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充钱玩游戏充钱要退怎么办
A. 小孩打游戏充值的钱,可以追回吗
一、小孩打游戏充值的钱,可以追回吗
1、小孩打游戏充值的钱,可以追回。若要追回则需要拿出两个证明,如下:
(1)因为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你是孩子的监护人,要证明孩子在玩游戏充钱的时候,不在场;
(2)要证明,你的手机的使用和充值,都是由未成年人实施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游戏充值的危害有哪些
游戏充值的危害有以下:
1、影响正常生活;
2、影响心理健康;
3、浪费钱财。
B. 孩子玩游戏花的钱怎么要回来
1、打开付款软件,点击进入钱包。
2、进入钱包页面,点击未成年退款。
3、进入页面后,填写退款申请,点击下一步,审核通过后即可追回玩游戏花的钱。
未成年孩子玩游戏花钱可以通过找游戏平台追回。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用多少钱充值游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和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不能要求退还,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想要追回充值的钱需要先联系游戏公司的客服。
要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成瘾问题,除了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外,还需要父母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监督,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必要的引导。而且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自身要增强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科学安排上网时间,做网络的主人。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要过度上网。不浏览不良信息。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C. 12岁小孩充钱玩游戏怎么追回
1、首先要明确充值的钱能不能退回是需要分情况的,一般需要看用户年龄,充值的多少,充钱的周期,举证等多方面的因素。
2、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用多少钱充值游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和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不能要求退还,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
3、举个例子来说,A今年10岁,玩游戏买装备充值了10元,是不能退还的,因为10岁的年龄能适应支配10元的钱款,如果充值20000元,就可以退,因为10岁不具备处理20000元的意识和能力。
4、对于举证,需要证明:
1、孩子在玩游戏充钱的时
1、孩子在玩游戏充钱的时候,家长不在场。2、证明充值行为都是由未成年人实施的。
5、对于充钱周期,如果是近期刚冲的,额度比较大,退还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发现时充钱已经一年多,甚至两三年了,那返还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6、当符合以上可退回情况时,需要先联系游戏公司的客服。如果客服可以直接解决的话当然很好,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家长可以以对方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请求确认充值游戏的行为无效或效力待定的诉讼。
D. 孩子给游戏充值了很多钱,这种情况该如何追回这些钱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用多少钱充值游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和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不能要求退还,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
如果属于可以退的情形,想要追回充值、打赏的钱需要先联系游戏公司、直播平台的客服。
如果客服可以直接解决的话当然很好,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家长可以以对方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请求确认充值游戏、打赏主播的行为无效或效力待定的诉讼,提起本确认之诉的家长同时需要承担行为是由未成年人实施、监护人不知情的举证责任。
如果孩子系成年人、用自己的钱充值游戏,则无法退还。如果是未成年孩子用你的手机充值,一般也不能追回,因为他在使用手机充值时是使用了手机密码和转账密码,这种情况下视为你默认授权同意。
如果是在网吧,充值游戏费用,则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申请追回充值款时,有可能追回。具体请联系律师,以便及时提供精准的法律咨询服务。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E. 孩子玩游戏充钱怎么退求帮助
孩子玩游戏充钱怎么退的方法如下:
首先打开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点击页面左下角我是家长,同意授权后,点击进入平台。进入小程序首页,点击网络管控家长必知必会,进入页面后,点击孩子网络不理性消费,在此申请退款即可。
网络游戏又称在线游戏,简称网游,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
理性游戏消费的方法
保持冷静,当家长刚发现孩子玩游戏充钱时,往往是火冒三丈,可是再怎么生气,事已经发生了,发火解决不了问题。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记住孩子是亲生的。收集孩子转账充值记录,对于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费,有专门的退费平台,家长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在平台提交退费申请。
和孩子正式的交谈一次,孩子就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的,既然已经错了,那就和孩子好好聊聊,看看孩子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给游戏充钱。提高孩子的财商知识,孩子对钱根本没有概念,只有真的让孩子认识到钱的重要性,知道家长挣钱不容易,才能杜绝孩子乱花钱、乱充值的恶习。
F. 小孩打游戏充值的钱可以追回吗
依据实际情况来看:
1、8岁以下儿童的充值行为无效,必须是法定代理人,即父母代表孩子有效。无效意味着交易从头到尾都不存在。如果孩子已经充值,游戏平台将全额退还;
2、8岁以上,18岁以下的孩子是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独立决定,那么其行为是有效的,其款项则不能追回。
追回款项的途径:通过官方渠道申请要回,人民法院支持返还未成年人的“打赏”支出,但需满足四个条件:
(1)未成年人“打赏”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
(2)未成年人“打赏”行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
(3)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打赏”行为无效,“打赏”款项一律应该退还;
(4)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自主决定“打赏”一定金额,返还的款项限定在与未成年人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部分,并非全部退还,通常视其所参与的游戏类型、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可部分追回。
未成年人通过游戏平台充值,购买虚拟商品的行为解读: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19条、第20条、第144条的规定,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须由其法定代表人代理或者同意、追认,但是其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针对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首先可以确认,其游戏充值行为不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同时,无论是按照一般公众的理解,抑或是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均应当认为其大额的充值并不与其年龄和判断能力相适应。未经其法定代表人同意及追认的情况下,可以主张游戏平台退还充值款项。
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定监护人主张平台退款时,最好能初步提供充值行为系未成年人所为的证据,以免游戏平台主张充值行为并非未成年人所为。
结合目前的网络技术手段而言,要求平台对未成年人的游戏充值行为进行规范确实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建议家长们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看管,避免类似行为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