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畫畫的集體游戲大全
『壹』 推薦兒童畫畫的小游戲/應用,有哪些
推薦兩個我自己試過的吧:
最開始用的是這個:How to Draw app: 付費版 ($1.99) - 它的特點是有小男孩教寶寶畫畫,還可以順便學英語!
一打開How to Draw app,一個小男孩的聲音就會跳出來,就是教畫畫的老師。有很多項目可以選擇,包括3種動物(貓,狗,馬/河馬),地球上已消失的爬行類動物(恐龍),美國流行的文化象徵(自由女神,聖誕老人),日常生活中罕見的交通工具(太空梭,機車,坦克),公主(事實上沒有公主),骨架(精密的死亡參考物)。選一個選項學習怎樣畫,那個小男孩會在整個過程中一步一步地教孩子。
和孩子完成了屏幕上的命令後,按箭頭移到下一個。如果想來點更復雜的功能,比如著色,選擇左下角的白色的小手圖標,幾個畫畫調色板就會出來。總的來說應用既有趣又使用簡單,要學會的東西並不多,我女兒玩了兩個星期。
然後找到了這個:Art of Glow (免費) - 它的特點是顏色是熒光的,很適合小女孩兒!
我用的是試用版所以免費。
這個應用的特點是顏色是熒光的,我女兒很喜歡。默認形狀是一個圈,但也可以選擇一顆心,一片雪花,一顆星星,一個跳動的羊角狀物。改變那個形狀的顏色,從深色的調色盤里選個色: 紅,綠,橙,黃,紫和三種不同的藍色。選完後,在屏幕上敲打,把這些畫面回到初始屏幕,開始調試數量,尺寸,跳躍時間,閃耀速度和閃光。
你可以去試試,希望有幫助~
『貳』 有知道一個游戲,通過畫畫,讓兩個點聚在一起,這個游戲叫什麼名字嗎
這個游戲叫「劃線撞球」。
『叄』 幼兒園有哪些美術游戲
紙杯做小人偶,教小朋友們在紙杯上面塗出人物形象,並且以這些紙杯小人為形象講故事。挑選兩種簡單易畫的小動物頭像,讓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那一個,在卡紙上畫出來,老師幫小朋友們剪出來,粘在卡紙條上,做成王冠戴在小朋友們的頭上做游戲收集一些樹葉,讓小朋友們看看像什麼樣的形狀,再一起動手拼成各種圖案例如金魚、龍雀等等。准備多個紙盤和顏料,讓小朋友們用手指蘸著做畫,在紙上畫出圖案准備宣紙和國畫顏料,將宣紙折疊,讓小朋友們把老師調好的稀釋顏料用毛筆塗在紙上,打開紙晾乾就成了美麗的水墨印畫准備橡皮泥或紙粘土,給小朋友們將一個故事,然後跟著老師一起用橡皮泥捏出故事中的事物,最後把大家做好的拼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地故事場景本人有多年兒童創意繪畫教學經驗,以上都屬於親測過可行的教案。希望題主能採納
『肆』 關於畫畫的游戲有哪些
QQ游戲裡面有一個游戲叫做你畫我猜,可以同QQ好友一起玩,根據一些提示開始畫畫,打開語音聊天,還可以彼此互相吐槽,話劇好的人還可以贈送禮物,這是一個很不錯的,一直唉休閑小游戲。
『伍』 幼兒課堂集體游戲大全
通過集體游戲,可以幫助幼兒園的小朋友學會團結,關心他人。關於幼兒課堂集體游戲有哪些呢?下面我收集了一些關於幼兒課堂的集體游戲,希望對你有幫助
幼兒課堂集體游戲篇一
一、拉小豬走
目的:練習蹲著走,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准備:藤圈4個,小豬頭飾若干,“豬圈”若干。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班幼兒分成兩隊,各隊兩名幼兒為一組,1、2報數,第二名幼兒扮演小豬並戴上頭飾,第一名幼兒扮“拉豬人”拉著藤圈向前走,”小豬“蹲著走。全體幼兒邊拍手邊說兒歌:”耳朵大,眼睛小,豬的全身都是寶。快拉小豬進豬圈,小豬小豬要走好。”把“小豬”送到端線的椅子上坐下(進豬圈),扮拉豬人的幼兒跑回把藤圈交給第二組,依次進行。
規則:“小豬”必須蹲著走,不能站起來
二、趕豬入欄
目的:讓幼兒學會側向擊球的 方法 ,培養幼兒擊球的准確性和判斷能力。
准備:小凳6~8根,木棍2根,皮球2個。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班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小隊,成四路縱隊站在兩端(如圖),一隊和三隊面對站立,二隊和四隊面對站立。聽到口令後,由一、二隊兩名幼兒雙手握緊木棍上端,身體側向,用木棍的另一端將球(豬)向前擊波滾動,使球(豬)依次從凳子旁滾過,直至球滾到第三、四對幼兒面前,互相接替,滾球幼兒到排尾站好。游戲繼續進行,直到一隊、二隊幼兒根三隊、四隊幼兒互換場地。最後,速度快者獲勝。
規則:
(1)球必須依次從凳旁滾過才能有效。凡球未滾過者,必須重新使球滾過。
(2)不準用腳踢球。
《 兒童 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選擇適當距離及球的重量、大小,並告知幼兒撥球力量要適當。
三、小小守門員
目的:鍛煉幼兒踢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准備:甲隊每人一個球。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將幼兒分成甲、乙兩隊,各成一列橫隊,距6米相對站立,各隊隊員左右間距1米。甲隊每人腳下各放一個球,乙隊隊員雙腿開立,與左右同伴腳抵腳(如圖)。
游戲開始,甲隊幼兒同時踢球射門,乙隊幼兒進行堵截(用手接球或用腳擋球,踢回)。射門成功(球過乙隊防線),一個球得一分,教師記下總分。然後甲、乙兩隊互換位置,交換射球,守門。射進球多的隊獲勝。
規則:
(1)射門時必須站在線外,只能用腳踢,不能用手扔。
(2)可以直線或斜線射門,但必須設在有效范圍內,即兩端守門員的外側腳之內。
(3)守門員不得離開守門去去堵截。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可根據幼兒年齡活動做基礎,適當縮短或延長射門距離。
四、對碰球
目的: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鍛煉幼兒的手臂肌肉。
准備:皮球若干個。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請4名幼兒分別站在甲、乙、丙、丁處拿1隻皮球,甲丁為一組,乙丙為一組。聽教師口令,甲將球滾向丁,丁將球滾向甲,半路兩球相撞的一分。乙、丙動作相同。撞球多的組獲勝。
幼兒園園長聯盟編輯提示:此游戲也可以在桌子上進行,幼兒各站一角,方法同上。
五、繩球的各種玩法
目的:培養有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訓練幼兒傳球、踢球、頂球、擲球、夾球及跳躍等技能。
准備:繩球製作簡便,用彩色布或塑料布做成球形,中間包些石子、鋸末、乒乒球、用繩線紮好,系一條50厘米左右的短繩即成繩球。
(1)傳繩球
玩法:把繩球上的繩子繞球上後,將繩球放一堆,一組幼兒面對球站成一縱隊,兩腿左右分開與肩等寬站立。排頭幼兒將繩球一個一個從兩腿間向後傳球,排位幼兒把傳來的繩球一一放在身後。待繩球傳完後,幼兒集體向後轉,排尾的幼兒成了排頭,排頭再把繩球一個一個用雙手從頭上傳過去,排尾把球放在一起,直至最後。然後排尾又變成排頭,再從雙腿下傳球。游戲可反復進行。
(2)踢毽子
玩法:幼兒一手持繩,一隻腳站立地面,用另一隻腳內側做踢毽(繩球)的動作,連續進行。內側踢會後,可提高難度。
(3)頂球走
玩法:將繩球的繩子繞在球上後放在頭上,然後在平行線中間走,要求不得踩線或掉球,否則重走。可以進行迎面接力比賽。
(4)跳起扣球
玩法:將繩球懸掛在橫線上。球高於幼兒手臂上舉後的手指25厘米左右。原地雙腿用力跳起,用手掌去觸及懸掛得球,也可以助跑幾步,跳起觸球、扣球。
(5)空中乒乓
玩法:幼兒一手持乒乓板,擊繩球使之震盪,待球回落時,繼續擊繩球如打 乒乓球 一樣。可兩人對打,未擊中者為敗,換人,失分多的隊為敗隊。
(6)夾角跳
玩法:幼兒用兩腳內側夾住繩球,原地跳起,並將繩球向前拋出,看誰拋得遠或准。也可以將繩球夾在兩膝間,連續向後跳,跳得最遠者獲勝。
六、皮球的各種玩法
目的:訓練幼兒滾、 排球 、傳球的技能,以及動作的協調性與敏捷性。
准備:排球、 籃球 、 足球 、大小皮球等。
玩法:
(1)滾球
①雙手滾球:一對幼兒面對面蹲下,互相用手滾接球。
②單手滾球:用左手或右手向對方滾球。
③滾球過門:3人在一條直線上,如圖。甲、乙兩人面對面站立,丙雙腳分開為一道門。甲、乙滾球,球必須經過丙的球門。如果誰的球沒進門,就與丙互換位置。可反復進行。
④滾球擊球:用球擊保齡球、圓木圓柱體、積木、酒瓶均可。離投擲線3~7米處放上述物品,把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幾組,排在投擲線後。游戲開始,教師發出口令,每組第一名幼兒單手握球,由體後向前將球沿直線滾出,碰擊物件,擊倒1個,得1分。扶好物體,繼續讓各組第二名進行比賽,依此類推,按序進行。最後,積分最多者獲勝。
⑤滾球賽:兩隊各6人,分別站在場地的兩端(如圖)。甲隊一幼兒將球滾向乙隊,乙隊幼兒接球再滾向甲隊,甲隊接球再滾向乙隊,如乙隊沒接住球,則甲對得一分,換乙隊發球。最後,得分最多的隊獲勝。
(2)拍球
①原地單手拍球。
②原地左右手交替拍球。
③單腳站立拍球。
④雙腳跳起拍球:拍一下,跳一次,像兔子一樣。
⑤拍球轉圈:用最大臂力,向上拍球,然後自轉一圈再拍球,也可以連拍幾個球後在轉圈一周。
⑥花樣拍球:單腿向左、右邁球相互交替進行,也可蹲下拍球,用手指拍球等。
(3)傳球
①擊鼓傳球:幼兒圍坐一圓圈,教師擊鼓或搖鈴,集體說兒歌或 唱歌 數數。幼兒一個一個傳球,聲音停,球在誰手中,誰就做一次花樣拍球。
②兩人傳球:甲、乙面對面站立,距離由近及遠逐漸增加,互相拋接球。
③自接自拋球:雙手把球拋過頭再接住球位高球,把球拋在頭以下為低球。可聽教師口令拋接高球或低球。
④頭上傳球:站成一路縱隊,排頭幼兒雙手拿球,經頭頂到腦後,第二名幼兒接過球在經頭頂往後傳遞,依次進行。
⑤腿下傳球:站成一路縱隊,把兩腿分開站立,排頭幼兒抱球彎腰從兩腿下把球傳給第二名幼兒,第二名幼兒再從兩退下後傳給第三名幼兒,依次進行。
⑥互相傳球:幼兒站成兩路縱隊,甲隊第一名幼兒傳給乙隊第一名,乙隊第一名則傳球給甲隊第二名,依次相互傳球。或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傳球。
(4)運球
①直線運球:在一條在直線上運球走。
②左右手運球:幼兒踏在直線或圓線上走,在白線的兩邊用左右手交替運球,球不能壓線。
③曲線運球:將小椅子、積木、保齡球等任意擺成直線或幾何圖形,依次繞物做曲線運球。
④雙人運球:兩人走在直線兩側,甲從左則把球拍在白線的右側,乙從右側再把球拍在白線的左側,邊運球邊前進。
⑤運球跳躍:在場地上畫出1米間隔的平行線代表小河溝,溝寬10~30公分,運球時,要從溝上跳過,球不能落在溝里。
⑥下蹲運球:身體半蹲,兩膝分開,兩腳成八字,雙臂體前下垂抱球,邊跳邊運球邊學青蛙“呱呱”地叫。
⑦報紙運球:每人一張報紙、一個球,教師發令後,幼兒把球放在紙上,拉著前進,球掉下後,應重新把球放好再前進。
⑧花樣運球:兩人一組持一球,頭對頭夾球前進;腹對腹夾球前進;背對腹夾球前進。
幼兒課堂集體游戲篇二一、沒有鼻子的"大象"
目的: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幽默感,並在歡笑聲中培養幼兒對拍子歌曲的演唱興趣。
玩法:
一半幼兒圍成一個圓圈,另一半幼兒扮演小豬站圈內。
①—②小節,在圓圈上幼兒邊唱邊拍手(一拍一下)。扮演小豬的幼兒身體向前傾,兩臂屈時,兩手按在耳朵上,做大耳朵狀,一拍走一步。
③—④小節,“小豬”邊走邊兩手在身體兩側下垂成圓弧狀,做很胖的樣子。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⑤—⑥小節,“小豬”動作同①—②小節,圈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⑦—⑧小節,“小豬”在原地上左手叉腰,右手伸食指在右側點一下。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⑨—⑩小節,“小豬”邊拍手邊走,尋找一個圓圈上的幼兒。
二、五指歌
目的:練習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玩法:全班幼兒圍成圓圈,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獵手,隨著歌詞做動作,其他幼兒雙手隨歌詞節奏,逐一伸屈。⑦——⑧小節,“獵手”做打槍動作,瞄準誰,誰立即做松鼠動作跳出。⑨——⑩小節,幼兒隨歌詞自由創作表演。
⑾—⑿小節,“小豬”和一幼兒互相指著鼻子交換位置,交換角色。
三、小雞吃米
玩法:在地上畫一個圓圈當雞舍,扮演小雞的幼兒站在圓圈內。另選一名幼兒扮演 飼養 員,手拿一些小硬紙片或是小塑料茶塑當米,站在圈外。前奏時做好准備,歌曲開始,“飼養員”邊唱邊隨節奏圈外撒“米”,唱到“你也撿,我也拾”時,“小雞”出圈爭拾。音樂結束,拾得多者獲勝並當“飼養員”。
四、小魚追小蝦
玩法:幼兒圍成圈圓,請兩名幼兒分別扮演小魚小蝦。音樂起,“小魚”追“小蝦”。“小蝦”向前跳至少三次,“小魚”必須站住不動。“小蝦”跑,“小魚”才能開始追。音樂停,“小蝦”跑到了原來的位置,並且未被“小魚”逮住者獲勝。
五、頂羊角
目的:鍛煉幼兒的機智靈活性,鞏固已學知識。
准備:寫在紙上的算術題若干。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音樂開始,兩組的第一名幼兒(背上貼有算術題),隨著其他幼兒的伴唱,模仿小樣的動作:低頭、弓背、兩手下垂。先看到對方背上的題目並算出得數者獲勝。音樂再起,第二對幼兒開始游戲。如雙方都沒有算出得數,其他幼兒就為他們拍手加油並數數。
規則:要求當觀眾的幼兒不能“打電話”。
⒀小節全體幼兒並腿向上輕跳一下,游戲重新開始。
六、夾包跳
目的:練習跳躍動作
准備:沙包每人1個。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體幼兒面向圓心站在大圓圈外邊5米處,說兒歌:“小沙包,真正好,夾起沙包向上跳,一二三,用力拋,看誰得分真正高!”說完兒歌後,幼兒兩腳內側前部夾住沙包,跳躍前進,至第二個圓圈線外,用腳夾緊沙包向前拋出。沙包落在中心得3分,每向外一圈少得1分。夾拋3次後算總成績,得分最高獲勝。游戲可反復進行。
規則:只能兩腳夾沙包跳躍前進。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教師要告知幼兒撿到沙包後記住自己得幾分,要強調 教育 幼兒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七、協同走
目的:培養幼兒團結協作、步調一致的能力。
准備:2條1米長與幼兒腳同寬的木條,在木條上釘上2條寬松緊帶。
道具製作如圖所示:
玩法:兩名幼兒前後同時站在兩塊木條上面,把腳伸進釘好的松緊帶內,同時邁左腳或右腳一齊向前走。為了增加游戲的難度,在同一方向走熟練的基礎上,兩名幼兒可面對面站立,這樣,一名幼兒往前走,另一名則要後退走。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游戲時,可採取競賽的方式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玩法:幼兒持繩球得繩端,側身伸臂朝一個方向轉動,使球快速隨身體轉動。教師喊“一二三!”幼兒則放手,使球飛出。繩球飛達距離遠的隊獲勝。
幼兒課堂集體游戲篇三一、狐狸和兔子
目的:訓練雙腳向上跳的能力
准備:兔子頭飾若干,狐狸頭飾1個,小椅子若干把。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一名幼兒扮狐狸,幾名幼兒扮大樹站在椅子上,其餘幼兒蹲成一個大圓作為森林。游戲開始,教師飾兔媽媽說:“今天天氣真正好,咱們到樹林里去玩,好嗎?”幼兒們頭戴兔頭飾邊說兒歌邊雙腳跳入圓圈裡:“小白兔,耳朵長,樹林里邊捉迷藏。采蘑菇,喜洋洋,當心狐狸莫上當!”說完兒歌後,“小兔”在“大樹”周圍跳、跑、蹲下采蘑菇,“樹枝”隨風自由擺動。當“兔媽媽”說:“狐狸來了!”“狐狸”即從家跑出捉“小兔”,被捉到的“小兔”自覺到“狐狸”家蹲下。若“小兔”蹲在“大樹”旁,表示“小兔”已進洞,“狐狸”則不能去捉洞中的“小兔”。捉6~10隻“小兔”後,互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規則:
(1)"小兔“要邊說兒歌邊做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2)當聽到“狐狸來了”,“狐狸”才開始捉“小兔”。
(3)“小兔”蹲在樹旁,“狐狸”就不能再抓它。
(9)投的准
二、跳圈運糧
目的:練習單腳跳。
准備:沙包若干個(多於參加游戲的幼兒)。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幼兒站成人數相等的四路縱隊,按四個方位站立。教師發令後,每隊第一名幼兒單腳跳到中間圓圈裡取出一個沙包,換另一隻腳單腳跳回並擊第二名幼兒的手。依次進行。做得對又快的隊獲勝。
規則:只能單腳跳,往返應換腳跳。
玩法:把繩球的繩繞於一手握球,將盒或紙箱作為靶子,擊中得分,得分最多的隊獲勝。
三、三人五足行
目的: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及協調能力。
准備:小椅子2把,放在終點線。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以3人為一組,各隊按順序排列在起點先後,面對終點線後,面對終點線後的椅子。每組3人橫排,兩邊的幼兒扮演助人為樂者,內側 手相 拉,中間的一名幼兒扮演殘疾人,一隻腳站立,另一隻腳彎曲搭在兩位“助人為樂者”相拉的手上,兩臂搭在“助人為樂者”的肩上、教師發出口令後,“助人為樂者”駕著“殘疾人”向前跑,“殘疾人”單腳跳。至終點線時,“殘疾人”跑步繞過小椅子,3人在恢復原樣,跑回起點線,依次進行。先跑完的隊獲勝。
規則:各隊兩組間接替時,必須由前一組扮演殘疾人的幼兒,拍後一組“殘疾人”的手掌後,後一組方可起跑。
(10)揪尾巴
四、竹簍接球
目的:練習運球走和接球。
准備:球若干個與參加人數相等,大鼓2個,大簍子2個。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幼兒分成2路縱隊站在起點線上,第一名幼兒手持球。鼓得後面站一接球的幼兒,手持大簍。聽到口令後,第一名幼兒運球走至鼓前,將球在鼓上擊一下,鼓後的幼兒迅速用簍接住球,然後放在身後,運球的幼兒和接球的幼兒互換位置後,游戲依次進行。每人接球、運球各一次,游戲為一遍。游戲時間長短可根據幼兒情緒,教師靈活掌握。
規則:運球的幼兒必須到鼓前,將球在鼓上擊一下,方可離去。
玩法:幼兒將繩球的繩端,系在自己腰後部,兩人面對站立,然後揪對方的繩球,先揪到者獲勝。
五、螃蟹賽跑
目的: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及靈敏性。
准備:80厘米長的繩子若干根。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參加游戲的幼兒兩人一組,兩名幼兒背靠背站立,腰部上繫上一根繩子,組成一隻螃蟹。選一對為追者,其他都為逃者。幼兒一起說兒歌:“小螃蟹,橫著跑,跑來跑去樂淘淘。螃蟹媽媽追來了,螃蟹趕快往家跑!”說完兒歌,即開始追逃。追者一旦拍及逃者,逃者便要出圈。等捉到一部分逃者後,可重新挑選追者,游戲重新開始。游戲結束後,捉螃蟹最多的幼兒獲勝。
『陸』 求美術課上的小游戲
1、一筆畫游戲
每位同學都上去畫一筆,然後不能重復,最後形成一幅畫面。特別有意思。
2、想像添畫游戲
老師先在黑板畫一個幾何圖形或者不規則圖形,再請學生上黑板把想像到的形象添畫出來。
3、形的聯想
教師用簡單的形如直線形、曲線形、、常見的幾何形等讓學生想像形體近似的物體,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說出聯想到的物體(不能重復)。如對圓的聯想,孩子們說出了不計其數的事物,太陽、雞蛋、燒餅、球、臉蛋„„學生可以分組競賽,看哪一組完成的最快、最好。這種形式極大的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4、觸覺想像
教師准備好一些道具(活物也可以),放在竹籃、紙盒裡,或用布包住,讓學生去觸摸、感覺、思考、想像,最後把想像到的東西畫(說)出來。
5、物的聯想
教師以一個物體做引導,學生跟隨說出另一個相關連的物體,最後,用這些物體、形象組合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柒』 美術課堂中的游戲有哪些
一、「加加減減」游戲
例如,在教學《可愛的小鳥》時,教師先畫出一隻可愛的小鳥,然後出示練習題:小鳥+?=小鳥博士;小鳥+?=小鳥醫生。教師利用這樣的趣題引導學生大膽地展開想像,使小鳥的形象變得更加有趣。有的學生在這只小鳥的頭上加上了醫生戴的白帽,為小鳥加上了醫葯箱,讓它變成了小鳥醫生;有的學生為小鳥加上了黑色的博士帽、大大的眼鏡,讓小鳥變成了知識淵博的博士……然後。
教師再讓學生想一想:還可以利用這種「加法」再為小鳥加上什麼讓它變得更可愛?有的學生為小鳥加上了鮮艷的紅領巾和漂亮的小書包,有的學生為它加上了漂亮的禮服和精緻的手提包……以上案例中,教師把美術教育與數學進行有機結合,有效促成多元化、開放式的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學生能夠發揮美術創想,進行有意義的美術創作活動。
三、「開火車」游戲
「開火車」游戲是小學各科課堂教學中運用最為廣泛的游戲之一。在小學美術課的教學中,開火車游戲是針對繪畫而言的,其實就是繪畫接力。具體的游戲操作方式是以小組為比賽單位進行游戲的。「開火車」游戲能讓課堂氛圍熱烈,學生興趣高漲,從而激發學生的美術創想。「開火車」游戲在美術課堂中的具體應用為:
(一)添畫游戲。在規定時間內,讓學生在原有的繪畫圖像上展開想像,進行添畫,每人只畫一筆,後面的同學繼續聯想添畫,然後讓同學們說出自己不同的創意構思。
(二)同類異畫游戲。教師指定游戲繪畫對象的類別,如植物、動物、建築、人物。將學生分小組,讓學生自行選定繪畫類別,接力繪畫,每次一人只能畫一個。不許重復,直到游戲時間結束,比比哪組畫得更好、更多。
實踐證明,「開火車」游戲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積極參與美術活動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有意義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聽畫」游戲
「聽畫」游戲是指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相關信息的口述,讓學生在聽教師講解的基礎上進行繪畫,類似於語文課中的聽寫。「聽畫」游戲具有內容涵蓋量大、操作形式靈活的優點,在設計時。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分為兩類:
(一)精心編制趣味故事.學生邊聽邊畫。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編制以下故事:一個陽光燦爛的早展。太陽寶寶撥開雲層露出了笑臉,它伸了伸懶腰.戴了副很酷的墨鏡,洋洋得意地唱起歌來。這時,鳥媽媽飛來了,它黑黑的羽毛、瘦弱的身體在空中來回搖擺,它的嘴用力地銜著一隻大大的蟲子,
『捌』 適合一百人左右的團隊游戲有哪些
一、畫畫傳遞猜詞
分成幾個小隊,一隊人按順序排成一列,第一個人依據所給出的主題作畫,並傳給第二個人(不能有語言交流),再由第二個人根據看到的畫重新作畫,並傳給第三個人,以此類推,若最後一個人能猜對主題,則該隊獲勝。
二、眼神遊戲
前提:大家按順序蹲下來,排成一列。玩法有三種:(要互相觀察彼此,看到沒人站起來或是馬上站起來搶先,因為沒有提前串通,所以就很小心的看別人眼色行事)
1、按順序報數,1,2,3…不能同時站起來兩個人或兩個以上的人一起報數,如果站起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那這幾個人就輸了。最後一個沒有站起來的人也要淘汰!
2、先一個人隨意叫數,站起來的人數與叫的數字一樣,那麼此人勝利,否則淘汰。比如:此人喊「3」,站起來的人數正好是3個人,多站、少站都不行,那這個人就贏了。否則淘汰。
3、游戲外的人隨意叫數,大家要按照順序站起相應人數。如甲、乙、丙、丁四人,喊「1」,則甲站起來;接著喊「2」,則乙和丙站起;再喊「2」,則丁和甲站起。站錯或不站均淘汰。
三、3,6,9,BIBO 幾個人排成一列,按順序報數,但當遇到含有3,6,9的數要用BIBO代替,否則就淘汰。如:1,2,BIBO……10,11,12,BIBO…..31,32,BIBO BIBO…..
四、計時問題
由任意一個人定好手機鬧鍾(一般為幾分鍾),然後互相問問題,手機由回答問題的人拿著,回答完上一個人提的問題後,要立即將手機隨意傳入下一人手中,並問問題,以此類推,手機在誰的手上響起來,誰就淘汰。可以隨便問,也可以問99乘法表、知識類的問題。
五、設計階梯
在一白板或白紙上,畫幾條豎線,豎線的上面為人名,豎線下面可以寫上各種懲罰或獎勵項目或游戲名。每人任意在豎線間任意畫一筆橫線,然後便正式開始游戲。第一個人在各條豎線中選一條,沿著那條線走下去,見到橫線就要跟著轉彎,只能往下不能往上,直到最底層,到達對應的活動項目,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