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角色游戏在小班处于什么期

角色游戏在小班处于什么期

发布时间: 2022-12-22 11:00:12

⑴ 如何指导小班幼儿角色游戏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最大的爱好是与同伴一起做各种游戏,而游戏也是孩子在园一日生活的一部分。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是对游戏这一现象的正确总结。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对幼儿的语言、社会交往、知识经验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游戏我们的孩子从同伴身上学到了知识,学会了交往,也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真实的实践经验。
一、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游戏兴趣。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各种丰富的游戏材料,形象逼真的游戏材料会使幼儿产生遐想,从而萌发他们做游戏的愿望。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能力弱的特点,我们以提供成品的游戏材料为主,主要是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的瓶瓶罐罐,经过我们老师的改造,再次利用,既逼真又节省,这样使孩子们玩游戏的兴趣大增。如在娃娃家里,我们投放了各种逼真的水果、蔬菜、炊具等幼儿来烧饭做菜,孩子们在娃娃家里可谓百玩不厌。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除了娃娃家之外,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逐步开设了小医院和超市点心店的游戏场景。在医院里,我们投放了白大褂和帽子,还有各种医疗用品,当孩子穿戴整齐后,看起来还真像个小医生,有模有样的。在超市里,我们里投放了手工做的:馄钝、荷包蛋、面条、饺子等,既丰富了超市里的物品又满足了娃娃家的需求,幼儿利用这些场景,游戏情节逐步扩展丰富,扮演角色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二、结合主题,生成游戏,丰富游戏内容。
我们开展的“活动整合”课程,提倡的是各教育元素整合进行,各领域有机渗透,因此我们平时也很注重把游戏和主题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游戏的作用。本学期,我们根据不同主题的开展,抓住幼儿的兴趣,生成了 “小医院”、“超市”、“点心店”等游戏,使游戏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延伸。主题与游戏紧密结合,使角色游戏的内容更广泛、深入,让孩子的情感、知识在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开学初,孩子不会用普通话交谈,一些内向的幼儿不愿主动参与游戏,也没有角色意识,我们就根据主题《办家家》创设了多个娃娃家,通过温馨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自己学习招待小客人,主动参加游戏。随着主题的变化,我们在《车子叭叭叭》这个主题中开设加油站,投放了各种公共汽车,材料的不断更新,让孩子们对游戏的始终保持最高的热情;在《蔬果舞会》主题中,我们则开设了点心店游戏,投放了橡皮泥让孩子做各种简单的果蔬,并进行买卖活动,不仅提高了动手制作的能力,语言交往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孩子们在和同伴一起做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处的快乐。
三、加强角色意识,丰富游戏经验。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刚开始时角色意识是很淡薄的,表现在有些幼儿常常无所事事,处于一种观望状态,还有些幼儿抢着做同一角色,或者在游戏进行中,有的幼儿一会儿说自己是妈妈,一会儿又说自己是娃娃啦姐姐啦,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谁?游戏很难开展下去,于是,我们就实行了挂牌游戏,问幼儿 “你今天要做什么?”“谁愿意和他们一起做?”“告诉大家你今天扮演谁?”等等,让幼儿挂着牌子,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角色。如在一次游戏中,当一个娃娃家的爸爸肖涵抱着娃娃去散步时,看到别人在玩枪,他就把娃娃放在桌上,自己去玩了。这时我就抱起娃娃大声喊:“咦,这是谁的孩子?谁家丢了孩子?”当幼儿走过来抱娃娃时,我就适时提醒他:“娃娃家的爸爸应照顾好孩子,不能让孩子走丢了。”针对一些平时较内向的幼儿,我就带他们参加游戏,如当顾客,当娃娃家的客人等。
掌握和积累生活经验是游戏开展的基础。而小班幼儿欠缺的就是游戏经验。为此,我们除了在平时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外,还要经常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小班幼儿的游戏主要以“娃娃家”为主,游戏内容大多反映父母对娃娃的关心和照料,因此,我让幼儿回去观察爸爸妈妈的日常生活及劳动情况,然后,组织幼儿进行谈话,让幼儿说说所见所闻,再用游戏口吻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内容迁移到游戏中去,慢慢地,幼儿知道怎样做爸爸、妈妈,在家中该做些什么事了。如:任心的妈妈是个家庭主妇,把家料理得仅仅有条,于是,任心来到娃娃家扮演妈妈起来也忙个不停,她围上围巾择菜、炒菜、做饭忙个不停,看到旁边有一个布娃娃,她就会把布娃娃抱在怀里,口中还不停地说:“宝宝你不要哭!妈妈喂你,宝宝你不要哭!妈妈喂你,你吃呀!”
四、注重游戏评价,提高游戏水平。
讲评是角色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评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讲述游戏情况,交流活动经验,同时还能一起解决困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虽然是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不是很连贯,也不精炼,但每次游戏后,他们很乐意表现自己,都喜欢讲讲活动中所发生的事,于是,每次活动后我们都给幼儿讲述的机会,让孩子们来说说自己今天扮演的角色,做了哪些事情等等。如:每次游戏后,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总是有很多的想法要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娃娃过生日了!”“今天我们家里有小偷来偷钱。”“娃娃尿床了,我和妈妈一起洗被子了。”等等。在一次一次的讲评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参与讲评的孩子也多了,声音也变得自信而响亮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讲评中,还可以通过表扬那些玩得好的幼儿来激励其他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一环节来让幼儿参与讨论,共同商量、解决。比如游戏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幼儿总是把娃娃乱扔,一会儿丢在煤气灶上,一会儿又扔在篮子里。于是在讲评过程中,我将这一问题提了出来,请幼儿来说一说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该怎么做?孩子们立刻讨论开了,“娃娃要放在床上”“爸爸妈妈可以抱着娃娃”“还可以带着娃娃一起碗”……通过与孩子们的共同讨论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在下一次游戏中能得以改进,在游戏中也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总之,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的一种典型的游戏类型,也是幼儿最喜欢,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的一种综合性强的游戏方式。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且是重要的,它能确保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体现,促进幼儿多方面充分发展。适时的指导,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主题,增加游戏情节,促进角色交往,还能提高幼儿组织活动的能力,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有力提高幼儿角色游戏水平,使角色游戏开展得更好,更有教育作用。
希望采纳

⑵ 角色游戏属于什么游戏 角色游戏什么年龄适合

1、角色游戏是幼儿的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

2、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根据幼儿对现实生活情景的印象,他们通过角色游戏将一系列的情景再现出来。其中,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

3、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是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幼儿拥有越丰富的生活经验,所玩的角色游戏水平也就越高。在游戏中,幼儿还可以学习如何坚持自己的正当权利和要求,练习语言和行为,去满足游戏的要求。

⑶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讲评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以下是我整理关于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讲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讲评 篇1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也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教育契机。而角色游戏更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组织小班幼儿玩角色游戏,成了我们小班年级组探索和研究的重点。通过一年来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分析和指导,谈谈自己对开展小班角色游戏的一些体会:

一、为角色游戏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玩具和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幼儿往往是在玩具物品或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并 引起做游戏愿望的。玩具对小班幼儿游戏的影响更为直接,有什么玩具他们便玩什么游戏。走到娃娃家,就会抱娃娃;拿起锅就做饭;看到剪刀,就剪发等。小班幼儿处于学玩游戏阶段,为他们提供以缩小形式再现实物形象的玩具材料,有利于勾起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回忆,更顺利地学会玩游戏。针对这些特点,在操作过程中我首先为幼儿准备了娃娃家的游戏材料,在家中准备了小碗、小勺子、奶瓶、布娃娃等玩具,这些都是幼儿最为熟悉的,看见过爸爸、妈妈怎样使用,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游戏。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还处于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他们的游戏主题和角色均带有不稳定的特点。常表现为看到别人玩什么,就扔掉自己手上的东西去玩别人的。他们不会彼此交往,常发生冲突,而且材料引起的冲突占了重要比例。刚开始玩厨房游戏时,总发生争抢现象,我还以为是他们的习惯没有养成。后来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他们在争抢厨房里的菜刀和锅。因为当时只为孩子们准备了一把菜刀、一口锅,许多孩子都想玩,他们就开始争抢。看到这种情况我恍然大悟,马上在游戏中添置了一些同类玩具。幼儿游戏中因争抢玩具而引起的冲突大大减少了。所以我觉得小班角色游戏时期,相同种类的玩具要多些,如娃娃、餐具、炊具等可多准备几套,这样可以让多名幼儿同时进行游戏,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幼儿玩角色游戏是连续不断的过程,游戏水平也是在不断的玩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同一游戏主题,如果提供一成不变的玩具,久了就会降低幼儿的游戏兴趣。活动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利于游戏开展的情况,如损坏玩具材料,游戏时跑来跑去等,致使游戏水平停滞不前。我们教师平时就要多注意观察,及时增添、更换一些玩具材料。要观察幼儿游戏有什么新的发展,需要什么玩具,保持幼儿游戏的兴趣。另外, 随着游戏进一步发展,小班末期,要逐步培养幼儿寻找游戏替代物的能力。我们可以在游戏中为幼儿准备"百宝箱",让幼儿学习使用替代物,这有利于幼儿抽象性、概括性地发展。

二、观察幼儿的游戏,适时参与指导,促进游戏发展。

1、帮助、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

小班幼儿有模仿成人活动的愿望,但还不能明确地把游戏的主题说出来,往往只停留在对动作的模仿上,因此需要我们老师利用玩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语言,启发幼儿有做游戏的愿望,帮他们明确主题并去实现它。如:当我看到几个幼儿都坐在娃娃家做单纯的吃饭游戏时,我就启发说:"娃娃家有这么多的客人在吃饭,谁烧给你们吃的呀?谁是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呀?"孩子们都说:"我是,我是。"于是,招待客人的主题游戏在我的语言启发下产生了,他们主动拿来了灶具、餐具等进行分工合作,游戏便开展了得更加深入、细致、丰富起来了。

2、帮助幼儿分配游戏角色。

小班幼儿往往充当了角色,但并不明确自己应如何去做,需要老师给予启发和帮助。如,当我看到一个幼儿拿了一个圆圈,在活动室模仿驾驶员开来开去,玩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了,就独自坐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又重复玩那些时。我就走过去说:"你是驾驶员吗?可以带我去超市吗?"他愉快地把我带到了超市,还告诉我要坐车就给他打电话,然后就开始在那边喊:"谁要坐车?"这样就帮助了他们从对模仿动作的兴趣,转为对扮演角色的兴趣。小班幼儿在游戏中,还时常会忘记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需要我们及时给予提醒。如在一次游戏中,当一个娃娃家的妈妈抱着娃娃去散步时,看到别人在做棒冰,他就把娃娃放在桌上,自己去玩了。这时我就抱起娃娃大声喊:"咦,这是谁的孩子?谁家丢了孩子?"当幼儿走过来抱娃娃时,我就适时提醒他:"娃娃家的妈妈应照顾好孩子,不能让孩子走丢了。"针对一些平时较内向的幼儿,我就带他们参加游戏,如当顾客,当娃娃家的客人等.

3、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并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游戏的不同主题,不同角色对幼儿进行教育和训练。

平时游戏时,我总是以一定的角色参与幼儿的游戏,这样既可以观察他们的游戏情况,又可以找出不足,对他们进行指导。如,当我发现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抱娃娃时,无意间经常拎娃娃的一条手臂或倒抱娃娃,这时我佯装娃娃的哭叫声,启发幼儿要好好抱娃娃。又如,在玩公共汽车的游戏中,当我发现内容较为单调时,我就扮演售票员,询问上车的乘客到那里,告诉他们上车时要买车票,并招呼乘客到站下车,还为他们抱小孩或让座等。由于我的榜样,乘客变得有礼貌了,与售票员间的对话也丰富了。

4、游戏中多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空间。

每个孩子的发言都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药,而这些良方是孩子间的经验分享和经验积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每个孩子都难免与人发生争执。我们都希望孩子能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忽略的恰恰是这些让孩子、老师头痛的小问题,给了孩子可贵的发展机会。他们从中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技巧,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得有一次游戏时,王新迪和阳阳在娃娃家争抢爸爸的牌子,谁也不让谁。我看了以后准备去解决,后来一想,还是先看看吧。我悄悄地走到旁边的理发店坐了下来,静静地听着、看着,他们谁都没发现我,还在那边继续争。王新迪说:"给我,是我先拿到的。" 阳阳说:"就不给,是我先拿到的。"这时候,我看到做妈妈的文文走了过来,她说:"你们别抢了,这样谁也玩不到,你们划拳吧,谁赢了,就做爸爸。"他们俩看了一下文文,就开始划拳了,最后阳阳输了,虽然很不情愿,但是他还是去别地方玩了。游戏结束评价时,我把这件事拿出来让孩子们讨论,文文这样做好吗?你们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孩子们表扬了文文的做法,同时也说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觉得不妨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三、从多种角度进行讲评

最后的游戏讲评,可根据老师的需要进行。小班初期可由老师讲评,幼儿只要作简单回答。中、后期可由老师和幼儿共同参加讲评,可从多种角度进行讲评,让幼儿互相交流,大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以及遇到的问题。再集体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有助于游戏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以促进角色游戏的深入发展。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讲评 篇2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阶段设置游戏区角环境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适应性较差,他们常常停留在自我摆弄和独自游戏阶段,所以我们在开始阶段创设以幼儿熟悉的家庭生活内容为主的游戏环境,如:为了满足这一年龄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我们让班级里的幼儿从家中带来娃娃家的玩具,让他们人人扮演爸爸妈妈,让他们的情绪在积极参与游戏中得到释放,从而喜欢上幼儿园;随着幼儿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不再局限于独自摆弄的阶段,我及时调整角色布置,不断扩大活动区规模,开辟新的游戏区角环境。

在教室里除了设置了3个娃娃家,新学期上来,发现娃娃家的妈妈们经常会抱着娃娃说:“娃娃病了,赶紧给他吃药之类的话”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游戏需求,又增设了银行、娃娃车站、小医院、点心店、烧烤店游戏,从而满足了孩子们的游戏发展需求。

二、逐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中由于幼儿人数较多,争抢角色、争抢玩具、活动结束后玩具扔得满地都是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建立了一定的游戏规则:

我们设置了人手一个入区卡,每个幼儿在角色游戏开展之前去拿自己的入区卡,然后插在每个区角的门口,我们在每个区角门口做了一排插牌,如果,这个娃娃家里允许3个人进去,那我们就做了3个插排,当小朋友们看到都插满了,就要选择别的区域,随着主题的开展,家庭人员越来越多,现在我们的每个娃娃家都有5个人(分别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这样就避免了发生争执。为了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我们为幼儿设计了画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等形象的角色标记,帮助小班幼儿借助角色标记,逐步形成自己的角色意识。

⑷ 角色游戏在什么班达到最高峰

角色游戏在学前晚期达到最高峰。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游戏的一种,在两三岁时产生,学前晚期达到最高峰,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角色游戏全面反映了游戏的特点,心理学家研究幼儿心理时,也以角色游戏为主要标本。

⑸ 角色游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产生的哪一个年龄是最爱玩角色游戏的

幼儿热衷于角色游戏的年龄是5至6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知识积累已能胜任角色表演任务。
在幼儿期,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小班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
例如: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常常为一件小事哭个不停,看见别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等等。
小贴士:对大多数初次离开妈妈的幼儿,刚入园的几天总爱哭

⑹ 小班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

一、小班角色游戏的特点:

1)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阶段,角色意识淡漠。

2)同伴之间无交往或角色分工,对游戏材料感兴趣,简单模仿成人的动作。

3)语言或行为。

4)主题单一,情节简单。

3)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指导游戏,注重幼儿简单的规则意识。

4)在游戏中初步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意识。

5)活动后的评价要着眼于激发游戏的兴趣和丰富游戏的经验。

⑺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对于这一时期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戏过程中,他们不断模仿成人的行为,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他们的语言、动作、社会交...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397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836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296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382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745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036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18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914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93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