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7-15 06:21:32

1. 皮亚杰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着力从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心理的发展过程。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儿童认知发展相适应。在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的类型不同。
1.练习游戏(0~2岁)
练习游戏是游戏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形式,相对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幼儿的游戏以动作为主,实质上是感知动作的自我训练,既可以是徒手游戏,也可以是操作物体的游戏。其作用是使已获得的技能巩固化,并将已经掌握的动作重新组织。练习性游戏随儿童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2.象征游戏(2~7岁)
这阶段的幼儿认知处于前运算阶段,语言已经获得并有很大发展,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思维中的形象是对外界事物的表征,表明幼儿已经获得符号功能,能以假想的情境和行为反映客观事物或主观愿望,于是,幼儿具有了象征性游戏的能力。最常见的象征性游戏如幼儿跨在棍子上“骑马”、坐在椅子上“开车”、哄布娃娃睡觉等。
幼儿初期,儿童在游我中的象征性活动主要釆用与实物相似的替代物,选择实物在外形、功用上十分相似的替代品,并且游戏缺乏目的性,主题和内容极不稳定,随外界剌激或情境变化而经常变化;进入幼儿中期后,幼儿开始逐渐脱离专用替代物,进而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替代物。在游戏屮,幼儿不仅能够以物代物,而且能够以物代人、以人代人。于是,幼儿游戏的象征性、目的性和预测性也随之增强。
3.规则游戏(7〜11、12岁)
这阶段的儿童认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随着儿童语言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儿童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主要是由组织的集体游戏。规则游戏是游戏发展的高级阶段,规则游戏在幼儿中期开始出现,但这个年龄的幼儿常常出现因外部刺激或自己的兴趣而忘记以至破坏规则的现象。到幼儿末期儿童开始能较好地理解并坚持游戏的规则,同时还能用规则约束所有参加游戏的成员。

2. 现代游戏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游戏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森提出的一套新异的媒介观,观点是把媒介当做玩具。

斯蒂芬森集中探讨了传播的游戏性质。他先将人类的所有行为分成工作与游戏两种。他说:“工作是对付现实,是谋生,是有产品的。相反,游戏基本上是没有产品的除非是提供自我满足。”

与此相应,他又分出两种传播:一种是工作性传播,比如下达命令;另一种是游戏性传播,比如相聚闲聊。

游戏理论的内容是指与其把媒介当成工具,不如把它视为玩具,人们摆弄媒介与其说是出于功利的考虑,不如说是为着游戏的目的。

(2)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扩展阅读:

斯蒂芬森把大众传播视为游戏性的传播,即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就像儿童玩过家家一样,主要在于消遣娱乐,以便把自身从成人化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

斯蒂芬森的这一新奇理论,揭示了媒介另外一种重要而一直被忽略的性质,诚如施拉姆所言:”人们一旦接触了这种构想高超的理论之后,就再也不可能忽视传播的玩耍—愉快因素的重要意义。“

斯蒂芬森的游戏论很有独到之处,不过未免矫枉过正。他把传播的游戏性、媒介的玩具化过分夸大,使之超出正常的界限。媒介诚然有玩具的意味而不纯属工具,大众传播确有游戏的成分而不仅是工作。但是,从总体上看媒介还是工作性的而不是游戏性的,大众传播还是功利性的行为而不是玩耍性的活动。.

3. 游戏的定义理论

1、柏拉图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
2、亚里士多德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
3、拉夫.科斯特的游戏定义:
(拉夫.科斯特:索尼在线娱乐的首席创意官)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
4、辞海定义:
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
这个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
(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 游戏,伴动物而生。在动物世界里,游戏是各种动物熟悉生存环境、彼此相互了解、习练竞争技能、进而获得“天择”的一种本领活动。
游戏,随人类而造。在人类社会中,游戏不仅仅保留着动物本能活动的特质,更重要的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
游戏,并非为娱乐而生,而是一个严肃的人类自发活动,怀有生存技能培训和智力培养的目标。 本能说:德国诗人和剧作家席勒认为,“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这种创造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本能”。
剩余能量说: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人类在完成了维持和延续生命的主要任务之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存在,这种剩余的精力的发泄,就是游戏。游戏本身并没有功利目的,游戏过程的本身就是游戏的目的”。
练习理论:德国生物学家谷鲁斯认为,游戏不是没有目的的活动,游戏并非与实际生活没有关联。游戏是为了将来面临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
宣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是被压抑欲望的一种替代行为。

4. 阐述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基本主张并谈谈对当前学前教育有何启示

(一)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思想
1.人格学说的基本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原始本能冲动,受惟乐原则支配;超我,与本我对立,反映着人们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受理想原则的支配;自我,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机制。
2.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理论观点
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1)游戏动机说: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惟乐原则”的驱使;游戏满足儿童想做大人的愿望
(2)游戏掌握创伤事件说:游戏帮助儿童掌握(或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使受压抑的敌意冲动得到发泄。
(3)游戏的发展说:儿童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的时期是短暂的。随着自我的发展和逻辑思维的发生,游戏就消失了。当批判的能力或推理能力得到发展时,游戏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滑稽、幽默或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5. 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什么

马卡连柯认为让学生进行劳动是组织和培养集体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品质、发展其智力和能力、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他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工作时,就通过劳动教育,使大批染上了不良习惯的儿童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和毅力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通过这些丰富而成功的教育实践,马卡连柯逐渐认识到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结合具有重大意义,孤立的劳动过程对人的教育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他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带来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 因此,要把劳动教育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去教育儿童。这种结合不是生产劳动与文化知识教学的机械结合,而要谋求它们之间的最自然、最健全的结合,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劳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6. 经典游戏理论有哪些

(一)剩余精力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生物保护自己生存的精力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过剩的精力必须寻找方法消耗它,而游戏是剩余精力加以释放的最好形式、剩余精力愈多,游戏就愈多。斯宾塞认为,活动是动物与人的普遍倾向。但是,动物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随它们在种系演化的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级的不同而不同。低等动物,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于生存活动上。它们不停地忙于寻找食物,逃避敌人,建筑巢穴,以及为下一代准备食宿。除生存之外,它们没有力量来游戏。低等动物用于维持生命的精力较多,剩余精力较少,所以没有游戏或很少有游戏。高等动物用于维持生命的精力相对少,剩余的精力多,就有较多的游戏。这种思想最早出现在席勒的《美育教育书简》一书:“当狮子不受饥饿所迫,无须和其他野兽搏斗时,它的剩余精力就为本身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荒野,它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使用中得到了享受”。小动物和人类的幼儿,由于对自己的生存还没有承担责任,因此,他们的全部精力都是“剩余的”,这种剩余精力通过游戏被消耗掉。
(二)松弛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托扎鲁斯。其主要观点是: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艰苦的脑力劳动使人身心疲劳,这种疲劳需要一定的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然而只有当人解除紧张状态时,才可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游戏和娱乐活动可使机体解除紧张状态,具有一种恢复精力、增进健康的机能,所以人需要游戏。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的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梯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厂“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白娱说”。
(三)复演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幼儿身上的复演。不同年龄的幼儿复演祖先不同形式的本能活动,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他认为人类的文化经验是可以遗传的,游戏中的所有态度和动作都是遗传下来的,如幼儿爬树、摇树是重复类人猿在树上的活动;而玩打猎、捕鱼、搭房子则是重复原始人的活动等:幼儿就是要在游戏中根除“史前状态的动物残余”,让个体摆脱原始的、不必要的本能动作,为当代复杂的活动做准备。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467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904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368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451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814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096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95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984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863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