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游戲室外大全集
❶ 早教好玩的互動游戲
很多,比如躲貓貓、繪畫塗鴉等。躲貓貓游戲: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躺著或者靠著被子坐著,讓寶寶看著自己的臉。然後,用雙手蒙住自己的臉,嘴裡一邊說:「喵——,喵——」,一邊露出臉來。
玩過上面這個游戲,可以換個方式,把干凈的手帕輕輕蒙在在寶寶臉上。寶寶第一次被蒙住臉可能會不知所措,這時媽媽就握住寶寶的手幫他把手帕拿開,並說:「喵——,喵——」。多次練習以後,寶寶就逐漸學會自己拿下手帕了,並且會樂此不疲。
❷ 0-12個月,1歲以內寶寶早教,這12個早教游戲就夠了
0-12個月,1歲以內寶寶早教,這12個早教游戲就夠了。大家都知道,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最快速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 如何早教決定了寶寶大腦能開發到何種程度 。
然而很多媽媽卻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早教,除了買繪本看書、買益智玩具以外,就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了,有些家長還會花費大價錢將寶寶送到早教機構去。
如果家庭預算有限的話,其實下面這些游戲也足以讓寶寶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啦~
通過這些游戲,不但可以促進寶寶的生理發育,還能幫助語言和認知的發展,同時培養良好習慣。
不過今天呢,咱們先來說說適合12個月以前的早教游戲。
1
0-3個月
這個時期的寶寶只能躺在嬰兒車里, 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寶寶多碰觸、看、聞以及聽,也就是通過充分刺激他們的五種感官,來讓他們認識這個世界。
如果寶寶對你做的動作、發出的聲音沒有什麼反應,也不要著急,家長們可以不斷重復,或者過一會再做一遍。
01
嬰兒車觀光(發展認知)
將寶寶安全的固定在嬰兒車里,推著車開始觀光,一邊觀光一邊和寶寶說話,比如說「 寶寶你看,剛剛開過去了一輛車 」,「 寶寶你看,這朵花開的真好看,它是紅色的 」。
記住要時不時的和寶寶有視線上的交流,先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後再指向寶寶視線范圍內能看到的東西。 (不在寶寶視線內的,他們看不到,游戲就白做啦)
這種游戲不論是室內還是室外都可以進行,不過記得經常帶寶寶出去呼吸新鮮空氣。
媽媽在描述環境時,語氣也要誇張一些,這樣比較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02
學唱歌(發展語言)
媽媽隨便哼唱一點簡單的曲調給寶寶聽, 一定要越簡單越好 ,可以只是一個單一的音節,比如說「啦」,但是可以變換不同的聲調,一遍一遍的放慢速度,反復唱給寶寶聽,同時引導寶寶學習你的發音。
哪怕你一唱歌就走調也沒關系,反正寶寶又不知道什麼是走調,他們只需要通過媽媽的聲音來學習發音就好了。
寶寶發對一個音調,可以親寶寶一口,鼓勵他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 媽媽在唱的過程中,需要盡量看著寶寶的眼睛,和他有眼神上的交流,這樣寶寶才能明白,媽媽是在對寶寶說話 ,通過這樣的過程,讓寶寶開始學著積累自己的語料庫。
03
哎呀,媽媽哪去了?(鍛煉頸部)
將寶寶平放在舒適的小床上,先俯身看著寶寶,然後移動到寶寶的側邊, 一邊移動一邊說,「咦,媽媽去哪了?」,然後再慢慢回到寶寶的視線范圍之內,同樣是一邊移動一邊說:「媽媽在這呢!」
通過媽媽的移動和忽遠忽近的聲音,可以勾起寶寶的好奇心,轉動脖子來鍛煉頸部肌肉。不過寶寶因為年紀小, 所以一定要注意每天玩兩三次就可以,多了會寶寶會累,而且移動速度也不要太快。
2
4-6個月
0-12個月,1歲以內寶寶早教,這12個早教游戲就夠了。 在這個階段,寶寶會開始學習翻身和坐 ,寶寶也會有目的的開始進行一些活動,比如說去尋找一個他感興趣的玩具,所以從這個時間開始,媽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來看護寶寶。
01
滾來滾去(鍛煉翻身)
將寶寶側放在毯子上,注意毯子周圍不要有危險物品,在寶寶周圍放一兩個玩具,並且給寶寶介紹這種玩具,以此來吸引他的注意力。
然後將玩具慢慢的移出他的視線,同時鼓勵寶寶翻身去找。如果寶寶成功滾動,或者僅僅是做出來努力嘗試的樣子,媽媽都要及時鼓勵,親寶寶一口,說:「寶寶你真棒啊,你能滾過來啦!」
這個時期的寶寶視覺開始不斷發展,媽媽可以准備幾個顏色鮮艷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通過一次次的鍛煉之後,如果寶寶側卧翻身順利,那麼媽媽就可以讓寶寶從仰卧開始翻身。
02
坐起來(練習坐)
將寶寶仰卧放在床上,先告訴寶寶你接下來要做什麼:「寶寶,把你的小手伸起來,媽媽一會要拉你坐起來」
說完後,媽媽伸手,用動作示意寶寶你要做什麼:「來寶寶,像這樣,把雙手伸起來。」
然後雙手握住他的小手,輕輕的將寶寶拉起來,同時也可以分開寶寶的雙腿,讓他坐的更穩。
最後再用語言解釋下現在發生的事情,「寶寶真棒啊,你現在坐的可好啦。」
或者也可以在寶寶從仰卧狀態需要被抱起來的時候,先拉他坐好,然後再抱。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通過這種方法可以鍛煉寶寶坐,但是如果寶寶表示不願意,不要強迫他,可以等寶寶心情好的時候,再進行這項游戲,動作一定要輕柔輕柔再輕柔!
如果你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寶寶還是不會自己坐,可以先去醫院排除下生理原因,如果一切正常的話,也不要著急,每個孩子發育的時間都不一樣, 晚坐早坐都是正常的 。
03
鈴兒響叮當(發展語言+鍛煉頸部)
將寶寶抱在懷里,准備一個聲音不刺耳的手搖鈴,然後在寶寶的兩側輕輕晃動,當寶寶尋找聲音來源的時候,就將鈴鐺藏起來, 反復藏幾次後,再讓寶寶發現鈴鐺 ,這時寶寶會非常開心,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搖著鈴鐺跳舞。
這是一種同時刺激聽覺和鍛煉頸部肌肉的游戲。
3
6-9個月
這個時候 大部分寶寶已經可以坐的很好了,有些寶寶可以開始自己爬行,而且手的抓握能力越來越強 ,同時他們也會開始明白,當一個物體消失在他們的視線之內時,並不意味著它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而是在他看不到的那一側。
01
邁開步子(鍛煉站)
將寶寶放到地板上,告訴他接下來你將要讓他做什麼,比如說「寶寶,接下來你可以站在地上啦。」
然後媽媽坐在地上,雙腿岔開成V字形,同時讓寶寶面對你站在你的兩腿中間,保持和你的視線有接觸。
因為站立會刺激反射性邁步,所以寶寶一站在地面上,就會開始往前邁步 。
媽媽 不要 用手抓著胳膊或者手,這樣很容易受傷,可以用雙臂將寶寶抱住,保證他的安全。
在這個游戲中,寶寶自己就會非常開心,可能會跳來跳去,媽媽這時候也可以描述下:「寶寶笑的真開心啊,寶寶一定很喜歡邁開步子」這樣可以發展寶寶的情商。
跟翻身和坐一樣,每個孩子的時間都是不同的,不要急於求成,也不用跟別的孩子去比較,這是一個自然發育的過程。
02
盒子里是什麼?(發展認知)
准備一個色彩鮮艷的盒子(可以自己買貼紙來貼),在盒子里放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同時叫寶寶的名字,然後晃動盒子,說:「寶寶你聽,盒子裡面是什麼呀?」
然後做出誇張的動作,引導和鼓勵寶寶自己打開盒子,「寶寶,自己用手把盒子打開」。熱情的聲音更能激發寶寶的好奇心。
當寶寶打開蓋子後,媽媽可以說:「寶寶真棒啊,自己就把盒子打開了,你看盒子里什麼?原來是你最喜歡的猴子玩具」
通過這樣有目的的行為,讓寶寶明白什麼叫做「解決了一個問題」 。每次都可以在盒子里放不同的玩具,加大寶寶的興趣。
03
懂禮貌的好孩子(發展語言+情商社交)
准備一個寶寶喜歡的小玩具,讓爸爸將玩具遞給寶寶,當寶寶有伸手拿的意思的時候,媽媽可以在一邊說謝謝,同時做一些稍微誇張一點的動作,比如說點頭或鞠躬,然後引導寶寶模仿媽媽的動作,如果寶寶模仿出來了,爸爸媽媽可以一起親親寶寶,給寶寶鼓勵。
這個時候的寶寶雖然還不太能理解對話的具體意思,也無法發出這樣復雜的聲音, 但是通過具體情境+動作的同時模仿,對寶寶的理解能力和情商發育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對話可以不僅僅局限於「謝謝」,還可以是「再見」、「你好」等等日常問候。
4
10-12個月
這個時候的寶寶開始自己學著搖搖晃晃的走路了,各種大動作和精細動作也在不斷發展。
01
塗鴉桌(發展精細動作)
0-12個月,1歲以內寶寶早教,這12個早教游戲就夠了。家裡可以准備一個塗鴉的小桌子,當寶寶爬過來,或者搖搖晃晃的走過來時,像寶寶解釋下桌子上的東西都可以做什麼,比如說「寶寶,這是蠟筆,你看,它能在紙上塗出顏色。」
然後讓寶寶自己選一隻筆:「來寶寶,從蠟筆盒裡選擇一隻蠟筆。哇,你選了一隻紅色的蠟筆!」
當寶寶拿著蠟筆後,可能不知道該怎麼做,這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寶寶塗鴉。然後給寶寶時間,讓他自己玩。
注意在玩的過程中,媽媽要在一邊描述寶寶的動作,當寶寶快要失去興趣的時候,可以在畫紙上寫下寶寶的名字,同時告訴他,「這是你畫的畫,這里有你的名字,你的名字是XXX,你看是不是很棒?」
還可以將日期也一起寫上,這樣日後回看也是非常好的回憶。
02
我想要那個(鍛煉語言)
這個時期的寶寶會開始用手指表達自己的意願, 當寶寶指向一個物品的時候,媽媽要把他的需求描述出來,然後再回應他 ,比如說:「寶寶在指著小汽車,你是想玩小汽車嗎?」或者可以強調寶寶的行為,「這是小汽車,寶寶在指著一輛小汽車」。
通過了解寶寶的意思,並且將寶寶的需求描述出來,可以幫助寶寶了解,當他想要做這件事的時候,他應該如何用語言表達。
不論是寶寶用手指,還是表達需求是只是「嗯嗯啊啊」的發短音,媽媽都要講寶寶的需求完整的敘述出來。
03
哪些是一樣的?(發展認知)
選擇3個玩具,兩個一模一樣,第三個不同。
將這些玩具擺在地上,看寶寶會玩哪個,然後問寶寶:「寶寶你看,哪些是一樣的?」
不管寶寶有沒有選擇對,媽媽都要描述出寶寶的動作,並且告訴他為什麼是一樣,為什麼又不一樣。
然後可以再將玩具分開,讓寶寶自己找出一樣的放在同一邊,同時還要描述寶寶的動作,並且給予鼓勵。
4
因為寶寶的名字都不同,所以嘟媽都用「寶寶」來指代了, 在具體的活動中,媽媽最好稱呼寶寶的名字 ,這樣能讓他知道自己是誰、叫什麼,因為這是他獨有的稱號。
0-12個月,1歲以內寶寶早教,這12個早教游戲就夠了。做這些游戲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斷的重復, 寶寶可能一開始不能理解你在做什麼,但隨著一遍遍刺激他們的大腦,會加深他們的印象,發展認知水平 ,家長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也不用和別的寶寶攀比,這樣只會加深焦慮情緒,寶寶也會不開心。 同時媽媽的描述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存在,能夠幫助認知+情商雙重發展。
❸ 兒童早教游戲都有哪些
當寶寶成長到八個月的時候,學習能力逐漸增強。因此很多父母都會利用這個階段給寶寶早教,達到增強寶寶記憶力等效果。在眾多早教的方式中,最讓寶寶接受的就是早教游戲,可以讓寶寶邊玩邊達到教育的目的。那麼適合八個月寶寶的早教游戲有哪些呢?
1. 連續翻滾
父母可以選擇讓自己的寶寶躺在柔軟的墊子或者床上,然後利用玩具的吸引力讓寶寶自己連續翻滾來獲取玩具。如果寶寶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翻滾取得玩具,不僅給寶寶一種自豪和興奮的感覺,在此過程中,還能夠讓寶寶的全身變得更加的協調,動作變得更加的靈敏。
2. 看圖識物
或者用圖書或者卡片的方式讓寶寶看到圖畫,然後大人說出一個圖片的名稱,讓寶寶去尋找到以後再指認出來。這樣的游戲首先可以讓寶寶理解父母所說話的含義,而且可以讓寶寶學會認知圖像,擴展寶寶認識事物的范圍。
3. 定向傳物
父母可以選擇給自己和寶寶手裡都准備一份東西,然後通過語言交際來讓寶寶和自己手上的物品進行交換。進行這個游戲的目的就是給寶寶建立起交換的概念,可以幫助寶寶培養愛分享的好習慣。
❹ 早教的親子游戲有哪些
促進親子交流的十個建議
1.留出等待時間
大多數人會在別人沒把話講完之前就插嘴說話。這里有一個好建議:在孩子回答您之前,給孩子留5-10秒鍾准備時間。這樣做的好處是,這期間孩子能夠組織他們的語言,同時還能防止或者減少一些孩子結巴的狀況。
2.不要矯枉過正
如果您總要求孩子發准一個語音,尤其是那些他們長大後才能說準的音,請停止這種做法。
因為在提高交流技巧的過程中,過度糾正孩子的發音,只會適得其反。
您越是要求他們發音準確,得到的結果可能越差。在您和孩子的交流中,相信您也不願意讓發音成為孩子的煩惱,因為他們很可能打退堂鼓,徹底放棄。非要讓您的孩子發准某個音,就好比逼一個還不會烹飪的人做出美食一樣。
3. 把您的孩子當成真正的交流對象。
這一點可能有些難把握。您得像對待成人一樣和他們交流,但同時要記住他們仍然是孩子。
把他們當作成年人來交流並不意味著用成人所用的詞彙、玩笑或者他們不理解的信息與其交流,而是要做到雙方輪流表達,使用眼神交流,並且重視孩子所說的話。
很多時候,同年幼的孩子交流,您可能無法理解他們的話(比如:小孩的胡言亂語),但是您要繼續盡力猜測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並且有所回應,盡管您並不確定他們在講什麼。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家長不要總是用兒語和他們交流。偶爾這樣做沒有關系,但孩子滿九個月後,您一定要限制自己使用兒語的頻率。
4. 家長應該做個好榜樣
您應該做一個好的「交流」榜樣。如果您想讓孩子建立良好的語言技巧,那麼您自身應當具備這些技巧。經驗證明,用略高於孩子實際水平和能力的語言和他/她說話,可以提高孩子的交流技巧。如此,可以激發孩子的潛力,促使他們不斷學到新的交流技巧。
5.關掉電視
雖然電視讓您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獲得了一絲閑暇,也有很多優秀的電視節目供孩子收看,但是還是試著盡可能多地關掉電視吧。
請記得一點,您讓電視開著的時間越短,孩子所期待看電視時間也就越短。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樣做能夠改善孩子的行為態度,拓展孩子想像力,讓孩子學會自我娛樂,從而增強語言技巧。
6.讀給孩子聽
孩子不僅僅是用眼睛看這個世界,也會用耳朵聽這個世界。接下來,我們就講講家長讀書給孩子聽的重要性。
家長可以將麥片盒背面的字、人們衣服上的字、街道上的各種標志等讀出來。孩子接觸語音和語言結構越多,他們理解就越快。
家長們要記住,讀書給孩子聽的時候,無須一字不落地讀完。相反,只需要看看圖片,給孩子講講您看到了什麼就可以了。比如:讀《灰姑娘》的時候,您可以說:「啊,灰姑娘的鞋子丟了」,或者「那些老鼠變成了馬」等等。
這樣做的兩點好處:
1.讓孩子學會發揮他們的想像力;
2.讓孩子建立或增強他們接受性語言和表達性語言技巧。
所以試著每天給您的孩子讀一本書吧。
7. 多問開放性的問題。
家長需要格外注意:不要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轟炸孩子,並且誤認為這有助於孩子建立高超的語言技巧。請把自己當做孩子的榜樣和聊天夥伴,而非孩子的檢驗員。
開放性問題是指沒有標准答案的問題,不能僅用「是」或「不是」來回答。多問這樣的問題能夠教會孩子認真思考和如何闡釋自己。
以下一些例子告訴我們,怎樣將簡單問題轉化成開放性問題:
問題:你剛去了商店嗎?
開放性問題:你剛去哪了?
後續問題:你看到了什麼?
問題:那本書很不錯嘛?
開放性:你覺得那本書怎麼樣?
後續問題:看完那本書你有沒有想改動的?
當家長開始注重培養孩子語言技巧的時候,應該經常說這樣的話「跟我說說……」。
8.經常重復
當孩子年齡還很小的時候,他/她至少需要聽一百次,才會試著開口說出來。所以不管是發音還是單詞,盡可能多重復。
就像在一首兒歌里,同一詞語會被重復12遍。重復不僅是學習的關鍵,也是提高交流技巧的方式。
9. 做出總結或者解釋後果
「做出總結」和「解釋後果」,這兩個概念越早教會孩子,對孩子的發展越好。當然,這並不是讓您把兩歲大的孩子禁足一周,而是在事情發生時或者他們做了錯事之後,讓他們明白背後的原因。
這樣做需要很多練習和極大耐心,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對孩子十分有益,還能培養孩子的邏輯並學會理性思考。
以下例子適用於小一點的孩子:
如果您的孩子爬椅子摔下來後,開始大哭(假設他們沒怎麼傷到自己)。父母可以說:「你摔倒了」,「你受傷了」,「你不應該站在椅子上」。
如果孩子的年齡稍微大一些,以下例子比較適用:
假設孩子不情願告訴您他要去哪。父母可以說:「如果你在哪受傷了,我卻找不到你怎麼辦?」記住,在正面情況下您也應該告訴他們原因。
比如:孩子按照您的要求打掃了他們的房間。
父母可以說:「感謝你打掃了自己的房間,你今天可以和朋友在外面多玩會兒,因為你今天很聽話。」
10.表揚孩子多說
這也是必須要認真權衡的一點——並不是孩子說任何話,您都要表揚他們。家長要間斷性地表揚孩子,每天至少表揚幾次。當孩子還小的時候,表揚的頻率可以高一點。
對小點的孩子:
當他們叫對某件東西的名字時,您可以跟他說:「對呀」、「沒錯,那個就是……」或者「你可真棒」。
當孩子年齡大一點的時候:
如果孩子用了您教他的新詞彙,您可以表揚他們說:「真棒,你用了一個相當復雜的詞彙呢!」
如果孩子獨自解決了一個問題,或者您注意到他們說了一句復雜或者語法正確的句子,您可以表揚他們說:「那個問題是你一個人解決的」、「你能自己思考出那個句子,我很高興」、「這個句子造的太棒了」。
❺ 100個早教小游戲
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平衡工作和生活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很多的爸爸媽媽們都是不知道如何去跨過這個坎。工作導致家長們跟寶寶平時的時間相處少了,不過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和寶寶一起來做一些有趣的早教小游戲,這樣也能培養和寶寶之間的感情,那麼,100個早教小游戲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早教小游戲有:
1、學習使用剪刀。對於孩子們來說,剪刀可能是很危險的物品,爸爸媽媽們不讓寶寶們碰。其實可以教寶寶們學習如何使用剪刀,給寶寶學習剪紙等等。
2、做手工卷紙小蛇。寶寶們都很喜歡做手工,對於三四歲的寶寶們來說,是可以自己獨立操作完成的。將長條彩紙收尾粘住,一個套一個串一起,再添加個頭部和尾巴,就可以完成了。
3、動力沙。動力沙是一種有粘性的物品,手感在細沙和橡皮泥之間,是很好的感官小玩具。給寶寶模具,就可以簡單製作出來了,打理起來也是很方便的。
4、牛奶盒變身。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們都會給寶寶買牛奶喝,所以家裡的牛奶盒是很多的,四四方方的。爸爸媽媽們陪寶寶做個手工,變身一個小別墅也是可以的。
5、字卡組詞造句。爸爸媽媽們准備好字卡,靈活擺放著,可以讓寶寶自己來找字組成,帶動寶寶的小腦袋轉動。
早教小游戲還有樂高顏色分類;樂高數字卡片一一對應;自製橙汁;點幾盞小桔燈;穿牆而過等等,家長們都可以和寶寶動手試試。
❻ 暑假陪娃秘笈,這85個適合2~5歲玩的早教游戲請收好
文/Rachel
暑假在家這段時間,我陪3個孩子一起玩了很多早教 游戲 。
大寶近5歲, 他參與的 游戲 最多; 二寶兩歲半, 她可以做的事情也不少; 三寶才11個月, 所以他基本上就是在一旁看著我們玩。
孩子們在玩得很開心,他們突破了很多挑戰,嘗試了很多新技能,有了很多新發現,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長進。
這就是早教的意義, 在玩中啟蒙,在玩中 探索 ,在玩中學習。
這些早教 游戲 都很簡單,准備起來很方便,隨時可以跟孩子們玩起來。
我整理了一下,一共有85個小 游戲 ,分成以下9大類:
1
創意美術
不去臨摹,也不用模仿,更沒有繪畫和配色的理論, 而是使用特殊的『畫筆』,讓孩子們自由自在地去 探索 和發現畫中的美好。
1. 對稱蝴蝶
隨意地擠一些丙烯顏料在紙上,注意紙張要稍微厚一些。紙張對折時,不同顏料交融在一起。紙張打開之後,形成特殊的紋路,美得令人驚嘆。
我們家大寶特別喜歡畫這個蝴蝶,簡單易上手,很容易給他帶來成就感。
2. 壓出來的抽象畫
在較厚的紙上加上丙烯顏料,蓋上保鮮膜或者保鮮袋。接著用手壓一壓,也可以用滾輪把顏料壓開。
絢麗的混色,特殊的紋路,形成獨一無二的抽象畫。
3. 吸管吹畫
用滴管將顏料滴在紙上,我們用的是液體水彩,隨後用吸管將水滴吹散開來。
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氣度吹,都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長短大小不一的顏料軌跡,像極了小怪獸身上不規則的手腳。
等顏料幹了之後,貼上小眼睛,畫上手和腳。超萌的小怪獸就這樣完成了。
4. 分隔抽象畫
用紙膠帶作為分隔線貼在紙上,隨後在每個小格填充不同顏色。
顏色都塗滿的時候看起來一般,把紙膠帶撕掉,留些一些空白之後,整體美感就展現出來了。
5. 宣紙印染
將剪好的宣紙放在紙上,彩色宣紙本身就帶著顏色,加了水之後,顏色就會被印染出來。注意要盡量鋪平宣紙,否則無法將顏色印出。
幹了之後,紙張就留下了宣紙的顏色。添上幾筆,最後的作品是不是很不錯呢?
6. 銀行卡畫
在紙上添加顏料,注意將顏色分散開來,隨後用卡片將顏料往下滑。使用卡片的時候,動作要輕柔,卡片與桌面的角度要盡量小,這樣比較容易把顏色拉開。
使用完卡片記得先擦乾凈上面的顏料,在進行下一次的顏色拖拉。
卡片下滑形成特殊紋路,色彩也交融在一起,最後的成果別有風味。
7. 彩色頭發
拍一張孩子的照片,再列印出來,隨後 在頭上粘上棉花。
這時候就可以用滴管添加顏色了,使用滴管也可以鍛煉他們手指的靈活程度和力度控制。
最後他們看著自己五彩繽紛的頭發肯定會捧腹大笑。
8. 卡片畫
把卡片當畫筆,也可以出現令人驚喜的紋路。小孩子們都很喜歡這樣不受約束的繪畫,我家大寶玩卡片畫的時候特別投入,一臉認真的在設計自己的畫作。
最後的作品也很驚艷。
9. 紙巾花
將紙巾剪裁成圓形或者花瓣的形狀,隨後用皮筋扎緊紙巾。
接下來就可以用滴管將不同的顏色滴入紙巾,我們家大寶和二寶都很喜歡這個過程。
等待紙巾幹了之後,很容易就可以做成一朵小花。
10. 藍天白雲立體畫
特別簡單的畫法,很適合剛學會拿筆的寶寶。
給他們准備好足夠的顏料,我用了兩種深淺不一的藍色顏料,增添一點層次感。
等顏料幹了之後,用膠棒添上棉花,立體白雲的效果就做出來了。
11. 紙筒芯
用紙筒芯來畫畫也是我們家二寶很喜歡的。紙筒芯原本的圓形可以畫出泡泡的效果,也可以將紙筒芯折成心形、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等等,又會出現另一種效果。
將紙筒芯剪成煙花狀,輕輕鬆鬆畫出煙花的效果。
12. 棉簽 畫樹
將十幾只棉簽捆在一起,就成了一支特殊畫筆了。輕易就可以畫出葉子星星點點的感覺。
13. 泡泡紙畫樹
包裝用的泡泡紙有天然的紋路,一個個鼓鼓的小包也可以製造出葉子和花朵的感覺。
14. 滾輪畫樹
低齡寶寶很喜歡的滾輪也可以用來畫樹,不同色彩交匯在一起,畫出一顆枝葉濃郁的樹。
15. 手指畫樹
用手指點顏料,也可以畫出樹葉和花朵的效果。操作簡單,容易上手。
2
森林探險
天氣好的時候去森林走一走, 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絕對超過我們的想像。
即使不能去到一大片森林,去公園走一走,大自然的花花草草也可以成為讓孩子們心花怒放的玩具。
16. 花草名字
用雙面膠貼出名字,到了森林之後,孩子們就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創意啦。
用不同形狀的葉子和花朵來裝飾自己的名字,最後呈現出來的字母有些許藝術感,看起來美美的。
17. 花草帽子
找一個小孩子的卡通圖案,在頭發處粘上雙面膠。
孩子們就可以成為『設計師』了,設計出一頂獨一無二的花草帽子。
18. 專屬小樹
在家先畫一棵簡易的樹,到了森林之後滿地的素材,足夠孩子們裝飾出一棵他們的專屬小樹。
19. 小鳥的巢
同樣是先畫好一隻小鳥,在森林裡撿一些樹枝和葉子,就可以為小鳥築巢啦。
20. 百變蝴蝶
將蝴蝶的翅膀剪空,走在森林中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取景,讓孩子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無論把蝴蝶放在哪個地方,都會出現不一樣的效果,瞬間成為百變蝴蝶。
21. 樹枝穿葉
提前准備好一根線,在森林裡找一個筆直的樹枝,將線穿上,就成了一根簡易的針了。
用這根自製的針將幾片樹葉穿起來,就成了一條樹葉項鏈。掛在嬰兒車前,寶寶一定也會很喜歡看的。
3
科學實驗
科學實驗總可以帶來一些意外的效果,這些小驚喜會讓孩子們興奮不已。
在他們感嘆出現這些奇妙反應的時候, 他們也會好奇背後的原理。
22. 沉浮實驗
准備好各式各樣的小物件和一盆清水,究竟這些物品會沉下去還是會浮起來呢?
放下去之前,可以讓孩子們猜一猜。
每個物體都有自己的密度,一個物體密度大於水的密度就會沉下去,小於水的密度就會浮在水面。
23. 融化冰塊
在杯中加入等同的冰塊,讓孩子想一想如何更快讓冰塊融化。
可以加入鹽巴,可以加入熱水,也可以放在太陽底下...這些都是我們家大寶想出來的辦法。
24. 火山爆發
小蘇打加上白醋,就可以產生很多的二氧化碳,噴出來的泡泡就像一個小火山。
我們經常玩這個小實驗,這次我們加了黃色和藍色顏料,噴發出來有顏色的泡泡更好看了。
25. 奔跑的色彩
在盤中裝一點牛奶,隨後滴入顏料。
牛奶密度略高於顏料,所以顏料加入後可以短暫漂浮在牛奶表面,加入洗潔精後,顏料表面張力迅速下降並形成擴散效果。
奔跑的色彩一定會讓孩子們驚喜大叫。
26. 長大的毛毛蟲
在紙巾上塗顏色,然後用筷子捲成一個小柱子,卷的時候注意壓得短小一些。
這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們用滴管滴水在紙巾毛毛蟲上,毛毛蟲加水之後居然邊長了。
這是因為紙張具有吸水性,在遇到水後會吸水膨脹起來。
27. 小小噴水器
在礦泉水瓶下方戳幾個小洞,再將瓶內裝滿水。
如果蓋緊蓋子,瓶內下方的小洞就不會噴出水來,如果打開瓶蓋,水就從小洞噴射而出。
蓋上瓶蓋時,洞口處的液面與外界大氣連通,所以此時洞口嘴處的液面被大氣壓壓著,不會流出水。打開之後,瓶蓋下方的液面也受到大氣壓的作用,水就流出來了。
4
親子 美食
沒有一個小孩子會不喜歡吃零食的,外面買的零食總是不太 健康 ,不如和孩子們一起動手做點簡單又好吃的零食吧。
28. 蘋果甜甜圈
把蘋果切片,然後用礦泉水瓶蓋在蘋果中間壓一個洞,這樣就有了一個甜甜圈的樣子。為了防止蘋果氧化,影響顏值和口感,我把蘋果泡在檸檬水裡。
接著,讓孩子們把酸奶抹在蘋果上,再把彩虹糖撒在酸奶上面啦。
平平無奇的蘋果突然就變得魅力十足了,大寶和二寶都吃得很開心。
29. 香蕉冰棒
對半切開香蕉,插上冰棒棍。
拿去冰箱冰凍,拿出來之後,淋上一層巧克力醬,再加點裝飾。
這樣好吃又 健康 的冰棒哪裡找?
30. 自製水果水
在冰格裡面放上各種水果,可以倒點濃縮果汁,也可以直接加水,然後就等著它們凍成冰塊。
夏日裡,來一冰冰的水果茶,那叫一個痛快。
31. 自製冰淇淋
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吃冰淇淋呢?這款自製的冰淇淋一定會抓住他們的心。
准備兩個密封袋,一大一小。在小的袋中加入全脂牛奶、一點糖和香草精。在大的密封袋裡裝上冰塊,再加一點鹽,加速化冰。
把小袋子裝進大袋子里,這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們用力的搖搖搖。搖個5至10分鍾左右,小袋子中的牛奶就有了冰淇淋的細膩感。
最後嘗一口,牛奶味滿滿的冰淇淋,真是好吃。
32. 巧克力棒
普通的餅干棒吃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讓孩子們在上面加上一層融化的巧克力,再撒點彩虹糖。
餅干棒瞬間升級成為美味的巧克力棒。
33. 巧克力米餅
這又是一平平無奇之米餅的大改造,塗上巧克力醬,抹上彩虹糖,好吃的巧克力米餅就做好啦。
5
感統訓練
感覺統合是指人腦將身體各種感覺器官傳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加工、整合,進而指揮人體作出適當反應,使整體和諧有效地運作。
感統失調可能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愛發脾氣,做事拖拖拉拉或丟三拉四等等。
34. 躲避障礙物
讓孩子們用雙手雙腳撐著坐在地上,這時候向著他們的臀部扔一個小物件。這就要求他們反應迅速,抬起臀部,讓小物件通過,才算成功。
35. 左右跳躍
在地上粘一條長膠帶,讓孩子交叉跳過去。
增強腿部肌肉,鍛煉身體協調性。
36. 沿直線走路
拿一個玩具小鍋,在鍋里裝滿東西。
挑戰一下沿著直線走路,保持平衡的同時,注意手中的東西也不能掉下來噢。
37. 繞彎走路
繼續拿著前面用過的小鍋,這次不走直線,繞過障礙物,走出S型路線。
38. 跨過障礙物
讓孩子立正站好,向他們滾去一根長棍。
長棍滾到腳前就要跳起來,這也特別考驗他們的反應能力和跳躍能力。
39. 用腳取物
用手拿東西是多麼自然的事情,那麼試試用雙腳取物呢?
40. 雙手取物
在盒中准備好各式各樣的小玩具,大人發號施令,讓孩子們在盒子中拿一種類型的物品。拿得時候記得要雙手同時行動。
41. 拍氣球
在一次性餐盤後面粘上雪糕棒,簡易球拍就做好了。
追蹤到氣球的位置,協調身體和手臂去接住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感統訓練 游戲 。
6
思維訓練
通過 游戲 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他們通過 游戲 得方式去思考前因後果,既能享 游戲 的樂趣,又對孩子的注意力提升有幫助。
42. 點連點簡易版
把相同顏色的點點連起來,考驗他們的觀察能力,同時也是一個簡單又有趣的控筆練習。
43. 點連點升級版
這次的點點分布不規律,更需要孩子們認真觀察,對控筆的靈活度也有更高的要求。
44. 線條追蹤
這次也是把相同顏色的點點連起來,不過要沿著虛線。
這就要求孩子們靜下心來,才能追蹤到正確的線條。
45. 雙手圈數字
九宮格里分布的數字不一樣,這就要求孩子們看準不同位置的數字,左右手同時將相同的數字圈起來。
46. 看顏色寫數字
不同的顏色對應不同的數字,每個顏色的位置也不一樣。孩子們需要先確定對應的顏色,再找到對應顏色的數字寫上去。
47. 顏色配對
在雪糕棒兩側畫上不同顏色,將雪糕棒及其上的顏色臨摹在紙張上。
48. 字母拼圖
將兩根雪糕棒合並,寫上大小寫字母。打亂順序之後,再讓孩子們重新拼在一起。
49. 紙杯數字
在紙杯表面寫上數字,用不同顏色的馬克筆依次在雪糕棒上畫圈。
數完小圈圈,把正確的圈數放在相對應的紙杯裡面,這樣無聊的數數也增加了樂趣。
50. 照圖拼搭
先要在白紙上設計出不同的圖形,然後讓孩子們照著擺放。
他們需要觀察的細節很多,比如雪糕棒的顏色,以及每個具體的點對點,擺上去的時候也要小心,否則雪糕棒和紙杯都可能掉下來。
7
創意手工
創意手工可以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可以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
51. 橡皮泥杯子蛋糕
在紙杯模具中塞滿橡皮泥,這就已經很像一個紙杯蛋糕了。
這時候再准備一些剪短的吸管、毛絨球和紐扣,讓孩子們裝飾自己的小蛋糕。
52. 橡皮泥冰淇淋
自製好一個冰淇淋卷,就可以讓孩子們製作屬於他們的冰淇淋了。用上前面紙杯蛋糕的裝飾品,一個美美的冰淇淋卷就做好了。
53. 橡皮泥怪獸
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狀,做出幾只萌萌的小怪獸,好玩又開發孩子們的想像力。
54. 橡皮泥毛毛蟲
搓幾個小球,連在一起,毛毛蟲就做好了。
55. 爬行的毛毛蟲
准備一個瘦長的長方形,折疊起來,將四個尖尖的小角剪掉,展開之後,添上眼睛,就像一隻毛毛蟲啦。
准備一根吸管,比賽一下誰的毛毛蟲跑得更快。
56. 自製薯條
准備紅色和黃色的紙各一張,紅色的折成薯條盒子,黃色的紙做成小薯條。
這類簡單的折紙很適合低齡的孩子們,做成之後,寫個大大的M在上面,一包麥當勞薯條就做好啦。
57. 喂怪獸吃飯
列印張大嘴巴的卡通圖片,用剪刀剪好,貼在一次性餐盤上,餐盤背後用膠布固定好雪糕棒。
抖一抖、搖一搖,喂小怪獸吃飯。
58. 簡易彈弓
先用皮筋固定好4根雪糕棒,只要固定一端。另取兩根雪糕棒,用皮筋固定兩端。完成之後放入前面做好的4根雪糕棒之間。
最後在尾部固定上瓶蓋,將毛絨球放入。輕輕一彈,球就飛出去了,也太好玩了。
8
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通常指的是手和手指的動作,考驗孩子們手眼協調的能力,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59. 撕膠帶
我們家二寶剛會爬的時候,就喜歡到處尋索可以撕下來和扯下來的東西。所以撕膠帶,必然會成為她最喜歡的活動之一。
她從1歲不到,玩到近兩歲。
最開始可以直接將膠帶粘在地上或者桌子上,之後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用膠帶綁上小動物或者小 汽車 ,讓他們實施救援,會玩得更起勁的。
60. 蛋抽中取物
把適合的東西統統塞進蛋抽里,隨後就可以讓孩子們從小縫隙中把東西取出來。
蛋抽外圍不規則鋼圈為寶寶取物形成一定的阻力,恰好鍛煉他們手指的靈活度。
61. 拆皮筋
將皮筋綁在玩具上,讓孩子們把細小的皮筋扯下來,也是考驗寶寶們手指靈活度的小活動。
我用了不同的形狀,二寶拆起來很起勁,同時也可以教她認識形狀和顏色。
62. 撥錫紙
用錫紙包住玩具,讓孩子們拆開錫紙,拿出玩具。
錫紙本身就是一個觸感很特別的材料,一捏又有嘩啦啦的聲音,更容易吸引孩子們。
63. 穿不織布
將不織布剪成小塊,剪成不同形狀,別忘了在中間剪一個小洞。接著就可以用扭扭棒將這些不織布穿起來啦,穿好之後像一個小手鏈。
64. 萬能盒
寶寶們實在是很喜歡塞東西,那就讓他們塞個夠,好玩的同時,鍛煉他們的手指靈活度,考驗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
65. 橡皮泥
橡皮泥簡直就是絕佳的精細運動小道具,把吸管插在橡皮泥上,用手搓,用小刀切、用磨具壓,都是很棒的精細運動。
66. 描繪圖案
在紙上畫好形狀,接著就可以讓孩子們用毛絨球或者豆子來描繪圖案了。
年紀小的寶寶可以提前粘貼上雙面膠,這樣容易一些。粘上去之後,再取下毛絨球也是一個精細動作訓練。
67. 放置皮筋
將紙筒芯用膠布固定在適合寶寶玩的地方,然後就可以教他們用皮筋套進去了。
要成功的把皮筋撐大,至少要用到左右手共3個手指頭,這就需要他們多加練習多手指頭之間的相互配合用力,這也就鍛煉了他們手指的精細能力。
68. 穿扭扭棒
將扭扭棒穿進去並不難,要他們從另一穿出來那就難了,這尤其考驗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
69. 扣紐扣
扣扣子是寶寶們生活常見的技能,如果能學會扣扣子,他們日常穿衣服能自己扣上扣子也會很有成就感的。
70. 穿越數字
將紙筒芯剪小段, 寫上數字, 固定在紙板上, 按數字順序穿線了。
71. 算數皮筋
在雪糕棍上寫上數字, 寶寶們將相同數字量的皮筋套上去,又是一個可以邊數數邊鍛煉小手指的活動。
72. 轉動方向標
需要調整方向標和紙板的角度,才可以使紙板順利穿過方向標。看似簡單,其實特別考驗他們的眼手協調能力,還有手的精細動作。
73. 剪紙搭橋
將手工紙剪成小段, 用膠水將這些紙段交錯粘在紙板上,這也可以練習他們的空間想像能力, 同時紙條穿過紙條的動作, 也極其需要他們小指頭的靈活配合。
74. 數數有幾滴水
用水溶性鉛筆畫幾個大小不一的水滴, 另用藍色水彩加水溶解待用。
擠壓滴管, 控制滴水量, 試一試要擠出幾滴水, 才可以將一個水滴填滿呢。
75. 橡皮泥描數字或字母
搓一搓, 捏一捏, 壓一壓,做出一個橡皮泥數字。
9
平躺陪玩
最後,是我收藏多年的殺手鐧,實在是沒有力氣陪孩子們玩的時候,就可以試試這些躺玩 游戲 。 以最少的力氣,消耗孩子們最多的精力。
76. 找顏色/形狀
環顧四周,說一個顏色或者形狀,讓孩子們四處去尋找相匹配的物體。比如說一個紅色,孩子們就可以開心的出發去尋找房間里紅顏色的東西了,觀察能力派上用場了。
找完一輪之後,再讓他們把剛剛找到的東西復述一邊,這又可以鍛煉一下他們的記憶力。
77. 發號施令
這個 游戲 需要有一小塊地方可以供孩子們運動,這時候躺在沙發上的你就可以發號施令了,讓他們在爬、走、跳、跑等等運動之間轉換。
聽到命令就要做出相對應的行動,跟他們說要停下的時候,就要及時停下來,還要不停的在各種動作間切換。
玩熟悉了之後,還可以增加一些難度,用拍手掌的方式提示他們停下,尤為考驗他們的反應能力。
78. 倒著說話
隨便說一個詞語,讓孩子們反著說,重新復述出來,比如大人說電視,孩子們要反著說出視電。最開始可以從兩三個字的詞語開始,往後可以試著讓他們反著說一個句子。
小小的語言活動,也需要孩子們快速轉動起他們的腦筋,考驗他們短期記憶的能力,當然還有語言能力。
79. 猜猜在哪只手
這個 游戲 需要一個小道具,一個毛絨球或者硬幣之類的。大人可以假裝變魔術的樣子,把小球放在任何一隻拳頭里,讓孩子們猜。
猜對了的話,他們常常會興奮得尖叫;猜錯了的話,也可以讓他們知道錯了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80. 你畫我猜
大人可以用手指在孩子的背上寫數字或者字母,讓他們猜寫的是什麼。反過來,讓孩子們畫,大人來猜。
81. 你說我猜
描述一個動物或者常見的物品,讓對方猜。
大人們在描繪的時候可以盡量細致一些,讓孩子們有想像的空間。
輪到他們描述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問問題斷的引導他們描述,這也是一個認識各種動物和物品的好機會,同時語言表述能力也提高了。
82. 我扔你撿
准備一個小球隨手一扔,孩子們就會興奮的跑去撿,重新在拿到大人面前。就這樣簡單的 游戲 ,也可以讓他們循環的玩上好幾回,兩歲多的二寶很喜歡。
83. 我說你拍
提前跟孩子們說好,會有兩種類型的詞語,比如動物和食物。
如果說到動物,孩子們就要拍一次手,說到食物,就要拍兩次。
這個 游戲 考驗孩子們的專注能力和反應能力,大腦要迅速的消耗他們所聽到的詞語,再快速的做出拍一下還是兩下的反應。
84. 石頭剪刀布
這個 游戲 無需多解釋了,對孩子們來說石頭和布都很容易擺,擺個剪刀就比較考驗手指的精細運動能力。
要很快的做出一個動作,考驗的是他們的反應能力。
在這個最容易得出輸贏結果的 游戲 里,也更讓他們知道無論是輸還是贏,都是常事,都只是 游戲 一場。
85. 打手心
大人或者小孩伸出手,手心向上,由另一方迅速拍打,以拍到手心為贏。
這也是極其考驗孩子們的反應能力,還有他們的眼手配合能力。雖然說孩子們的反應能力不及大人,但是面對讓他們亢奮的 游戲 ,更能刺激他們的反應能力。
關於作者
Rachel,坐標荷蘭,家有3寶(4歲/2歲/1歲)。分享與3寶鬥智斗勇的日常, 探索 在玩中啟蒙的早教 游戲 ,用簡單又走心的方式給娃們高質量的陪伴。公眾號:三娃行必有我思焉(Kids3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