的紙條請你排在最前面,什麼樣的紙條請你跟在後面。」請個別幼兒在絨板上操作。「請大家說說他是怎樣給紙條排隊的?(最長的、長的、短的、最短的等)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給紙條排隊

「先把紙條都拿出來比比看哪跟長哪跟短,在把它放在紅線上,排好對後從前到後地說說你是怎麼排的?

第三組,把相同的花片放在一起

「看看盤子里的花片有什麼不同,把相同的放在一起,數數每樣有幾片,再按數目的多少有序的送他們回家,然後在送點卡,一個花片送一的點卡,邊說邊送。。。。。。最後說幾個什麼花片送你幾的點卡

第四組:給動物排隊

「請你按卡片上動物數目的多少排隊,在印點點送給它,最後說:幾只小動物送你幾的點卡

第五組:接著給卡片排隊

「先說說材料紙上的卡片是怎樣排的,接著往下排,想想該是誰了,把卡片排完。再從前往後地說說卡片是怎麼排的。」

在小組活動中,教師注意觀察排序活動,看看幼兒能否按物體量的差異排列。並說出排列順序。

3、活動評價

展示紙條排序的活動,請大家說說是怎樣排的?體驗排列的順序和隊列的整齊。

小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指南》指出"3~4歲幼兒能聽懂短小的兒歌或故事,會看畫面,能根據畫面說出圖中有什麼,發生了什麼事等。"小班幼兒喜歡聽故事、看圖書,已經能夠聽懂日常生活用語,會向別人表達自己基本的思想和要求,但是大部分剛剛進入小班的孩子因為對幼兒園還很陌生,不願意上幼兒園,沒有安全感,有分離焦慮,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能認真觀察畫面,知道故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知識技能)

2、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故事的大意。(行為習慣)

3、願意主動上幼兒園(滲透目標)

三、活動重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2、難點:願意主動上幼兒園

四、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學會兒歌《小跳蛙》

2、物質准備:繪本《我要我媽媽》PPT、音樂《小跳蛙》、《我愛我的幼兒園》動物的圖片五、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1、兒歌導入,激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師:我們一起來唱《小跳蛙》吧。除了認識青蛙,你們還認識什麼小動物啊?

2、游戲"猜猜看"出示小動物的圖片,請幼局汪兒說出他們的名字。

(二)、基本部分

1、播放繪本故事封面和扉頁,教師介紹書名和作者。

師:有一隻可愛的小恐龍來到了我們班,我們和他打個招呼好不好。

2、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並根據故事情節進行提問。

(1)教師邊播放幻燈片出示人物主角。

提問:哪個是小恐龍?那個是媽媽租培啊?打個招呼吧。

(2)播放ppt講述故事第一段。

提問:小恐龍諾諾在干什麼?媽媽和諾諾說什麼?

教師講述故事。

(3)播放畫面,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提問:小諾諾為什麼不高興了?

小結:原來是諾諾不想和媽媽分開一段時間。

(4)講述第二段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諾諾見到了誰?他心情是怎麼樣的?

小結:諾諾見到了他的奶奶,他非常高興。

(5)講述第三段故事。

提問:奶奶和諾諾做了什麼事情啊?在這中間家裡來了幾位客人?做了這些事之後,諾諾開心了嗎?見到媽媽之後心情是怎麼樣的啊?

小結:諾諾和奶奶在一起畫畫、打鼓、看了一箱寶藏、吃中午飯、玩騎士和恐龍的游戲。中間家裡來了三個人,第一位是郵遞員叔叔,第二位是奶奶的`好朋友。玩了一下午的其實和恐龍的游戲之後,諾諾非常開心。諾諾見到媽媽之後,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並告訴媽媽她很開心。

3.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內容。

聽完故事提問:諾諾今天過得開心嗎?

4.教師小結。

教師:小恐龍諾諾和奶奶玩了一天很開心,你們今天在幼兒園度過了一天,你們覺得開心嗎?你喜歡幼兒園嗎?

小結:小朋友們願意離開媽媽,願意主動來幼兒園。

(三)、結束部分

1、集體演唱《我愛我的幼兒園》

六、活動延伸

1、幼兒和家長一起完成一幅畫,名字叫做"我愛我的幼兒園"。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初步學習有表情地復述故事中的對話;

2、在說說演演中體驗動物們對小花的愛護之情,盡而產生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課件、頭飾、一朵小花

活動過程:

一、逐一閱讀課件,在看看、猜猜、聽聽的過程中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1、圖一: 這是什麼地方?有什麼?

2、圖二: 誰看到了小花?它說了什麼?你會像它這樣說嗎?我們也來說一說?

3、圖三:還有誰也看見小花了?它說了什麼?

(蟋蟀、青蛙)(小花,小花,我愛你!)

4、圖四: 它們一起對小花說了什麼?

5、圖五:哇!一隻好大的腳正向小花踩來,誰的腳,怎麼辦呀?

6、圖六:蜜蜂、蟋蟀、青蛙會怎樣?

(「嗡嗡嗡!」「蛐蛐蛐!」「呱呱呱!」蜜蜂、蟋蟀和青蛙一齊驚叫起來。)

7、圖七:大狗熊聽見叫聲,會怎樣做呢?說了些什麼?

(「這兒出什麼事啦?」 大狗熊聽見叫聲,停下腳步仔細瞧:「啊,這兒有美麗的小花!還好,還好,我沒踩著她。」 大狗熊繞開小花走遠了。)

8、圖八:小花還在嗎?它怎麼樣了呀?

(小花還是那麼美麗,朋友們還是那麼愛她。)

二、完整傾聽故事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1、這個故事好聽嗎?(告訴幼兒故事的名稱叫「一朵小花」)

2、結合課件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並集體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3、故事表演(活動場地內擺放立體花一朵)

個別幼兒扮演角色,教師念旁白

三、豐富情節,進一步體驗動物們對小花的愛護之情

1、還有哪些小動物會看見小花呢?你知道它們會怎麼說,它們會怎麼做呢?

(請個別幼兒戴頭飾表演)

2、如果你看見了會怎麼做呢?怎麼說?請你來試試(幼兒討論)

四、活動延伸:

師:給小花找一個最好的家很重要,那麼現在,我們就去幫小花找一個又有陽光又安全的家吧!

小班語言童話故事:

一朵小花的介紹:

草地上開出了一朵美麗的小花。小花小花這么小,誰能看見她?誰會愛護她?

哦,小小的蜜蜂看見了。

小小的青蛙也看見了。他們說:「小花,小花,我愛你!」

哇!一隻巨大的腳板正向小花踩來。

「嗡嗡嗡!」「嚯嚯嚯!」「呱呱呱!」蜜蜂、蟋蟀和青蛙一齊驚叫起來。

「這兒出了什麼事啦?」大狗熊聽見叫聲,停下腳步仔細瞧。

「啊,這兒有美麗的小花!還好,還好,我沒有踩著她。」

大狗熊繞開小花走遠了,小花還是那麼美麗,朋友們還是那麼愛她。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數完全部的數數方法,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發展幼兒目測數群和順接數的能力

3.感知計數方法的多樣性及趣味性

活動准備:

1. 教具准備:PPT

2. 學具准備:黑白灰串珠、數字卡片、

3. 操作冊:第7-8頁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

1. 玩游戲:「出手指,說數字」

老師出5以內的手指,幼兒快速說出數字,看誰說的又對又快。

2. 游戲:「接著數」

老師說出一個數字,請幼兒說出這個數字後面的一個數字,看誰說的又對又快。

(二)集體活動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對,春天來了,大自然的一切都在變化著,現在我們一起去找春天。在找春天時,我會和小朋友們來比賽,當我們看到景物時,老師會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看看誰說的又對又快。

第一幅:春天來了,溫暖的春風吹著,人們走出家門高興地放風箏。問:有幾個人?2

第二幅:小草從地下鑽出來,一朵朵野花都開了。

問:有幾朵花? 3

第三幅 :漂亮的蝴蝶也飛來了。問:有幾只?4

第四幅:遠處一片粉色的世界,原來是桃花開了。5

問:有幾棵桃樹?

問:為什麼老師這么快就說出答案了,你知道嗎?老師這里有個好辦法:我先數出這邊的,再接著往後數另一邊的,這種方法叫目測

第五幅:春風輕輕地吹著,柳樹吐出了點點嫩芽。

問:有幾棵柳樹? 6

第六幅:天氣漸漸暖和了,河裡的冰融化了,青蛙從泥洞里爬出來,它們撲通撲通的跳到河裡。 請問: 有幾只青蛙?6

第七幅:小魚兒們快樂的游來游去。請問:有幾條魚?7

第八幅: 小鴨子們也嘎嘎嘎的游來了。

請問:有幾只鴨子?7

第九幅: 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問:有幾只燕子?9

師小結:春天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不僅找到了美麗的春天,還學會了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往後數完全部的數數方法,這個方法可讓我們更快地數出一群物體的數量

(三)分組活動

1.數點物對應板。

2.兩人目測黑白灰串珠。

3.操作冊

(四)游戲活動「出手指」

教師舉起雙手,左右手同時各出幾個手指,幼兒目測後,說出總數,如:左手出3,右手出5 ,幼兒說出8.依以上方法,兩個幼兒一組,一個出手指,一個說總數。也可以每人同時伸出一隻手,看誰先說出總數

(五)交流小結

活動反思:

所謂目測就是要求幼兒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個。隨著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在數學方面,中班幼兒能目測1―5的數量,也就是說,小朋友不用一個一個的邊用手指點,邊在心裡數,而是一看就能報出數量,再通過接著數,讓幼兒知道這個方法就是比一個一個點數快得多呢。讓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幾個(一下就看出來,先可以少一點,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練習)再接著往下數。最後的得出的數就是總數了。目測的本領學會了孩子會覺得很開心的,

集體活動新授知識點時,教授方法可以由簡單到難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兒更容易掌握新知識,剛開始的時候,幼兒還不會應用目測的方法,通過反復幾次的練習,幼兒很快會掌握該方法。老師可以誘導孩子先用眼睛數5個,再用手指點數後邊的。漸漸地他們也覺得這個方法好用,也產生了數數的興趣。最後,我們做個小結:目測數群是很簡單卻很快的數數方法。幼兒能積極參與活動。

不足:在集體時和幼兒比比哪個辦法數的快就更好了。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活潑、歡快的情緒。隨音樂有節奏的開汽車。

2.會聽辨音樂中的"嘀嘀"聲,增強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3.培養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1.幼兒座位呈半圓型;

2.錄音機、音樂磁帶;(音樂選自音樂游戲王國《4》顏色汽車)

3.自製方向盤人手一份;

4.紅、綠二色燈各一。

活動過程:

1. 傾聽、感受音樂。

(1)教師:"猜猜誰來了?"提問:"汽車開在馬路應遵守哪些交通規則?"

(2)請幼兒再次傾聽音樂,要求聽的時候注意音樂中什麼時候紅燈亮、什麼時候綠燈亮,放音樂時教師出示紅綠燈提示幼兒;

(3) 提問:"音樂中什麼時候紅燈亮了?紅燈亮小汽車要怎麼樣?"(請小朋友用動作學一學)"什麼時候綠燈亮了?綠燈亮了,汽車就可以怎麼樣了?"

2.學習音樂游戲"開汽車";

(1) 教師隨音樂示範"開汽車"。交待椅子作為車庫。提出要求:觀察汽車什麼時候開,什麼時候停,什麼時候開回車庫的。

(2)請幼兒跟音樂做開汽車的游戲,提出要求:要用小耳朵聽清音樂,心裡想好什麼音樂,汽車該怎麼做。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和適於穴居生活的形態、結構、生理等方面的特徵;了解蚯蚓與人類的關系。

2、能用動作創造性的表現蚯蚓。

活動准備:

大樹衣服、圖片、營養-報紙球

活動過程:

1、師:「這是哪?」——動畫城 。

2、今天動畫城給小朋友准備什麼好看的呢?一起來看。

(1)你們都看到了什麼?

(2)大樹是什麼表情?

3、這時有一隻老鷹飛來要在這棵大樹上安家,突然有一條小蚯蚓從土裡鑽出來說:「老鷹你不要在這棵大樹上安家,他就要倒了。」

(1)大樹為什麼要倒呢?(幼兒討論)

(2)為什麼蚯蚓知道而老鷹不知道呢?

4、蚯蚓:「老鷹, 你去那邊的樹上安家吧!那邊的樹很健康。」

老鷹:「那邊? 那麼遠你怎麼知道? 分明是在騙我。」

5、老鷹不明白那麼遠蚯蚓怎麼知道,我們小朋友來把答案告訴老鷹好嗎?(幼兒討論)——蚯蚓可以爬很遠的地方

老鷹:「哼!你那麼小,既沒有手也沒有腳,也沒有我這樣的尖嘴,沒有大大的翅膀,更沒有尖尖的爪子,而且還軟綿綿的,怎麼能在堅硬的地下鑽來鑽去呢?別騙我了。」

「小朋友,你們知道不知道蚯蚓到底靠什麼爬來爬去的?(幼兒討論)利用綱毛抓住粗糙的東西向前爬。」

老鷹不相信,生氣的一口把蚯蚓咬成兩截,

「蚯蚓被咬成兩截會怎麼樣呢?」(幼兒討論)

6、過了幾天,老鷹在大樹上生出了鷹蛋,「哼,小蚯蚓被我咬死了,再也不會有人來煩我了。」

「老鷹!你好嗎?」(蚯蚓鑽出)

「你為什麼沒死」?

小朋友來告訴老鷹,我為什麼沒有死,好嗎?(討論)

7、老鷹被蚯蚓氣的飛走了。

蚯蚓:「小朋友大樹真的沒有營養生病了,小朋友變成小蚯蚓幫助我搬營養給大樹治病好嗎?」

小蚯蚓變好了嗎?快去運營養吧!

8、老師變成大樹

提醒幼兒:

小蚯蚓沒有手腳,我卻發現咱們小蚯蚓怎麼在用手爬呀?

或——小蚯蚓,你怎麼長出手來了呀?

大樹吸收營養慢慢舒展開來

大樹:我已經有了營養不會死了,謝謝小蚯蚓

[page_break]

9、蚯蚓和大樹跳舞

大樹:「小蚯蚓我的朋友在那邊,你們爬過去看看他好嗎?」

活動結束:

幼兒一起走出活動室。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搓的技能,能愉快地參與手工活動。

2、體驗共同布置新年環境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做好的綵球一個;舊報紙、各色碎彩紙若干。

2、請家長帶幼兒去商場,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新年的歡樂景象。

活動過程:

1、師出示已做好的綵球,告訴幼兒:「新年快到了,請小朋友動手,和老師一起做美麗的綵球,來打扮我們的教室。」

2、引導幼兒觀察綵球,說說綵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3、師示範製作綵球:(1)先用報紙搓成小球。(2)用碎彩紙貼在小球的外層。

4、幼兒製作綵球,師重點指導幼兒搓球和貼碎彩紙的技巧,鼓勵幼兒大膽製作。

5、和幼兒一起將做好的綵球掛起來裝飾教室,讓幼兒有成功的喜悅。

小班教案 篇8

大班美術《小魚的花衣裳》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稻草作畫,能夠利用稻草來為小魚製作花衣裳,體驗特殊的繪畫方式帶來的樂趣。

2.通過活動,知道稻草在生活中的廣泛用處。

活動准備

剪刀、白膠、稻草若干、作畫紙和小魚圖片、彩筆、稻草畫欣賞範例。

活動過程

一、出示稻草,引起幼兒的興趣

1.觀看稻草

師:誰來告訴大家,這是什麼?你在哪裡看到過?(稻草)

2.師:收下來的稻子有什麼作用?師:稻穀進行加工成大米,大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糧食。

3. 師:稻穀可以加工成大米,那麼剩下的稻草它還有用嗎?它有什麼作用?

教師請幼兒講述稻草的作用,並對幼兒的回答作簡單的提煉和總結。

二、欣賞並感受稻草畫的美,嘗試製作稻草畫

師:稻草還可以用來畫畫,老師還從網上找到了許多漂亮的稻草畫。

1.欣賞稻草畫,激發幼兒製作稻草畫的興趣。

2.討論交流:怎樣製作稻草畫,引導幼兒觀察先畫邊框線、稻草的排列方向、長短的控制、排列的技巧等。

3.今天我們的小魚朋友說天氣冷了,它需要一件保暖的衣服,我們就用稻草來為它製作一件漂亮的衣服吧。

4.幼兒大膽嘗試製作稻草畫,在活動過程中,適當的給予幫助。

三、展示交流

1.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的作品。你用稻草做了一件什麼款式的衣服?(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

2.引導幼兒討論交流作的方法。展示幼兒作品,欣賞交流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小班教案 篇9

內容要求:

1、認識幾種常見的動物,分辨它們的名稱和明顯特徵。

2、學念兒歌,喜歡模仿動物的聲音或動作。

活動准備:

1、場地布置:一座獨木橋(由平衡木充當)、小熊的家(用積木積成)。

2、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貓等動物胸飾各五個。

3、動物課件、音樂《走路》。

指導要點:

一、看課件,猜動物:

1、觀察藏在屋後的長耳朵,猜一猜這是誰的家(小兔)。根據生活經驗說出小兔的特徵——長耳朵。學學小兔跳著走路的樣子。

2、觀察藏在屋後的扁嘴巴,猜一猜這是誰的家(小鴨)。根據生活經驗說出小鴨的特徵——扁嘴巴。學學小鴨搖搖擺擺走路的樣子。

3、觀察藏在屋後的硬硬殼,猜一猜這是誰的家(小烏龜)。根據生活經驗說出小烏龜的特徵——硬硬殼。學學小烏龜慢吞吞走路的樣子。

4、觀察藏在屋後的長鬍子和尖耳朵,猜一猜這是誰的家(小花貓)。根據生活經驗說出小花貓的特徵——長鬍子和尖耳朵。學學小花貓輕輕走路的樣子。

二、學習並理解兒歌:

1、觀察場景:森林裡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那是小熊的家。今天小動物們要去為小熊慶祝生日,而到小熊家必須要經過一座小橋。想想每一種小動物都是如何過橋的?

2、學說兒歌短句:

提問:誰來了?它會怎樣過橋?

學說:小白兔過橋蹦蹦跳。

3、想一想:小鴨子、小烏龜和小花貓又是怎樣過橋的呢?

4、一邊念兒歌,一邊模仿動物的動作。

三、伴隨音樂《走路》,模仿動物過橋:

1、幼兒掛上胸牌,裝扮成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2、每念一句兒歌,扮作該種動物的幼兒便模仿著該動物的動作,逐一過橋。

3、學著小動物的叫聲或動作向小熊表示祝賀。

四、小動物回家:

念兒歌,「小動物」按兒歌順序依次「回家」。

活動延伸:想想還有誰也會過橋,嘗試用以上句式說一說,做一做。

附兒歌:

小動物過橋

小白兔過橋蹦蹦跳,

小鴨子過橋搖搖搖,

小烏龜過橋慢慢爬,

小花貓過橋靜悄悄。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的:

1.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2.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製作水果拼盤,月餅拼盤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3.通過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體驗節日的快樂。

4.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准備:

⒈水果、月餅家長提供。

⒉呼啦圈、氣球若干個。

⒊一次性水果盤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

1、介紹中秋節的

第二環節:親子其樂融融

1、親子游戲: 蜈蚣散步

先講一個故事:森林裡舉行運動會,蜈蚣報名參加了賽跑。一大早蜈蚣媽媽就把小蜈蚣從床上拉了起來,叫他吃好早飯後趕到比賽現場。說完媽媽便到屋後菜園種菜去了。好半天,忽然聽見小兔在喊:"蜈蚣,蜈蚣,比賽快開始啦!你怎麼還不去呀?"蜈蚣媽媽想著:"這孩子跑到哪去了?"推開門一看,可把她嚇了一跳。原來小蜈蚣在忙著穿鞋呢。他的腳太多太多,穿了好半天都還沒穿完。

目的:鍛煉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准備:給孩子看蜈蚣的圖片,讓孩子知道蜈蚣走路的方式。

1、由孩子做排頭,家長將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2、隨著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長向前行走,腳步要協調,不能亂。

提示:可以多叫幾個家庭成員一起參加。

再念一首兒歌:一百隻腳的小蜈蚣,穿起鞋來不輕松,不輕松,快用功,趕緊上路急匆匆

3、親子製作水果拼盤和月餅拼盤

按六個家庭為一組,利用自己帶來的水果和月餅合作製作水果拼盤和月餅拼盤。並且和幼兒一起品嘗。

第四環節:放孔明燈,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I. 中班健康平衡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中班健康平衡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健康平衡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掌握平衡板的玩法,能平穩地站在平衡板上,發展平衡能力。

2.嘗試同伴合作游戲,提高動作的靈巧性和協調性。

3.感受情景體育游戲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平衡板每人一個,音樂,哨子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境創設——快樂游泳。

師生問好!

1.教師:孩子們,夏天到了,你們喜歡做什麼運動呀?(游泳)

2.那你們知道游泳有幾種姿勢嗎?(四種:分別是:蛙泳、自由泳、蝶泳、仰泳,說一個做一個)

3.我們一起來快樂游泳吧!(隨著哨聲用不同姿勢游泳)

蛙泳:蹲下去,雙手合攏從下向前打開。

自由泳:左右手輪流向前劃,聽到鯊魚來了,就快速向前劃。

蝶泳:雙腿微蹲,雙手從前往後用力劃動。

仰泳:雙手交替從前往後劃動,頭向上揚起。

4.我們學會了游泳,一起跳下水游吧!

跳下水聽教師口令,用不同姿勢游泳。

5.教師:游得有點累了,上船休息一下吧!

在我們的腳下有一艘神奇的小船,你會和它玩游戲嗎?可以怎麼玩呢?都來試一試吧!

(幼兒嘗試玩平衡板,探索平衡板的玩法)

6.請幼兒演示自己的玩法。

交流:你是怎麼玩的?(請幼兒個別示範玩法,其他幼兒嘗試練習)

教師提取動作要領:可以雙腳站在小船中間,雙手打開,眼睛看前方,保持平衡。

一隻腳先踩在小船的一邊,另一隻腳踩在另一邊,雙手打開,眼睛看前方,保持平衡。)

二、集體教學:有趣的平衡板

(一)平衡板的平衡練習游戲。

1.教師:我們不僅學會了游泳,還學會了讓自己穩穩的站在小船上,讓我們做個勇敢的孩子,到大海里去航行吧!不過大海上風大浪大,還有吃人的大鯊魚,我們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一有危險,我就吹哨子,你們就用剛才學到的本領站在小船上,這樣就安全了。

2.好,一、二、三、跳:幼兒尋找空地方自由選擇各種姿勢的游泳。

3.教師:大風來了,「嘟」,趕緊回到自己的船上站穩。

4.繼續游戲,躲過了大風,再次游泳。大浪來了,聽到哨聲,用最快的速度游到船上,站穩。

5.再次游戲,我們躲過了大風,大浪,真是個勇敢的孩子,讓我們繼續勇敢向前吧!繼續游泳。

6.教師:大鯊魚來了,「嘟」,聽到哨聲,用最快的速度游到船上,站穩。

7.教師:小朋友的動作非常快,逃過了大鯊魚,這次大鯊魚變聰明了,它想把小朋友騙下船,如果你一有聲音或者一動,大鯊魚就會發現你,把你吃掉。(幼兒保持平衡站在小船上,配班教師干擾孩子,訓練孩子的持續平衡能力)

教師小結:表揚站的穩的孩子。(小朋友不僅能非常穩的站在小船上,而且一點聲音也沒有,都沒有被大鯊魚發現哦,你們太厲害嘍!)

8.教師:大鯊魚又餓又生氣,把一些小船沉到了海底,小朋友沒有了船,等一會兒大鯊魚來了,怎麼辦呢?

幼兒交流辦法。(可以兩個孩子合作站在小船上)

小結:把掌聲送給這兩位小朋友,以後在有困難的時候,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要相互幫助。

再次游戲,繼續拿掉六艘船,讓孩子兩兩合作保持平衡。

9.教師小結:小朋友表現很好,大鯊魚說:你們太聰明了!它只能到其他地方去找東西吃了。

(二)探索自由玩平衡板的方法

1.大鯊魚走了,我們可以放鬆、開心的玩游戲啦!剛才我們一個人和兩個人合作都能穩穩地站在小船上,除了這樣,你能找更多的朋友把小船放在一起玩一玩嗎?(幼兒探索將平衡連在一起的玩法)

2.幼兒合作游戲,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總結:你們把小船都變成了長短不同的連索橋,還能穩穩的走過去,現在讓我們把小船變成兩座更長的連索橋吧!來,男孩子一組,女孩子一組。(教師做手勢嗎,帶領孩子擺橋)

3.幼兒練習排隊依次走過連索橋。

教師:我們過連索橋的時候,一定要當心一點,小腳踩在橋的中間保持身體平衡。

三、結束部分。

1.教師:走過了長長的連索橋,讓我們站到小船前,跟著音樂放鬆一下吧!

2.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做一些簡單的放鬆動作。

3.好,讓我們劃著小船回家吧!

中班健康平衡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幫助幼兒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景創設、故事讓孩子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幫助幼兒形成健康飲食的習慣。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了解身體需要多種營養,不挑食才健康。

活動難點: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

活動准備:

相關課件、手偶、幼兒課前准備的食物貼、班級互動牆面"我們愛吃的食物"大表。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音樂律動《坐姿歌》

二、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出示手偶)他們一個叫"壯壯",一個叫"小小"。小朋友你們說一說他們長得什麼樣?知道為什麼壯壯這么"壯",而小小這么"小"嗎?他們之間還有一個小故事,現在讓老師講給小朋友聽好嗎?

附故事:(出示手偶壯壯)我叫"壯壯",什麼東西都愛吃,愛吃蘿卜、西紅柿、白菜,還愛吃蘋果、香蕉,愛吃好多東西,你們看!我長得壯壯的。(出示手偶小小)他叫"小小",他看到蘿卜搖搖頭,說我不愛吃;看到西紅柿又搖搖頭,說我不愛吃;好多蔬菜都不吃,蘋果不愛吃,香蕉不愛吃,人長得很瘦小,而且總生病。

結合故事內容,提出問題:"壯壯長得這樣壯,說一說他愛吃什麼?""小小長得很瘦小,是因為什麼?""你們要想身體棒,怎麼辦呢?"引導幼兒知道想要身體棒,就要吃各種食物。

三、播放幻燈片,觀看日常生活視頻片段。

1、結合實際生活,出示一段日常生活視頻片段。視頻主要內容為:一位媽媽到幼兒園接孩子回家,經過超市,孩子哭鬧著,要去買零食。孩子回到家後,只吃零食不吃飯。

提問:"看了這段錄像,小朋友來說一說這位小朋友做得對不對?""你們平時是不是也和這位小朋友一樣呢?"教育幼兒不能把零食作為主食,否則就會像小小一樣,身體瘦弱,還會經常生病。要想有健康的身體,就要像壯壯一樣各種食物都要吃。

2、出示互動牆面"我們愛吃的食物"大表,教師組織幼兒交流最喜歡吃的食物,並將最喜歡吃的食物粘貼在互動牆面上。

"我們愛吃的食物"大表中,教師和幼兒共同統計出哪些食物是幼兒最喜歡吃的,多少幼兒愛吃這種食物。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愛吃的東西能不能吃很多?""哪些東西要少吃?"

3、老師向幼兒介紹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含有從其他食物中補充不到的營養成分。並且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功效。)總結: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吃不同的食物就能獲得不同的營養,有了豐富的營養,身體才能更加健康。

四、延伸活動家園配合:

1、讓家長記錄幼兒飲食情況,反饋給老師。

2、根據記錄情況,開展"不挑食的好孩子"頒獎會,可以邀請家長參加,鼓勵挑食的孩子做到各種食物都要吃,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打破了傳統的「老師教,幼兒學」的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從「我教幼兒」到「我導幼兒」,引導幼兒在探索中主動學習,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培養了幼兒積極參與的意識。從一開始讓幼兒自己選菜到最後的摘菜,各個環節密切聯系,層層遞進,整個過程幼兒在玩中學,議中學、想中學、做中學。在幼兒積極、好奇、樂於思考的學習過程中,實現了教學目標。

中班健康平衡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幼兒在戶外游戲時喜歡玩平衡台,有些幼兒會自主地將平衡台拼成一座「橋」,從「橋」上走來走去,但由於合作意識不強,常常因為誰先過橋、怎麼拼橋等問題鬧得不歡而散。為滿足幼兒游戲的興趣,我設計了這一健康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索平衡台的多種玩法,發展幼兒求異思維,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

2.能按一定的規律將平衡台組合成「橋」,發展幼兒觀察、推理能力。

3.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准備

1.平衡台若干(平衡台上貼有各種幾何圖形及數字1~10)。

2.幼兒已玩過找規律的游戲。

3.音樂及鱷魚胸飾。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平衡台操

幼兒手持平衡台走進場地。

師:小朋友,你們平時有沒有玩過平衡台?請你們每人找一個空位子坐下來,我們一起來運動運動。

(師生隨音樂自由地在平衡台上做操:坐在平衡台上勾綳腳、踢腿,站在平衡台上做腹背運動等。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做熱身運動,幼兒動作較舒展,情緒較好,為開展下面的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自由探索平衡台的不同玩法

師:除了剛才做的動作,平衡台還可以怎麼玩?請你們每人找一塊空地玩一玩,看誰玩得花樣多。

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個別指導。

集中幼兒,交流玩法。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玩法,你們真棒!

(這一環節,幼兒想到了從平衡台上跳過去,單腳站在平衡台上,坐或趴在平衡台上搖小船,推平衡台,幾個幼兒將平衡台拼起來玩等。通過幼兒主動作用於平衡台進行各種活動,對幼兒多種技能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游戲:過橋

1.啟發幼兒尋找規律合作搭「橋」,並自由練習。

師:請小朋友看看平衡台上有什麼。

平衡台上有數字和各種圖形,可按什麼規律排隊?

請你們幫它們找找規律,給它們排排隊。

你們是怎樣給它們排隊的?(幼兒介紹)

(此環節與數學領域相結合,變講授學習為探索學習,為幼兒提供了探索的機會。幼兒根據平衡台上的數字、圖形、顏色找規律,進行拼橋並玩過橋游戲,通過探索、嘗試以及運用自身已有的經驗,不斷尋求新的活動方式,在提高活動能力的同時,發展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按要求合作搭「橋」,玩「過橋」游戲。

(1)師:請你們按平衡台的顏色分成紅、黃兩隊(幼兒分別站在紅、黃線上),紅隊按平衡台上的數字從小到大排列成「橋」,黃隊按平衡台上的數字從大到小排列成「橋」,看哪隊排列速度快。

(2)師:請你們把雙數的平衡台抽出組合成「曲橋」(一組平衡台之間的距離小,另一組平衡台之間的距離稍遠些)。幼兒自由選擇並練習。集合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走得又穩又快。

(3)將抽出的平衡台還原。師:紅隊走單數過橋,黃隊走雙數過橋,過橋時如果從橋上掉下,退回重走,要求走得又穩又快。

變換過橋要求,幼兒練習過橋。

(走曲橋、走單數或雙數過橋,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組織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平衡台引發的動作由易到難地進行練習。)

四、游戲:大鱷魚

集合幼兒成一路縱隊。

師:老師來做大鱷魚,小朋友從曲橋上通過,要走得又穩又快,注意安全,不要被大鱷魚「咬」到。

幼兒游戲。

師:一點東西也沒吃到,讓我來抓幾個。

幼兒四散跑。

(在玩大鱷魚吃小朋友的游戲時,幼兒四散跑動,目的是為了放鬆幼兒緊張的情緒。此環節,通過創設游戲情境,激發了幼兒參與游戲的樂趣,體現了師生互動。)

五、放鬆游戲:吸塵器

啟發幼兒將平衡台想像成吸塵器,整理場地結束活動。

師:大鱷魚剛才吃東西吐得地上到處是臟東西,讓我們用平衡台傲吸塵器,一起來打掃干凈。

(體育活動與故事情節、幼兒興趣相結合,讓他們在愉快的情境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驅力來自於他們的好奇、好動的心理以及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和渴望,在活動中教師應採用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教師的適當引導,實際上是給幼兒一個正確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的機會,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增強幼兒的社會合作能力。充分發展幼兒的個性,是創新教育中教師的重要職責。我們不能僅僅注意幼兒體育教學的生物功能,更要發揮它的社會功能,使兒童得到充分發展。

中班健康平衡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探索平衡台的多種玩法,鍛煉幼兒身體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兩兩合作的意識,體驗健康活動中的樂趣和幫助他人的快樂。

重點難點

1.重點:探索平衡台的多種玩法。

2.難點:幼兒能兩兩合作在平衡台上游戲。

活動准備

1.幼兒人手一個平衡台,鯊魚頭飾。

2.數字卡片1-4各兩份,音樂《小跳蛙》,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⑴隊列隊形練習。

基本口令:稍息、立正、向前看齊、向右轉。

隊形練習:三隊變六隊、六隊變三隊、向中靠攏、兩手側平舉分散開、切斷分隊走等。

⑵熱身運動。

平衡台操:教師帶領幼兒練習:頭部、肩部、腰部、下肢、全身運動等熱身活動。

2.基本部分:

⑴復習取放平衡台的動作要領。

教師:四指並攏朝下,大拇指分開朝上握住平衡台,讓平衡台有圖案的一面靠在胸腹處,取放平衡台時要輕拿輕放。

⑵自由探索平衡台的不同玩法。

教師:除了剛才做的動作,平衡台還可以怎麼玩?請小朋友每人找一塊空地玩一玩,看看誰玩得花樣多。

⑶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迴指導。

⑷同伴分享平衡台的玩法。

教師:小朋友想出這么多玩法,你們真棒。

⑸游戲。

①游戲一「大鱷魚」

教師:教師扮演大鱷魚,從1數到5時,小朋友兩兩合作站在平衡台上,注意安全,不要掉到水裡被大鱷魚吃掉。

②游戲二:闖關游戲「過橋」。

教師:引導幼兒將平衡台根據擺放空隙的大小,一個連著一個擺放好,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來挑戰走平衡台。平衡台前面貼有數字1是最簡單的關卡,貼有數字4前面的平衡台是最難闖的關卡。

3.結束部分:

⑴教師小結:

師:今天小朋友在玩平衡台的時候,注意力很集中,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能使用文明用語,活動結束後能將平衡台放在指定的位置上,你們做的真棒。

⑵放鬆整理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圍繞著平衡台慢慢走路,來放鬆自己的心情,活動結束後引導幼兒整理活動現場,提醒孩子將自己的平衡台放在指定的位置,並擺放整齊。

4.延伸活動:

在戶外活動中,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繼續挑戰平衡台間在距離、間隙不同的大小,來鍛煉自己的平衡能力。

活動總結

一、選材來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中指出:「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在我院進行大班幼兒體能測試中發現,部分幼兒在平衡能力方面較弱,同時發現合作意識薄弱,結合我班子課題內容,主動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習慣還需加強,因此設計了此次健康活動《快樂的平衡台》。

二、重難點的突破

本節活動的重點是探索平衡台的多種玩法;難點是幼兒能兩兩合作在平衡台上游戲。本次活動重難點的突破在與幼兒是否能主動去探索平衡台的多種玩法,游戲中能否主動找小朋友兩兩合作進行游戲,同時在需要他人幫助下能主動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等,層層遞進、環環相扣、逐漸達到活動目標。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加深對重難點的理解,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效果

1.器械選擇

平衡台是孩子們在戶外玩的器械之一,也是最喜歡玩的器械之一,每次早段、間操、戶外游戲時,孩子們都會選擇玩平衡台,本次活動能夠順利進行,跟平時孩子們玩平衡台積累下來的經驗是分不開的。

2.活動氛圍

隊列隊形練習和常規練習一直是我班常抓不懈的工作,有了良好的常規做鋪墊,本次活動才能夠順利進行。同時,情景化教育教學一直是幼兒園遵循的原則,本次活動從孩子們探索、分享交流自己的玩法、通過游戲大鱷魚來了及闖關游戲等,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趣味性,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進行活動。

3.活動流程設計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關注個體差異,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在平台操環節中,發現一位小女孩從平衡台上掉下來,不敢再玩了,我走到小女孩的跟前,主動牽起她的手,讓她站在我身邊,我幫助她進行練習。活動是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等來設計與實施的,如在同伴間分享交流玩法時,充分調動了幼兒探索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同時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本節活動符合幼兒的身心健康,幼兒非常感興趣,寓教於樂,目標已達成,這是一節根據我院課題開展的原創活動。

中班健康平衡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及協調能力,激發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興趣。

2、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3、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皮球若干、低矮的平衡木。

【活動過程】

幼兒雙腳站在平衡木上,橫著走,一邊拍一邊往邊上走,不能掉球,同時也不能掉下平衡木。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活動反思】

我根據本班幼兒年齡小、愛動這一特點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體育活動。在准備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准備材料,製作青草、小路,還有路邊的小花,我還選用了幼兒能夠接受的高矮適中的平衡木,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

小網路:平衡木運動起源於公元前的羅馬時代,需要運動員在一根橫木上做出一連串的舞蹈與翻騰動作。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408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47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305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93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58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46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29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24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804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