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種類 » 合拍小游戲

合拍小游戲

發布時間: 2023-01-02 02:49:20

① 幼兒舞蹈課小游戲都有哪些

1、多聲部朗誦《小鴨小雞做游戲》,培養幼兒相互間的協調性。幼兒一部分扮小鴨,一部分扮小雞,扮小鴨和小雞的再分別分成兩組,一組念第一聲部的語句,另一組念象聲詞。 小鴨小雞快過來站隊,我們又准備做游戲了。(站成四隊),今天,小鴨小雞比賽朗誦,我們看一看哪隊朗誦得又協調又合拍。

(1)合拍小游戲擴展閱讀:

游戲法是運用游戲的形式和口吻進行輔導的一種方法。舞蹈學習也應該讓幼兒感到是一種游戲活動、是一種娛樂。如學習鴨走步,教師就可以扮演鴨媽媽,讓幼兒當鴨寶寶,請鴨寶寶跟著鴨媽媽學本領,還可以戴頭飾或穿上服裝。還有小碎步,可用雞媽媽帶小雞練習。

蹦跳步,兔媽媽帶兔寶寶練習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除此之外,作為一名舞蹈教師首先要讓幼兒喜歡,再有教師上課時精神要飽滿,語氣要和藹可親,隨機性強,還要有豐富的表情來感染幼兒,讓幼兒每節課都能上的輕松愉快。

② 《拍手點頭》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拍手點頭》小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拍手點頭》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內容和旋律,能邊唱歌邊按歌詞做身體動作,能初步唱准附點音符。

2、注意觀察教師的示範動作,學習一拍一下有節奏地做身體動作。

3、願意參與簡單的動作創編活動,能接納同伴的創編內容,進一步增進同伴間的感情。

活動重點:

能邊唱歌邊一拍一下的做動作。

活動難點:

初步唱准附點音符,能進行簡單的動作創編活動。

二、活動准備:

音樂磁帶《拍手點頭》;幼兒已學會按音樂節奏拍手、點頭、踏腳等動作。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以猜謎的形式引出小手。

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幹,會做一些什麼事情呢?還會玩游戲,看看今天我們的小手又要帶我們玩什麼游戲了,好嗎?

(評析:通過讓幼兒探索小手能做的動作,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

2、感知音樂《拍手點頭》的節奏。

(1)、我們的身體會做些什麼動作呢?(幼兒個別示範)

(2)、讓我們跟音樂一起來做做這個動作好嗎?

(評析:讓幼兒在學學做做中初步感知音樂節奏。)

3、學習律動《拍手點頭》。

(1)、我們來聽聽歌曲里的小朋友做了幾個動作?是什麼動作?(放《拍手點頭》的音樂)

(2)、教師演示拍手、點頭動作,引導幼兒猜測。

師:注意看,我在做什麼?

(3)、教師邊唱歌曲《拍手點頭》邊做拍手、點頭動作,驗證幼兒的猜測,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評析:在欣賞音樂和教師示範動作的基礎上,使幼兒對律動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為下面的活動做好准備。)

(4)、你們能跟著音樂做這兩個動作嗎?一起來試一試。

(5)、教師帶領幼兒邊念歌詞邊有節奏地做拍手、點頭動作。

(評析:教師在強調動作節奏感的同時,既培養了幼兒的節奏感又發展了動作。)

(6)、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有節奏地做拍手、點頭動作。

4、創編其他身體動作,替換「點點頭」。

(1)、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創編不同身體動作。從頭部開始,逐步拓展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動作。

師:除了我們的小手和頭會跳舞,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也能跳舞呢?

(2)、教師引導、幫助幼兒將創編的動作編入歌詞,邊念歌詞邊有節奏地做創編出的動作。

(3)、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有節奏地做創編出的動作。

(評析:教師在幼兒創造想像的基礎上隨機提煉、整理,並配以音樂,讓幼兒在活動充分體會到創編的樂趣。)

《拍手點頭》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能跟著音樂合拍地拍打節奏。

2、喜歡音樂活動,樂意跟著老師做簡單的身體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准備:

鋼琴 樂曲《拍手點頭》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1、《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我們大家做得好》

3、《我愛我的小動物》

4、《我愛我的幼兒園》

二、熟悉樂曲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美妙的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

2、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幼兒欣賞。

3、提問:小朋友聽了這首歌曲,心裡有什麼感覺?(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歡快的旋律。)

三、拍打節奏

1、聽了這手快樂的歌曲,你們想干什麼?

2、剛才老師看見××小朋友跟著音樂在高興地拍手,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3、教師帶領全體幼兒跟著某一幼兒隨音樂拍手一拍一次。

4、教師彈奏旋律,幼兒隨音樂拍打節奏。

四、探索身體動作

1、剛才老師還看見有的小朋友聽見了這首好聽的音樂在點點頭。我們也來學一學。

2、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手叉腰點頭一拍一次。(左右各一次。)

3、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幼兒隨音樂叉腰點頭。

4、小朋友們表演的拍手和點頭的動作都非常好看,我們也可以把這兩種動作一起表演,拍兩次手就點兩次頭。就像這樣:教師示範完整表演拍手點頭。

5、好看嗎?那小朋友們也來學學《拍手點頭》吧。

五、學習表演動作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拍手點頭。(老師哼唱旋律,速度開始可稍微慢一些。)

2、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幼兒集體表演律動。(教師放慢彈奏速度,咳根據幼兒掌握情況,用語言指導幼兒進行表演。)

3、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上前帶領全班幼兒表演。

4、鼓勵幼兒上前表演律動,並對表演好的孩子獎勵。

活動反思:

拍手點頭是一次韻律活動,樂曲琅琅上口,歌詞也就只有一句「拍拍小手點點頭」,比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先用了玩偶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接著我說小玩偶想和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之後就是我邊清唱歌曲,邊拿著玩偶做拍手點頭狀,有的幼兒已經忍不住跟著一起做了。在經過「看」、「聽」和「做」後,我就讓孩子嘗試「說」,說一說我們剛剛看到什麼,做了什麼,孩子們自然而然的說出了「拍拍小手點點頭」。之後就開始請幼兒學習歌曲了,孩子們也都很快學會了。但是,在動作方面,由於這是孩子們學的第一首歌,也是學習的第一次律動,很多孩子還協調不過來,往往是拍了小手就忘記點頭,點了頭就忘記拍手。在之後我們在清唱的過程中和孩子們重點練習了這一段,孩子們也都有所進步。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創編,要求孩子們說說除了點點頭還能做其他什麼動作,可能是我的提問有問題,很多小朋友都想不出答案,於是我就做了個示範,打開了孩子們的思路,很快的孩子們都說出了很多不一樣的動作:拍拍小手踢踢腿,拍拍小手拍拍肩……

《拍手點頭》小班教案 篇3

目標:

1、熟悉音樂,學習隨音樂合拍地邊唱邊做動作。

2、樂意嘗試創編歌詞,並根據歌詞做相應的動作。

准備:

布娃娃一個、配套音樂

過程:

1、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出示布娃娃作拍手、點頭狀,與幼兒相互問好。

2、引導幼兒邊唱邊合拍地做拍手點頭動作。

(1)教師邊演示布娃娃邊唱《拍手點頭》。

(2)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合拍地做拍手點頭動作(兩拍一次動作)。

3、組織幼兒創編歌詞,並合拍地做相應的動作。

(1)啟發幼兒創編己喜愛的身體動作。

提問:布娃娃除了會拍手點頭外,還會拍手干什麼呢?(如:拍手踏腳、拍手摸臉、拍手拍皮球、拍手開汽車等)教師以自己的情緒感染幼兒,高興地表揚幼兒能創編新的歌詞及動作。

(2)幼兒聽音樂,邊唱邊合拍地表演創編的動作。

建議:在對此歌曲比較熟悉的情況下,幼兒創編的動作可增加幾個。兩個動作:拍手點頭、拍手踏腳;三個動作:拍手點頭、拍手拍皮球、拍手抱娃娃;四個動作:拍手騎小車、拍手開汽車、拍手開火車、拍手開飛機(並可按詞意變化演唱、動作的速度)

《拍手點頭》小班教案 篇4

活動內容

拍手點頭

重點領域

音樂

相關領域

社會、語言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學習隨音樂合拍地邊唱邊做動作。

2、樂意嘗試創編歌詞,並根據歌詞做相應的動作。

重點、難點 重點:能隨音樂合拍地演唱歌曲。

難點:創編歌詞並做相應動作。

活動准備

布袋木偶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一、 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出示布袋木偶作拍手、點頭狀,與幼兒相互問好。

二、引導幼兒邊唱邊合拍地做拍手點頭動作。

1、教師邊演示布袋木偶邊唱《拍手點頭》。

2、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合拍地做拍手點頭動作(兩拍一次動作)。

三、組織幼兒創編歌詞,並合拍地做相應的動作。

1、啟發幼兒創編出自己喜愛的身體動作。

提問:「小木偶除了會拍手點頭,還會拍手干什麼呢?」(如:拍手踏腳、拍手摸臉、拍手拍皮球、拍手開汽車等)

2、教師以自己的情緒感染幼兒,高興地表揚幼兒能創編新的歌詞及動作。

3、幼兒聽音樂,邊唱變合拍地表演創編的動作。

4、在對此歌曲比較熟悉的情況下,幼兒創編的動作可增加。如:拍手點頭、拍手踏腳;或拍手點頭、拍手拍皮球、拍手開飛機等。

《拍手點頭》小班教案 篇5

活動名稱:

拍手點頭

活動目標:

1.學習隨音樂合拍地邊唱歌邊做動作

2.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活動准備小手、娃娃頭卡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手、大頭

1.出示小手、大頭娃娃的卡片教師:老師給你們看一樣東西,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老師轉動手腕,讓幼兒觀看 )

2.你們的小手會干什麼3.你們的大頭會干什麼

二、幼兒感受樂曲,熟悉旋律

1.放音樂、教師唱歌

2.再次欣賞歌曲,邊聽音樂邊做拍手、點頭的動作

3.教師講解歌詞內容,幼兒做動作

4.幼兒跟著音樂邊唱歌邊做動作

三、游戲《找朋友》

小朋友們手拉手,拉成圓圈,玩找朋友游戲,找到好朋友後,唱拍手點頭,邊唱邊表演。

《拍手點頭》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邊玩邊感受,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知道名稱,了解內容,初步掌握節拍喜歡跳舞。

2、激發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願望。

活動准備:

歌曲圖片、舞板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1、拍手點頭的音樂伴奏下,老師邊念歌詞《拍手點頭》幼兒邊敲舞板進活動室。

2、小寶寶,快快快,找椅子,坐下來。

舞板寶寶快回家,小門關緊,頂呱呱。

二、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掌握節拍:

1、看誰做得對:

老師說:請你拍手,幼兒說:我就拍手(拍肩、拍肚、拍腿等)

2、看樣學樣:

老師按歌詞順序做動作,幼兒模仿。

3、感受音樂:

①老師邊唱邊表演後問老師先做什麼動作?出示相應圖片,又做了什麼?(拍拍手、點點頭)拍手點頭以後老師又做了什麼動作?(邊做動作邊暗示:小腳走走)小腳走走轉幾圈呀?(轉一圈)介紹轉一圈(我先看著小朋友,我走呀走又看到你了老師邊說邊示範)出示相應圖片。轉彎一圈後,老師心裡怎樣呀?(高興)高興臉上就干什麼?(笑了)怎麼笑的?幼兒學笑。

②教師邊指圖片,邊做動作。

教師指著圖片唱一句,做動作重復一句,邊指邊唱跳二遍。

③教師手持指偶,邊表演邊唱。

第二遍可以讓幼兒跟著指偶隨意表演

4、音樂游戲:貓捉老鼠

請幼兒根據琴聲捉相應幾只老鼠。

附:拍手點頭

5 1 1 | 3 5 1 | 3 5 1 3 | 2 2 2 |

拍拍 手 點點頭 拍拍 手 點點 頭

6 1 2 3 | 5 5 3 | 2 3 5 6 | 1 1 1 ||

小腳 走走 轉一 圈 拍手 開心 哈哈哈哈……

《拍手點頭》小班教案 篇7

幼兒老師必須有非常的才藝,才會與孩子們真正完全打成一片。

音樂選擇: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節奏很好,而且配合拍手與點頭,非常適合小班的孩子們進行音樂教學。

工具選擇:

會樂器的老師可以選擇自己會的樂器,不會樂器的老師,也可以選擇用伴奏帶。

授課過程:

事先讓孩子按一定的間距站好位。

讓同時授課的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做動作,也是起到了帶頭引導的作用。

會彈樂器的老師開始彈奏音樂,當音樂起來,帶頭的老師聽歌詞的引導,然後做出相應的東西。包括拍拍手,跺跺腳。

孩子們也開始跟著老師做同樣的動作。

等孩子們的動作做得差不多了,熟悉得差不多了,引導的老師,就停止動作,讓孩子們自己聽歌詞,聽音樂,自己來做動作。

創新過程:

對於這個歌曲來講,主要的'動作就是讓孩子們來拍手,動作過於簡單,而且重復,不利於鍛煉孩子的音樂節奏和肢體動作。因此,可以更好地豐富一下游戲的過程。

老師彈奏音樂,然後自己唱歌詞,告訴孩子們,要按照老師唱的歌詞里的動作來做動作。例如,老師要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點點頭,這樣孩子們就需要點頭,而不是拍手了。

因為老師歌唱的時候,其歌詞是可變的,可以讓孩子不斷地去做不同樣的動作,對於孩子的音樂節奏,聽力鍛煉,以及肢體語言的培養來講,有極好的效果。

課程驗收:

最後,老師可以問一下小朋友,有誰已經學會唱這首歌了,看看到底有沒有小朋友已經學會了如此朗朗上口的節奏,如果孩子學會了,老師則可以讓孩子演唱一下,也可以讓會唱的小朋友唱,並帶動其他的小朋友繼續做動作。

《拍手點頭》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有初步的節奏意識,能隨音樂一拍一拍地拍手、點頭。

2、能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伴隨音樂節奏初步合拍做小鴨叫、小雞叫等動作。

活動准備:

事先學過小鴨叫、小雞叫等動作,布置場地。

活動過程:

1、隨音樂示範表演,幼兒觀察。

(1)引導幼兒坐成半圓形,教師示範表演第一段音樂。

教師提問:老師做了哪幾個動作?拍了幾次手?點了幾次頭?

(2)教師再次示範表演。請幼兒認真觀察細節,注意音樂的節奏:看看老師的動作是怎麼配合 音樂的節奏?

2、引導幼兒練習。

(1)引導幼兒隨音樂做動作,教師用有節奏的語言就行提示。

(2)放慢琴速,引導幼兒獨立隨音樂動作。

(3)按照正常速度彈琴,鼓勵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地做動作。

3、引導幼兒學習有節奏地拍肩、叉腰等動作。

(1)引導幼兒學習有節奏地拍肩,並隨音樂律動。

教師:小肩膀聽到好聽的音樂,也要和音樂一起玩了。大家用兩只小手拍拍肩、拍拍肩。

(2)引導幼兒學習叉腰動作,並隨音樂律動。

4、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有節奏地做小鴨叫、小雞叫等動作。

5、組織幼兒交流、評價,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利用自由活動,組織幼兒繼續進行,《拍手點頭》的律動。

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 小貓輕輕走 見領域p6。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拍手點頭》小班教案 篇9

活動名稱

拍手點頭

活動目標:

1.學習隨音樂合拍地邊唱歌邊做動作

2.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活動准備小手、娃娃頭卡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手、大頭1.出示小手、大頭娃娃的卡片教師:老師給你們看一樣東西,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老師轉動手腕,讓幼兒觀看 )2.你們的小手會干什麼3.你們的大頭會干什麼

二、幼兒感受樂曲,熟悉旋律

1.放音樂、教師唱歌

2.再次欣賞歌曲,邊聽音樂邊做拍手、點頭的動作

3.教師講解歌詞內容,幼兒做動作

4.幼兒跟著音樂邊唱歌邊做動作

三、游戲《找朋友》

小朋友們手拉手,拉成圓圈,玩找朋友游戲,找到好朋友後,唱拍手點頭,邊唱邊表演。

《拍手點頭》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設計

音樂活動是一種審美教育活動,通過美的活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賦予幼兒一種審美的態度,本活動選自托班教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2-3歲的幼兒是最好模仿的小表演家。托班的孩子年齡很小,但是我發現他們對拍手點頭這些簡單的身體動作很感興趣,有時有的孩子在哭,老師帶著孩子們拍手時,他也會和老師孩子們一起拍起手來。而且唱著歌拍手還可以培養孩子們的節奏感。為此,我根據孩子們的特點設計了這一活動,使孩子們在活動中能大膽表現自己,為孩子們今後的發展打基礎。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喜歡音樂,樂意隨老師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活動重難點

對於托班幼兒來說,他們剛開始接觸音樂,因此幼兒對音樂的感受有一定的難度,於是前期我先讓幼兒和老師練習拍手、拍腿、點頭等動作,再讓幼兒看樣學樣照我做,最後感受音樂幼兒感受穩定拍,使幼兒參與活動,喜歡音樂活動。

重點:喜歡音樂活動,樂意跟隨老師做簡單的動作。

難點:能連續隨音樂做出簡單的動作。

活動准備 音樂VCD

活動過程

一、導入:問好時間

老師拍手說:你好小朋友。老師再邊拍手邊引導幼兒回答:你好,老師。老師還可以和個別幼兒拍手有節奏的問好。可以組織幼兒多練習幾遍,為後面的活動做准備。

二、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掌握節拍:

1、看誰做得對:

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看誰做得又對又快,老師說:拍手,你們就說:拍手,而且要邊說邊拍手,然後在幼兒熟悉拍手的基礎上練習拍肩、拍頭、拍腿、踏腳等。

2、請你和我這樣做:

剛才我們玩了拍手、點頭、踏腳的游戲,小朋友都玩得特別的開心,今天老師還把剛才我們玩的小游戲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謠,現在老師就把它邊說邊做給你們看,"請你和我拍拍手,你們和我一起說:我就和你拍拍手"。老師示範一遍,小朋友也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做好嗎?在幼兒熟悉拍手的基礎上,以同樣的方法練習點頭和踏腳等動作。

三、感受音樂:

1、初步感受音樂

我們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播放音樂,老師隨音樂做動作,音樂結束後老師提問:老師剛才做什麼動作了?老師邊做動作邊引導幼兒說出拍手、點頭、踏腳,老師讓幼兒說出的同時做相應的動作,

2、進一步感受音樂,表現音樂

老師播放音樂,和幼兒一起來表演《拍手點頭舞》(2-3遍)

四、活動結束

今天老師和你們玩的很開心,你們玩的開心嗎?和老師一起說老師再見。老師邊拍手邊說:再見,小朋友。幼兒邊拍手邊說:再見,老師。

活動反思

托班幼兒天真,活潑好動,對世界充滿好奇,好模仿,有較強的敏感性,他們正處於智力潛能開發的重要時期。從音樂起步,讓音樂走進幼兒的心靈,使幼兒的生活音樂化,給幼兒以美感,提高幼兒的情感體驗,陶冶幼兒的情操。在這次的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年齡雖小,但通過老師的適當引導,喜歡聽熟悉的音樂,能模仿一些簡單的身體動作,能和老師一起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大膽的表現自己。

不足:可以在活動後面加一個創編活動,通過老師的提示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身體部位(比如拍肩、聳肩、轉手、眨眼等),讓幼兒自己動腦。

③ 元旦晚會室內趣味小游戲

一、 畫畫傳遞猜詞

一隊人按順序排成一列,第一個人依據所給出的主題作畫,並傳給第二個人(不能有語言交流),再由第二個人根據看到的畫重新作畫,並傳給第三個人,以此類推,若最後一個人能猜對主題,則該隊獲勝。

二、 1 VS n

眾人合夥要在一個實現安排好的假游戲中欺騙某一個人,既要達到某種目的,如不能讓被欺騙者在游戲中獲勝、眾人集體秘密變裝.......又不能讓其發現。若被揭露,則被欺騙者獲勝。

三、 眼神遊戲

大家都蹲下來,然後一個一個地站起來。

1、報數 每個人按順序說1、2、3、4...,那就不能同時站起來兩個人,如果站起來兩個人那就是這兩個人輸了,要互相觀察彼此,看到沒人站起來或是馬上站起來搶先,因為沒有提前串通,所以就很小心的看別人眼色行事,剩下最後一個沒站起來的人就輸了

2、游戲外的人喊數,比如喊「3」,就要有3個人站起來,多站、少站都不行,如果出錯就輸了.

四、 乒兵球識字

把字寫在乒乓球上,一隊打乒乓球,另一隊要在這過程中認出球上的字 十一、 倒水游戲 隊中選出一人蒙眼往杯中倒水,其餘隊員坐在椅子上,將杯子舉在頭頂上,最後水多的隊獲勝

(3)合拍小游戲擴展閱讀:

趣味小游戲鼻祖綜藝節目——running man節目形式製作

RM每周一期,隨著期數的增加,節目創意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節目播出頻率的關系,RM日常企劃團隊中,有3名製作人、10名編劇;該小組每周固定召開一次會議,討論節目內容和主題。

節目話題的涉及范圍相當之廣。編劇團隊會根據流行話題進行篩選,策劃每期節目。像《X戰警》、《復仇者聯盟》、韓劇《繼承者們》等熱門電影、電視、游戲,甚至包括奧運會、世界盃,都會成為主題。

RM固定主持在磨合之後確定了各自的核心角色。劉在石作為國民MC擔當控場大任,把握節目節奏;金鍾國因出色的身體條件擔任「能力者」,是各大游戲環節的精銳人員;

李光洙和HAHA常為「背叛兄弟」,給節目製造沖突與反轉;宋智孝頭腦靈活,也是游戲的「ACE」,同時還一度和Gary組成「周一情侶」,給節目增加感情線,調節氣氛;而「最弱者」池石鎮在節目中被頻頻調侃,也擔當起搞笑的重任。

④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氣球變鼓是充入了空氣。

2.通過氣流吹在臉上,感知空氣的存在。

3.感知空氣從氣球中沖出的有趣現象。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准備:

沒充氣的氣球若干,充足氣的氣球十隻,打氣筒若干。

活動過程:

一、交流

1.出示未充氣的氣球和充氣的氣球:這是什麼?有什麼不同?

2.欣賞故事「氣球吃什麼」。

氣球喜歡吃餅干、饅頭、糖果嗎?氣球吃什麼變胖的?

二、實驗,感知

1.出示充氣氣球:讓空氣親親你的笑臉。

教師操作,幼兒感知、交流空氣輕輕和快速吹在臉上的感覺。

2.教師突然放飛氣球:氣球怎麼了?氣球為什麼會到處亂竄?誰給了氣球力量?

3.模仿氣球亂竄的樣子。

三、游戲:流星球大戰

1.將所有氣球充氣。

2.聽口令,幼兒放飛氣球。

活動拓展:

在活動區中投放氣球供幼兒游戲。

附:故事《氣球吃什麼》

氣球寶寶癟著肚子,歪著腦袋,無精打采地躺在桌子上。小動物們看見了問:「氣球寶寶,你怎麼啦?」氣球寶寶輕輕地說:「我、我的肚子餓癟了。」小動物們說:「我們找些東西來給你吃,讓你的肚子趕快鼓起來吧!」

小兔找來了餅干,小豬找來了饅頭,小熊找來了一大把糖,小貓找來了一大杯水。他們把好吃的東西一樣一樣地送給氣球寶寶,可是氣球寶寶不愛吃這些東西。小動物們犯愁了,氣球寶寶喜歡吃什麼呢?怎樣讓它圓鼓鼓地胖起來呢?

活動反思:

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知道空氣能夠使氣球和充氣玩具變鼓。孩子們在玩氣球的情境中去探究、去發現,在活動中極積勇躍參與,活動效果顯著,充分體現了操作材料的實用性和價值性。可見本次活動目標定位是比較准確的。體驗到了科學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

2、喜歡打擊樂活動,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出的各種拍打聲。

3、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准備:

1、節奏棒每人一副。

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動作進教室。

2、發聲練習:出示玩偶引起幼兒興趣,用歌歡迎。啟發幼兒變換拍打的部位和動作。

3、分辨聲音游戲。

教師用不同強度的聲音呼喚幼兒。

啟發幼兒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幸福拍手歌》,並用身體動作和節拍表現。

4、敲敲奏奏

按教師提示的節拍嘗試敲擊節奏棒的各種方法。

按兒歌韻律敲擊《孫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嘗試敲擊《大貓和小貓》、體驗節奏的變化。

5、音樂游戲《聽音學走路》:啟發幼兒注意傾聽,根據音樂的變化模仿鳥飛、大象走路。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佔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採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於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繼續訓練幼兒變速度,變方向走、跑以及訓練幼兒左右跳、單腳跳。

2、通過游戲訓練幼兒靈敏性,發展幼兒想像力,創造力。

3、培養幼兒集體活動意識和互相謙讓的良好品德。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活動准備:

每人一個彩瓶、小鼓一個,幾何圖形一套,音樂伴奏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1、隊形訓練切斷分隊,最後成四路縱隊

2、准備運動

二、活動進行

1、穿樹林游戲教師講解方法,規則,並示範要求跳時雙腳尖落地屈膝跳。

規則:分組進行,一個跟一個游戲:不推不擠不碰倒彩瓶,完成游戲後又跑回自己的隊伍。

2、幼兒自由游戲教師先啟發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各種玩彩瓶的方法並演示。然後幼兒自己玩彩瓶

教師巡迴指導。

規則:在指定范圍內玩,玩時要團結友愛,互相謙讓,不推不擠,不碰撞別人。

3、看信號拼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教師逐一出示圖形,讓幼兒說出其名稱再交待游戲方法、規則。

規則:幼兒看到信號後自由組合拼圖、拼完舉手錶示,當教師發出"停"的信號時即停止拼擺,以拼得又快又好的幼兒為勝。

4、聽信號變速度,變方向跑、走。幼兒園圍繞幾何圖形站好,聽鼓聲按要求快跑、慢走。

規則:鼓聲快就快跑、鼓聲慢就慢走。鼓聲重就停。

三、游戲結束

1、 小結游戲內容,並講評重點在遵守游戲規則,聽指揮方面。

2、放鬆操。

活動結束:

整隊聽音樂,退場。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切西瓜游戲,體驗在游戲中飛躍、追逐的愛好。

2、能按照指令做響應的舉措。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4、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准備:

1、已熟悉西瓜,相識西瓜的形狀特性。

2、吃過西瓜。

活動過程:

一、回憶西瓜的形狀特性

1、西瓜長得什麼樣?

2、我們想個什麼好辦法,讓大家變成一個大西瓜?

二、手拉手變成大西瓜

1、變成一個大西瓜。(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

2、釀成一個小西瓜。(幼兒手拉手,碎步朝圓心走,釀成一個小西瓜)

三、游戲:切西瓜

1、幼兒圍成圓圈,師幼配合有節拍地念童謠:「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與此同時,老師邊走邊有節拍地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童謠念完時,老師的手逗留在哪兩位小伴侶中間,這兩位小伴侶就把手鋪開,拉著別的小伴侶的手往圓心跑,暗示西瓜被切開了。此時,各人做吃西瓜狀。

2、游戲多玩幾次後可由幼兒自己來玩切西瓜游戲。

活動反思:

在進行這個游戲中,一開始時候需要小朋友拉起手來,但是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些突發狀況。當我要求小朋友拉手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很好的拉手。但是當我要求小朋友把這個「西瓜」變得小一點的時候,小朋友發現他們可以拉手可以變大也變小,於是,小朋友就開始幾個幾個的玩起游戲來。對於我所講的游戲規則和內容也???注意了。而且,當我要求小朋友不需要再變大變小的時候,小朋友也沒有很好的安靜下來。後來,知道老師告訴我,可以對小朋友說,小樹苗要在土裡長得牢牢的類似的話來讓小朋友站好。等我按照老師的方法實施後,發現小朋友相對於之前已經好了很多。不再是自己顧自己跑來跑去的了。但可能是由於是戶外游戲活動,因此小朋友的秩序還是有些亂的。以後在游戲活動中要多考慮到這一點。

還有就是小朋友對游戲的規則的理解有些困難,因此在這個游戲中,小朋友對於自己往哪個方向跑不是很明確,在跑的過程中總是會出錯。在這點上應該給小朋友再詳細一點的講解,有利於游戲活動的進行。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5

游戲目標:

1、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樂形象。

2、讓幼兒感覺音樂的強弱對比變化。

3、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游戲准備:

大雨和小雨的雨聲

游戲過程:

1-5小節:手腳一起做動作,模仿下大雨;

6-10小節:小手甩一甩,模仿下小雨。

通過游戲讓幼兒感覺音樂的強弱對比變化。

活動反思:

《大雨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讓孩子們學習利用鈴鼓和碰鈴分別表現大雨嘩啦嘩啦和小雨滴答滴答的演奏方法。歌曲節奏簡單、旋律流暢,音樂形象鮮明,富有兒童特點。歌詞讓幼兒模仿了大雨嘩啦嘩啦和小雨滴答滴答的聲音。為了讓幼兒對聲音的大小有更明確的認識,在使用樂器之前,我先請幼兒運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大雨和小雨,孩子們多數都能夠積極參與,雖然小班的幼兒創新能力略差,模仿能力強,但是個別能力強的幼兒能夠在教師的提示下,大膽發揮想像,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來感受聲音的大和小。這種邊唱邊表演的活動形式,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在用樂器時,孩子們就能夠知道鈴鼓聲音大,表示大雨,碰鈴聲音小,表示小雨。在結束部分,孩子們運用樂器邊唱邊表演時,表現的非常出色,能夠合拍演奏。總之,整節課孩子們的積極性都非常高,他們樂於嘗試用樂器來表現雨的不同狀態,而且通過教師扮演指揮的角色,也增強了活動的氛圍,孩子們之間相互之間配合較好。不過個別幼兒的樂感較差,節奏能力的培養還要在區域活動中加強指導。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使幼兒能夠理解對方說話的內容,能按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體驗游戲的快樂。

能遵守規則玩游戲。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0分鍾

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游戲的快樂

難點:學會游戲的規則

活動准備:

果奶,鮮奶,酸奶,鈣奶空瓶若干;小籃子3-5隻。

幼兒對各種奶類具有一定的生活的經驗。

玩法:

1,教師和幼兒圍成一圈,教師做發令員,幼兒聽指揮做動作。

2,指令的發出可以由慢而快,由一項指令到多項指令,難度逐漸增大,語句逐漸增長。

如:「坐下」「起立」「向前彎腰」「挑一挑」「小鳥費」「專一個圈再拍拍手」等。

3,有做出動作與指令不符的幼兒,教師應停下,要求該幼兒或全體幼兒重復做一遍。

教學反思:

課堂環節緊湊,幼兒在輕松的環境下享受,由於在游戲過程中,我講游戲規則不到位,導致幼兒在游戲過程有的搗亂,氣氛太過度的活躍,導致我控制不住場面。今後我要加強本班的游戲規則的培養,是幼兒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戲樂趣。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隨音樂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撓癢癢」動作。

2、知道音樂變化的時候,教師就以體態提示他們做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3、在做螃蟹橫行、躲藏動作時,不影響同伴。

活動准備:

1、剪輯音樂,加入捉螃蟹的音樂。

2、自製一隻螃蟹網。

活動過程:

1、學習A段動作。(1)指導語:你們見過螃蟹嗎?看,我是一隻大螃蟹。螃解有很多腳,你們有嗎?伸出一隻腳,動一動。(2)指導語:「螃解的小腳可多了,這兒還有一隻,(教師示範伸出一隻腳)它可以怎麼動?」

2、創編、學習B段動作。(1)指導語:螃蟹最喜歡在河裡干什麼?提議:我們一起來吹個大泡泡吧。(2)指導語:螃蟹是怎樣走路的?幼兒示範後,大家站成散點學習螃蟹橫行的動作。

3、創編、學習C段音樂。(1)指導語:哎唷,哎唷,(老師做撓癢癢動作)我怎麼了?(2)幼兒從不同方位創編多種「撓癢癢」的動作。(3)指導語:我們想一個辦法,把動作做得整齊一些,好看一些。(引導幼兒拍兩下手,再撓癢癢。)

4、聽音樂完整練習動作。(1)指導語:大家聽好音樂,看著老師我們一起來跳個螃蟹舞。(2)指導語:螃蟹還可以對著誰吐泡泡呢?引導幼兒練習吐泡泡動作,注意提醒幼兒看著對面的小夥伴做吐泡泡動作。(3)在教師帶領下再次練習動作。

5、傾聽並感受尾聲音樂。(1)指導語:小螃蟹在河裡玩得正高興,忽然,誰來了,他來做什麼呢。幼兒傾聽捉蟹音樂。(2)指導語:螃蟹和捉螃蟹的人分別在什麼地方?教師手執網,跑到椅子後問幼兒:「我跑到這里,你們應該往哪兒躲呢?」

6、散點站位,聽音樂完整做動作。

教師向幼兒交待:在轉換動作時,教師會用體態提示,並做兩個體態提示動作。做完後教師小結,提醒在躲閃時不碰撞別人。再次聽音樂完整做動作。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按音樂節奏合拍地做貓走路的動作,並根據歌詞內容變換動作。

2、幼兒通過討論、交流、遷移經驗探索游戲玩法,並遵守游戲規則,有一定自控能力。

3、能情緒愉快地參與游戲,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會唱歌曲《找小貓》;玩過躲貓貓的游戲。

物質准備:貓媽媽的頭飾若干,小貓胸貼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貓走》進場。

師:咦,你們看我是誰呀?我是貓媽媽。你們是——(貓寶寶),寶寶們——,我的寶寶在哪裡?全體幼兒隨音樂學小貓走。

二、學習音樂游戲《找小貓》。

1、復習歌曲《找小貓》

師:聽——這是什麼歌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2、討論游戲玩法。

(1)引導幼兒探索小貓躲的游戲規則。

師:歌曲里有誰呀?(老貓、小貓)它們玩了一個什麼游戲呢?怎麼躲?那我們一起來躲一躲?

(2)玩游戲第一段,再次鞏固游戲規則。(幼兒坐在小椅子上玩一遍)

幼兒嘗試在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時躲起來,知道摸到頭的寶寶,就是被媽媽找到了。

三、完整游戲《找小貓》。

1、幼兒、教師分角色游戲,引導幼兒找不同的地方躲。

當媽媽問:我的小貓在哪裡?時引導幼兒學說:喵喵,在這里。

幼兒說短句:我躲在××××

2、再次玩游戲,引導幼兒找空地方游戲。

要求:小貓們去躲的時候,不推不擠,要注意安全。

3、請個別幼兒扮老貓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這節《找小貓》主要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作為教師的我,自始至終是以貓媽媽的身份進入游戲的,是以游戲的情景貫穿整個活動的。從活動目標上看:大多數幼兒能按音樂節奏合拍地做貓走路的動作,能在老師的提醒下遵守游戲規則,有一定自控能力,體驗到了集體游戲的快樂。但是,第二個目標達成度還不夠高。主要原因是在活動中過早的進入集體游戲的環節,部分孩子對規則的掌握還不夠清晰,導致一些孩子在游戲中過於關注「躲的」情節,忽略了規則的傾聽,遵守規則的意識不夠。整節活動各個環節幼兒的參與性也很強,並且能快樂地做動作,孩子們的音樂的節奏感和動作協調性都得到了提高,他們在玩中樂,玩中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發展。但在一些環節的設計上,還不夠巧妙,在一些細節上(如語言不夠精煉、小貓胸貼的利用等)把握的還不夠,對幼兒的要求還不是很到位。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9

教學過程:

1、引入: 一起邊說兒歌邊做手部運動:"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合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2、認識小手

教師:"剛剛我們是用身體的哪個部位幫助我們完成兒歌的啊?"(幼:"手。")

教師:"我們的小手還很能幹,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呢,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的小手能幫助我們干什麼嗎?"(引導幼兒回答手的作用,如:吃飯、寫字、幹活等。)

教師:"我們的小手這么能幹,你們了解我們的小手嗎?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我們的小手。"

介紹各個手指的名稱: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3、講述游戲

教師:"我們的手指每天都是一起幫助我們做事情的,它們像親如一家的兄弟。在手指家庭里大拇指是它們的大哥哥我們叫他大哥哥,食指是老二我們叫他二哥,中指的個子最高的我們叫他高高的哥哥,無名指因為名字的關系兄弟們叫它無名哥哥,小指是這個家裡最小的,其它兄弟叫它小弟弟。"

教師:"手指兄弟非常有禮貌,它們天天互相打招呼。今天它們來和小朋友打招呼來了?"(幼:好)

教師:"大哥大哥你在哪?(伸出大拇指左右晃動)我在這,我在這(伸出另一隻手拇指晃動)

大哥大哥你好嗎?(一手拇指做點頭狀)我很好,謝謝!(另一隻手拇指做點頭狀)

再見!(拇指左右擺動,收回身後)再見!(另一隻手拇指擺動,收回身後)"

其它手指依次打招呼。

4、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游戲。

教師:"我們也像手指兄弟那也一起來打個招呼吧。"

教師起身與幼兒共同做手指游戲,強調"無名哥哥最懶了,它不願意出來,看看哪個小朋友的無名哥哥最乖,老師一叫就出來了。"

"小弟弟最聽話,一叫他就跑出來了。"

5、結束活動

教師:"我們的小手有些累了,讓我們一起放鬆一下吧。"

做捏攏放開游戲:"捏攏放開,捏攏放開,放開捏攏,放開捏攏。爬呀爬呀爬呀,爬到臉上(腿上、肚子上)了。"

最後我們的小手爬回家了。

幼兒園小班父親節游戲活動教案二

一、時間: 20xx年XXXX

二、地點: 園內

三、主題釋義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一個慣例是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在家料理家務,教育孩子。經常是父親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孩子還未醒;很晚回家時,孩子已入睡。到了星期天,父親蒙頭大睡,真正陪孩子的時間很少,因而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份量比較輕,父親與孩子的感情也比較淡保

四、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幼兒體驗濃濃的親情,激發幼兒愛的情感,從小培養他們懂得飲水思源,尊重、感激別人的勞動,知道回報、關愛他人。

2、有重點地指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了解父親的責任和工作

3、知道父親節的由來。1910年,美國最先提出慶祝"父親節"的倡議,並從1934年開始,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日本從1950年左右開始,將"父親節"正式定為國民的節日。

五、活動准備:

1、請老師先發校信通與爸爸溝通,給幼兒講一講自己是干什麼,會干什麼和幼兒做游戲拔河、猜拳、大壓小游戲、孩子們與爸爸們共同完成"大手牽小手"的手印畫。(教師發紙讓爸爸印上大手)

2、圖畫紙、顏料、音樂、彩色紙等。

3、成功素質節日主題教材、節日主題音樂六活動過程;、教師向幼兒介紹父親節的來歷。

4、幼兒分享父親的快樂(請幼兒說一說我的爸爸會干什麼?我喜歡我的爸爸)、出示爸爸的大手"大手牽小手"的手印畫。

5、幼兒唱"父親節"的歌曲。

6、幼兒為父親自製的小禮物。(皮帶、皮包、枕頭、眼鏡)、回家後向爸爸贈送小禮物,並說出;爸爸您辛苦了,我愛您。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10

設計思路:

記得有句話說的好:培養你的孩子成材,培養我的孩子成材,培養我們的孩子成材,但是培養孩子成材不是我們唯一要做的,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我們的孩子每天都是快樂的。所以,今天我就選擇了適合我班幼兒年齡特點,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快樂手指游戲〈點點豆豆〉,把點點豆豆這首兒歌配上一曲活潑歡快的音樂,讓孩子們 在歡快的音樂游戲中,發展他們的音樂感受力,〈點點豆豆〉是一首韻律很強的兒歌,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一拍一點,從而發展幼兒的節奏感,通過音樂游戲培養幼兒結伴遊戲的能力和遵守游戲規則的能力,使孩子們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本節課採用的都是一些老兒歌老游戲,這些兒歌游戲都是我小的時候和媽媽一起做的,她不僅加深了我們母女之間的感情,而且她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現在還記憶尤心。我也很想讓這些兒歌把各位家長老師帶回對童年美好的回憶,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兒歌老游戲的藝術魅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歌唱和游戲感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2、學習游戲規則,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

3、通過游戲愉悅幼兒身心,培養幼兒活潑歡快的性格。

活動准備:

指偶一個活動過程:

1、朗誦兒歌〈拉大鋸〉進教室。

2、小指偶唱大戲〈點點豆豆〉幼兒欣賞。師:小朋友,你們來這里干什麼?幼:看大戲。(教師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戲《點點豆豆》)

3、學唱歌曲〈點點豆豆〉。

(1)、教師范唱兩遍,幼兒欣賞。

(2)、幼兒伸出小手當舞台,小指偶在幼兒手指上唱歌。師: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台上唱大戲。

4、幼兒學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點豆唱歌。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媽媽再唱歌,最後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兒邊唱邊點身體的不同部位。師:想一想我們還能在身體哪個部位上點豆豆。

5、幼兒結伴遊戲點點豆豆。音樂游戲《找朋友》幼兒找朋友結伴遊戲。

6、和父母一起做點豆豆的游戲。師:你們想和爸爸媽媽做游戲嗎?(音樂《找朋友》找到爸爸媽媽做游戲。)

7、歌曲〈小寶寶睡覺〉。

8、游戲〈小老鼠上燈台〉出教室。

評析:小班幼兒年齡小,學唱新歌是比較難的,而且第一課時不是很好上,因此,在選材上,我選擇了孩子們都很喜歡的手指游戲《點點豆豆》,並配以歡快活潑的曲子,讓幼兒邊唱邊玩慢慢習得。正因為點豆游戲有一定的情節,趣味性,這就為幼兒在活動中發揮主題性了保證,活動中採用了手指擬人的手法唱歌,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活動過程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運用多種形式,主動地去歌唱遊戲,幼兒始終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幼兒通過對手指點豆順序進行討論外,還進行了初步的結伴遊戲,從而對幼兒進行了交往和遵守規則等社會化技能的訓練。讓幼兒在整個活動中始終是快樂的。另付:兒歌《拉大鋸,扯大鋸》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讓二妞去。恩歌曲《點點豆豆》點點豆豆,開花石榴,小狗搬家,喀嚓一鎖。兒歌《小老鼠上燈台》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里咕嚕滾下來。

⑤ 適合青少年鍛煉力量的游戲

沒理解清楚 是室內課,還是體育館內的體育課。
先發一點
如何才能上好一節室內體育課呢?即能提高學生們對體育課的興趣,又能發展協調能力、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使身體得到一定的鍛煉。因此,從不同角度介紹幾種室內小游戲。這些游戲,簡單易學,生動活潑,趣味性強。一、桌上小游戲 游戲1:翹板接毽准備學生尺一把,大象皮一快,毽子一隻。在桌上用大橡皮和尺子搭成一個小翹板,一端放毽子,另一端翹起,游戲者依次進行。用手去拍翹起的一端,使毽子跳起,再用手接住就可得1分,每人可拍按5次,積分多者為勝。熟練後,還可以用腳,肘部、面額部接毽等。也可以選一人拍翹,讓另外的搶接,接到者可得1分並當拍翹者。 游戲2:裝卸木材在桌子的一端放1隻鉛筆盒,盒上橫放10支鉛筆,另一端放1隻紙疊蓬蓬船,大小如同鉛筆盒,再配備30厘米長的細繩拴住的鑰匙圈2根。游戲每組兩人,分別站在桌子兩邊,拿起帶圈的繩子,發令後,用圈插進鉛筆兩頭,保持好平衡,把鉛筆一支支抬到船上,圈不許碰到桌面或鉛筆盒,否則重做。栽判員記時,哪組完成得最快為優勝。參加游戲的人數較多時,可布置幾個課桌,同時進行比賽。二、徒手小游戲游戲1:傳秘密口令 1.游戲方法:全班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小組,也可按學生自然小組進行,由教師悄聲告訴各小組第一位學生一個口令,如「集合」、「立正」、「稍息」、「踏步」等,教師說開始,組第一位學生悄聲告訴同組的第二位學生,依次後傳,最後一位學生將收到的口令在黑板上寫出來,最後由教師判定哪一組最快,口令最准確。 2.游戲要求:各小組悄聲傳口時,不能讓其他小組的學生聽到,如果聽到了則該小組的秘密泄漏,判該小組失敗,最快收到口令且最準的小組為勝。游戲2:乒乓球 1、游戲方法:全班分成若干組(每組7——8人為宜)。游戲開始,由本組的任一同學說「乒」,相鄰的下一位學生說「乓」,在下一位相鄰的學生說「球」,說「球」的學生,在說「球」的同時,要用手指准確的指向本組的任何學生,被指的學生要快速說「乒」。當然,說「球」的學生也可以用手指向本人,但也要快速說「乒」。以下循環反復。2、游戲要求:吐字清晰,銜接快速,如果沒有快速接上的,被視為失敗。三、球類小游戲游戲1:胯下頭上背向傳球 1、游戲目的: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發展腰腹力量。 2、游戲准備:籃球一個,秒錶一塊。 3、游戲方法:將學生分組,每組8人,並按1—8編號,站在過道上,前後相距為一米,兩腳開立大於肩。聽到「開始」的口令時,1號學生從胯下傳球給2號,並轉體180度,2—7號依次類推,8號接球轉體後從頭上背向傳球給7號,7號傳給6號依次類推,1號接球時,游戲結束。 4、游戲規則: 1.髖下傳球兩腿要直,頭上傳球兩臂不能彎曲。 2.球要傳到同伴的手裡,不能掉地。 3.胯下傳出,頭上傳回為一段。 4.每組可做三段或五段。 5、游戲建議: 先練習,待熟練後再比賽,每組的成績以3段或5段成績的總和計算,成績差的為失敗。 游戲2:擊掌傳球 1、游戲目的:發展學生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協調素質。 2、游戲准備:排球一個,沙巾一條。 3、游戲方法:指定一名學生站在教室中心,並將其眼睛蒙上,其餘學生面向中心站在四周,於同側學生相距50公分,游戲開始時,中心學生擊掌,其餘學生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傳球。當掌聲停止時看球落在哪個學生手中,該學生出節目或做深蹲五次。 4、游戲規則: 1.球傳給同側學生的手中,也不能拋傳,否則罰該生俯卧撐5次。 2.不能高聲怪叫,影響別的班級上課。 5、游戲建議:可規定為快擊掌順時針方向傳球,慢擊掌逆時針方向傳球。也可按座位的前後左右傳球。 游戲三:運送「抗洪物資」 1、游戲目的:提高快速傳遞能力,增強手臂力量,學習抗洪戰士為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不怕犧牲,勇於同洪水作斗爭的獻身精神。 2、游戲准備:大小實心球各一個。 3、游戲方法:學生圍成圓形,兩人相距50公分,大小實心球相距5人(或7人)。游戲開始時,按同一方向傳球,當兩球相遇時,游戲結束。 4、游戲規則: 1.傳遞時不能拋球,掉地拾起繼續傳。 2.兩球相遇在哪位學生處,該學生做立卧撐8次。 3.傳球要快穩,要展現戰士們在「抗洪搶險」中快速運送物資的那種場面。 5、游戲建議:游戲開始前可放歌曲《為了誰》來宣染課堂氣氛;運送物資可順時針、逆時針方向交替進行,發展和提高學生左右手傳遞能力。四、新穎的小游戲游戲1:乘公共汽車 (培養反應敏捷性及社會公德意識) 邀請一位口齒清楚的學生,有表情地朗讀下面一則小故事,要求參賽者聽見「站」字坐下,聽到「坐(包括『座』)」站起來,每位參賽者後面站一位手持紙捧的工作人員,每做錯一次就朝頭上猛敲一下,最後,挨敲的次數最少者,還要回答一個文明禮貌的小問題,答得好的為優勝。 有一次,小明和妹妹乘公共汽車,上車後,小明發現一個空座位,他丟下妹妹趕緊跑過去坐下。這時,過來一位老奶奶,她扶著拉手,站在小明身邊。妹妹對小明說:「哥哥,你看你,你坐著奶奶站著,多不好啊!你趕快站起來,讓奶奶坐吧!」小明挨了批評,心裡很不高興,賭氣說:「你讓我站著,我就偏不站,我要坐嘛!」老奶奶聽了笑笑說:「沒關系,你坐吧,我不坐。」妹妹站在小明身旁氣得撅起了小嘴,說:「你真不懂禮貌,我再也不願站在你旁邊了!」這時,汽車到站了,那位奶奶下了車。望著老奶奶遠去的身影,小明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他覺得自己是錯了,情不自禁地站起來,悄悄地離開了那個座位,嘴裡自言自語地說:「哎,怎麼搞的,坐和站,站和坐,坐坐站站,站站坐坐,坐站坐站,站坐站坐,到底是站還是坐,今天我怎麼湖塗了!」游戲2:三打白骨精(培養靈敏反應)這個游戲有兩個人就能玩。先背向而站,相距二步遠。游戲開始後兩人一塊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並在原地合拍雙足跳三下,注意唱到最後一個「精」字時,必須同時做180度跳,同時在落地前還要做一個造型動作。造型動作有三種:l、抬起左膝,右手反掌心在額前作搭涼棚狀,同時左臂微屈勾拳為孫悟空。2、雙手插腰,兩腿側開為白骨精。3、雙手合掌於胸前為唐僧。這三個童話人物的制約關系是:孫悟空勝白骨精,白骨精勝唐僧,唐僧勝孫悟空。如果正巧造型相同,那麼重來一次,方法同前,一旦造型之間建立了制約關系,負者就要給勝者恭敬地鞠一個躬。
不行你看這個網址,比較全,如果需要下載,聯系我就行

⑥ 互動游戲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備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麼什麼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互動游戲方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互動游戲方案 篇1

鏡子笑是一個培養團隊合作的晨會互動小游戲,游戲以一個很熱鬧的形式加強了團隊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同時又能夠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從而使團隊合作更加的默契。適合服務性質或者有團隊建設需要的企業開展。

參加人數: 將所有人分為人數相等的兩隊

游戲規則

1、首先,讓兩隊人員分站成面對面的兩列;

2、然後,兩組面對的兩個隊員依次上前進行如下的互動;

3、兩人相互鞠躬,並彎身必須達到90°,然後高喊某某(對方名字)你好(也可以來點創意性的問候);

4、然後兩人在走到中間區域,相互鞠躬並高喊某某你好;

5、所有鞠躬者和其他隊員均不能笑出聲,如果違反,則將被俘虜,需要站在對方隊伍後面;

6、游戲完成一輪後,看那對俘虜的人多則獲勝。

游戲總結

當你面對生活的時候實際上就像是在面對一面鏡子,你笑,生活也笑,你哭,生活也哭。這和人與人相處是一個道理,要想獲得別人的笑容,你首先要綻放自己的笑容,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你不想讓別人對你綳著臉,為何要對別人綳著臉呢?

互動游戲方案 篇2

一、小雞出殼

材料:大張的廢報紙若干,每張畫大雞蛋,分散放在地上。

玩法:讓孩子發令說:"預備--起!"父母和孩子趕快拿起報紙,留意機靈地從蛋中間撕破一個洞,然後將頭、肩、軀乾和腳從報紙中鑽過,再跨出報紙。發出"嘰、嘰"聲,一隻小雞肉孵成了。能夠之後再撕再鑽,要是將報紙撕破了,就算失誤。最後孵出小雞最多的人為優勝。

二、傳達室

玩法:父母孩子圍坐在一齊,由一人做一個動作如拍肩,每二個人跟做此動作,當第二個人做完後,第一一個有之後做其它動作,第三人跟第二人傳的拍肩的動作,看能傳多久動作不斷。

注意:

1、至少三人參加此游戲,所傳動作是手上動作。

2、做傳的動作前雙手合拍一次,持續拍手兩個重復動作的節奏,速度由慢到快,初玩時可將所傳動作做幾遍才換。

三、毛毛蟲

玩法:准備小呼拉圈兩個,每個家庭派出一個小孩和兩個大人,三人排成一列縱隊,第一個圈套在前面兩人身上,第二個圈套在後兩人身上,比比哪組跑完規定路線,為了增加難度,可在路線上設置獨木橋、山洞等障礙物。

四、大西瓜、小西瓜(5-6歲)

玩法:家長和孩子應對面站立,家長說:"大西瓜",孩子就做"小西瓜"的手勢。家長說:"小西瓜",孩子就做"大西瓜"手摯。錯者淘汰,最後未被淘汰者為勝。每二次游戲開始後,互換主角進行。

注意:

1、此游戲也可由主持人發出信號,家長和孩子一齊做。

2、可別選一些詞語,如高、矮、胖、瘦來進行這種游戲。

五、劃龍船

准備:拱形鑽洞一個。用大紙箱裝飾成龍船狀,無底,船幫兩頭繫上綢帶,便於父母挑起龍船。大頭娃娃及服飾一套地毯一條。

玩法:父親面向地毯兩手撐地,孩子雙手勾住父親脖子,雙腳勾住父親的身體,吊在父親胸前。父親帶著孩子爬過地毯後,孩子鑽過拱形洞,去認戴著大頭娃娃的媽媽,爸爸則跑到龍船旁。然後,一家三口站在龍船里,孩子在中間,父母在兩頭挑起龍船,回到起跑線。

互動游戲方案 篇3

1、團圓一家親(氣球藏字聯祝辭)

游戲內容:團團圓圓一家親,氣球氣球藏字聯祝辭。每位嘉賓桌椅上的小氣球里都有一個字,請嘉賓對應我們的題面找出這個字,並把一句完整的祝辭送給大家。

游戲規則:步驟一:主持人請台下嘉賓三至五名協助抽取題號,根據題號亮題板(或打投影),題板為一句話中間缺一、兩個吉利字,這個吉利字在全體嘉賓椅背上的氣球內找。

步驟二:請嘉賓集體戳破氣球後根據自己手上的字對應台上的題面,並持藏字上台將題面做為祝辭或唱一句祝歌送給台下各位。能夠組成一句完整話語者獲小禮品。

參與人數(方式):全體嘉賓

活動物料:兩個投影儀、兩塊投影布,小氣球250-500個,彩色紙(剪成圓或橢圓形)250-500張,綁氣球繩子10卷,雙面膠、透明膠若干。

祝辭准備:10-20句,如

(金)豬(賀)歲年有餘

恭喜發(財)鴻(運)到,

(好)運常來(笑)口開,

(福)如東海人(康)健,

(惠)風和暢(吉)滿堂,

龍鳳呈(祥)(慶)豐年,

大展(鴻)圖家業(旺),

新春(喜)慶(樂)無邊

一帆風(順)步步(高)

闔家(歡)樂永(安)康

其他氣球內填字有:美、帥、神、暖、雅、愛、秀、贏、才、興、強、勇、發、賺、貴、祿、壽、甜等

(吉利字重復不要緊)

2、妙手丹青

游戲內容:(屏幕展示:用紅黑兩種顏色書寫的「紅」字)。我們需要請嘉賓從主持人手中抽取各自的題目,然後蒙著眼,用不同顏色的筆寫成題目中的文字。(游戲難點在於不

能一口氣寫完一個字,必須先用一支黑色筆寫一半再換紅色筆寫完另一半)

游戲規則:三名游戲嘉賓先在主持人處抽取各自書寫的題目,然後禮儀小姐替每位嘉賓蒙上眼罩,嘉賓聽主持人的口令在二分鍾向前走到白板前,用黑色油筆在白板上寫下題目中

的文字,寫到一半聽主持人

提示,禮儀小姐提供紅色油筆收回黑色油筆。在規定時間內寫完,比較三人中誰寫的字最容易讓人辨認則獲勝,否則給予鼓勵小禮品。

參與人數(方式):三至六名嘉賓,可分兩組每組三人

活動物料:蒙眼紗巾三至六條,小白板(硬紙板)三塊,紅色與黑色白板油墨筆各五支(需禮儀小姐配合端白板)

3、坐氣球拼禮品

游戲內容:五張椅子八個人,每張椅子放兩至三個氣球,每個氣球里有一個字,其中有兩個字可以拼成禮品全稱。在規定時間內搶到椅子並坐爆氣球拿到字拼成禮品全稱者勝利,

其他參與者另外頒發小禮品以資獎勵。

游戲規則:在二分鍾內確定搶到椅子的游戲嘉賓,並統一請嘉賓在一分鍾內坐氣球拼禮品,只有拿到禮品全稱的嘉賓才能拿到勝利禮品,否則即為鼓勵獎。

參與人數(方式):八名嘉賓

活動物料:24-30個大氣球,列印紙若干

4、幸福更長久

游戲內容:俗話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也希望幸福快樂能夠更長久。請八至十二人組成二三個小組,游戲嘉賓在規定時間內將身上可以拿出來的物品連著放在一起,連得

最長的組獲勝,其他參與者另外頒發小禮品以資獎勵。

游戲規則:在三分鍾內請游戲嘉賓取下隨身物品,文.秘.部.落將各物品以最長的形態連著擺放,連得最長的組獲勝,周圍人和主持人可以

提示操作,但不能提供非游戲嘉賓隨身

攜帶的物品。

參與人數(方式):8-12名嘉賓

活動物料:牛皮紙或白紙,捲尺(需工作人員配合在舞台上鋪上白紙,當兩組物品長度接近時可藉助捲尺判定獲勝方)

5、尋寶總動員

游戲內容:新年尋寶總動員,請六至八名嘉賓代表上台。

游戲規則:主持人讀出大屏幕(或投影)上的十二件物品,宣布計時開始,各組成員可分頭在五分鍾之內可以在台上台下尋找這些物品,時間到各組成員必須全部回到台上把收集

到的物品放進本組托盤內,湊齊數量最多的小組獲勝。

參與人數(方式):六至十人上台組成二到三組(每組不超過三個人)

活動物料:托盤十個、紅布十塊(需五至十名禮儀小姐配合)

(尋寶物品:

1、公司員工純白頭發一根(注意:是純白!)——象徵公司員工的勤奮與付出

2、公司新logo標識的物品一份——象徵公司新年新形象

3、公司領導簽名一個(簽在紙上、手上均可)——象徵新一年的工作順利

4、五元新版紙幣兩張、一元硬幣兩枚——象徵財源滾滾到

5、五把以上的鑰匙一串——象徵開啟智慧與進步的大門

6、紅玫瑰、百合花各一朵——象徵生活幸福甜蜜br>7、兩種不同款式的皮手套各一隻——

巧手開創幸福生活

8、紅色圍巾一條(越長越好)——見證新年好運氣

9、紅色帽子一頂——象徵新年鴻運當頭

10、豬寶寶一對——象徵子女福氣多多

11、名片夾一個——象徵朋友多人氣旺

12、呼拉圈一個——象徵健康長樂)

獎品統一準備:

n份100元左右的贏家禮品(小家電如烤箱、榨汁機等)

n份30-50元左右的精美小禮品(如暖腳套、不滴油油壺)

n份30以內元左右的精美小禮品(如溫手寶等,計步器,等生活用品)

n份10元以內的小禮品(如小福豬玩具、福豬錢包、福豬匙扣、福豬車掛等)

備選游戲:

倒著說

規則:先規定出題的字數,比如這一輪出題必須是四個字,也就是說出題的人可以任說一句話。「我是好人」那麼答題人必須在5秒鍾之內把剛才的那句話反過來說,也就是「人

好是我」,如果說不出或者說錯就算失敗。

真假難辯

規則:四個一樣的杯子里只有一個杯子里裝有白酒,其餘三個裝的是水,讓參賽的隊員猜是誰喝的是酒。

互動游戲方案 篇4

游戲名稱: 雙人推手

游戲人數 :兩人一組,相互比賽

游戲規則

雙人推手游戲中,兩人對立而站,距離50cm,雙方使用自己的雙掌去推對方的雙掌,只能推對方的手掌,不能推對方的其他地方,誰的腳先移動誰就輸了。

在游戲當中為了保持重心的穩定,每個人往往都是以蹲馬步的形式站立,盡量讓重心向下。

如果在晨會游戲中需要以小組對抗的形式進行比賽,那麼可以讓兩組人員面對面站成兩排,同時進行比賽,根據總分來確定輸贏。

關於雙人推手的游戲,我曾經還在快樂大本營游戲中見過一種玩法,兩個人的腳底踩著一個底部為圓形的板,然後站在上面進行比賽,這個難度更高,有時每人推你自己就可能掉下來了。

互動游戲方案 篇5

1、瞎子背瘸子

目的:溝通配合能力,活躍氣氛

游戲規則:當場選六名員工,三男三女,男生背女生,男生當「瞎子」,用紗巾蒙住眼睛,女生扮「瘸子」,為「瞎子」指引路,繞過路障,達到終點,最早到達者,為贏。其中路障設置可擺放椅子,須繞行;汽球,須踩破;鮮花,須拾起,遞踩汽球

目的:活躍氣氛,增進協調性和協作能力。

要求:人數為十名,男女各半,一男一女組成一組,共五組。

步驟:當場選出十名員工,男女各半,一男一女搭配,左右腳捆綁三至四個汽球,在活動開始後,互相踩對方的汽球,並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則勝出。

2、學廣告。

大家都看過腦白金的廣告吧,就讓他學裡面的動畫人物的動作,哈哈。當然還有很多搞笑的廣告,自己找吧。

3、朗讀

准備好一段很搞笑的文字,比如那一段「我是一頭豬,。。。。」呵呵,讓他大聲讀出來,裡面還可以要求動作。

4、開火車

用具:無

人數:兩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在開始之前,每個人說出一個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點不能重復。游戲開始後,假設你來自北京,而另一個人來自上海,你就要說:「開呀開呀開火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大家一起問:「往哪開?」你說:「上海開」。那代表上海的那個人就要馬上反應接著說:「上海的火車就要開。」然後大家一起問:「往哪開?」再由這個人選擇另外的游戲對象,說:「往某某地方開。」如果對方稍有遲疑,沒有反應過來就輸了。

興奮點:可以增進人與人的感情,而且可以利用讓他或她「開火車」的機會傳情達意、眉目傳情。

5、成語連珠

就是先說個成語每個組或每個人用最後一個字接成語......接不上的看著處罰就可以了,挺有意思.

6、來個BINGO游戲吧.

一張紙.100個問題10×10.首先回答完一行或一列的有獎.問題為對班級成員特點的描述.請描述對象簽名方為答對一道.

7、讓你們班的同學用家鄉話說一段對白,越經典的`越好哦

比如:大話西遊里的那個曾經有一段......

8、在會場中間拉很多繩子,然後選一些人讓他們不能碰繩子穿過去,然後這些人的眼睛蒙住眼睛,在把繩子去掉,然後就看這些人的精彩表演吧,不過只能用一次,大家曉得了就沒意思了

9、跳舞吧

俺前兩天剛跟外教學了個「宮廷轉圈舞」(偶自己命名的)很適合大家一起跳的,不會蹦迪的都能學會。

互動游戲方案 篇6

晚會互動游戲《逛逛動物園》方法策劃方案好玩

游戲名稱:逛逛動物園

游戲簡介:

逛逛動物園游戲是一個老少皆宜,適合多種場合的互動游戲,小朋友可以玩,聯歡會也可以玩,企業晨會培養大家的團隊意識也可以玩,看看誰知道的動物多,而且最後的懲罰很有意思哦。

游戲人數:5人為一組,可以若干組比賽

游戲道具:無

游戲方法規則:

1、主持人先為每組分配一個區域代號,如A區、B區等;

2、然後主持人起頭說,A區有個4條腿的,然後A區的人就要回答一個有四條腿的動物名稱,比如「老虎」;

3、然後A區再隨機的發問,比如說C區有個2條腿的,下面C區就要馬上回答一個動物名稱,動物不能重復;

4、如果那一隊回答不上來,則其他隊一起給他們倒數5個數,最終回答不上來的則為失敗。

游戲懲罰:對於失敗的隊伍,必須要接收一個懲罰,懲罰的題目就是學一個動物走路,至於學什麼動物則由其他人決定。

互動游戲方案 篇7

游戲名稱:猜表演

一、游戲地點:室內外均可。

二、道具:紙張數+(粗)簽字筆1、奶嘴幾個、椅子幾張(席地而坐亦可)、計時器1。

三、人數:三人以上、組別兩組以上。

四、隊形:無。

五、歌詞:無。

六、實施方法:

1、將每張紙張填好成語或電影名稱或將紙張平均分給每組由其命題。

2、一組一組輪流出列坐在椅上,表演者面對群眾,猜字成員背對群眾。

3、表演者口含奶嘴,主持人喊計時開始(一般5分鍾左右均可)將題目揭開,表演者將其內容用動作表演出來由其組員猜到為止。

4、直至時間到看猜到幾題,再比較組別優劣。

七、注意事項:有些題目因較難,若表演者表示放棄,應有扣分辦法,或其它規定。

事實也證明,猜表演游戲可以帶動早會的氣氛和上班族的積極性,調動公司員工的干勁,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協作能力。

互動游戲方案 篇8

游戲名稱: 左右右左

游戲類型: 室內游戲、互動游戲、晨會游戲、開場游戲、破冰游戲

人數要求: 10—20人為宜,圍成一個圓圈

游戲規則:

1、所有的參加者圍成一個圓圈,主持人站中間。

2、主持人說「右」,全部人就將頭轉左,說「左」,所有人就將頭轉向「右」,說「前」則所有人的頭向後,也就是要做和口令相反方向的動作。

3、裁判或主持人要仔細觀察參加者,發現有人犯錯,就要宣判出局。

4、最後剩下的人即為獲勝。

提示:不一定要轉頭,也可用手上下左右動。

早會就是在每個工作日內,開始正常工作之前的簡短會議。早會集全日的管理於10—20分鍾之內,全方位地對每個人、每件事進行清理和控制,達到改善員工精神面貌,創建組織學習文化,建立相互檢查、監督考核機制,聚焦公司品牌文化引導企業行為, 提高核心競爭力。

互動游戲方案 篇9

游戲者5人為宜,選一人當股民,面對牆壁而站,其他4人分散站在後面當股票,股票名稱可事先自定,比如:新錦江、二紡機、大眾出租、豫園商城等。

游戲開始,股民把一枚硬幣朝頭後高高地拋出,說:「炒股票嘍!」當股票者其中一人就近拾起藏在手內,與此同時股票要同聲對股民說:「什麼股票最看好?」股民要馬上猜出是何種,對了就算發,繼續炒,錯了由拾者當股民,重新再玩。

晨會游戲的意義:我們渴望每天的早晨都有不一樣的感覺,每天的晨會都散發出擋不住的魅力。

那麼晨會游戲的意義就體現在這里。

1. 晨會游戲是活動管理的基礎,是公司成員的「鬧鍾」

2. 晨會游戲是教育訓練課堂,它是公司成員的「充電器」

3. 晨會游戲是業務推動的戰場

4. 晨會游戲是士氣激勵的廣場,它是實戰中激勵公司成員的「啦啦隊」

5. 晨會游戲是情緒的「調節器」,它可以調節你不良的情緒及工作中的做法晨會活動-專題演講(企業管理觀念或銷售技巧類)

互動游戲方案 篇10

一、你扔我接

准備:吸盤球5個、場地准備。

玩法:孩子拋吸盤球,家長來接,接住5個為勝

規則:根據不同年齡段,設有不同間距,在間距拋接。

二、剪羊毛

規則:每組有一名家長和寶寶組成,在家長身上夾上若乾的夾子,家長抱起寶寶,沿著大圓圈來回跑,讓寶寶去取別的家長身上的夾子,夾子最多的家庭獲勝。

三、擠歡樂球

材料:歡樂球若干,小椅子6~8把,小筐6~8個。

玩法:家長坐在小椅子上,幼兒手持小筐(每個小筐中歡樂球數相等)站在椅子後,隨音樂將歡樂球一個一個放在家長背後。家長用力後靠,將歡樂球擠破。游戲結束,筐中球少者為勝。最後優勝者能獲得一份小禮物,其餘幼兒得一個氣球。

規則:家長將歡樂球擠破方可算數。

推薦:游戲可分為兩組,3~4個家庭為一組。

四、找寶寶

材料:花床單6~8條、大帽子6~8頂(可自製)、小紅花若干。

玩法:請幼兒圍上花床單(不露腳),戴上大帽子,隨音樂扭動。家長透過看錶演,決定誰是自己的寶寶。找對的家長給孩子臉上貼一朵小紅花,找錯的家長表演一個節目。

規則:幼兒背向家長,不能出聲。

推薦:游戲可分成兩組進行,3~4個家庭為一組。

五、找爸爸媽媽

材料:大頭娃娃頭飾6個。

規則:成人可在場地終點處交換位置,但不能摘下娃娃頭飾。

玩法:邀請6個家庭參加,家長戴上大頭娃娃頭飾,聽音樂在場地中央跳舞。音樂停,家長站在場地兩端。主持人幫忙幼兒原地轉三圈後,讓幼兒找自己的爸爸媽媽。

⑦ 一年級體育課室內小游戲有哪些

體育課室內小游戲
一、官兵捉賊

用具: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

人數:4個人

方法: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執行。

二、拍七令

人數:無限制

方法:多人參加,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含有「7」的數字或「7」的倍數時,不許報數,要拍下一個人的後腦勺,下一個人繼續報數。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則罰酒。

三、開火車

人數:兩人以上

方法:在開始之前,每個人說出一個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點不能重復。游戲開始後,假設你來自北京,而另一個人來自上海,你就要說:「開呀開呀開火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

大家一起問:「往哪開?」你說:「上海開」。那代表上海的那個人就要馬上反應接著說:「上海的火車就要開。」

然後大家一起問:「往哪開?」

再由這個人選擇另外的游戲對象,說:「往某某地方開。」如果對方稍有遲疑,沒有反應過來就輸了。

四、銜紙杯傳水

要求:人員選八名一組,男女交替配合。共選十六名員工,分二組同時進行比賽。另有二名人員輔助組第一名人員倒水至銜至的紙杯內,再一個個傳遞至下一個人的紙杯內,最後一人的紙杯內的水倒入一個小缸內,最後在限定的五分鍾內,看誰的缸內的水最多,誰就獲勝。

五、踩汽球

要求:人數為十名,男女各半,一男一女組成一組,共五組。

步驟:當場選出十名員工,男女各半,一男一女搭配,左右腳捆綁三至四個汽球,在活動開始後,互相踩對方的汽球,並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則勝出。

六、滾球擊木

游戲方法:在教室走道後端各畫一條線,在前端各立一木柱。

按行進行,每行第一人手持一球站到橫線後,第二人則站在木柱後准備拾球。

游戲開始,第一人將球低手投出,使球沿地面向前滾動擊擲立木,擊倒一次得一分,第二人拾球後滾回並擺好木柱,換第二人投,本組第三人站在木柱後拾球,他人則順次向前移動座次,投擲結束的第一人坐在本組末尾的位上。依次類推,每人均投過後游戲結束,以得分多的組為勝。

⑧ 課間休息時可以玩哪些安全的小游戲

1、小猴撈月

這個游戲非常有趣。大家先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當「水井」,選一個小朋友站在圈內當「小月亮」,另外再選兩個小朋友站在圈外當「小猴子」。

2、三打白骨精

這個游戲有兩個同學就能玩。先背向而站,相距二步遠。游戲開始後兩人一塊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並在原地合拍雙足跳三下,注意唱到最後一個「精」字時,必須同時做180度跳,同時在落地前還要做一個造型動作。

3、炒股票

游戲者5人為宜,選一人當股民,面對牆壁而站,其他4人分散站在後面當股票,股票名稱可事先自定,比如:新錦江、二紡機、大眾出租、豫園商城等。

游戲開始,股民把一枚硬幣朝頭後高高地拋出,說:「炒股票嘍!」當股票者其中一人就近拾起藏在手內,與此同時股票要同聲對股民說:「什麼股票最看好?」股民要馬上猜出是何種,對了就算發,繼續炒,錯了由拾者當股民,重新再玩。

4、搜捕逃犯

一人當逃犯,另一人當公安幹警,用手帕蒙住他們的雙眼,分別帶到乒乓桌的兩個對角上。主持人發令後,兩人手摸著桌子一逃一追,逃犯想要躲開公安幹警的搜尋,而公安幹警則竭力想要找到逃犯,兩人都躡手躡腳地走動,以免發出聲響,使對方發現自己在哪裡,但最終也許會糊里糊塗地撞到一起,公安幹警便捉到了逃犯。接著可再換兩人上場游戲。

規則:圍觀者只能笑,不得暗示。

5、翹板接毽

准備學生尺一把,大象皮一快,毽子一隻。在桌上用大橡皮和尺子搭成一個小翹板,一端放毽子,另一端翹起,游戲者依次進行。用手去拍翹起的一端,使毽子跳起,再用手接住就可得1分,每人可拍按5次,積分多者為勝。熟練後,還可以用腳,肘部、面額部接毽等。也可以選一人拍翹,讓另外的搶接,接到者可得1分並當拍翹者。

⑨ 課間的小游戲

1、小猴撈月
這個游戲非常有趣。大家先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當「水井」,選一個小朋友站在圈內當「小月亮」,另外再選兩個小朋友站在圈外當「小猴子」。游戲開始,大家按逆時針方向一邊轉圈走一邊唱兒歌:「小月亮,晃悠悠,樂得小猴翻跟頭;小月亮快快跑,小猴捉住不得了!」唱完兒歌,兩個「小猴」鑽進「水井」,手拉著手去捉「小月亮」,「小月亮」只能在圈內逃跑躲閃,一旦被捉住就要說出一個帶「月」字的成語、詩句或表現一個小節目。接著由這個同學指定別人擔任「小月亮」和「小猴子」的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2、三打白骨精
這個游戲有兩個同學就能玩。先背向而站,相距二步遠。游戲開始後兩人一塊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並在原地合拍雙足跳三下,注意唱到最後一個「精」字時,必須同時做180度跳,同時在落地前還要做一個造型動作。造型動作有三種:1·抬起左膝,右手反掌心在額前作搭涼棚狀,同時左臂微屈勾拳為孫悟空。2·雙手插腰,兩腿側開為白骨精。3·雙手合掌於胸前為唐僧。這三個童話人物的制約關系是:孫悟空勝白骨精,白骨精勝唐僧,唐僧勝孫悟空。如果正巧造型相同,那麼重來一次,方法同前,一旦造型之間建立了制約關系,負者就要給勝者恭敬地鞠一個躬。

3、歡樂猜拳
女生們圍成一個圓圈,面朝圓心,人數必須是雙數,游戲開始,大家拍大麥(1、自己擊一下掌;2、側開與兩側同伴合掌;3、翻掌,用掌背與兩側同伴相碰;4、同1。)並齊說:「賽、賽、賽,阿拉馬克賽,一個接一個,阿拉馬克賽,這么好的天氣飄雪花,這么好的鞋子漏腳丫,這么好的孩子小傻瓜!」接著,各自旋轉小臂並說:咕碌咕碌錘!(此時每二人面對面「石頭剪子布」猜拳,若相同則再轉小臂重猜,直至決出勝負)負者退下,勝者重新組成圓圈,再拍再唱,最後剩下者為勝。

4、翹板接毽
准備學生尺一把,大象皮一快,毽子一隻。在桌上用大橡皮和尺子搭成一個小翹板,一端放毽子,另一端翹起,游戲者依次進行。用手去拍翹起的一端,使毽子跳起,再用手接住就可得1分,每人可拍按5次,積分多者為勝。熟練後,還可以用腳,肘部、面額部接毽等。也可以選一人拍翹,讓另外的搶接,接到者可得1分並當拍翹者。

5、愚公移山
先選一人當「大山」,其他人面對他排成一路縱隊,游戲開始,第一個人與「大山」用腳猜拳,大家在旁邊幫唱:
一米二米三,
三乘以三,
山高難開,
愚公移山!
動作有:1、雙足並攏;2、雙足側開;3、雙足前後開;4單足屈膝提起。每唱完一句必須跳躍出其中一個動作,若和「大山」同則為失誤,退到隊尾去排隊等待,換下一人做,若連續四次即把兒歌唱完與「大山」動作不重樣,則為獲勝,換當「大山」的角色。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382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23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280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60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30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21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01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00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79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