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一起常規可以做什麼游戲
Ⅰ 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天做什麼游戲
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天可以選擇進行分組坐在桌旁,看圖書、玩玩具、聊天等增進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的互動。
活動宜安排在開學初進行,讓幼兒一開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確方法。日常生活中幼兒玩大型運動器具時一定要有成人保護,引導幼兒正確地玩各種運動器械,逐步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用在此活動中拍攝的幼兒歲手相片布置成"會玩游戲"角,對所用正確方法玩大型運動器械的幼兒的在其相片周圍貼五角星。引導幼兒在建築角建構滑滑梯等,教小娃娃用正確的方法玩運動器械。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動作,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1)幼兒園一起常規可以做什麼游戲擴展閱讀:
幼兒園小班開學介乎鄭嫌紹如下:
活動目標知道自己長大了,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有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了解大班幼兒的日常生活、學習情況,找出與小班、中班不一樣的地方。感受升班後周圍環境的變化,能用連貫的語言描述新教室的環境。
活動准備,提前布置好活動區域,如:表演區、科學區叢坦、閱讀區等。收集前幾屆大班孩子在學習、游戲、運動、生活等方面的活動圖片若干張。
Ⅱ 適合幼兒園玩兒的游戲
適合幼兒園玩兒的游戲
適合幼兒園玩兒的游戲,游戲是兒童的主導活動,能培養兒童高尚的情操,引導兒童認識客觀世界,促進兒童身心的發展,是對兒童進行全面教育的有力手段。下面是適合幼兒園玩兒的游戲。
適合幼兒園玩兒的游戲1
1、搶椅子
准備用具:椅子
游戲解析:將椅子圍城一個圈,全班邊唱邊繞著椅子走動,當教師喊「Stop」時,每個幼兒盡快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動作最慢的必須回答教師一個英文問題或是單詞,以此類推繼續玩下去。
注意事項:在走動的過程中需要求幼兒唱歌或者練習句子、歌謠。
游戲延伸:可以改為要求兩個人一起坐一個位子,彼此練習會話。
椅子也可以隨意擺放,不過必須規定走動的路線。
2、投籃游戲
准備用具:海洋球,紙箱,閃卡
游戲解析:准備幾個投籃的紙箱,貼上閃卡,幼兒根據教師提示將球丟到指定的紙箱內。
3、掃雷
准備用具:閃卡,炸彈卡,禮物卡
游戲解析:將多張禮物卡,炸彈卡按順序反貼在黑板上。請幼兒回答教師指定的閃卡內容,打對的則有機會上台放一張卡片,翻到禮物卡得禮物,翻到炸彈卡則輸。
4、向前沖
准備用具:圖表(可自行設計),磁鐵數個,大骰子
游戲解析:畫出圖表(大部分是24個方格子的表格),並將每一格編上編號,編號數字1是起始點,各組在該格子放一個磁鐵做代表,教師問問題幼兒回答,回答對的組可以到前面來擲骰子,按照所擲出的數字移動磁鐵,若幸運停在可爬梯子的格子,看哪一組先到達終點就獲勝。
注意事項:也可以在格子上直接寫上要問的問題,便於幼兒回答。
格子內可加上不同的顏色,例如紅顏色格子要再往前一步等,增加游戲的復雜性。
5、食人鯊
准備用具:磁鐵,骰子
游戲解析:將全班分成兩組,一組是食人鯊shark,一組是游泳者swimmer,在白板上畫圖,食人鯊和游泳者距離十步,游泳者距離回家十步,終點是回家,游泳者必須在被鯊魚抓到前回到家,教師可以問兩組任何英文問題,先答對的就可以擲骰子移動磁鐵,看是食人鯊先吃到游泳者還是游泳者先回到家。
注意事項:同理可以設計各種追趕線性的圖表,如魔鬼不想讓聖誕老公公發送禮物等。
6、肢體字母
准備用具:無
游戲解析: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輪流派代表到講台前,教師任意指定一個字母,然後他必須用*來寫這個字母給該隊組員猜,猜對就得分,猜不對則換別組猜,以此類推玩下去。
注意事項:適合中大班幼兒進行,小班幼兒則要求和教師做同樣動作讓其它幼兒猜即可
游戲延伸:根據幼兒的年齡層可改為用身體其他部位來寫字母,如手、頭……、等。
除了寫字母,還可以畫形狀來讓幼兒猜。
7、套圈圈
准備用具:塑料圈,閃卡
游戲解析:教師將圖卡散在地上,請幼兒站在規定的地點,將塑料圈丟到教師念的閃卡上,丟到的幼兒必須正確念出閃卡上的單詞就得分。
注意事項:一個一個幼兒輪流進行,不可一起丟圈引起意外
游戲延伸:可用實際的物品代替圖片來玩
也可改為將閃卡放在不同的塑料圈裡面,幼兒根據教師的提示將球丟到規定的圈內,正確丟中的獎勵。
適合幼兒園玩兒的游戲2
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的民間游戲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動作較靈活的四散追逐跑。
2、通過游戲,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電。
3、在活動中注意安全,不與同伴碰撞。
活動准備:
大灰狼頭飾一隻:
適合年齡:
大班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動物模仿操幼兒能跟著老師做操。
2.基本部分
(1)游戲:"電羊"介紹游戲玩法、規則、邊講邊示範。(教師請小朋友扮小山羊,這當中有老師事先指定的幾名"電羊"。小羊在場地上一邊玩耍,一邊念兒歌:"頭上兩只角,身上長白毛。愛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
"另選一幼兒扮大灰狼,背對"羊群"站立。兒歌念完,"大灰狼"轉身喊:"我來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開。如果大灰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帶出場外。
如果"大灰狼"抓住電羊,電羊就發出"的鈴鈴"的聲音,"大灰狼"觸電,站著不能動。千萬注意,不能讓"大灰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誰是電羊。)
(2)讓幼兒學念"小山羊"兒歌數遍。
(3)幼兒玩電羊游戲數遍後,教師鼓勵小山羊不要被大灰狼抓住,表揚沒被抓住的幼兒。而"大灰狼"抓"小羊"越多越能幹。
3.活動結束:
玩民間游戲"炒蠶豆、炒豌豆"數遍。
教師簡單小結,表揚機智、勇敢的小朋友。
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的民間游戲 篇2
活動目標:
1、在自由玩耍中感知膠泥的特性。
2、通過游戲掌握摔泥、團泥、捏泥、壓扁等基本技能。
3、在玩泥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准備:
紅色膠泥若干,一處供幼兒玩耍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玩泥,體驗玩泥的樂趣。
1、教師隨意取泥放於手中,通過看、揉、捏,說出自己的感覺。
泥巴捏在手中是什麼感覺?捏一捏,有什麼變化?
2、幼兒自由玩泥,鼓勵幼兒邊玩邊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民間游戲:摔泥巴
1、教師邊念兒歌邊摔泥巴,引起幼兒的興趣:"東窪里,西窪里,都來看我放啪哩!"教師將涅好的泥巴甩下,發出"啪!"的響聲。
2、師生共同游戲,啟發幼兒掌握摔泥方法:捏好小碗狀,用力快出手。
(教師巡迴指導,活動中注意良好衛生習慣的教育滲透。)
3、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才能讓泥巴發出響聲?發出響聲的泥巴,會在頂部出現一個大洞。打響的幼兒要再次說兒歌:"東胡同,西胡同,都來給我補補丁。"其他幼兒要從自己的泥巴上掰下一塊,捏扁把洞補上。如果泥巴未發出響聲,對方幼兒要從其泥巴上挖三下:"泥花花,挖三挖。"
4、幼兒兩人一組玩游戲,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
(1)在未摔之前,檢查泥巴窩窩底部是否完整。(摔泥的幼兒應盡量將泥碗破口摔大。)
(2)一定要補住泥巴窩窩的破口。(補泥的幼兒,將泥壓扁、壓薄,能補起破口即可。)
三、游戲結束整理場地。
適合幼兒園玩兒的游戲3
適合幼兒園春遊的游戲一、五毛一塊游戲
項目類型:反應能力
1、 開始前,所有參加人員圍成一個圈,裁判站邊上。男生表示1塊錢,女生表示5毛錢 (因為五毛比較搶手哈)
2、 開始前,所有參加人員圍成一個圈,裁判站邊上。
3、裁判宣布開始游戲,大家圍著圈跑這時裁判喊出一個錢數(比如3塊5)游戲中的人就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組成那個數的小團隊,打比方說喊出的是3塊5,那就需要三男一女或七女或一男五女之類的小團隊。沒有組合正確的即被淘汰,幾輪過後剩下的人員勝出,即可獲得小禮品。
游戲要領:
反應要快,裁判一說出來錢數,就要立刻知道分別由幾男幾女的團隊可以達到要求;動作也要快,搶五毛和踢一塊都要又快又狠。
適合幼兒園春遊的游戲二、可憐的小貓
方法:
1、全體圍坐成圈,一人當小貓坐在中間。
2、 小貓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學貓叫。 面對者要用手撫摸小貓的頭,並說「哦!可憐的小貓。」但是絕不能笑,一笑就算輸,要換當小貓。
3、 撫摸者不笑,則小貓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離開找別人。
4、 當小貓者可以裝模做樣,以逗對方笑。
懲罰節目
學廣告
大家都看過腦白金的廣告吧,就讓他學裡面的動畫人物的動作,
哈哈。當然還有很多搞笑的廣告,自己找吧。
唱歌(可唱半段)
說出自己經歷中最快樂或最丟人的一件事
給大家講或讀一個笑話
用肢體語言表演成語,直到觀眾猜出為止,猜出者可獲獎品
對牆壁大聲說三次「我愛你」
適合幼兒園春遊的游戲三、地雷陣
一、游戲類型:戶外游戲、團隊素質拓展游戲
二、游戲時間:15~30分鍾
三、游戲人數:至少12人,越多越好。
四、所需道具:
1、每對參賽者一塊蒙眼布。
2、兩根約10米長的繩子(30英尺)。
3、一些報紙,使用對角線約60cm(2英尺)的硬紙板、膠合板代替亦可。用來代表游戲中的「地雷」。
五、游戲目的:建立小組成員間的相互信任促進溝通與交流,使小組充滿活力。
六、詳細步驟:
1、選一塊寬闊平整的游戲場地。
2、安排不想參加游戲的人做監護員。當參加游戲的人較多時,游戲場地會變得非常喧鬧。這是一個有利因素,因為這會使穿越地雷陣的人無所適從,難以分清聽到的指令是來自自己的同伴,還是來自其他小組的人。
3、讓每個隊員找一個搭檔。
4、給每對搭檔發一塊蒙眼布,每對搭檔中有一個人要被蒙上眼睛。
5、眼睛都蒙好之後,就可以開始布置地雷陣了。把兩根繩子平行放在地上,繩距約為10米(30英尺)。這兩根繩子標志著地雷陣的起點和終點。
6、在兩繩之間盡量多地鋪上一些報紙(或是硬紙板、膠合板等)。
7、被蒙上了眼睛的隊員在同伴的牽引下,走到地雷陣的起點處,挨著起點站好。他的同伴後退到他身後兩米處。
適合幼兒園春遊的游戲四、坐地起身
一、項目類型:團隊合作型
二、道具要求:無需其他道具
三、場地要求:空曠的`場地一塊
四、項目時間:20分鍾-30分鍾
五、詳細游戲規則:
1、要求四個人一組,圍成一圈,背對背的坐在地上;
2、在不用手撐地站起來;
3、隨後依次增加人數,每次增加2個直至10人。
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引導同學堅持,堅持,再堅持,因為成功往往就是再堅持一下。
六、活動目的:這個任務體現的是團隊隊員之的配合,該項目主要讓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適合幼兒園春遊的游戲五、心心相印(紙球)
一、項目類型:雙人協作型、戶外游戲
二、場地要求:一片空曠的大場地 比賽賽距:20米
三、需要道具:兩本書,紙球
四、比賽人數:比賽人數:每隊12人,(6男6女)
五、詳細游戲方法及競賽規則:
每組2人,用書本傳遞紙球,步調一致向前走,將球准確無誤的投遞到盒子里,雙手不能碰到球,否則一次罰2秒;球掉後從起點重新開始游戲。最先完成者勝出。按時間記名次,按名次計分。
(1)比賽過程中如有球落地情況出現需返回起點重新開始。
(2)途中不得以手、臂碰球,如有違反均視為犯規。每碰球一次記犯規一次,每犯規一次比賽成績加2秒
(3)進行接力時,接力方必須在規定區域內完成接力活動。比賽中應絕對服從裁判,以裁判員的判罰為最終判決。
六、活動目的:
本活動旨在提高隊友之間相互的默契度,其中用勁的適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Ⅲ 幼兒園餐前游戲有哪些
幼兒餐前活動游戲都有:
1.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局游動中,幼兒對手指游戲很感興趣,因為手指兒歌押韻,充滿游戲性,幼兒在讀的時候朗朗上口,學得也快,配上手的動作更能激起幼兒的興趣,百讀不厭。如《我的十個好朋友》《手指睡覺》《切土豆》《包餃子》《炒白菜》等。
不僅能鍛煉幼兒的手部肌肉的發展,還能豐富幼兒的語言,增進幼兒的食慾。
2.輕松的互動游戲幼兒和老師一起做游戲是最開心的,在幼兒進餐前,我們的老師可以開展一些師幼互動小游戲。如做《手指變變變》的游戲就非常受孩子們喜歡。
大家坐著一起念「手指手指變變變」,老師說「變什麼」時,孩子們就擺出各種造型如小貓、老虎、蝴蝶、鴨子等,老師說「手指休息了」,孩子們便一下子放鬆了。也可以進行《切水果》的游戲,老師說各種各樣的水果。
幼兒說「切切切」,說到炸彈時,幼兒趕緊抱頭,躲避炸彈,幼兒樂在其中。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同伴互動小游戲,如《捉泥鰍》,一個幼兒雙手手掌毀伍打開和另一個幼兒的兩個食指相對,隨歌曲《捉泥鰍》左右擺動。
聽到「捉泥鰍」三個字時,一個幼兒用手掌去捉另一個幼兒的食指,這樣既發展了幼兒的手臂動作又提高了合作能力,幼兒的情緒還很愉快。
3.有趣的手語舞手語舞是經過美化的手語,比較有趣味性,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
幼兒對其特別感興趣。手指隨著優美的樂曲舞蹈,給細胞以直接刺激,對幼兒的大腦發育十分有益。如《我有一個好媽媽》《聽我說謝謝你》《孝心到永遠》等;大班的幼兒還可以進行國學方面的手語舞,如《三字經》《千字文》《讀唐詩》等。
這樣不僅能調動幼兒的聽、說、想等各種感官,也能使幼兒手部肌肉群得到發展,語纖臘或言能力得到鍛煉。餐前游戲是日托制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過渡環節,我們老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去挖掘適宜他們的游戲,使幼兒在這個環節中能更好的發展。
Ⅳ 適合幼兒園玩的小游戲
適合幼兒園玩的小游戲
適合幼兒園玩的小游戲,幼兒園的游戲有很多,有在室內的也有在室外的。多玩游戲,不僅能夠讓孩子的身心愉悅,還能夠讓他得到鍛煉,那麼, 以下分享適合幼兒園玩的小游戲
適合幼兒園玩的小游戲1
一、點名游戲
1. 打電話(適用於中小班)
(老師)XXX,你在哪?
(幼兒)X老師,我在這!
2. 說水果
老師點名,幼兒說一種喜歡的水果。
3. 我喜歡
老師點名,幼兒說出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動畫片等。
4. 小動物
老師點名,幼兒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物叫聲。
二、餐後散步游戲
1. 小動物走路
老師帶領幼兒模仿各種動物走路,如「小貓走路靜悄悄」「大象甩著長鼻子重重走」等。老師要控制幼兒運動量不要過大。
2. 聽信號游戲
(1)老師規定某一動作,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如:(老師)「我是一個大巨人」,幼兒模仿巨人走路,雙手上舉,腳跟踮起。
(老師)「我是一個小矮人」,幼兒半蹲,模仿矮人走路。
(2)老師規定某一動作,幼兒作相反的動作。
如:(老師)我站著——(幼兒)我蹲著;我向前走——我向後走;我向左走——我向右走;我快點走——我慢點走。
老師發揮想像,創編出幼兒喜歡的游戲情境,效果更好。
3. 我是一輛車
玩法:
(首先學會中班上學期的一首歌曲《我是一輛車》)幼兒四散在老師周圍,唱著(或者說歌詞)歌曲和老師一起模仿騎自行車和開小汽車,當唱到(或說到)「我是一列小火車」時,幼兒迅速搭肩膀,變成一列或者兩列火車。
4. 貓捉老鼠
玩法:
第一步:幼兒說兒歌「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叫媽媽,媽不在,嘰里咕嚕滾下來。」模仿老鼠走路,轉圈等動作;
第二步:老師扮演黑貓警長,說兒歌「黑貓警長,黑貓警長,喵、喵、喵(五指撐開,先出左手再出右手)開著警車,開著警車,嘀、嘀、嘀(伸出大拇指,先了左手再出右手)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哪裡逃(三指並攏做小老鼠狀,先出左手再出右手)一槍一個,一槍一個,啪啪啪(嘴巴模仿槍聲音三聲);
第三句開始,老師做捉老鼠的動作,幼兒進行躲藏游戲;
第四句老師瞄準一些老鼠,幼兒做相應喜歡的動作。
提示:
老師制定出規則,控制幼兒的活動強度:如小老鼠最機靈了,逃跑時動作要輕,不能讓警長聽到你的叫聲,如果小老鼠找到地方藏起來(可以原地站好),黑貓警長就不會抓住他或者打中他。
三、課間自控力培養游戲
幼兒課間休息時經常躁動,導致參加集體活動時也非常興奮,老師在這兩個時間段,採用一些小游戲,能夠很好的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感受到游戲帶來的樂趣。
學會傾聽(適用於中小班)
老師可選擇幼兒熟悉的名稱,如動物、水果等,讓幼兒記住某個特定的名稱後,來控制自己的行為。
例如:
當幼兒聽到「小叮當」時,就必須把小手放到膝蓋上,等待老師開展活動,老師可以說出多個詞彙,讓幼兒辨別,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適合幼兒園玩的小游戲2
幼兒體能訓練方法
在幼兒時期,除了對寶寶要進行智力訓練,靈活度的訓練,家長還要對幼兒的體能進行訓練。因為各個時期的幼兒有不同的活動能力,要想幼兒能正常的發育,發展,做出相應階段的活動,就要求幼兒必須有一個良好的體能,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健康,正常的發育。幼兒體能的發展是促進身體各個系統正常發育的基礎。
體能訓練主要是指人體各個器官所具備的能力,在身體素質方麵包括:速度,力量,敏捷,柔韌,協調,耐力等等,另外還有跑、跳、走、投擲等運動技能。每個時期的幼兒體能發展是不同,我們要根據不同時期的特點,幫助幼兒進行訓練。下面我們來看看專家的介紹:
1、2歲的幼兒已經能獨立的完成很多基本動作了,但是對於細節動作和協調性還不是很好。比如上樓較笨,手指的配合性不是很好。這個時期的家長就要多讓孩子鍛煉細小的動作和配合能力。
2、3歲的幼兒身體動作比之前協調了,好動,活潑是這個時期的特點。在上下樓的時候,很多孩子還只會一隻腳一隻腳的前進,這個時候家長要鍛煉孩子的分開協作能力,要鼓勵孩子模仿大人的上下樓的運動。
3、4歲的幼兒對於細節動作已經沒問題了。可以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等等,自己獨立的完成生活中的部分活動,他們的體力也有了一定的增加。家長可以多帶著孩子去戶外遊玩,多走路和跑步,增強孩子的體質,另外還可以教孩子使用工具製作剪貼。
4、再稍大一些的孩子在細節和協調能力都沒有問題後,他們的一些運動速度和活動已經可以與大人一同進行了。這時候家長可以嘗試著讓孩子參與一些具有安全性的適合孩子的活動,增加孩子的活動能力和體能鍛煉。
幼兒在體能訓練的時候,只要重點是促進姿勢與動作的發展與成熟,這就要求家長在對幼兒進行體能訓練不能操之過急,要待幼兒身體基礎抗重力肌肉群建立之後才能循序漸進的開始。幼兒體能訓練只要是為幼兒提供知覺動作經驗,為生理成長和功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家長要積極的幫助幼兒進行訓練。
幼兒體能訓練玩的游戲
1、就不讓你下來——頂氣球游戲
父子倆可用手頂氣球,即你向上拍一下我向上拍一下,輪流拍就頂起來了,不能讓氣球掉到地上,否則就輸了!為了增加花樣,可換成用手背頂,用拳頭頂,最後換成用腦袋頂氣球,這時可不能用手幫忙哦!誰沒頂起來,使它落地就輸了!
2、扔炸葯包好爽——扔枕頭游戲
寶寶把枕頭當炸葯包向對方扔過去,爸爸要快速躲閃。扔的一方使出全身力氣扔,躲閃的.一方如果被打中,就要作投降狀,一場戰爭就結束了。兩人再互換角色玩。玩的時候,可以在床上玩,也可以各自在床的兩邊,時站時蹲,把床當作屏障以保護自己不被對方枕頭擊中。
適合幼兒園玩的小游戲3
數青蛙
游戲規則:口訣N只青蛙跳進水中N個撲通,從座中任何一人開始,每人念兩字,依次一隻青蛙跳進水中撲通兩只青蛙循環下去,有幾只青蛙就撲通幾聲,到了九隻的時候可以重新開始。說錯或者跟不上節奏者受罰,很簡單的游戲,就是有人對不上記不住反應慢。
心口不一007
第一個人叫0和一個在座者的名字,被叫的再叫0和另一個在座者的名字,第二個被叫者叫7和第三個被叫者的名字,一旦聽到第三個被叫者的名字後,他左右的兩個人要在最短時間內做出反應,可以揮揮手或模擬撫摩第三個被叫者,讓他帶點兒眾星拱月的自豪感。
反應慢的人只能服輸。之所以說它心口不一,因為最後那一關要考驗的其實並不是被叫者,而是被叫者身邊的兩個人。至於過程中任何人有什麼不恰當的舉動,都應判作錯誤而懲罰他們。游戲的最大樂趣除了最後那一關,還有過程中的互相叫嚷,氣氛相當熱烈,牽涉面也相當廣。更有上海話的7和吃很是相像,第三個被叫者時常得忍受一些虛擬的咬嚙。
另外一種說法:007 007pia~啊!邊說邊點個別人,被pia的人,他的相鄰兩個人要喊啊同時舉起雙手說錯做錯受罰。
再另外一種:由開始一人發音0隨聲任指一人,那人隨即亦發音0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個人則發音7,隨聲用手指作開槍狀任指一人,中槍者不發音不作任何動作,但中槍者旁邊左右兩人則要發啊的聲音,而揚手作投降狀,出錯者飲!
真心話大冒險
第2個和第3個都可以加上真心話大冒險。不過,要注意把握一個度。作者在火車上玩,結果被懲罰去找列車員要簽名,還得感謝他的辛苦勞動。
猜牙簽
由一個人在手中握著N根牙簽,這個N小於等於桌上的人數,也可以沒有,然後請大家猜他手中的牙簽數。每個人猜的數目必須是不一樣的哦。誰說對了,誰就喝酒,要是沒有人說對(比如他手上沒有,而人人都猜了一個數字),拿著牙簽的人就喝酒。
開火車
在開始之前,每個人說出一個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點不能重復。游戲開始後,假設你來自北京,而另一個人來自上海,你就要說: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大家一起問:往哪開?你說:上海開。那代表上海的那個人就要馬上反應接著說:上海的火車就要開。然後大家一起問:往哪開?再由這個人選擇另外的游戲對象,說:往某某地方開。如果對方稍有遲疑,沒有反應過來就輸了。
Ⅳ 幼兒一日常規細則
幼兒一日常規細則(5篇)
幼兒一日常規細則1
1、晨運、早操常規:
(1)向老師、小朋友問好問早。
(2)按規定放好書包。
(3)愉快地參加晨運。
(4)愛護晨運器械,晨運後能迅速收拾好器械,並放到指定的地方。
(5)聽到早操音樂迅速排好隊,認真做操。做操時眼睛看老師示範及舞姿,耳朵聽音樂節奏及變化。動作到位,跑動迅速,不拖拉,不懶散。
(6)早操後有順序地回教室,在過道里樓梯上不大聲喧嘩、不奔跑。
2、游樂場常規
(1)玩之前在老師提醒下知道脫衣服,玩後穿好自己的衣服。
(2)正確玩大型玩具:+A、滑滑梯:從樓梯上,滑板下,坐著滑,腳先下。B、能聽老師指揮迅速排隊,整理好隊伍回教室。C、愛護大型玩具,可隨意移動的玩具,在玩過後需放回原處。D、愛護活動室玩具,友好合作地游戲。E、游戲後收拾好器械,便於下一個班幼兒游戲。
3、沙池常規:
(1)友好、合作、協商地使用沙池工具。
(2)注意衛生:捲起袖子玩沙;不把沙灑到別人頭上、身上及自己身上。
(3)結束後把器械清潔後放回原處。
4、體能游戲常規:
(1)愛護各種體育器械,學會正確使用各種體育器械。
(2)友好、合作、協商地使用各種器械。
(3)認真進行體育活動,不能無故不參加活動,活動前後學會自己脫穿衣物。(小班幼兒在老師提醒下完成)
5、教學活動常規:
(1)注意安靜地傾聽教師的講述,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
(2)個別回答問題時先舉手,回答問題時聲音適中,大方、不扭擺。
(3)未經允許,不能隨意擺弄桌面的學具、學慣用品。
幼兒一日常規細則2
1、進餐常規:
(1)正確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會使用勺進餐。中、大班會使用筷子進餐。
(2)一口菜、一口飯地進餐,不把菜全部倒入碗里,不急也不慢,不剩飯菜,不灑飯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潔。
(3)安靜、專心地進餐,不東張西望,不大聲講話,不講長話。
(4)餐後指吵自己清理桌面,把骨頭、菜渣倒入垃圾桶,用抹布抹自己的桌面
(5)用自己的口杯接水漱口,不玩水,正確漱口,把口杯放回指定的地點。
(6)用餐巾擦嘴,輕拿椅子坐到指定地點。安靜活動,不影響他人進餐。
(7)吃水果前後洗手,不把水果放在桌上,果皮核收拾干凈扔到指定地方。
(8)喝豆漿、牛奶坐著喝,豆漿、牛奶放在桌上,喝完衡旁後用杯子漱口,然後把杯子放到指定地方,用餐巾擦嘴。
2、喝水常規:
(1)拿住杯子把,不玩杯子,不把手伸進杯口。
(2)能接適量的水,不過多,不過少,不把水灑在地上。
(3)接了水離開接水區喝水,排隊的小朋友在一米線外等候,不推、不擠。
(4)口渴了會自己喝水。
3、盥洗常規:
(1)洗手:先卷衣袖——濕手——擦肥皂——搓手心手背——沖洗——雙手合掌甩水——打開毛巾擦乾凈。便後、餐前洗手,手臟知咐逗橡道隨時洗手。
(2)洗臉:卷衣袖——拿毛巾濕水——擰干——把毛巾打開洗臉、手背、脖子——搓洗毛巾——擰干——掛回原來的地方。
(3)入廁:男孩女孩分開入廁,男孩不把小便灑在別人身上或廁外。大便按規定拿紙,不浪費紙張,便後洗手。
4、衛生常識:
(1)知道自己的身上是否清潔,在成人提醒下能拍打身上的塵土,知道地上臟不隨便躺在地上。
(2)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洗澡。
(3)不吮手指,不咬手指,不用臟手擦眼睛。
(4)會正確使用紙巾,會擤鼻涕。
(5)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
(6)不把物品放進口、鼻中。
(7)會使用垃圾桶,會將廢物扔進垃圾袋內。
(8)保持桌面、牆面清潔,特別上美術課不用蠟筆、水彩畫桌面。
(9)會放好玩具、用品,不把玩具丟地上,不咬、玩學具。
幼兒一日常規細則3
1、午睡常規:
(1)睡前上廁所,大小便、洗臉、洗手。
(2)安靜進入卧室,把鞋擺放整齊。
(3)輕輕上床,自己脫衣服,把衣物疊放整齊放在指定地方,冬天睡覺要脫襪子。
(4)睡姿正確,側卧式或仰卧,不能俯卧或蒙頭睡。
(5)安靜聽故事入睡,不玩東西,不吮手指
(6)安靜起床,迅速穿好衣服,鞋襪。
(7)起床後洗臉、入廁。
2、坐的常規:
(1)會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輕拿輕放,轉椅子時要拿起椅子擺好再坐下。放椅子時不能有聲音。知道愛護桌椅。
(2)上課坐姿:雙腳自然並攏平放。雙手自然擺放,長時間坐著可以輕輕靠在椅背上
(3)繪畫、寫字坐姿:上身與桌子保持適當距離,雙腳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離適當。
(4)避免不正確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時翹腳;駝背坐。
3、禮貌常規:
(1)來園時能主動對老師小朋友說「早上好」,向家長說「再見」,離園時能主動對老師小朋友說「再見」。
(2)會主動向客人問好。
(3)學習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你好、對不起、沒關系等。
4、上下樓梯常規:
(1)上下樓梯靠左邊,看腳印上下,一個跟著一個走,不推也不擠。
(2)上下樓梯逐級走,不跑、不跳。
5、入園常規:
(1)准時入園(8:00前入園)
(2)由家長送到班級,自覺參加晨檢,按規定交換接送卡。
(3)主動向見到的人問早問好,與家長再見。
(4)自己進入晨運場地,在這當中不在途中停留,不東張西望,不奔跑,按左上右下的規則上下樓梯。
6、散步常規:
(1)在老師帶領下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擠、不大聲喊叫。
(2)遵循行人靠右走的交通規則,以免造成過擠。
(3)在老師的指導下細心的觀察周圍事物。
幼兒一日常規細則4
通過這次一日常規的學習,讓我感覺到幼兒園常規是復雜瑣碎卻具體詳細的。慢慢的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其中的每個環節,都是相關聯而緊湊的。從晨間接園到幼兒離園,生活常規在幼兒一日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上,每個細節都需要老師的耐心和細心。一日常規的內容一共分為十一個,是幼兒在園內的一日生活的流程,流程連貫、能更好的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
教師來園首先要開窗通風,做好消毒工作。幼兒進園時老師需熱情的接待。教師需認真做好早操前的准備工作等。在教育活動過程中,積極思考,培養幼兒動腦與動手的能力,教師要有親和力。
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小的細節。這些活動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們小班就應該時刻抓常規,其中主要包括教孩子們如何上廁所、認識自己的物品等。由於他們剛接觸幼兒園的生活,很多常規都是需要教師一個一個的教。
其次,在愉快的游戲活動如何中樹立常規。小班自我意識不強、行為表現中處處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認識自我,自我協調。讓幼兒對待事情有一種正確的態度,慢慢的形成常規意識。這就需要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以便提高一日生活活動質量,促進幼兒和諧發展與健康成長。在班上的老師都要求要一致配合默契。我們在培養幼兒常規時教師的配合要一致,一人在組織集體生活與教學活動時另外一名教師在旁邊配合,及時發覺到幼兒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幼兒逐步的養成良好的常規。
其次,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幼兒園形成的良好習慣,往往回到家裡就不再堅持。因此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有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我們要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常規培養要從點滴開始,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的進行。總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顧好每位幼兒,要細心、耐心的幫助每個幼兒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一日常規細則5
我們幼兒教師都知道幼兒園的工作是瑣碎的,當我拿到《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幼兒園的工作真是越來越瑣碎了。說實在的對眼前的這份細則還真是有些抱怨,但是當我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其中的每一個環節(從來園及晨間活動到游戲活動),環節中的每一個細節時,我才發現其中的一些奧秘。
一、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其實只是課程實施的一小部分。
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我們老師都知道,課程是一日活動各個環節的總和,而細則裡面的活動內容一欄正是包括了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所以說該細則是課程我想不無道理。既然是課程,我們的腦子里會立刻出現幼兒五大領域的培養目標,當我們學習了紅纓的`3S理論後還會想到三大系統培養目標,【即,包括動力系統(主動學習、樂於學習)、能力系統(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知識系統(學有所成、學有所用)。】也就是說我們要盡可能地將這些目標滲透到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而常規實施雖然也涉及各領域和各大系統目標,但是偏向健康領域和社會領域,所以跟整個課程實施相比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想我分析的目的並不是在小看這些細則,反而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認真走好每一小步,才能邁出一大步。
二、駕馭細則,靈活應用,使細則更加完善。
在搞清楚常規實施與課程實施的歸屬關系之後,我們再來仔細閱讀細則中對教師工作的要求,我們不難發現一日活動的多個環節中都直接間接地強調關注孩子們的情緒,如晨間接待時,對孩子熱情問好,交流。再如,飯前放輕松音樂、餐前小故事等等。這就讓我們不由得想到「課前導入」,即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一堂課之前,總是想方設法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努力把孩子們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如:做律動、玩游戲等等。如果我們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做到這一點,也按照課程的要求來實施,我相信定能把不喜歡上幼兒園的孩子降到最低。所以我認為在如廁細則中也有必要加上關注幼兒情緒這一點。因為幼兒園里總有一部分孩子愛把大小便憋回家,後果我想大家都很清楚。造成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一方面跟孩子的性格有關,另一方面更在於我們老師的引導,要是在如廁前老師關注孩子們的情緒,營造寬松的環境,那我想憋大小便的事情應該不會發生。特別是小小班的孩子如果我們編個故事讓孩子們用小便消滅敵人,敵人躲在小便槽里,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樂意解小便。這樣一來,孩子高興,家長也樂意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我們老師也就輕鬆了。說到這,其實駕馭細則就是我們在學習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班級情況靈活運用,並提出自己的想法。細則對我們有指導意義,也是比較完善的,但是不是絕對完善,需要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師一起去完善。
以上就是我在學習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的幾點發現,還不是很成熟,我想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地結合細則,相信自己一定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Ⅵ 幼兒園的一日流程具體要做些什麼
經過漫長的假期,孩子們的日常行為習慣也是時候要抓一抓了。如果將幼兒園一日流程的每個環節的橡敗教育價值都能充分實現,那麼兒童的學習和發展的潛力,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實現。老師和孩子互動的每一個瞬間都是教育,都在傳遞著教育的價值。
入 園 常 規
具體要求
准時來園;
主動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和家長說再見;
有順序地完成來園的常規活動(洗手、搬椅子、插牌、游戲)
常 見 問 題
Q:就是不肯說「老師好」?
老師主動問好
同伴的榜樣
淡化處理
Q:問好容易,再見很難,粘著家長不肯放手
淡化處理,迴避說再見
故事情境,角色扮演
點名總結(XX,有進步了,今天會說再見了)
兒歌強化
寶寶來園不哭鬧,見到老師微微笑
互相問聲早上好 ,都誇寶寶有禮貌
Q:不高興的情緒
大哭:適當安撫再進班
教師帶出轉一圈
憂郁,不開心:
轉移注意力,例:哎呀請你幫個忙。
Q:丟三拉四、無所事事
提示步驟圖(照片、文字、圖畫)
值日生提醒制、分組的區域游戲
自我服務勞動、觀察種植記錄
保持活動的持續性
Q:不能准時入園
環境暗示法、告知家長作息的重要性
適當的激勵,插牌游戲
Q:愛聊天的家長
家長會告知可以溝通和不能溝通的時間段
提供家園溝通渠道(留言本、小便簽,朋友樹)
簡訊平台的交流(QQ群,微信群)
有禮貌的拒絕(不好意思,早晨有點忙,等到換班或放學的時候我們可以詳談)
點名:今天我來啦
具體要求
能用響亮的聲音積極應答;
喜歡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來園了;
逐漸關注班級的出勤人數。
常 見 問 題
Q:不敢大聲應答?
大家好,我是X老師,我來了,今天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楊琦來了嗎?請你來跟大家問個好
大家好,我是楊琦
適時獎勵(旺仔小饅頭,QQ糖)
Q:沒興趣,騷亂不穩定
點名游戲(擊鼓傳花、歌謠)
把握速度,不拖沓
小組點名,集中統計
進餐:細嚼慢咽好習慣
具體要求
會正確取放餐具;
將勺放在碗里,一隻手的大拇指壓勺,雙手端碗回座位;
正確的進餐姿勢;
身體坐直,雙腳放平椅子前,胸緊貼桌子,一手扶碗,一手拿勺;
安靜專心進餐,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潔,掉落殘渣要撿起;
細嚼慢咽,堅持把碗里的飯菜吃完,逐漸能接受並喜歡吃各種食物,不挑食;
餐後整理,清理桌面,送餐具,擦擦嘴,漱口,搬椅子。
常 見 問 題
Q:坐等你喂?
合理安排座位,以強帶弱梁櫻顫
餐前教育,學習演練吃飯的方法
喂飯游戲(大嘴巴娃娃)
找准時機,適當喂飯
餐後總結評價,適時表揚
Q:飯量小、吃飯慢
少盛多添,鼓勵孩子添飯
喂飯掌握小技巧(銳銳的故事)
Q:挑食、不愛吃
色彩、味道
海帶、紫菜的做法
游戲語言,激發食慾
我是兔媽媽,我愛吃白巧克力(豆腐)
適量、選擇、表揚鼓勵
先盛不愛吃菜,量少。
你選擇多一點蘑菇還是少一點蘑菇?
Q:收放餐具的常規常忘記
制訂合理收放餐具的步驟和線路
標志提醒擺放位置
值日生監督整理
Q:餐前餐後等待不耐煩
餐前安靜活動(故事、手指游戲)
餐後游戲插牌
值日生監督整理
Q:不會擦嘴
正確的方法。大口罩變成小口罩
擦完,能夠將用過的口布放回指定的地方
提供鏡子,便於檢查
Q:漱口當游戲
能夠接適量水,最好漱兩次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頭,閉上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集體教學,觀察漱口水裡的殘渣
找准目標,水池裡的洞洞
如廁:我會自己上廁所
具體要求
逐漸學會自立大小便,避免將大小便便到便池外;
小班末期學習自己擦大便,中班開始能自己擦乾凈;
按規定取紙,不浪費紙張;
便後記住沖水、洗手,整理好衣服再出門;
養成集體活動前方便的好習慣;
常 見 問 題
Q:不會擦屁屁
交給家長正確的方法;
從前往後擦,把紙對折再擦一次扔掉;
再取一張紙擦兩次;
成人取紙同樣步驟擦一次。
Q:是否要沖水
小便由值日生負責沖水
大便後隨即沖水
水箱拉繩高度適頌明中
兒歌強化
媽媽誇我本領大
拉完大便自己擦
臟紙放進紙簍里
兩手用力把褲提
便後記得要沖水
最後把手洗干凈
Q:不敢如廁,尿褲子
教師需時常提醒幼兒,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
教師應當站立便池旁,陪伴如廁
適當的裝飾廁所,體現明亮輕松的環境
長蹲坑需設置扶手
痰盂備體型瘦小兒選擇
Q:便便到外面去了
利用標記提醒幼兒,調整如廁時的位置
午睡好習慣
具體要求
睡前上廁所,進入睡眠室保持安靜;
學會穿脫衣服,並疊放整齊在制定位置(上衣搭椅背褲子放椅子上,鞋子放椅子下,上床前,將拖鞋擺放整齊);
睡姿正確:側卧或仰卧,不俯卧或蒙頭睡,不玩東西,不咬手指。雙手放被子外面;
能夠安靜獨立入睡,不影響他人;
安靜起床,迅速穿好衣服鞋襪,將拖鞋放回鞋架,排隊等老師檢查衣物;
常 見 問 題
Q:需要老師陪
讓其先上床等待
老師坐床邊陪,同時講述故事(教育)
允許部分幼兒攜帶依戀物陪睡
午睡後的小結,表揚鼓勵
過渡期起床早點接
Q:不會穿脫、整理衣服
縮縮烏龜手,縮縮烏龜手,縮縮烏龜頭
伸伸烏龜頭,伸伸烏龜手,伸伸烏龜手
一件衣服四個洞,寶寶鑽進大洞洞,
腦袋鑽進中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
整理褲子的步驟
Q:不會疊衣服
先學疊上衣,再是疊褲子
小小衣服擺擺好,抱抱背,抱抱背
彎彎腰,彎彎腰,我的衣服疊好了
兩條褲腿並一起,褲腰褲腿對整齊。
再向中間折一折,小小褲子疊整齊。
坐姿:精神又舒服
具體要求
養成良好的坐姿,雙腳自然並攏平方,雙手自然擺放,後背靠在椅背上,眼睛看老師;
能夠注意安靜地傾聽老師及同伴說話,不隨意打斷別人;
常 見 問 題
Q:姿勢不正確
多提醒「象老師這樣坐坐好,兩腳放平在地上」
走路要學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
不要像那小螃蟹,橫沖直撞真糟糕。
坐著要學小白鵝,挺起胸膛精神好。
不要像那大龍蝦,駝起背兒彎著腰。
Q:坐不住
常提醒,看XX坐得真好
課堂教學控制時間有效
教學中關注與幼兒的互動
適當走進幼兒中間
教師坐著上課
上下樓梯:安全很重要
具體要求
能夠按照預定的規則上下樓梯,如:左上右下;
注意力集中,保持安靜,一個跟著一個走;
常 見 問 題
Q:動作不協調,不會跟著走
有節奏的兒歌(開火車),或故事語言
不協調的幼兒走隊伍最後面
小豆丁去旅遊,一二一二向前走
看見一座大山,嗨喲嗨喲爬過大山
看見一片大海,嗨喲嗨喲劃著小船
Q:安全擔心,小調皮或樓梯拐角
好動幼兒走最前面。
樓梯中間安放值日生
討論上下樓梯的安全
排隊:有序是關鍵
具體要求
聽到排隊信號後,能以較快的速度安靜地站成一隊或幾隊;
能調整自己的位置,逐漸將隊伍排直;
排好隊伍以後不來回換位置。
常 見 問 題
Q:不會排,排不直
帶著幼兒找標記,地上畫好點和線
隊列練習,教會幼兒看懂老師手勢
Q:沒事做,晃來晃去
活動內容安排緊湊,避免多餘的等待
時刻眼中有孩子,不要熟視無睹
排隊時利用小游戲,避免消極等待。
離園:結束的整理
具體要求
能夠將自己的物品整理好;
離園前,能自主地選擇便於收放的玩具進行相應的活動,離園時能將玩具放回原處;
來接時,主動向家長文好,與教師、同伴告別;
尊師幼兒的規定,按時離園。
常 見 問 題
Q:家長一窩蜂,班級亂成一鍋粥(跑出去)
開園前5分停止游戲,等待來接。
玩安靜游戲,或復習歌曲、兒歌(整理衣物)
事先將物品擺放在門外或靠近門的位置,便於取放。
合適的空間擺放小椅子。
Q:玩具忘記收,或是不願走
選擇容易收放的桌面玩具
Q:衣服不整齊
在家長來接前的20分鍾整理衣物
Q:愛聊天的家長
家園互動板塊,QQ群,微信群建立
幼兒園一日常規也可以轉給家長看看
有了家長的配合
老師的工作會事半功倍
本文來源自網路, 僅作交流、學習之用,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