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做家务游戏怎么做
A. 小学生做家务劳动有哪些
1、择菜
让孩子一起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这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
2、洗米、煮饭
打开米缸舀米,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并告诉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水除洗米外,还可以留着做其他用途,如洗菜,让孩子除了参与家务外,还能教育孩子节约的观念。
3、扫地、擦桌子
先找出一块孩子专用的抹布及拖把,让孩子试着去做家务,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将桌子、地板弄干净。
4、晒、收、叠衣服
晒衣服时可请孩子帮忙拿衣架,由妈妈晾衣服;收衣服时,孩子还小,可由他负责拿自己的衣服;叠衣服时,孩子也可以学习折叠及分类放好。铺床、整理自己的玩具玩完后归位、饭后擦桌子、给大人递拖鞋或递物品,将垃圾丢进垃圾桶内、喂宠物、给植物浇水等等等。
5、盛饭、摆碗筷
小学生可能很多还不会做饭做菜,但是等家长做好饭菜之后,小学生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家人盛下饭,摆下碗筷。
B. 让家务活变成趣味游戏!聪明的家长怎么做的呢
让家务活变成趣味游戏,聪明的家长的做法是引导孩子发现家务活中的奇妙,让家务活变成一个挑战。
孩子的好奇心是最重的,所以只要家长合理的引导,让孩子发现家务活中的妙趣,让他自己产生好奇心,就会主动去做家务活,并且家务活也可以设置成一种挑战,激起孩子的好胜心,才能够让家务活变成一种趣味的游戏,让孩子愿意而且乐意去做家务活。
孩子是最天真、最好奇、最容易培养的,所以家长如果想要让家务活变成孩子的一种趣味游戏,就需要引导孩子在家务活当中发现各种事情的奇妙和化学反应,勾起他自己的好奇心,鼓励他去主动探索,并且还要设置一个奖励目标,让做家务对孩子来说成为一种挑战,就会彻底让家务活变得有趣味。
C. 小学生做家务劳动有哪些
扫地,洗碗,洗衣服。
家务劳动,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必须从事的一种无报酬劳动。包括:洗衣做饭、照看孩子、购买日用品、清洁卫生、照顾老人或病人等。
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社会中,家务劳动的分工情况有所不同。
社会学家尤其是女权主义者十分关心家务劳动的性质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家务劳动不属于社会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是女人婚后,尤其是做母亲之后应尽的职责,是作为丈夫的男子有权获得的一种服务。
另一种观点认为,家务劳动再生产者在外工作的家庭成员的劳动力,同时孕育、抚养,再生产着下一代劳动力。还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家务劳动降低了工资价值,从而提高了剩余价值。
D. 小学生暑假煮饭做家务的方案
周六吃完早饭,妈妈就安排我做家务活,主要任务是扫地拖地、洗碗刷锅。我心想,这能难倒我,太简单了。
可是真正干起来,我才发现自己大错而特错。说来也奇怪,平常看家长做家务的时候,觉得很轻松。可是,今天自己做的时候,总觉得难上加难。我把自己做家务的艰难历程给大家描绘一下吧。
我最先做的事情是拖地。首先,我小心翼翼的把地清扫一遍。然后,就开始拿拖地。我把拖把沾沾水,然后拎出来开始拖。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拖,但觉得拖上面好像压块大石头似的,很难拖。但我最终还是把地拖好了,此时,浑身已经汗吁吁了。
第二件事就是洗碗。洗碗倒是比较轻松,认为随便刷几下就中了。但总刷不干净。刷过的碗滑滑的,粘粘的,还有油渍。没办法,只好动用洗洁精了。把洗过“泡泡员的碗碟冲洗干净之后,心里特舒服,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最后一件事那就是擦桌子!不要小看擦桌子,你不能随便擦几下就完了。要先用沾了洗洁精的抹布,把桌子的反面和正面都擦一遍。然后再把抹布洗干净,再擦,反复两遍以上才行,那才叫亮,才叫干净。
一场家务活终于完成了,浑身上下累的要散架。但我心里却美滋滋的,我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了家庭的责任。妈妈夸我长大了,能干了,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今天是星期天。爷爷,奶奶要从姑妈家回来了,爸爸因此忙前忙后收拾屋子(我平时就懒散,玩起游戏连厕所都不愿意去,爸爸比我还不在意生活细节。)欢迎我爷爷奶奶的归来。那时,我看见爸爸繁忙的背景,让我不由自主地说:“爸爸,让我帮你吧。”
我先开始扫地,扫得很认真。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一处也没放过。片刻,就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想到了爷爷,就想起了爷爷最爱吃的饺子。于是,我略加思索便和爸爸说:“爷爷他们就要回来了,我们包顿饺子吧!”爸爸抬头看看时钟,欣然同意了。他先把菜切碎,煮熟,小心翼翼地捞出,把水挤净与碎肉搅拌成馅。馅好了,面也和好了,我们便开始包饺子。起初,我不会包。经过爸爸的耐心指导,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面皮,抖掉浮面,放入适量的馅,试着包了起来。可每次包得有胖有瘦,大小不一……过了一段时间,我包的技术是越来越好,包得饺子是又整齐又快。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但只是熟能生巧罢了。其实很多事情都大同小异,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可以成功。”
一会,爷爷奶奶回来了。打开门的那一瞬间,看到我满身是面的样子,立刻开怀大笑。边笑边问:“你这是怎么弄的?”我不好意思笑着说:“这是着急包饺子不小心沾上的”片刻,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了上来。吃着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果实,心里真是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E. 让孩子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家长需要怎么做
爸爸妈妈要引导着小孩子主动地做家务,比如说在做家务的时候可以给自己的小孩子相关的奖。爸爸妈妈在孩子做家务之前就和自己的小孩子沟通好,如果要做家务的话会给小孩子怎样的奖励,而且也要告诉小孩子做家务的意义。千万不要让小孩子觉得做家务就是自己在干活,其实做家务和干活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一种是小孩子主动地参与进来,一种是使孩子被动地被强求的做家务。
等小孩子有了自己的行为意识而且也有了一些做家务的意识之后,爸爸妈妈想要再好好地引导孩子就会变得特别的简单。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小孩子,在做家务的时候也能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提出一些简单的小意见,这些都能够被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孩子在做家务的时候就更有积极性了,而且这对于孩子而言有着更大的帮助。
F. 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
孩子做家务,可以培育他们的劳动技能,可以训练他的观察力、理解力、应变能力,随着做家务越来越顺手,孩子的能力和自信心也也得到了培育和发展。当家务成为了孩子日常生活的习惯,孩子也会有参与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家庭有份责任心和归属感,协助他独立自主。 1、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首先要耐心指导。 孩子虽然热心参与家务,但一开始肯定越帮越忙,如:洗菜溅得到处都是水、盛饭洒了一桌、洗碗摔坏了几个等等。家长必须容忍这些混乱,并将每件事分解成小步骤来教孩子。 2、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让一个3岁的宝宝收拾自己凌乱的房间,会使他茫然而无处下手。孩子3岁前,可以叫他收拾玩具,奠定日后他做家事的基础。三四岁左右,可以做简单家事,如开饭前,帮忙排椅子、分筷子,尔后可以教他帮忙擦桌子。和孩子一起叠刚收进来的干净衣服,他一定会很高兴,因为这些事对孩子而言,都是有趣的游戏。 3、把握时机。 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看见家长扫地、擦桌子、拖地板,也会依样画葫芦。把握时机训练孩子做简单的家事,耐心的告诉他正确的方法,让他在兴趣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做家务。 4、父母陪孩子一起做。 如果孩子对书籍有兴趣,此时,可以拜托他帮忙收拾书房,或指导他将书分类放好,这工作比要求他去扫地来得有效多了。此外,可陪孩子一面工作、一面聊天,甚至交换彼此的心得,以增加工作情趣。 5、肯定孩子的努力。 孩子参与家事可以让他感到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以身为一份子为责任与义务,增加对家庭的归属感,家长要让孩子有参与家事的机会,并多给予鼓励、赞美,使孩子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及自信心,且肯定自己的能力,并从做家事中培养责任感及积极的人格。 6、利用家事机会教育。 7、增进亲子感情。 孩子与家长一起做家事,不仅可以培养其参与感及成就感,从合力完成家事的过程中,将有更多时间与孩子相处,增进亲子感情,孩子也会从中体会、了解家长的辛劳。此外,利用这段时间,听孩子诉说一些快乐或不如意的事情,也可增进你对他的了解。 孩子的聪明在手指尖上,会做家务的孩子双手灵巧,思维敏捷,能力全面。父母可以让孩子从小参与真正有担当的一份家务劳动,潜移默化地使做家务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这样必将为孩子未来的事业发展和家庭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做家务 让孩子做家务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好机会,不仅可以增加孩子做事能力,更可培养他的责任心。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做家务习惯时,需要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能“自主自发”地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1、父母不妨让孩子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学习,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学习将衣服穿好、放好、收拾自己的玩具、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篮子里等等,让孩子慢慢习惯和懂得:其实做家务也是自己份内的工作。 3、从游戏中学习,比如: a、清洁队员与收购员。宝宝假设自己是一位清洁队员,开着一辆清洁车,收集各种玩具和东西,然后交给收购员处理(即妈妈),借由游戏培养孩子做家务兴趣。 b、扮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盘、汤匙、锅)等与孩子玩做家务游戏。“娃娃,平常都是妈妈做饭给你吃,今天你也炒个菜给妈妈呼好吗?”“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将桌子、盘子、碗……收干净好吗?”借由游戏达到教育效果。 4、父母做好引导,比如: a、择菜:让孩子一起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这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 b、洗米、煮饭:从打开米缸—舀米,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并街道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水除洗米外,还可以留着做其他用途,如浇花,让孩子除了参与家务外,还能教育孩子节约概念。 d、晒、收叠衣服:晒衣服时还可请孩子帮忙拿衣架,由妈妈晾衣服;收衣服时,孩子还小,可由他负责拿自己的衣服;叠衣服时,孩子也可以学习折叠及分类放好。
G. 小学生如何做家务活动
洗碗:
这是最简单,也是大多数家庭最先让孩子做的家务。从洗碗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细心与全局观念。
譬如,有的小孩洗碗只洗碗的内部,对碗屁股清洗就不认真,结果,碗一叠放,变得碗里碗外都不干净了。其次,洗碗之后,对灶台、炒锅的清洗不到位,导致洗完后父母还得去收尾。这都不好!
整理自己的房间:
1)、整理自己的床,叠好被子
2)、整理好自己的书桌,书本、练习册分门别类放好
3)、整理自己的衣橱,各种衣服叠放整齐有序
洗衣服:
虽然有洗衣机代劳,但还是让小孩学会手洗、内外衣服分开洗、预洗……等小窍门。
扫地、拖地:
家务基本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买菜:
不当家不知道材米贵,所以适当地让他们买买菜,了解下当下的物价,知道父母身上的压力、菜市场的常规菜及买菜、配菜的学问,学会理性消费,同时不再用“随便”两个字去打发父母殷勤地问询“今天想吃什么菜?”。
做饭菜:
这个有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我认为,能做出四菜一汤的一顿饭是基本要求。
1)、会煮饭、煲粥,会做蛋炒饭
2)、会下简单的面条
3)、炒青菜、西红柿炒蛋、豆腐、青瓜什么的这些基本菜要掌握
这样即使外出留学,也不会担心会饿肚子了。
H. 小学生家务劳动实践形式是什么
小学生实践活动有以下类型:
1、科技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强调动手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全面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增长学生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学科活动:
课外活动中的各种专门学习小组,为学生们提供机会进一步钻研自己感兴趣,也更适合自己能力的学科知识。这些小组的活动,不是对课堂教学中相关学科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加深和扩大,并强调实际应用,具有自己的侧重点。
3、文体活动:
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包括文学、艺术、娱乐、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等内容。
4、课外阅读活动:
学校组织的课外阅读活动,不限于与所学科目相关的范围,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新知识、新见解的敏感性。
5、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有机会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活力和丰富想象力、创造力,也会让学生学会如何制定游戏规则,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
6、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是培养学生相互关系、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搞社会活动一般以社会公益活动为主,如上街进行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宣传、拥军小组活动,以及各种专题性社会调查、热点问题的讨论等,都对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价值,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就某一特定专题而开展的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有特定的具体目标,活动内容和形式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活动既能增加学生与活动目的有关的知识,也能培养相关的情感和态度,长期活动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情有始有终、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品质。
劳动工艺活动将劳动与工艺美术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和美学意义的工艺品的劳动活动中,掌握一些工艺品的制作技术,养成心灵手巧、细致耐心和勤劳的品质。这类活动有花卉栽培、盆景制作、刺绣、剪纸等。
I. 如何指导孩子做家务
摆平家长与孩子的位置,不要发号施令,应当在你做家务的时候适当的叫你孩子来帮忙,孩子帮完大人后要及时给予不愠不火的表扬,当然,如果你孩子有自己的事,切不可强求,也千万不要因此生气,只有孩子真心愿意帮大人做家务,并感到这是种荣耀的话,那么才会有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