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恐高症怎么回事
① 恐高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有些人会恐高
生活中,有些人站在高处往下看的时候,会出现头晕或者害怕的情况。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不过,也有些人完全不怕高,即便站在很高的位置往下看,也不害怕。那么,为什么有人对高度很敏感,有些人却不怕呢?今天我就跟你说一说,为什么有的人会恐高?
(蹦极)
如果想要克服恐高症,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多做运动,多爬爬山,锻炼平衡能力,让大脑习惯高度的改变。
现在你知道了吧,恐高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
② 为什么会有恐高症。怎么克服恐高症
恐高一般是没有安全感才会引起的,可以重点锻炼自己的独立感。加强对身边的安全认知,因为爬到高处确实是不安全的,建议别去高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比较危险。
③ 恐高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体姿势平衡小测试
同时姿势不稳加剧了所接收的视觉信息的偏差,从而触发进一步的身体姿势调整,表现为更显着的身体摇摆。对于那些维持身体姿势更加依赖于视觉信息,即(d)视野依赖(visual field dependence,VFD)的个体而言,这种反应就更加明显,这又进一步加重恐惧反应。如果这时闭上眼睛,反而可以减轻这种反应和由此带来的(e)姿势不稳——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常识,原因就在于闭眼中断了偏差性视觉信息的输入。
姿势不稳和身体晃动是一种即时变动的不规则运动,改变了肌肉和关节本体感觉感受器和内耳前庭感受器所接收的身体运动和空间位置信息的输入,从而产生被称为(f)空间和运动不适(space and motion discomfort,SMD)的身体反应。
SMD进一步加剧恐惧的同时,产生类似与晕车(运动病)的(g)躯体症状,包括眩晕、恶心、心悸等。这些身体不适又进一步加剧了(h)恐惧的产生。
恐高反应就这样产生了。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具有更强的视野依赖,同时非视觉姿势控制不良(更容易产生SMD)和更容易产生躯体症状的个体更容易开发恐高反应(症),从而为这种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什么是恐高症
所有人都会有程度不同的恐高反应。但是,现实中很多人把所有恐高反应都称为恐高症,这是错误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真正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恐高症。
特定恐惧症:恐高症(acrophobia)属于特定恐惧症中的一种。在权威的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IV-TR)中,特定恐惧症主要包括五个亚型:
1 动物恐惧,包括宠物、野生动物和昆虫,例如常见的蜘蛛恐惧,蛇恐惧等。
2 自然环境或境况恐惧,包括自然灾害(如风暴和地震),环境恐惧(例如恐水症、恐高症)等。
3 血液、注射和受伤恐惧,就是我们常说的晕血、晕针。
4 高速行驶恐惧(比如,高速公路行驶恐惧,或飞行恐惧症),以及幽闭恐惧症(对封闭场所,如电梯、隧道恐惧)。
5 其他的恐惧,包括生病死亡恐惧,包括大小便失禁害怕和躯体症状(如咳嗽,心悸或疼痛)恐惧等。
特定恐惧症三要素
对于某种对象的恐惧反应并不能称为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 对于特定对象或情况的非理性的恐惧。之所以说是非理性恐惧,是因为特定恐惧症的对象并不会对人体造成真正的实际性危险。比如,以恐高症为例,高处并不等于一定坠落和伤害及死亡危险。再比如,蜘蛛恐惧症,蜘蛛并不会对人造成实际性威胁。
2 面对恐惧对象时产生严重的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包括:感觉到迫在眉睫的危险甚至末日的感觉并需要即刻逃脱,心悸、出汗、发抖、气急或窒息的感觉,胸部疼痛或不适,恶心或腹部不适,头晕或头昏眼花,感觉事情是不真实的甚至人格解体感,害怕失去控制感觉“快疯了”,甚至感觉到死亡的威胁和恐惧——即“我快要死了”,等。
3 非理性回避。正因为把原本不存在实际威胁的对象当成真正的、严重夸大的危险,因此会产生非理性回避,并影响到正常生活——就是“死活我都不愿意面对”的情景。
用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古代寓言故事来解读,就是杞人忧天——把原本没有威胁的“天”当成一种实在性威胁,怕天掉下来砸死自己而产生恐惧,而且怕到“不愿意待在天底下,必须立刻逃离”的程度——这才是特定恐惧症。
恐高症
具体到恐高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指凡是高处,事实上并不存在实际危险,比如距离边缘尚有安全距离的悬崖,有安全设施比如栏杆的建筑物顶,甚至建筑物内阳台的高处等,都会产生严重的恐高反应,并导致非理性回避行为,并影响到正常生活。
因此,并非所有人在高处时产生的恐惧反应都能称为恐高症。
附:第五版DSM中的精神障碍性疾病
恐高症属于特定恐惧症中一种,而特定恐惧症有属于焦虑症中的一类,焦虑症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 计手册》中所列精神障碍性疾病中的的一大类。
最新的版第五版DSM精神障碍性疾病如下:
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
选择性缄默症
特定恐惧症
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
惊恐症/惊恐发作广场恐怖症
广泛性焦虑症
毒品/药物引起的焦虑症
由于其他医疗条件导致的焦虑症
其他指定焦虑症
未指定的焦虑症
强迫症及相关疾病
强迫症
躯体变形症
囤积症
拔毛症(拔头发症)
抓挠症
毒品/药物引起的强迫症和相关疾病
由于其他医疗状态导致强迫和相关疾病
其他指定强迫和相关疾病
未指定的强迫和相关疾病
创伤与应激相关障碍
反应性依恋障碍
去抑制社会参与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适应障碍
其他指定创伤 - 和应激相关障碍
未指定的创伤 - 和应激相关障碍
抑郁症
破坏性情绪失调症
重度抑郁症(单次和反复发作)
持续性抑郁障碍(恶劣心境)
月经前焦虑障碍
毒品/药物引起的抑郁症
由于其他医疗状态相关抑郁症
其他指定抑郁症
未指定的抑郁症
躯体症状及相关疾病
疾病焦虑症
(其他一些精神性障碍,从略)
【扩展阅读】
为什么站在高处的时候会有跳下去的冲动? http://..com/daily/view?id=5308
④ 我感觉自己有恐高症 过山车都不敢玩,,该怎么去克服啊,,
玩过山车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刺激性,它是那种嫩感受到高、快、失重等感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娱乐性游戏,不敢玩过山车不一定就是恐高症,如果确定是恐高症要治疗的话,有两种疗法效果比较好,一是系统脱敏疗法,一是漫灌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当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
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
(1)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
(2)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放松训练。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至2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驰状态为合格。
3.系统脱敏练习:(1)放松。 (2)想象脱敏训练。(3)实地适应训练。
满灌疗法(flooding therapy)也称暴露疗法,它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满灌疗法不需要进行任何放松训练,而一下子呈现最强烈的恐怖、焦虑刺激(冲击)或一下子呈现大量的恐怖、焦虑刺激(满灌、泛滥),以迅速校正病人对恐怖、焦虑刺激的错误认识,并消除由这种刺激引发的习惯性恐怖、焦虑反应。故也称为冲击疗法或泛滥疗法。
⑤ 恐高症是怎么回事
【恐高症的症状】
恐高的基本症状就是眩晕、恶心、食欲不振。眩晕会使身体失去平衡,这时站在高处的人就变得非常危险了。
【产生眩晕的原因】
眩晕问题专家指出,眩晕与视觉信息缺乏有关。当你身处高处,往下看一片模糊,景象大幅度缩小,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跟平日习惯的视像大相径庭,这时你的视觉信息大减,就会失去平衡。
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一般情况下,大脑指挥身体做出的动作幅度是以视野中物体的相对活动为参照对象。假如从高处往下望,地面物体太远太小,就不能作为平衡信息回馈的根据了。再加上人在高处,眼睛无法在水平位置找到实物进行水平运动参照,于是人体平衡系统崩溃,继而出现类似舟车晕浪那样的眩晕,无法定位。
科学家指出,人们靠“视觉流场”控制自己的姿势和运动。当人们站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公路尽头在我们极目处消失,这时人不大会害怕,因为人与这个视觉流场成直角。但当人站在大厦边缘往下看,尽管也是一望无际,这时大脑的判断能力会受到困扰,因为人跟视觉流场并非成直角关系,而是扩大到180度,大脑感觉地心吸力把身体吸进无垠之中。
⑥ 为什么会有恐高症啊
简单说说吧O(∩_∩)O~恐高症属于恐怖症的一种,只要坚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下述四点,是治疗恐高症的十二字原则。长时间:让患者站在能够引起恐怖情绪的高处,至少持续30—45分钟。尤其开始治疗时,要让患者坚持足够的时间使恐怖程度减少50%。逐渐地:不要一下子给患者定很高的目标,从容易的目标开始,逐渐转向困难目标。有规律:一次练习不足以消除恐惧心理。因此每个过程都需要重复好多次,直至恐惧的感觉完全消失为止。完全地:在进行锻炼时,要求患者集中精力,不要想别的事情。因为转移注意力虽然能够减轻恐惧心理,但不利于恐惧感的彻底消除。
恐高症 是对高度的恐惧。有一点点或没有分别在这和 bathophobia, 对深度的恐惧之间; 两个介入对下跌的恐惧。
遭受恐高症的人们能经常变成habituated 对尤其高地方, 即他们丢失他们的恐惧对他们, 但恐惧回归当他们去某处新。岩石登山人的一个惊奇数字遭受断断续续的恐高症。
恐高症可能是危险的, 因为受害者能体验恐慌攻击在一个高地方和无法使自己脱离它。某一acrophobics 并且遭受敦促猛撞高地方, 尽管是自杀的。
好奇地, 没有交互作用在对飞行和恐高症的恐惧之间。区别似乎是那当飞行, 没有视觉连接在航空器和地面之间beneath: acrophobic 的无所畏惧和成功的飞行员由飞行报告, 他们的恐惧突然新兴如果这样联系被建立, 即在峭壁或一个高大厦附近。
恐高症是具体对象恐惧并且象多数这样恐惧由行为疗法相对地容易地谈到譬如系统的减低敏感或水淹。它是可能的, acrophobic 岩石登山人实际上接受这样的行为疗法一条成功的自已被执行的路线。
⑦ 为什么我会的得恐高症怎么治
眩晕与视觉信息缺乏有关。当你身处高处,往下看一片模糊,景象大幅度缩小,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跟平日习惯的视像大相径庭,这时你的视觉信息大减,就会失去平衡。受害者会在一个高地方体验恐慌无法使自己脱离它。在心理学上,恐高症也是受一种人自身心理的影响,可以试着体验在比较高的地方,锻炼自己,往往人的大脑是通过不断地压制来锻炼的,但有的很严重的就要用其他的办法了,恐高症很严重的人根本无法站在高处去锻炼,因为当站在高的地方时自身会极为的恐惧,且无法让自己在高处多站一秒。如果轻一点的,可以让自身强忍着去适应高度,直到觉得知道自己经差不完全适应了这高度是,再渐渐增加高度,最后发现,已经不会再惧怕高了。当然有的人会快一点,也有的人会需一段很长时间,这主要也是看自身的克制力。
⑧ 我有恐高症怎么办...
你好!
后天恐高症多与自身和环境等不良因素有关,身体与性格的衰退更能造成恐高的发生
建议楼主做登高俯视活动,经常性的,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勇气胆量
加强修养把性格开朗起来,把情绪调和好点,努力学习工作,就能摆脱强迫意识的顽固存在,你会好起来的
祝你好运
⑨ 为什么人类会有恐高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基本概述恐高症又称畏高症。据国外调查资料显示,现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现过恐高症状。其中10%属临床性恐高。他们每时每刻都得想方设法避免恐高症“突发”,他们不敢乘透明电梯,更不敢站在阳台上,他们连4楼的高度也受不了,更不用说坐飞机了。 [编辑本段]症状恐高的基本症状就是眩晕、恶心、食欲不振。眩晕会使身体失去平衡,这时站在高处的人就变得非常危险了。 [编辑本段]病理产生眩晕的原因
眩晕问题专家指出,眩晕与视觉信息缺乏有关。当你身处高处,往下看一片模糊,景象大幅度缩小,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跟平日习惯的视像大相径庭,这时你的视觉信息大减,就会失去平衡。
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一般情况下,大脑指挥身体做出的动作幅度是以视野中物体的相对活动为参照对象。假如从高处往下望,地面物体太远太小,就不能作为平衡信息回馈的根据了。再加上人在高处,眼睛无法在水平位置找到实物进行水平运动参照,于是人体平衡系统崩溃,继而出现类似舟车晕浪那样的眩晕,无法定位。
科学家指出,人们靠“视觉流场”控制自己的姿势和运动。当人们站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公路尽头在我们极目处消失,这时人不大会害怕,因为人与这个视觉流场成直角。但当人站在大厦边缘往下看,尽管也是一望无际,这时大脑的判断能力会受到困扰,因为人跟视觉流场并非成直角关系,而是扩大到180度,大脑感觉地心吸力把身体吸进无垠之中。
现代环境加剧恐高症
不少迹象显示,现代人的恐高症状与当今社会发展有关。科学家指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使人们的定向障碍越来越严重,眩晕也变得更普遍。
我们的城市可以说每分每秒都对人们的视觉和空间感觉提出挑战:大型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和摩天大楼随处可见。近几年来,城市中的高楼越来越多,无论白昼都强烈反光的建筑物玻璃幕墙……现代化都市氛围越来越浓,随之而来的恐高症患者越来越多。 [编辑本段]治疗方法恐高症是恐惧症之中的单纯恐惧症。如果对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不大,也不一定非得治疗。如果要治疗的话,有4种疗法效果比较好。 [编辑本段]一、系统脱敏疗法让患者学会通过系统脱敏法进行自我治疗。目的在于消除恐怖刺激物与恐怖反应的条件性联系,并对抗回避反应。系统脱敏可通过默想(想象)脱敏或情境脱敏来实施。默想脱敏是在心里想象引起恐怖的事物或情境,以此代替引起恐怖的实际事物或情境的呈现或展示。其过程为:
1、将引起恐怖的事物或情境根据其刺激的强烈,即根据它们引起恐怖的严重程度,由低到高逐级分类;
2、舒适的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微闭双眼,想象引起较弱恐怖的最弱刺激,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直到恐怖感接近消失;
3、由低到高逐级想象引起较强、更恐怖的较严重、更严重刺激,同时配合肌肉放松,以逐渐增强对恐怖刺激的耐受性,直至恐怖反应完全消失为止。
例如在治疗不洁恐怖症(洁癖)时,可让患者先想象自己在触摸家中容易产生不洁恐怖的器具,例如便器、桌子易积尘处等,在产生恐怖反应时,令自己放松肌肉,并设法引起对这些属于自己的器具的亲切感情;再想象自己在商店里买东西触摸柜台、在乘公交车时触摸扶手的情景,当这些刺激引起恐怖时,即令自己继续放松肌肉,并逐步产生其他人在这种司空见惯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的情绪反应;最后想象自己的手和衣服被污物弄脏,并不断地放松全身肌肉,告诫自己不必紧张,没什么大不了的,谁都有可能弄脏手和衣服,至多是洗洗手换换衣服而已。这样循序渐进,不洁恐怖也就能得到控制。情况脱敏是用引起恐怖反应的实际刺激去代替对这些刺激物的想象,也就是实际去接触引起恐怖的事物或情境,同时伴以肌肉放松和愉快情绪反应,以克服恐怖情绪。情境脱敏过程与默想脱敏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实际刺激物引起的恐怖更为现实,也更为强烈,因而更难忍受,也更难克服,然而恐怖一旦消除,其疗效也更为理想。
二、暴露疗法
又称满灌疗法。它是鼓励求治者直接接触引致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法。着名行为治疗专家马克斯(Marks)在谈到满灌疗法的基本原理时指出:“对患者冲击越突然,时间持续得越长,患者的情绪反应越强烈,这样才能称之为满灌。迅速向患者呈现让他害怕的刺激,并坚持到他对此刺激习以为常为止,是不同形式的满灌技术的共同特征。”运用满灌疗法,治疗一开始时就应让求治者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恐惧情境中的细节,或者使用录像、幻灯片放映最使求治者恐惧的情景,以加深求治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求治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即使求治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应,但求治者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并没有发生,这样焦虑反应也就相应地消退了。或者把求治者直接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经过实际体验,使其觉得也没有导致什么了不起的后果,恐惧症状自然也就慢慢消除了。“习能镇惊”是满灌疗法治疗的要诀。国外报道,即使病程超过20年的恐怖症,经过3-15次满灌治疗,也有希望治愈。
三、运动可减轻症状
人体负责控制平衡的要素——视觉、内耳和肌肉,通过活动才能正常运转,假如我们终日坐着不动,眼睛只盯着电脑等物体,人体的平衡功能就会衰退。不过,假如最初触发眩晕的刺激性活动不断重复,大脑就会开始调整适应,定向障碍便会渐渐改善,大脑会自动找寻固定参考点作定位根据——这正是溜冰好手不断高速转体而不会眩晕倒下的原因。
假如你发现有轻微后天恐高症状,不妨多挑战自己,通过攀高俯视等行为,情况会有所改善。假如阁下症状严重,就应在医生的监督下,到安全的高环境中,接受循序渐进的训练。
此外,最简便的解决办法是闭上一只眼睛,让身体平衡系统较多地依靠肌肉而非视觉,舒缓眩晕和恐惧,但不要闭上双眼,因为眼前一片漆黑,内心会更胆怯、更迷惑。
总之,克服恐高症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多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魄,令平衡系统正常工作。成长期的儿童可以通过走独木桥、翻筋斗、跳跃、转圈等训练身体定向能力。成人也不应放弃这类活动,以免出现定向障碍。
四、冲击法
对于“恐高症”的治疗方法有一种称为“冲击法”,比较有效。
“冲击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启发矫正对象想象他正处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且该高度还在上升。想象的初始引起强烈 焦虑和恐惧,但在长时间诱导过程中这种情绪逐渐消退。同一情况多次重复出现后,诱发与 焦虑、恐惧有关的各种行为的作用将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恐高症属于恐怖症的一种,只要坚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下述四点,是治疗恐高症的十二字原则。长时间:让患者站在能够引起恐怖情绪的高处,至少持续30—45分钟。尤其开始治疗时,要让患者坚持足够的时间使恐怖程度减少50%。逐渐地:不要一下子给患者定很高的目标,从容易的目标开始,逐渐转向困难目标。有规律:一次练习不足以消除恐惧心理。因此每个过程都需要重复好多次,直至恐惧的感觉完全消失为止。完全地:在进行锻炼时,要求患者集中精力,不要想别的事情。因为转移注意力虽然能够减轻恐惧心理,但不利于恐惧感的彻底消除
⑩ 游戏里从高处落下心跳加速怎么回事 是恐高症吗
绝对不是了!你只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里而造成的心里紧张,只是你很投入罢了。不是恐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