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奧運游戲
❶ 倫敦奧運會2012電腦能下手機不行
手機無法下載。2012倫敦奧運會游戲,是一款根據倫敦奧運會打造的大型體育競技類游戲,該游戲是一部電腦端的游戲,並無法在手機中進行下載遊玩,所以在電腦上能下手機上無法下載的,游戲採用了最火熱的3d卡通動畫的畫風,完美還原了奧運會的場景,還有超多經典賽事,你可以選擇國家運動員參與比賽,為國爭光。
❷ 周末玩什麼:和「沙雕」的朋友們,試試《2020東京奧運》官方亂斗游戲吧
「周末玩什麼」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周 游戲 推薦。每周末,我們都會各自推薦一款當周的新 游戲 (偶爾也會有老 游戲 ),它們可能是PC或主機 游戲 ,也可能是手機 游戲 ,來供大家參考、選擇;也可能是集體品評一款熱門或有特色的 游戲 ,給讀者朋友們提供一款 游戲 的多個視角。
當你在周末賴床,沒決定接下來玩點什麼好的時候,不如來看看我們的選擇裡面是否有你感興趣的,也歡迎讀者和開發者朋友們向我們尋求報導。
《2020東京奧運:官方授權 游戲 》是東京奧運會的官方授權 游戲 ,目前收錄了田徑、游泳、球類等15種競技項目,之後還會隨DLC陸續添加。之前我們已經體驗過本作的試玩版,比之往屆的奧運會 游戲 ,《2020東京奧運》在畫風和 游戲 方式上有些變化,整體風格更貼近原本面向任天堂平台的那些奧運會 游戲 。
絕大多數 游戲 的操作方式都比較簡單,重點還是讓玩家感受奧運會的氛圍。 游戲 支持多人在線,本地則最多支持兩名玩家同時 游戲 。
《2020東京奧運》可以被視為一系列小 游戲 的合集,這些小 游戲 很有「4399」的感覺,操作簡單,30秒便能了解基本規則。從技巧上說,這些 游戲 大多依賴QTE或簡單的時機把握,只要稍加適應,便不難勇奪冠軍。
如果一定要從專業角度看待,對於玩過「FIFA」或「NBA 2K」系列的玩家來說,本作中的足球和籃球小 游戲 顯得有些過於簡陋——這件事兒其實要分兩面來看。作為老玩家來說,我對這兩個模式完全沒有興趣,它們的手感實在太爛了;但對一個新玩家來說,這兩個小 游戲 或許會合適——在向朋友解釋「FIFA」或「NBA 2K」的操作時,我必須得花費大量時間,但這兩個小 游戲 卻能讓人快速上手。
足球 游戲 有些過於簡單,但好處是容易上手
其他的小 游戲 也設計得比較簡單,簡單當然有簡單的好處。拿跳遠舉例,玩家可以連點按鍵沖刺,並在合適的時機起跳,能跳多遠取決於沖刺速度、起跳時的搖桿角度,熟悉幾次以後,一般來說還是很容易拿到名次的。
作為編輯部內短跑、跨欄、跳遠、游泳等多項運動的紀錄保持者,我發現一旦到了拳擊場上……是個人都能毆打我了。我與3名同事交手,無一不是迅速被擊倒在地。雖然我向來不擅長格鬥 游戲 ,還是要對這款拳擊 游戲 發表一些怨言:一旦挨上一拳,就很容易挨上第二拳,被打之後還不能移動閃避——閃避不就是這個時候用的嗎?防禦倒是極為強力,不過只能防禦部分位置……當然,從圍觀的角度來說,看人被打還是挺快樂的——不難發現,當一個人被猛烈毆打的時候,編輯部的氛圍最為熱烈。
我打這個 游戲 經常看見這個畫面……
不過,要說本作適合作為聚會 游戲 也有些勉強——本作在本地僅支持2人同時遊玩,以聚會 游戲 的標准來說,參與者實在有點少。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樣的 游戲 也的確不適合獨自遊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游戲 的設計可以更合理一些:明明更適合聚會遊玩,卻限制了本地遊玩的參與人數。
最關鍵的可能還是 游戲 的價格,在PS4上本作是一個全價 游戲 (60美元),作為小 游戲 合集來說,這實在太貴了。的確,它擁有足夠豐富且鬼畜的捏人系統、一些多人遊玩時還算快樂的小 游戲 ,即使單人遊玩有些難以提得起勁,但多人 游戲 時玩家們可以相互競爭,比較各自的成績,快樂程度也能加倍……但作為一款300多元人民幣的 游戲 來說,可能奧運授權的費用還是佔了其中大頭吧。
熊老師說他不擅長拳擊,我剛好相反——我在拳擊項目中數次正面擊敗了牛老師。
現實世界中,哪怕3個我齊齊上陣,也萬萬不是精通「全甲格鬥」的牛老師的對手,但在這款模擬奧運會項目的 游戲 中,情形可就大不相同。我的同事將許多技能點放在了FPS 游戲 上,而我受過「魂」系 游戲 的教育,長於使用「槍反」和「盾反」。
「拳擊」項目講究防守反擊,一擊得手後便要連續追打。簡單來說,只需要在對手出拳的一剎那格擋住,再猛推搖桿出拳,就多半能獲取勝利——這不就跟「黑魂」世界裡追著小怪莽差不多麼,我挺擅長這個。
是的,你們再次看到了這個場面……呯!咣!我豪邁地把同事打倒在地,看著旁邊牛老師緊緊握住手柄的身影,我愧疚地低下了頭
換成其他項目,我就有點發愁。8人參賽的「自行車」項目,我就只拿到了第六名;跳遠更是頻頻違規,就好像那條起跳線偏偏和我過不去,長在了我的腳掌中央。在6次嘗試中,我有5次都因違反規則被取消成績,並且每一次越線的距離都不足10厘米。
從我目前體驗過的內容來看,這款 游戲 里競賽項目的操作規則都不復雜。我在編輯部的電視機旁觀戰許久,發現每位老師都能在短暫的嘗試後迅速掌握操作要領,雖然這在大多數時候並不代表他們能夠取得好成績,但至少每個人看上去都似模似樣,能夠像個真正的運動員那樣去參與比賽了。
同事正在跑道邊蓄勢待發
我還發現了同事們隱藏的運動天賦,熊老師跳起高來是一把好手;陳老師擅長騎自行車;左輪老爺運起籃球如風一般;池老師和我一樣長於動手揍人,將熊老師按在地上一頓猛打……
在一群愛玩 游戲 的人手裡,《2020東京奧運》的遊玩體驗(以及場外觀看體驗)還是挺不錯的。但我不確定的是,假如你只有一個人,玩它的體驗會不會不太一樣。謹慎起見,如果你想要體驗一下運動快樂的話,我覺得不如加點錢去買《馬里奧網球ACE》——但《2020東京奧運》也不是沒有優點啦,至少在「馬里奧」的世界裡,你肯定不能代表中國隊勇奪冠軍。
在我們決定要一起玩《2020東京奧運》時,一位老師就好心提醒:「這個 游戲 雖然看上去和『馬趴』很像,其實很硬核的。」
起初聽到這句話,我還頗不以為然:雖然自己對 體育 類 游戲 不太熟,比不上天天「FIFA」的熊老師和左輪老爺,但好歹也在各類ACT、ARPG里錘煉過,面對一個以推廣為主、看上去就很合家歡的奧運會主題 游戲 ,總不至於玩不下去吧?
萬萬沒想到我的第一場勝利來自越野自行車
等到真正玩到 游戲 我才明白,讓我感到不適應的並非 游戲 的難度,而是它的操作。
在我看來,不論是追求真實感如「FIFA」,還是考驗操作如「馬網」, 體育 類 游戲 都需要在操作順暢的前提下讓玩家展現自己的水平,物理引擎、按鍵設計、手感等等就算做不到完美,至少別給玩家造成障礙才對。
《2020東京奧運》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很美、很合家歡,卻用手感給玩家下絆子的 游戲 ——當然,它的設計還沒到天怒人怨、玩不下去的程度,但假如設計師們能夠稍微留意玩家們的操作習慣,稍作調整的話,這個 游戲 應該還可以好玩3倍左右。
尤其讓我不解的是:為什麼要把那麼多操作放在搖桿上?
我可以接受混合泳用不同搖桿動作反映4種泳姿的差異,自由泳里連續推動搖桿,用音游模式模擬劃水動作也可以理解,然而乒乓球用右搖桿接球回球就實在難以適應——連沙灘排球和網球用的都是×鍵呢。
在搖桿之外, 游戲 的另一些操作也不能讓人完全滿意。設計者或許是想讓不同項目的操作體現出差別,然而手柄上的按鍵就那麼多,重復設計就在所難免。比如大部分競速的加速都是連點×鍵,一旦你想刷新紀錄或是出於別的原因長時間玩類似項目,按×鍵的那根手指就會變得無比疲勞……同樣的理由,我不知道設計者為什麼不用更「流行」的長按×鍵或是R2加速,再配合另外一個(或者幾個)常用細節來避免過度加速的問題——當然連點按鍵的確能像 體育 比賽那樣讓人心潮澎湃。
右搖桿回球實在讓我感覺別扭,也許是我不適合這個項目
「本地僅支持2人同時 游戲 」這一點,已經有其他老師指出,我也就不打算再贅述。作為主打「競技」的奧運會和希望玩家體會到奧運精神的 游戲 ,這樣的定位確實略顯尷尬。而更尷尬的是,雖然玩家和他的朋友可以選擇本地雙人模式, 游戲 卻不支持兩個人同時使用自定義模型。也就是說,只有一個人(1P)可以自由捏臉,另一個人只能使用 游戲 隨機生成的角色——這有可能是沒找到設置,但即使有這個設置,觸樂整個編輯部都沒人找到,那它隱藏得未免太深了……
假如你和朋友一起玩,你們之中至少有一個人無法使用自定義模型——如果讀者朋友找到了修改方法,希望能夠教教我
當然,我並不認為《2020東京奧運》是一個糟糕的 游戲 。它至少有相對豐富的捏臉系統,這可以提升玩家的沉浸感,也可以給許多主播造梗的資源——實際上,編輯部的朋友們已經靠這套系統捏出不少流量明星的臉,但打死我們也不敢把這些圖片貼出來。
總之,假如一個玩家想通過一個 游戲 體驗到多種現實里的 體育 運動,那麼《2020東京奧運》也的確合適。只不過,把 游戲 所有內容都體驗過一遍之後,我竟然找不到一個想重復玩久一點兒的項目——這真的讓我很難真心實意地向朋友們推薦它。
我對 體育 的興趣早隨著多年前被足球班開除徹底丟失,更別提去嘗試同題材的 游戲 了。所以,當同事們圍在電視前打開《2020東京奧運》時,「臭軍迷」(指我)毅然戴上了沙漠迷彩耳機和四眼夜視儀——我甚至不想看一眼它的畫面。
沒想到,同事們狂熱的笑聲貫穿了耳機的隔音層。不就是打打球、騎個破單車么,至於笑成這樣嗎?懷著疑問,我擠進人群,幾個小時後,我揉著酸痛的笑肌、生疼的拇指回到座位。
雙人對戰中,乒乓球是我比較喜歡的模式(因為能贏)
《2020東京奧運》讓我自願消耗幾個小時去體驗,期間還樂得合不攏嘴,它當然值得推薦。只是想要享受同樣份額的快樂,需要很多前提。
只需要一個好友,《2020東京奧運》就會給你展現出它的「沙雕」魅力。正式進行各項比賽前,你可以和朋友在自定義角色系統上愉快地消耗大量時間。從自定義角色的國籍和膚色,到自定義五官、身材,甚至細致如眼影顏色的細節,把角色塑造成喜歡的偶像、影星或是其他什麼題材的經典形象。
這姿勢很像「香蕉君」呢
對於一款主打 體育 競技內容的 游戲 來說,把自定義系統做得比 游戲 模式還細,這乍一聽上去有些「偏題」。不過沒關系,當你的角色站在沙灘排球賽場上,穿著宇航服、梳著日本藝伎的發型、留著英格蘭風味兒的鬍子,並且在慶祝期間揮舞身上相撲運動員規格的肥肉時,你會感受到那種強烈的違和感,還有蔓延到臉上的笑紋。
或者穿上「皇帝的新衣」
有運動或動作 游戲 天賦的玩家會很快掌握《東京奧運會》的操作技巧。只是在目前體驗的所有模式中,沒有那一項做得夠「深」。比如在拳擊賽場,有不同方向的勾拳和大招可供選擇,還有格擋、擋反,可固定套路和「瞎搓」仍舊能獲得巨大優勢。我曾自信滿滿地挑戰看上去弱不禁風的竇老師,然後被她反復搓直拳,打到根本抬不起頭。
啊!我又倒了……
如果你的體驗過程中有超過一位好友加入,就有可能面臨僧多粥少的尷尬,本作的多人模式僅局限2人同屏聯機。當操作者純粹沉浸在競技本身,圍觀者也許會默默掏出手機,多少個有趣的聚會都是在這一刻開始分崩離析的。
當然,如果你的確有一個,或是幾個愛笑、有耐心還喜歡運動題材的朋友,那麼這場「虛擬比賽」就有它獨特的魅力可尋。它可能沒那麼完整,也不那麼細致,但能夠帶來快樂。
說實話,最開始我對《2020東京奧運》的印象是很好的。當式微的外食黨從炎熱的戶外回到辦公室的時候,我看到了無比血腥的一幕:熊老師操作的黑人壯漢拳擊手「Machine」被竇老師的肯亞小哥「Rookie」結結實實地一拳打在臉上,失去了知覺。屏幕里紫色與黃色的粒子特效橫飛,辦公室里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Nice Punch!又是這個場面……
等到自己上了手,我才發現它其實沒那麼好。在操作方面,除了其他老師提到的「用搖桿打乒乓球」,瘋狂按「×」的越野自行車也是一言難盡的設定——你必須一刻不停地按著手柄,還要在適當的時機跳起來!跳躍成功的判定非常短,而失敗的懲罰卻十分嚴重。在整場比賽中,我不得不無數次地從0開始加速,最終喜提第八名。
沙灘排球是為數不多的讓人想「再來一盤」的 游戲 。我和牛老師各帶一個電腦,在沙灘上大戰3個回合,互有勝負。沙灘排球的可操作內容似乎遠遠高出其他球類 游戲 ——它有扣殺、有攔網,甚至還有吊球!比起只有對方起高球才能「自動扣殺」的乒乓球和必殺技總是失靈的網球,沙灘排球可以說是《2020東京奧運》中的良心之作。
乒乓球的「自動扣殺」
剛才也說過,比起單一項目的其他運動 游戲 ,《2020東京奧運》的可操作內容很少。可以看出來,它們為了成為「合集」而做了不同程度的精簡,但我認為這種精簡有些過了頭。有些項目放在列表中感覺就是湊數的——它們粗糙是樣子就像是在喊著「嘿,你看我在這兒,別點進來,知道有就行」。
另外,所有 游戲 的普遍問題是人物動作不太流暢,這一點在拳擊和籃球中格外明顯。左輪老師操作的大明星在球場上反復橫跳時一直在莫名其妙地滑步,雖然非常契合他設定的人物模型,不過看起來還是怪怪的。
沙灘排球場上躍躍欲試的運動員
我仔細思考了一下,雖然它有那麼多的不足,但是如果回到多年以前我和表弟一起玩 游戲 的暑假,《2020東京奧運》一定能讓我們快樂好幾個禮拜(而且家長抱怨的頻率會比其他 游戲 低很多)。
那一天,我在安靜的會議室里做著電話采訪,聽著受訪對象講述糟心往事。說真的,有時候做采訪,情緒也會一並陷入黑洞里去。後來我結束了采訪,有些抑鬱地推開了門——
祝老師和熊老師坐在電視前玩著什麼 游戲 ,一群人圍在一旁看,辦公室里正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池老師要不要來跟熊老師玩一把!」祝老師剛好起身,把手柄塞我手裡。
「行吧。」我坐在電視前,「……但這是什麼玩意兒?」
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捏臉系統……
太「沙雕」了。令人無言以對的「沙雕」。 游戲 就是一堆傳統的 體育 競技項目,操作簡單,流程簡潔,一般的賽事都能在一分鍾甚至幾十秒內決出勝負。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交到我手裡的那位選手和熊老師手上的那位選手,都被某位老師捏成了非常鬼畜、鬼畜到難以形容的畫風。你知道,鬼畜游泳不是游泳,是鬼畜;鬼畜跑步不是跑步,是鬼畜。不管做什麼事情,鬼畜選手們所到之處,總能夠收獲快樂的笑聲。
說來也是奇怪,雖然我一邊玩一邊抱怨「這什麼呀,太傻了吧」,但也一個接一個地嘗試了所有的項目,並且前頭有些低落的情緒也很快地好了起來。休閑小 游戲 和雙人對戰的模式都有它們的魅力所在:雖然傻是傻了點,但快樂來得也直接。而且這種快樂就像會傳染一樣,比起對戰中的兩個選手,作為圍觀群眾的快樂甚至更多。
跨欄我都是一路撞過去的……
但作為休閑小 游戲 ,它們還是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說是「合家歡」,應該要易上手、有較高的可玩度才對。這些 游戲 在機制設計上雖然完全不復雜,但其中幾款操作起來還是令人比較費解。比如我和熊老師在打棒球的時候就陷入了迷茫,因為對家接球的機制令人摸不著頭腦,所以只要能把球打出去就能得分。
操作上的簡單化其實也並沒有太多地提升 游戲 體驗,那裡頭的足球 游戲 就連身為「FIFA」新手的我都會嫌棄……它的演算法判定顯然跟「FIFA」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不過它或許追求的也並不是精益求精,C羅和梅西的臉看膩了,捏個著名的流量明星上場踢球也能圖個開心。
我最喜歡的當然是拳擊比賽了!可能我的「魂」系玩家技能點被竇老師的《血源詛咒》點上了,打起熊老師來真是不費吹灰之力!我遇敵就莽的 游戲 路數在拳擊賽場上彷彿得到了發揮,那叫一個拳拳到肉,一雪「FIFA」賽場上鏟不到人的屈辱。
你問打擊感如何?打擊感不好說,但打擊熊老師沒問題
我看自己一直贏我也著急呀,我跟熊老師說:「您倒是還手啊!」熊老師在一旁弱弱地說:「我想還啊,這不還不上嗎……」
300元的捏臉系統附贈一堆小 游戲 可能看起來不太值,但若你擁有這樣一群能夠一塊「沙雕」的朋友,我覺得《2020東京奧運》還是可以考慮一下。
❸ 2012倫敦奧運會安卓游戲的游戲簡介
游戲等級:★★★★★★★★★★★★★★★★★★★★★★★★★
據介紹,該款游戲最大的特點便是對奧運競技場景的逼真模擬。視覺效果方面,時下最為流行的全彩3D畫面特效令玩家彷彿成為置身奧運賽場;角色屬性方面,玩家除了可以自主選擇國家隊外,力量、平衡、敏捷、精準、柔韌、心理六大角色屬性足以讓玩家徹底體驗一回「奧運真人秀」。
游戲特點
- 游戲包換9個奧運項目:100米,110米欄,100米自由泳,飛碟,三級跳遠,撐桿跳高,100米蝶泳,獨木舟和射箭;
- 培養你的運動員超過220個項目;
- 3種游戲模式:培訓,奧運,挑戰;
- 享受真實的2012奧運場館吧;
- 多國語言支持,包含中文。
❹ 2012倫敦奧運會在哪裡下載
2012倫敦奧運會在應用商城下載,
1、首先要打開軟體商城。
2、其次在商城中的搜索欄中輸入倫敦2012奧運會游戲字樣。
3、最後點擊界面下面的下載按鈕下載即可。以上就是2012倫敦奧運會下載流程。《2012倫敦奧運會》是一個小游戲,由韓國知名游戲開發商NEOWIZ設計開發,是2012年倫敦奧組委官方授權的奧運題材競技手機游戲。
❺ 想找找奧運主題的游戲,最好是能用手機玩的那種,有嗎
現在一直在玩中國移動推出的《決戰倫敦-2012奧運官方手機游戲》,畫面很不錯是全彩的3D畫面特效,富有感官沖擊的操作模式和生動有趣的游戲內容操作簡單易上手強烈推薦一下,目前各種刷記錄中!
❻ 倫敦奧運會游戲出來沒手機版的有下嗎
倫敦奧運的手機游戲《LONDON 2012 OFFICIALMOBILE GAME》已經出啦。即將全球首發了,到時候登陸移動游戲門戶網就可以下載玩了。游戲有9個項目,積分成績還是計入全球排行榜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努力贏個冠軍吧。
❼ 2021倫敦奧運會游戲在哪個平台可以玩
ios平台。《倫敦奧運會2012》是Sega開發的一款體育競技SPG,2012年發行。
❽ 有沒什麼奧運相關的游戲
這三款游戲都可做奧運營銷之用。以奧運主題為切入點,在奧運期間極易引起粉絲的關注與參與。有話題、有熱度,更有互動。大量漲粉與爆炸式傳播,營銷效果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微信人家互動營銷游戲更是支持商家全面定製。品牌植入、游戲元素替換、logo展示等等,自定義場景功能,讓商家打造專屬自家品牌特色的奧互動營銷游戲。
當然,為了加深與粉絲的互動,增強游戲黏性,商家還可以開啟「隨機抽獎」功能。粉絲不僅能通過排名有機會獲獎,更能在抽獎環節中,獲得治癒之驚喜。
奧運互動游戲能用在哪些場景里?
三款奧運游戲,在奧運賽期都可以用噠。比如餐飲、商場、零售、生鮮、美容健身等等行業,奧運激情,全民大聯歡,趣味互動,話題度爆表。
無論是在粉絲的碎片化時間(等餐、排隊、公交、地鐵上等場景),還是商家的奧運主題營銷中,這三款游戲都能排上用場。
設置一些和奧運相關的禮品,以及商家的粉絲轉化必備之品——優惠券、會員積分等虛擬獎品。虛實結合,能讓商家的營銷活動更立體、更飽滿,更營銷。
粉絲與商家的互動不僅能因此得到增強,同時線上粉絲還能轉化為線下消費,為商家的門店增加客源。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三款互動游戲,微信人家還有最牛射擊選手、挑戰臨門一腳、速配運動球、足球泡泡龍、足球猜一夏、迎奧運為我加游等營銷工具,適合商家在奧運期間進行場景互動與熱點營銷。
微信人家也將不斷推出更多有趣實用的場景互動營銷工具,為商家的奧運營銷全面助陣,敬請期待!
PS:三款工具已經上線啦!還等什麼呢,在你猶豫的時候,人家已經下手准備迎戰奧運了!商機不可錯過,趕緊行動~~
❾ 那個倫敦奧運會官方手機游戲叫什麼來的是不是這個月的15號首發
你說的那個倫敦奧運會官方手機游戲叫《LONDON
2012
OFFICIAL
MOBIE
GAME》,本來是15號首發的,但現在延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