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小游戲
❶ 幼兒園大班數學游戲活動教案《幾點鍾》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游戲活動教案《幾點鍾》,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學會辨別時針和分針的作用,掌握整點的書面表達。
2、培養口語表達整點的能力。
3、教導幼兒學會珍惜時間。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認識整點。
2、口語表達整點。
教學難點:
學會用時針和分針准確表達整點。
教學准備:
1、大灰狼頭套一個
2、教具時針若干個
3、教學ppt
教學過程:
一、律動和心算游戲提高幼兒興趣。
(一)、拍拍小手老師:"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拍上、我的小手拍拍下,請你坐好來!"
(二)、心算游戲《碰碰車》
老師:我們變成碰碰車,當我說出算式時候,你們說出得數和我碰碰!
二、展示ppt,以小游戲的形式培養幼兒計算的能力。
(一)、《飛機打怪獸》
老師:"我們的數字寶寶被怪獸捉走了,現在請你們開著飛機去打掉怪獸救出我們的'數字寶寶!"
(二)、《寶劍打怪獸》
老師:"剛才你們的飛機真厲害,現在我給你們是寶劍,你們能再幫幫忙嗎?"
三、認識和了解鍾面的結構,辨別時針和分針學會整點的書面和口語表達。
(一)、猜謎語導入老師:歡迎你們來到時鍾王國,下面請你猜一猜謎語吧!
(二)、認識時鍾
1、老師:"你們家裡有時鍾嗎?長得怎麼樣子的?"
2、欣賞ppt的時鍾。
3、展示鍾面,學習時針和分針,教導幼兒掌握整點的書面和口語表達(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12",現在是"幾點整"。)
四、《明明的一天》鞏固整點的書面的口語表達。
(一)、介紹老師的朋友明明,請小朋友們一起進入明明一天的生活。
(二)、教師與小朋友們一起學習整點。
1、首先要引導幼兒說出明明在做什麼?
2、培養幼兒對整點的口語表達。
3、請幼兒動手操作寫一寫如何表達整點。
五、游戲《狼出沒了》
規則:
1、大灰狼出場了,請大灰狼告訴我們它幾點起床!
2、老師出示時鍾,如果沒到大灰狼起床的時間,小朋友跟著老師念"時針指著多少,分針指著多少,現在是幾點!
3、如果到了大灰狼起床的時間,全部小朋友要趴下不許動,大灰狼來吃小朋友了。(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六、互動游戲請小朋友拿著自己的時鍾邀請一位老師調一調然後說出時針和分針和整點。
六、教師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整點,那我們就要做一個勤勞的小寶貝珍惜時間咯!
❷ 2021幼兒課堂互動小游戲大全
幼兒園的課堂一般少不了互動的小游戲,幼兒在課堂上通過玩游戲不僅可以提高動手能力,還能夠提高團隊協作能力。下面我收集了幼兒課堂互動小游戲,希望對你有幫助!
目錄
幼兒園師生互動小游戲
與小朋友互動簡單游戲
幼兒園課前導入小游戲
1、Hitting(敲擊游戲):
(1)單人:老師先把數張閃卡放地上,請一個小朋友手持錘子,老師帶領全班小朋友說出閃卡內容,拿錘子的小朋友敲擊正確的卡片內容。
(2)雙人或多人:老師把數張閃卡放在地上,請兩個或多個小朋友,老師准備一把錘子放在參與游戲的小朋友的正前方,老師帶領全班小朋友說出閃卡內容,老實說one,two,three,go!小朋友一起出發奔向錘子,第一個撿起錘子的敲擊正確的卡片並說出閃卡內容的小朋友獲勝。
2、Jumping(跳躍游戲):
老師手拿數張卡片或實物,問what is this?最先說出正確內容的小朋友到前面來請他手拿閃卡或實物,站成一排,老師帶領全班小朋友說出閃卡或實物內容,相對應的小朋友就要跳一下並說出閃卡或實物內容。
3、Missing(丟失游戲):
老師在地上放3-5張閃卡,首先帶領小朋友復述幾次以便小朋友記住閃卡的內容,老師發出指令close your eyes,小朋友就要立即閉上眼睛,老師迅速藏起一張閃卡,請小朋友睜開眼睛,請小朋友猜哪張不見了?
4、Walking(走圈游戲):
老師將數張卡片或實物放在地上,圍城圓形,請兩個或多個小朋友上來邊 唱歌 邊繞著圓圈走,當老師說stop並說出一張閃卡內容或實物,小朋友迅速將卡片或實物拾起來並說出其正確內容,最後誰拾的多誰為勝。
5、Shooting( 射擊 游戲):
老師把兩張或多張卡片粘在黑板上,老師說出閃卡內容,小朋友手拿吸力球(或報紙團)擊中該卡片。
6、Catching(搶卡片游戲):
老師把數張卡片放在地上,找兩個小朋友上來,站在卡片的兩邊,把手指放頭頂做兔子狀,老師發口令,說出任何一張張閃卡內容,兩個小朋友像兔子一樣蹦著去搶閃卡。
7、Bombing(炸彈游戲):
老師在黑板上用磁扣粘數張閃卡,老師規定其中一張閃卡是炸彈,當老師領讀到這個閃卡時,小朋友不能讀要發「P」這個音並做雙手交叉狀。
8、Hopping(單腿跳游戲):
老師在地板上橫放或者豎放數張閃卡,然後找兩個小朋友,在閃卡兩邊並排站好,paper,scissors,stone剪刀石頭布,獲勝者先擲骰子,骰子上顯示數字幾這個小朋友就單腿向前跳幾下,單腿跳時並讀出地板上的閃卡內容。
9、Passing(傳卡片游戲):
老師把一張閃卡交到一個小朋友手中,當老師喊ready go時,小朋友開始把卡片傳遞給下一個小朋友,老師喊stop時,卡片在哪個小朋友手裡就算被逮到,要受懲罰。
10、Touching(觸摸游戲):
老師把兩張或多張閃卡放在教室的不同地方,找多個小朋友上來排成隊,老師說ready go時,小朋友開始排著隊走路,走路時一起說:many little children love to play,touch touchhere, touch touch there,touch touch...老師隨變說出一張閃卡內容,小朋友就去觸摸那張閃卡,誰先摸到誰勝出。
11、Hiding(捉迷藏游戲)
老師找一個小朋友上來蒙上眼睛,藏一張閃卡或實物在教室的任何角落,此小朋友隨著其他小朋友的聲音高低判斷所藏閃卡或實物的准確地點,小朋友聲音高就代表離閃卡或實物越近,聲音越低說明離閃卡或實物越遠。
12、Turning(轉圈游戲):
老師把兩張或多張閃卡或實物放在教室的任何位置,找兩個或多個小朋友上來原地轉圈,其他小朋友一起喊:turn around,turn around...老師突然喊stop,小朋友停止轉圈,老師說出一張閃卡或實物,小朋友去找,先找到的獲勝。
13、Cheating(騙子游戲):
比如講到TPR1第一課Stand up和Sit down 老師拿出閃卡,如果拿出的是Stand up讓小朋友們說Sit down,如果拿出的是Sit down讓小朋友們說Stand up,也可以玩帶有動作的騙子游戲,比如老師說:起立,小朋友就坐下,老師說坐下小朋友就起立,看誰反應快,犯錯的受懲罰。
14、Changing(換位游戲):
老師把數張閃卡放在一起,讓小朋友們猜,看誰反應最快就把這個閃卡給這個小朋友,直到所有的閃卡發放完畢,然後,隨便念出兩個閃卡上的內容,拿著這兩個閃卡的小朋友就要交換一下座位。
<<<
1、Beanbag(擲沙包游戲):
2、Big bad wolf(大灰狼游戲):
老師拿數張閃卡,其中夾一張大灰狼的閃卡,讓小朋友們起立,老師展示閃卡,讀出來的小朋友向前走一步,最後看小朋友快走到自己身邊時展示大灰狼的閃卡,小朋友都趕緊跑回自己的座位坐下,在跑回座位之前被抓到的小朋友要受到懲罰。
3、London bridge(倫敦橋游戲):
老師找多個小朋友,過山洞,並唱: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falling down,falling down,my fair lady...被抓到的小朋友受懲罰或讀出當天所學內容的閃卡。
18、Bus bus go gogo(開公交車游戲):
老師把數張閃卡放教室任何角落,找多個小朋友上來,一個在前面當司機帶其他小朋友開車,並說:bus busgogogo
,bus bus go gogo...go to(閃卡內容)...司機就把車開到那張閃卡的位置。
4、Big hand big foot(大手大腳游戲):
老師在黑板中間用磁扣豎著粘數張閃卡,在閃卡的兩邊分別畫上大手和大腳,先讓小朋友們按老師的指示讀閃卡,突然把手指向大手,小朋友們就鼓掌,突然把手指向大腳,小朋友們就跺腳,如果老師把一隻手指向大手,另一隻手同時指向大腳,小朋友們就鼓掌的同時並跺腳。
5、Paper scissors stone(剪刀石頭布游戲):
老師在黑板上橫粘或者豎粘數張閃卡,把小朋友分成兩組(A組和B組)每組按順序分別上來一個小朋友進行剪刀石頭布,輸的那組再接著上本組小朋友和剛才那個小朋友進行剪刀石頭布,剪刀石頭布的同時所有人讀黑板上的閃卡內容(從左到右或者從上到下)。
6、正反手:
老師的手掌一面代表一個閃卡內容,鍛煉小朋友的反應能力。
7、高低聲:
老師把閃卡放低小朋友讀閃卡的聲音就低,閃卡放高小朋友讀閃卡的聲音就高。
8、開火車:
老師當火車頭,手拿數張閃卡,問小朋友,說對的就上火車,老師帶著孩子在教室轉圈,轉幾圈之後,火車到哪個小朋友的座位旁邊哪個小朋友就下車做到自己座位上。
9、冰山一角:
老師出示閃卡時,先出示閃卡的一個角落,或者閃卡的某一個部分,讓小朋友們猜閃卡是什麼。
10、單詞接龍:
比如「point to something to red」這個 句子 ,一個小朋友說一個單詞,按順序接讀,第四個小朋友說red,到第五個小朋友時就要說「喵」或者「呱」,依此類推,到第六個小朋友接著剛才的玩,說point,到了第十個小朋友就要說「喵喵」或者「呱呱」,循環以上。
11、鴕鳥游戲:
老師找兩個小朋友面對面,一人一張閃卡,放在背後,互看閃卡內容,誰先看到對方的閃卡內容就為勝。
12、五體投地:
老師先將幾張閃卡放在地上,說出任意一張閃卡內容,小朋友可以用任何一個身體部位觸摸,摸到後就不準移動,老師再說出另一張閃卡內容,小朋友再用其他的身體部位去觸碰,看誰摸到的卡片最多。
13、123木頭人:
老師在黑板上放幾張閃卡,讓小朋友們都站起來,老師面對黑板,背對小朋友,老師指哪個閃卡小朋友就讀哪個,老師突然轉身面對小朋友,小朋友要迅速坐下,最後一個坐下的受懲罰。
<<<
1:友誼之圈
目的:用英語向別人進行簡單的問候、 自我介紹 及告別。
方法 :1. 大家一起面對面圍成兩個同心圓。
2. 一起拍手唱歌或放音樂,兩個圈分別朝相反方向移動。歌曲結束,或老師喊"Stop!"時,每位同 學就與這時正好和自己面對面的同學進行問候對話。
3.當大家安靜下來表示都做完以後,重新開始一首歌曲拍手轉圈。
4. 游戲的樂趣在於,學生不知道自己下一個將會面對誰,也許是新的同學,也許就是剛才問候過的 同學。
2:拋綉球
目的:練習使用"What's your name?" "I'm..."以及一些學過的 問候語 。
道具:沙包或軟球
方法:1.學生坐在座位上,或者站成一隊,老師站在學生前面,背向學生拋球,球離手後轉身面對學生。
2.誰接到球就和老師進行對話練習。對話結束後,由他取代老師的位置,上前拋球繼續游戲。
3.此方法可擴展到其他需要兩個人進行對話練習的語言點。
3:猜顏色
目的:練習紅、黃、藍、綠、黑五種顏色的表達。
道具:用這五種顏色的彩紙,做五頂可以戴在手指上的小帽子。可以多准備幾套作為給學生的獎品。
方法:老師把手背在身後或用物品遮擋,然後任選一種顏色的小帽子戴在手指上。讓學生猜測他戴的是哪種顏色的小帽子。獎勵猜中的同學一定彩色小帽子。
4:找帽子
目的:練習紅、黃、藍、綠、黑五種顏色的表達。
道具:彩紙做的紅、黃、藍、綠、黑五種顏色帽子各一頂(也可以是這五種顏色的其他物品,如水果、手偶、文具等)。
方法:1.把五件不同顏色的物品放成一排。給學生幾秒鍾記住每個顏色物品所放的位置。
2. 點一位學生上來,蒙住她的眼睛,用英語告訴她"Find the blue...."
3. 學生根據自己的記憶,走向相應顏色的五品,並將它拿起。那對的學生得到一個小獎勵。拿錯的同學再試一下。如果還錯的話,就換另一位同學。
5:傳球數數
目的:學習數字1~5的英文表達。(或 其它 數字)
道具:一隻皮球
方法:1.讓學生站或坐成一圈。
2. 由拿球的人開始向任意一個學生傳球,球出手後說出一個數字。
3. 接球的同學必須說出傳球者所說的的數字的上一個或下一個數字。
4. 說對了繼續游戲;說錯了,罰唱一首英文歌或韻句。然後開始新一輪游戲。 6:丟手絹之數數版
目的:熟悉數字1~10的英文表達(或其他數字練習)
方法:1.這是一個類似「丟手絹」的游戲。
2. 同學們圍成一圈坐好,由老師先開始做示範。老師在圈外,邊從1數到10邊圍著圈走。每數一個數字,就輕拍一位同學的肩膀。數到10後再從1開始。
3. 假如哪一位同學的數字與前一位同學的數字不連貫,必須立刻站起來去追老師,並在老師跑到他的空位坐下前抓到老師。
4. 如果沒有抓到,就由他取代老師的位置,重新開始數數,繼續游戲。如果捉到了,還是由老師數數,知道他成功地逃脫一次才換人。
7:猜人數
目的:熟悉數字1~5的英文表達
方法: 1.選出一位同學站在前面,背對其餘站成一排的同學。
2.老師暗示後排的其中幾位同學,並給他們制訂問候語。
3. 接到暗示的同學一起向前面的那位同學問候。對話結束後,後排的同學一起向前面那位同學提問:How many?
4. 前面的那位同學根據他聽到的聲音,判斷剛才有幾位同學和他打招呼,並說出英文數字。判斷正確得一枚貼紙或其他獎勵。判斷失誤繼續猜,知道猜對為止。
5.可以讓同學們自願上來做,也可輪流做。
8:搶椅子
目的:熟悉指令"Stand up."和"Sit down."
道具:椅子若干--比參加人數少一個
方法:1.大家講椅子擺成圓圈,一邊圍著椅子轉,一邊數數。
2.當老師喊"Sit down"時,每個人都盡快搶一把椅子坐下。沒有搶到椅子的人被淘汰出局。
3.老師再喊"Stand up."。同學們都起立,老師拿走一把椅子,重新開始。堅持到最後的一位同學是獲勝者。
9:Simon說
目的:熟悉指令"Point to..."(這個游戲可廣泛用於練習祈使句和指令性語言的知識點。) 道具:相關的單詞卡或物品
方法:1. Simon游戲。老師用Simon says"Point to...he "Point to..."發指令。同學們只執行帶有Simon says...的指令。
2. 如果指令前沒有Simon says...而某位同學執行了那個指令,則那位同學出局。堅持到最後的同學為勝利者。
10:百寶箱
目的:練習"What's this?""It's a ..."體會this的距離感。
道具:一隻大布袋,或一個一面有洞的大箱子,一些與學習有關的手偶、文具等,如鉛筆、書、鋼筆、書包、玩具貓、狗、鳥。
方法:1.把用於聯系單詞的各種物品放進布袋或紙箱。
2.每次請一位學生上來,讓他將手伸進布袋或紙箱摸一樣東西,注意不要讓他看見裡面的物品,但可以讓其他學生看見,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3.老師或其他同學一起提問他:What's this? 伸手摸的同學根據觸覺判斷,用It's a ... 來回答。
4. 猜對的同學受獎勵。
11:打板猜圖
目的:體會That的距離感。用What's that? It's a ...提問和回答。
道具:1.所學單詞的單詞卡若干;每張單詞卡上連一根線;沙包
方法:把連著單詞卡的線頭貼在黑板上,這樣卡片就可以掛在黑板上,並能夠翻開正反面了。在距離黑板兩三米的地方設一條界線。
2. 卡片掛好後,給學生幾秒鍾時間默記每張圖的位置,然後將卡片反過來,背面向外。
第2 / 5頁
3. 請一位學生上來,站在接線後拿沙包打卡片,然後用問其他同學What's that? 。同學們或猜或根據自己記憶判斷,用It's a ...說出來。說對的同學得到一枚貼紙。然後換另一個學生來扔沙包。
4. 將猜對的卡片翻開,沒有猜對的卡片再翻過去,重復幾次後,再交換圖片的位置,避免學生都擊打看過又翻過去的圖片。
5. 這個游戲可以和What's this? 的游戲交替進行,讓學生體會this 和that之間的距離感。
12:復習游戲
目的:期中復習,用學過的歌曲復習以前的知識
道具:擊鼓傳花用的花,音樂
方法:老師和學生一起圍成一圈,玩擊鼓傳花的游戲。音樂停下,誰的手裡有花,就由誰站起來為大家表演一首學過的歌曲或韻句。為了增加難度,可以由老師指定誰唱哪一首歌,避免同學都挑簡單的歌曲。
13:身體字母
目的:熟悉26個英文字母
道具:准備計時器
方法:比賽時將學生分組,讓他們在規定時間內,用身體組合將26個英文字母表演出來,可以一人演,也可幾個人組合演。老師在一旁當裁判。將每組表演出來的字母寫在黑板上,看哪組在規定時間內表演出的字母最多,或是最先將26個字母表演完畢。
14:老狼老狼幾點了
目的:練習詢問和回答時間
道具:設置起點和終點
方法:1.由老師做第一隻老狼,站在終點,背對站在起點的學生
2.學生一起向老狼喊:What's the time, Mr Wolf? 老狼任意喊一個時間One o'clock.學生根據時間的點數向前邁相應的步數
3.反復做上述兩個步驟,直到老狼突然回答It's dinner time!
學生應立刻向起點外的安全區跑去,老狼則轉身追逃跑的學生。
4.被老狼抓到的同學也變成狼,在下一輪中和老狼一起在Dinner Time抓其他同學。堅持到最後的學生就是下一輪新游戲的老狼。
15 :快樂傳真
目的:練習He She is doing...
道具:相關單詞圖片,如踢 足球 、做早操、 游泳 、騎自行車、照相、看電視等。
方法:將學生分為兩組(A,B)輪流比賽。老師從圖片中任意選一張,只出示給學生A組其中一名(A1)和B組看。A1根據圖片上的內容,用動作表演的形式把圖片信息傳遞給A組其他同學。A組同學用He She is doing... 說出A1的表演內容,說對即得一分。AB組輪流游戲,那組在單位時間內表演的圖片最多,即贏得比賽.
<<<
2021幼兒課堂互動小游戲大全相關 文章 :
★ 2021幼兒課堂互動小游戲大全
★ 幼兒課堂活躍氣氛小游戲
★ 幼兒課堂集體游戲大全
★ 幼兒園課堂數學小游戲大全
★ 幼兒園常見的游戲
★ 2021年大班游戲活動策劃方案
★ 幼兒課堂前熱身小游戲
★ 2021幼兒園六一兒童節活動方案6篇(2)
★ 2021年大班親子游戲活動方案
★ 2020精選幼兒園校園活動方案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❸ 簡單有趣的數學游戲有哪些
1、數字塗色
材料:卡紙、圓規、馬克筆、塗色筆。
做法:在卡紙上畫上圓圈,並寫上不同的數字。
玩法:指定一個數字,然後讓幼兒把卡紙上的這個數字塗色;下一步還可以來規定彩筆的顏色來增加難度哦。
❹ 分享幾個孩子數學啟蒙小游戲
孩子的數學啟蒙教育越早開始越好,如生活中的飲食、水果、用品,居家環境中的樓梯、格子地板等,都是教導孩子數學的好教材,只要你願意做個教育的有心人,相信你也可以成為孩子的家庭數學「小」老師。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孩子數學啟蒙小游戲吧,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主題內容】
①擺雞蛋
三歲內的孩子,只要先建立其1到10的數字概念,即可。在教導孩子基本數學概念時,可借數的游戲來進行,如拿幾個雞蛋,教他一一放進蛋盒中,玩一一對應。除雞蛋外,小鈕扣、小豆豆、小方塊等物均可,只要孩子喜歡就好。
②認數字
運用買回來的數字卡,或親自製作數字卡,和孩子玩認數字、找數字的游戲。如果孩子不識字也無妨,你可以先舉起一張數字卡,然後要他找出和你相同的數字,先教會孩子認識數字的「長相」,再慢慢教他了解每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③倒水杯
孩子多半喜愛玩水。在孩子洗澡時,給他一些空罐、空杯,讓他玩舀水、盛水游戲,或在倒汽水、果汁時,試著給他不同大小的水杯,讓他在裝水、倒水過程中,使用不同大小的容器,感受量增減的變化。
④測傢具
家中的空瓶、布尺、圓珠筆、梳子、吸管、湯匙等,任何有規格且「輕而易舉」的小東西,家長都可以拿來當「量尺」,讓孩子進行實物測量,讓孩子建立「量與實測」的概念;同時並教導孩子在沒有尺子時,也能應變地尋求其它度量替代物,為了提高孩子測量時的情趣,父母可於游戲間伴隨故事情節,如將量尺比喻為「魔棒」等。另外還需注意:較小的孩子所持用的量尺宜長些,以免量的次數過於頻繁,孩子算不清楚。
⑤堆積木
積木是幫孩子認識幾何圖形的最佳教材。如兩個三角形並成一個正方形,一個圓形拆成兩個半圓形,切割、合成的立體實例,讓孩子了解幾何圖形的形成、變化情形,而在孩子反復堆疊的游戲過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為日後建立「透視」的理念打下基礎。
⑥捏黏土
柔軟度高的.黏土、陶土、面團、水餃皮等,可搓可揉,可任由孩子拿捏成形,無論是方、圓、長形,可變性大,且具為立體圖形,尤其還可以塑膠刀進行切割,建立孩子的等分概念。
⑦分水果
分類是邏輯推理一個很基本的概念。教導孩子分類,可從日常的水果做起,如將幾種水果放在同一個盤中,讓孩子以其大小、顏色、形狀、有無籽、是否要剝皮……等不同「屬性」進行分類。孩子的分類想法或許會比較多,父母沒必要硬要孩子以成人的標准來分類。
⑧配對兒
把幾雙花色、大小或形狀不同的襪子、手套,或任何成雙成對的東西,一隻只分開,混在一起,再讓孩子找出相同的兩只進行配對。這個游戲不但可讓孩子輕松學習配對概念,或許還能幫大人做點家事呢!
⑨蓋圖印
透過孩子生活中粗淺所識的一些東西,和孩子玩蓋印游戲,如以青椒、蓮藕、楊桃等造型特殊的東西,切片後,沾上印泥(自製印泥,可以漿糊調以顏料,上覆蓋紗布即可),就可以蓋出許多奇形怪狀的可愛圖樣,讓孩子體會物體立體轉換成平面,形狀變化的多樣性。同理,瓶罐杯蓋等物,都可加以運用。
⑩做記錄
數學講究分析、歸納、統計,所以,循著孩子成長的脈絡,幫孩子做好學習記錄,亦是數學的重要課題之一。
❺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孩子到了四歲以後是需要對腦子進行提升的,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培養孩子學好數學是非常關鍵的,所以我們可以讓孩子做一些數學類的游戲。下面看看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1
1、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分別有2~7的數字;蝴蝶卡數十張,每隻"蝴蝶"上有試題或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卡片-字排列,幫"蝴蝶"逐一找到與它身上的式題數量相對應"花",每人必須幫5隻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2、母雞"下蛋
玩法:卡片上母雞各一隻,分別標有3~7的數字;"雞蛋"數十個,每個上面標有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幾只"母雞"按順序排列,按總數與兩個部分數的關系逐一把"雞蛋"送回"母雞"身邊。
3、撒樹葉玩法
雙面樹葉若干;卡片上方的中間有數字和分合符號、卡下面有一組一組的插入袋;1~6數字卡若干。按分解組合卡提供的數字取相應量的實物。把實物(樹葉或果殼)撒在膠板上,然後將其分成兩份,點數每份是多少,分別用數字表示(插在袋上),且每組數字分法不能相同。
4、小小統計員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引導幼兒按開頭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並在統計表中填寫。
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5、開火車玩法
提供情景道具,玩開火車的游戲,讓幼兒鞏固練習6以內的序數,正確運用"第幾"表示物體順序。如:在火車票上寫上數字,幼兒要根據數字上的第幾號車廂找座位。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2
兒童學數學游戲
1、倒述數字
倒述數字要求兒童將大人口授的一串數字以相反的次序倒述出來,如口授123時倒述為321。在倒述數字時不容許看寫出來的數字,或自己用毛將口授的數字用筆寫下來。這要求兒童十分注意聽,馬上將數字記憶
同時要用心去想即是通過逆向思維將數字的次序倒著背出來。1987年調查中發現有8、5%的4歲兒童和72、5%的5歲兒童中能倒述2位數;有7、4%的5歲兒童,有74、5%的70個月兒童,有98、5%的76個月時能倒述3位數。1995年發現4歲時有82%人能倒述2位數,有25%人能倒述3位數
還有10、2%人能倒述5位、3、4%能倒述6位數。比內L-M量表要求7歲倒述3位,9歲倒述4位,12歲倒述5位,只有高智商成人才能倒述6位數。韋氏1950年指出,復述和倒述數字是一種測定智力的方法。如果成人不會復述5位數和倒述3位數,有90%的可能性診斷為智力低下和記憶缺陷,他們不能集中精力來完成任何艱苦的工作。
2、倒數數
倒數數就是從大到小倒著數數,如54321。學過用兒歌倒數的兒童從3歲半就能倒數10-1。兒歌押韻,順口:123,321,1234567,7654321。先學會背熟7-1,往上加10,9,8就很容易了。倒數的關鍵在10-9上,如重點練習100-99,90-89,70-69……
經過練習的兒童都能從自己背數的最大數倒數到1。1987年普查未經訓練的兒童,在44個月時有7、4%的兒童,在54個月時有75、6%的兒童能倒數5-1。在46個月時有10、5的兒童,64個月時有76、4%的兒童能倒數10-1。在48個月時有7、2%的兒童,74個月時有25、6%的兒童、80個月時有95、6%的兒童能倒數20-1
4歲兒童中有5、4%的孩子能倒數30-1,76個月時則有72、3%的孩子能倒數30-1。66個月時有8、2%的人會倒數50-1,其中有4、8的人會從100倒數到1。比內1916年量表將20倒數到1安排到8歲,國外許多專家認為7歲之前不可能從20倒數到1。
比內L-M1972年量表將此項取消,作者認為中國兒童之所以能倒數數因為中文數字是單音,易於學習和背誦。尤其從11-20沒有規則的變化,所以較容易學會倒數數
3、分左右
我國兒童學會分清左右是因為早拿筷子,幾乎所有會拿筷的孩子都知道拿筷子的手是右手。個別左利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用左手拿筷子,所以從26個月就認識自己的右手了。家長經常同孩子在鏡前做游戲,孩子就會快速指自己的左眼、右耳、左肩、右膝、右夾肢窩,左肘等部位。
孩子分清鞋的.左右最早是23個月,多數是33個月,僅有個別獨立能力被剝奪者才拖到52個月。國外無論比內量表或格塞爾量表都認為兒童應在6歲時才能分清左右,連1978年麥卡錫的兒童游戲量表也規定5歲才作分左右的游戲測試。
分左右是認識空間方位的感知覺。住在北京和其他古老的有城牆的城市,孩子比較容易分清東南西北,幾乎4歲就分清楚了。在殖民地城市如廣州、上海、天津等地,即使許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分清東南西北。所以空間方位的認知受地域的影響。
4、知道自己幾歲
從10個月起,如果大人問「你幾歲?」時,寶寶會豎起食回答,到15個月時就會自己說「1歲」。說話較遲的寶寶到28個月時就會自己說「兩歲」。但是比內量表和格塞爾量表都認為應當5歲才能正確回答自己折年齡。
5、畫正方形
3歲左右的兒童畫出的正方形要求至少有一個是直角。我國兒童從30個月就可以學會畫下方形,較遲的也在44個月學會了。因為許多漢字是正方形的,孩子們從閱讀中看慣了正方形文字
有些家長也讓兩歲半前後的寶寶學寫漢字,所以畫正方形對我國兒童來說,比較容易。學畫正方形的年齡比內量表規定為5歲,格塞爾規定為4歲半,平時篩查用的DSST量表(旨蘭克伯格1967)定為4-5歲。
6、認識硬幣和找錢
在50個月時有74、6%的兒童會認3種硬幣,到53個月時有76、8%的兒童會用1和2分湊成5分,或1角,5角湊成1元。有78、2%的5-6歲兒童學會用硬幣做買賣的游戲。
比內規定6歲時能認4種硬幣,美國有1分,5分,1角,25分四種。比內L-M量表規定在9歲時學會找錢,即從35分之內找錢。我國錢幣10進制,可能較容易,不過提前3-4年也很可觀了。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3
兒童學數學游戲
一、玩積木
積木是幫助孩子認識幾何圖形的最佳工具。通過搭建積木、拼裝積塑,可以培養孩子的空間立體意識。
提 示:
1、在和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向孩子提出要求,比如「我要那個正方形的積木」,「不,這個短了,我要那個長方形的……」並和孩子一起動手搭建,由此來幫助孩子認識幾何圖形、建立空間意識。
2、可用積木搭出各種立體造型,然後引導孩子從各個方向進行觀察,並利用想像能力,和孩子一起將造型拼補完整。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和空間想像力。
二、搭火柴棒
火柴棒是家庭中的普通之物,但當你用它來「玩」數學時,你就會發現它的神奇之處。它可以搭出很多美麗的圖形,也可以搭出一些數字。通過搭數字的游戲,能讓孩子靈活掌握數字間的變化特徵,加深孩子對數字的印象。
提 示:
1、家長可先用火柴棒搭出0~9一共10個數字,孩子出於好奇也會跟著一起搭。然後家長可通過移動數字中的一根火柴棒的位置,把這個數字變成另外一個數字,比如,把左邊下面的火柴棒移到右邊的上面,結果6就變成9。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往往會玩得興致勃勃。
2、引導孩子用火柴棒搭出各種圖形。比如用4根火柴棒可以搭出「傘」、「酒杯」等圖形。家長可以移動火柴棒,使它變成另外的圖形。比如,用6根火柴棒可以搭出一隻展翅飛翔的小燕子,移動圖形中的2根,就可以讓小燕子往相反的方向飛。
三、學數數
教孩子學數數,應該幫助他建立數的概念,知道數字所代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讓他唱歌似的背出來。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結合實物進行教育是個很好的辦法。
提 示:
1、生活中隨時可以引導孩子數數,比如爬樓梯時,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晚飯後分水果,讓孩子拿削好的水果,一片片分發,同時還要讓他大聲說出數量。
2、很多孩子數到10後就拐不過彎,家長可以結合實物幫助孩子「拐彎」,比如拿一堆小棒,和他一起數,經過幾次反復,孩子就能接著10往下數了。
四、折紙
手的動作與腦的發育是密切相關的。折紙不但可以訓練孩子手和大腦的活動,讓他認識幾何圖形,而且折紙過程的剪剪折折,也可讓孩子認識圖形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初步培養逆向思維。
提 示:
1、家長可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先上下對折,再左右對折,然後打開,讓孩子數正方形的數量;還可以將正方形對折出兩個三角形,如此對折下去,引導孩子數三角形的數量。
2、利用剪刀,讓孩子設法把長方形的紙剪成大小形狀相同的紙,引導孩子找出多種方法。
這些看似簡單的小游戲,其實正蘊藏著數學教育的契機。家長只要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把數學隨時變成游戲,那麼孩子的學習熱情便會格外高漲,訓練他的數學思維便是件輕松和快樂的事情了。
❻ 幼兒園課堂數學小游戲大全
幼兒年齡小, 抽象思維 能力差,數學又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通過玩小游戲可以加深幼兒對數學學科的理解。下面我收集了一些關於幼兒園課堂數學小游戲,希望對你有幫助
幼兒園課堂數學小游戲篇一
1、蓋印章 玩法:將幼兒分成3排,每排幼兒的前面都寫著一個數字,請幼兒看每排前面的數字,在原有印章數量的基礎上再蓋上一定數量的印章,使印章數與數字一致。
2、找朋友 玩法:每位幼兒手拿一張數字卡,教室後面貼有與數字卡對應的水果圖。請小朋友們拿著自己的數字卡片到後面去找一找與自己卡片上數字相等的水果圖,看誰找得又快又准。
3、快樂寶貝車 玩法:老師手握方向盤開火車,幼兒人手一張數字車票,按照自己手上的車票去找相應的座位。快到站時,老師發出“轟隆隆…轟隆隆… 嗚 …”,激發孩子游戲慾望,然後說:“火車到站了,請座號為1、2、3的乘客下車。”老師和孩子一起檢查,看看有沒有下錯或者沒下的,然後重復到所有乘客下車。
4、鋪石頭 玩法:准備各種形狀的“石頭”,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把有“坑”的路鋪好。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石頭”路都有什麼顏色,是用形狀的“石頭”鋪好的。
5、踩石頭 玩法:路鋪平了,音樂一響,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並 說說 踩的是什麼形狀、顏色的“石頭”。還可以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里有沒有這樣的圖形。
6、等量接龍:兩名幼兒玩一組圖片。幼兒觀察接龍卡上的實物數量,將一樣多的實物接在一起。 7、給動物送食物:觀察卡片上的動物和食物,請幼兒先給動物排排隊,再幫他們找出他們喜歡吃的食物。
8、我的朋友在哪裡 玩法:教師將有衣著條紋不一樣小熊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然後,在4個圈裡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樣的小熊,就在哪個圈裡。(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熊褲子條紋的顏色排列尋找朋友,找到後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9、猜一猜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隊,把16張卡片按照橫4張,豎4張放好,圖片朝下,然後依次翻卡片找朋友。如:我翻第一張是個蘋果,記住這個位置上是個蘋果,然後我把它關掉繼續翻,如果你看到有張卡片是你前面看到過的,可以站起來告訴我“它有朋友了”並把它的朋友找出來,找對了,就給這隊獎勵,最後比比兩隊誰的獎勵多就贏了。
10、數客人 玩法:“智慧林的小熊今天過生日,邀請了它的好朋友來做客。看看,都有誰來了呢?”(有小老虎、、小熊貓、小猴……)一共來了幾個小夥伴?請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1,2、3 ……)“總共來了幾個客人?”(一共來了9個客人。)
幼兒園課堂數學小游戲篇二
1、幫小熊按數取物 玩法:小熊來坐客,請幼兒按照小熊的數量擺椅子、小碗、勺子、杯子等圖片,如一隻小熊坐一把椅子,9個客人就要9把椅子。
2、“超市”游戲 玩法:小熊要陪客人,沒時間去購物,請每個幼兒手裡拿著一張數量不等的購物券,各拿一個小筐,根據購物券上的數字卡到“小超市”購買相應數量的物品,購買後回到座位。
3、找媽媽 玩法:幼兒聽音樂自由地跑動,音樂停後,分別蹲在地上的瓢蟲身上,要求7個幼兒合作變成七星瓢蟲身上的7個點。瓢蟲媽媽(教師)找自己的寶寶,成人引導本組幼兒進行點數、檢查游戲結果:是否是7個幼兒變成7個黑點,鼓勵孩子進行及時的調整。
4、看數字捶捶背 玩法:兩人一組,一人從-9的數字卡中任意抽取一張數字,看一看是數字幾,然後就在另一位幼兒的背上捶幾下,被捶的幼兒說出捶的次數,若與數字卡的數量相同,游戲成功,交換角色。
5、看數字捶捶背 玩法:7-8為幼兒一組,把小椅子擺成小火車的樣子,幼兒騎在小椅子上排成幾列。每列最後面一位幼兒由一套-9的數字卡,該幼兒任意抽取一張數字卡,數字卡是幾,就給前面的小朋友捶幾下背,前面的小朋友認真計數被捶的次數,然後再給前面的小朋友捶一樣多的次數,一次傳到最前面的一位幼兒,最前面一位幼兒大聲地說出是數字幾,看哪一組傳得快。(要求數字卡不能讓前面的小朋友看到,捶的時候力量要適當,前面的小朋友不能往後看。)
6、撒數塊 玩法:請幼兒將各色小數塊撒在畫有大圓圈的紙上,然後數一數,各色數塊在圈裡、圈外各有多少?並進行插卡記錄。
7、小青蛙愛玩耍 玩法:師幼共同扮演“青蛙”,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游戲,幼兒根據兒歌的內容,跳到池塘里或池塘外。教師引出里、外標志卡,再次玩游戲,當教師隨機抽取里、外標志卡時,幼兒看標志快速地跳到池塘里或池塘外,鞏固辨識里、外方位及標志卡。
8、過河尋寶 玩法:場地布置成一條小河,起點放三個圈,終點放一個百寶箱,孩子連續跳三個圈,家長手裡拿著鑰匙跟在其後面跳到第二個圈裡,拿起後面的圈遞給孩子,孩子把圈放在前面跳進去家長跟在孩子後面,直至河對岸,家長打開鎖,孩子取出“寶物”,舉起來,快者勝。
9、看誰投得快又准 玩法:起點放置海洋球,終點和距離終點兩米的距離攔兩道皮筋,孩子站在起點,家長站在終點的皮筋後面。孩子每次拿兩個球,跑到第一條皮筋處向家長手持的小筐中擲球,時間為一分鍾,筐內球多者勝。家長可以向左、右、後走動,不可向前移動。
10、炸碉堡 玩法:起點放置一塊草坪,草坪上一尺攔幾條皮筋, 終點放一個圈,裡面有一個手榴彈。家長在終點兩手拿碉堡,藏在碉堡後面。孩子從皮筋下面匍匐前進過草坪後,拿起手榴彈投向碉堡,投中後,家長把碉堡放在地上,孩子跑到家長處,家長抱起孩子,快者勝。孩子要站在圈處投擲,投不中家長不得放下碉堡。
幼兒園課堂數學小游戲篇三
1、戴花環 玩法:起點放置一塊草坪起,隔3米攔一條皮筋,家長站在皮筋後兩米處的圈內,終點放一面小旗。孩子戴花環,手腳著地爬過草坪、鑽過皮筋,給家長戴上花環,家長領著孩子跑到終點,舉起小旗,快者勝。
2、8的分合法 玩法:每組5名幼兒,一幅棋盤,每位幼兒一套1――7的撲克牌,每名幼兒持一粒不同顏色的棋子,將各自的棋子放在起點,按照自己的標志次序輪流擲旋轉六面體,擲出數字幾,就向前走幾步,如果走到沒有圖案的格內,就讓下一位幼兒擲旋轉六面體;如果走到有圖案的格子內,就大聲說出圖案的數量,並向其他幼兒提問該數字和哪一個數字合起來是8,然後與同伴一起從自己的數字卡中拿出相應的數字卡,拿對的幼兒向前走一步,拿錯的幼兒原地不動,看誰先走到終點,誰就在城堡的最底層插一面與自己棋子顏色相同的彩旗。游戲反復進行,誰的彩旗第一個到達城堡的頂端,誰就取得勝利。
3、捉迷藏 玩法: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子,當兔媽媽發出口令,例如,請小兔子藏到比5多1的數字下面藏好,幼兒便迅速躲藏到有數字6的大樹下面,反復提問進行游戲。
4、貼‘蝴蝶’ 玩法:請幼兒站成人數相等的4路縱隊。游戲開始,教師發出信號,排頭幼兒迅速跑出,跳過3個膠圈,鑽過拱門,跑到牆壁前,在盤子中找出得數為8的一塊彩色拼圖貼在牆壁上,再從兩側直接跑回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然後站到隊尾。如此依次進行,以最快把“蝴蝶”完整拼出的隊為勝。
5、找朋友 玩法:每個幼兒一張卡片,卡片中一半是7以內數組成的其中一個形式,另一半是7以內數;音樂響起,幼兒自己找到朋友後,大聲說出一個數的分解與組合。如:2和5組成7,7可以分成2和5;最快找到朋友的幼兒獲得小紅花先離場。
6、‘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分別有2~7的數字;蝴蝶卡數十張,每隻“蝴蝶”上有試題或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卡片—字排列,幫“蝴蝶”逐一找到與它身上的式題數量相對應“花”,每人必須幫5隻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7、母雞’”下‘蛋’ 玩法:卡片上母雞各一隻,分別標有3~7的數字;“雞蛋”數十個,每個上面標有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幾只“母雞”按順序排列,按總數與兩個部分數的關系逐一把“雞蛋”送回“母雞”身邊。
8、撒樹葉 玩法:雙面樹葉若干;卡片上方的中間有數字和分合符號、卡下面有一組一組的插入袋;1~6數字卡若干。按分解組合卡提供的數字取相應量的實物。把實物(樹葉或果殼)撒在膠板上,然後將其分成兩份,點數每份是多少,分別用數字表示(插在袋上),且每組數字分法不能相同。
9、瓶子寶寶排隊 玩法:以每條跑道為例:高矮不同的塑料瓶子4個,分別用色紙裝飾瓶身,如眼睛,嘴巴等。放在對面的一桌子上。幼兒從起點處跑至對面,把桌子上的瓶子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按高矮順序排列好,再返回起點處沖線,以排隊排得對又快的幼兒為勝。
10、小小統計員 玩法: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引導幼兒按開頭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並在統計表中填寫;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❼ 有關數學的小游戲
一、《拼圖形》(守恆練習)
目的: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判斷力和推理能力
材料:用彩紙(視覺上吸引孩子)剪成同樣大小的圓若干,同樣大小的三角形若干,方形若干
要點:
以圓形為例
(1)取一個圓形圖案放在操作台的左上方當樣本。
(2)將其他等大的圓形沿不同位置一刀剪成2份,將這些混放在一起。
(3)讓孩子從2中的圖形中選出2個拼出1中的圓形圖案,然後與桌子上方的樣本比一比是否一樣大。
(4)家長不要給以過多提示,多給孩子思考的時間。
(5)可以讓孩子親手剪紙試試,然後孩子再將他們拼好。
(6)請孩子用語言表達一下。
二、《看誰數得對》
游戲目的:
1、使幼兒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義;
2、訓練幼兒的聽覺能力、反應能力、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內容:
1、家長准備小貓、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張(可自選)。
2、家長先拿出小貓卡片說:你們是小貓,先叫幾下(幼兒會叫「喵、喵」)現在我們做游戲。我說小貓叫一聲,你就叫「喵」,我說小貓叫2聲,你就叫「喵、喵」,依次說到4聲。做完游戲後,家長和幼兒對換角色繼續下去。說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繼續游戲,直到幼兒熟練掌握。
游戲指導:
1、游戲時,幼兒叫聲不對,家長可以引導幼兒。不能直接叫所要的聲數。
2、此游戲可以多個小朋友一同進行。
三、《看誰的記憶里強》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數數的能力,強化實物點數的能力;
2、鍛煉幼兒的記憶力及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游戲內容:
1、准備1個蘋果,2個皮球、3個梨、4個橘子;報紙若干張(其他幼兒熟悉物品皆可,家長可據情況引申)。
2、家長將准備好的物品散亂的放在桌子上,讓幼兒向後轉,等家長用報紙把這些物品覆蓋起來布置好之後,再請幼兒轉過身來坐好。游戲時,家長對幼兒說「報紙下面覆蓋了許多樣小物品,把報紙掀開之後,很快的看幾分鍾,並要記住這許多物品的名稱和個數」說完後,就打開報紙,讓幼兒仔細觀察約3分鍾,然後用報紙遮蓋起來。
最後讓幼兒把物品一件件的說出來,有幾個同類物品要說出同類物的總數。看是否說得多,說得對。
游戲指導:
1、家長布置物品時,幼兒不許回頭窺看。
2、物品的體積不要太大,以小物品為宜,而且是幼兒認識並能叫出名字的。
3、觀看的物品根據幼兒的反應能力,可多可少,難度提高。比如:兩個蘋果、三個梨、三塊積木、四隻筆。
4、可以請小朋友來家中一同玩游戲。看誰說得多,看誰說得快。
四、《小貓釣魚》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點數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礎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確的判斷力。
游戲內容:
1、家長先要准備好小貓釣魚的玩具一套。
2、家長告訴幼兒。「你今天扮演小貓,看看你能釣多少條魚?」幼兒拿起釣桿開始釣魚(這種玩具是一直轉動的,而且魚的嘴巴一張一合,可以鍛煉幼兒)當幼兒釣到一條時,家長就問「釣到幾條?」幼兒會回答「1」條。
當幼兒再釣到一條魚時,家長說「一條與再添上一條魚是幾條?」幼兒回答「2條」。第三條時引導幼兒說出「2條魚再添上一條魚是3條魚」 當幼兒釣到第4條魚時,家長問幼兒:一共釣了幾條魚?並且讓幼兒仔細數釣到魚的個數,說出總數,「3條魚加上1條魚是4條魚」。
游戲指導:
1、幼兒釣魚時,家長要鼓勵幼兒不慌不忙的釣魚,鍛煉耐心。對於釣不到魚的幼兒,家長可以手把手的幫助。
2、幼兒在達到游戲目標時,若有興趣,把魚放在裡面重新進行。
五、《卡片數字游戲故事》
游戲目的:
1、 訓練幼兒對數字大小的認知能力。
2、 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游戲內容:
這個數字游戲故事,可以在睡前也可以在飯後散步時。可以和寶寶開始講了: 小蜜蜂,小蝴蝶,小蜻蜓比賽誰飛得快。開始,它們不相上下,分不清誰飛得最快。 突然,小蝴蝶驚叫一聲,摔了下來。 「你怎麼了?」小蜜蜂,小蜻蜓連忙停下來,關切地問。
原來,剛才小蝴蝶不小心撞在一根樹枝上,翅膀受傷了。 小蜜蜂,小蜻蜓替小蝴蝶包紮好傷口,讓它好好休息。 「都是我不好,害得你們也玩不成了。」小蝴蝶不好意思地說。「沒關系,我們在這里也可以玩的。」小蜻蜓說:「讓我們來玩卡片游戲吧。」 小蜻蜓找來四張硬紙,在每張硬紙上分別寫上:1,0,5,2,這樣便組成了四張卡片。「我們怎麼玩呢?」小蜜蜂,小蝴蝶同時問。 小蜻蜓想了想,出了5道題,分別是:
1)用這四張卡片排出一個最大的四位數。
2)用這四張卡片排出一個最小的四位數。
3)用這四張卡片可排出多少個不相同的三位數?
4)用這四張卡片可排出多少個不相同的四位數?
5)和這四張卡片可排出能被2整除的二位數?(這題中的數字任選,看寶寶年齡)寶寶也來和小蜜蜂,小蝴蝶一起來想一想吧,看看你快還是小蜜蜂小蝴蝶快。
游戲指導:
關於這個數字卡片游戲,可根據寶寶的年齡來選數字定難易程度。
(7)幼兒數學小游戲擴展閱讀:
《擺棋子》(分類練習)
目的:學習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
材料:塑料跳棋或玻璃彈子跳棋
要點:
(1)將所有彈子取出放在一個盒子里。
(2)在家長的提示下,請幼兒先取一種顏色的彈子,選一個陣腳開始擺棋子,年齡稍大的可以一邊擺一邊唱數1-10。
(3)依次將六種顏色全部擺完。家長可以同時教孩子顏色的漢字和英語單詞。
(4)可以雙手同時擺,訓練雙手的靈巧性。
❽ 數學小游戲除了24點,數獨,圈圈叉叉還有什麼游戲
在小學階段,有很多小游戲是適合小學生學習的,除了我們常見的24點游戲以及數獨游戲及圈圈叉叉游戲,還可以選擇三七過這樣的游戲。每逢到了3和7以及3和7的倍數時候要跳過。
❾ 有什麼小游戲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數學能力
小孩子在小的時候應該得到很好的教育,這樣才能夠讓小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能力。家長也都希望自己能夠做一些小游戲幫助孩子提高數學能力,其實這也是非常簡單的。大家也可以選擇買一些魔方,然後讓寶寶慢慢的去學數數。還可以在爬樓梯的時候帶著寶寶一起數台階,這些小方法都是非常好的,還能夠有助於孩子的學習能力。所以說家長也應該格外的注意,畢竟小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只有慢慢的教育小孩子,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有一定的提高。
學習也是應該採用比較簡單有趣的方法,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得到很好的提升。如果有一些家長非常的死板,採用一些書本上的知識來教育孩子,那麼也不會讓孩子更好的學以致用,還會讓孩子感覺到非常的呆滯。所以說家長也應該讓孩子邊玩邊學習,這樣才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❿ 幼兒數學小游戲,讓寒假在家不無聊
牛娃寶典這兩天也給大家搜羅了幾款小 游戲 ,按照數學的幾個領域分類,一邊親子一邊適度雞娃, 娛樂 的同時不忘閉關修煉。這些 游戲 所需材料不復雜,操作也簡單,既適合在家玩,也適用於旅途中消磨時間。
1、數字連線 游戲
孩子們都喜歡塗鴉繪畫,讓小朋友在進行趣味繪畫的同時,不僅培養了對色彩和圖形的認知,還有對數字順序的認識更加形象化。
2、數字釣魚
拿一根筷子綁上繩子,在繩子的尾端繫上吸鐵石,畫一些魚寫上數字,別上回形針,孩子就可以釣魚啦,一分鍾的時間,看看你能釣到多少魚吧。
(年紀小的孩子可以一條魚算1分,最後計數;年紀大的孩子魚的身上寫數字,最後計算總分。)
3、撲克牌點數對應
數字排序、點數對應、加減法都可以用撲克牌來 游戲 。
①數字配對
(撲克牌當中挖開,將框架和內容打亂,請孩子進行配對。單個花色的撲克牌孩子會配對之後可以增加花色。)
②數字比大小和拆分
4、數字保齡球
動靜結合,紙杯相信大家家裡都有,小球用報紙團一個。寫上數字紙杯可以疊起來,用小球去擊落,看看倒地的紙杯加起來能得幾分,有競賽的感覺;也可以排成一排,用帶有點子的球擊打對應的紙杯。
1、樂高學計量,比大小比高矮比長短,也可以用樂高當成非標准測量工具,來測量其他的東西。
2、稱豆豆
用樂高積木拼出平衡秤,或者是用玩具天平;稱稱看幾塊餅干(豆豆)等於樂高的重量呢?
記錄下來,平衡的時候數一數,看看兩邊的餅干是不是一樣多的數量。
1、形狀對應
家長在底板上畫上一些玩具的輪廓,孩子去找到對應形狀的玩具。
2、投籃高手
玩法:
1、穿越地雷陣
用家裡的地墊鋪起來,在地墊上放上地雷圖片,讓孩子站在地墊上,用方位來指揮孩子走出地雷陣,可以區分前後左右。
2、找寶藏 游戲
用彩色膠帶在桌子上貼成方格,(或者直接用圍棋的棋格),用樂高玩具擺成城市的地圖,結合方向標記,尋找寶藏。促進孩子的空間方位和邏輯思維能力。
1、自製玩具,迷宮 游戲 。提高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也可以在迷宮當中增加數字,進行得分計算。
2、畫個正方形,讓孩子們嘗試用不同形狀的樂高、積木拼! 好玩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