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數學游戲大全
㈠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孩子到了四歲以後是需要對腦子進行提升的,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培養孩子學好數學是非常關鍵的,所以我們可以讓孩子做一些數學類的游戲。下面看看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1
1、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分別有2~7的數字;蝴蝶卡數十張,每隻"蝴蝶"上有試題或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卡片-字排列,幫"蝴蝶"逐一找到與它身上的式題數量相對應"花",每人必須幫5隻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2、母雞"下蛋
玩法:卡片上母雞各一隻,分別標有3~7的數字;"雞蛋"數十個,每個上面標有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幾只"母雞"按順序排列,按總數與兩個部分數的關系逐一把"雞蛋"送回"母雞"身邊。
3、撒樹葉玩法
雙面樹葉若干;卡片上方的中間有數字和分合符號、卡下面有一組一組的插入袋;1~6數字卡若干。按分解組合卡提供的數字取相應量的實物。把實物(樹葉或果殼)撒在膠板上,然後將其分成兩份,點數每份是多少,分別用數字表示(插在袋上),且每組數字分法不能相同。
4、小小統計員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引導幼兒按開頭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並在統計表中填寫。
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5、開火車玩法
提供情景道具,玩開火車的游戲,讓幼兒鞏固練習6以內的序數,正確運用"第幾"表示物體順序。如:在火車票上寫上數字,幼兒要根據數字上的第幾號車廂找座位。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2
兒童學數學游戲
1、倒述數字
倒述數字要求兒童將大人口授的一串數字以相反的次序倒述出來,如口授123時倒述為321。在倒述數字時不容許看寫出來的數字,或自己用毛將口授的數字用筆寫下來。這要求兒童十分注意聽,馬上將數字記憶
同時要用心去想即是通過逆向思維將數字的次序倒著背出來。1987年調查中發現有8、5%的4歲兒童和72、5%的5歲兒童中能倒述2位數;有7、4%的5歲兒童,有74、5%的70個月兒童,有98、5%的76個月時能倒述3位數。1995年發現4歲時有82%人能倒述2位數,有25%人能倒述3位數
還有10、2%人能倒述5位、3、4%能倒述6位數。比內L-M量表要求7歲倒述3位,9歲倒述4位,12歲倒述5位,只有高智商成人才能倒述6位數。韋氏1950年指出,復述和倒述數字是一種測定智力的方法。如果成人不會復述5位數和倒述3位數,有90%的可能性診斷為智力低下和記憶缺陷,他們不能集中精力來完成任何艱苦的工作。
2、倒數數
倒數數就是從大到小倒著數數,如54321。學過用兒歌倒數的兒童從3歲半就能倒數10-1。兒歌押韻,順口:123,321,1234567,7654321。先學會背熟7-1,往上加10,9,8就很容易了。倒數的關鍵在10-9上,如重點練習100-99,90-89,70-69……
經過練習的兒童都能從自己背數的最大數倒數到1。1987年普查未經訓練的兒童,在44個月時有7、4%的兒童,在54個月時有75、6%的兒童能倒數5-1。在46個月時有10、5的兒童,64個月時有76、4%的兒童能倒數10-1。在48個月時有7、2%的兒童,74個月時有25、6%的兒童、80個月時有95、6%的兒童能倒數20-1
4歲兒童中有5、4%的孩子能倒數30-1,76個月時則有72、3%的孩子能倒數30-1。66個月時有8、2%的人會倒數50-1,其中有4、8的人會從100倒數到1。比內1916年量表將20倒數到1安排到8歲,國外許多專家認為7歲之前不可能從20倒數到1。
比內L-M1972年量表將此項取消,作者認為中國兒童之所以能倒數數因為中文數字是單音,易於學習和背誦。尤其從11-20沒有規則的變化,所以較容易學會倒數數
3、分左右
我國兒童學會分清左右是因為早拿筷子,幾乎所有會拿筷的孩子都知道拿筷子的手是右手。個別左利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用左手拿筷子,所以從26個月就認識自己的右手了。家長經常同孩子在鏡前做游戲,孩子就會快速指自己的左眼、右耳、左肩、右膝、右夾肢窩,左肘等部位。
孩子分清鞋的.左右最早是23個月,多數是33個月,僅有個別獨立能力被剝奪者才拖到52個月。國外無論比內量表或格塞爾量表都認為兒童應在6歲時才能分清左右,連1978年麥卡錫的兒童游戲量表也規定5歲才作分左右的游戲測試。
分左右是認識空間方位的感知覺。住在北京和其他古老的有城牆的城市,孩子比較容易分清東南西北,幾乎4歲就分清楚了。在殖民地城市如廣州、上海、天津等地,即使許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分清東南西北。所以空間方位的認知受地域的影響。
4、知道自己幾歲
從10個月起,如果大人問「你幾歲?」時,寶寶會豎起食回答,到15個月時就會自己說「1歲」。說話較遲的寶寶到28個月時就會自己說「兩歲」。但是比內量表和格塞爾量表都認為應當5歲才能正確回答自己折年齡。
5、畫正方形
3歲左右的兒童畫出的正方形要求至少有一個是直角。我國兒童從30個月就可以學會畫下方形,較遲的也在44個月學會了。因為許多漢字是正方形的,孩子們從閱讀中看慣了正方形文字
有些家長也讓兩歲半前後的寶寶學寫漢字,所以畫正方形對我國兒童來說,比較容易。學畫正方形的年齡比內量表規定為5歲,格塞爾規定為4歲半,平時篩查用的DSST量表(旨蘭克伯格1967)定為4-5歲。
6、認識硬幣和找錢
在50個月時有74、6%的兒童會認3種硬幣,到53個月時有76、8%的兒童會用1和2分湊成5分,或1角,5角湊成1元。有78、2%的5-6歲兒童學會用硬幣做買賣的游戲。
比內規定6歲時能認4種硬幣,美國有1分,5分,1角,25分四種。比內L-M量表規定在9歲時學會找錢,即從35分之內找錢。我國錢幣10進制,可能較容易,不過提前3-4年也很可觀了。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3
兒童學數學游戲
一、玩積木
積木是幫助孩子認識幾何圖形的最佳工具。通過搭建積木、拼裝積塑,可以培養孩子的空間立體意識。
提 示:
1、在和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向孩子提出要求,比如「我要那個正方形的積木」,「不,這個短了,我要那個長方形的……」並和孩子一起動手搭建,由此來幫助孩子認識幾何圖形、建立空間意識。
2、可用積木搭出各種立體造型,然後引導孩子從各個方向進行觀察,並利用想像能力,和孩子一起將造型拼補完整。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和空間想像力。
二、搭火柴棒
火柴棒是家庭中的普通之物,但當你用它來「玩」數學時,你就會發現它的神奇之處。它可以搭出很多美麗的圖形,也可以搭出一些數字。通過搭數字的游戲,能讓孩子靈活掌握數字間的變化特徵,加深孩子對數字的印象。
提 示:
1、家長可先用火柴棒搭出0~9一共10個數字,孩子出於好奇也會跟著一起搭。然後家長可通過移動數字中的一根火柴棒的位置,把這個數字變成另外一個數字,比如,把左邊下面的火柴棒移到右邊的上面,結果6就變成9。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往往會玩得興致勃勃。
2、引導孩子用火柴棒搭出各種圖形。比如用4根火柴棒可以搭出「傘」、「酒杯」等圖形。家長可以移動火柴棒,使它變成另外的圖形。比如,用6根火柴棒可以搭出一隻展翅飛翔的小燕子,移動圖形中的2根,就可以讓小燕子往相反的方向飛。
三、學數數
教孩子學數數,應該幫助他建立數的概念,知道數字所代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讓他唱歌似的背出來。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結合實物進行教育是個很好的辦法。
提 示:
1、生活中隨時可以引導孩子數數,比如爬樓梯時,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晚飯後分水果,讓孩子拿削好的水果,一片片分發,同時還要讓他大聲說出數量。
2、很多孩子數到10後就拐不過彎,家長可以結合實物幫助孩子「拐彎」,比如拿一堆小棒,和他一起數,經過幾次反復,孩子就能接著10往下數了。
四、折紙
手的動作與腦的發育是密切相關的。折紙不但可以訓練孩子手和大腦的活動,讓他認識幾何圖形,而且折紙過程的剪剪折折,也可讓孩子認識圖形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初步培養逆向思維。
提 示:
1、家長可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先上下對折,再左右對折,然後打開,讓孩子數正方形的數量;還可以將正方形對折出兩個三角形,如此對折下去,引導孩子數三角形的數量。
2、利用剪刀,讓孩子設法把長方形的紙剪成大小形狀相同的紙,引導孩子找出多種方法。
這些看似簡單的小游戲,其實正蘊藏著數學教育的契機。家長只要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把數學隨時變成游戲,那麼孩子的學習熱情便會格外高漲,訓練他的數學思維便是件輕松和快樂的事情了。
㈡ 小學一年數學家庭小游戲大全
一年級就這么煩?深深感到自己很幸運呢
㈢ 有哪些數學游戲非常適合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玩(可以
數獨、掃雷。
數獨(shù dú)是源自18世紀瑞士的一種數學游戲。是一種運用紙、筆進行演算的邏輯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9盤面上的已知數字,推理出所有剩餘空格的數字,並滿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個粗線宮(3*3)內的數字均含1-9,不重復。
數獨盤面是個九宮,每一宮又分為九個小格。在這八十一格中給出一定的已知數字和解題條件,利用邏輯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數字。使1-9每個數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宮中都只出現一次,所以又稱「九宮格」。
起源:
既然「數獨」有一個字是「數」,人們也往往會聯想到數學,那就不妨從大家都知道的數學家歐拉說起,但凡想了解數獨歷史的玩家在網路、書籍中搜索時,共同會提到的就是歐拉的「拉丁方塊(Latin square)」。
拉丁方塊的規則:每一行(Row)、每一列(Column)均含1-N(N即盤面的規格),不重復。這與前面提到的標准數獨非常相似,但少了一個宮的規則。
㈣ 兒童數學智力游戲
導語:兒童數學智力游戲除了能夠培養寶寶基礎的數學能力外,也可以幫助寶寶把觀察力變得更為敏銳,並學習通過思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下面就由我給大家帶來兒童數學智力游戲大全,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游戲1:什麼東西比較重?
游戲方法:
1、准備幾個不同的物品,如娃娃、汽車、球等等。但請注意避免大的東西就一定比較重,以免造成寶寶錯誤的認知。
2、然後請寶寶分別用手拿拿看這些東西。
3、接著問寶寶哪一個比較重。
4、還可請他由重到輕把物品排列出來。
游戲目的:通過真實的輕重感受,寶寶比較容易建立輕和重的認知概念。另外,有些東西看起來很大,如泡棉,但是實際上卻很輕,有些東西雖小,但卻比較重,可以將這些情況一並提出來跟寶寶討論,幫助寶寶理清輕重大小的概念。
游戲2:高樓比一比
游戲方法:
1、爸媽和寶寶分別迭積木,並計時1分鍾。
2、再各自拿出自己迭好的積木比比看。
3、請寶寶說出是誰迭的積木比較高。
游戲目的:通過迭出不同高度的積木,寶寶可以明確感受到「量」的變化。經過實際比較後,可以「眼見為憑」確認高矮的概念。
游戲3:創意手印畫
游戲方法:
1、游戲前請先准備好一張白紙及彩色筆。
2、爸媽和寶寶可以在白紙上分別描繪出自己的手掌。
3、請寶寶比比看誰的大。
4、如果寶寶有混淆或是不確定的情形時,也可以兩人手掌對手掌,實際去看兩人手掌的大小差異。
游戲目的:通過實際的觀察與比對,幫助寶寶建立大小的.概念。爸媽還可以活用身邊的物品,如杯子、碗、鞋子等,讓寶寶去比較爸媽的鞋子和寶寶鞋子的大小、大湯碗和小飯碗的大小,幫助寶寶在生活中建立量的概念。
游戲4:誰的手比較長?
游戲方法:
1、請爸媽准備好兩條長線,最好是不同顏色的線,大人一種顏色,寶寶一種顏色。
2、以長線分別量寶寶和爸媽的手臂長度,並將測量結果剪下來。
3、利用剪下的線來比較誰的手臂較長。
4、然後再請寶寶拿著與自己手臂等長的線,比較家中的物品,如書或是桌子等,看看是自己的手長還是物品比較長。
游戲目的:利用實際的測量及觀察,可以幫助寶寶建立長短的概念,同時了解測量的意義。
游戲5:數數樂
游戲方法:
1、先請寶寶隨意撿拾小石頭,然後放在桌子上。
2、接著再請爸媽另外拿一些,放在桌子的另一邊。
3、請寶寶目測,哪一邊的石頭比較多。
4、等寶寶說完之後,邀他一起數一數,兩邊的石頭各有幾顆,並把數字寫下來。
5、再來印證先前目測的答案是否正確。
6、還可再問寶寶:「多的那一邊多幾個?」
游戲目的:讓寶寶先以目測的方式,感受量的變化,然後藉由實際的數字,確認量的多少,幫助寶寶建立清楚的數量概念。除了小石頭之外,爸媽也可以利用其它物品,例如積木塊、紅豆來進行這個游戲。當然,這個游戲在戶外也可以玩。
游戲6:誰是不一樣的?
游戲方法:
1、在一堆相同的東西中,放置一個不同的物品,例如:一堆書籍中,放置一輛玩具小車。
2、請寶寶拿出里頭不一樣的東西。
3、當寶寶把東西拿出來的時候,請寶寶試著說明為什麼要拿出這個東西。
4、爸媽在聆聽完寶寶的理由後,再加以適當的引導,幫助寶寶建立「異、同」的概念。
游戲目的:找出相同點或是相異點的觀察能力,是培養寶寶熟練「分類」概念的基礎。爸媽可以多運用生活中的東西和寶寶進行游戲。
爸媽還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狀況,提高這個游戲的難度,比方說一堆蘋果中放一個橙子;在一堆一元硬幣中,放一個一角硬幣,讓寶寶能夠區別細微的差別,同時也可以讓他了解,蘋果、橙子雖然形狀、顏色、香味不同,但都是水果,有共同點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游戲7:數數樂找夥伴
游戲方法:
1、請媽媽先在白紙上塗上紅、藍、綠等幾種顏色。
2、然後拿出相同顏色的彩色筆或蠟筆。
3、請寶寶把筆放在一樣的顏色下面。
4、如果寶寶沒有放對,可以請寶寶用筆再畫一次,觀察畫出的顏色,然後再進行一次配對。
游戲目的:利用操作的方式,讓寶寶思考顏色和筆的關系,觀察相同點,學習配對。
游戲8:玩具要回家
游戲方法:
1、請寶寶收拾玩具的時候,也是幫助寶寶學習分類的最佳時機。
2、例如問寶寶:「玩具和書可以放在一起嗎?剪刀和車子呢?」
3、請寶寶把玩具、書等物品分類放好。
游戲目的:分類概念的應用是相當廣泛的,而寶寶更往往會有讓爸媽意想不到的分類方式,爸媽和寶寶進行游戲的時候,也不妨聽聽他們的理由。
游戲9:請照順序排好
游戲方法:
1、准備大小不同的積木或是娃娃。
2、請寶寶依照大中小排成一列。
3、一開始排序的物品不要太多,可以先從3個開始,請寶寶先比較其中兩個並依序排好,再拿第三個和前兩個比較。可根據寶寶的能力來增加排序的數量。
游戲目的:排序是重要的數學基礎,幫助寶寶發現即使是相同的東西,也有程度上的差異。剛開始,寶寶多半是依照物品的物理性質排序,如大小、粗細等。
游戲10:下一個輪到誰
游戲方法:
1、准備幾個積木、車子等寶寶生活中經常有的玩具。
2、然後爸媽一邊念著「車子、積木、車子、積木……」並將物品依序排出。
3、請寶寶按照排好的物品順序,念出他們所看到的物品。
4、然後問寶寶積木的下一個應該是什麼呢?再下一個呢?
5、可以請寶寶重復多念幾次,察覺出次序感。
游戲目的:相同型式是數學的概念之一,也是語言、聽覺甚至是動作的訓練,通過眼、耳及語言的方式,能幫助寶寶更清楚認識「型式」。
㈤ 說一說知道哪些可以啟蒙小寶寶數學的家庭小游戲
我最愛的就是樂高,也就是玩積木了。積木是所有玩具中讓孩子認識幾何圖形的最優選擇。如兩個三角形並成一個正方形等等,提高動手能力。
㈥ 4一10歲兒童數學趣味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趣味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趣味游戲,為了使游戲對孩子身心鍵康達到好的效果,可把游戲與啟迪孩子思維結合起來,在游戲過程中向孩子提出各種問題,讓孩子思考在這過程中產生濃厚的興趣,那麼我們來看看4一10歲兒童數學趣味游戲有哪些。
4一10歲兒童數學趣味游戲1
1、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分別有2~7的數字;蝴蝶卡數十張,每隻"蝴蝶"上有試題或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卡片-字排列,幫"蝴蝶"逐一找到與它身上的式題數量相對應"花",每人必須幫5隻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2、母雞"下蛋
玩法:卡片上母雞各一隻,分別標有3~7的數字;"雞蛋"數十個,每個上面標有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幾只"母雞"按順序排列,按總數與兩個部分數的關系逐一把"雞蛋"送回"母雞"身邊。
3、撒樹葉玩法
雙面樹葉若干;卡片上方的中間有數字和分合符號、卡下面有一組一組的插入袋;1~6數字卡若干。按分解組合卡提供的數字取相應量的實物。把實物(樹葉或果殼)撒在膠板上,然後將其分成兩份,點數每份是多少,分別用數字表示(插在袋上),且每組數字分法不能相同。
4、小小統計員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引導幼兒按開頭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並在統計表中填寫。
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5、開火車玩法
提供情景道具,玩開火車的游戲,讓幼兒鞏固練習6以內的序數,正確運用"第幾"表示物體順序。如:在火車票上寫上數字,幼兒要根據數字上的第幾號車廂找座位。
4一10歲兒童數學趣味游戲2
一《找朋友》
1、游戲目的:使學生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法.
2、游戲准備:A.若干套1到9的數字卡片。B.每次游戲前發給每個學生1張.
3、游戲過程:
A.把幾套從1到9的數字卡片分別發給全班同學,戴在胸前.全班同學圍成一圈做丟手帕的游戲,捉到誰,誰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來搭救自己.
B.數字湊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兩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還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C.根據找到朋友的人數多少,大家用掌握聲進行獎勵,找到一個朋友,鼓一次掌,找到兩個朋友鼓兩次掌,以此類推.
二、《摸幾何圖形》
1、游戲目的:訓練學生用觸摸的方法對看不見的幾何圖形進行分類,鞏固他們對幾何圖形的特徵辨認。
2、游戲材料: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硬紙片若干,一個紙盒,一塊大手帕。
3、游戲過程:
A.將若干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硬紙片放進紙盒裡,用手帕蓋好
B.紙盒外邊分別放一塊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片;
C..一個小朋友把一隻手伸進紙盒摸圖形,另一隻手在紙盒外邊拿一個與摸到的圖形同類的圖形,然後將摸到的圖形拿出來進行比較。如兩只手中的圖形確是同一類型,得10分,並可繼續摸一次;如兩只手中的圖形不是同一類型,不給分,且不再摸。
注意事項:盒子裡面的圖形與盒子外邊的圖形盡可能大小相等,否則會給兒童做游戲帶來難度。當然增加難度,可以加上各種立體圖形。
三、《搭積木》
1、游戲目的:A.通過學生接觸不同形狀的積木,熟悉各立體圖形的特徵.B.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2、游戲准備:有正方體、長方體、球、圓柱等形狀的積木.
3、游戲過程:
A.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發給一副積木.
B.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搭積木,用不同形狀的積木搭成自己喜歡的事物(如:橋、房子等).
C.將各小組的作品擺在一起,由各小組推舉的一名學生講解自己組擺的是什麼事物,用了那些形狀的積木,並一一指出來.
D.全體學生評判出最優作品.
四、《拼一拼,擺一擺》
1、游戲目的:A.通過游戲,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B.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游戲准備:A.教師提前准備一個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拼擺的玩具。B.每個學生准備與教師相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各若干個
3、游戲過程:
A.教師分步描述自己的玩具.(玩具不要讓學生看見)
B.學生根據教師的描述逐步拼擺.
C.教師將自己的玩具展示給學生看,全班同學一起評選與教師玩具相似的作品.
D.誰的作品和教師的玩具最相似,哪個學生就獲得「小小設計師」的稱號.
五、《猜猜看》
1、游戲目的:A.通過游戲使學生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的認識.B.發展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
2、游戲准備:每人准備一盒積木。
3、游戲過程:A.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兩名學生.B.將積木放入課桌中,其中一個學生隨便摸出一塊積木(不要讓另外一個學生看到),然後摸的學生說明積木的特徵。
生活中的數學游戲就是通過一些簡單的游戲來鍛煉孩子數學思維的活動。可以發現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或天賦。
大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正確的'早期教育必須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去觀察世界、體驗生活,而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陪孩子玩。
在孩子一年級期間,我們經常和他玩各種數學游戲,不僅培養了他的數學思維,還由此發現了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
玩積木:積木是幫助孩子認識幾何圖形的最佳工具。通過搭建積木、拼裝積塑,可以培養孩子的空間立體意識。
4一10歲兒童數學趣味游戲3
兒童玩的益智游戲大全
游戲一:反口令
游戲目的:能根據「口令」做相反的動作,訓練孩子思維的逆向性及思維的敏捷性。
游戲玩法:你說「起立」,孩子就要坐著不動;你說「舉左手」,孩子就要舉右手;你說「向前走」,孩子就要往後退……總而言之,孩子要和你「反著來」才行。如果他做錯了就算輸了。這可是一個非常好的家庭游戲哦!
游戲二:反義詞
游戲目的:在游戲過程中積累孩子的詞彙量,發展逆向思維記憶力及思維的流暢性和敏捷性。
游戲玩法:這是一個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的游戲。你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說一些詞語,要求孩子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說出這個詞語的反義詞。比如你說「白天」,孩子就要說「黑夜」;你說「大樹」,孩子說「小樹」等等。
游戲三:奇怪的時鍾
游戲目的:在認識時鍾的基礎上,發展孩子的逆向思維和判斷力。
游戲准備:自製一個可以撥動時針和分針的時鍾,並准備一面鏡子。
游戲玩法:讓孩子看著鏡子,你拿著這個自製的時鍾站在他的身後,並撥動時針和分針,讓孩子看著鏡子里時鍾的影像,說出是幾點鍾。通過這個游戲,可以讓孩子知道,鏡子中的景象與實景是相反的,如果他伸過左手,鏡中的他則是伸出右手……
游戲四:抓蟲子
在牆上貼一些小蟲貼紙,高度是孩子踮腳伸手能拿到的位置,有的可以高一些、告訴孩子這些都是害蟲,孩子今天要把它們全部捉下來,扔進垃圾筐里。讓孩子踮腳伸手去摳貼紙。如果高的地方摳不到,讓孩子想辦法。當孩子用凳子墊高時要注意安全。捉害蟲鍛煉孩子踮腳尖,鍛煉孩子手指尖的力量,也讓孩子動腦子向辦法完成工作。
游戲五:物品歸類
把蘋果、衣服、紙、筆、小傘、積木、雞蛋、碗、勺子、襪子、鞋、杯子、洋娃娃、餅乾等東西放在桌子上,讓孩子分別把能吃的東西拿出來,再把孩子穿的東西拿出來,最後剩下的問孩子做什麼用的。在孩子能區分是,再增加一些玩具,3—4種類型的物品讓孩子學者分類。吃、穿、用、玩等,增加孩子的生活常識。
游戲六:手指的游戲
雙手是我們的外腦,訓練我們的雙手,有助於腦力開發;設計一些運用手指的運動,如「手語歌」、「甩手」、「捏泥巴」、「拼積木」……等活動,讓孩子能動動頭腦、動動手。也可以用兒歌配合手指的動作,一邊念兒歌一邊運作手指。
㈦ 三年級著名趣味數學游戲有哪些
1、8字游戲
做法:數出8個跳棋子讓孩子數完,告訴他:「媽媽在書房裡有好吃的等你去吃,不過你要去先敲8下門,進了門走8步,媽媽就給你吃。」和孩子說清後,媽媽進書房准備8粒小餅干或葡萄乾。
當孩子敲對8下門,再讓他進來,如不對,開門後再讓他重敲。進門後走8步(要自己數),這時要表揚,把8個小餅干放在干凈的盒子里讓孩子數,數完大人說:「這是多少塊餅干?給媽媽一半吃吧。」讓孩子分開,如不會大人幫一幫。
㈧ 小學趣味數學活動有哪些
小學趣味數學活動有哪些
數學家常說數學十分有趣,可是對於尚未入數學大門的 人而言,實在很難體會艱深數學中蘊含的趣味。對初學者來 說,先從與數學有關的游戲中領略一番其中的奧妙,體驗一 下其中的樂趣,倒不失為邁進數學大門的一種手段。
學習數學的最好辦法是做數學,玩數學游戲,重在參與,尤 其重在操作。 在參與和操作的過程中, 才能領會到它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揭示數學游戲中的趣味,除了必要的操作,更要 去思索去創造。希望每一位讀者在做這些游戲的過程中能獨 立思考,舉一反三,創造一些新的數學游戲。以下是小學經 典趣味數學游戲的部分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小學經典趣味數學游戲大全
【挑次品】 【小小測繪員】 【最佳對策】 【生活中的估 算】 【拋硬幣】
【數學家的遺囑】 【三人抵擋不過一人】 【高僧下棋】 【長 方形剪紙】
【迷路的人】 【猜年齡】 【分圖書】 【儀仗隊】 【葯房 里的故事】
【幾種砝碼】 【奧妙在哪裡】 【小龍買早點】 【次品在 哪裡】 【小林幾歲】
課外活動時,同學們最喜歡李老師給他們做數學游戲。這些 數學游戲都很有趣, 既可以增長知識, 又可以培養思維能力。
㈨ 數學游戲有哪些
一、數獨
數獨游戲的規則如下,用1至9之間的數字填滿空格,一個格子只能填入一個數字;每個數字在每一行只能出現一次;每個數字在每一列只能出現一次;每個數字在每一區只能出現一次。
二、算24
一副牌(52張)中,任意抽取4張利用加減乘除使最後得到的答案為24。
三、21點
一副牌(52張)中,兩人依次抽三張牌,將三張牌的點數加起來,誰的最接近21誰獲勝。
四、生命游戲
游戲規則如下
1、在一個格子世界裡,每一個格子里最多可以長一個細胞。細胞根據規則,一代、一代地存活、繁殖或死亡。
2、每個細胞的存活或死亡規則:相鄰的細胞等於2個或3個,將活到下一代;相鄰的細胞大於或等於4個,將因為過度擁擠而死;相鄰的細胞小於或等於1個,將由於孤獨而死。
3. 細胞的繁衍規則:如果某個空格周圍有3個細胞,那麼這個空格里就可以生長出一個新細胞。
五、2048
游戲的規則很簡單,需要控制所有方塊向同一個方向運動,兩個相同數字方塊撞在一起之後合並成為他們的和,每次操作之後會隨機生成一個2或者4,最終得到一個「2048」的方塊就算勝利了.
㈩ 簡單有趣的數學游戲有哪些
1、數字塗色
材料:卡紙、圓規、馬克筆、塗色筆。
做法:在卡紙上畫上圓圈,並寫上不同的數字。
玩法:指定一個數字,然後讓幼兒把卡紙上的這個數字塗色;下一步還可以來規定彩筆的顏色來增加難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