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有趣互動小游戲
⑴ 有哪些游戲適合開家長會前玩的律動游戲
同舟共濟 踩報紙
目的:增強團體合作意識,營造團結和諧的團體氣氛
時間:約10分鍾
准備:報紙
操作:團體成員以小組為單位,每組10人左右。將報紙看作本小組在落水時唯一的一艘救生艇,請小組想辦法讓讓更多的人站到報紙上獲救,每個人都必須踩到報紙作為支點。看哪一組獲救的人最多。具體分為以下個步驟:
一: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後(並開始計時,以2分鍾為時限),第一輪比賽開始,各個小組開始往報紙上站,站成後舉手示意,看哪一組站的人多,人多者獲勝。(如果在有限的時間內沒有站好,以站在報紙上的人數為准計算人數)
二:以此類推,進行第二輪比賽,在第二輪比賽中,報紙要對折,其他操作和「一」相同;第三輪比賽再對報紙進行對折,其他的操作和第二輪一樣。
三:三局兩勝,獲勝組可以提出要求,讓失敗組唱歌或三級跳等。
⑵ 開家長會時,適合家長們做的小游戲。
游戲規則:家長閉眼睛,然後小朋友就用語言提醒家長越過障礙,然後撿起地上的呼啦圈。這個游戲給了給人啟發,就是家長和小朋友之間一定要有超強的默契感,這也證明了家長對小朋友的關愛非常多。
⑶ 幼兒園家長會有教育意義游戲
家長會四個有教育意義的小游戲
名稱《傳聲筒》
規則:10人以上站立,排成一排,背向大家,第一人完成老師給的詞句,用動作傳遞給下一位家長,以此類推,最後一名家長復述內容。
小結:
「不要聽片面之詞,了解事實的真相。」
孩子在園帶回去的負面信息,或者是家長在某一方面了解的信息,都不能輕易的下結論,一定要通過全面的了解再下定論。(舉例)
名稱《畫樹》
請每個團隊共同畫樹。畫什麼形狀的樹都可以,數量也沒有限制。唯一的規則是每個人都要動筆,只有4分鍾,並用同樣的方法展示。
小結:
此環節將引發家長思考體驗他人的多元智能:有的會理財,有的善交際,有的能說會道,有的別有內秀。悟及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應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各有所長,切莫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孩子的優點,切莫傷害孩子的自尊。
名稱《問答題》
「如果你陪孩子在馬路上散步或走路,你認為可以做些什麼事情?」請每個團隊把所思所想寫在大白紙上,時間是4分鍾,以同樣的方法進行展示。
小結:
引發家長思考:生活處處都是教育,處處都是課本,就看家長真正能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給孩子?孩子除了上幼兒園的時間,還有很多時間是與家人相處的,我們只要做個有心人,付出多少就會收獲多少,甚至往往事半功倍。
名稱《聯想式體驗》
讓家長發現孩子是天生的創造者
體驗游戲描述:在地上畫兩條線。讓家長從這根線走到那根線,可以兔跳、青蛙跳,每次方法都不一樣,別人用過的方法不能再用。如果用了相同的方法就要受罰。
家長們開始向前走、後退著走、橫著走、單腳跳、雙腳跳,再後來,秧歌步、翻跟頭、彈簧步等等都來了。
小結:
效果分析:就走的方法而言,如果不是親身體驗,大家可能不會相信,最後走出了70多種花樣,家長們驚嘆:人的潛能和創造力是無限的。教師引導家長們相信幼兒的創造力更是無限的。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出理解、支持、引導的發展空間。
⑷ 幼兒園家長會破冰游戲及游戲意義
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也就是以游戲的形式或者循序誘導的話語帶領大家跟著你的節奏往下進行。
幼兒園每個學期都會召開家長會,學期初的家長會目的主要是跟家長介紹一下新學期工作安排或者有師資變動的班級需要做好與家長的銜接工作,給家長一個了解新老師的過程;學期中、學期末的家長會最直接的目的是向家長反饋孩子近段時間的表現、進步或者存在的問題以及工作總結,幼小銜接家長會主要是跟家長講一些注意事項或者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等等。
⑸ 求適合大班家長會的互動游戲!
游戲一:下雨
意圖:放鬆游戲,家長會開場活躍氣氛。
規則介紹:各位家長聽我口令,當我說小雨時,拍拍肩膀,放鬆一下肩膀;當我說中雨時,
拍拍手,放鬆一下手;當我說大雨時,拍拍腿,放鬆一下腿;當我說暴雨時,跺跺腳,放鬆
一下腳。
注意事項:剛開始,可以按順序,節奏緩慢一點提要求: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當家長
們熟悉了身體各部位後,老師們可以打亂順序或加快節奏,最後將要結束時可以說:「中
雨、繼續中雨、持續中雨、還是中雨。」(家長們一直是練習拍手狀態)這時,老師就可以
把游戲收回來了:「謝謝各位家長們熱烈的掌聲,我相信這個掌聲既是對我的肯定和鼓勵,
也是大家對自己孩子的肯定和鼓勵,更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和鼓勵……」
游戲二:做一個樂於鼓掌的人
意圖:激發家長的熱情,活躍氣氛,引導家長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規則介紹:(一般老師介紹完自己,或者剛問完好,家長們一定會獻上掌聲)謝謝各位家長
剛才熱烈的掌聲。說到「掌聲」,我想請大家看一下「掌」這個字,上方是高尚
的「尚」字,下方呢?手掌的「手」字,於是有人說,樂於鼓掌的人都是高尚的人,所以接
下來我想請大家鼓掌體驗做一個高尚的人,今天我們來想一想這個時刻有哪些人、事、物是
需要、值得我們鼓掌的。
分析:人們往往在初見時容易發現別人的閃光點,時間長了優點往往被缺點所遮蓋。在父母
潛意識里,孩子初生時的喜悅之情隨時間漸漸淡去,轉而代替的是養孩子的各種麻煩事,通
過這個游戲讓家長學會更多的發現孩子的優點,多採取鼓勵的教養方式。
⑹ 家長會開場前暖場游戲有哪些
游戲一:下雨
游戲規則:各位家長聽老師口令,當老師說小雨時,拍拍肩膀,放鬆一下肩膀;當老師說中雨時,拍拍手,放鬆一下手;當老師說大雨時,拍拍腿,放鬆一下腿;當老師說暴雨時,跺跺腳,放鬆一下腳。
做鬼的人站在中央,可以隨意說大小風吹。如果做鬼的人說大風吹,做鬼的人說有X的人必須起來換位置。如果說小風吹,則是相反,沒有X的人起來換位置。換位置時不能持續兩人互換或坐回原位。沒搶到位置的人則是新鬼。做鬼三次的人則算輸,需接受處罰。
⑺ 要求一個在家長會可以玩的游戲(初中以上)
方案名稱:真水親情——初中生親子關系輔導。
活動地點:搬空的教室
活動時間:2課時
活動形式:心理劇、游戲、角色扮演、討論。
參加對象與人數:班級全體學生
(一)活動A:暖身活動:播放音樂《媽媽我愛你》
活動目的:以音樂導入主題,感受親情的溫暖。
(二)活動B:以心理劇的形式講述一個案例,並要求成員結合案例談談自己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與父母溝通不良的現象及其不良影響。
活動目的:認識到與父母溝通不良的現象及其不良影響。
活動步驟:
1、心理劇(學生表演)
小強小學時學習成績優秀,進入初中以後因英語基礎比其他同學差,每次英語考試都不及格,這次他考了40分,比上次考試的25分有了很大進步,老師表揚了他。放學回家他興高采烈地把成績拿給父母看,遇到的卻是父母陰沉的臉。為了提高小強的學習成績,小強的媽媽為他找來了許多英語學習資料,親自為他補課,小強也放棄了許多課余時間來學習。第二次考試,他又進步了10分,但仍不及格,這次望子成龍的媽媽將小強狠狠地罵了一頓,頓時,小強覺得媽媽不再是以前那個愛自己的母親了,母親太不理解自己了。?
2、學生發表對小品及父母的意見。
3、領導者不對意見作任何評價,而是轉入下一個步驟——游戲「猜認照片」,並引出思考:如果你們成為父母?
①展示成員小時候(比如1周歲)的照片(投影展示照片1),要求成員想像當自己一轉眼成了家,並且有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時,並要求成員回答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做什麼。
②向成員提出一個問題:假設有一天,你們的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無論是學習上或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不告訴你,都不願意讓你知道,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讓學生體驗父母的良苦用心,使溝通有了相互理解的基礎
做一個小游戲:你是貼心子女嗎?
活動目的:讓學生看到「了解」的差距,認識到溝通需要雙方的努力.
活動步驟:
1、出示字幕:父(母)親最愛吃什麼?
父(母)親的出生年月?
父(母)親在單位里做什麼工作?
父(母)親最大的希望是什麼?
2、反思自己對父母的了解程度。
3、設置情景並讓成員扮演其中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體會到如何更好的與父母溝通。
①考試沒有考好,希望父母給你幫助,又怕被父母責罵。
②雙休日回家,吃飯時,媽媽老是在講學習上的事。
③媽媽在打了你之後躲在屋裡哭。?
④勞累一天的父母回到家。?
⑤媽媽在做菜時將手切破了。?
⑥今天你參加同學的生日PATY,很晚才回家,父母一直等著你安全回家後才睡。
⑦為爸爸過生日。
最後:要求成員思考該如何更好的與父母溝通,領導者對成員的意見進行總結。
⑻ 家長會小游戲 課堂上適合與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熱身運動。
課堂上適合與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熱身運動有:下雨、做一個樂於鼓掌的人、前方作戰,後方支援、換位思考、心理體驗。
1、下雨
意圖:放鬆游戲,家長會開場活躍氣氛。
規則介紹:各位家長聽我口令,當我說小雨時,拍拍肩膀,放鬆一下肩膀;當我說中雨時,拍拍手,放鬆一下手;當我說大雨時,拍拍腿,放鬆一下腿;當我說暴雨時,跺跺腳,放鬆一下腳。
注意事項:剛開始,可以按順序,節奏緩慢一點提要求: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當家長們熟悉了身體各部位後,老師們可以打亂順序或加快節奏,最後將要結束時可以說:「中雨、繼續中雨、持續中雨、還是中雨。」
(家長們一直是練習拍手狀態)這時,老師就可以把游戲收回來了:「謝謝各位家長們熱烈的掌聲,我相信這個掌聲既是對我的肯定和鼓勵,也是大家對自己孩子的肯定和鼓勵,更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和鼓勵……」
4、換位思考
意圖:換位體驗,讓家長學會與孩子平等對話。
背景介紹:白天孩子總是在幼兒園,家長沒時間和孩子交流,於是,好多家長總是利用吃飯的時間和孩子說說話,可說著說著,就情不自禁地說到了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優秀上來。
情景介紹:全體家長變成「孩子」,教師化身為孩子的「家長」。家裡開飯了,「家長」一邊給「孩子」盛飯,一邊板著臉訓斥「孩子」:「你看你,吃飯不像吃飯的,還在說話。」「鄰居家的小明比你強,今天又得了一個五角星。」「這個不吃,那個不吃,你要吃什麼?」
「孩子」開始時有些悶悶的,好像不知所措,而「家長」的訓斥還在進行。有些「孩子」開始抗議「我沒有說話」,「家長」立即厲聲喝道:「我說話你還犟嘴?」「孩子」似乎想到了自己平時的語言,漸漸變得垂頭喪氣了,懊惱的表情出現在一些「孩子」的臉上。
分析:換位體驗游戲,讓家長穿越時空,變成了孩子,當他們以孩子的身份親身體驗吃飯時被訓斥的感受,他們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受過多大的委屈。體會到孩子經常被這樣訓斥,會傷害自尊,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5、心理體驗
意圖:讓家長了解一些簡單的幼兒心理學。
規則介紹:教師對家長說:「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大家不許說『老虎』,如果你們說了『老虎』,就會變成『老虎』。」老師說完後,問家長「現在頭腦中想得最多的是哪兩個字?」請大家說出實話。(老虎)
分析:幼兒心理學告訴我們,幼兒是最容易受暗示的。
這個游戲會讓家長認識到,不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最好的方法是淡化,不提這件事,而不是在孩子面前一遍又一遍重復著不許做這件事。孩子的自製力有限,越是限制孩子,孩子因為逆反心理,反而越要去嘗試這件事,結果適得其反!
⑼ 家長會玩些什麼游戲好
互動型游戲
1 將所有人分為幾組,第一位家長聽到主持人說的一個成語,然後做出這個成語的動作,孩子再做給別的孩子或家長,如果最後的那個人能猜出來就算這組贏。
2 進行推小車游戲,孩子趴到地上,雙手著地,家長將他的腿抬起,進行推小車狀,比賽哪一組快。
3 准備兩個盆,一盆裝滿乒乓球,再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將乒乓球嘉睿另一個盆,比賽速度。。
4 進行擊鼓傳花,丟手帕等傳統游戲也不錯。
5准備幾道有關家庭生活的問題,看一看他們的回答是否一致,也很棒。
6 進行兩人三足游戲,比賽速度。
7 家長與孩子站出一段距離,互相扔皮球,接到的多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