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4個人玩的小游戲
❶ 適合四人的家庭小游戲
適合四人的家庭小游戲:
1、卡卡頌
卡卡頌(Carcassonne)是一種適合二到五人玩的德式桌上游戲。卡卡頌是位於法國南部的一座美麗古城,在羅馬時代及騎士時代,它便以固若磐石的防禦工事兒遠近馳名。
玩家如同中古時代的君王或諸侯,派遣手下去開疆拓土,手下可擔任騎士、強盜、農夫或修士,去建立、管理或佔領城堡、道路、草原和修道院。
❷ 4~6人好玩的喝酒游戲
1.眾人游戲,用兩個色子輪流投擲,遇到點數7的指定被罰者,點數8可以指定酒量,點數9為被罰者;
2.十五二十,從古到今非常流行。游戲規則十分簡單,兩人相對同時伸手出指(雙手能出的數字為0、5、10),口中報一數字(即二人出拳數字之和0、5、10、15、20),與雙方伸指數目之和相同者勝,輸的人罰喝酒,兩人都喊中就繼續;
3.真心話和大冒險,通過猜拳或者抽牌或者其他方式選出來那個人要選擇真心話或者大冒險。真心話就是可以讓在座的任何一個人問任何問題(哪怕很隱私的都可以),必須如實回答。大冒險就是要被在座的人指使去做一件事情,類似跟陌生人說TMD、我愛你之類的話,是一個玩人的好招數。
❸ 2~4人的小孩現實游戲
2~4人的小孩現實游戲
2~4人的小孩現實游戲。 與其說是讓孩子玩一些電子元器件游戲,還不如讓孩子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玩一些「益智小游戲」。簡單又好玩,還能培養寶寶的專注力。下面是2~4人的小孩現實游戲。
2~4人的小孩現實游戲1
1、游戲棋
設計一個游戲棋盤,用紙盒做一個骰子,擲到幾走幾步,某些格子里設計暫停一次、退兩步、前進一步等不同的規則,或者不用骰子,剪刀贏了走幾步,石頭贏了走幾步,孩子們自己就會制定出規則,他們也更樂意遵守自己制定出的規則。
這個游戲同樣適合幼兒園的戶外環創,只需要用膠帶或著粉筆在地板上打出格子哦。
2、投擲
用粉筆在空地畫一個飛鏢盤,孩子們用海綿當做飛鏢,是一種投擲練習,在游戲中學習本領,加強大腦對肌肉的控制力。我認為用盒子代替海綿也不錯,就像時下流行的推啤酒杯活動,看看誰的球停的位置接近紅心。
3、障礙訓練
障礙訓練場:除了選擇泡沫管,你還可以把塑料瓶裝滿水,繫上繩子,不同高度的水瓶會形成不同高度的障礙,是練習幼兒越障礙物跑、匍匐前進很好的材料。而且還很便宜。
4、打倒保齡球
將塑料瓶擺放整齊,然後讓孩子在一定距離里放手滾球,塑料瓶倒的個數多的孩子獲勝,老師也可以根據情況給孩子添加各種表揚。
5、節(接)水接力
環保意識人人有,想讓孩子們從小培養環保意識。
【玩法】
1、孩子從高到低排列,第一個孩子拿起水往後倒,記得小心翼翼(時刻記住水的重要性)。
2、後面的孩子拿起空桶就接住倒下來的水。
團隊之間要合作,保持溝通交流,接的水更多的隊伍獲勝!
2~4人的小孩現實游戲2
1、猜燈謎
規則:教室四周掛著燈籠,燈籠下面有燈謎,幼兒在家長的陪同下猜出謎底。猜出後請小朋友告訴
教師相應題號的謎底如:第5題的謎底是。。。猜對後教師會在游園表上相應的地方貼上小貼片以作獎
勵。
玩法:十人一組,單腳站在梅花樁上,計時15秒,在規定時間內單腳或雙腳沒有落地的得分,反之
不得分。
2、福娃跳圈
目標: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材料:福娃頭飾五環若干
玩法:參賽幼兒分成二組。先在場地上放兩組各15個五色環(一個兩個一個兩個圈依次放置)參加
游戲的幼兒從起點出發,雙腳並攏、分開依次跳進圈內,15個環全部跳完,以速度最快者為勝。
3、我是小小領路人
目標:培養幼兒與成人的合作能力。
准備:雪碧瓶或鮮橙多瓶10個,給瓶子罐好水,間隔著擺成兩條,紅綢帶兩條。
玩法:爸爸或媽媽和小朋友站在起點處,游戲開始,爸爸或媽媽用綢帶蒙好眼睛,小朋友牽著爸爸
或媽媽的手繞著瓶子走S路線。走到終點後瓶子不倒下為勝。
4、袋鼠跳跳跳
規則:腳不能碰倒瓶子,途中碰倒均為無效。
玩法:幼兒當小袋鼠套進老師准備的袋子了,袋鼠爸爸或袋鼠媽媽站在「小袋鼠」後面捏住袋子兩
角與孩子一起從起點跳到終點,五隊為一組進行比賽,前三名得五角星。
5、奔向火炬傳遞賽
目標:1、發展幼兒的動作協調性和靈敏度。
2、在地圖上快速指認首都北京。
材料:火炬、平衡木、山洞、跨欄器械、小紅旗
玩法:幼兒手拿「火炬」,依次越過平衡木,跨過欄,鑽過山洞,在地圖上找到首都北京插上五星
紅旗,最先完成的幼兒為嬴者。
6、拾方塊
准備:自己准備方塊(石子)5塊。
規則:每次只能拾一塊,拾起後握在手裡繼續拾。
玩法:首先有家長將方塊撒在地上,將一小沙袋拋起,同時迅速將方塊拾起,然後再拋沙袋拾起第二
塊,直至拾完第五塊為止,然後把五塊方塊交給孩子再跑到終點放入圈內,最先放入圈內的為勝。
7、爬大樹
准備:六瓶灌滿水的雪碧瓶、椅子三張
玩法:孩子用手環住家長的脖子,用腳勾住家長的腰,家長手拎兩瓶灌滿水的雪碧瓶,從起點跑向
終點,在終點繞過椅子障礙,再跑回起點,速度最快者獲勝。
規則:家長不能抱住孩子。
8、好運大轉盤
材料:小鼓、毛絨玩具、幸運卡片。
規則:鼓聲可有意在毛絨玩具傳到過生日的小朋友手中時停止。注意每次把用完的卡片拿出,以免
重復抽到。
玩法:幼兒圍成一圈,聽鼓聲傳毛絨玩具。鼓聲停,毛絨玩具在誰手中,誰的家長從幸運大轉盤中
抽幸運卡。卡片內容可設為: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吹一根羽毛,5秒鍾不落地,獎勵蛋糕一塊,要求雙手背
後5秒內吃完,大家倒計時;或家長唱歌幼兒伴舞。
9、玩繩結
玩法:先教孩子把繩子4或8折打成結。爸爸在離孩子2米處手持一塑料筐,鼓勵孩子投繩進筐。剛開
始時,可移動腳步,提高興趣,以後不移動,提高技能。孩子拋進,爸爸拋出,孩子接住繼續向筐內,
邊拋邊說:「拋繩結嘍。」
10、「套高帽」游戲
准備:卡紙做成的尖尖帽子,大塑料圈。
玩法:家長背著自己的.孩子,孩子頭上套著高帽,手上拿著塑料圈去套別人的帽子,在規定時間內
帽子最後落下的家庭為勝
2~4人的小孩現實游戲3
1、小雞出殼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的靈活性、細心和自信心。
准備:大張的廢報紙若干,每張畫大雞蛋,分散放在地上。
玩法:讓孩子發令說:「預備——起!」父母和孩子趕快拿起報紙,小心機靈地從蛋中間撕破一個洞,然後將頭、肩、軀乾和腳從報紙中鑽過,再跨出報紙。發出「嘰、嘰」聲,一隻小雞肉孵成了。可以接著再撕再鑽,要是將報紙撕破了,就算失誤。最後孵出小雞最多的人為優勝。
2、神秘的圖形
目標: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引導幼兒在操作中鞏固圖形的認識,以及手口一致點數。
准備:鹽水或糖水半杯,毛筆兩支,打火機一隻,白紙若干張,剪刀等。
玩法:
1、家長用毛筆蘸些糖水在紙上畫圖形外形,請孩子將圖形內塗滿。
2、親子說一說圖形的名稱,數一數各圖形的個數。
3、晾乾圖形再讓孩子看圖畫,說說變化。(圖案消失)
4、家長與孩子用打火機烤一烤紙張,再看有何變化。(火烤之後,圖案因糖分脫水,而呈現黑褐色,從而又看到圖形。)
5、孩子再用鹽水畫圖案晾乾後觀察變化。
6、親子合作將圖案剪下圖色、拼圖,家長引導孩子說說自己變的魔術。
3、跳圈圈
目的:鍛煉孩子動作的靈活性和自信心。
准備:兩個圈
玩法:孩子從一個圈裡跳到另一個圈裡,家長趕快從孩子後面將圈拿到前面,依次類推,直到終點。
4、跳跳球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靈活性和自信心
准備:跳跳球
玩法:寶寶站在起點處,家長站在孩子對面指定的位置,口令一響,寶寶坐到跳跳球上跳到家長面前,再由家長把寶寶抱回起點,速度快的那一組勝利。
5、寶寶快爬
目的:培養孩子手腳協調能力和自信心
玩法:每位家庭指定一條路程相同的爬行路線,寶寶在前家長在後,口令一響,寶寶與家長同時爬行,家長不能超過寶寶,必須跟隨在寶寶身後,最先到達終點的一組勝利。
6、小青蛙
目的:培養孩子反應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鍛煉身體的靈活性
兒歌:一隻小青蛙,出門去玩耍,媽媽小聲叫:呱、呱,可是青蛙沒回家,媽媽大聲叫:呱!呱!呱!小小青蛙跑回家。
玩法:媽媽和寶寶坐在地上唱兒歌,兒歌唱到小聲叫時,寶寶模仿青蛙小聲叫,大聲叫時,要大聲學青蛙的叫聲,唱到最後一句:小 小青蛙跑回家時,寶寶站起來學小青蛙跳,媽媽也跳著去追,追上了,再坐下來,重新開始游戲。
小貼士:可以變化兒歌的內容,把小青蛙換成小鴨、小雞、小狗等,模仿它們的動作和叫。
❹ 適合四個人玩的聚會小游戲
適合四個人玩的聚會小游戲有傳伢簽、國王游戲。
1、傳伢簽。參與游戲者每人抽一張撲克牌,然後相繼按撲克牌的順序坐好,持最小(或最大)的那張撲克牌的人為先頭,用嘴銜住那根牙簽,依次傳到下一個人的嘴裡,不許掉哦,注意不能借用手或任何工具幫忙,如果掉了,那自然要受到懲罰嘍,傳完-圈後,游戲未完。將牙簽撅-半,繼續抽撲克牌,按新的順序坐好,接著下一輪的傳遞繼續撅-。半擁來越剌激。
2、國王游戲。
先是每個人分張數字、然後,抽出一人做國王,國王可以命令任何做事情,比如,1號和3號接吻、有時,是兩個男的吻哈接龍,第一個人說:你好的好啊,第二個人說,你好的好啊,好漂亮的亮的亮阿,第三個人說你好的好啊,好漂亮的亮的亮啊,晶晶的晶阿。
❺ 4人同屏玩的手機游戲
4人同屏玩的手機游戲如下:
1、《4人迷你》這款游戲就如這個名字,是許多四人小游戲的集合,玩家可以在裡面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玩法的小游戲,叫上自己的兩三好友一起在一塊手機屏幕上挑戰。
2、《雙人對戰游戲》是三個對戰類游戲的集合,分別是賽車競速、坦克大戰和掌上足球。這三個游戲都是競技類的,可以同時支持2-4人同屏游戲。
3、《四人對戰飛行棋》是一個四人對戰飛行棋游戲,延續了經典飛行棋的玩法,可以支持四人同時進行對戰。
4、《同屏挑戰賽》是多個小游戲的集合,每個游戲都可以多人同屏游戲,可以合作也可以選擇對戰的競技玩法,游戲主要是以休閑類玩法為主。
❻ 小孩子們玩的4人游戲
小孩子們玩的4人游戲
小孩子們玩的4人游戲,游戲也是培養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的一種方式,兒童益智游戲通常以游戲的形式鍛煉了游戲者的眼、腦、手等,那麼,以下分享小孩子們玩的4人游戲
小孩子們玩的4人游戲1
一,做鬼臉。
步驟:
1.所有隊員包括你,圍成圓圈站立,面向中心。
2.首先選一半志願者到圓圈裡面來,臉向上,平躺在地。
3.你也和這些志願者一起走到圓圈中,要求他們的身體和頭部完全靜止,頭不能離地或者左右擺動。4.在每個志願者的鼻尖上放一枚小硬。
5.要求他們只能做鬼臉,一分鍾之內使硬從鼻子上掉下來。你手頭一定要有照相機,給他們照一些面部特寫鏡頭,帶回去張貼公布。
6.之後,另一半人換過來,重復游戲。
7.一些隊員成功完成動作後,讓他們平躺在地上圍成一個圓,頭朝圓心(最好頭挨著頭),看誰最先把硬弄下來。
為使游戲更有趣,更富挑戰,將三個硬分別放在志願者的鼻子、額頭和下巴上。
二,背摔:學會相信同伴
具體要求:背摔又叫「信心跌」做此項目的人站在一座1.6米高的矮牆上,為了防止摔下去時手臂傷人,要將雙手綁在自已胸前,然後背朝牆下,身體站直,直挺挺地向後倒下去。下面有8人面對面站成兩排,每個人都伸出雙臂將上面倒下人接住。
訓練目的:體驗站在下面看上面的人時和自已站在上面時完全不同的感覺,從而理解每個人在工作中的位置不同,感受也不同的道理。同時學會戰勝自已和敢於相信同伴、信任部下。
點評:信任是合作的基礎,合作是成功的前提。
三,結對而行
道具:繩子若干
參加人員: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多組參加
游戲規則:本游戲要求場地較大,游戲開始時先把每一組人員的左腿或右腿綁在一起,多組並排一起站在起跑線上,主持人喊「開始」時,各隊齊出,最先到達終點的隊就算獲勝。本游戲要求參加者的配合默契。
四,尋寶大行動
參加人員:集體
游戲規則:先准備好「寶物」(即字條上可以寫「表演節目、獲得獎品等),然後把寶物分布在各各隱蔽的地方,接著,各尋寶者開始找尋「寶物」,找到「寶物」的尋寶者不得隨意打開「寶物」,由主持人對獎。主持人根據「寶物」的內容給「寶物」的主人對獎。
比如:寶物里寫著「學貓叫三聲,獎勵蘋果兩個」那麼「寶物」的主人就得按「寶物」的內容去做,然後,主持人給予相應的獎勵。
五,頂氣球比賽
道具:氣球一個、繩子一條
參加人員:兩組對抗(每組一般為3人到7人)
游戲規則:游戲開始前先把繩子沿場地的正中間拉開(像網球網一樣),然後雙方排開用頭頂球,哪方先落地為輸,雙方輪流發球。體現配合能力和競爭能力。(注意只能用頭,不能用身體的其它部位)
小孩子們玩的4人游戲2
一、炸油條
玩法:家長平躺,准備翻滾狀,讓寶寶蹲下或者跪下用雙手推著家長滾著走,不一定要求寶寶一定做成功,但是家長翻滾不要太快,要考慮到寶寶的行動能力。
幾次之後家長可考慮與寶寶互換角色,一人滾回正面算「炸」了1條油條。過程中盡可能與寶寶的受力做適當的調整與互動,寶寶翻滾的'時候要注意保護寶寶的頭部。
備註:此活動可教寶寶學數數,從翻滾中刺激寶寶大腦。當寶寶在推滾家長時,也是全身力量的運用與控制的一種學習。
二、兩人三腳
需要道具:毛巾或繩索
玩法:家長和寶寶站在一排,用毛巾將兩人挨著的腳綁起來,這樣兩個人就一共有三隻腳,家長用手握住寶寶的手腕部,以防寶寶不自覺失去平衡時跌倒,帶起寶寶往前跳行。
注意寶寶跳行的節奏感與力量,跳的同時,家長須鼓勵寶寶多屈膝,增加寶寶膝蓋的使用,可幫寶寶跳得更好。
備註:此活動可訓練寶寶腿部肌肉的彈性,並強化雙腿的柔軟度,增加跳躍的能力。如果未能達到此目的,可用行走——屈膝走動——屈膝跳行的過程完成。
三、包餃子
要道具:球狀柔軟物(毛巾球、抱枕等)
玩法:讓寶寶平躺著,雙手平放在頭頂上方,依照「包餃子嘍」的指令,將道具放在寶寶腹部上,寶寶聽到指令後,便將雙手雙腿收縮捲曲壓住道具。游戲開始時,照顧者須先做幾次示範,供寶寶觀賞及學習,而後再與寶寶互動游戲。
備註:此活動可訓練寶寶身體延展及收縮,也可讓他學到碰觸他人身體時動作要輕。
四、捉迷藏
玩法:家裡有條件的,可以給寶寶騰出來一塊地方用來玩捉迷藏,不需要非常嚴實的藏起來,可以在餐桌餐椅邊藏起來,讓寶寶找。也可以坐在沙發上用抱枕蓋住上半身藏起來,甚至是門後邊都可以,給寶寶示範之後,讓寶寶也學著藏。家長注意不能讓孩子離開視線太久,主要是配合寶寶玩得開心就好。
備註:次活動可以讓寶寶活躍起來,白天多活動,晚上也會睡的香。
五、夾心土司
需要道具:小抱枕
玩法:照顧者屈膝跪著手持抱枕,讓寶寶用身體一同夾住椅墊後,兩人雙手張開平舉。
備註:此活動可訓練寶寶力量的掌握及上半身的伸展能力。
疫情讓人憂心又焦慮,但是也難得有個機會能讓父母和孩子多一些相處時間,在家宅久了難免會覺得無聊,父母可以主動帶動孩子玩游戲,和孩子互動起來,既能增加親子關系,又能打發時間,何樂不為呢?
小孩子們玩的4人游戲3
1、采蘑菇
准備:圈15個、環15個、長條積木3塊
玩法:三名幼兒於起跑線准備,游戲開始,雙腳跳圈沿途撿拾5個環,行進至積木處將環套進積木,跑回起點,先返回者為勝。
規則:1、跳圈時腳不能碰圈。2、撿環時環不能掉在地上。
2、轉陀螺
玩法:先將鞭上的繩子纏在陀螺的上部,纏緊,隨後用手按住,另一隻手拿鞭子,用力拉繩,同時松開按陀螺的手,當陀螺在地上轉了起來以後,再用鞭子順著抽繩子的方向去抽打陀螺。隨後幼兒開始進行打陀螺比賽。幼兒一起准備,聽教師發出「開始」口令,一齊抽打陀螺,看誰的陀螺轉得最久即獲勝。
3、推小車
玩法:三人猜拳決勝負,勝者先趴下做「車」,其餘兩人分別把勝者的小腿抬起,夾在身體的一側做「推車」人,「推車」人不能過分用力,做「車」人要雙手撐地走,注意要選擇平整而清潔的地面進行游戲。
4、挑花線
玩法:兩人一組,游戲者用一細繩套在雙手手指上,勾挑出各種花樣,常見花樣有四層樓梯、花手巾、大輪船、鋸子等。
5、運西瓜
准備:塑料棍2根、皮球2個、筐2個
玩法:幼兒分成兩大組,兩人組合抬筐站於起跑線,游戲開始,每組排頭一對裝球跑出至終點處再返回,將筐交於下一對幼兒繼續進行,先完成者為勝。
6、抬轎子
兒歌:吱呀吱呀動。七鉻七格蓬,花轎抬新娘,噼里*啦轟。
玩法:3人一組,2人當轎夫,1人當新娘。當轎夫的幼兒將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對方的右手腕。蹲下,扮新娘的孩子分別將兩只腳跨入兩轎夫的雙手臂之間,兩只手分別搭在轎夫的肩上,「轎夫」立起,開始行走,大家一起邊走邊說兒歌。兒歌終止「新娘下轎」。換角*重新進行。
❼ 4個人在家裡玩的游戲
4個人在家可以玩打麻將、你畫我猜、官兵捉賊等。
麻將,四人骨牌博戲,流行於華人文化圈中。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
一人畫畫,三個人猜,規定時間內答對最少的一人接受懲罰,懲罰由四人商議提前決定。
官兵捉賊,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這個游戲最好是四個人來玩。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被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